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易错题

初中历史易错题
初中历史易错题

七年级历史期末易错题

七年级历史期末易错题整理(09---13年) 1.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基础,这种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开始于(D A.炎黄部落联盟的形成 B.尧舜时期“天下为公”的说法 C.儒家思想的影响 D.秦汉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 2.下列最能体现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英雄气概的一句话是(B) A.“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D.“兼爱,非攻” 3.黄河在我国古代历史上被称为“害河”,下列人物与两汉时期治理黄河无关的是:(C) A.汉武帝 B.汉明帝 C.杜诗 D.王景 4.为汉匈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事件是:(D) ①张骞通西域②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③呼韩邪单于归汉④昭君出塞 A.①③④ B.②③④ C. ①③ D. ③④ 5.从下面的历史短句台词(片断)中,可以得知他们正在学习(A) 小华:“送人千里,终有一别,陛下请回吧!” 小明:“爱卿,辞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了,则国无宁日,望卿不辱使命,早去早回。”: A.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B.汉明帝派人去西域求佛 C.王昭君出塞 D.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6.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后,所经地点的先后顺序是(C) ①河西走廊②安息③今新疆境内④大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 7.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传入我国是在(B) A西汉初年 B 西汉末年 C东汉初年 D东汉末年 8.佛教和道教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统治者的提倡和利用,其共同的原因是( A )(13年) A.宣传的内容都有麻醉人民的作用 B.都认为忍受苦难能进入长生不老的最高境界 C.都主张修生养性,得到成仙 D.都宣扬放弃欲望就可以摆脱生死轮回 9.三国时期,台湾地区被称为(D) A琉求 B琉球 C夷州 D夷洲 10.下列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错误的是:(B) A.发生在公元4世纪 B.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军攻晋 C.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D.战后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11.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C) A.江南气候温暖湿润 B.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南方土地肥沃 12.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史(12年)

(易错题精选)初中英语语音的全集汇编附答案

一、选择题 1.Which “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has a different pronunciation(发音) ? A.machine B.children C.teacher D.chair 2.下列各组字母中,不符合字母顺序的为________. A.C; D; E B.D; G; J C.L; M; N D.A; L; J 3.与“Gg”含有相同读音的字母的是________。 A.Jj B.Tt C.Kk D.Hh 4.下列各组字母中全部是元音字母的是 ____。 A.a, e, o, r B.a, i, u, e C.o, u, e, n 5.根据朗读基本知识要求,以下哪个句子应该在句末读升调? A.When do you get up every day? B.Which subject do you like better, English or Chinese? C.Can I try it again? D.Here you are. 6.选出下列字母中都含有相同音素 ......的一组字母:________。 A.Ff; Ll; Hh B.Gg;Tt; Zz . C.Bb; Dd; Jj D.Aa;Kk; Xx 7.There is__________ “s”and __________ “u”in the “sun”. A.a;an. B.an; a C.an; an D.a;a 8.下列字母书写格式正确的是 ____。 A.B.C.D.9.Choose one of the letters with different pronunciation. A.cake B.face C. apple D.late 10.China is ________ancient country and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come to learn Chinese culture. A.a B.an C.the D./ 11.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has a different stress(重音)? A.country B.famous C.outside D.repeat. 12.His father bought him a new / t??/ for his birthday. A.tool B.tail C.tall D.toy 13.Which word of the following doesn't have the same stress as the others? A.Subject B.Product C.Request 14.Which pronunciation is not the same as the others? A.win B.with C.king D.rice 15.Which has the different sound of the letter group ‘igh’ from the other words? A.high B.night C.weight D.right

中考历史必须知道的易错题

中考历史必须知道的易错题 中国古代史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因为在这一时 6.佛教没有被阿拉伯人传至欧洲,佛教传入中国是在西汉末年。 中国近代史 1.最先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的条约是《南京条约》。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目的是镇压义和团运动,根本目的是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 2.在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曾经有过“同病相怜”的相同命运。1850年一部中国人编写的系统介绍世界各地历史地理的著作传入日本,日本有识之士争相传阅,奉为海防宝鉴的著作是魏源的《海国图志》。 3.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点是:爱国的进步的运动,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政治上挽救民族危亡,但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4.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是事件是明治维新和新文化运动。 5.洋务运动主张“自强”“求富”——戊戌变法主张“变法图强”——辛亥革命主张“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科学”。“公车上书”的背景是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就其反封建性质来说的。 6.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都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的。北伐战争最主要的成果是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毛泽东最大的贡献是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新中国,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7.孙中山先生没有亲身参与武昌起义和北伐战争。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它推翻的是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8.在二十世纪20年代的中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件事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向井冈山进军,建立革命根据地,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9.三大战役中的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在1949年。 10.推翻南京国民政府是在渡江战役后。 中国现代史 1.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是辛亥革命,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是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是开国大典。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运动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是发生在文革时期而不是改革开放时期。 3.党的历史上重要的理论创新及意义: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及发展,使中国人民获得解放,人民当家作主;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和发展使中国人民正在逐步摆脱贫穷走向富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诞生指引中国人民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阔步前进。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重大的制度创新及意义: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是我国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创立,很好的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实现了各民族的大团结和共同繁荣;“一国两制”的实施,使港澳顺利回归,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进行的大的制度创新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立;国有企业的改革;教育体制的改革等,这些制度创新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表明了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进步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6.新中国成立时中国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初中英语易错题集锦

初中英语易错单选题 1 What do you think ______solve the problem ? A.you can do B.can you do C.you can do to D.can you do to 2 In the past he often made his sister___, but now he is often made __by his sister. A.to cry; to cry B.cry; cry C.to cry; cry D.cry; to cry 3 The teacher told us that the sun ____in the east. A.rises B. rose C. raises D.raised 4 He lives in a village _____there are a lot of trees. A. there B. where C.that D.which 5 He ________ Alice for ten years. A. married to B.has married to C.has married D.has been married to 6 We need fifteen more people _____our team to do the job. A.but B.except C.as well D.besides 7 They won`t allow us ________ at this beach. A.swimming B.to swim C.swam D.swim 8 Is this factory ______you visited last week? A.that B.where C.the one D.in which 9 The reason ___he was absent from the meeting was ___his car broke down on the way. A.that; because B.why; that C.that; that D.for; that 10 Is the river_____ through that town very large? A.which flows B.flows C.that flowing D.whose flows 11 The teacher told me that the students I wanted to see were seen___ football on the playground just now. A.playing B.to be playing C.play D.to play 12 The red rose is the only one _____I really like. A.which B.who C.that D.whom 13 All the apples _____ fell down were eaten by the pigs. A.those B.which C.what D.that 14 Don`t forget the day ______you were received into the Youth League. A.when B.that C.at which D.where 15 I prefer______ at home to _____outside. A.staying, playing B.to stay, play C.staying, play D.to stay, playing 16 The box is _____what I saw in the shop. A.same as B.the same like C.the same that D.the same as 17 The pen ______she writes letters is broken. A.which B.that C.with which D.by which 18 Would you like to ______us in our discussion.

中考英语易错题集锦精选

中考英语易错题集锦 一、名词、冠词 1.– What can I do for you? -- I’d like two _______. A. box of apple B. boxes of apples C. box of apples D. boxes of apple 答案: B. (选择其它三项的同学要注意仔细看题.不要马虎, 这里box 和apple都是可数名词) 2.Help yourself to _________. A. some chickens B. a chicken C. some chicken D. any chicken 答案: C (选择A的同学要注意chicken当鸡肉讲时不可数) 3..________ it is today! A. What fine weather B. What a fine weather C. How a fine weather D. How fine a weather 答案: A. (选择B的同学要注意weather不可数. 选择C和D的同学要注意weather是名词, 要用what来感叹.) 4.Which is the way to the __________? A. shoe factory B. shoes factory C. shoe’s factory D. shoes’ factory 答案: A. (选择D的同学注意这里不是指名词所有格, 而是名词作形容词的用法.类似的用法如: pencil box; school bag等.) 5.This class ________ now. Miss Gao teaches them. A. are studying B. is studying C. be studying D. studying 答案: A. (选择B的同学要注意, 当这种概念名词当“人”讲的时候要做复数处理.类似的还有: the police are running after the thief等) 6.We will have a _________ holiday after the exam. A. two month B. two-month C. two mo nth’s D. two-months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模试题(含答案)(2)

一、选择题 1.“在30年代,他……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大国崛起》这段解说词评论的是() A.“科技立国”政策B.罗斯福新政 C.斯大林模式D.改革开放 2.如图所示的战役 A.标志二战达到最大规模B.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C.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D.宣告二战欧洲战事结束 3.罗斯福在1933年就职演说中说:“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这说明罗斯福 A.对工业进行了调整 B.逐步走向了独裁 C.要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D.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4.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增多”“达到最大规模”这些关键词直接有关的事件是A.凡尔登战役B.日本偷袭珍珠港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D.诺曼底登陆 5.20世纪30年代关国充当了欧洲绥靖政策的积极伙伴。一件事情的发生,促成了类国长期以来的孤立主义外交和对日绥靖政策的终结。这件事情是 A.九一八事变爆发B.德国闪击波兰 C.日本偷袭珍珠港D.《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6.1932年,某政要指出:“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出现这一形势的主要原因是 A.同盟国和协约国军事对峙B.严重的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C.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D.慕尼黑会议割让苏台德 7.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给人类留下了哪些历史启迪?() ①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②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始终难以合作 ③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和平共处 ④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悲剧不能重演 A.②④B.①③④ C.①②D.①②③④

(完整版)2018年中考英语易错题汇编

18年中考英语易错题汇编 1. ---We?ll do what we can ____English well this term. ---It?s high time for you to work hard. A. study B. to study C. be studied D. be studying 答案:A, 解析:因为大家知道情态动词后接动词原形,但是请大家分析下句子的成分,这里的what we can 实际省略了do,这个what we can do 在句子中作宾语从句。正确答案是B,用动词不定式作目的状语。后面回答的it's time for sb.to do sth.....对某人来说是时候去做...这是固定用法。 2. ---I don?t think your team can beat theirs. ---____. But we could if Lin Tao were on the team. A. No, we can?t B. Yes, we can?t C. Yes, we can D. No, we can 答案:A, 解析:在think,believe这类词接的宾语从句,否定要提前。而对于否定句的回答,与习惯相反,yes是“不”no 是“是的”B,D结构不正确,首先要排除。而我们看后面的BUT,表示转折,说明回答者的队没有打赢。那么就是we can't. 正确答案是A。翻译为“是的,我们没有赢” 3. ---Have you finished your work yet? ---No, not yet. I think it?ll take _____ ten minutes. A. another B. other C. others D. more 答案:A, 解析:another +数词+名词固定用法,another表示“另外的,再” 根据题目意思,可以判断是需要再花10分钟,所以答案是A。 4.Roy made several kites, but _____ of them can fly high in the sky A.neither B. none C. all D. most 答案:B, 解析:neither "两者中任何一个都不" all "三者或三者以上都" most"大部分" 根据题目意思,只有none表示“一个都没有”没有确定的数量,不知道是2个还是3个或3个以上。 5. ---Will you be back ____ five in the afternoon? ---I?m not sure, maybe later than that. A. in B. before C. for D. until 答案:B, 解析:in 只能接一段时间,before "在...之前" for 接一段时间,until“直到...."答案为B。 6. ---I?m sorry to have kept you waiting long. ---Never mind. I ____ here for only a few minutes. A. have been B. have come C. have arrived D. waited 答案:A,

高考历史易错题(2)

1.(2018·重庆名校联盟第三次联考·24)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孔子提出“仁”和“克己复礼为仁”等思想;孟子认为道德修养是圣人才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荀子提出君子“至德”的实现是遵循道德的结果。据此可知,他们都强调( ) A.道德自律理应是个体的自觉追求 B.独立平等是个体道德自律的前提C.只有道德自律才能建立和谐社会D.诸侯国君是社会道德自律的楷模3.(2019·湖北华中师大新高考联盟高三1月教学质量测评·25)贞观十七年,因地方大旱,朝廷派遣十七道巡察使巡查地方。此外,唐前期还设有诸道采访使、观察使、宣慰使、市舶使、海运使、户口使等几十种官职。这种措施的盛行,表明( ) A.唐朝地方体制存在严重弊端B.唐代统治者分散了地方的权力 C.唐代重视地方制度的建设D.藩镇的存在分化了地方的事权2.29错题 9.(201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模·32)著名学者威尔,杜兰特说:“对于雅典人来说,公民不仅是选民,而且可以轮流以抽签或背诵诗文的方式充当地方首长或法官。他必须保持自由之身,随时准备为国家效势。任何受命于他人或须以劳力为生的人,都不可能有此闲暇或能力从事这类工作。因此,就绝大多数雅典人看来,劳动者似乎不适宜充任公民。”这体现了雅典() A.公民权利范围的局限性 B.民主自由的局限性 C.公民权利实现的局限性 D.审判制度的局限性 11.(2019·四川蓉城名校联盟第二次联考·34)表3 1930~1932年乌克兰地区粮食产量和征粮量(乌克兰每年向苏联中央政府上交的粮食量)统计 这表明当时苏联() 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存在重大失误B.农村经济建设深受西方经济危机影响 C.农民为国家经济工业化作出巨大贡献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难以恢复国民经济

冲刺中考历史易错题典型题答材料解析三个要点

冲刺中考历史易错题典型题答材料解析三 个要点 中考前最后的这段时间对历史与社会学科来说,这是中 考复习备考的关键时刻,也是知识融会贯通,由量到质的一 个蜕变的过程。常言道:“有备无患,自保而全胜。”意即是做足、做好充分的战前准备,才能保全自己,继而破敌取胜。考试也是如此,考前准备得充分与否,直接决定了考试的最 终结果。但这个准备可是多方面的——知识储备上的、思想上的、心理上的、生活上的……等等。针对《历史与社会》的学科特点,我在此抛砖引玉,说一说我对各位考生的复习 建议。 通过对历史与社会学科考试说明的分析,可以看出, 2005年中考的命题将会注重体现新的课程理念,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考查。 注重考查学生收集、阅读材料,并从中获取和运用有效 信息的能力; 注重考查学生用历史、发展、综合的眼光观察现实社会 的能力; 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命题会体现时代,会贴近学生和社会。而且在题型和题 面语言、题面问题情境的设置上都会更符合中学生的思维特

点,充分加强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充分发挥历 史与社会教育的社会功能。 我们一起结合例题作以简单的分析。 例题1:下列事件与穆罕默德无关的是 A.基本上完成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B、在麦加开始传教 C、世纪初创立伊斯兰教 D、阿拉伯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 答案:D 解析:这是一道判断式逆向选择题,解逆向选择题的方 法有:直接判断法、排除法、肯定与否定结合法。该题采用 排除法最好。该题题干要求是与穆罕默德无关的事,采用排 除法,先排除表述正确三项,选项A、B、C都表述正确,排除后剩下的一项,即D为正确答案。解答本题应注意题 型是逆向选择题,要克服思维定势。解题的关键是能准确回 忆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例题2:阅读下列材料: 公元前一世纪,欧洲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曾穿着一 身丝袍出现在罗马大剧场,轰动一时。后来,身着中国锦衣 绣服,成为罗马上层社会的风尚。 请回答:材料中提到恺撒身着丝袍出现于罗马大剧场, 此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朝代?

最新中考英语易错题分类汇编解析 单项选择易错题 完整版 (3)

中考英语易错题分类汇编解析单项选择易错题 1 What do you think ______solve the problem ? A you can do B can you do C you can do to D can you do to 2 In the past he often made his sister____, but now he is often made ___by his sister. A to cry; to cry B cry; cry C to cry; cry D cry; to cry 3 The teacher told us that the sun ____in the east. A rises B rose C raises D raised 4 He lives in a village _____there are a lot of trees. A there B where C that D which 5 He _________ Alice for ten years. A married to B has married to C has married D has been married to 6 We need fifteen more people _____our team to do the job. A but B except C as well D besides 7 They won’t allow us ________ at this beach.

A swimming B to swim C swam D swim 8 Is this factory ______you visited last week? A that B where C the one D in which 9 The reason ____he was absent from the meeting was ____his car broke down on the way. A that; because B why; that C that; that D for; that 10 Is the river_____ through that town very large? A which flows B flows C that flowing D whose flows 11 The teacher told me that the students I wanted to see were seen___ football on the playground just now. A playing B to be playing C play D to play 12 The red rose is the only one _____I real like. A which B who C that D whom 13 All the apples _____ fell down were eaten by the pigs. A those B which C what D that 14 Don’t forget th e day ______you were received into the Youth League.

【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易错题解析:中国古代史

2017届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点解析:中国古代史 一、先秦 1.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中华文明的开篇 (1)政治:社会形态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形成三个阶段:王位世袭制度、世卿世禄制、分封制、郡县制度都是典型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2)经济:以关中地区为中心的经济格局逐渐形成;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到来;农业、手工业、商业三大部门形成;土地所有制经历了从井田制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变迁。 (3)民族:华夏族主干形成,春秋战国形成了第一次民族融合高潮。 (4)思想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形成。 2.重点记忆内容 (1)商鞅变法的影响。 (2)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及认识。 (3)《诗经》的内容和历史地位。 3.易错易混知识点(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1)夏、商、西周的都城位置都在今陕西境内。 (2)我国的青铜时代应包括两周、春秋、战国。 (3)西周中后期,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都较突出,加剧西周的衰落和灭亡。 (4)春秋时吴国开凿运河邗沟是为了攻打越国,吴越争霸。 (5)鲁、齐、宋、晋都是春秋时期山东境内的重要封国。 (6)王位世袭制确立标志着夏朝的建立。国人暴动即奴隶暴动。 (7)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性质相同。 (8)韩非子的法家思想是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 (9)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国有即集体所有。 (10)“春秋无义战”,因而春秋时期的战争没有任何进步之处。 (11)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春秋时期人,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也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二、秦汉

1.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封建大一统 (1)政治: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得以建立和巩固;封建统治思想得以确立。 (2)经济:新的赋税制度开创了以人丁为主征税的先河:陆上和海上丝路开辟,对外贸易开始。 (3)民族:边疆民族发展较快,边疆开发,与中原的交往和联系加强。 (4)对外:东亚文化圈突破东亚范围,远及欧洲和非洲;丝绸之路形成。 (5)文化: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气势恢弘。 2.重点记忆内容 (1)秦统一的历史条件和意义、评价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 (2)张骞通西域的影响。 (3)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影响。 (4)秦汉文化的特点、造纸术发明和外传的意义。 3.易错易混知识点(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1)灵渠开凿于战国时期的秦国、主要用于灌溉。 (2)中国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是分封制、郡国并行制、三省六部制。 (3)秦朝半两钱、唐朝开元通宝的范式都是圆形方孔。 (4)汉武帝时,刺史是州级地方行政官员。 (5)昭君出塞发生在汉武帝时期。 (6)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打通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7)西汉时,中国与朝鲜、日本、印度、西亚、欧洲都有直接往来。 (8)太初历、《九章算术》、《黄帝内经》都编定于西汉时期。 (9)西汉时,纸已经逐渐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10)西汉长安民俗生活情景已出现吃葡萄、放鞭炮、烤甘薯。 (11)汉武帝时期三次大规模反击匈奴的战争,设西域都护彻底解除了匈奴对中原与西域的威胁。 (12)道教等同于道家学说。

初三世界历史上下册易错题精选

初三世界历史上下册易错题精选 1. 英国《权利法案》颁布的意义在于() A.结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知的建立 D.推翻了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 2.下列有关中东地区的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战略位置重要 B.石油资源丰富 C.以阿拉伯国家为主 D.不包括以色列 3.属于美苏争霸中美国所为的是() ①在古巴部署了导弹②出兵越南③出兵阿富汗④出兵朝鲜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①③④D.②③ 4.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 B.十四世纪兴起于意大利 C.是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兴起 D.其核心思潮是人文主义 5.下列发生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大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查理一世挑起内战②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③苏格兰人民起义④《权利法案》的通过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6.历史上俄英两国都发生过标志着新的历史时期到来的革命,两者的主要不同点在() A.建立的社会制度 B.革命进行的方式 C.人民群众的参与 D.旧统治的结束 7.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列强的一次分赃会议,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是() A.军备问题 B.殖民地问题 C.德国边界问题 D.奥地利的独立问题 8以下历史人物中,抗击过同一国家的民族英雄是() ①华盛顿②玻利瓦尔③林则徐④章西女王 A.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9.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让农民自下而上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说明1861年改革的直接动机是() A.解放农奴 B.发展资本主义 C.避免革命 10.纳粹党为了转移德国人民对垄断资产阶级的仇恨,把德国人民的苦难都归罪于() A.德国共产党 B.马克思 C.苏联 D.犹太人 11.对雅尔塔会议主要内容及评价表述正确的是() ①苏联对日作战②建立联合国③加快了战胜德国法西斯的步伐④对战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A.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③ 12.20世纪50---70年代,改革成就较为突出的社会主义国家是() A.苏联 B.匈牙利 C.捷克斯洛伐克 D.波兰

中国近代史易错题集

中国近代史易错题集 1、中国近代史上某一不平等条约规定,“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今诸国驻防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山海关。”该规定的影响是()A、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权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D、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民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 ) ①外国商人可以在中国开办工厂②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各地自由经商 ③中国手工业纺织无法与外国的机器纺织抗衡④与英商协定导致关税低有利外国商品倾销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3、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是工茂荫,他币值制改革在1854年受到申斥。这件事背景不可能是()①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促使币制改革②鸦片大量倾销导致白银外流 ③镇压农民起义,军费开支浩大④通商口岸日本开设工厂,政府收入锐减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4、这些诗句反映的英雄事迹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②“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③“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辑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④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鬼魅之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③②① D、④②③① 5、一位老爷爷出生在十九世纪初,见证了堂堂大清帝国像列强眼中的“一只羔羊”一样被任意宰割,他有四个儿子也饱经沧桑。下面是他对四个儿子的描述,不属实的是() A、老大1843年在海关工作,关税却要与英国协定 B、老二是圆明园的管理人员,目睹“万园之园”被烧毁 C、老三1896年在上海看到了日本人开设的工厂 D、老四1905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6、某班同学拟举办中华民国成立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缔造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 A、东京 B、武昌 C、广州 D、南京 7、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说过,纪念“五四”运动,不能忘掉《新青年》。这主要是因为() A、《新青年》是陈独秀创办的 B、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促进了青年学生走上救国救民的道路 C、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D、《新青年》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8、“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提携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道路 C、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 D、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9、九年级的小明和小红两位同学在复习中国近代史时,经过讨论,他们得出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正确的是() 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10、确定主题整理知识是常用的复习方法,以下资料,是在哪一个主题下整理在一起的() ①新文化运动②五四运动③北伐战争④黄埔军校 A、反对北洋军阀统治 B、近代化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国共两党首次合作 11、中国近代史上,主张学习西方并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历史人物是() ①李鸿章②康有为③孙中山④严复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中考历史易错题

中考历史易错题 中国古代史 1。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兴起于东汉。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因为在这一时期还吸取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 3.注意墨家学派不为统治者所重视,因为它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 4。不能说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只能说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汉字。 5。中国“文人画”的突出特点不是画景而是写意. 6。佛教没有被阿拉伯人传至欧洲,佛教传入中国是在西汉末年。中国近代史 1.最先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的条约是《南京条约》。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目的是镇压义和团运动,根本目的是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 2。在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曾经有过“同病相怜”的相同命运。1850年一部中国人编写的系统介绍世界各地历史地理的著作传

入日本,日本有识之士争相传阅,奉为海防宝鉴的著作是魏源的《海国图志》。 3。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点是:爱国的进步的运动,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政治上挽救民族危亡,但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4。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是事件是明治维新和新文化运动。 5.洋务运动主张“自强”“求富”-—戊戌变法主张“变法图强”——辛亥革命主张“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科学”。“公车上书”的背景是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就其反封建性质来说的. 6。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都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的。北伐战争最主要的成果是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毛泽东最大的贡献是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新中国,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7.孙中山先生没有亲身参与武昌起义和北伐战争。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它推翻的是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8。在二十世纪20年代的中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件事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向井冈山进军,建立革命根据地,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中考历史易错题汇总

中考历史易错题汇总 世界古代史: 促使原始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被称为亚非文明古国最主要的原因是社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历史上曾在伊拉克这一地区创造高度文明的国家是古巴比伦王国,它是生活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建立的,在两河流域还诞生了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从发源地来看,古代希腊文明不同于亚非文明,它是以海洋为中心的。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曾经在公元前6世纪建立奴隶制共和国的国家有雅典和古罗马,著名的斯巴达克起义就是发生在罗马共和国时期。西欧奴隶制度崩溃的标志是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史学界将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统治的时期称之为中古世纪,巴黎和伦敦都是中世纪兴起的名城,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与“真主”、“穆斯林”、“清真寺”有关的宗教是伊斯兰教,三大宗教中它是对统一起到促进作用的宗教。麦加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地,622年穆罕默德建立政教合一国家的地点是麦地那。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三教圣地之所在是耶路撒冷。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最先形成于法兰克王国,是通过查理·马特改革形成的,在这种制度里,上下级是封建主与附庸的关系,是以土地为纽带的。从西欧主要封建国家形成的历史来看,英吉利王国的形成途径不同于法兰西的、意大利和德意志,后三个国家是由法兰克国家分裂而来的。马拉松长跑源于希波战争,公元前4世纪,率军打败希腊联军的国家是:马其顿。罗马帝国初期大致相当于中国汉朝,当时中国称该国为大秦,罗马帝国与中国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是166年,大秦王安敦派遣使者来到东汉。 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是拉丁字母,它使用的范围和罗马帝国的扩张有直接关系。为后世的字母文字奠定基础的文字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欧洲字母文字的渊源是腓尼基字母。马可·波罗是意大利人,它访华时中国处于元朝时期,《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刺激了西欧人开辟新航路。我们今天使用的纪年方式是从耶稣出生这年算起的。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古印度人。

高考历史易错题解析

专检测题八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罗素指出“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在他们认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可见,浪漫主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 A.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的驱动 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 C.工业革命使“理性的胜利”成为谎言 D.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答案 C 解析浪漫主义的兴盛是因为对启蒙运动所宣传的理性主义和工业社会的失望,正是材料中“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的体现,C项正确。 2.法国文学家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是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主要反映了 () A.对人性解放的歌颂B.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歌颂

C.对社会制度的歌颂D.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答案 D 解析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强调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3.外国语学校决定举办一次介绍欧洲文化的活动,准备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讲题包括:“拜伦的诗歌创 作”“雨果的小说艺术”和“德拉克洛瓦的绘画艺术” 等。为配合这项活动,学校还决定安排一个“舒伯特之 夜”的音乐会。下列为这次活动拟定的主题,恰当的是 () 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 B.启蒙运动时期的艺术 C.浪漫主义的文艺 D.现实主义的文艺 答案 C 解析拜伦是19世纪的浪漫主义诗人,雨果是浪漫主义文学家,德拉克洛瓦是19世纪前期的浪漫主义画家,舒伯特是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代表人物,都是涉及到浪漫主义的文学艺术,选择C项符合题意。 4.19世纪早期欧洲工人独立运动的爆发,使人们特别是思

2018年中考历史选择题易错题类探析

选择题易错题类探析 为了让即将参加2018年中考的学生能取得好成绩,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笔者结合2017年部分省市、地区的中考试题,以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的内容为主,总结学生易错题型,以易错题型为切入点,分析易错原因,探究解题思路,介绍解题方法,展示解题关键,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和复习质量。 一、选择题易错类型 牢固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是考试获胜的首要前提,而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答题技巧则会让我们事半功倍。每年中考历史试题都涉及多种选择题类型。但考生出错率较高的常集中在以下几种类型: 1.表述型选择题 表述型选择题也称肯定型选择题,题干中常常出现“……是”“表现在”“反映出”“标志是”“开始于”“内容是”“性质是”“特点有”“依据是”等提示语。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及再认、再现能力,这是选择题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如果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则容易出错。针对此类题型,建议在新课结束后,将考点和知识点进行梳理,从而在考试中迅速找到相应的答案,提高命中率。 【例1】(2017·浙江衢州·5)公元前453年,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现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考察团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B.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C.雅典民主制实质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D.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解析】本题考查古希腊民主政治。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现的民主,实质的独裁”,主要依据是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当时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战争等重大问题,但妇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