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花芽分化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草莓各个生长阶段及管理

草莓各个生长阶段及管理

草莓各个生长阶段及管理1.萌芽和开始生长久:春天地温稳固在 2~5℃时,根系开始生长。

根系生长比地上部早 7~10 天,此时的根系生长主假如昨年秋天生长的根连续延长,跟着地温高升,渐渐发出新根。

2.现蕾期。

地上部生长约一个月后出现花蕾。

当新茎长出 3 片叶,而第四片叶未长出时,花序就在第四片叶的托叶鞘内显现,以后花序梗伸长,露出整个花序。

3.开花和结果期:从花蕾显现到第一朵花开放需 15 天左右。

由开花到果实成熟又需 30 天左右。

花期长短,因品种和环境条件而异。

一般连续 20 天左右。

4.旺盛生长久:浆果采收后,植株进入旺盛生长久,先是腋芽大批发生爬行茎,新茎分枝加快生长,新茎基部发生不定根,形成新的根系,爬行茎和新茎的大批发生,形成新的幼株。

5.花芽分化期:草莓经过旺盛生长久以后,在外界低温(日均匀低温15~20℃)和短日照(10~12 小时)的条件下开始花芽分化。

花芽分化开始,标记着植株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

6.休眠期:花芽形成后,因为气温渐渐降低,日照缩短,草莓进入休眠期,表现为叶柄短、叶片少,叶面积小,叶片发生的角度由本来的直立、斜生,发展到与地面平行,呈爬行生长,全株矮化呈莲座状,生长极其迟缓。

1、定植、缓苗期:定植到长出根系定义为定植期,一般需要5-7 天,直到长出三片新叶能够称作缓苗期,一般需要 21 天,草莓定植时,如带老叶定植,则需要草莓叶面喷水保湿;如不带老叶定植,不必叶片喷水,只要地面洒水保持棚室湿度即可。

整个定植期缓和苗期,草莓不耐强光,所以最好覆盖遮阳网。

缓苗期草莓根系不强,没有充满整个基质中,所以必定要保证整个基质润湿,少许多次浇灌以保证所有草莓根系都接触到充分的水肥利于缓苗。

3周以后,绝大部分草莓有三片叶子长出,此时慢慢撤掉遮阳网,如碰到高温强光仍需覆盖遮阳网,早晚或许非强光天撤掉遮阳网,渐渐增添光照时间。

白日温度保持在 24-30℃,超出 30℃应当通风降温,夜间 8-12℃,可促使植株快速生长,提早开花。

草莓生长过程有几个阶段?

草莓生长过程有几个阶段?

草莓生长过程有几个阶段?
草莓是经济效益非常高,是采摘园首选种植的水果,但是草莓生长草莓生长过程有几个阶段?耕种帮以下将为你一一介绍。

一、开始生长期:草莓开始生长期一般是在春季地温稳定在2~5℃时,根系开始生长,根系的生长比地上部早7~10天,此时的根系生长主要是上年秋季长出的根系延伸,随着地温升高,逐渐发出新根。

根系生长7天左右茎顶端开始萌芽,先抽出新茎,随后陆续出现新叶,老叶逐渐枯死。

草莓早春的生长发育主要依靠根状茎和根中贮藏的养料。

因此,加强上年秋季的管理,促进养分的贮存,对早春草莓的生命活动起十分重要作用。

同时也要注意早春的田间管理,及时清除防寒物。

由于我国南北方气候不同,茎、叶生长开始的时期也不同,黑龙江省为4月下旬;辽宁沈阳地区为3月下旬;山东、河北、北京、天津等地区为3月上旬,江苏、南京等地区为2月下旬。

二、开花和结果期:草莓地上部分生长1个月后会出现花蕾。

当草莓新茎长出3片叶,第四片叶未全长出时,花序开始出现。

随着花序的发育,第一级序花先开,随着第二、三级序花顺次开放。

草莓花蕾显露到第一朵花开放需15天左右,由开化到果实成熟又需1个月左右。

草莓花期长智囊,因品种和环境条件而异。

一般持续20天左右。

在同一花序上有时甚至第一朵花所结的果已成熟,而最末的花还正在开。

因此草莓的开花期与结果期难以分开。

草莓在开花期,根停止延长生长,并且逐渐变黄,在根茎的基部萌发出不定根。

到开花盛期,叶片及叶面积快速增加,光合作用加强,叶片制造的养分几乎全部供给开花结果用。

在草莓果实成熟前10天,体积和重量的增加达到高峰,果实发育是此期养分分配中心,。

草莓种植管理技术

草莓种植管理技术

草莓种植管理技术1、草莓栽培特点(1)花芽分化草莓大多数品种在温度为13-17℃,8-12小时日照下分化花芽。

在5-12℃的温度下不论日照长短,皆能分化花芽。

当温度在30℃以上,不论日照长短,都不能分化花芽。

4℃以下植株休眠,花芽分化停止。

不同品种间花芽分化需要的低温和日照长短有差异。

(2)开花授粉与果实成熟草莓在日平均温度10℃以上开始开花。

开花前花药中的花粉粒初步成熟,已有较低发芽力,开花后2日发芽力最高,花粉发芽适温25-27℃。

开药适温14-21℃,临界最高相对湿度94%。

温度过高过低,湿度过大或降雨均不开药,或开药后花粉干枯、破裂,不能授粉。

雌蕊受精力从开花当日至花后4日最高。

由昆虫、风和振动力传播花粉。

果实发育最适日温18-20℃,夜温12℃。

果实成熟适温17-30℃,积温约600℃。

从开花到果实成熟约30-50日,温度低则成熟慢。

适温时果柄粗,高温时细。

在日照强度欠和较低温的环境中,果实所含芳香族化合物、果胶、色素和维生素C均较高。

(3)休眠现象植株从秋至冬,受低温短日的影响,叶中合成、积累休眠素类物质,全株矮化,叶柄短,叶片小而平地开花。

花柄短,果小,产量低,不发生匍匐蔓和停止花芽分化,发生休眠现象。

这是草莓植株适应冬季低温而形成的一种耐寒的生理状态。

植株进入休眠后,需经过一定时期的低温(-5-8℃)才能恢复生长。

休眠期的长短,依品种而异,四季莓等休眠浅的品种仅50小时以下,北方露地品种需500-700小时。

露地栽培的休眠期一般从10月中旬开始直到翌年1月。

生理休眠解除后如温度过低,乃处在强制休眠状态,待春暖日照加长,才能进入正常生长。

2、草莓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重施腐熟的农家肥草莓是反季节作物,而且生长周期长,所处生长气候又在低温寡照的冬季。

这样的情况下,土壤环境对根系的生长以及连续结果能力影响巨大,所以用好基肥是高产高效的基础之一,也是好多果农反应草莓不甜、着色不好、果实个小、青头果、畸形果等的最根本原因,所以基肥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草莓种植培训

草莓种植培训

草莓种植培训草莓种植培训草莓一般生长在拥有温暖天气的地区,不耐寒冷。

草莓原产于南美洲,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和美洲。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草莓种植培训,一起来看看。

草莓种植技术1、草莓栽培特点(1)花芽分化草莓大多数品种在温度为13~17℃,8~12小时日照下分化花芽。

在5~12℃的温度下不论日照长短,皆能分化花芽。

当温度在30℃以上,不论日照长短,都不能分化花芽。

4℃以下植株休眠,花芽分化停止。

不同品种间花芽分化需要的低温和日照长短有差异。

一季草莓于秋季形成花,来春开花,初夏集中结果。

二季萄对花芽分化要求的低温和日照长短感受不敏感,除年前秋季分化花芽,初夏开花结果外,在当年夏季冷凉和较长日照下再次分化花芽,至秋冬二次开花结果。

四季莓花芽分化不受低温短日约束,四季皆能开花结果。

(2)开花授粉与果实成熟草莓在日平均温度10℃以上开始开花。

开花前花药中的花粉粒初步成熟,已有较低发芽力,开花后2日发芽力最高,花粉发芽适温25~27℃。

开药适温14~21℃,临界最高相对湿度94%。

温度过高过低,湿度过大或降雨均不开药,或开药后花粉干枯、破裂,不能授粉。

雌蕊受精力从开花当日至花后4日最高。

由昆虫、风和振动力传播花粉。

果实发育最适日温18~20℃,夜温12℃。

果实成熟适温17~30℃,积温约600℃。

从开花到果实成熟约 30~ 50日,温度低则成熟慢。

适温时果柄粗,高温时细。

在日照强度欠和较低温的环境中,果实所含芳香族化合物、果胶、色素和维生素C均较高。

(3)休眠现象植株从秋至冬,受低温短日的影响,叶中合成、积累休眠素类物质,全株矮化,叶柄短,叶片小而平地开花。

花柄短,果小,产量低,不发生匍匐蔓和停止花芽分化,发生休眠现象。

这是草莓植株适应冬季低温而形成的一种耐寒的生理状态。

植株进入休眠后,需经过一定时期的低温(-5~8℃)才能恢复生长。

休眠期的长短,依品种而异,四季莓等休眠浅的品种仅50小时以下,北方露地品种需500~700小时。

全部的介绍草莓的生长过程

全部的介绍草莓的生长过程

全部的介绍草莓的生长过程1、开始生长期:草莓开始生长期一般是在春季地温稳定在2-5℃时,根系开始生长,根系的生长比地上部早7-10天,此时的根系生长主要是上年秋季长出的根系延伸,随着地温升高,逐渐发出新根。

根系生长7天左右茎顶端开始萌芽,先抽出新茎,随后陆续出现新叶,老叶逐渐枯死。

由于我国南北方气候不同,茎、叶生长开始的时期也不同,黑龙江省为4月下旬;辽宁沈阳地区为3月下旬;山东、河北、北京、天津等地区为3月上旬,江苏、南京等地区为2月下旬。

2、开花和结果期:草莓地上部分生长1个月后会出现花蕾。

当草莓新茎长出3片叶,第四片叶未全长出时,花序开始出现。

随着花序的发育,第一级序花先开,随着第二、三级序花顺次开放。

草莓花蕾显露到第一朵花开放需15天左右,由开化到果实成熟又需1个月左右。

草莓花期长智囊,因品种和环境条件而异。

一般持续20天左右。

在同一花序上有时甚至第一朵花所结的果已成熟,而最末的花还正在开。

因此草莓的开花期与结果期难以分开。

草莓在开花期,根停止延长生长,并且逐渐变黄,在根茎的基部萌发出不定根。

到开花盛期,叶片及叶面积快速增加,光合作用加强。

在草莓果实成熟前10天,体积和重量的增加达到高峰,此地叶片制造的营养物质几乎全部供给果实。

一般同一品种南方开花早,成熟也早;北方开花晚、成熟也晚,江苏地区5月上中旬成熟,北京、山东、河北保定地区5月中、下旬成熟,黑龙江地区到7月上旬才成熟。

3、旺盛生长期:草莓果实采收后,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先在腋芽大量发生匍匐茎,新茎分枝加速生长,新茎基部发生不定根,形成新的根系。

匍匐茎和新茎的大量发生,形成新的幼株。

这一时期是草莓全年营养生长的第二高峰期,可延续到秋末。

在此阶段由于气温酷热,草莓会处于缓慢生长阶段,停止生长,在秋末随着气温下降,草莓植株生长减慢,体内营养物质逐渐积累,组织渐趋成熟。

这一时期是草莓匍匐茎苗和新茎分株苗大量繁殖的重要时期,因此,在这一时期应加强管理,促进营养生长和大量匍匐茎苗的产生。

果树的花芽形成和开花

果树的花芽形成和开花

根系生长
枝、叶生长
临界节位假说:花芽的诱导必须是叶芽处于一定发育阶段。 临界节位假说:花芽的诱导必须是叶芽处于一定发育阶段。 无性繁殖的果树的叶芽只有分化到一定节数时, 无性繁殖的果树的叶芽只有分化到一定节数时,才能诱导并 进行花芽分化,这个节位称为临界节位。 进行花芽分化,这个节位称为临界节位。
与营养生长的关系
几种果树和花芽分化时期
树种 苹果 梨 核桃 甜橙 荔枝 龙眼 芒果 品种 富士 鸭梨 实生薄皮 - 糯米糍 兰竹 乌龙岭 秋芒 青皮 花芽分化时期 6/206/20-10/10 6/下 9/上 6/下-9/上 雌花芽6/下-8/中 雌花芽6/下 8/中 6/ 雄花芽4/上 4/下 雄花芽4/上-4/下 4/ 9/中、下-3月 9/中 12/中 1/中 12/中-1/中 11/中 2/中 11/中-2/中 1/中 2/中 1/中-2/中 12/中 2/上 12/中-2/上 11/上 12/下 11/上-12/下
表现 叶色淡绿、 叶色淡绿、 小、枝软, 枝软, 细长 茎叶粗大, 茎叶粗大, 叶色暗绿 生长状实 枝叶黄化 营养生长差
C缺 C稍缺 N过高 C、N都 不缺, 不缺, C>N N缺

叶片受损 施N多,修剪过 重,水分过多 适宜肥料及各项 管理 N不足

过旺


中庸
多Ⅳ弱少来自衰老树C/N比学说可解释很多现象,但存在一些缺陷。 比学说可解释很多现象,但存在一些缺陷。 比学说可解释很多现象
形态分化的过程
柑桔类果树
生长点 萼片原始体
生长点
未分化期
分化始期
萼片分化期
雄蕊原 始体
雌蕊原 始体
花瓣原 始体
花瓣分化期
柑桔类果树

高科技组织培养技术及草莓组织培养研究

高科技组织培养技术及草莓组织培养研究

高科技组织培养技术及草莓组织培养研究作者:***来源:《果农之友》2024年第05期草莓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利用细胞工程技术,使用草莓茎尖、花药、叶片等进行组织培养,能实现草莓的快速繁殖。

所培育出来的幼苗,产量也比一般繁殖方法多一成以上。

笔者在概述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上,梳理了草莓组织培养的常用途径和常见问题及对策。

1 植物组织培养概述1.1 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植物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全能性原理,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茎或叶的表皮、叶脉、幼嫩茎或芽组织(如芽、胚轴等)用无菌水清洗,然后接种到培养基上,利用细胞分裂增殖、组织分化和器官形成等机制来生产植株的过程。

植物组织培养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生物技术领域中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是生物技术与现代生物学结合的产物。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离体培养可以得到大量的变异植株,获得大量优良品种,进行遗传育种和细胞工程研究。

组织培养也可用于植物转基因、基因转移、细胞融合等研究,并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基因工程手段(图1)。

1.2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基本要素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培养基的配制、生长调节剂的选择与使用以及无菌操作等。

外植体选择是组织培养成功的关键因素。

应根据植物的种类、组织或器官、胚状体或种子、器官的大小等,从生理状态和形态结构上进行选择。

无菌操作是组织培养成功的关键。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组织培养是成功的前提。

培养基配制也是关键要素之一。

根据外植体选择相应类型的培养基,同时要注意培养基中各种成分的配比,其中糖、无机盐、有机化合物、水是基本培养基。

还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激素浓度。

生长调节剂使用也是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方面。

要根据外植体和培养基类型正确使用生长调节剂。

1.3 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一是培养基。

培养基是由基本培养基、附加成分组成。

基本培养基包括基础营养物质和基本生长因子,基础营养物质有无机盐类,如 NaCl、 KCl;有机成分主要为糖类或氨基酸等,如蔗糖、麦芽糖等。

《草莓基质栽培不同时期对N、P、K需肥特性的研究》

《草莓基质栽培不同时期对N、P、K需肥特性的研究》

《草莓基质栽培不同时期对N、P、K需肥特性的研究》摘要:本文针对草莓基质栽培过程中不同生长时期对氮(N)、磷(P)、钾(K)等营养元素的需求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实验分析,探讨了基质栽培草莓在不同生长阶段对N、P、K的吸收规律及需肥特点,旨在为草莓的高效、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一、引言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基质栽培作为一种新型的栽培方式,在草莓等果蔬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由于基质栽培具有省水省肥、病虫害少等优点,成为当下农业生产研究的热点。

为了确保草莓的健康生长和产量品质,了解不同生长时期草莓对N、P、K等营养元素的需求特性至关重要。

二、研究方法1. 实验材料:选用优质的草莓品种,采用商业基质栽培。

2. 实验设计:将草莓的生长周期分为幼苗期、生长期、开花期和结果期四个阶段,分别进行N、P、K需肥特性的研究。

3. 采样与分析:在不同生长阶段,定期采集草莓植株样本,分析其N、P、K的含量及吸收量。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生长阶段需肥特性(1)幼苗期:此阶段草莓对N的需求量较大,有助于植株的生长和发育;对P和K的需求相对较少,但也是必不可少的。

(2)生长期:随着草莓的生长,对N、P、K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尤其是对K的需求更为明显,促进植株的根系发展和光合作用。

(3)开花期:此阶段草莓对P的需求量增加,以促进花芽分化和花朵开放;对N和K的需求量保持稳定。

(4)结果期:果实发育需要大量的N和K,同时对P的需求也保持较高水平,以确保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2. N、P、K的吸收规律草莓植株对N、P、K的吸收量随着生长周期的推进而增加。

其中,N的吸收量在生长期和结果期达到高峰;P的吸收量在开花期和结果期较为集中;K的吸收则贯穿整个生长周期,尤其在生长期和结果期需求量较大。

四、讨论通过对草莓基质栽培不同生长阶段对N、P、K需肥特性的研究,我们发现草莓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存在明显的差异。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草莓的生长阶段合理施肥,以满足其营养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莓花芽分化研究进展
摘 要:概述了花芽分化机理的5种假说,综述了在草莓花芽分化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最
新研究进展,提出了草莓花芽分化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借鉴其他园艺作物花芽分化所取得的研
究成果展望了草莓花芽分化今后的研究方向。

草莓的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收益高,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素有“水果皇后”
的美誉深受生产者,消费者青睐。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
场对草莓提出了成熟期早、结果期长、品质优的新要求,而目前生产上设施草莓上市期一般为
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1月底前的早期果产量较低,这制约了大棚草莓经济效益的进一
步提高,因此在培育早发壮苗的基础上积极采取促进花芽分化的技术是草莓提早成熟以及产
量和品质提高的必要措施。花芽分化是有花植物发育的关键阶段,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形态建
成的过程是在植物体内外因子的共同作用和相互协调下完成的,因此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也
很多。除外界因素以外,影响花芽分化的内因也极其复杂,其中内源激素是花芽分化的关键
养分是花芽分化的基础,基因表达是花芽分化的途径。
本文旨在概述花芽分化机理假说的基础上,综述近十几年来人们在促进草莓花芽分化研
究方面所取得的主要进展并借鉴其他园艺作物中花芽分化的研究成果,以期为研究草莓花芽
分化机理及其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1 花芽分化机理假说
1.1 营养假说 1977年Sachs 提出了营养假说,即生长点内部不同组织所获得的营
养差异决定花芽的形成与否,当中心分生组织获得较多的养分供应时,则转向花芽分化方向
发育。
1.2 碳氮比理论 Klebes提出了开花的碳氮比理论,认为植物体内氮化合物与同化糖
类含量的比例是决定花芽和分化的关键,当碳占优势时,花芽分化受促进;当氮占优势时营
养生长受到促进但高含量的碳水化合物不是成花的唯一决定因子。
1.3 基因表达假说 Bernier等[5]提出了基因表达假说:花的形成受多种相互交叉
的途径控制不同的成花诱导刺激可以启动不同的成花基因,只要有一条途径畅通,那么花芽
分化就能启动。
1.4 激素平衡假说 激素平衡假说人们在长期研究花芽孕育同激素的关系时发现,花
芽孕育是各种激素在时间空间上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综合结果 该假说提出了花芽孕育所需
的条件或激素环境,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1.5 激素信号调节假说 激素信号调节假说正在发育的果实种子所输出的激素是果树
花芽分化的信使,而否定了前人所提出的碳、氮化合物对果树花芽分化起决定作用的假说但
该假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它仅涉及正在发育果实的种子,而未包括旺盛营养生长的梢尖输
出的激素信号
2 草莓花芽分化的影响因素
2.1 外界因子对草莓花芽分化的影响
2.1.1 温度和光照 目前,温度和光照对草莓花芽分化的影响研究较多[8-10]。一
般认为,草莓花芽分化的温度为5~27℃,适宜温度为10~20℃,平均为15℃;5℃以下时
花芽分化停止,高温和低温对花芽分化均有抑制作用。叶少平等[11]研究表明:草莓薄层
水耕栽培采用液冷装置对幼苗进行低温、黑暗处理以促进花芽分化,实现了10月初开始采收
的超促成早熟栽培。Manakasem等[12]认为,短日照品种在长日照下花芽分化受到抑制,
而中性的品种受日照的影响较小,在特定的温度和日照处理下,花芽分化良好,并可获得最
佳产量。叶正文等[13]研究认为,成熟期不同的一季性草莓品种对低温和短日照处理反应
不同;晚熟品种的反应相对较弱;成熟期相近的品种反应相似。低温和短日照的相互作用对
花芽分化进程影响很大。
2.1.2 水分和矿质元素 水分对植物的花芽分化和开花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分化期
适度的水分胁迫可以促进花芽分化,而连续阴雨天气空气湿度较大、白天温度较低和光照不足
等都会延迟植物开花。
氮素是花和花序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在一定范围内,氮素能增加花量。磷特别是有机磷
在花芽孕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Bukovac发现缺磷会引起细胞分裂素,含量的降低抑制花芽
分化此外磷既是核酸的组分又是蛋白质、膜和cAMP、ATP的组分,因此,磷能够促进花芽的
形成[14]。已有研究表明,钙参与了植物的成花过程[15]。
2.1.3 栽培措施 张运涛[9]、杨宝林[16]等的研究表明:在长日照下,摘叶能促
进草莓成花,摘除成叶比摘除幼叶更有利于长日照下花芽的分化,这是因为成叶中含有抑
制成花的物质,如果把草莓叶片全部摘除,即使在16h日照下草莓也能分化花芽。
此外,断根可以促进草莓成花,其原因是引起植株体内氮素水平的降低,明显增大植株
体内的C/N比,有利于抑制营养生长而促进成花,并使花芽分化整齐。吉沐祥等的研究表明
将草莓苗移到营养钵中既可起到断根和控制氮素的作用也可以促进成花 杨昌军等也认为严
格控制氮肥施入量而使草莓长势中等这有利于花芽分化将子苗断根不仅能抑制植株生长而且
可使之迅速进入花芽分化期。
2.2 内源激素对花芽分化的影响 Thompsom等最早报道了赤霉素喷布于Talisman草
莓品种所导致的成花抑制效应。卢俊霞等在福田红鹤品种的花芽分化前期喷布25~50mg/L
赤霉素 福田能提早5~7d花芽分化,红鹤能提早10d成熟。侯智霞等研究认为,在一部分植
株开始分化花芽,而另一部分植株尚未分化时喷施赤霉素,并破坏适宜草莓成花所需的短日
照条件,可使草莓茎尖分生组织发生逆转,并返回营养生长状态,进而不能形成花芽;在此
之前喷施赤霉素,生长点不能转向成花分化,花芽也不能形成,而且赤霉素浓度越高,所受
到的抑制作用也越大。
2.3 成花物质对花芽分化的影响 罗充等[15]研究表明:草莓植株的可溶性糖还原
糖和淀粉含量在成花前均、处于高水平,并随顶芽分化为花芽而被大量消耗。植株的蛋白质
在花序原始体出现时含量较高,随后缓慢降低。孙乃波等[21]的研究发现:在草莓花芽分
化过程中,3个供试品种的可溶性总糖、还原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较为接近;
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在整个分化过程中一直呈上升趋势;淀粉含量在分化期前变化不大,
在花序分化期迅速上升后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分化期前迅速下降,在花序分化期先上升
后下降;可溶性总对低温短日照处理的糖、还原糖、淀粉在整个分化过程中,需冷量长的品
种高于需冷量短的品种;可溶性蛋白在分化过程中,需冷量短的品种高于需冷量长的品种。
3 讨论
草莓花芽分化是由多因素、多步骤控制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研究草莓花芽分化的
影响因素以实现对花芽分化的调控,对于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解决生产实践问题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一直以来,国内外研究者对促进草莓花芽分化技术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多
限于人工调控和物质含量的变化等,如温度、光照,而未深入探讨其内因及本质。在其他园
艺作物上,科研工作者较多地研究和探讨了苹果、柑橘等果树花芽分化的机理,目前已深入
到组织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后基因组时代的蛋白质组学等领域 。应用分子生物
学并结合经典遗传分析方法 已鉴别并克隆出成花的特异基因尤其是成花同源异型基因的克
隆打破了成花机理研究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极大地推动了成花机理的研究,但真正揭示果树
花芽分化的本质尚需长期艰巨的努力,随着花芽分化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借鉴其他植物研
究成果的基础上必将更加深刻清晰地揭示草莓花芽分化的实质为草莓的生产实践提供更
扎实,全面的理论支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