天凝中学《历史与社会》开放性作业的系列设计研究

天凝中学《历史与社会》开放性作业的系列设计研究
天凝中学《历史与社会》开放性作业的系列设计研究

天凝中学《历史与社会》开放性作业的系列设计研究

之课题结题报告

学历史更应面向未来! 历史与社会与生活是分不开的!为民族生存服务!不该总是在痛苦中思索! 开放性的作业需要开放性的讨论! 开放性的题目需要开放性的思考!

——柯海虹引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和意义

历史与社会在提高国民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尤其是在九年义务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人们的思想中渐渐达成共识,但是通过相对教育资料分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尤其是现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的:

1、教师的教学行为形式变了,但有效性值得怀疑。当前,通过培训和实验,教师的教学观念都发生了变化,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探究和交流成为常见的教学方式。但目前,教师注重的是表面形式的变化,至于效果如何,则思考很少。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新课程实施后,我们听到的每堂课上教师都安排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但教师对小组合作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思考和设计。在学生方面,由于缺乏平等的沟通和交流,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了陪衬,他们更多的是在做听众,即使他发表意见也不会受重视。

2、教学质量评价制度的滞后,束缚了教师进行课改实验的手脚。虽然新课程在实验区实验已经有两年多了,但适应新课程的多元评价体系还没真正形成。因此,目前很多学校对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还是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有时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指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再加上现在一些教学质量检测的试题与课改不配套,教师的课改实验因担心学生的考试分数,担心日后的升学考试而放弃。对于学生的评价,由于多元评价体系还没形成,一些新的评价形式如学习成长记录档案袋评价形式因实施起来工作量太大而被舍弃。因此,评价制度成了课改的“瓶颈”,束缚了教师课改实验的手脚。所以希望通过开放性作业的布置,提高农村学校的历史与社会的质量。

3、农村学校深入开展课题教研,促进教师成长的最大困难在于缺乏专业人员的引领,高层次专家的指导。毕竟教师的视野、见地和研究水平、研究指导是很有限的,“萝卜炒萝卜,炒出来的还是萝卜”,在教研活动中常常有低水平重复的现象。

同时我们发现天中的历史与社会老师多是与天凝有深厚渊源的,更重要的是我们社政教研组的教师,多是中老教师,对天凝的感情深厚,了解、调查十分方便,他们本身就是一本书,一部历史,知道许多有关天凝镇的过去,这样可以师生共同探讨。所以经过斟酌,确定为《天凝中学〈历史与社会〉开放性作业的系列设计研究》,对每一界学生宣传爱国爱家爱天凝,怎样爱呢?首先得懂天凝的历史,了解天凝的灿烂文化,激发感情。从了解天凝的某一方面的建筑、文化等入手,理出一条线索。从开放性作业这些方面的协作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总之,对历史与社会的认识、研究和学习的不到位;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现在在课题上做文章搞研究的教育工作者不在少数,尤其是自嘉兴地区的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课题研究是欣欣向荣,尤其在周边的上海、江苏等的熏陶下,开放性作业设计也是有不少人关注的,可在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上下工夫的几乎没有,据我们查阅相关资料即使是周边的上海等也是没有的,而国外把作业作为专门的一门研究还尚且没有发现,尤其是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他们有的还没有开设,因此这个课题很新,研究的范畴亦可以不断延伸。

我们提出“天凝中学历史与社会开放性作业的系列设计研究”的课题,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讲解、创新,发展学生自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正视人的基础知识、情感个性的特点与差异,努力营造和谐、民主、平等、宽容的教学氛围。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虽然课程改革正深入进行,传统教学观念正逐步被新课程理念替代,但很多教师的教学过程依然有“过去”的痕迹,尤其是我们社政学科,大多是老教师,在作业形式和作业评价上缺乏创新意识,明显在学生作业形式及评价模式上滞后于课堂教学改革。主要表现为:

一、作业形式停留在知识层面上,缺少新课程理念下的实践性、研究性、开

放性作业;

二、统一的作业内容与学生差异性的矛盾;

三、作业总量偏多;尤其是毕业班很多学生做到晚上十一、二点,第二天注

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但是个人的社会实践能力方面却是缺陷,而且作业之余也需要适当放松;

四、由于作业总量偏多,那些成绩差一点的学生来不及做或不会做,导致抄

作业现象非常的严重,历史与社会是开卷考试,学生认为抄书嘛,没关系,更以此为借口大肆抄袭;

五、作业都是老师布置,学生被动地做,面对“凶”一点的老师,学生不敢

不做,面对“善”一点的老师,学生会拖拉或者不做,导致学科不平衡,尤其是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的地位更是低。

六、历史与社会现在开卷考试,从06年中考开始只有80分,所以更是受到

师生的严重排挤,如何实现我们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深思。

综上所述,本组成员仔细研究后,总结对师生的预期评价目标为:

1、历史与社会的作业总量减少,每学期每位社政老师研究一个天凝地方特色的问题。把学生分成小组,按照学生的好差、性格、住址、生活环境等来组成小组,他们自由进行社会调查,确立小组长,并以学生书面调查报告的形式电脑打印出来。

2、每个学期调查的主题确立与本学期历史与社会的课程标准有一定的联系,尤其是与本学期课本知识关联较大,做到书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要求在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期终成绩上有体现,学生本学科成绩明显进步。

3、学生树立爱天凝、爱来天凝中学上学的思想感情,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

4、有一套支持课改的多元评价体系,能全面的评价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发挥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和调控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确立主题——课堂探究——小组调查——指导监督——形成文字——课堂升华”这样的探究模式。

5、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各种调查活动,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综合的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提高社会的认知能力和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

四、《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布置开放性作业”的流程图

天凝中学《历史与社会》开放性作业的系列设计研究的分工:

探究《来自家乡的报告》仿写,内容不必面面俱到。可有针对性,选取一个事例

深入下去观察探讨。

2、调查银杏树的,要求具体化,介绍树高、叶子颜色、高度等,查找历史资料,可以适当采集些叶子,作为标本。有哪些问题存在。

3、考察圆通桥的也需学生测量宽、高等,坐落的位置,有哪些损害之处。

4、发挥创新意识,希望能为古物、古树的保存提意见。

5、可以开展广告词的征集活动。

6、形成政治小论文,有老师的教学评注,最好有照片、具体事例等一些实物资料。

活动目的:1、知道基本的调查研究方法:查阅资料、上网、实地考察,调查访问等;2、初识天凝,达到热爱天凝,因天凝而自豪。

参考资料:《鱼米之乡》嘉兴的地方教材

文明古国的发展情况,突出农业地位。

2、调查夏天的“稻飞虱”的,要求具体化,介绍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防治,可以适当采集些稻谷,作为资料,现在有哪些问题存在。

3、考察稻田羊鸭技术的也需学生深入农家了解,最好自家就有这种情况,列举数据,用数字证明。

4、发挥创新意识,希望能为“三农”问题提意见。

5、形成政治小论文,有老师的教学评注,最好有照片、具体事例等一些实物资料。

活动目的:1、针对天凝是农村中学,学生与农村很熟悉,深入乡村调查访问,发现身边的问题,利用自己的知识,为天凝做出应有的贡献。

2、再识天凝,达到热爱天凝,因天凝而自豪,并树立为现代天凝

的发展而骄傲,有为将来天凝的发展做贡献的想法。

参考资料:八年级《历史与社会》课本

续发展战略,知道理解资源、环境、人口的和谐发展。

2、调查红旗塘的水资源情况,要求具体化,介绍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

防治,可以适当用老人们的感受,作为资料,现在有哪些问题存在。

3、需学生深入下去了解,最好列举数据,用数字证明污染问题。

4、发挥创新意识,希望能为污染问题提意见,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识。

5、形成政治小论文,有老师的评注,最好有照片、具体事例等一些实物资料。

活动目的:认识天凝的升华,达到因热爱天凝而为之真正做些什么,从小事坐起,

从现在坐起,为将来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资料: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课本

《政治》书第五册、第六册

有关发展问题的报刊、杂志、新闻报道等

现就环境污染问题的探究过程展示如下。根据九年级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和课本内容,要求学生在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材料分析的能力有待提高,把本学期的主题确立为:1、天凝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

2、在上资源、环境、人口和发展的PRED问题时候,借机点到天凝镇的PRED问题,希望激起同学们的兴趣,果然同学们积极发言,讲了许多天凝水资源的问题:水质差、白色污染严重、红旗塘水位下降、垃圾乱倒河里、生活污水,木业厂、废铁厂等工业污水未处理等等。

3、然后按照家庭住址分成小组:天凝镇小组、东方红村组、蒋村组、凝北组、道德组、渔雪组等,布置作业:天凝环境污染问题中的水资源问题研究。时间:一个月。结束标志:每组交一篇文章。形式:周末及业余时间深入乡村调查,观察我们身边的水问题,从家里日常生活入手,到工厂河塘。组长负责记录,同学们情绪高涨,同时教师复习了一下初二学习的社会实践的调查方法等内容。

4、这一个月里教师不定时的指导督促,把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记录,并提出要求:尽量运用课本中事例,对照进行调查,并可以仿写。

5、课堂交流,教师评价。此时学生已经有了对本村的水资源问题的认识,并写有小论文,利用一节课时间交流小论文,这些小论文中经常有提到PRED问题的理论,其中不乏有创新观点,有的由天凝的水资源问题想到世界的能源问题,有的还提到嘉善上次大的传染病:霍乱,水产品的管理等等。其中天凝镇小组的小论文如下:

这篇论文提出红旗塘的水污染问题,同学们都很关注,都觉得有必要行动起来,所以,老师适当进行引导,提出如何保护母亲河红旗塘?全班共同想办法,全部研究红旗塘的水污染问题的解决,继续深入调查,要求想出、找出解决的可行性办法,可运用社政课本里的理论:科学发展观。

六、课题研究成效

1、课题研究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促进了新课改的深入。

我们课题组通过系列的课题活动,广泛开展探究式教学、实践活动,使我们社郑教研组教师认识到历史与社会教师不仅是历史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社会知识的宣传者,积极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者,环境保护的积极实施者。让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从枯燥无味的讲解变成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让社会知识学习从笔墨纸砚变成学生亲自调查的活动内容。从而让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有浓厚兴趣。现在各位老师在社政课教学上,在布置作业上增强了知识的实用性,处处注意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处处注意环保意识,渗透可持续性发展的思想,广泛开展探究式教学。一年来,我组教师参加和主讲县、片、校级优质课、示范课、研讨课共计7节,在教学当中都渗透了新课程理念、活动探究思想,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好评,受得绝大多数学生的欢迎。由此可见,我们研究的方向是对的,可是以后的道路仍很曲折。

2、课题调查研究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全面提高了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应试能力。

开展实验探究教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无论是“实验探究兴趣学习小组”成员还是其他学生,其创新意识大大增强,学习态度有了明显改善,科学精神得到培养,学

习方法和效果均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特别是参加了“实验探究兴趣学习小组”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主动探讨,通过实践探索、小组合作、协同攻关的方法解决,他们的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分工协作的良好学习习惯基本养成,培养了热爱科学,用科学态度、科学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实验班的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2004年10月,我们对本校全体学生做了一个探究能力测试调查(测试卷内容分为五部分:问题能力、事实能力、解释能力、评价能力、发表能力,每一块内容满分为20分,总分为100分。)调查结果如下表:

2005年6月,在课题实施达到近一年时,我们又进行了一次学生探究能力的调查,结果如下:

年的对照,实验班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3、构建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实验探究互动型”教学模式(前面已有详细论述,见课题流程图)。

4、课题研究的实施带动了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高。

围绕课题研究,我组教师及时总结经验,积极撰写教研论文。在课题实施前三年中,我校社政组论文获县级奖的仅有一人次的三等奖,可课题实施的短短一年当中,我组教师撰写的论文高达9篇,获县级以上奖的课题论文就有5篇,其中陆国林老师所撰写的《》荣获嘉兴市一等奖、《身心并用---新课标下,“科学”打造实验教学的发展新平台》荣获嘉善县一等奖,汪发灯老师撰写的《如何运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荣获嘉善县二等奖、《试论在科学日常教学中如何设计探究式教学》荣获县三等奖,钱虹老师撰写的《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方法之浅谈》荣获嘉善县二等奖。另外,在2005年校级论文评比当中,邬海英老师的《科学教学中的实验探究》、汪发灯老师的《“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初探》、吴贤老师的《科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都获得了一等奖。

七、结束语和思考

课题实施一年来,我们课题组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在科学教学中,以实验为载体,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深入研读课标,钻研教材,广泛开展探究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接受式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观念均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构建互动课堂;实验探究,有声有色,取得突破进展;教育科研,营造氛围,研究扎实有序;课程改革,全力以赴,实验稳步推进;课题研究,争先恐后,枝头硕果累累。通过课题实验,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推动了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的方法,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此外,课题组还撰写了近十篇教研论文。达到并超过了预期的实验结果,特别是在实验教学模式上的重大突破,为我们的课题实验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认为,本课题研究达到了市级领先水平。

与此同时,我想谈谈两点思考:

1、如何在中考试题中更好地体现探究性学习?

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对于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实验探究”既是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又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实验教学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揭示科学现象的本质。在平

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要变学生被动地听讲为动手、动脑的主动参与过程,变学生的接受式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教学中要广泛地应用探究教学、问题解决、情景教学、开放教学、合作教学和实践教学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逐步学会探究。

“中考是根指挥棒,怎么指向怎么干”、“中考不改革,教学改革将成为一句空话”。这也许道出了我们做教师的“难言之隐”,这也是我们教师心态的真实写照。如果中考中不体现探究性学习,不从根本上变革考试的方式,从现实的角度看也许探究性学习将胎死腹中,半途夭折,表面热热闹闹、红红火火,暗里无声无息,或许就会雷声大、雨点小,最终导致龙头蛇尾。探究性学习要开展得富有实效,我个人认为少不得动真格,出台相应的配套“探究性考试”。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我市中考科学试题在探究的力度上一年比一年强,命题质量一年比一年高,受到了全体师生的一致好评,使探究性学习逐渐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和重视。今年的全国各地中考试题特别是课改实验区试题中出现了许多精妙的体现探究性学习的好试题。

那么中考试题中如何更好地考查学生探究能力呢?平时教学当中又如何更好的评价学生探究性学习呢?

2、评价如何取得突破?

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充分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并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就必须改变将纸笔测验作为唯一或主要的评价手段的现象,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除了传统的纸笔测验外,还有问卷评价、实验方案设计评价、探究案例评价、小论文、成长记录袋评价、表现性评价和运用核查表进行观察。在将来的课改实践中,我们将会探索并实践上述几种评价方式。

很显然,那些富有创见、具有敏锐观察力、善于发现问题的学生才是创造性的学生,那些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生必将难成大器,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但在现在一考定终身、一考定“聪笨”的考试评价体系下,很难作出客观性的评价。所以笔者个人认为应在评价中应包含对学生软评价的成分,如由学生自主设计验证解决一个自己学习中的疑虑:

(1)问题提得客观而有争论性,30分;有新见地或动摇权威结论,奖20分。

(2)方案设计可行正确,30分;有实用创新价值,奖10分。

(3)实验记录积极针对性强且正确,40分,有创新发现,奖10分。

至于到底如何客观评价,如何突破传统评价“瓶颈”,怎样打破原有评价“枷锁”,才能挣脱原有考试“桎梏”,以期汲评价之水,浇发展之树,共同构建与新课程标准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体系,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现提出来,以向各位专家及同仁求教!

顾问:贾靖华

课题总负责人:万掌琪、吕育成

课题指导:罗鑫

课题实施负责人:柯海虹

课题成员:吴升杨忠杰沈叶红吴爱观沈宜生徐根海

关于对初中物理作业设计的要求

关于对初中物理作业设计的要求 副标题: 作者:邹东松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496 更新时间:2010-11-10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布置物理作业不能仅限于书本知识或理论知识,必须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注重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兴趣,减少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内容,倡导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方式和措施,通过作业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一、作业布置及相关要求:作业内容要精选。 要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并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符合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作业要精心设计,形式要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力求少而精。凡是布置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一遍,体会每道题目的目的性和解答关键,精心选择并准确把握作业的难易程度及完成时间。 2.作业量要适当。 教师不得布置机械重复和大量抄写的作业;难易要适度,作业的难度以中等学生水平为准,设计要有梯度,有明确的目的。提倡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 必做题是完成教学目标必须要做的题目,备课组应统一要求;选做题、提高题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做,鼓励他们冒尖。课内作业量及要求:

物理上本作业,每两周三次,每学期不少于30次,每次作业量以一课时为宜(书写量不多于16k纸一页)。 3.作业要求要明确。 教师布置的作业,应明确规定完成时间,凡能在课内完成的作业不到课外去做,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对较难的题目应向学生作适当的提示,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但不能越俎代庖。布置作业要有全局观念,严格控制课外作业的总量,每日课外作业总量控制,初中应在1.5小时以内完成。各学科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及不同类型的作业,提出作业书写格式的规定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4.作业态度要端正。 教育引导学生先复习后作业,养成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要求学生作业书写工整,字体要规范,书写格式要统一,要求要一致,要及时改正作业中的错误。学生独立完成,严禁抄袭。 5.作业形式可多样。 布置作业应力求全面,除必要的课外书面作业外,还应布置预习作业、复习作业、实验操作等。每个学期还应布置一到两次研究性的作业。预习性作业,要有明确的自学重点,有预习提纲和要求。巩固练习在课内完成。 从学生做作业的时间来设计:课前作业,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作业:当堂复习与巩固所学的新知识。课后作业:包括课外作业和家庭作业两种。其作用是温故而知新,将新的知识形成技能,其内容既要有新学的知识,也要联系旧知识,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做到举一反

浅谈初中英语作业设计

浅谈初中英语作业设计 新目标英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毋庸质疑,适时、适量、适度的作业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和发展思维。因此,认真设计好学生的课外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与习惯,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与创造才能,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针对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展开了初步的探讨。 一、旧的作业设计方法与评价的弊端 虽然传统作业在培养学生记忆能力方面非常有效,如果反思一下,我们不难发现它存在着很多弊端。如:作业缺乏个性化,作业随意性,缺乏研究等等。这些弊端不利于学生习惯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些作业甚至抹杀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所以我们必须研究探索新课改下的作业的特点。 二、新课标下的作业模式和特点的探索 1.设计个性化的作业――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所以我们应在“趣”字上做文章。比如新目

标七年级(上),每个单元的话题都是和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为了有效地加强课外作业的效果,在设计作业时,从课堂教学目标出发,让学生多动手,多做调查,通过涂涂画画等手段,激发他们对于作业的趣味性。 案例1:以七年级上Unit 4 Where’s my backpack?为例:此单元因为单词较多,让学生掌握起来有点难度,所以在第一课时结束后,我给学生布置了如下的作业:让他们给家庭物品、学习用品贴上标签,还要求标签上作些装饰。在七年级起始阶段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可以感受美的熏陶,还帮助他们记住单词。 案例2:另一种书写作业。我们几位英语老师从七年级教学开始,就一直发现美,只要孩子的书写漂亮,只要孩子的书写有了进步,我们就要表扬。当然,只是强调有时并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通过比赛活动让每位学生都行动起来,为荣誉而拼搏,并且把这种活动一直贯穿于整个初中英语教学。为了参加比赛,为了把自己的作品在楼道的展板上展览,为了给班级和个人争取荣誉,学生耐心、刻苦、勤奋的练习,甚至还有很多学生,自己去书店买来了自己喜欢的字帖,终于在原有基础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他们学会珍惜每一次板演,每一次作文,每一次作业的书写。慢慢的普通书写作业却深化成了书法作业。 2.设计开放化的作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初中物理《简单机械》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1

初中物理《简单机械》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1 《简单机械》主题单元教学设计适用年 八年级 级 所需时 5课时 间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单元研究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简单机械,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经历了较为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所以在本章一些探究实验可完全放手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本章教学内容容易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单元学习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并用其来解决简单计算、探究滑轮组的省力规律、机械效率的概念及机械效率的测量和相关计算。 单元学习难点: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探究、利用滑轮组的特点解决简单的问题、综合利用本章公式进行计算。 本单元划分为三个专题:认识杠杠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和探究滑轮组的省力规律;知道机械效率的定义和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本单元以学生合作、实验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 预期学习成果:小组完成一份“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报告单、一份“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报告单;学习收集数据,学习评估自己与别人实验的成功与失误。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水平。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说明:将主题单元规划的思维导图导出为jpeg文件后,粘贴在这里;如果提交到平台,则需要使用图片导入的功能,具体操作见《2013学员教师远程研修手册》。)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杠杠及杠杆的几个概念。 2(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器中识别出杠杆。 3(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杠杆的一些应用。 4(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特点及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 轮组 5(能运用滑轮组用力规律公式进行计算。 6(了解其他简单机械。 7(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机械效率。 8(能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规律,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中学英语教学法全部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 [论述题] 4. What is a successful speaking activity? 答案: 1) Students talk a lot in English. 2)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s even. The class is not dominated by a few talkative participants. 3) Students’ motivation is high. Students are interested in the topic, eager to speak and share their own information with others. 4) Language use is of an acceptable level. Students speak with appropriate accuracy and fluency, new language is comprehended and incorporated in their production. 3. How to develop your self-evaluation? 答案: Self-evaluation is not something that can be taught. It can be gradually developed by teachers themselves as they become more aware of their own teaching and of all the different factors that affect learning.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mselves, teachers must learn to observe themselves. Obviously, teachers cannot normally observe themselves directly, but there are ways in which they can observe themselves indirectly: ― By careful planning before the lesson, followed by careful reflection after the lesson on what actually took place. ― By observing other teachers’ lessons and comparing them with what happens in your own classes. ―By inviting other teachers to observe your classes, and discussing the lesson with them afterwards. 2. How could you write something onto the blackboard but still keep the attention of the class?答案: A. To talk as you write, saying the words and making any necessary comments ― Talk to the students as you are writing and turn round frequently to face them. ― Ask the stu dents what to write as often as possible and get examples from them. ― Ask them what they think this word or picture is going to be. ― Get them to read things as you write them. B. To stand in a way that does not hide the board 1. What does ‘knowin g a word' mean? 答案: Knowing a word means that you know word meaning, word use, word formation and word grammar.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第2节弹力作业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第2节弹力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的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A. 推土机对泥土的推力 B. 大象对跷跷板的压力 C. 地球对月球的引力 D. 绳子对小车的拉力 2.某同学在用已校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误将弹簧测力计倒置,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显示为9.0 N,则该物体的重为(). A. 一定等于11.0 N B. 一定等于9.0 N C. 一定小于9.0 N D. 一定大于11.0 N 3.如图所示,A,B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是() A. B. C. D. 4.下列事例中,不是应用弹力工作的是() A. 撑竿跳高 B. 跳远 C. 玩具弹簧枪射击子弹 D. 电磁铁吸引铁钉 5.在实验室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 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

C. 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 测量力的大小不能超出测力计的范围 6.测量一个约8 N的力时,应选用最合适的弹簧测力计是() A. 量程15 N,分度值0.5 N B. 量程10 N,分度值0.2 N C. 量程5 N,分度值0.1 N D. 上述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 7.某测力计在使用前指针没指零刻线,而是指在0.4 N的刻度处.某同学对挂钩施加一作用力时,示数为7.2 N,则该同学施加的力是() A. 7.6 N B. 6.8 N C. 7.2 N D. 无法确定 8.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挂甲物体时,指针指在A处,挂乙物体时,指针指在B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体比乙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 B. 乙物体比甲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 C. 两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一样大 D. 无法确定甲、乙两物体对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弹簧的伸长量总与拉力成正比 B. 弹簧的长度总与拉力成正比 C.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D.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与拉力成正比 10.在选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可用弹簧测力计测任意大小的力 B. 拿起一张稿纸所用的力也可以用物理实验室里的弹簧测力计测出 C. 作用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D. 某同学的拉力的大小可以用实验室里的弹簧测力计测出 11.体育课上进行班内足球对抗赛,王涛在挑选比赛用球时,为了比较两只耐克牌足球的弹性大小,他设计了几种方案,你认为最好的方案是( ) A. 用手分别按压足球,比较它们的软硬程度 B. 用脚分别踢足球,比较它们飞出去的距离 C. 把足球用力向草坪上掷去,比较它们反弹后离草坪的高度 D. 把足球置于同一草坪上方同一高度自由下落,比较它们反弹后离草坪的高度

如何设计初中英语作业

一、作业设计要抓住教学重点 要做到作业的有效设计,首先要抓住当堂课所学习的重点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认真备课,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根据重点去进行作业设计。教学重点包括重点单词、短语、句型和时态等,当然一节课并不一定包含这所有内容,但一定要体现所涉及到的所有重点内容。比如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1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 第一课时的重点内容就是谈论不同的学习方法以及介词by的用法,因此本节课的作业设计就应该围绕这两点。 二、作业设计的形式要多样化 英语作业的形式应该多样化,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作业形式。针对低年级的学生以及每单元的第一、二课时,主要以口头作业为主,口头作业主要包括练习对话、编对话、听对话和短文、背诵等,这些口头作业主要练习学生所学的对话和句型以增强

学生的英语语感,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和每单元的和后几个课时主要以书面作业为主,书面作业应该以主观性练习为主,以客观性练习为辅,主观性练习主要包括根据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补全对话、阅读和写作等,这些书面作业主要用来练习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以及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除了常规的口头作业和书面作业外,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其它具有可操作性的课外作业,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可制做英语卡片、收集英文电影名、英文歌名和英语书名等、办英语手抄报和板报等;高年级的学生可做英语调查、课本剧表演、改写课文等。这些作业不仅能够巩固所学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也是素质教育理念的一种体现。有的学生可能并不能写一篇很好的英语文章,但他可能会办一份非常精美的英语手抄报,这样的作业不至于让这

2015春《中学英语教学法》作业-92分

1.第1题 PPP and TBL are two approaches to language teaching. PPP stands for presentation, practice and production, and TBL stands for___. A.Task Book Language stands B.Text Book Learning C.Teacher-Based Learning D.Task-Based Learning 您的答案:D 2.第2题 Jane Willis holds that the conditions for language learning are exposure to a rich but comprehensible language put, ___ of the language to do things, motivation to process and use the exposure, and instruction in language. A.chances B.use C.context D.knowledge 您的答案:B 3.第3题 Methods of teaching grammar include the ___ method, the inductive method and the guided discovery method. A.traditional B.modern C.deductive D.productive 您的答案:C 4.第4题 The idea of the audio-lingual method, which was based on the behaviorist theory of language learning, was that language is learned by constant ___, during which mistakes were immediately corrected, and correct utterances were immediately praised. A.cognitive processing B.meaningful practice C.repetition and reinforcement D.imi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您的答案:C 5.第5题 The guided discovery method is different from the inductive method because the process of the discovery ___ and the rules are then elicited and taught explicitly. A.is carefully guided and assisted by the teacher B.is made by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C.takes place automatically D.never takes place

初中数学作业设计问卷调查报告

初中数学作业设计问卷调查报告 实验中学习娅 一、问卷调查设计背景 教育部制订得《课程标准》大力倡导“自主性学习方式”与终身学习得理念,极其重视学习习惯得养成与实践能力得培养。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得作业观,让大部分学生有效地、乐意地完成作业,及时巩固知识与反馈教学信息,从而提高学习得运用能力。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初中数学作业得设计仍然存在单调枯燥,缺乏弹性,偏重书面形式,脱离学生生活与学生实际得现象。这种封闭、僵化得作业设计违背了新课标得教学理念,阻碍了学生个性得发展与潜能得发挥。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本课题组经过讨论,决定进行一次与课题相关得问卷调查。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共设计了10个题目。从学生答卷来瞧: 1、您喜欢上初中数学课吗?() A、很喜欢 B、喜欢C、一般 选A得有55%,选B得有34%,选C得有11%。 从这可以瞧出,大部分同学还就是喜欢上初中数学课得,究其原因有二,第一就是学生本身对此科目感兴趣,第二就是老师得引导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得兴趣。 2、老师经常布置作业吗?( ) A、每天一次 B、经常 C、很少 选A得有93%,选B得有7%,选C得有0%。 从统计得数目瞧,老师得责任心都还就是很强得,虽说现在提倡减负,但面对竞争如此激烈得现代社会,作业得布置还就是一个必不可少得环节。 3、您觉得数学作业得内容( )

A、非常容易 B、难易适中C、比较难层次鲜明由易到难 选A得有17%,选B得有71%,选C得有12% 部分学生觉得难易适中,究其原因就是数学作业比较符合本地区得实际情况,部分学生认为比较难层次鲜明由易到难,说明作业布置有梯度,可能这就是一个层次不等得班级,老师如此布置作业,旨在强调作业有梯度。如果能分开布置,这个工作量相对较大,但这可以最大限度上实现“让优等生“吃好”,让中等生“吃饱”,让学困生“吃得了” 4、在数学作业设计中,您觉得最难得就是() A、计算题 B、应用题 C、解答题 选A得有2、5%,选B得有75%,选C得有22、5% 觉得应用题难得同学,鉴于初中数学得部分应用题,许多学生理解起来确实有点吃力,尤其就是销售问题,部分学生理解不了每上涨或降低X元,销售量增加或减少多少。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刚开始讲得时候,就从每涨1元,每降1元开始,从简单出发,让其理解含义。觉得解答题难得人,综合能力相对弱些,每天作业出现解答题,都有一定得综合性,就是单一知识点得跨越。 5、您得作业完成情况就是( ) A、天天按时 B、偶尔没完成 C、经常没完成 选A得有67%,选B得有30%,选C得有3% 由此瞧出,大部分同学都能按时完成作业得情况。如果就是经常没完成,就要究其学习态度与老师得督促程度了。天天都能按时完成作业,这就是一种很好得现象,长此坚持下去,必定会有收获。 6、您喜欢怎样得数学作业( ) A、简单题 B、综合题 C、开放题 选A得有17%,选B得28%,有40%,选C得有55%

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的探索和思考-模板

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的探索和思考 1.引言 作业分层设计是指对作业结构的弹性优化,是针对学生学习水平的层次进行分类,根据分类布置难度不一样的作用,目的是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均能得到一定程度提高。合理、科学地进行作业分层设计,能够实际解决学生日常写作业时存在的“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等问题,使学生能分别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尽量满意学生的求知欲望。 2.初中物理作业的分层设计原则 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不同层次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我们根据初中物理教材特点,制定如下的分层设计原则:其一,遵循优等生增加作业难度、减少作业量,中等生保持难度、努力完成发展目标,学困生降低难度、控制作业量的分层设计原则;其二,注意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的科学性、整体性、可选择性特点,切实落实“为了每个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理念,尽可能为每位学生提供可选择、个体化、适合的教育,充分发挥作业的诊断、评价与巩固功能,提升作业品质;其三,物理书面作业总量控制在每天20~30分钟内可完成,学科拓展作业尽量采用长作业的形式来完成,提供动手实践与实验性作业,鼓励物理作业形式的多元化、多样化,以促进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主动性,使每位学生都能从自己比较喜欢、擅长的角度完成作业[1-2]。 3.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的实施策略 根据学生学情进行作业分层设计 结合初中物理的学情进行分层,物理教师先要对每位学生的个性、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智力发展特征、兴趣爱好进行全面、深入了解,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为尊重个体差异、分层作业设计提供客观、准确依据。例如,一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强,智力水平较佳,但好奇心、好玩心重,动手能力强且比较调皮。这类学生尽量少布置书面作业,多些技巧性强、实践操作多、难度大的作业,少讲多实践,减少他们在完成书面作业时的枯燥感,让他们独立完成各项物理操作实验,逐渐提高注意力,在实践中逐渐掌握与巩固物理知识。再如,一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差,有一定的学习障碍,但学习态度比较良好,也挺热爱物理的。这类学生在作业设计上应该适当地放低要求,放低起点,

高中英语作业的设计方案及应用

高中英语作业的设计及应用-英语论文 高中英语作业的设计及应用 江苏徐州铜山中学曹曦 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英语作业 (一)对英语词汇的设计 首先,在词汇方法的设计上:对字母发音的设计、对标签的设计、对游戏的设计、对纵横字谜的设计以及对内容分类的设计。在对字母进行设计时,要注重单词的发音及拼写,让学生寻找到单词发音的规律;在对标签进行设计时,要引导学生在现有的物品上注明一些与之相关的单词,以便于加深学生对单词的记忆情况;在对游戏进行设计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并利用一些与之相关的模型及图片,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对这些单词进行记忆,记得也多越好;在对纵横字谜进行设计时,要以将强学生记忆单词的能力为目的;在对内容进行分类设计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单词进行划分,并让学生明确其单词的类别。 其次,在单词作业的设计上:要求学生背诵单词,并了解该单词在句子中的含义及应用领域,还可以通过记诵课文,对单词进行造句,在学习完一个单元时,要引导学生对此单元单词及词汇进行分类,此时教师可以采用纵横字谜的方式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利用报纸及杂志等来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开拓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视野。 (二)对英语口语的设计 首先,在口语练习的方法上,要注重口语的准确度以及句子的基本结构,同时要明确所要表达的内容并控制好所要表达的内容。另外,在练习交流上要重

视交流的真实性以及所表达的含义,通过讨论和辩论等来实现交流活动。其次,在口语作业的设计上,可以利用一些常见的句型结构,来对选用的画面进行准确的描述,还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和唱歌的形式等,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进行培养。 (三)对英语阅读的设计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通过课外阅读以及课内阅读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外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情况,在课内主要培养学生的查阅技巧,主要通过查阅电话本、日历、名片等,在此教师可以创造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结合查阅的内容寻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且要注意查阅的速度及查阅的正确程度。还可以通过阅读短文、广告以及贺卡等来练习培养学生阅读意识。然后要培养学生归纳文章段落大意,并通过段落大意猜测出新词汇和单词在文章中的意思。再利用一些较为优美的散文及诗歌等,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四)对英语写作的设计 首先,在写作方法上,要为学生选择一些适合他们的话题。在写作时,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话题讨论,让学生对此写作内容有一个大致的思路及观点,再引导学生去深化这些观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写作前,要求学生列出相应的提纲,根据提纲来进行写作,写作完成后,要对文章进行修改。 其次,在写作作业的设计上,对于主题的选择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及课程内容;在积累写作材料时,要通过积累格言以及经典语录来拓展学生写作视野;尽量选择去写日记、贺卡以及明信片等;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多个主题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主题来进行写作,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再根据学

中学英语教学法作业90分

作业 1.第1题 The ___ theory believes that learning is a process in which the learner constructs meaning based on his/her own experiences and what he o r she already knows.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2.第2题 According to Ur (1996), as for the use of grammatical terminology, for younger learners, useof complex terminology ___. be used be avoided necessary helpful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3.第3题 Examples of pronunciation perception practice include ___. pictures and tongue twisters minimal pairs, and “odd one out” and discussion of the above 您的答案:B

此题得分: 4.第4题 As far as language learning is concerned, the ___emphasize the nature of the human and physical context in which language learning takes place, such as the number of students, the kind of input learners receive, and the atmosphere. theories theories theories theories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5.第5题 As far as learning pronunciation is concerned, the realistic goals for the students are consistency, intelligibility, and ___. efficiency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6.第6题 According to Ellis, procedures for teaching grammar using listening as input are “Listening to comprehend”, “Listening to notice”, “Understanding the grammar point”, ___. A.“listen and repeat” and “listen and tick” B. “checking” and “trying it out” C.“listen and circle” and “listen and write” D.“listen and correct” and “listen and fill” 您的答案:B

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西安市第八十二中学白斯佳) 摘要:有效教学的理念提出后引发教育工作者们的思考,现阶段我们的课堂是一种怎样的现状,应该从哪些方面、如何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呢?笔者从课后作业设计的角度入手,以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为例,首先概述了当前初中数学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作业量大,设计目的性不明确,不符合该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等。接下来结合新课标要求,叙述初中数学的作业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以及具备的特性:目标的达成度、学生的参与度、教师的引导度、及时间的限度。最后浅谈如何通过改变初中数学的作业设计帮助教师提升课堂效率,帮助学生学好数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需要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组织、课后的练习等几个环节来提高实效性。其中课后练习也就是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巩固,比如进一步的师生互动交流。而且作业是考查课堂教学有效性最直观的方式之一。根据当下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笔者对作业设计有效性有这样的一些思考。 一、当前初中数学作业的现状 从“双基”到“四能”(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转变,从六大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出,新课改实施以来我国的课堂教育有了很大的改观,但由于多种因素受限,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就课堂作业的设计而言:首先,作业量大这个问题仍旧存在,特别是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题海战术是不

初中物理单元作业设计原则.doc

单元作业设计是在单元知识学习结束后,对各节凌乱的知识进行系统研究,形成知识的网络化和系统化,使课内知识与课外的拓展相结合,识记与探究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的综合性作业设计,对检验学习成果及检测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单元作业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为准则。 新物理课程标准的主旨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是单元作业的执行者、操作者,因此单元作业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做到研究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实际,从而建立最基本的自信心,提高做作业的兴趣。 如在《简单机械和功》的单元作业设计中,除了设计基本的习 题外,还增加了操作性作业:要求学生把生活中认识的所有杠杆进行分类,并能够分析描述。如此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等,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做好铺垫。 二、深挖教材体系,确立知识体系。 在单元学习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整个教材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确立本单元的知识体系。 《简单机械和功》一章,在了解各节教材及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重组。 杠杆基础:杠杆的分类简单计算

简单 重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滑轮滑轮组基础:特点、作用、实质 机械重点:简单计算 斜面轮轴基础:实质 基础:实质 生活中的应用 生活中的应用 功基础:概念、公式、单位、简单计算 难点:判断做功的必要条件 功功率基础:概念、公式、单位、简单计算 重点:估测上楼时的功率 机械效率重点:有用功、总功、额外功 难点: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以重组的知识体系作为单元作业设计的指南,如在选择题里面 设计了杠杆的分类、简单机械的判断、功、功率的认识等习题;实验 探究题预设了杠杆实验、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等。思路清晰、循序渐进、难易适中,既体现教材特点,又凸显学生思维特点。 三、利用生活资源,体现学科特点。 物理学科的特点是:来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单元作业要成 为连接物理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回归生活,做到物理教学为生活服务的目的,体现在单元作业设计的生活化、社会化,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和欲望。如: 1.图 2 所示的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初中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初中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崇明县三烈中学祖蓉 内容摘要:英语作业是英语课程教学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课堂教学重要补充和延伸,更是实现英语有效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在个性化教育理念引领下,我分别开展了分层化、生活化、趣味化、开放化的个性化英语作业设计。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与实践,强化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体意识,激发了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兴趣,拓宽了学生英语学习资源,提高了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一)基于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必须正视学生外语学习基础和发展要求的差异,遵循外语学习的客观规律。英语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既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目标,又要尊重个体差异,使课程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以利于不同学生的英语能力都有相应的提高。 ①这就意味着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必须对照课程目标有相应的作业系统的配合,作业设计必须符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程方案对作业练习设计提出了要求:一要体现学生发展的需要,重视基础性,增加选择性,体现时代性。二要优化练习作业的结构与组合,注意加强整合,加强选择,强调均衡等。在对建立作业新体系的若干建议中要求教师设计探究性作业、开放性作业、体验性作业,并在作业的布置过程中注意要有差异。”② (二)基于英语作业现状的分析 通过与班中学生的座谈及对作业现状的观察与反思,我发现当前英语作业布置中的主要问题有: 1.作业内容单调,缺乏典型性。今天抄单词、词组,明天抄写课文,后天做练习册,再后天做一张试卷……这样的作业布置全凭教师一张嘴,学生埋头做。布置的作业量有差异,作业内容枯燥无味,使得学生不感兴趣,往往应付完事,作业没有实效性可言。 2.作业要求统一,缺乏针对性。教师往往忽视学生个性和基础的差异,要求全班学生每天做一样的作业,搞一刀切。这样的作业没有弹性,缺乏针对性,使优秀学生吃不饱,后进生又吃不下,因而就产生了作业抄袭现象和不做作业现象。久而久之,英语短腿的学生就越来越多,英语尖子生越来越少。 3.作业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由于学校注重考试成绩,同时为了便于检查作业,教师布置的英语作业多为书面形式。而实际上,作业的目的除了巩固知识还有运用知识,除了书面形式的写之外,还有听、读、说的形式。然而运用性作业因其操作性弱,反馈评价困难 ①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试行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P 25-26 ②赵才欣:《以有效性为导向建立作业新体系》,《现代教学(改进作业专辑)》2008年,P 9

【西南●最新版】[0161]《中学英语教学法》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0161]《中学英语教学法》 第二次作业 [论述题] 4. What is a successful speaking activity? 参考答案: 1) Students talk a lot in English. 2)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s even. The class is not dominated by a few talkative participants. 3) Students' motivation is high. Students are interested in the topic, eager to speak and share their own information with others. 4) Language use is of an acceptable level. Students speak with appropriate accuracy and fluency, new language is comprehended and incorporated in their production. [论述题] 3. How to develop your self-evaluation? 参考答案: Self-evaluation is not something that can be taught. It can be gradually developed by teachers themselves as they become more aware of their own teaching and of all the different factors that affect learning.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mselves, teachers must learn to observe themselves. Obviously, teachers cannot normally observe themselves directly, but there are ways in which they can observe themselves indirectly: ― By careful planning before the lesson, followed by careful reflection after the lesson on what actually took place. ― By observing other teachers' lessons and comparing them with what happens in your own classes. ―By inviting other teachers to observe your classes, and discussing the lesson with them afterwards. [论述题] 2. How could you write something onto the blackboard but still keep the attention of the class? 参考答案: A. To talk as you write, saying the words and making any necessary comments ― Talk to the students as you are writing and turn round frequently to face them.

以“作业设计”为抓手探讨初中数学高效性课堂教学策略

以“作业设计”为抓手探讨初中数学高效性课堂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18-05-30T11:45:38.763Z 来源:《中国教师》2018年6月刊作者:田辉 [导读] 田辉湖北省巴东县金果坪乡段德昌初级中学 444333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06-097-01 数学的学习,课堂是主战场,作业是根据地,是后勤的保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数学教师不但要关注课堂讲解的有效性,更要关注课堂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是提高作业有效性的关键,如果设计得好,既可以为教师减负,更能为学生的发展寻找新路。 一.初中数学课堂作业现状分析 数学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主要途径。通过完成一定量的数学课堂作业,能使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利于教师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反思改进。笔者经过对本校数学课堂作业初步调查后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枯燥乏味,无吸引力。 目前,部分数学老师在布置作业时,过分追求数学学科的规范性,过分注重数学化,不与生活联系,不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毫无趣味可言,使不少学生缺乏完成作业的激情和兴趣,使得作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题量如海,有量无质。 数学作业堂堂有,学生堂堂做。作业量过重,许多老师搞“题海战术”,只图“量”,不求“质”,一味盲目地“强化”训练。其实这种盲目的“题海战术”,导致思维活动空间减小,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更使学生负担过重,与素质教育相违背,使学生作业效果降低,作业抄袭现象严重,造成负面影。 3.无目的,无梯度。 很多教师在选取课堂作业时,本着“拣到篮里就是菜”的做法,没有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对全体学生一概而论,布置的作业层次不分明,没有梯度。这种做法,使得成绩优异的学生做无谓重复,而学困生又由于认知水平的差异,对许多题目束手无策,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 二.初中数学课堂作业设计原则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不是消极的容器,要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财富和技能,必须自己学会学习,学会评价。有效的回家作业,能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师要通过作业的布置,使学生相信自己有做数学的能力,而不是害怕或者厌恶数学,从而树立信心去应用已具有的数学技能,提高数学素养。 1.增强作业的趣味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连看了几个小时的电视却毫不厌烦,和伙伴们做长时间的游戏也不觉得疲惫,为什么?因为感兴趣啊!数学作业也是如此,如果我们的学生对待作业也能像对待游戏、电视的话,我想我们的数学教学将会变得很轻松。 (1)数学作业的生活化。“在生活中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数学作业也应将触角伸向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作业设计可以与学生的生活实践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学生应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作业,以便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完成,这更能体验成功的乐趣。作业的设计,应涉及阅读、模仿练习、收集整理、手工制作等多项训练,且富有一定层次性,让具有不同水平、不同方法、不同个性的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如讲“教育储蓄”前,先让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到附近的储蓄所了解有关储蓄知识,在搞清了储蓄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储蓄方式以及本金、利息、利息税、本息和等基本术语后,就以自己家庭理财为例进行一些有关的计算,课上要求结合自己家庭的实际设计参加教育储蓄的方案。设计这一作业,就是让学生在解决“身边发生”的问题时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2)数学作业的综合化。数学是“一门普遍适用的技术”,它的这一性质给其作业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教师应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并建构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综合性,形成知识的网络系统。如在学习“浓度配比应用题”之后,我将课本上一道练习题改编如下:把含盐15%的盐水20千克改制成含盐20%的盐水,怎么办?这是一道数学题还是化学题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办?”这样一个灵活性的问题打破了“陈规陋习”的束缚,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思考。 (3)数学作业的趣味化。趣味性的作业设计,有助于学生的求知兴趣持续发展,以至于延伸课堂空间,使学生研究、探讨数学的潜力在课后得以充分发掘。学生对一种事物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大脑皮层会激烈运动,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自觉完成作业。课堂作业设计要注重其趣味性,把知识点融在情景之中,使学生在“趣”中学,“趣”中练,由旧“趣”促新“趣”,让生动有趣的回家作业取代枯燥乏味的机械练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自编或改编题目进行交流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生活中的几何图形”教学中我设计了下面作业:让学生动手折小正方形纸盒、棱柱、圆柱等常见的几何图形;在“展开与折叠”一节鼓励学生按不同方法用剪刀去展开小正方形纸盒,结果得到了比书上还多的展开图。 2.把握作业的适量性 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曾向58,000名学生分发问卷,调查他们平均每星期用于作业的时间量,参加这项调查的提摩西·基恩认为“对于任何一个有能力水平的人来讲,增加作业量都会使成绩提高,作业具有补偿的作用。”然而他又发现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他的调查取样中,学生用于作业的平均时间并不特别多,而学习成绩却出奇的好。因此,他认为作业量不能无限地增加,只能适量,超过一定的界限,反会造成成绩下降。 许多教师总是认为,多做几道题总比少做或不做要好,因此,在布置作业时常常对某个知识点做反复的练习。这种操练式的作业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成绩有显著的效果,而对解决开放性的问题没有显著的效果。如果在不良的情况下过度练习,比如说让那个学生做100道类似的题目,就会产生负面影响,使学生不喜欢学习甚至厌倦学习,反复的练习体现在“熟”上,有句话叫“熟能生巧”,但过度的作业会“熟能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