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第9课 辛亥革命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第9课 辛亥革命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第9课 辛亥革命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9课辛亥革命

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一、教学重难点

二次备课教学重点:早期的武装起义;辛亥革命。

教学难点:探讨辛亥革命的意义。

二、教学设计

【情景导入】

【自主学习】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萍浏體起义

(1)时间:年。(2)领导人:、。

(3)地点:在江西湖南交界的、、发动武装起义。

(4)经过:三万余人参加起义,奋战一个多月后、等在长沙遇害。

(5)意义: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失败,

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2.安庆起义

(1)时间:年夏(2)领导人:光复会会员。

(3)经过:在安庆发动起义,刺杀安徽巡抚。起义人员与清军激战四小时,

因寡不敌

众而失败,死难。在浙江准备策应,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难。

3.广西起义:

1907年,与共同筹划领导,袭取。起义军奋战七昼夜,最终失败。

4.广州起义

(1)时间:年。(2)领导人:、、等。

(3)经过:1910年,黄兴在香港设立,作为起义的领导机关。革命党人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若战一昼夜,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很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后来将收敛到的

具烈士遗骨合葬于广州,称作“”。历史上称这次起义为“”。

(4)意义: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二)武昌起义

1.武昌起义(即):①时间:年;②主力:。

③结果:取得首义胜利。起义军成立,推举为都督。到11月下旬,全国已经有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

2.辛亥革命的意义:①推翻了,宣告了

。②开创了,推动

了。打开了。

【重难点突破】

材料一革命党人发动的起义(部分)

起义时间起义名称

1906年冬①

1907年5月黄冈起义

1907年6月七女湖起义

1907年夏②

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

1911年4月③

(1)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一中的起义补充完整。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危局如斯敢情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拼将十万头顾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秋瑾

“于帝泣之余,亦以大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黄花岗起义烈士林觉民《与妻书》(2)材料二体现了秋瑾、林觉民等革命党人的什么精神?

村料三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寅年八月十九,一个普通却又极不平凡的日子,就在这一天,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变革由此开始,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开端。

(3)材料三赞扬了近代史上哪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什么?

材料四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4)依据材料四概括辛亥革命的意义。

三、课堂小结

四、当堂训练

1. “中国固有的精神其实并未被共和二字所埋没,只有满人已经退席,和先前稍不同”,为冲破“固有的精神”,先进中国人进行了

()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洋务运动

2. 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缔造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

A.东京

B.武昌

C.广州

D.南京

3.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叙述,错误的是()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B.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同盟会成立以后,在安庆领导革命党人发动起义的是()

A.孙中山

B.黄兴

C.秋瑾

D.徐锡麟

5.辛亥革命后不久,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谁窃取?()

A.张作霖

B.袁世凯

C.段祺瑞

D.冯国璋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二我们的革命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三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建立。清朝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崩溃,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终于结束。孙中山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中国同盟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怎样解读中国同盟会纲领?

(2)材料二中所提及到的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各指什么内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是

否有联系?能否简单概括其思想内涵?

(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习知识,你认为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有哪些?为什么有人说“辛亥革命在欢呼声中失败了?”

(4)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五、教学反馈

2017-2018学年 第9课 辛亥革命 教案(部编本)

第9课 辛亥革命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广州起义、武昌起义。 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展现武昌起义情节的纪念性浮雕。作为国家级的的纪念碑为何选择武昌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呢?它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历史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辛亥革命,去感受那段火红的革命时期。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一说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革命起义有哪些?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 提问:上述两幅图片展现了什么精神?与哪一次革命起义有关? 学生回答:展现了革命党人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精神。与黄花岗起义有关。 4.教师讲述:1911年4月,黄兴等发动起义,攻占两广总督衙门。革命党人同清军展开激烈巷战,最终因众寡悬殊,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问题:①武昌起义成功的有利条件?②武昌起义的简要过程? 学生回答:①有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得到了同盟会的帮助;湖北新军倾向革命。②简要过程:发动起义——夺取军械所——进攻总督衙门——武汉三镇光复——湖北军政府成立。 2.教师展示图片:《湖北军政府》《黎元洪》 1911年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请谈谈你对革命党人推举黎元洪为都督的看法? 学生回答:说明革命潜伏者危机。 3.教师讲述: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展示《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示意图》 4.教师强调: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5.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6.学生回答:略 7.教师总结: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三、课堂总结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了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最终辛亥革命的一声炮响,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因此,辛亥革命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转折点,其对于封建体制的冲击、社会生产力的推动、进步意识的弘扬、风俗习惯的革新都是空前的。

人教部编版八上历史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

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广州起义、武昌起义;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重点】 广州起义、武昌起义。 【教学难点】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如今每年国庆节前夕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会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并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展现武昌起义情节的纪念性浮雕。作为国家级的的纪念碑为何选择武昌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呢?它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历史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辛亥革命,去感受那段火红的革命时期。 二、新课讲授 (一)目标导学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一说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革命起义有哪些?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 时间领导者起义 1906 刘道一、蔡绍南萍浏醴起义 1907 徐锡麟、秋瑾安庆起义 1907 孙中山、黄兴广西起义

2.教师强调: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极大提高了同盟会的声望。 3.教师展示图片:《黄兴绝命书》《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提问:上述两幅图片展现了什么精神?与哪一次革命起义有关? 学生回答:展现了革命党人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精神。与黄花岗起义有关。 4.教师讲述:1911年4月,黄兴等发动起义,攻占两广总督衙门。革命党人同清军展开激烈巷战,最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二)目标导学二:武昌起义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问题:(1)武昌起义成功的有利条件?(2)武昌起义的简要过程? 学生回答:(1)有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得到了同盟会的帮助;湖北新军倾向革命。(2)简要过程:发动起义——夺取军械所——进攻总督衙门——武汉三镇光复——湖北军政府成立。 2.教师展示图片:《湖北军政府》、《黎元洪》 1911年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请谈谈你对革命党人推举黎元洪为都督的看法? 学生回答:说明革命潜伏者危机。 3.教师讲述: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展示《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示意图》。

人教版八年历史上册学案第8课辛亥革命学案

第8课《辛亥革命》学案 一、【学习目标】(2分钟) 1.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准确说出: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 2.通过看图,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 【重点与难点】 本课主要介绍了辛亥革命过程中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革命的重要史实和取得的 重要成果。 重点:1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理解同盟会建立的必要性、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条件和性质,掌握同盟会的革命纲领。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革命是成功的;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革命又是失败的。 二、【自主先学】(12分钟) 1.1分钟浏览课本绿标题及正文,快速写出本课主要讲述的两个主要问题是什么? 问题:(1)(2) 辛亥革命的领导人:。 2.仔细阅读课文正文部分,能在课本上标注掌握下列知识要点,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1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建立兴中会: 年,在______建立。建立中国同盟会:时间______地点______。 2革命纲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_____主义。机关刊物《》。 (2)辛亥革命: 1武昌起义时间:____年___月___日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2中华民国建立:时间______ 地点______。 3人物:推举______为临时大总统。 (3)历史意义: 三、【展示点拨】(15分钟) (一)分组探究 1.孙中山领导成立了哪些革命团体?是什么性质的?同盟会的成立有什么意义? 2.你怎样理解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3.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和三民主义之间有什么关系? 4.武昌起义是怎么爆发的?结果怎样? 5.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什么政权?建立情况怎样? 6.革命后来发生了什么变故,使其成果一夜间全部变色? 7.你认为这场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了?能说出理由吗? 8.从这场革命的结局中你得出什么启示? 9.总结本课内容。 (二)展示点拨。 四、【知识整合】(5分钟) 兴中会:1894年。创建地点。 创建革命党时间:年,地点:。 纲领:“” 同盟会影响:。 机关报:《》 武昌起义:年10月10日。 中华民国成立:年月日。 结果:革命果实被窃取了,建立起的统治。 1 历史意义 2 3 五、【分层作业】(7分钟) A层【基础达标】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1

第 9课《辛亥革命》教案 课标要求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通过对革命烈士英雄人物事迹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人为民族独立、解放而不屈努力 的奋斗精神,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广州起义、武昌起义。 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法分析多媒体教学、问题探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 导入新课 1925年3月12日,一位伟大的革命者病逝于北京的协和医院,他就是孙中山。在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十几万民众自发前去悼念,更有数万群众护 送其灵柩一路步行到西山下葬,充分表达了各界对孙先生的高度拥戴。3月12日是植树 节,当我们播种绿色的生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时,别忘了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烈士们洒下的 鲜血。 在那样一个军阀混战,魑魅横行的年代,孙中山的伟大实践越来越被广大民众所认同。 年轻的孙中山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唯有“医国救族才能解救亿兆穷苦大众”, 从此,作为革命家的孙中山担负起了医治中国的重任。倾其毕生精力,他要使中国走向独 立、统一、民主、富强,让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而这一切理想的实现都必 须通过革命打造现代化的制度方能完成。当“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惨败,“救亡图存” 的戊戌变法遇挫,“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被剿杀后,辛亥革命能完成对中国腐朽肌体 脱胎换骨般地改造吗?让我们一起走近孙中山,走近辛亥革命来寻找答案。 一、革命志 士的奋斗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一说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革命起义有哪些?结果如 何? 学生回答: 时间领导者起义 1906 刘道一、蔡绍南萍浏醴起义 1907 徐锡麟、秋瑾安庆起义 1907 孙中山、黄兴广西起义 2.教师强调: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 失败,但极大提高了同盟会的声望。 3.教师展示图片:《黄兴绝命书》《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提问:上述两幅图片展现了什么精神?与哪一次革命起义有关? 学生回答:展现了革命党人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精神。与黄花岗起义有关。

教案第9课辛亥革命

第9课辛亥革命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广州起义、武昌起义;知道徐锡麟、秋瑾以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雄事迹;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通过历史史料的解读与分析,培养学生解读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全面的认识和看待历史事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革命烈士英雄人物事迹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人为民族独立、解放而不屈努力的奋斗精神,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点难点】 重点:广州起义、武昌起义。 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展现武昌起义情节的纪念性浮雕。作为国家级的的纪念碑为何选择武昌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呢?它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历史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辛亥革命,去感受那段火红的革命时期。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一说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革命起义有哪些?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 时间领导者起义1906 刘道一、蔡绍南萍浏醴起义1907 徐锡麟、秋瑾安庆起义 1907 孙中山、黄兴广西起义 2.教师强调: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极大提高了同盟会的声望。 3.教师展示图片:《黄兴绝命书》《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提问:上述两幅图片展现了什么精神?与哪一次革命起义有关? 学生回答:展现了革命党人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精神。与黄花岗起义有关。 4.教师讲述:1911年4月,黄兴等发动起义,攻占两广总督衙门。革命党人同清军展开激烈巷战,最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目标导学二:武昌起义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问题:①武昌起义成功的有利条件?②武昌起义的简要过程? 学生回答:①有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得到了同盟会的帮助;湖北新军倾向革命。②简要过程:发动起义——夺取军械

2017年秋八年级历史部编 第9课《辛亥革命》习题(含答案)

第9课辛亥革命 学校班级姓名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2017·庆阳)徐中约曾说:它结束了长达两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这里的“它”是指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2.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量变”,而辛亥革命则是一次“巨变”。“巨变”指的是 A. 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 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下图是某史书第二十章的目录,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该章标题的是? A. 走向共和 B. 军阀割据 C. 君主立宪 D. 国家统一 4.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巨变是因为它 A. 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指导思想 B.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D. 颁布了《临时约法》,结束了中国被奴役的命运 5.下列事件与辛亥革命发生在同一年的是 A. 黄花岗起义 B. 安庆起义 C. 广西起义 D. 萍浏醴起义 6.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按照中华民国纪年方法计算,孙中山逝世于 A.民国十二年 B.民国十三年 C.民国十四年 D.民国十五年 二、判断题 1. 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胜利”主要指推翻了封建制度。 2. 辛亥革命最大的成果是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 3.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奋斗目标。 4. 武昌起义之于辛亥革命的意义,就如南昌起义打响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三、材料分析题 材料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混合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革命党人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然而,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清王朝皇冠落地后,不平等条约并没有废除;从农村到城市,很多人家还是把君主当作神来供奉。 (1)材料中“革命”指什么历史事件?指出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

教案第9课辛亥革命

第9课 辛亥革命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广州起义、武昌起义。 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展现武昌起义情节的纪念性浮雕。作为国家级的的纪念碑为何选择武昌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呢?它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历史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辛亥革命,去感受那段火红的革命时期。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一说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革命起义有哪些?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 2.教师强调: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极大提高了同盟会的声望。 3.教师展示图片:《黄兴绝命书》《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提问:上述两幅图片展现了什么精神?与哪一次革命起义有关? 学生回答:展现了革命党人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精神。与黄花岗起义有关。 4.教师讲述:1911年4月,黄兴等发动起义,攻占两广总督衙门。革命党人同清军展开激烈巷战,最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目标导学二:武昌起义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问题:①武昌起义成功的有利条件?②武昌起义的简要过程? 学生回答:①有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得到了同盟会的帮助;湖北新军倾向革命。②简要过程:发动起义——夺取军械

所——进攻总督衙门——武汉三镇光复——湖北军政府成立。 2.教师展示图片:《湖北军政府》《黎元洪》 1911年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请谈谈你对革命党人推举黎元洪为都督的看法? 学生回答:说明革命潜伏者危机。 3.教师讲述: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展示《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示意图》 4.教师强调: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5.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6.学生回答:略 7.教师总结: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三、课堂总结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了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最终辛亥革命的一声炮响,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因此,辛亥革命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转折点,其对于封建体制的冲击、社会生产力的推动、进步意识的弘扬、风俗习惯的革新都是空前的。 ?板书设计?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 辛亥革命教案 新人教版

辛亥革命 课题第9课辛亥革命备课时间课节累计1 节科目历史班级课时1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广州起义、武昌起义;知道徐锡 麟、秋瑾以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雄事迹;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通过历史史料的解读 与分析,培养学生解读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全面的认识和看待历史事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革命烈士英雄人物事迹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人为民族 独立、解放而不屈努力的奋斗精神,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广州起义、武昌起义。 2.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教学 时间 教学 手段 (一)启: 回顾旧知: 1.兴中会创立的时间、地点、宗旨和号召? 2.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条件、目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内容、性质和作用? 3.三民主义的提出者?在哪个报刊中提出的? 4.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影响? 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孙中山和他的战友们发起了一波又一波武装起义,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毫不气馁。终于,一场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的革命爆发了—— (二)读: 导学提纲: 1.革命志士的奋斗都包括哪些武装起义?起义名称、时间、领导人、地点、结果、地位和影响? 2.武昌起义的谋划、主要力量、时间、经过、结果?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根据导学提纲阅读教材5 7 多媒体 课件展 示

(三)议:讨论导学提纲中没有解决的问题 (四)知: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一说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革命起义有哪些?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 时间领导者起义 1906 刘道一、蔡绍南萍浏醴起义 1907 徐锡麟、秋瑾安庆起义 1907 孙中山、黄兴广西起义 2.教师强调: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极大提高了同盟会的声望。 3.教师展示图片:《黄兴绝命书》《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提问:上述两幅图片展现了什么精神?与哪一次革命起义有关? 学生回答:展现了革命党人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精神。与黄花岗起义有关。 4.教师讲述:1911年4月,黄兴等发动起义,攻占两广总督衙门。革命党人同清军展开激烈巷战,最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二:武昌起义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问题:①武昌起义成功的有利条件? ②武昌起义的简要过程? 学生回答:①有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得到了同盟会的帮助;湖北新军倾向革命。②简要过程:发动起义——夺取军械所——进攻总督衙门——武汉三镇光复——湖北军政府成立。 2.教师展示图片:《湖北军政府》《黎元洪》 1911年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请谈谈你对革命党人推举黎元洪为都督的看法? 学生回答:说明革命潜伏者危机。 3.教师讲述: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展示《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示意图》 4.教师强调: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5.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6.学生回答:略 7.教师总结: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五)练:达标检测题 1.“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材料评论的人物是( B )3 25

新课标人教版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

第9课《辛亥革命》学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准确说出: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 2.通过看图,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1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理解同盟会建立的必要性、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条件和性质,掌握同盟会的革命纲领。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二、【自主先学】(12分钟)(课件展示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读导入栏(小红字部分) 明确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时间、。 2.仔细阅读课文正文部分,能在课本上标注掌握下列知识要点,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领导了那些起义?每次起义的时间、地点?明确每次起义的结果? (2)辛亥革命: 1武昌起义时间:____年___月___日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2中华民国建立:时间______ 地点______。 3人物:推举______为临时大总统。 (3)历史意义: 三、【展示点拨】(15分钟) (一)分组探究 1.孙中山领导成立了哪些革命团体?是什么性质的?同盟会的成立有什么意义? 2.你怎样理解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3.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和三民主义之间有什么关系? 4.武昌起义是怎么爆发的?结果怎样? 5.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什么政权?建立情况怎样? 6.革命后来发生了什么变故,使其成果一夜间全部变色? 7.你认为这场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了?能说出理由吗?8.从这场革命的结局中你得出什么启示? 9.总结本课内容。 (二)展示点拨。

2018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测试:第9课 辛亥革命

第9课辛亥革命 01知识管理 知识点1革命志士的奋斗 萍浏醴起义: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在萍乡、浏阳、醴陵发动武装起义,一个多月后失败。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虽然失败,但是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安庆起义:1907年夏,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与清军激战四小时后失败,徐锡麟死难。革命党人秋瑾被捕遇难。 广西起义:1907年,孙中山、黄兴筹划领导,起义军奋战七昼夜,最终失败。 广州黄花岗起义:1911年,黄兴提前发动广州起义,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将收敛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知识点2武昌起义 经过: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成果: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1.辛亥革命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不能说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君主专 制(封建帝制)是封建制度的一部分,属于政治制度,始于秦始皇,辛亥革命后终结。 2.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中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02基础过关 知识点1革命志士的奋斗 1.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同盟会影响下的江西萍乡和湖南浏阳、醴陵地区的会党和矿工发动反清武装起义,关于这次起义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D) A.这次起义未能成功 B.领导者是刘道一和蔡绍南 C.这次起义扩大了同盟会的声望 D.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二次武装起义 2.“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是某革命家的豪迈诗篇。因歹徒告密,其在浙江绍兴被捕遇难,此人是(B) A.刘道一B.秋瑾 C.黄兴D.蒋翊武 3.下图是1911年4月27日晨,黄兴向党人写的绝命书,表示他效命疆场,视死如归的革命决心。这发生于哪一事件前(C)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优质教案

第9课辛亥革命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革命志士的奋斗;武昌起义 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链接图片——辛亥革命博物馆图片)辛亥革命博物馆,是武汉市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专题博物馆,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首义广场南侧,北临彭刘杨路,南抵张之洞路,东邻楚善街,西靠体育街,是首义文化区的核心建筑,与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红楼)、孙中山铜像、黄兴拜将台纪念碑、烈士祠牌坊等同处一条轴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辛亥革命。去感受那段火红的革命历史。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学生发言:阅读教材,说一说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革命起义有哪些?结果如何? 提示: 2.教师讲述:讲述黄花岗起义概况 3.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黄花岗起义 4.展示材料: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 5.教师提问:黄花岗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 提示: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6.图片展示:出示徐锡麟、秋瑾、黄兴等人的图片和林觉民的《与妻书》以及黄兴的绝命书 思考:这些革命党人有什么的精神值得人们学习? 提示:追求真理、百折不挠,前赴后继、浴血奋斗 目标导学二:武昌起义 (一)武昌起义 1.图片展示:展示起义图片 2.材料引入:据此,则人数已多,乘此路潮鼓涌之时,尤易推广。盖鄂省军届久受压制,以表面上观之,似无主动之资格,然其中实蓄有反抗之潜力;而各同志尤愤外界之讥评,必欲一申素志,以洗其久不名誉之耻。似此人心愤发,倚为主动,实确有把握,诚为不可得之机会。若强为遏抑,或听其内部自发,吾人不为之指挥,恐有鱼烂之势,事诚可惜。 ——黄兴 3.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结合材料分析武昌起义的有利条件? 提示:保路运动兴起;有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革命基础好;湖北新军倾向革命等等。 4.图片展示:展示武昌起义形势图 5.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讲述武昌起义的简要过程。 提示:武昌新军工程营起义(10月10日)→夺取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占领武昌城→攻占汉口、汉阳→成立湖北军政府(10月11日),黎元洪为都督→各省纷纷响应,一半以上宣布独立 6.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武昌起义(电影辛亥革命) 7.教师提问:请谈谈你对革命党人推举黎元洪为都督的看法? 提示:说明革命潜伏着危机。 (二)辛亥革命的意义 教师讲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

第19课 辛亥革命导学案

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9课辛亥革命 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理论,理解认识辛亥革命的成 1.重点: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影响 2.难点:多角度认识辛亥革命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基础认知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1、清末“新政”:《______》签订后,遭受重挫的清政府也试图通过“新政”进行“___”。“新政”的内容与________时期所颁布的改革举措颇多相似,但更为______。清政府力图在____、____、商业、____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由于政权掌握在__________手中,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____。这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____这个政府,中国才有希望。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 (1)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孙中山首先举起了_____的旗帜。孙中山是广东省___县人,出身于___家庭,先后在_____、广州、香港等地比较系统地接受了___________教育。______战争爆发后,孙中山深知____道路不能挽救国家,于_____年11 月在____组织_____,走上了革命道路。 (2)同盟会的建立:____年8 月20 日,孙中山与___等人在日本___创建全国性的_________团体中国_____,孙中山被推举为___。孙中山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中国同盟会___。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___》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_______________三大主义,合称“______”。从此,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_______革命开始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有力促进了_______的发展。除继续宣传___________外,孙中山还组织了多次_______起义。革命党人前仆后继,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_____年4 月27 日的广州______起义引起了巨大震动。 (3)预备立宪:在____运动推动下,_____年9 月,清政府宣布______。立宪派成立了_________,积极推进立宪运动。立宪运动造成很大声势。_____年8 月,清政府颁布《_________》,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为此,立宪派先后掀起3 次________运动,但很快被证明_____。1911 年5 月,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

9《辛亥革命》教案 一、课标内容 了解武昌起义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学情分析 本课之前学生已学习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知道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救不了内外交困的中国。了解了这一背景,具备了学习辛亥革命的基础知识。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年学习中国历史的经验,对历史事件发展的全过程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具备了学习辛亥革命的基本技能。但是八年级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不强,对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有较大的难度。通过本课的教学,能有效的解决学生这方面的困难。 三、教材分析 中华民族在20世纪走过了一条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是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可以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看作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看作它最终结出的硕果。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的革命洪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爆发。 四、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讲解、自主学习、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2.学习目标 目标1: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本课教材内容,并记录疑惑点,培

养自主学习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目标2:阅读教材及观看视频,归纳出辛亥革命前革命志士在各地进行了哪些起义,及其起义的时间、领导人、结果;通过分析教材中材料研读问题,分析出黄花岗起义的意义,认识到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重点) 目标3:阅读教材,记住武昌起义的时间、地点、革命主力;阅读材料,小组合作分析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六、教学活动 1.课堂导入 师:展示孙中山图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早期活动,孙中山为了挽救中国危机,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成立兴中会、同盟会。准备发动广州起义,但是由于消息泄露,起义失败。不过这时的中国,各地起义如火如荼的展开,本节课我们学习第9课辛亥革命,一起回顾那场波澜壮阔的革命。 2.讲授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目录 (呈现)本课两个子目:革命志士的奋斗、武昌起义。 (2)自主学习 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质疑】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 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问题。 教师:出示: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图片。

第9课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课后练习 1.武汉市的“首义路”、“首义广场”、“首义公园”等地名会让我们联想到(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义和团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 2.“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是女革命家秋瑾的豪迈诗篇。她在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武装起义是( ) A.绍兴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萍浏醴起义 D.镇南关起义 3.“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该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广州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萍浏醴起义 D.武昌起义 4.孙中山赞誉黄花岗起义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是因为它( ) ①是最为著名的武装起义②为武昌起义创造了有利条件③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加速了革命进程④表现了革命党人的勇敢精神和英雄气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右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幅浮雕,描绘的历史情景是“深夜,起义的新军和市民,摧毁了湖广总督府门前的大炮,正向总督府里冲去。总督府的牌子,被打断在阶前;撕碎了的清朝的龙旗,被践踏在地下”。此浮雕反映的是() A.虎门销烟 B.金田起义 C.武昌起义 D.义和团运动 6.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

7.林伯渠说:“对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这段话旨在强调( ) A.辛亥革命意义重大 B.广大民众尚未觉悟 C.革命时机不够成熟 D.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提前起义。他们冲出营房,奔向楚望台军械库,守卫军械库的新军打开库门响应。第二天,起义军占领武昌。接着,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材料二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一个普通却又极不平凡的日子,就在这一天,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变革由此开始,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开端。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起义的组织者是谁? (2)这次起义被称为“首义之举”,你理解的首义精神是什么?(3)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导学案

导学案班级姓名第组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辛亥革命 一、学习目标 1.识记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志士发动的武装起义的名称、领导人及影响。 2.掌握武昌起义的背景、过程,分析归纳其历史意义。 3.感受革命党人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二、自主预习 1.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在江西湖南交界的发动武装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1907年,孙中山亲赴越南河内,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袭取镇南关。 3.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与,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 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终结。 三、合作探究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扳倒了,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之间不许称“大老爷”“老爷”“大人”,而改称为“先生”“君”“同志”等,不许府署官员坐轿。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1)材料单元出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材料中“中国革命成功了”的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 四、随堂演练 1.在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是()

导学案 A.萍浏醴起义B.浙皖起义C.镇南关起义D.黄花岗起义 2.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规模最大的起义是() A.萍浏澧起义 B.浙皖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镇南关起义 3.辛亥革命爆发前,同盟会所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A.基本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挫伤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积极性 C.动摇清朝的统治基础,加速革命发展的进程 D.扩大了革命派的群众基础 4.20世纪初,导致同盟会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革命党人未发动和依靠群众B.发动武装起义的条件不成熟 C.革命党人未提出明确的纲领D.武装起义的计划不周密 5.下列说法符合辛亥革命爆发前武汉的史实有: ①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展;②出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③反帝斗争不断高涨;④孙中山等革命党人进行了较长的起义准备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武昌起义依靠的主要力量是() A.资产阶级B.无产阶级C.湖北新军D.农民阶级 7.武昌起义的客观有利时机是() A.20世纪初开展的收回利权的斗争 B.湖北文学社和共进会的宣传、组织工作 C.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成反清的武装起义 D.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8.下列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 A.清朝湖北当局无力顽抗 B.革命党人筹划周密、完善 C.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 D.立宪派改变策略乘机附和 五、课后反思 【答案】 二、自主预习 1.萍乡、浏阳、澧陵萍浏醴起义 2.广西起义 3.文学社共进会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第二课 辛亥革命

第二课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20世纪初中国的局势概况有个初步地了解和认知。并培养学生从有关资料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 (2)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兴中会、同盟会以及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2.能力目标 通过视频材料,使学生对这段历史时期的情况能有个直观清楚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互动,加深学生的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为国奋斗、奉献的精神。 (2)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史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对历史概况有个清楚的认识和价值判断。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20世纪初中国的概况; (2)同盟会的成立及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3)辛亥革命的意义。 (4)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上台的举措;日本“二十一条”的提出;袁世凯复辟与护国运动;军阀割据概况。 2.难点 (1)兴中会的创建; (2)武昌起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3)辛亥革命的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一战也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一战结束后,巴黎和会召开,如何处理德国成为列强讨论的焦点,而中国山东问题也被列为重点问题。中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但是《凡尔赛合约》却规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权益转给日本。当时中国代表团拒绝签署合约。中国战胜了却无法享受战胜国的待遇,还受尽掠夺,那20世纪初的中国的发展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课《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 二、讲授新课 1、(1)20世纪初的中国 阅读课文,请从课文中归纳出20世纪初列强对中国的掠夺的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并举例说明。 (2)指出民族工业得以发展的条件是什么?

第9课辛亥革命

部编版2018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学案) 【知识要点检测】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刘道一、蔡绍南领导的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孙中山、黄兴、赵声等人领导的黄花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绕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二、武昌起义 3.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阐门。 【基础练】 1.中国同盟会,亦为中国革命同盟会,是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A) A.苹测起义

B.广西起义 C.安庆起义 D.武昌起义 2.1907年夏,浙江光复会员与会党群众组成光复军,约定安徽、浙江同时举义。在这次举义中遇难的革命党人是(B) ①蔡绍南②徐锡麟③黄兴④秋瑾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3.每到清明节,某中学的学生都会到下图所在地去扫墓,祭奠英烈。他们祭奠的是(D) A.天京保卫战中战死的太平天国将士

B.戊戌六君子 C.甲午海战中殉国的清军将士 D.黄花岗七十二烈土 4.“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是其豪迈诗篇。因歹徒告密,其在浙江绍兴被捕遇难,此人是(B) A.刘道一 B.秋瑾 C.黄兴 D.蒋武 5.孙中山称道下图中人物:“光复以前,新人首先入同盟会者秋女士也,今秋女士不再生,而‘秋风秋雨愁煞人’之句,则传诵不忘。”她参与的革命活动是在浙江绍兴准备策应(A) A.安庆起义 B.萍浏醴起义 C.广西起义 D.黄花岗起义 6.(2017,成都)纪录片《复兴之路》的解说词中写道:“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种“感受”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9课 辛亥革命

第9课辛亥革命 【知识与技能】 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广州起义、武昌起义;知道徐锡麟、秋瑾以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雄事迹;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识读图片、研讨资料,从中获得有效历史信息,学会全面认识、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革命党人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革命史实,树立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和与时俱进、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重点】 广州起义、武昌起义。 【难点】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自主学习】 1.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革命起义有哪些?结果如何? 2.武昌起义的经过如何?它成功了吗? 3.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 【新课导入】 (材料式导入)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从东面起的第三幅浮雕展现了武昌起义的情节。作为国家级的纪念碑为何选择武昌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呢?它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历史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辛亥革命》,去感受那段火红的革命时期。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阅读教材P42,说一说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革命起义有哪些?结果如何? 答案提示:

(1)黄花岗起义的领导人是谁?起义中英勇就义的烈士被埋葬在哪里?被称为什么?从他们的事迹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精神? 答案提示:黄兴;起义中牺牲的七十二名烈士被合葬于广州黄花岗,被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感受到了革命党人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精神。 (2)根据所学回答P43“材料研读”问题。 答案提示:①黄花岗起义是近代史上一次具有较全面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②黄花岗起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民族革命精神的进一步高涨,为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事业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传播了民主自由的思想,并且推动了亚洲的民主革命运动。②虽然黄花岗起义失败了,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用生命和鲜血献身革命的伟大精神却震动了全国,也震动了世界,从而促进了全国革命高潮的更快到来。④起义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清朝统治,为后来武昌起义一举成功准备了条件。 3.讨论:同盟会领导的起义相继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群众基础薄弱,准备不足。 教师点拨:失败原因还包括革命团体本身力量不足,革命团体内部人员质量良莠不齐等。 知识点二武昌起义 1.活动阅读教材P44,结合P45《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示意图》中左上角“武昌起义形势图”,回答: (1)概述武昌起义的时间、主力、经过和结果。 答案提示:时间:1911年10月10日。主力:湖北新军。经过:发动起义——夺取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武汉三镇光复——湖北军政府成立。结果: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2)阅读P45“知识拓展”,谈谈你对革命党人推举当时还是清政府官员的黎元洪为都督的看法。 答案提示:说明起义军经验不足,没有认识到掌握政权的重要性,拱手将军政府都督的位置送给黎元洪,使革命从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 (3)根据所学思考: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革命派武装起义对革命形势的推动、文学社和共进会的长期工作、同盟会的帮助、湖北新军的革命首创精神、人民群众的配合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