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阅读理解题试题汇编

中考数学阅读理解题试题汇编
中考数学阅读理解题试题汇编

中考数学阅读理解题试题分类汇编

一、选择题

1、(2007四川眉山)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加密传翰,发送方将明文加密为密文传输给接收方,接收方收到密文后解密还原为明文.己知某种加密规则为:明文a 、b 对应的密文为2a -b 、2a +b .例如,明文1、2对应的密文是-3、4.当接收方收到密文是1、7时,解密得到的明文是( ). C

A .-1,1

B .1,3

C . 3,I

D .1,l

2、(2007湖南长沙)在密码学中,直接可以看到内容为明码,对明码进行某种处理后得到的内容为密码.有一种密码,将英文26个字母a b c ,,,…,z (不论大小写)依次对应1,2,3,…,26这26个自然数(见表格).当明码对应的序号x 为奇数时,密码对应的序号1

2

x y +=;当明码对应的序号x 为偶数时,密码对应的序号132

x

y =

+. 字母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字母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序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按上述规定,将明码“love ”译成密码是( ) B A .gawq B .shxc C .sdri D .love

二、填空题

1、(2007四川德阳)阅读材料:设一元二次方程2

0ax bx c ++=的两根为1x ,2x ,则两根与方程系数之间有如下关系:12b x x a +=-

,12c

x x a

=g .根据该材料填空: 已知1x ,2x 是方程2

630x x ++=的两实数根,则

21

12

x x x x +的值为______.10 2、(2007四川巴中)先阅读下列材料,然后解答问题: 从A B C ,,三张卡片中选两张,有三种不同选法,抽象成数学问题就是从3个元素中选取2个元素组合,记作2

332

C 321

?=

=?. 一般地,从m 个元素中选取n 个元素组合,记作:(1)(1)

C (1)321

n

m m m m n n n --+=-???L L

例:从7个元素中选5个元素,共有5

776543

C 2154321

????=

=????种不同的选法.

问题:从某学习小组10人中选取3人参加活动,不同的选法共有

种.120

3、(2007广东梅州)将4个数a b c d ,,,排成2行、2列,两边各加一条竖直线记成

a b

c d

,定义a b

c d

ad bc =-,上述记号就叫做2阶行列式.若

1111x x x x +--+ 6=,则x =__________. 答:2±

三、解答题

1、(2007浙江临安)阅读下列题目的解题过程:

已知a 、b 、c 为?ABC 的三边,且满足a c b c a b 222244-=-,试判断?ABC 的形状. 解:Θa c b c a b

A 2

2

2

2

4

4

-=-()

22222222

2

2

()()()

()

()

ABC c a b a b a b B c a b

C ?∴-=+-∴=+∴是直角三角形

问:(1)上述解题过程,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请写出该步的代号:________________;

(2)错误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题正确的结论为:____________.

解:(1) C ---2分 (2)没有考虑2

2

0a b -=---4分

(3)ABC ?是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 ---6分

2、(2007云南双柏)阅读下列材料,并解决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般地,n 个相同的因数a 相乘:n

n a a a a 记为个

43421Λ?.如23

=8,此时,3叫做以2为底8的对

数,记为()38log 8log 22=即.

一般地,若()0,10>≠>=b a a b a n

且,则n 叫做以a 为底b 的对数,记为

()813.log log 4==如即n b b a a ,则4叫做以3为底81的对数,记为)481log (81log 33=即.

问题:(1)计算以下各对数的值:(3分) =

==

64log 16log 4log 222 .

(2)观察(1)中三数4、16、64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式?64log 16log 4log 222、、

之间又满足怎样的关系式?(2分)

(3)由(2)的结果,你能归纳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吗?(2分)

()0,0,10log log >>≠>=

+N M a a N M a a 且

(4)根据幂的运算法则:m n m

n

a a a +=?以及对数的含义证明上述结论.(3分)

证明:

解:(1)24log 2= , 416log 2= ,664log 2=

(2)4×16=64 ,4log 2 + 16log 2 = 64log 2 (3)M a log + N a log = )(log MN a (4)证明:设M a log =b 1 , N a log =b 2 则M a

b =1

,N a b =2

∴2121b b b b a a a MN

+=?=

∴b 1+b 2=)(log MN a 即M a log + N a log = )(log MN a

3、(2007安徽芜湖)阅读以下材料,并解答以下问题.

“完成一件事有两类不同的方案,在第一类方案中有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方案中有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 = m + n 种不同的方法,这是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需要两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 =m ×n 种不同的方法, 这就是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如完成沿图1所示的街道从A 点出发向B 点行进这件事(规定必须向北走,或向东走), 会有多种不同的走法,其中从A 点出发到某些交叉点的走法数已在图2填出. (1) 根据以上原理和图2的提示, 算出从A 出发到达其余交叉点的走法数,将数字填入图2的空圆中,

并回答从A 点出发到B 点的走法共有多少种?

(2) 运用适当的原理和方法算出从A 点出发到达B 点,并禁止通过交叉点C 的走法有多少种?

(3) 现由于交叉点C 道路施工,禁止通行. 求如任选一种走法,从A 点出发能顺利开车到达B 点(无返回)概率是多少? 解:

解: (1)∵完成从A 点到B 点必须向北走,或向东走,

∴到达A 点以外的任意交叉点的走法数只能是与其相邻的南边交叉点和西边交叉点的数字之和. 故使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由此算出从A 点到达其余各交叉点的走法数,填表如图1,

答:从A 点到B 点的走法共有35种. ……………………………………5分

(1) 方法一: 可先求从A 点到B 点,并经过交叉点C 的走法数,再用从A 点到B 点总走法数减去它,即得从A 点到B 点,但不经过交叉点C 的走法数.

完成从A 点出发经C 点到B 点这件事可分两步,先从A 点到C 点,再从C 点到B 点. 使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算出从A 点到C 点的走法是3种,见图2;算出从C 点到B 点的走法为6种,见图3,再运用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得到从A 点经C 点到B 点的走法有3×6=18种.

∴从A 点到B 点但不经过C 点的走法数为35-18=17种. ………………………10分

方法二:由于交叉点C 道路施工,禁止通行,故视为相邻道路不通,可删除与C 点紧相连的线段.运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算出从A 点到B 点并禁止通过交叉点C 的走法有17种. 从A 点到各交叉点的走法数见图4.

∴从A 点到B 点并禁止经过C 点的走法数为35-18=17种.………10分 (3) P (顺利开车到达B 点)=

1735

答:任选一种走法,顺利开车到达

B

点的概率是

17

35

. ………………12分

4、(2007江苏连云港)如图1,点C 将线段AB 分成两.

部分,如果AC BC

AB AC

=

,那么称点C 为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

某研究小组在进行课题学习时,由黄金分割点联想到“黄金分割线”,类似地给出“黄金分割线”的定义:直线l 将一个面积为S 的图形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的面积分别为1S ,2S ,如果

12

1

S S S S =,那么称直线l 为该图形的黄金分割线.

(1)研究小组猜想:在ABC △中,若点D 为AB 边上的黄金分割点(如图2),则直线CD 是ABC △的黄金分割线.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2)请你说明:三角形的中线是否也是该三角形的黄金分割线?

(3)研究小组在进一步探究中发现:过点C 任作一条直线交AB 于点E ,再过点D 作直线DF CE ∥,交AC 于点F ,连接EF (如图3),则直线EF 也是ABC △的黄金分割线. 请你说明理由.

(4)如图4,点E 是ABCD Y

的边AB 的黄金分割点,过点E 作EF AD ∥,交DC 于点F ,显然直线EF 是ABCD Y

的黄金分割线.请你画一条ABCD Y 的黄金分割线,使它不经过ABCD Y

各边黄金分割点.

解:(1)直线CD 是ABC △的黄金分割线.理由如下: 设ABC △的边AB 上的高为h . 12ADC S AD h =g △,12BDC S BD h =g △

,1

2

ABC S AB h =g △, 所以,

ADC ABC S AD S AB =△△,BDC ADC S BD

S AD

=△△. ··············································· 2分

又因为点D 为边AB 的黄金分割点,所以有

AD BD

AB AD

=

.因此ADC BDC ABC ADC S S S S =△△△△. 所以,直线CD 是ABC △的黄金分割线.············································ 4分 (2)因为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此时121

2

s s s ==

,即 12

1

s s s s ≠,所以三角形的中线不可能是该三角形的黄金分割线. ············· 6分 (3)因为DF CE ∥,所以DEC △和FCE △的公共边CE 上的高也相等, 所以有DEC FCE S S =△△. ································································ 7分 设直线EF 与CD 交于点G .所以DGE FGC S S =△△. 所以ADC FGC AFGD S S S =+△△四边形

DGE AEF AFGD S S S =+=△△四边形,BDC BEFC S S =△四边形. 又因为

ADC BDC

ABC ADC

S S S S =△△△△,所以BEFC AEF ABC AEF S S S S =四边形△△△. ·························· 9分

因此,直线EF 也是ABC △的黄金分割线. ··································· 10分

(4)画法不惟一,现提供两种画法; ············································· 12分

画法一:如答图1,取EF 的中点G ,再过点G 作一条直线分别交AB ,DC 于M ,N 点,则直线MN 就是ABCD Y

的黄金分割线.

画法二:如答图2,在DF 上取一点N ,连接EN ,再过点F 作FM NE ∥交AB 于点M ,连接MN ,则直线MN 就是ABCD Y

的黄金分割线.

5、(2007浙江衢州)请阅读下列材料:

问题:如图(2),一圆柱的底面半径为5dm ,BC 是底面直径,求一只蚂蚁从A 点出发沿圆柱表面爬行到点C 的最短路线.小明设计了两条路线:

路线1:侧面展开图中的先端AC .如下图(2)所示:

F

C

B D E A N M G

(第4题答图1)

F

C

B

D E A N M (第4题答图2)

设路线1的长度为1l ,则2

222222

12525)5(5ππ+=+=+==AC AB AC l

路线2:高线AB + 底面直径BC .如上图(1)所示:

设路线2的长度为2l ,则225)105()(2

22

2=+=+=AC AB l

0)8(25200252252525222

221>-=-=-+=-πππl l Θ

∴2

22

1l l > ∴21l l >

所以要选择路线2较短.

(1)小明对上述结论有些疑惑,于是他把条件改成:“圆柱的底面半径为1dm ,高AB 为5dm ”继续按前面的路线进行计算.请你帮小明完成下面的计算:

路线1:==2

2

1AC l ___________________; 路线2:=+=2

22)(AC AB l __________

∵2

221_____l l ∴ 21_____l l ( 填>或<)

所以应选择路线____________(填1或2)较短.

(2)请你帮小明继续研究:在一般情况下,当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 ,高为h 时,应如何选择上面的两条路线才能使蚂蚁从点A 出发沿圆柱表面爬行到C 点的路线最短.

解:(1)2222222

1525l AC AB AC ππ==+=+=+

2222()(52)49l AB AC =+=+

= 2212l l < ∴12l l <

所以要选择路线1较短.

(2)2222221()l AC AB AC h r π==+=+

2222()(2)l AB AC h r =+=+

2212l l -Q =22()h r π+-2(2)h r +=2(44)r r r h π--=2[(4)4]r r h π--

当244h r π=

-时,2212l l =;当r >244h π-时,21l >22l ;当r <2

44

h π-时,2

1l <22l . 6、(2007甘肃白银等3市)阅读下边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两种推导方法: 方法一:教材中方法 方法二:

∵ ax 2+bx +c =0,

∴ 4a 2x 2+4abx +4ac =0,

配方可得: ∴ (2ax +b )2=b 2-4ac . 当 b 2-4ac ≥0时,

2

222

2,4(),244ax bx c o b b ac a x a a b b ac ++=-∴+=-Q 2

22,4ax bx c o b b ac ++=-Q 2

22

,4(),ax bx c o b b ac a x ++=-∴+=Q 比较两个正数的大小,有时用它们的平方来比较更方便

2ax +b =±24b ac -,

∴ 2ax =-b ±2

4b ac -.

当 b 2

-4ac ≥0时, ∴ x =242b b ac

a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两种方法有什么异同?你认为哪个方法好? (2)说说你有什么感想?

解:(1)都采用配方法.方法一是将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方法二是将二次项系数变成一个平方式.方法一较好.

7、(2007江苏无锡)图1是由若干个小圆圈堆成的一个形如正三角形的图案,最上面一层有一个圆圈,以下各层均比上一层多一个圆圈,一共堆了n 层.将图1倒置后与原图1拼成图2的形状,这样我们可以算出图1中所有圆圈的个数为(1)

1232

n n n +++++=

L . 图1 图2 图3 图4

如果图1中的圆圈共有12层,(1)我们自上往下,在每个圆圈中都按图3的方式填上一串连续的正整数1234,,,,

L ,则最底层最左边这个圆圈中的数是 ;(2)我们自上往下,在每个圆圈中都按图4的方式填上一串连续的整数23-,22-,21-,L ,求图4中所有圆圈中各数的绝对值之和. 解:(1)67. ······························································································· 2分 (2)图4中所有圆圈中共有12(121)

12312782

+++++=

=L 个数, 其中23个负数,1个0,54个正数, ·································································· 4分

∴图4中所有圆圈中各数的绝对值之和|23||22||1|01254=-+-++-+++++L L

(12323)(12354)27614851761=+++++++++=+=L L . ·

·························· 6分 8、(2007鄂尔多斯)我们给出如下定义:若一个四边形中存在相邻两边的平方和等于一条对角线的平方,则称这个四边形为勾股四边形,这两条相邻的边称为这个四边形的勾股边.

(1)写出你所学过的特殊四边形中是勾股四边形的两种图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16(1),已知格点(小正方形的顶点)(00)O ,

,(30)A ,,(04)B ,,请你画出以格点为顶点,OA OB ,为勾股边且对角线相等的勾股四边形OAMB ;

y B

(3)如图16(2),将ABC △绕顶点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o

,得到DBE △,连结AD DC ,,

30DCB =o ∠.

求证:2

2

2

DC BC AC +=,即四边形ABCD 是勾股四边形.

解:

(1)正方形、长方形、直角梯形.(任选两个均可) ············· 2分(填正确一个得1分) (2)答案如图所示.(34)M ,或(43)M ,.(没有写出不扣分)

·························································· 2分(根据图形给分,一个图形正确得1分)

(3)证明:连结EC

ABC DBE Q △≌△ ·

······················································································ 5分 AC DE ∴=,BC BE = ·

················································································ 6分 60CBE =o Q ∠ EC BC ∴=,60BCE =o ∠ ······················································ 7分 30DCB =o Q ∠ 90DCE ∴=o ∠ 222DC EC DE ∴+= ······································· 8分 222DC BC AC ∴+=,即四边形ABCD 是勾股四边形 ·········································· 9分

A

B C

D E

60o 图16(2) y B O M

M

A x A

B

C D

E 60o

中考数学模拟题分类汇编实验及操作.doc

2019-2020 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分类汇编- 实验与操作 一、选择题 1. ( 2010 年河南省南阳市中考模拟数学试题)将如图①的矩形ABCD纸片沿 EF 折叠得到图②,折叠后 DE 与 BF 相交于点 P,如果∠ BPE=130°,则∠ PEF的度数为 ( ) A. 60°B.65°C . 70°D . 75° E D A E A B C B P D F F ①② C 答: B 2.( 2010 年河南中考模拟题 4)分别剪一些边长相同的①正三角形,②正方形,③正五边形,如果用其 中一种正多边形镶嵌,可以镶嵌成一个平面图案的有( ) A. ①② B. 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都可以 答案: A 3.(2010 年西湖区月考)有一张矩形纸片 ABCD,其中 AD=4cm,上面有一个以 AD为直径的半园,正好与对 边 BC相切,如图 ( 甲). 将它沿 DE折叠,是 A 点落在 BC上,如图 ( 乙 ). 这时,半圆还露在外面的部分 ( 阴影部分 ) 的面积是() A. (π -2 3 )cm2 B. (1 3 2 π +) cm 2 C. (4 3 2 π -) cm 3 D. (2 π+ 3 )cm2 3 答案: C 4. ( 2010 河南模拟)某校计划修建一座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花坛,从学生中征集到的设计方案有正三角形、正五边形、等腰梯形、菱形等四种图案,你认为符合条件的是() A正三角形B正五边形C等腰梯形D菱形 答案: D 5. ( 2010 年广西桂林适应训练)、在1, 2,3, 4,, 999, 1000,这 1000 个自然数中,数字“0”出现的次数一共是()次. A.182 B.189 C.192 D.194 答案: C ①②

中考数学 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题 1.(2019·重庆中考A卷22题)《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出了自然数的特征.在数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对其中一些具有某种特性的数进行研究,如学习自然数时,我们研究了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现在我们来研究另一种特珠的自然数——“纯数”.定义:对于自然数n,在计算n+(n+1)+(n+2)时,各数位都不产生进位,则称这个自然数n 为“纯数”. 例如:32是“纯数”,因为计算32+33+34时,各数位都不产生进位; 23不是“纯数”,因为计算23+24+25时,个位产生了进位. (1)判断2019和2020是否是“纯数”?请说明理由; (2)求出不大于100的“纯数”的个数. 解(1)2019不是“纯数”,2020是“纯数”. 理由:当n=2019时,n+1=2020,n+2=2021, ∵个位是9+0+1=10,需要进位, ∴2019不是“纯数”; 当n=2020时,n+1=2021,n+2=2022, ∵个位是0+1+2=3,不需要进位,十位是2+2+2=6,不需要进位,百位为0+0+0=0,不需要进位,千位为2+2+2=6,不需要进位,∴2020是“纯数”. (2)由题意可得, 连续的三个自然数个位数字是0,1,2,其他位的数字为0,1,2,3时,不会产生进位, 当这个数是一位自然数时,只能是0,1,2,共3个, 当这个自然数是两位自然数时,十位数字是1,2,3,个位数字是0,1,2,共9个, 当这个数是三位自然数时,只能是100, 由上可得,不大于100的“纯数”的个数为3+9+1=13,即不大于100的“纯数”有13个. 2.阅读材料:黑白双雄,纵横江湖;双剑合璧,天下无敌.这是武侠小说中的常见描述,其意是指两个人合在一起,取长补短,威力无比.在二次根式中也有这种相辅相成的“对子”,如:(5+3)(5-3)=-4,(3+2)(3-2)=1,它们的积不含根号,我们说这两个二次根式互为有理化因式,其中 一个是另一个的有理化因式.于是,二次根式除法可以这样解:如1 3 = 1×3 3×3

重庆市2020学年中考数学实现试题研究新定义阅读理解题题库

新定义阅读理解题 1.阅读下列材料,解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个三位以上的自然数,如果该自然数的末三位表示的数与末三位之前的数字表示的数之差是11的倍数,我们称满足此特征的数叫“网红数”.如:65362,362-65=297=11×27,称65362是“网红数”. 材料二:对任意的自然数p 均可分解为p =100x +10y +z (x ≥0,0≤y ≤9,0≤z ≤9且想,x ,y , z 均为整数),如:5278=52×100+10×7+8,规定:G (p )= z x x z x x -++-+112)( . (1)求证:任意两个“网红数”之和一定能被11整除; (2)已知:s =300+10b +a ,t =1000b +100a +1142(1≤a ≤7,0≤b ≤5,且a 、b 均为整数),当s +t 为“网红数”时,求G (t )的最大值. (1)证明:设两个“网红数”为mn ,ab (n ,b 分别为mn ,ab 末三位表示的数,m ,a 分别为mn ,ab 末三位之前的数字表示的数), 则n -m =11k 1,b -a =11k 2, ∴mn +ab =1001m +1001a +11(k 1+k 2)=11(91m +91a +k 1+k 2). 又∵k 1,k 2,m ,n 均为整数, ∴91m +91a +k 1+k 2为整数, ∴任意两个“网红数”之和一定能被11整除. (2)解:s =3×100+10b +a ,t =1000(b +1)+100(a +1)+4×10+2, S +t =1000(b +1)+100(a +4)+10(b +4)+a +2, ①当1≤a ≤5时,s +t =))()()((2a 4b 4a 1b ++++, 则))()((2a 4b 4a +++-(b +1)能被11整除, ∴101a +9b +441=11×9a +2a +11b -2b +40×11+1能被11整除, ∴2a -2b +1能被11整除. ∵1≤a ≤5,0≤b ≤5, ∴-7≤2a -2b +1≤11, ∴2a -2b +1=0或11,

中考数学易错题题目(经典)

O G F B D A C E 1.如图,矩形ABCD 中,3AB =cm ,6AD =cm ,点E 为AB 边上的任意一点,四边形EFGB 也是矩形,且2EF BE =,则AFC S =△ 2 cm . 2 .5月23日8时40分,哈尔滨铁路局一列满载着2400吨“爱心”大米的专列向四川灾区 进发,途中除3次因更换车头等原因必须停车外,一路快速行驶,经过80小时到达成都.描述上述过程的大致图象是( ) 3 如图,将沿DE 折叠,使点A 与BC 边的中点F 重合,下列结论中:①EF AB ∥且1 2 EF AB =;②BAF CAF ∠=∠; ③1 2 ADFE S AF DE =g 四边形; ④2BDF FEC BAC ∠+∠=∠,正确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4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动点P 从点A 开始沿A B C D 的路径匀速前进到D 为止。在这个过程中,△APD 的面积S 随时间t 的变 化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 5如图,在正方形纸片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ABCD ,使AD 落在BD 上,点A 恰好与BD 上的点F 重合.别交AB 、AC 于点E 、G.连接GF.下列结论:①∠AGD=112.5°;②③S △AGD=S △OGD ;④四边形AEFG 是菱形;⑤BE=2OG.是 . 6 福娃们在一起探讨研究下面的题目: 参考下面福 娃们的讨 论,请你解该题,你选择的答案是( ) 贝 贝:我注意 s t O A s t O B s t O C s t O D A D C E F G B s 80 O v t 80 O v 80 O t v O A . B. C . D . 80 A D B F E 第20题图 D C B P A 函数2y x x m =-+(m 为常数)的图象如左图, 如果x a =时,0y <;那么1x a =-时, 函数值( ) A .0y < B .0y m << C .y m > D .y m = x y O x 1 x 2

2020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分类汇编--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 一、选择题 1.(2010年山东宁阳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先将抛物线22-+=x x y 关于x 轴作轴对称变换,再将所得抛物线关于y 轴作轴对称变换,经过两次变换后所得的新抛物线解析式为( ) A .22+--=x x y B .22-+-=x x y C .22++-=x x y D .22++=x x y 答案:C 2.(2010年江西省统一考试样卷)若抛物线y =2x 2 向左平移1个单位,则所得抛物线是( ) A .y =2x 2 +1 B .y =2x 2 -1 C .y =2(x +1)2 D .y =2(x -1)2 答案:C 3. (2010年河南中考模拟题1)某校运动会上,某运动员掷铅球时,他所掷的铅球的高 与水平 的距离 ,则该运动员的成绩是( ) A. 6m B. 10m C. 8m D. 12m 答案:D 4.(2010年河南中考模拟题4)二次函数2 y ax bx c =++(0a ≠)的图象 如图所示,则正确的是( ) A .a <0 B .b <0 C .c >0 D .以答案上都不正确 答案:A 5.(2010年河南中考模拟题3)已知二次函数y=ax 2 +bx+c 的图像如图所 示,则下列条件正确的是( ) A .ac <0 B.b 2 -4ac <0 C. b >0 D. a >0、b <0、c >0 答案:D 6.(2010年江苏省泰州市济川实验初中中考模拟题)抛物线y =ax 2 +bx +c 上部分点的横坐标x ,纵坐标 y 的对应值如表所示. 给出下列说法:①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为(0,6); ②抛物线的对称轴是在y 轴的右侧; ③抛物线一定经过点(3,0); ④在对称轴左侧,y 随x 增大而减小. x … -3 -2 -1 0 1 … y … -6 0 4 6 6 … y x O x= 1

中考数学阅读理解题专题

中考百分百——备战2008中考专题 (阅读理解题) 一、知识网络梳理 阅读理解题是近几年新出现的一种新题型,这种题型特点鲜明、内容丰富、超越常规,源于课本,高于课本,不仅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综合考查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综合应用能力,尤其侧重于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此类题目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从模仿到创造的思维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阅读理解题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阅读材料;?二是考查内容.它要求学生根据阅读获取的信息回答问题.提供的阅读材料主要包括:?一个新的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或一个新数学公式的推导与应用,或提供新闻背景材料等.考查内容既有考查基础的,又有考查自学能力和探索能力等综合素质的. 这类题目的结构一般为:给出一段阅读材料,学生通过阅读,将材料所给的信息加以搜集整理,在此基础上,按照题目的要求进行推理解答。涉及到的数学知识很多,几乎涉及所有中考内容。 阅读理解题是近几年频频出现在中考试卷中的一类新题型,不仅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综合考查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侧重于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此类题目能够帮助考生实现从模仿到创造的思想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中考的热点题目之一,今后的中考试题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 题型考查解题思维过程的阅读理解题 言之有据,言必有据,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所在,是提高数学素质的前提。数学中的基本定理、公式、法则和数学思想方法都是理解数学、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础,这类试题就是为检测解题者理解解题过程、掌握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而设置的。 题型考查纠正错误挖病根能力的阅读理解题 理解基本概念不是拘泥于形式的死记硬背,而是要把握概念的内涵或实质,理解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形成知识脉络,从而整体地获取知识。这类试题意在检测解题者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型考查归纳、探索规律能力的阅读理解题 对材料信息的加工提练和运用,对规律的归纳和发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应用数学、发展数学和进行数学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这类试题意在检测解题者的数学化能力以及驾驭数学的创新意识和才能。 题型考查掌握新知识能力的阅读理解题 命题者给定一个陌生的定义或公式或方法,让你去解决新问题,这类考题能考查解题者自学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能考查解题者接收、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解阅读新知识,应用新知识的阅读理解题时,首先做到认真阅读题目中介绍的新知识,包括定义、公式、表示方法及如何计算等,并且正确理解引进的新知识,读懂范例的应用;其次,根据介绍的新知识、新方法进行运用,并与范例的运用进行比较,防止出错。 第一课时代数阅读题 [目标导学] 此类阅读理解题一般以数式的运算、方程(不等式)的计算以及函数知识为背景,考查相关的知识;内容可以包括定义新思路、新方法,这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理解应变能力,也可以是提供全新的的阅读材料,介绍新知识,用来考查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 [例题精析]

2020中考数学经典题型汇总

2020中考数学经典题型汇总 1.中点 ①中线:D为BC中点,AD为BC边上的中线 () 有全等 平行线中有中点,容易 是斜边的一半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中线 ,可得 使得 到 延长 .6 .5 BD AD 2 c b.4 CDE ABD DE AD E AD .3 S S.2 CD BD .1 2 2 2 2 ACD ABD + = + ? ? ? = = = ? ? 1.例.如图,在菱形ABCD中,tan∠ABC=,P为AB上一点,以PB 为边向外作菱形PMNB,连结DM,取DM中点E,连结AE,PE,则的值为() A.B.C.D. 2.角平分线 ②角平分线:AE平分∠BAC 有等腰三角形 平行线间有角平分线易 作全等三角形 有相同角有公共边极易 .5 .4 .3 .2 BAE .1 CE BE AC AB DF DE CAE = = ∠ = ∠

3.高线 ③垂线:AF ⊥BC 角形 多个直角,易有相似三充分利用求高线可用等面积法 即.4Rt .3.290AFC BC AF .1? ? =∠⊥ ②直角三角形:AD 为中线AE 为垂线 ?????=?==+?=?====? =∠+∠?Rt AE BC AB AC S BC CD ABC ,构造充分利用特殊角;勾股定理:等面积法:: 斜边中线为斜边的一半两角互余:,60,45305.BC CE AC BC BE AB BC AB AC .42 121.32 1BD AD .290C B .122222

4.函数坐标公式 公式 1:两点求斜率k 2 121x x y y k AB --= 1 135312033 303 601 45-=?-=?=?=?=?k x k x k x k x k x 时,轴正方向夹角为⑤与时,轴正方向夹角为④与时,轴正方向夹角为③与时,轴正方向夹角为②与时,轴正方向夹角为①与 公式2:两点之间距离 221221)()(AB y y x x -+-= 应用:弦长公式

2020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汇编:有理数-最新整理

有理数一、选择题 1.(2016·天津北辰区·一摸)计算 1 1 2 --的结果等于() (A)1 2 (B) 1 2 - (C)3 2 (D) 3 2 - 答案:D 2.(2016·天津北辰区·一摸)据报道,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7 000亿元,677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A)6 0.67710 ?(B)5 6.7710 ? (C)4 67.710 ?(D)3 67710 ? 答案:B 3.(2016·天津南开区·二模)﹣2的绝对值是() A.2B.﹣2C.D. 考点:实数的相关概念 答案:A 试题解析:﹣2的绝对值是2,即|﹣2|=2.故选:A. 4.(2016·天津南开区·二模)下列各数中是有理数的是() A.B.4π C.sin45°D. 考点:实数及其分类 答案:D 试题解析:A、==3,是无理数;B、4π是无理数;C、sin45°=是无理数; D、==2,是有理数;故选D. 5.(2016·天津南开区·二模)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3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约13100000人,创历史新高,将数字131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13.1×106B.1.31×107 C.1.31×108D.0.131×108 考点:科学记数法和近似数、有效数字 答案:B 试题解析:13100000=1.31×107 6.(2016·天津市和平区·一模)计算(﹣3)﹣(﹣5)的结果等于() A.﹣2 B.2 C.﹣8 D.15 【考点】有理数的减法.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解答】解:(﹣3)﹣(﹣5)=(﹣3)+5=5﹣3=2, 故选:B.

中考数学阅读理解题解析

中考数学阅读理解题解析 一、 题目来源:原创题 这类题目的结构一般为:给出一段阅读材料,学生通过阅读,将材料所给的信息加以搜集整理,在此基础上,按照题目的要求进行推理解答。本题依据初高中数学在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知识的衔接点设计问题。 二、 原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材料:解不等式 |x-5|-|2x+3|<1 解:x =5和x =2 3 分别使上式两个绝对值中代数式的值为零,它们将数轴分成三段: 于是,原不等式变为 (Ⅰ)

或(Ⅱ) 或(Ⅲ) 解(Ⅰ)得 x<-7, 解(Ⅱ)得315; 所以(Ⅰ)(Ⅱ)(Ⅲ)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即为原不等式的解集,解集为 x<-7或x>3 1。 同学们,通过对以上材料的阅读,解不等式|x+3|+|x-3|>8 三、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解:x =-3和x =3分别使上式两个绝对值中代数式的值为零,它们将数轴分成三段:

……………………2分 于是,原不等式变为 (Ⅰ) ???>--+--<8 )3()3(3x x x 或(Ⅱ)???>-++-<≤-8 )3()3(33x x x 或(Ⅲ)? ??>-++≥8)3()3(3x x x ……………………4分 解(Ⅰ)得 x<-4, 解(Ⅱ)得无解, 解(Ⅲ)得 x>4; ……………………6分 所以(Ⅰ)(Ⅱ)(Ⅲ)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即为原不等式的解集,解集为x<-4或x>4。 ……………………8分 四、试题解析 此阅读理解题含两个绝对值不等式的计算为背景,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组相关的知识;内容包括解题过程新思路、新方法,这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理解应变能力,同时也提供全新的的阅读材料,介绍新知识,用来考查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此题的难点是把绝对值不等式转化为一次不等式(组)来求解。通过不等式的求解,加强学生的运算能力。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熟练运用“数形结合”数学思想的能力。本题还突显了初高中数学教材之间的联系。 五、试题与考试说明的对应关系 新课标和考纲要求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有效地应用代数运算、代数模型及相关概念解决问题:考查学生在运算能力、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发展情况和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的领悟程度。 六、考查知识点 本题用到的知识:绝对值、解不等式组、不等式组的解集等基础知识, 七、能力要求 主要技能:运算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核心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 八、试题难度:中等 九、试题价值 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观察思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类比能力等,同时也考查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学生来说这类问题至少有据可依,有利于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题还充分体现初高中数学之间的联系,突显数学学科整体的系统性。阅读理解题具有创新性、综合性、灵活性、全面性,除了初中数学

上海市各区2018届中考数学二模试卷精选汇编压轴题专题(有答案)

上海市各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数学试卷精选汇编:压轴题专题 宝山区、嘉定区 25.(本题满分14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5分,第(3)小题5分) 在圆O 中,AO 、BO 是圆O 的半径,点C 在劣弧AB 上,10=OA ,12=AC ,AC ∥OB ,联结AB . (1)如图8,求证: AB 平分OAC ∠; (2)点M 在弦AC 的延长线上,联结BM ,如果△AMB 是直角三角形,请你在如图9中画出 点M 的位置并求CM 的长; (3)如图10 ,点D 在弦AC 上,与点A 不重合,联结OD 与弦 AB 交于点E ,设点D 与点C 的 距离为x ,△OEB 的面积为y ,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25.(1)证明:∵AO 、BO 是圆O 的半径 ∴BO AO =…………1分 ∴B OAB ∠=∠…………1分 ∵AC ∥OB ∴B BAC ∠=∠…………1分 ∴BAC OAB ∠=∠ ∴AB 平分OAC ∠…………1分 (2)解:由题意可知BAM ∠不是直角, 所以△AMB 是直角三角形只有以下两种情况: ?=∠90AMB 和?=∠90ABM ① 当?=∠90AMB ,点M 的位置如图9-1……………1分 过点O 作AC OH ⊥,垂足为点H 图8 图10 图8

∵OH 经过圆心 ∴AC HC AH 2 1 = = ∵12=AC ∴6==HC AH 在Rt △AHO 中,2 2 2 OA HO AH =+ ∵10=OA ∴8=OH ∵AC ∥OB ∴?=∠+∠180OBM AMB ∵?=∠90AMB ∴?=∠90OBM ∴四边形OBMH 是矩形 ∴10==HM OB ∴4=-=HC HM CM ……………2分 ②当?=∠90ABM ,点M 的位置如图9-2 由①可知58=AB ,55 2cos = ∠CAB 在Rt △ABM 中,55 2 cos ==∠AM AB CAB ∴20=AM 8=-=AC AM CM ……………2分 综上所述,CM 的长为4或8. 说明:只要画出一种情况点M 的位置就给1分,两个点都画正确也给1分. (3)过点O 作AB OG ⊥,垂足为点G 由(1)、(2)可知,CAB OAG ∠=∠sin sin 由(2)可得:5 5 sin = ∠CAB ∵10=OA ∴52=OG ……………1分 ∵AC ∥OB ∴ AD OB AE BE = ……………1分 又BE AE -=58,x AD -=12,10=OB ∴ x BE BE -= -1210 58 ∴x BE -=22580 ……………1分 ∴52225 802121?-?=??=x OG BE y ∴x y -= 22400 ……………1分 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为120<≤x ……………1分 图10

初三中考数学必考经典题型

中考数学必考经典题型 题型一 先化简再求值 命题趋势 由河南近几年的中考题型可知,分式的化简求值是每年的考查重点,几乎都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其中以除法和减法形式为主,要求对分式化简的运算法则及分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练掌握。 例:先化简,再求值:,1 2)1111( 22+--÷-++x x x x x x 其中.12-=x 分析: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得到最简结果,将x 的值带入计算即可求值。 题型二 阴影部分面积的相关计算 命题趋势 近年来的中考有关阴影面积的题目几乎每年都会考查到,而且不断翻新,精彩纷呈.这类问题往往与变换、函数、相似等知识结合,涉及到转化、整体等数学思想方法,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例 如图17,记抛物线y =-x 2+1的图象与x 正半轴的交点为A ,将线段OA 分成n 等份.设分点分别为P 1,P 2,…,P n -1,过每个分点作x 轴的垂线,分别与抛物线交于点Q 1,Q 2,…,Q n -1,再记直角三角形OP 1Q 1,P 1P 2Q 2,…的面积分别为 S 1,S 2,…,这样就有S 1=2312n n -,S 2=23 4 2n n -…;记W=S 1+S 2+…+S n -1,当n 越来越大时,你猜想W 最接近的常数是( ) (A)23 (B)12 (C)13 (D)14 分析 如图17,抛物线y =-x 2+1的图象与x 正半轴的交点为 A(1,0),与y 轴的交点为8(0,1). 设抛物线与y 轴及x 正半轴所围成的面积为S ,M(x ,y )在图示 抛物线上,则 222OM x y =+

2010全国各地中考数学模拟试题汇编压轴题

2010全国各地中考模拟数学试题汇编 压轴题 1.(2010年广州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一)如图,以O为原点的直角坐标系中,A点的坐标为(0,1),直线x=1交x轴于点B。P为线段AB上一动点,作直线PC⊥PO,交直线x=1于点C。过P点作直线MN平行于x轴,交y轴于点M,交直线x=1于点N。 (1)当点C在第一象限时,求证:△OPM≌△PCN; (2)当点C在第一象限时,设AP长为m,四边形POBC的面积为S,请求出S与m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m的取值范围; (3)当点P在线段AB上移动时,点C也随之在直线x=1上移动,△PBC是否可能成为等腰三角形?如果可能,求出所有能使△PBC成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点P的坐标;如果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答案:(1)∵OM∥BN,MN∥OB,∠AOB=900, ∴四边形OBNM为矩形。 ∴MN=OB=1,∠PMO=∠CNP=900 ∵AM PM AO BO =,AO=BO=1, ∴AM=PM。 ∴OM=OA-AM=1-AM,PN=MN-PM=1-PM, ∴OM=PN, ∵∠OPC=900, ∴∠OPM+CPN=900, 又∵∠OPM+∠POM=900∴∠CPN=∠POM,∴△OPM≌△PCN. (2)∵AM=PM=APsin450= 2 m 2 , ∴NC=PM= 2 m 2 ,∴BN=OM=PN=1- 2 m 2 ; ∴BC=BN-NC=1- 2 m 2 - 2 m 2 =12m - A B C N P M O x y x=1 第1题图

(3)△PBC可能为等腰三角形。 ①当P与A重合时,PC=BC=1,此时P(0,1) ②当点C在第四象限,且PB=CB时, 有BN=PN=1- 2 2 m, ∴BC=PB=2PN=2-m, ∴NC=B N+BC=1- 2 2 m+2-m, 由⑵知:NC=PM= 2 2 m, ∴1- 2 2 m+2-m= 2 2 m,∴m=1. ∴PM= 2 2 m= 2 2 ,BN=1- 2 2 m=1- 2 2 , ∴P( 2 2 ,1- 2 2 ). ∴使△PBC为等腰三角形的的点P的坐标为(0,1)或( 2 2 ,1- 2 2 ) 2. (2010年广州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四))关于x的二次函数y=-x2+(k2-4)x+2k-2以y 轴为对称轴,且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上方.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并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草图; (2)设A是y轴右侧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A作AB垂直x轴于点B,再过点A作x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D,过D点作DC垂直x轴于点C, 得到矩形ABCD.设矩形ABCD 的周长为l,点A的横坐标为x,试求l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3)当点A在y轴右侧的抛物线上运动时,矩形ABCD能否成为正方形.若能,请求出此时正方形的周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020中考数学题型训练: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2020中考数学题型训练:阅读理解题 1.定义一种运算☆,其规则为a☆b=1 a+ 1 b,根据这个规则,计算2☆3的 值是() A.5 6 B. 1 5C.5 D.6 2.定义:f(a,b)=(b,a),g(m,n)=(-m,-n).例如:f(2,3)=(3,2),g(-1,-4)=(1,4),则g[f(-5,6)]=() A.(-6,5) B.(-5,-6) C.(6,-5) D.(-5,6) 3.对于非零的两个实数a,b,规定a⊕b=1 b- 1 a.若2⊕(2x-1)=1,则x的 值为() A.5 6 B. 5 4 C. 3 2D.- 1 6 4.文文设计了一个关于实数运算的程序,按此程序,输入一个数后,输出的数比输入的数的平方小1.若输入7,则输出的结果为() A.5 B.6 C.7 D.8 5.定义:平面内的直线l1与l2相交于点O,对于该平面内任意一点M,点M到直线l1,l2的距离分别为a,b,则称有序非负实数对(a,b)是点M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定义,距离坐标为(2,3)的点的个数是() A.2个B.1个C.4个D.3个 6.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接收方由密文→明文(解密).已知加密规则为:明文a,b,c,d对应密文a+2b,2b +c,2c+3d,4d.例如:明文1,2,3,4对应的密文是5,7,18,16.当接收方收到密文14,9,23,28时,则解密得到的明文为() A.4,6,1,7 B.4,1,6,7 C.6,4,1,7 D.1,6,4,7 7.新定义:[a,b]为一次函数y=ax+b(a≠0,a,b为实数)的“关联数”.若 “关联数”[1,m-2]的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则关于x的方程 1 x-1 + 1 m=1的 解为________. 8.小明是一位刻苦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学生.一天,他在解方程时,有这样的想法:x2=-1这个方程在实数范围内无解,如果存在一个数i2=-1,那么方程x2=-1可以变为x2=i2,则x=±i,从而x=±i是方程x2=-1的两个根.小明还发现i具有如下性质: i1=i,i2=-1,i3=i2·i=(-1)i=-i,i4=(i2)2=(-1)2=1,i5=i4·i=i,i6=(i2)3=(-1)2=1,i7=i6·i=-i,i8=(i4)2=1,……

中考数学-圆经典必考题型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解答题

中考数学 圆经典必考题型中考试题(附答案)解答题 1.(已知:如图,△ ABC 内接于O O 过点B 作的切线,交 CA 的延长线于点 E / EB & 2 ① 求证:AB= AC 1 AB ② 若tan / ABE=丄,(i )求 的值;(ii )求当 AC= 2时,AE 的长. 2 BC =4cm 求O o 的半径. 2.如图, PA 为O O 的切线, A 为切点,O 0的割线PBC 过点0与O O 分别交于B 、C, PA= 8 cm PB 3.已知:如图,BC 是O 0的直径,AC 切O 0于点C AB 交O 0于点D,若 AD : DB= 2 : 3, AC= 10,求 sin B 的值. 4.如图,PC 为O 0的切线,C 为切点,PAB 是过0的割线,

1 若tan B= _ , PC= 10cm 求三角形BCD的面积. 2 5?如图,在两个半圆中,大圆的弦MNW小圆相切,D为切点,且MN AB MN a, ON CD分别为两圆的半径,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6.已知,如图,以△ ABC的边AB作直径的O O分别并AC BC于点D E,弦FG// AB S A CDE S △ ABC= 1 : 4, DE= 5cm FG= 8cm,求梯形AFG啲面积. 7.如图所示:PA为O O的切线,A为切点,PBC是过点O的割线, PA= 10, PB= 5,求: (1)O O的面积(注:用含n的式子表示); (2)cos / BAP的值.

参考答案 1.( 1)v BE 切O O 于点 B ,「. / ABE=Z C. / EBC= 2/ C,即 / ABH / ABC= 2/C, / C +Z ABO 2 / C, / ABC=Z C, ??? AB= AC. (2)①连结AO 交BC 于点F , AB- AC , AOL BC 且 BF = FC. AF 在 Rt A ABF 中, =tan / ABF BF 1 又 tan / ABF= tan C = tan / ABE= 2 AF = 1 BF. AB AB .5 BC 2BF 4 ②在△ EBA M^ ECB 中 , ^EA 2- EA- (EA^ AC ),又 EA M 0 , 5 11EA= AC EA= — x 2 = 10 . 5 11 11 2 2 ?设O 的半径为r ,由切割线定理,得 PA = PB- PC AC 切O O 于点C,线段ADB 为O O 的割线, 2 AC = AD- AB AB= AM DB= 2k + 3k = 5k , 2 2 10 = 2k X 5k,??? k = 10, AB= AF 2 * * * BF 2 BF 2 AF = 1 BF 2 / E =Z E , / EBA=Z ECB △ EBA^A ECB EA EB BE 2 AB BC ,解之,得 EA EC

2020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分类汇编--动态专题

动态问题 一、选择题 1.(2010年河南省南阳市中考模拟数学试题)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 中,∠B=90°,DC ∥AB ,动点P 从B 点出发,沿折线B →C →D →A 运动,设点P 运动的路程为x ,△ABP 的面积为y ,如果关于x 的函数y 的图像如图2所示,则△ABC 的面积为( ) A .10 B .16 C .18 D .32 答:B 2.( 2010年山东菏泽全真模拟1)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1和2的两个正方形,其一边在同一水平线上, 小正方形沿该水平线自左向右匀速穿过大正方形,设穿过的时间为t ,大正方形内除去小正方形部分的面积为S (阴影部分),那么S 与t 的大致图象应为( ) 答案:A 3.如图,点A 是y 关于x 的函数图象上一点.当点A 沿图象运动,横坐标增加5时,相应的纵坐标( ) A.减少1. B.减少3. C.增加1. D.增加3. 答案:A 4.(2010年河南中考模拟题5)如图,A ,B ,C ,D 为圆O 的四等分点,动点P 从圆心O 出发,沿O —C —D —O 路线作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 (秒),∠APB =y (度),右图函数图象表示y 与x 之间函数关系,则点M 的横坐标应为( ) O 4 9 14 x y 图2 D C P B A 图1 t O S t O S t O S t O S A. B. C. D.

A.2 B . 2 π C .1 2 π + D. 2 π +2 答案:C 5.(2010年杭州月考)如图,C为⊙O直径AB上一动点,过点C的直线交⊙O于D、E两点, 且∠ACD=45°,DF⊥AB于点F,EG⊥AB于点G,当点C在AB上运动时,设AF=x,DE=y,下列中图象中,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式的图象大致是() 答案:A 6.(2010 河南模拟)如图是某蓄水池的横断面示意图,分为深水池和浅水池,如果这个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注水,下面能大致表示水的最大深度h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的图像是( ) 答案:C 7.(2010年中考模拟)(北京市)如图,C为⊙O直径AB上一动点,过点C的直线交⊙O于D、E两点,且∠ACD=45°,DF⊥AB于点F,EG⊥AB于点G,当点C 数关系式在AB上运动时,设AF=x,DE=y,下列中图象中,能表示y与x的函 的图象大致是() D B C O A 90 1 M x y 45 O P

中考数学材料阅读题练习

阅读理解(24题) 解题方法和技巧:1、根据他给的例子,模仿求解,2、转化思想,3、较强的观察、归纳、推理、分析能力,4、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升华。 阅读理解题按解题方法不同常见的类型有:(1)定义概念与定义法则型;(2)解题示范(改错)与新知模仿型;(3)迁移探究与拓展应用型等. 【解题策略】解答阅读理解型问题的基本模式:阅读——理解——应用.重点是阅读,难点是理解,关键是应用.阅读时要理解材料的脉络,要对提供的文字、符号、图形等进行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迅速整理信息,及时归纳要点,挖掘其中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类比、转化、迁移等方法,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式或把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常规问题. 典型例题: 整除类: 例1、若一个正整数,它的各位数字是左右对称的,则称这个数是对称数. 如22,797,12321都是对称数,最小的对称数是11,但没有最大的对称数,因为数位是无穷的. (1)若将任意一个四位对称数分解为前两位数表示的数和后两位数表示的数,请你证明:这两个数的差一定能被9整除; (2)设一个三位对称数为______ aba(10 a b +<),该对称数与11相乘后得到一个四位数,该 四位数前两位所表示的数和后两位所表示的数相等,且该四位数各位数字之和为8,求这个三位对称数. 例2、(2015?重庆)如果把一个自然数各数位上数字从最高位到个位依次排出一串数字,与从个位到最高位依次排出的一串数字完全相同,那么我们把这样的自然数叫做“和谐数”.例如:自然数64746从最高位到个位排出的一串数字是:6、4、7、4、6,从个位到最高排出的一串数字也是:6、4、7、4、6,所64746是“和谐数”.再如:33,181,212,4664,…,都是“和谐数”. (1)请你直接写出3个四位“和谐数”,猜想任意一个四位“和谐数”能否被11整除,并说明理由; (2) 已知一个能被11整除的三位“和谐数”,设个位上的数字为x(14 x ≤≤,x为自然数),十位上的数字为y,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y.

2020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分类汇编--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 一、选择题 1.(2010 年河南模拟)如图,给出下列四组条件: ①AB DE BC EF AC DF ===,,; ②AB DE B E BC EF =∠=∠=,,; ③B E BC EF C F ∠=∠=∠=∠,,; ④AB DE AC DF B E ==∠=∠,,. 其中,能使ABC DEF △≌△的条件共有 ( ) A .1组 B .2组 C .3组 D .4组 答案:C 2.(2010年河南中考模拟题3)如图,在Rt △ABC 中,AB=AC ,D 、E 是斜边BC 上两点,且∠DAE=450 ,将△AD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0 后,得到△AFB ,连接EF,下列结论:(1)△AED≌△AEF;(2)△ABE∽△ACD;(3)BE+DC=DE;(4)BE2 +DC2 =DE2 .其中正确的是( ) A .(2)(4) B .(1)(4) C .(2) (3) D .(1) (3) 答案:B 二、填空题 1.(2010年山东新泰)如图,在△ABC 和△ADE 中,有以下四个论断:① AB =AD ,② AC=AE ,③ ∠C=∠E,④ BC=DE ,请以其中三个论断为条件,余下一个论断为结论,写出一个真命题(用序号“?????”的形 式写出): . 答案:①②④?③,或 ②③④?①; 2.(2010年浙江杭州)在△ABC 中,AB =6,AC =8, BC =10,P 为边BC 上一动点,PE ⊥AB 于E ,PF ⊥AC 于F ,M 为EF 中点,则AM 的最小值为 . 答案:2.4 三、解答题 1.(2010年 河南模拟)已知:如图,已知:D 是△ABC 的边AB 上 一点,CN ∥AB , 第1题 第1题图

(完整版)重庆中考数学阅读专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 (2017?重庆)对任意一个三位数n,如果n满足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互不相同,且都不为零,那么称这个数为“相异数”,将一个“相异数”任意两个数位上的数字对调后可以得到三个不同的新三位数,把这三个新三位数的和与111的商记为F(n).例如n=123,对调百位与十位上的数字得到213,对调百位与个位上的数字得到321,对调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字得到132,这三个新三位数的和为213+321+132=666,666÷111=6,所以F(123)=6. (1)计算:F(243),F(617); (2)若s,t都是“相异数”,其中s=100x+32,t=150+y(1≤x≤9,1≤y≤9,x,y都是正整数),规定:k=,当F(s)+F(t)=18时,求k的最大值. 2. (2016?重庆)我们知道,任意一个正整数n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分解:n=p×q(p,q是正整数,且p≤q),在n的所有这种分解中,如果p,q两因数之差的绝对值最小,我们就称p ×q是n的最佳分解.并规定:F(n)=.例如12可以分解成1×12,2×6或3×4,因为12﹣1>6﹣2>4﹣3,所有3×4是12的最佳分解,所以F(12)=. (1)如果一个正整数a是另外一个正整数b的平方,我们称正整数a是完全平方数.求证:对任意一个完全平方数m,总有F(m)=1; (2)如果一个两位正整数t,t=10x+y(1≤x≤y≤9,x,y为自然数),交换其个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得到的新数减去原来的两位正整数所得的差为18,那么我们称这个数t为“吉祥数”,求所有“吉祥数”中F(t)的最大值. 3. (2015?重庆)如果把一个自然数各数位上的数字从最高位到个位依次排出的一串数字,与从个位到最高位依次排出的一串数字完全相同,那么我们把这样的自然数叫做“和谐数”.例如:自然数64746从最高位到个位排出的一串数字是6,4,7,4,6,从个位到最高位排出的一串数字也是:6,4,7,4,6,所以64746是“和谐数”.再如:33,181,212,4664,…,都是“和谐数”. (1)请你直接写出3个四位“和谐数”,猜想任意一个四位数“和谐数”能否被11整除,并说明理由; (2)已知一个能被11整除的三位“和谐数”,设个位上的数字为x(1≤x≤4,x为自然数),十位上的数字为y,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4. (重庆南开2016)如果一个自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连续奇数的立方差,那么我们就称这个自然数为“麻辣数”.如:2=13﹣(﹣1)3,26=33﹣13,所以2、26均为“麻辣数”.

初三数学中考阅读理解题专题

1、(10一模崇文)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a ,等腰直角三角形FAE 的斜边AE b =(a b 2<),且边AD 和AE 在同一直线上 .小明发现:当b a =时,如图①,在BA 上选取中点G ,连结FG 和CG ,裁掉FAG ?和CHD ?的位置构成正方形FGCH . (1)类比小明的剪拼方法,请你就图②和图③两种情形分别画出剪拼成一个新正方形的示意图. (2)要使(1)中所剪拼的新图形是正方形,须满足 =AE BG . 2.(10一模朝阳)请阅读下列材料问题:如图1,在等边三角形ABC 内有一点P ,且PA=2, PB=3, PC=1.求∠BPC 度数的大小和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 李明同学的思路是:将△BPC 绕点B 顺时针旋转6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如图2).连接PP′,可得△P′PC 是等边三角形,而△PP′A 又是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证).所以∠AP′C=150°,而∠BPC=∠AP′C =150°.进而求出等边△ABC 的边长为7.问题得到解决.请你参考李明同学的思路,探究并解决下列问题:如图3,在正方形ABCD 内有一点P ,且PA=5,BP=2,PC=1.求∠BPC 度数的大小和正方形ABCD 的边长. 图 3

3、(10一模房山)阅读下列材料: 小明遇到一个问题:如图1,正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是AB 、BC 、CD 和DA 边上靠近A 、B 、C 、D 的n 等分点,连结AF 、BG 、CH 、DE ,形成四边形MNPQ .求四边形MNPQ 与正方形ABCD 的面积比(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小明的做法是:先取n=2,如图2,将△ABN 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至△CBN ′,再将△A DM 绕点D 逆时针旋转90゜至△CDM ′,得到5个小正方形,所以四边形MNPQ 与正方形ABCD 的面积比是 1 5 ; 然后取n=3,如图3,将△ABN 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至△CBN ′,再将△A DM 绕点D 逆时针旋转90゜至△CDM ′,得到10个小正方形,所以四边形MNPQ 与正方形ABCD 的面积比是 410,即2 5 ;…… 请你参考小明的做法,解决下列问题:(1)在图4中探究n=4时四边形MNPQ 与正方形ABCD 的面积比(在图4上画图并直接写出结果);(2)图5是矩形纸片剪去一个小矩形后的示意图,请你将它剪成三块后再拼成正方形(在图5中画出并指明拼接后的正方形). M’N’ E B A Q P N G H F E D C B A M M’ N’ A B E H C P G D Q H M N F B E A 图 图1 图3 图4 图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