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全集课本

外科护理学全集课本

这本课本是针对外科护理学领域的学生而编写的,全书分为八个章节,内容包括以下:

第一章:外科护理学介绍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外科护理的定义、历史、发展和职责。

第二章:外科手术室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外科手术室的设计、设备和环境要求,同时也介绍了手术室的卫生消毒措施和安全管理。

第三章:外科手术常见器械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外科手术常用器械的名称、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四章:术前护理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术前护理的内容,包括评估病人病情、制定护理计划和执行护理措施。

第五章:麻醉护理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麻醉护理的内容,包括评估病人麻醉前状态、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等。

第六章:手术中护理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手术中护理的内容,包括器械的使用和维护等。

第七章:术后护理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术后护理的内容,包括术后病情观察、预防

并发症和康复护理等。

第八章:特殊情况下的护理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特殊情况下的护理,包括心肺复苏和急救护

理等。

该课本内容全面、系统,是外科护理学领域的权威参考书,对

外科护理学专业学生、从业人员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学 第二章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1、电解质平衡:钠:135-150mmol/L,不吃不排 钾:3.5-5.5mmol/L,不吃也排 渗透压:290-310mmol/L 2、酸碱平衡: PH:7.35-7.45 PaCO2:33-46mmHg,一般为40mmHg, <33mmHg通气过度,呼吸性碱中毒 >46mmHg通气不足,呼吸性酸中毒 3、成年男性体液量约占体重60%;女性体液约占体重50%;婴幼儿可高达70%-80%。 4、细胞内液大部分位于骨骼肌内,约占男性体重的40%;约占女性体重的35%。男性、女性 的细胞外液均占体重20%,其中血浆量约占体重15%。 5、功能性细胞外液:绝大部分的组织间液能迅速的与血管内液体或细胞内液进行交换并取得平衡,这在维持机体的水和电解质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6、细胞外液中的主要阳离子为Na+,主要阴离子为Cl-、 HC03-和蛋白质。细胞内液中的主要阳离子为K+和Mg2+,主要阴离子为HP042-和蛋白质。 7、体液容量及渗透压的稳定由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来恢复和维持血容量,通过下丘脑--神经垂体--抗利尿系统来恢复和维持体液的正常渗透压。血容量与渗透压相比,前者对机体更为重要。 8、人体液的H+浓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使动脉血浆pH保持在7. 35〜7. 45。 9、血浆中重要的缓冲对有HC03-/H2C03=20:1(最为重要)。 10、缓冲对:溶液里存在弱酸和其相对应的盐,具有减弱溶液轻度ph变化的能力。 11、机体主要通过体液的缓冲系统(最迅速的途径)、肺、肾(重要器官)三条途径来完成对酸碱平衡的调节。 12、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型缺水,水和钠等比例丢失,血清钠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渗透压可保持正常。(外科最常见的) *病因:都是急性的(如大量呕吐、肠瘘,急性肠梗阻、急性腹膜炎、大面积烧伤早期)*临床表现:①缺水症状:不感觉口渴,眼窝凹陷,尿少,口唇干,皮肤弹性低;②缺钠症状:恶心、畏食、乏力;③程度:体液丧失达体重5%,血容量不足表现;体液丧失达体重6%〜7%,休克表现明显。 *处理原则:消除原发病因,防止水、钠继续丧失。一般选用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有1.86%乳酸钠和复方氯化钠溶液1:2)尽快补充血容量。(注意:大量补充等渗盐水时,易引起高氯性酸中毒) *护理措施:①维持充足的体液量:去除病因,实施液体疗法(严格遵循定量、定性、定时的原则),准确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疗效观察;体温每升高1℃,自皮肤蒸发低渗液3-5ml/kg;出汗湿透1套衬衣裤约丢失低渗液体1000ml:气管切开病人每日经呼吸道蒸发水分800-1200ml。补液原则: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慢,尿畅补钾,液种交替。②减少受伤害的危险:监测血压、尿量、脉搏、体温,建立安全的活动模式,加强安全防护措施;③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生命体征、精神状态、缺水征象、尿量、尿比重、检测CVP及实验室检查结果;④健康教育。 13、低渗性缺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水、钠同时丢失,但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135mmol/L,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病因:都是慢性的(如反复呕吐、长期胃肠减压、慢性肠梗阻) *临床表现:①轻度缺钠:[Na+]<135mmol/L; ②中度缺钠:[Na+] <130mmol/L; ③重度缺钠:[Na+] <120mmo I /L。易休克 *护理措施:5%葡萄糖盐溶液,补充等渗盐水为主。

外科护理学教案

教案 专业护理学 学科外科护理学内容腰腿痛 授课对象 科室骨科 教员

中国人民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教案续页 解放军 第1页

新课导入:我们骨科患者大多数是以“腰腿痛”为首要症状而 入院进行检查治疗的。同学们实习这段时间应该深有感受。 一、腰腿痛◆ 腰腿痛是一组临床常见症状,指下腰、腰骶、骶髂、臀部 等处的疼痛,常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和马尾神经症状。 (一)病因◆ 腰部疾病 损伤性:抬重物用力不当,长时间固定体位,工作强度 过大或运动量大腰部手术等,导致腰部肌肉、筋膜、韧 带等急性或慢性损伤。如腰椎骨折、腰椎间盘损伤等。 退行性:腰部长时间承受各种负荷,使椎间关节、椎间 盘发生退行性病变。 先天性:先天性脊椎裂,脊柱侧凸畸形等 肿瘤:转移癌,原发于脊柱的血管瘤、骨巨细胞瘤和脊 索瘤等。 其他:姿势性脊柱侧弯;炎症性,如脊柱结核、强直性 脊柱炎等。 内脏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胰腺癌、直肠癌 泌尿系统疾病:肾盂肾炎、肾周围脓肿等 妇科疾病:子宫体炎、附件炎、盆腔肿瘤等 其他:代谢性疾病,如软骨病、甲亢等 (二)腰椎解剖概要 中国人民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教案续页 解放军 第2页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定义:指由于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 激和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引起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 见的原因之一。 ◆发病特点:任何年龄段,多见于中年人,20-50岁为多发年 龄,男性>女性。 发生在脊柱活动度大,承重大或活动较多的部位,以腰4-5 及腰5-骶1多见,发生率占90%。 (一)病因● 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基本病因,纤维环和髓核水分减少(20 岁开始),弹性降低,椎间盘变薄,易于脱出 长期震动:驾驶员 过度负荷:重体力劳动者 外伤:重要因素,儿童和青少年 妊娠:体重增加,腹压增高,韧带相对松弛 其他:遗传、吸烟及糖尿病等 (二)临床表现★◎ 症状 腰痛:90%,最早出现,主要为腰部及腰骶部,持久性钝 痛 下肢放射痛:一侧下肢坐骨神经区域放射痛是主要症状, 多位刺痛。典型表现为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 腿外侧直至足部放射痛,伴麻木感。咳嗽、打喷嚏时腹 压增高,疼痛加重。 间歇性跛行:行走时随距离增加而出现腰背痛或患侧下 肢放射痛,麻木感加重,休息后缓解,再走症状再次出 现。椎间盘组织压迫神经根致神经根充血、水肿等炎性 反应,行走时椎管内静脉丛扩张加重压迫,导致缺氧出 现症状。 马尾综合征:压迫马尾神经,出现鞍区感觉迟钝,大小 便功能障碍。 中国人民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教案续页解放军

《外科护理学》课程

外科护理学》课程 自评报告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外科护理学教研室 2010 年3 月

外科学是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整个医学发展史中逐渐形成的,并 不断更新变化。早在19 世纪中期,随着无菌技术、止血、止痛、输血、麻醉镇痛等技术的相继问世,促使外科学飞跃的发展。与此同时,弗洛伦斯. 南丁格尔因在战时护理伤病员的卓越成绩,由此创建了护理学,并延伸出外科护理学。 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创办于1984 年。成立26年以来,外科护理学作为本科生护理专业的主修课程,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与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贴近临床的专业课程。外科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主修课程之一,从外科护理理论和临床护理技能两方面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重视学生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为学生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奠定坚实基础。 外科护理学任课的主讲教师11人,临床实践教师14人,总计25人,其中,教授1 名,副教授/副主任护师4 名,其余均为讲师/主管护师。另外,外科临床护理实习基地包括13 个临床科室,拥有20 余名护理临床带教教师。一个临床技能培训中心,配有专职护理辅导教师。承担学校五个院系部三个层次多个轨道的外科护理学理论授课教学工作,包括: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五年制护理本科、三年制护理专升本科、中外合作办学3+1 本科项目;中国医科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护理专业六年制本科、三年制专科、二年制专升本科;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药学院护理专业五年制本科;中国医科大学高等技术职业学院护理专业三年制专科及四年制中专;中国医科大学网络学院护理专业本科。 外科护理学教师队伍始终是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一支主力军,教学力量雄厚,师资配置精良。近五年,主编和副主编教材7 部,参编16 部;曾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级研究课题15项;发表外科护理学术论文65 篇;连续多年荣获院、校“优秀教师” 4人次,“十佳教师” 2 人次,“教师讲课比赛优秀奖” 1人次,“讲课标兵称号” 1 人次,“白求恩奖章称号” 2人次,“优秀临床带教科室” 2 个科室。获得省、市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5 名教师分别担任辽宁省和沈阳市护 理分会的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 二十多年来,外科护理学教育本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为核

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外科患者护理管理的学科,涵盖了外科疾病的护理、外科手术的护理、术后恢复的护理等方面。外科患者需要接受的护理管理是非常复杂和精细的,外科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旨在探讨外科护理学的发展历程、护理内容、护理技术和护理团队等方面。 一、外科护理学的发展历程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和新生技术的不断涌现,外科护理学也在不断发展。早在古代,外科手术就已经存在了。但是,古代的外科手术简单粗暴,往往会导致许多严重的后果,外科护理的发展也比较缓慢。直到现代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知识的不断提高,外科护理学才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20世纪初,随着麻醉和外科手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此时期,外科护理的主要目标是保持病人身体的稳定,并且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护理工作主要是采取常规卫生和护理措施,例如保持患者清洁,口服及静脉输液,帮助拔除引流管和缝合线等。 20世纪中期,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进一步改善,外科护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时期,外科护理的目标有所扩展,不仅需要保持患者的生命体征,还需要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和疼痛管理等。通过疼痛管理,可以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并且降低住院费用。外科护士还开始在手术室内发挥重要作用,在外科手术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1世纪以来,外科护理进一步发展,护理内容逐渐丰富,加 强了对手术后并发症和手术后恢复的护理。外科护理变得更加成熟和专业化。外科护理团队成员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从简单的任务执行者,逐渐转化为合作伙伴和客户参与者。 二、外科护理的护理内容 1.术前护理 外科手术前需要进行术前准备和护理。术前准备包括病人体检,病历记录,手术风险评估,手术计划制定等。术前护理则包括术前宣教,洁净化身体等。 2.手术室护理 手术室护理是外科手术最重要的部分。外科护士需要在手术室中提供适当的手术器械等实用物品,并做好相关记录。在手术时,外科护士需要提供适当的口腔护理,配合麻醉师开展麻醉工作。护理工作包括术中协助、术中记录、术中监测等。 3.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是外科护理非常重要的部分。术后护理包括病人生命体征监测、镇痛和疼痛管理、精神支持和病人家属的协调与 沟通等。术后护理的目的是维护患者的稳定,提高其生活质量。 三、外科护理技术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针对护理专业学生开设的外科护理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外科护理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对外科护理患者的全面护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外科护理学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外科疾病的常见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2.熟悉外科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能够进行外科护理各项操作。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在外科护理团队中有效地协作工作。 4.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护理决策能力,能够进行护理干预和病情评估。 三、教学内容 1.外科护理学概述 外科护理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外科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病因。 外科手术的基本原则和分类。 2.外科患者的护理 外科患者的评估与护理计划编制。 外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外科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技术与方法。 3.外科护理中的常见问题 外科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术后疼痛管理。 创面护理与感染预防。 外科护理中的心理护理。 4.外科护理质量管理 外科护理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外科手术安全与风险控制。 外科护理团队的协作与沟通。 四、教学方法 1.理论授课:通过教师讲授、课堂讨论等方式,传授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2.实践学习:通过临床实习、模拟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进行 外科护理操作的能力。 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提高团队合 作和沟通能力。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外科护理案例,培养学生的临床 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材及参考资料 1.主教材:《外科护理学》(第三版),作者:XXX,出版社:XXX。 2.参考资料: 外科护理技术与操作手册》,作者:XXX,出版社:XXX。 外科护理常见问题与解答》,作者:XXX,出版社:XXX。 六、考核方式 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等,占总成绩的30%。 2.实践操作:对学生进行外科护理技能的实际操作考核,占总 成绩的40%。 3.考试成绩:包括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占总成绩的30%。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背景和目的 外科护理学是医学护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外科护理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护理能力,使其能够在外科手术中提供安全、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外科护理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外科手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课程内容 1.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 -外科护理学的定义和范围 -外科护理学的发展历程 2.外科手术前的护理 -患者术前准备和心理关怀 -手术室准备和消毒 -手术器械和设备准备 3.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手术室团队合作与沟通 -不同类型手术的护理要点 -外科手术中的急救护理

4.外科手术后的护理 -患者术后监护和疼痛管理 -外科创面和伤口护理 -术后并发症的识别与处理 5.外科护理中的常见技术和操作 -静脉输液和药物注射技术 -管路引流和护理 -大型伤口敷料和换药 6.外科护理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 -外科护理常见的事故和事件分析 -外科手术常用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护理团队的安全和职业道德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和实习等。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的讨论和演示,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其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 1.平时成绩评价 -课堂表现(包括出勤率、课堂参与等)占30%

-作业完成情况和质量占20% -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占30% 2.期末考试评价 -知识理论考试占20%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主教材: 主编:XXX 出版社:XXX 参考书目: 1.《外科护理手册》 主编:XXX 出版社:XXX 2.《外科护理学导论》 主编:XXX 出版社:XXX 六、教学计划 1.第一学期 -第1-4周: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第5-8周:外科手术前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一(1~9章)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一(1~9章)第一章绪论 【教学要求】 一、了解外科护理学及其发展史。 二、熟悉如何学习外科护理学和外科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授课学时】 1学时 【教学内容】 一、外科护理学及其发展 二、如何学习外科护理学 三、外科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 第二章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一、了解体液的含量、分布、组成及体液平衡。 二、熟悉水和钠代谢紊乱、钾代谢紊乱。 三、了解钙、镁、磷代谢紊乱。 四、熟悉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

五、了解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 六、掌握护理。 【授课学时】 3学时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体液代谢的失衡 三、酸碱平衡失调 四、护理 【教学方法】 一、课堂讲授。 二、到外科病房,见习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病人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对病人进行护理评估,作出护理诊断,拟定护理措施,学习护理计划的书写。在实验室实施护理计划,写出实验报告。 第三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一、熟悉休克的病因、分类、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二、熟悉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原则。 三、掌握护理。 【授课学时】

3学时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低血容量性休克 三、感染性休克 四、护理 【教学方法】 一、课堂讲授 二、到外科病房,见习休克病人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对休克病人进行护理评估,提出护理诊断,拟定护理措施。 第四章麻醉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一、了解麻醉学的工作范畴、临床麻醉的分类。 二、了解全身麻醉、静脉麻醉、椎管内麻醉、局部麻醉的方法和常用药物。 三、了解气管插管术、围麻醉期监护和术后镇痛管理。 四、掌握护理。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全身麻醉 三、椎管内麻醉

外科护理学教案全

《外科护理学》 教案 (供护理学专业的教学使用) 教研室:第一临床医学院护理学教研室授课教师: 时间:2009学年第二学期 授课班级:

湖南中医药大学课堂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教师姓名张建影教研室护理教学对象护理专业20XX级本科合班授课时间 20XX年2月22日 星期二3-5 教学内容第一章第二章学时数 3 教材版本人卫、四版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水电解质平衡的意义 2、了解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以及脱水的分度及处理原则, 熟悉三种脱水的鉴别诊断 3、掌握低血钾、高血钾症的诊断要点、处理原则,补钾原则 4、熟悉血清钙的正常含量,低血钙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5、了解血浆PH的正常值及酸碱平衡调节,了解呼吸性酸中毒、碱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碱中毒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6、掌握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教学内容提要1、概述 2、水和钠的代谢紊乱 3、钾代谢异常 4、钙、镁和磷代谢异常 5、酸碱平衡失调

重点难点 重点: 1、水中毒、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的含义与临床表现、脱 水的分度; 2、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补钾原则; 3、反常性酸性尿; 4、血钙的正常值,低血钙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5、各类酸碱平衡的概念、典型临床表现、诊断要点 难点: 1. 体液代谢失衡的临床意义和处理原则; 2、各类酸碱失衡的临床意义 教学组织与设计1.教师讲授(挂图、模型、幻灯)105分钟2.分组讨论10分钟 3.总结5分钟 主任意见 教学 实施 情况 小结 湖南中医药大学课堂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教师姓名张建影教研室护理教学对象护理专业20XX级本科合班授课时间 20XX年2月23日 星期三3-5

外科护理学教案

第一、二章(Unit) 第 1 周(Week) 2 学时(Periods) 单元标题 (Title) 绪论 外科体液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体液的正常代谢、水钠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 教学地点 (Place) : 东区303(201101) 教学目标 (Teaching Target) 了解:外科护理的发展、缺水的护理目标与评价。 熟悉:外科护理学的内容、三种缺水的护理诊断。 掌握:机体水电解质平衡机制,三种缺水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学会液体疗法病人的护理。 教学方法 (Teaching Approaches) : 理论讲授(举例法、比较、归纳法)、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材料及工具 (Teaching Materials & Aids) : 教材:严鹏宵《外科护理》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 参考书:曹伟新《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相关习题 扩音器、粉笔、黑板擦 考核与评价方式 (Testing & Evaluating Mode): 课堂提问评价学习态度 随堂习题评价知识掌握情况

主要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自我介绍; 2、介绍本学期学习内容及学时安排:1-11章,前9周每周1次课,后8周 每周2次课。 3、学习要求:(1)不得缺勤,不能迟到早退,课堂上不允许随意进出,学习 委员每次课前清点人数并汇报; (2)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做好笔记,积极思考问题,踊跃发言; (3)认真完成课后作业(教务处明确规定,一学期作业有三分 之一及以上未交者,取消考试资格); (4)课后认真复习课堂内容,每次课前提问; (5)实训课时着装整齐,保持实训室清洁卫生及安静,每次实 训完生活委员负责物品还原及卫生打扫。 二、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你对外科的印象是什么?→点学生回答→老师解答→导入新课(解释课时调整) 三、讲授新课 (一)绪论 1、外科护理学的内容及课程性质 (1)外科护理是以外科疾病病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研究其相关护理理论与护理技术的专业学科,是护理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核心课程。 (2)外科疾病泛指以手术、手法处理为主要治疗手段的疾病,一般分为创伤、感染、肿瘤、畸形和功能障碍五大类。 (3)“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工作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外科护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有其严谨的系统性、科学性。 2、外科护理学的发展(介绍外科手术新进展) (1)自有人类以来就有护理,护理是人们谋求生存的本能和需要。 (2)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1820~1910年)为使护理成为一门科学、一种专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护理学专业(专科)外科护理学

护理学专业(专科)外科护理学 网上考核改革试行方案(试行) 一、课程性质及内容 外科护理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护理学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针对外科疾患进行整体护理的科学。本课程包括医学基础理论、外科学的基础理论、护理学基础理论及技术。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外科常见疾病,并能应用护理程序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外科护理学教材依据本课程高等医学专科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编写,全书共34章,分七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是外科基础知识(第2章-第8章),包括水和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和护理,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烧伤病人的护理等内容;第三部分是普外科 (第9章-第20章),包括甲状腺疾病病人的护理,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的护理,肠梗阻病人的护理,结、直肠癌病人的护理,胆道感染及胆石症病人的护理等内容;第四部分是胸外科(第21章-第23章),包括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食管癌病人的护理等内容;第五部分是神经外科(第24章、25章) ,包括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和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第六部分是泌尿外科(第26章-第29章),包括泌尿系统损伤病人的护理,尿石症病人的护理,膀胱肿瘤病人的护理等内容;第七部分是骨科(第30章-第34章),包括骨折病人的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护理等内容。 二、课程考核改革的目的

在远程教育条件下,对外科护理学学习过程和考核进行一体化设计,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引导和监控,保证学习过程的落实,提高学习效率及学习效果;加强辅导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和评价工作,督促教师参及到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营造远程教育的学习氛围;加强教学考核环节的管理工作,在各级电大教师的共同参及下,不断探索适合远程教育成人学习的考核方式及内容,积累考核改革工作的经验,以考核为突破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分为两种方式: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 (一)形成性考核 目的:加强对学生平时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监督和检测,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技能,培养和检测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及试点电大课程辅导老师共同探索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指导、落实和评价的方法,在促使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推进对学生综合素质训练和提高的进程。 第一部分形成性考核说明 形成性考核由5次形考作业组成,其中1次论述题,2次病历分析,1次单项选择题,1次见习报告。 每次形成性考核作业按100分评分,5次作业的平均分为形成性考核的成绩。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50%。 所有形成性考核试题均由中央电大统一编制。

外科护理学教案全

外科护理学教案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外科护理的定义、作用、内容和要求。 2.掌握外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常用技术和操作方法。 3.能够独立完成外科护理的常规工作。 二、教学内容: 1.外科护理的概念和作用 2.外科护理的基本原则 3.外科护理的常用技术和操作方法 三、教学过程: 1.外科护理的概念和作用(15分钟) -外科护理是指对外科患者进行护理的专门学科,旨在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健康。 -外科护理的作用包括预防感染、提供术前与术后的护理支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等。 2.外科护理的基本原则(30分钟) -严密观察,及时报告:对患者进行连续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保持患者清洁与舒适:保持手术切口干燥清洁,保持患者舒适。

-预防感染:对手术器械和环境进行消毒,防止感染的发生。 -合理安排活动: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活动,避免过度活动导致伤害。 -疼痛管理:监测患者疼痛程度,合理使用镇痛药物。 3.外科护理的常用技术和操作方法(60分钟) -手术切口护理:包括清洁、消毒、更换敷料等操作。 -导尿管护理:包括清洗导尿管、更换尿袋等操作。 -引流管护理:包括清洗引流管、观察引流液等操作。 -外科病房清洁消毒:包括床位清洁、物品消毒等操作。 -外科患者的床位转移、翻身等技术。 -外科术后康复护理:包括术后伤口护理、功能锻炼等操作。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外科护理的概念、作用、基本原则等内容,让学生对外科护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外科护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3.实践操作法:通过模拟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外科护理的常用技术和操作方法。 五、教学评价: 1.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估

外科护理学(全)

第一章 1958年首例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抢救成功,20世纪60年代初器官移植的实施,1963年世界首例断指再植在 上海获得成功。 第二章 1、体液平衡失调有三种表现 容量失调:等渗体液减少或增加,只引起细胞外液量变化。如:等渗性缺水 浓度失调:细胞外液量增加或减少,导致渗透压发生改变。钠离子构成细胞外液渗透微粒的90%,其浓 度失调就表现为低或高钠血症。 成分失调:细胞外液中其他离子浓度虽能产生各自的病理生理影响,但因渗透微粒数量小,不会明显影 响细胞外液渗透压,仅造成成分失调。如低或高钾血症。 2、人体内体液总量因性别、年龄和胖瘦而异。成年男性体液量约占体重的60%女性因脂肪组织较多,体 液约占体重的50%小而脂肪较少,体液占体重的比例较高,婴幼儿可高达70%〜80%因体液的总量随脂肪 的增加而减少,故消瘦者体液占体重的比例比肥胖者高,对缺水耐受性更大。 3、体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电解质。细胞内外液渗透压基本相等为290〜310mmol/L。 Na + Cl - HCO3 Pro - + 2+ K Mg \ 2- - HPO4 Pro 血清Na+:135~145mmol/L;血清K+: 3.5~5.5mmol/L。 最重要的缓冲对:HCO/H2CO,其比值决定血浆pH值,当HCO/H2CO保持为20:1时,血浆维持在7.40。 4、高渗性缺水:水钠同步丢失,但失水多于失钠,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 6、等渗性缺水的临床表现:以血容量不足的症状为主。体液丧失达到体重的5验寸,就有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当体液丧失达到体重的6%— 7%时,休克表现明显常伴代谢性酸中毒;若因大量胃液丧失所致的等渗性缺水,可并发代谢性碱中毒。

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外科护理学》

卫生部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外科护理学》・1 教学大纲 (供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使用) 四川 大学华西临床 医学院护理系 《外科护理学》教研组 (2012 年 2 月) 版)

外科护理学-1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临床护理实践的基础课程,学好本课程对护理本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程使用2006年8月人民卫生岀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外科护理学》(第四版,曹伟新主编)。教学内容以我国常见、多发的外科疾病(包括水电解质酸碱失衡、休克、麻醉、手术是管理、营养支持、外科感染、创伤性疾病、腹膜炎和腹部损伤、胃十二指肠疾病、阑尾炎和肠梗阻、结直肠癌、肝胆胰疾病)的治疗和护理为重点,在讲授各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的基础上,重点强调外科常见症状、常见病、多发病病人的护理和健康教育内容。为了突出护理专业特色, 护理部分采用护理程序的方式进行授课,强调对外科疾病的整体护理和专科护理。 本大纲根据2006年8月出版的全国髙等医学院校教材《外科护理学》(第四版)修订,供四年制护理本科生使用。本教材在描述外科常见疾病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的基础上,护理部分按照护理评估、护理诊断/问题、预期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和健康教育六个方而组织编写,反映了现代护理的整体观念。本课程为3. 5学分,总学时数为48(K中理论课32学时,临床见习课16学时),理论课与临床见习课时比例约为3: 1»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T (Surgical Nursing- I ) 课称号(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学时:48 (讲32,习16)学分:3.5 二、师资介绍: 职称情况:正高4人(26.67%);副髙3人(20%),中级7人(46.67%),初级1人(6. 67%) 学历情况:博士研究生2人(7. 69%),硕士研究生9人(34. 62%),本科(57. 69%)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将能够: 1.掌握外科(包括水电解质酸碱失衡、休克、麻醉、手术是管理、营养支持、外科感染、创伤性疾病、 腹膜炎和腹部损伤、胃十二指肠疾病、阑尾炎和肠梗阻、结直肠癌、肝胆胰疾病)常见症状、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原则与专科护理措施。 2.应用护理程序正确评估并识别外科(包括水电解质酸碱失衡、休克、麻醉、手术是管理、营养支持、 外科感染、创伤性疾病、腹膜炎和腹部损伤、胃十二指肠疾病、阑尾炎和肠梗阻、结直肠癌、肝胆胰疾病)病人的护理诊断/问题,并提出相应护理描施。 3.分析水电解质酸碱失衡、休克、麻醉、手术是管理、营养支持、外科感染、创伤性疾病、腹膜炎和腹 部损伤、胃十二指肠疾病、阑尾炎和肠梗阻、结直肠癌、肝胆胰疾病病人的心理需求,提供恰当的心理护理。 4.对水电解质酸碱失衡、休克、麻醉、手术是管理、营养支持、外科感染、创伤性疾病、腹膜炎和腹部 损伤、胃十二指肠疾病、阑尾炎和肠梗阻、结直肠癌、肝胆胰疾病病人提供有效的健康教育。

《外科护理学(1)》课程教学大纲

《外科护理学(1)》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 英文名称:Surgical nursing 课程代码:303025 学时与学分:150学时,9学分(总体)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开课单位:护理学院适用专业:护理专业 先修课程:健康评估,护理学导论,基础护理学后续课程:临床实习 二、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对外科常见病病人进行护理评估、采取护理措施;能够说出外科常见病病人常见的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能够进行相应的护理目标、护理评价和相关疾病的概述。 能力目标:具有对外科常见急、危、重病人进行初步应急处理,配合医生抢救的能力;具有协助和指导病人进行自我保健的能力;具有正确进行外科护理学主要护理技术的能力;具有进行预防保健和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 素质目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勤奋学习的态度,严谨求实、不断创新的工作作风;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时安排

四、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1.考核类型:考试 2.考核形式:开卷、闭卷。 3.成绩的构成 本课程成绩为期末考试、期中考试和平时成绩(上课考勤)相结合进行综合评定,最终成绩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闭卷; 第二部分:上课考勤占总成绩的20%; 第三部分: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10%,开卷。 五、建议使用的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 -2-

1.教材: 郭书芹王叙德主编《外科护理》,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年8月第一版 2.教学参考书: [1]刘振铮.外科护理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 [2]余峰彬.外科手术基本技术操作指导.攀枝花:攀枝花学院医学系,2004. [3]李梦樱.外科护理学实习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4]陈孝平.外科手术基本操作.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六、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会用正确方法学习外科护理技术。 2.能说出外科学及外科护理技术的范畴。 3.知道外科学及外科护理技术的发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外科护理学的学习方法。 2.难点:外科护士的职业素质。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 四、教学内容 1.外科护理学及发展。 2.理解如何学习外科护理学。 3.掌握外科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第二章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体液、酸碱平衡的基本理论。 2.熟悉各类型脱水、低钾血症、高钾血症、酸碱平衡失调临床表现、诊断和治 -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