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课程标准--本科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本科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本科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大学体育

课程类别:公共课

适用专业:本科各专业

一、课程性质

大学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公共课程,是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徐盛自主学习和坚持终身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办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目标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6、提高与专业特点相适应的体育素养。

(二)学习领域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

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运动技能目标

1、获得运动基础知识;

2、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

3、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

4、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身体健康目标

1、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2、发展体能;

3、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4、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心理健康目标

1、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

2、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

3、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

4、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社会适应目标

1、具备与专业特点相适应的体育素养,以适应社会专业工作需要;

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3、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四、课程内容、考核方式及评定

本科一年级

武术教学内容(第一学期)

(一)理论部分

1、大学体育教育新理念

2、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

3、武术的起源、发展、特点、作用

(二)实践部分

1、武术基本功

2、初级长拳第三路

武术考核方式及评定

采用“边学边评、以评促学、学评同步”的“形成性考评”的评价方式。“形成性考评”,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形式,淡化了期末考试的比重,调动了学生日常学习的积极性,对项目化教学的推行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考核方法:综合成绩=平时成绩(30%)+考试成绩(70%)

平时成绩包括到课率、课堂表现及完成作业情况。

考试内容:初级长拳(第三路)

评分标准:

A、优秀(90分以上):动作规格正确,路线清晰,节奏合理,手眼身法步配合协调。

B、良好(80—89分):动作规格基本相符,动作路线正确,节奏合理,精神饱满。

C、中等(70—79分):熟练完成整套动作,路线正确,精神饱满。

D、及格(60—69分):能独立完成整套动作,路线基本正确。

E、不及格(60分以下):不能独立完成整套动作。

篮球教学内容(第二学期)

(一)理论部分

1、篮球运动的起源、发展趋势

2、篮球运动的特点

3、篮球运动竞赛规则、裁判法

(二)实践部分

1、篮球运动的基本脚步动作。

2、篮球运动的多种传接球、运球、投篮技术

3、篮球运动中简单的进攻、防守战术

4、教学比赛各项技术综合运用。

篮球考核方式及评定

采用“边学边评、以评促学、学评同步”的“形成性考评”的评价方式。“形成性考评”,

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形式,淡化了期末考试的比重,调动了学生日常学习的积极性,对项目化教学的推行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一)考试内容:

1、原地定点投篮(达标)

2、全场综合技术(达标或者技评)

3、全场传接球上篮(技评)

4、一般素质项目:50m跑、800m跑(女)\1000m跑(男)、立定跳远、铅球、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

(二)考试方法与要求

1、原地定点投篮

(1)方法:受试者在以篮圈圆心投影4.5m外任意一点,连续投篮10次,计算命中的个数。

(2)要求:受试者在投篮出手之前,任何一只脚都不得触及以篮圈圆心投影外4.5m 的线,否则投中无效;受试者最多有两次机会。

(3)评分标准:个数换算成分数见评分表。

2、全场多种运球、投篮综合技术

要求:按篮球规则要求,否则违例一次扫去本项得分(按10分计算)的2—3分;考试标准见评分表。

3、全场传、接球上篮

(2)技评内容:

①按篮球规则要求。

②传、接球动作要连贯,与手脚的动作要配合一致。

③传、接球的落点要求准确、到位。

④传、接球与跑投篮的衔接。

(三)考试内容与评分比例表

本科二年级

健美操教学内容(第一学期)

(一)理论部分

1、健美操运动概述

2、如何科学的健身、塑造形体

(二)实践部分

1、身体各部位基本动作及基本步伐(头颈部动作、肩部动作、上肢动作、胸部动作、腰部动作、髋部动作、下肢动作、基本步伐)

2、基本套路

第三套全国大众健美操一级规定动作

健美操考核方式及评定

采用“边学边评、以评促学、学评同步”的“形成性考评”的评价方式。“形成性考评”,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形式,淡化了期末考试的比重,调动了学生日常学习的积极性,对项目化教学的推行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可用下表表示:

考核方法:

(一)内容

1、平时成绩、学习态度(占30%):

(1)课堂表现(占15%)(2)出勤情况(占15%)

2、技术部分(占70%)

(1)第三套全国大众健美操一级规定动作(占70%)

(二)评分标准

1、平时成绩、课堂表现:(占30%)

2、技术部分:(占70%)

满分10分,计算单位为十分之一。

9.0——10.0动作准确、熟练、优美、舒展,动作与音乐节奏协调一致,富有艺术表现力。

8.0——8.9动作准确、熟练、优美、舒展度较好,动作与音乐节奏协调一致,艺术表现力较好。

7.0——7.9动作准确、熟练、协调,能与音乐节奏相符,有艺术表现力。

6.0——6.9动作准确、较熟练,能与音乐节奏相符,艺术表现力一般。

不及格动作较准确,熟练度较差,动作不能与音乐节奏相符,表现力较差。

足球教学内容(第二学期)

(一)理论部分

1、体育卫生与保健、传统养生

2、足球运动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3、足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法

4、小型体育竞赛

(二)实践部分

1、脚步动作、踢球、停球、运球、头顶球、抢截球、掷界外球

2、局部二过一进攻战术、边路进攻战术和中路进攻战术、个人防守战术和全队防守战术

3、身体素质

4、教学比赛

足球考核方式及评定

采用“边学边评、以评促学、学评同步”的“形成性考评”的评价方式。“形成性考评”,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形式,淡化了期末考试的比重,调动了学生日常学习的积极性,对项目化教学的推行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一)考核内容:

(1)专项技术、技能部分(占70%):由各专项教师进行技评和达标考核。

(2)课堂表现(占30%):包括学习态度和课堂出勤。

(二)考核方法及评价

(1)20米运球绕杆射门:按运球射门时间计成绩。

(2)踢远:在踢球线踢定位球(脚法不限),每人踢两次,取最好成绩。

(3)射门:在距球门线15m处(如图)划一射门线,参加考试者在射门线踢定位球射

门,脚法不限。但球必须是空中入门为有效,每人射6个球,按进球数计成绩。

(4)传接球(技评)

参加考试者相距五米;左右进行传接球至少5次,根据学生传接球动作的准确性及熟练程度评定成绩。

足球考试项目成绩对照表

五、课程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中有传授理论知识的方法和进行实际练习的方法。根据普通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终身体育需求,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实现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

围,将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与身体活动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充分体现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围绕“健康第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指导思想。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一)、采用主要教学方法有:分解教学法和完整教学法、示范法﹑观摩法与模仿法相结合、分组练习法与纠错法相结合、语言法﹑讲解法。

1、分解教学法和完整教学法:根据学习动作的难易程度分别采用分解教学法和完整教学法进行教学。在教学手段上主要采用教师示范和观看技术动作图像等,其目的是使学生及时建立清晰的动作表象,明确目标,激发学习兴趣。

2、示范法﹑观摩法与模仿法相结合:对新授动作技术主要采用示范法,学生通过观摩技术动作的结构再进行模仿练习,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模仿练习,做进一步的指导与帮助。

3、分组练习法与纠错法相结合:学生分组采用互帮互学式学习,教师观察和指导,形成一对一的辅导,纠正学生由于概念不清、用力方向不对、动作顺序模糊、不协调等错误,缩短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周期。

4、语言法﹑讲解法: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提示﹑对动作要领的讲解。

(二)教学手段

体育课程以室外课教学为主,综合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主要有:

1、利用完善的体育场和充足体育器材进行室外课教学:

2、多媒体教学:

本课程的理论课内容制作了多媒体(PPT 格式和 Flash)教学课件。用生动形象的图像、实物照片表现先进的教学思想与方法,教学课件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实物照片、录像于一体,通过丰富多彩的形象描述和实物展示,有效地化解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显著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有效推动了课堂理论教学改革的发展。

六、教材选用与参考书目

选用教材:

《体育与健康》教程,孙卫华、卢良斌、李文烨主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1、《武术》教程,蔡仲林、陈照斌、张建军、马彦君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篮球规则》教程,中国篮球协会审定,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3、《球类运动——足球(高等学校教材)》教程,王崇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现代足球》教程,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足球教材编写组,人民体育出版社;

5、《足球竞赛规则分析与裁判法》教程,中国足球协会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

6、《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足球》教程,杨一民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

7、《健美操运动》教程,马鸿韬主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8、《现代健美操训练方法》教程,马鸿韬,人民体育出版社;

9、《舞蹈与健美操》教程,黄宽柔,姜桂萍,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定位 《三大构成》这门课程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部分内容,是艺术设计专业群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基本知识和方法,应具备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将来从事相应岗位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二)先修后续课程 《三大构成》的先修课程为《设计概论》,该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空间想象和设计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动画速写》、《Photoshop》、《原画设计》、《分镜头设计》等课程。该课程的学习可为这些课程中的排版、色彩搭配、空间及立体形态创造等内容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本课程的定位和后续课程的学习要求,本课程需要向学生讲授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并通过技能培养并重的方法(例如案例实训、教师示范、学生

实践),培养学生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提高教学效果,把课程分为3个模块,并制定每模块应培养的能力(见表2-1)和评价方法。围绕三个模块中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制定实践教学环节,每一个模块都包含几项具有内在联系的设计课题,每一项设计课题融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职业态度等内容为一体,形成各自相对完整的系统。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依据学生对每一项设计课题的完成情况。 表2-1《三大构成》各模块应培养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使学生了解美的形式法则,色彩的搭配关系,空间及立体形态的构成方法,能够根据设计课题要求进行创新设计。具体目标如下: (一)能力目标 1.能按照设计课题的要求,对设计课题进行从二维平面形象到三维空间形态的全面创新设计; 2.能对设计项目进行版式设计,并进行符合设计主题的色彩设计; 3.具备完成具体设计项目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能力。 (二)知识目标 1.掌握现代构成设计的概念、分类及形式美法则; 2.了解色彩的成因,并懂得用色彩进行色彩设计; 3.了解立体构成中的形状包括哪些要素、立体构成中材料的种类,掌握立体构成的技法。 (三)素质目标

课标、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训练、说程序

说课、讲课、听课、评课既是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研究活动,又是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究竟该怎么说课、讲课、听课、评课才能使效果更优呢?良心推荐文一篇,建议收藏阅读。 说课 说课要求“六说” 即说课标、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训练、说程序。 课标是教学的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结点。教法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而选择的,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训练包括课内的和课外的,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途径;程序则是优化教学过程和优化课堂结构的教学方案。 “六说”构成说课的整体内容,也构成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六说的具体要求 1. 说课标 所选课题在本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要依据课标所规定的教学原则和要求,在整体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和编写意图的前提下,通过分析新选课题(章、节、课)内容特点,确定其在整体或单元教学中的地位。通过分析新旧知识的联系,确定其在整体或单元教学中的作用。 根据“地位”和“作用”制定本课题的学习目标,通常从三方面来制定: A、思想教育目标 ① 思想政治教育——如道德品质教育等。 ② 学习品质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毅力、态度、方法、习惯等 ③ 思维品质教育——各学科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特点,需要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B、知识传授目标 主要指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C、能力形成目标 记忆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动用什么,评价什么,综合什么,在课标中要有明确的要求。

2. 说教材 主要说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和处理,包括理论上的理解,知识点的解析。重点、难点的确定和解决。 分析教材是常规备课的重点,也是说课的重要内容,但说课更要侧重说明处理教材的理论依据和采用的处理方法,而不对某些具体知识作更多的解释和说明。如语文的解释词义,归纳段意,数理化的概念,定理的解释等。 3. 说学生 主要是分析学情,如学生的原有基础,学习本课题的有利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分别,以及学法指导等。 学生情况是教学的重要依据,难点的确定,教法的选择,课堂训练的设计都应根据学情而定。但这是常规备课中最薄弱的一环。大多数老师习惯于精英教学,喜欢从高点来设计,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如何。说课,把说学生提出来,就是为了加强教与学的针对性,使老师的每一份努力都能作用在全部学生身上,收受实在的课堂实效。 4. 说教法 主要说明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问题不再于什么方法最好,什么手段最简便,而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及教学设备的情况等,来说明选择某种方法和手段的依据。有些教法不能从理论上讲是科学的,合理的,但是有选择运用它,要看学生的实际,所以说教法的选择,最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情的分析。 5. 说训练 主要说明训练的目的,训练方式,训练题目的设计。训练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课堂教学中的训练,要根据学习目标来设计,为目标而服务。 训练一般分为:① 形成性② 巩固性③ 分层能力训练三种类型。 对应解决分别为:①主要检查学生对概念、定义、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②帮助学生掌握知识;③根据学生掌握情况,使上中下三类学生通过此练习都有所得,培养能力。 6. 说程序

专业核心课课程标准格式

附件一:专业通识课、专业核心课程(含职业拓展课) 《××××》课程标准写作指南 适用专业修读学期第×学期制订时间 课程代码课程学时课程学分 课程类型课程性质课程类别 对应职业资格证或内容 合作开发企业 执笔人合作者审核人 注:1.课程类型(单一选项):A类(纯理论课)/ B类(理论+实践)/ C类(纯实践课) 2.课程性质(单一选项):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 3.课程类别(单一选项):专业通识课/专业核心课程(含职业拓展课) 4.合作者:须是行业企业人员 一、课程定位 明确本课程的性质及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明确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在内容上的逻辑关系及相互作用;依据实际工作岗位中的需要,阐述设置该课程的主要目的;预期应达到的学习效果。 如:本课程是XXX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方式,采取……方法,培养学生……能力、……能力、……能力。 建议该部分用一段整体性的文字描述,也可以附以结构图或表格的方式加以直观展现。 二、课程设计思路 在描述中应体现最新的高职课程开发的理念和课程开发的基础,以及开发这门课程的意义,特别是本课程的创新点要突出表述,如: “本课程根据……需要,在广泛调研和……的基础上,采用……课程开发模式(如:典型工作任务项目化或工作过程系统化),遵循……的职业教育理念,确定本课程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和……,在真实或仿真……的学习情境中学习并掌握……,培养学生……。本课程的创新点在于……”。 (这里的语言和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不要重复,尽可能采用概括性的语言) 三、课程学习目标 完成本课程学习后能够获得的能力、经验及知识。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主要围绕课程所要实现的目标,采用概括的语言来表述“能运用…,完成…”,且这些能力是可测量和可展示的。具体应从下述3个方面展开表述: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定位 《三大构成》这门课程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部分内容,是艺术设计专业群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基本知识和方法,应具备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将来从事相应岗位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二)先修后续课程 《三大构成》的先修课程为《设计概论》,该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空间想象和设计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动画速写》、《Photoshop》、《原画设计》、《分镜头设计》等课程。该课程的学习可为这些课程中的排版、色彩搭配、空间及立体形态创造等内容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本课程的定位和后续课程的学习要求,本课程需要向学生讲授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并通过技能培养并重的方法(例如案例实训、教师示范、学生

实践),培养学生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提高教学效果,把课程分为3个模块,并制定每模块应培养的能力(见表2-1)和评价方法。围绕三个模块中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制定实践教学环节,每一个模块都包含几项具有内在联系的设计课题,每一项设计课题融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职业态度等内容为一体,形成各自相对完整的系统。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依据学生对每一项设计课题的完成情况。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使学生了解美的形式法则,色彩的搭配关系,空间及立体形态的构成方法,能够根据设计课题要求进行创新设计。具体目标如下: (一)能力目标 1.能按照设计课题的要求,对设计课题进行从二维平面形象到三维空间形态的全面创新设计; 2.能对设计项目进行版式设计,并进行符合设计主题的色彩设计; 3.具备完成具体设计项目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能力。 (二)知识目标 1.掌握现代构成设计的概念、分类及形式美法则; 2.了解色彩的成因,并懂得用色彩进行色彩设计; 3.了解立体构成中的形状包括哪些要素、立体构成中材料的种类,掌握立体构成的技法。 (三)素质目标 1.具有热爱本职工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

视听说课程标准

视听说课程标准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商务日语视听说 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商务日语 计划学时:60 课程编号:GS07021 课程负责人:孙晓柳 教研室主任:赖德富 系主任:缪明聪 2013年8月

目录

一、课程性质 商务日语视听说课程为商务日语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日语基础知识,训练日语听说的基本技能,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能同日本人进行一般性交谈,发音基本正确;通过影视作品使学生了解到生活的语言,从而提高日语的理解力及表达力。使学生能看懂有一定深度的影视作品,能讲述大意,同时要求学生有分析、欣赏一部电影作品的基本能力。通过“视”、“听”、“说”的结合,以直观画面和情节内容为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口语训练,运用复述、总结、对话、口头概述、即席演讲,小组合作,专题演讲等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加深他们对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认识和了解。 (一)专业能力 通过“视”、“听”、“说”的结合,以直接画面的情节内容为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口语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辨别语音,掌握发音难点,接受并习惯日语的正常语速;掌握情景对话的内容并做到熟练运用;掌握日语使用的特定环境和会话技巧;通过运用复述、总结、对话、口头概述、即席演讲,提高口头表达思想的能力。训练学生有意识、有选择地学习影像资料中标准、地道的日语表达,能复述所看影像资料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听两遍后能复述50%的内容,并能够对其进行评价。

(二)方法能力 本课程主要采用交际法教学原则。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开展以观看各种影像材料(隐去日文字幕的DVD)为中心的,结合各种形式(选择、判断、填充题、听写、讲座、摘记、根据笔记回答问题等)的听力练习与复述、讨论、即席演讲、表演等口语练习(对较复杂的视听材料要提供足够的生词、注释与背景材料),开展课堂活动。课堂上尽量为学生创造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判断能力,分析能力,讨论能力和表达能力,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听力教材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反应情况对教学作具体的安排,做到有精有泛。精听的内容可反复听,泛听的内容掌握大意即可。 (三)社会能力 1.具有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能用日语流利地进行日常生活会话,能就有关专业进行简短发言。 2.了解日本人的语言习惯及生活侧面,提高日语的理解力及表达力。 3.了解日本的文化及风土人情,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中职课程标准模板

附件1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参考格式 《XXXX》课程标准 (黑体,三号,居中,1.5倍行距) 一、课程概述(黑体,四号,加粗, 1.5倍行距。下同) (一)制定依据(宋体,小四号,加粗,首行缩进2个字符,1.5倍行距 下同) 本标准依据《xxx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xxx》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正文:宋体,小四,首行缩进2个字符,行间距20磅。下同)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课程是XX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是XXX专业必修课 (选修课),是校企(院)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 课程的作用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 具体要体现:课程要符合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 (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要起主要支撑或 明显的促进作用,要反映本课程与前、后续课程的衔接关系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后续课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主要指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工作任务的结构模式、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如任务完成的需要、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应职业资格标准)、活动设计目的、课时安排说明、学习程度用语说明等。 可以结合专业提出有专业特点的课程设计思路,例如:针对行业特点,设计学习情境,实施“课堂+医院”、“课堂与车间合一”等教学模式,以真实项目为导向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等。 (四)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 (如任务完成的需要、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应职业资格标准等)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经过课程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完成的具体工作任务,对学生在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二)分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突出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培养要求,从专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门技能及专业知识,要注重掌握技能、掌握知识,以获得合理的知能结构)、方法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及学习方法,要注重学会学习、学会工作,以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社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要注重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以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三方面入手。要深化对职业

《某》课程标准【模板】

《***》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学分: 适用专业: 先修课程: 开课单位: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 项目课程不再严格区分理论与实践、理论(含实验)、实训课程统一称为课程,编写课程标准。同时将考试大纲、考核大纲融入。 主要包括该门课程的地位、功能及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等内容。 参考样板:(课程性质,几十字)该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能力。它要以……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课程的基础(和别的课程的关系)。 (二)设计思路 主要包括该门课程设置的依据、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如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应职业资格标准)、项目编排的思路、课时安排说明(含总课时安排和各部分的课时分配)。 参考样板: 1、(课程总的设计思想)该课程是依据“****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工作项目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项目设计以……为线索来进行。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2、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 二、课程目标

说课程标准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关于开展“说课程”活动的通知 各教学系(部、室): 根据《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三说工程”实施方案》(2010年教字1号)的精神,现将“说课程”的有关要求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一、说课程活动的时间 7月26日——31日 二、说课程要求 1、全院专任教师、“双肩挑”教师都必须选择一门课程进 行“说课程”活动。 2、各系(部、室)要高度重视“说课程”活动,要制定本部门说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并于4月30日前报教务处。 3、各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负责)人、课程负责人要反复研讨所说课程的建设思路,总结提炼课程建设成果,在此基础上提交一篇具有较高水平的课程改革论文。 4、“说课程”先由各系(部、室)在本单位进行,要求在2010年6月30日前完成,7月10日之前按照本部门教师人数的20%推荐到学院,将说课程教师名单、所说课程、课程改革论文一并交教务处叶红老师处。 5、凡是进行“说课程”的教师均采用PPT在多媒体上进行,时间为20分钟。 三、说课程评委会 主 任:顿祖义

副主任:张 捷 委 员:吴 云 余启高 余明学 朱于平 陈玉平 陈兴无 龙长勇 附:说课程评审标准 恩施职业 技术学院 2010年4月15日 说课程评审标准 指 标评审标准分值得分 课程定位明确课程与专业的关系,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 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到位。 5明确课程与学生的关系,分析学生对该课程的 了解状况、知识储备、能力水平等方面比较透 彻。 5明确课程与前、后续课程的衔接关系。5 课程能力目标课程的能力目标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准,能够用 具体、可检验的语言准确描述本课程的能力目 标,不是抽象的概念描述。 10 教学内容的设计内容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内容组织与安排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 规律,围绕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来展开。以真 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 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项目。 15 教学内容赋予的项目载体具有实用性、典型 性、综合性、趣味性、挑战性。 5 教学方法与手段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 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 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 式。 15 教学方法运用恰当,符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特 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10

ps课程标准模板(电商专业)

《Photoshop》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本课程标准由企业电商课程组开发制定。 《Photoshop》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以遵循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启发性为原则,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思想为指导,以通过完成整体化工作任务培养训练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工作内容”来组织课程内容为着眼点,以淘宝网店为教学活动载体,使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中做、做中学”。 一、学习领域定位 (一)本学习领域课程对应的职业典型工作任务(本课程对应的职业或岗位工作任 务领域) 1、Photoshop 基础知识 ①Photoshop的工作界面:菜单栏、工具箱、工具属性栏、控制面板、图像窗口、状态栏的组成和功能。 ②图像与色彩:图像的基本概念、图像的色彩模式、常用图像文件格式。 ③图像文件的基本操作: 文件的基本操作、图像显示与控制、图像与画布的调整、颜色的选取。 ④重点:Photoshop的工作界面;色彩模式的概念;常用图像文件格式的概念及转换;图像与画布的调整。 2、图像的编辑 ①选择区域:选框工具、套索工具、魔棒工具创建选择区域;选区的修正、变换、存储和调出;选区的移动、复制、增加、减少等操作技巧。 ②绘画工具:建新笔刷、编辑修改笔刷、定义笔刷、装载笔刷等操作技巧。 ③图像的填充与描边:描边命令、填充命令、油漆桶工具、渐变工具的应用。 ④编辑工具:历史记录控制面板的应用、橡皮擦、图章工具、修复工具、模糊、锐化和涂抹工具、减淡、加深和海绵组工具的应用。 ⑤重点:选区的建立与编辑;各种编辑工具的属性设置、命令面板的设置与应用。 3、图层 ①图层的基本操作: 图层控制面板的应用;新图层的建立;图层的编辑;图层蒙版的应用。 ②图层样式: 图层混合选项的应用;图层效果的应用;图层样式的应用。 ③图层中蒙板的使用;图层的效果控制与编辑;文本层的概念及操作。 ④重点: 图层的编辑与图层蒙板的应用;图层效果的应用。 4、路径 ①路径的基本操作: 路径工具的应用;创建路径的方法;编辑路径的方法。 ②路径控制面板: 创建路径;复制路径;显示和隐藏路径;删除路径;路径与选区互换; 路径的填充与描边。 ③形状工具组: 几何图形工具;直线工具;自定义形状工具。 ④重点:路径的编辑、路径与选区互换;路径的填充与描边。 5、文字的编辑

视觉营销课程标准模板(电商专业)

视觉营销课程标准模板(电商专业)

《视觉营销》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本课程标准由企业电商课程组开发制定。 《Photoshop》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以遵循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启发性为原则,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思想为指导,以通过完成整体化工作任务培养训练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工作内容”来组织课程内容为着眼点,以淘宝网店为教学活动载体,使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中做、做中学”。 一、学习领域定位 (一)本学习领域课程对应的职业典型工作任务(本课程对应的职业或岗位工作任 务领域) 1、Photoshop 基础知识 ①Photoshop的工作界面:菜单栏、工具箱、工具属性栏、控制面板、图像窗口、状态栏的组成和功能。 ②图像与色彩:图像的基本概念、图像的色彩模式、常用图像文件格式。 ③图像文件的基本操作: 文件的基本操作、图像显示与控制、图像与画布的调整、颜色的选取。 ④重点:Photoshop的工作界面;色彩模式的概念;常用图像文件格式的概念及转换;图像与画布的调整。 2、图像的编辑 ①选择区域:选框工具、套索工具、魔棒工具创建选择区域;选区的修正、变换、存储和调出;选区的移动、复制、增加、减少等操作技巧。 ②绘画工具:建新笔刷、编辑修改笔刷、定义笔刷、装载笔刷等操作技巧。 ③图像的填充与描边:描边命令、填充命令、油漆桶工具、渐变工具的应用。 ④编辑工具:历史记录控制面板的应用、橡皮擦、图章工具、修复工具、模糊、锐化和涂抹工具、减淡、加深和海绵组工具的应用。 ⑤重点:选区的建立与编辑;各种编辑工具的属性设置、命令面板的设置与应用。 3、图层 ①图层的基本操作: 图层控制面板的应用;新图层的建立;图层的编辑;图层蒙版的应用。 ②图层样式: 图层混合选项的应用;图层效果的应用;图层样式的应用。 ③图层中蒙板的使用;图层的效果控制与编辑;文本层的概念及操作。 ④重点: 图层的编辑与图层蒙板的应用;图层效果的应用。 4、路径 ①路径的基本操作: 路径工具的应用;创建路径的方法;编辑路径的方法。 ②路径控制面板: 创建路径;复制路径;显示和隐藏路径;删除路径;路径与选区互换; 路径的填充与描边。 ③形状工具组: 几何图形工具;直线工具;自定义形状工具。 ④重点:路径的编辑、路径与选区互换;路径的填充与描边。 5、文字的编辑

立体构成课程标准

《立体构成》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课程类型:专业课 基准学时:32 学分:2 适用专业:电脑艺术与设计 一、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本课程是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安排在第三学期完成。《立体构成》是艺术专业中既属于基础造型课,又属于专业设计课,国际上称为“构成学”。因此,这门课程既可作为设计基础课,又可直接支持学生进行毕业创作设计。它的作用有: 1、通过理论教学,全面地向学生讲授立体构成与现代雕塑及各类立体形态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一种全新的造型观念。 2、通过逻辑分析,使学生加强造型构思的抽象能力,从而促进专业的设计水平。 3、通过系统的作业练习,使学生能抓住形态的本质特征,把握造型的体量及各种材料加工的表现技巧。 4、掌握三维设计的构成知识和方法,提高艺术的感受力,判断力与理性的逻辑能力,最终将体积、空间、结构等知识以最佳方式应用到建筑与环境、产品造型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等设计应用领域。 (二)课程基本理念 面对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要求,课程组致力于对基础教学的探索与设计方法的研究,要重视全面系统的设计实践教育,强调“基础教学”可以从实践入手,“起始于实践,立足于实用”。在实践中入门,在实践中提高。通过设计方法及案例教学使学生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理念。在设计实践中,要根据学生自我感受和自身的基础能力,就每个设计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寻找最佳的表达方式。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以全面发展学生个性的体验为基础,在学生灵活、全面的掌握三维形态的构成法则的同时, 通过对不同材质、不同造型要素的构成练习,强化学生的设计技能,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抽象概括和理性认知能力。“大(小)组作业”模式与岗位模式相结合,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小组进行主题的选择、构思、选材和形态制作。

视听说课程标准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商务日语视听说 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商务日语 计划学时:60 课程编号:GS07021 课程负责人:孙晓柳 教研室主任:赖德富 系主任:缪明聪 2013年8月

目录

一、课程性质 商务日语视听说课程为商务日语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日语基础知识,训练日语听说的基本技能,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能同日本人进行一般性交谈,发音基本正确;通过影视作品使学生了解到生活的语言,从而提高日语的理解力及表达力。使学生能看懂有一定深度的影视作品,能讲述大意,同时要求学生有分析、欣赏一部电影作品的基本能力。通过“视”、“听”、“说”的结合,以直观画面和情节内容为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口语训练,运用复述、总结、对话、口头概述、即席演讲,小组合作,专题演讲等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加深他们对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认识和了解。 (一)专业能力 通过“视”、“听”、“说”的结合,以直接画面的情节内容为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口语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辨别语音,掌握发音难点,接受并习惯日语的正常语速;掌握情景对话的内容并做到熟练运用;掌握日语使用的特定环境和会话技巧;通过运用复述、总结、对话、口头概述、即席演讲,提高口头表达思想的能力。训练学生有意识、有选择地学习影像资料中标准、地道的日语表达,能复述所看影像资料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听两遍后能复述50%的内容,并能够对其进行评价。

(二)方法能力 本课程主要采用交际法教学原则。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开展以观看各种影像材料(隐去日文字幕的DVD)为中心的,结合各种形式(选择、判断、填充题、听写、讲座、摘记、根据笔记回答问题等)的听力练习与复述、讨论、即席演讲、表演等口语练习(对较复杂的视听材料要提供足够的生词、注释与背景材料),开展课堂活动。课堂上尽量为学生创造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判断能力,分析能力,讨论能力和表达能力,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听力教材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反应情况对教学作具体的安排,做到有精有泛。精听的内容可反复听,泛听的内容掌握大意即可。 (三)社会能力 1.具有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能用日语流利地进行日常生活会话,能就有关专业进行简短发言。 2. 了解日本人的语言习惯及生活侧面,提高日语的理解力及表达力。 3. 了解日本的文化及风土人情,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日语综合能力,本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解能力的同时,还注意培养学

《理财规划》课程标准修订(模板)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理财规划》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理财规划 课程编码:0831010 适用对象: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学生 开课学期:第4学期 开课学时:36 理论学时:28 实验/训学时:8 学分:2 课程类别:专业素质拓展课 团队名称: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教学团队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计理念 一、课程性质 《理财规划》是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国际金融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在系统介绍理财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理财实务也做了全面介绍,所以本课程既是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也是一门应用类课程,同时也是银行从业资格考证、助理理财规划师考证的必考课程。 二、课程设计理念 (一)教学组织的实施、课程内容结构、培养方法和目标以及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设计课程标准,以学生金融机构投资分析和理财咨询、规划等职业能力的培养为重点。 (二)本课程教学内容与银行从业资格证、助理理财规划师职业资格考试相衔接,注重学生理财实务操作能力的训练,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财素质和能力。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财思维,掌握正确的理财理念,了解理财策划的基本原理和实务知识,熟悉各种理财产品和工具,引导学生将理财基本知识运用于实践和生活,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具备从事理财职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一、能力目标 (一)初步培养学生的理财思维; (二)了解理财策划的基本原理和实务知识,熟悉各种理财产品和工具; (三)引导学生将理财基本知识运用于实践和生活,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具备从事理财职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知识目标 (一)能在前期接洽客户,独立与客户沟通、客户营销; (二)能在中期针对客户实况撰写个人财务报告; (三)能在后期撰写个人理财建议与策划,并进行理财产品推介; (四) 能够具备银行从业职业资格、助理理财规划师职业资格 三、素质目标 (一)具备与人沟通、与人交流、与人协作的能力; (二)具备自我营销、客户营销的能力; (三)具备搜寻信息、分析资料、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标准

课程标准模板模板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标准( 级、三年制) 专业教研室主任: 系主任: 教务处处长签印: 批准日期: 经济贸易学院 二○一四年二月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标准 一、教学对象 国际市场营销课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主干课程, 同时也是本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是一门具体介绍国际市场营销业务流程的课程。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商务类课程, 能够让学生掌握在国际市场中开展营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 二、学分与学时 34学时2学分 三、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 课程模块: 专业课、素质拓展课 课程属性: 必修课 四、课程性质、任务和目的 国际市场营销课是一门具体介绍国际市场营销业务流程的课程。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商务类课程, 能够让学生掌握在国际市场中开展营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 经过学习和实践, 学生应了解国际文化、经济、政治、法律等环境对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影响, 学会识别和分析各国、各地区重要的, 具有环境独特性的方法和原则; 提高学生对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差异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掌握解决和处理国际市场营销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拓展学生的视野, 活化学生的思维, 提

升其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五、主要先修与后续课程 指学生修读本门课程与专业计划中其它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 即应先修的主要课程, 以及本课程修完后才能继续修读的主要课程。 六、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分章节) ⒈某一章的内容不多时, 能够以”章”为单元, 提出该章的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 见下文中的第一章) 。某一章内容较多时, 能够以”节”为单元, 分节次提出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 见下文中的第二章第一节) , 单元与单元之间留一空行。 ⒉”目的要求”中对不同教学内容, 规定要求学生掌握的深广度, 应采用体现教学要求层次的关键词。例如: 理论知识部分可用”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 要求对教学内容能够深入透彻, 牢固记忆, 并能灵活运用。 熟悉: 对教材内容清楚地理解, 并记住其中主要内容。 了解: 对教材内容一般了解, 今后需要应用时会进一步查阅有关材料。 ⒊”主要内容”中列出该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主要内容中分讲授内容、自学内容( 见下文中的第一章) 。如果没有自学内容, 能够不写( 见下文中的第二章第一节) 。 ⒋当整章或整节为自学内容时, 则在”章( 或节) ”后注明”自

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区别

《新课标》问答录 Q 1: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中小学教学大纲改为了课程标准。那么,为什么要将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与现行的教学大纲有哪些区别? 细心的人也许早就发现,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沿用了几十年的教学大纲悄然隐退了,取而代之的是国家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例上都是全新的,蕴含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全新意义上的“教学大纲”。 1.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做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它具有法定的性质。因此,它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为此,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原有的教学大纲已不足以完整地体现课程的变化。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完整体现课程改革理念的表现形式。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人们在重新思考,在国家的课程标准中,究竟应当规定些什么?经过反复酝酿讨论,众多专家、学者、一线教师一致认为,面对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的全球化,为培养在新时期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在国家的课程标准中应当首先规定国家对未来国民各方面素质的基本要求,而不是过多地规定通过怎样的教学过程达到这一要求。为此,对未来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和各学科应达到的标准,应当成为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课程标准规定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各学科应达到的标准以及内容框架。学科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各学段安排构成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另外,对教材编写、教学要求、教学建议、教学评价等也都做出相应的规定和要求。不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这是课程标准与直接指导教学工作的教学大纲的本质区别。 课程标准与现行教学大纲的区别,首先表现在前言部分,课程标准对每一学科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功能做了定性描述,阐述了本课程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并对课程标准设

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标准

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标准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标准 《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通过“视”“听”“说”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对真实交际场合中各种视听材料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外贸业务、外事接待、英文翻译、公文处理等工作,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方面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的高级技能型人材。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一)课程性质 《商务英语视听说》是商务英语专业的职业能力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必修课程。(二)课程定位

《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的课程定位是适应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岗位的需要,通过视、听、说帮助学生了解和巩固相关的商务知识。本课程强调语言技能的训练与商务英语知识的融合,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英语听力》和《英语视听说》。 课程开设的对象为商务英语专业三年级的学生,开设学期为五学期,每学期周课时4,总计64课时。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遵照教高[2006]14号、教高[2006]16号、教高厅函[2007]47号等文件精神,依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本课程的目标和教学内容,具体遵循以下原则:(一)目标设定:面向淄博区域经济商务职业岗位,把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要素,培养学生商务方面的英语听说能力,进而提高商务交际能力和国际贸易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突出对商务职业素养的养成和旅游技能的训练,强调商务和旅游及酒店工作中英语语言的使用。立于基本,立于实用,立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按照“教、学、做”为一体的总体原则,根据课程特点选择教学方法,推广情境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任务教学等教学方法。另外,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推进产学研结合。 (四)利用现代技术:极大地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课文学习所需要的教学资料,背景知识等。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为学生选择不同水平级别的材料或模块学习。建立网络学习资源库,集多媒体技术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于一体,使教学形象化、立体化,生动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四、课程培养目标 (一)总体目标

最新版课程标准模板

《*****》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说明】1.“课程名称”、“英文名称”、“课程编码”、“学分数”、“学时数”等必须与2016版培养方案一致。 2.“课程类别”需填写“通识教育课”或“专业教育课”;“理论课”或“实践环节”;“必修” 或“选修”。例如:专业教育课/理论课/必修。 3.“开课单位”需填写系(部)名称。例如:电工基础教学中心。 4.“适用专业”需填写专业的全称。 二、课程介绍 1. 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对先修的要求: 对后续的支撑: 【说明】着重说明本课程与相关课程在内容上的关联。包括:“对先修的要求”,列出先修主要课程,并简要说明学生的学习准备要求;“对后续的支撑”需列出后续支撑的主要课程,并简要说明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的学习获得情况。 2.本课程的特色与简介 【说明】需结合我校及本专业实际,说明本课程的设置理由,同时着重从能力培养和提高教学质量的角度,从课程的定位、内容、方法、模式等方面总结和提炼特色。 三、课程教学目标

四、课程主要内容 【说明】如课内设有实验等环节,应一并列出。 五、课程教学模式 【说明】列出可使用的主要教学模式,如讲授式、讨论式、案例式、任务式、研究式、体验式、翻转式、混合式、分组式、辅导式、实验及其它。 六、课程考核方法与标准 1.考核方式: 【说明】考试或考查。 2.计分方式: 【说明】考试课应为百分制,考查课应为五级分制或两级分制(其中,通识教育任选课为两级分制)。 3.评价方式 【说明】评价方式包括笔试、面试、口试、操作测试、技术技能演示、总结、报告、设计、大作业、实验报告及其它。应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考核。应对评价方式的组成、所占比例及评分标准进行明确表述。 七、建议教材及参考资料 1. 建议教材 [1]作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ISBN号 …… 2.参考资料 [1] …… 八、审核信息 【说明】1.制订人:填写参与制订的课程负责人、课程组成员的姓名及职称; 2.审核人:填写专业负责人或系部负责人的姓名及职称。 【提示】请将文稿中各说明项在课程标准制订完成后删除!

环境艺术设计《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标准 一、课程简介 《三大构成》是按照由简单的二维空间到复杂的三维空间、由平面设计到立体设计划分为三个学习情境: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它们分别对应于平面设计、色彩设计和空间立体形态的设计.每个学习情境下又以具体工作任务不同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单元,学习单元所有的学习内容都是靠具体的任务来支撑的,每个学 习单元可能涵盖一个或多个具体工作任务,每个学习单元构成一个基本的教学单位. 二、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旨在通过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平面设计、色彩设计、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技能,形成"室内外环境设计"的专业核心能力,并促进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养成,为学生从事相应的岗位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课堂的理论讲授,作品分析,让学生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认识造形观念,实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造形方法及表现方法,以实际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借助每一个构成课题,以自已亲身的体验,实践与思考,启迪造形创作意念,发现构筑新形式的方法,从中提高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与表达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让学生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的原理和构成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平面设计能力、色彩设计能力和空间立体形态的创造能力;

使学生具备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工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三、课程教学目的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色彩的基础理论、构成方法和色彩艺术的创意思维; (2)掌握色彩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色彩的物理、生理、心理、美学等科学原理。;(3)掌握构成方法主要解决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构成的基本方法及形式美法则;(4)掌握创意思维对色彩的心理联想和创造性运用色彩的方法及规律; (5)根据实践案例、项目能独立完成设计 (二)能力目标 (1)初步具有徒手装饰作图能力; (2)具有根据不同条件完成项目图纸的能力; (3)具有灵活运用所学三大构成知识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具有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 (2)具有严谨务实、团队合作的意识。 (3)具有质量责任、安全及环境保护意识。 (4)具有身体健康、有创新创业的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1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地提供一个宽松、愉悦的舞台,让学生自由、快乐地探究学习,让课堂因为学生的自主参与、自我展现而呈现出生动精彩的一面。因此,我会把精力放在情景的设计上,鼓励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情景中乐学英语、掌握英语、会用英语,并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让每一个学生愉快地、充满自信地走进英语课堂,从中感受快乐、体验成功。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PEP)》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What can you do?》A 部分第一课时。 2.教材简析 本套教材强调了学生的兴趣、经验,能结合实际,贴近生活。这些特点在本单元中更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单元的话题是家务活,功能是运用句型来介绍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及询问别人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本课内容是本单元的基础,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易于理解。学生通过操练巩固,并巧妙运用于情景会话中,将取得良好效果。 3.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课在单元之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小学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认知目标:能听说、认读词组:sweep the floor/ cook the meals/clean the bedroom/ water the flowers/empty the trash. (2)能力目标:能把本课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交际中去。 (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生活的自理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4.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我认为本课的重点是能熟练运用词组与句型。难点是的个别单词的读音。如:helpful、empty. 二、说教学策略 小学生求知欲强,有较强的观察力和模仿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有强烈的参与欲望。本节课教学将以训练为主线,以能力的培养为宗旨。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巧妙使用,运用情境教学法、愉快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帮助学生在饶有趣味的活动中,自主地、愉快地学习英语,发展能力,从中感受快乐、体验成功。 三、说教学过程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根据新课标的新理念,针对学生的认识状况及本课教材特点,我设计了以下的环节: (一)巧设情景,激发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小学教学/设/计网_]因此,我把激发学生兴趣看作是本课学习的出发点。 首先利用课件呈现出森林里,动物们都在参加才艺大比拼的场景,他们各自都有怎样的才能呢?这时,学生就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初步感知句型“I can…”, 随后,在轻松、愉悦的热身活动中,师生同唱、同动。在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在玩玩唱唱的热身活动中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主动性,为本课的教学作了情感和知识铺垫。 二)自主参与,学习新知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