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花芽分化生理
栽培-第一章 第五节萌芽和开花

第一章第五节萌芽、开花和果实发育一、芽的概念和功能芽的概念:位于枝条的顶端或叶腋内,处于幼态而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是多年生植物为适应外界条件而形成的临时性器官。
芽的功能:1、树木生长、分枝、开花结实及形成树冠的基础;2、树木修剪整形、更新复壮的基础;3、芽离体后以发育成独立的植株,并保持母本的性状,是营养繁殖的基础。
二、芽的类型(教科书p125)1.按芽在枝上发生位置是否确定,分为定芽(normal bud)和不定芽(adventitious bud)定芽在枝上的发生位置固定,包括:(1)顶芽(terminal bud):只发生于枝的顶端;腋芽(axillary bud)或侧芽(lateral bud):则只发生于叶腋。
(叶腋:叶的近轴面与茎的夹角处)(2)根据叶腋内芽的数量,分为:a单芽(single bud):一个叶腋中只有一个腋芽。
b主芽和副芽:有些植物的叶腋可发生2个或2个以上的芽,其中一个最饱满的芽为主芽,其余为副芽(accessory bud)。
如桃的并生副芽;桂花、连翘的叠生副芽。
悬玲木的柄下芽(subpetiolar bud、infrapetiolar bud):腋芽被包藏于鞘状膨大的叶柄基部内侧,叶柄脱落后腋芽露出,这样的芽称叶柄下芽。
不定芽:发生于植株的老茎、根、叶及创伤部位,其发生位置比较广泛,且没有确定性。
如柳的老茎、甘薯的块根、秋海棠的叶、落地生根叶片上发生的芽都是不定芽。
利用植物会产生不定芽的特点扦插繁殖;利用不定芽更新树冠2、根据节上新生的芽数:单芽(single bud):一个节上仅一个饱满的芽,副芽没有或极小,外观上看不见。
复芽(multi-bud):一个节上着生2个以上的芽。
3、根据芽鳞(scale)的有无:鳞芽(scale bud):芽的外面包有鳞片的芽叫鳞芽。
温带及寒带地区的木本植物的芽,如杨树、松树等,都为鳞芽。
鳞芽也可称被芽(protected bud)。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的复习内容(全)

名词解释:1.植物的年周期:是指植物在一年之中随着环境,特别是气候(如水、热状况等)的季节性变化,在形态和生理上与之相适应的生长和发育的规律性变化。
年周期是生命周期的组成部分。
2.萌芽力和成枝力, 芽的异质性,芽的早熟性和晚熟性3.顶端优势:顶芽优先生长,抑制侧芽发育等现象4.花芽分化:植物的生长点由叶芽状态开始向花芽状态转变的过程。
5.座果:经授粉受精之后子房发育为果实的过程。
6.落花落果:从花蕾出现到果实成熟全过程钟,发生的花果陆续脱落的现象。
7.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即温度的三基点。
8.昼夜温度有节奏的变化称为温周期。
9.有些植物在发芽后不久,需经受较低温度后,才能形成花芽,这种现象称为春化作用。
10.一天中昼夜长短的变化称为光周期。
11.客土:在栽植园林树木时,对栽植地实行局部换土。
12.培土就是在园林树木生长过程中,根据需要,在树木生长地添加入部分土壤基质,以增加土层厚度,保护根系,补充营养,改良土壤结构。
13.需水临界期:在生长过程中,许多树木都有一个对水分需求特别敏感的时期,即需水临界期14.由物理或化学工业方法制成,其养分形态为无机盐或化合物,化学肥料又被称为化肥、矿质肥料、无机肥料。
15.有机肥料是指含有丰富有机质,既能提供植物多种无机养分和有机养分,又能培肥改良土壤的一类肥料,其中绝大部分为农家就地取材,自行积制的。
16.园林植物病害: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或种苗,球根、鲜切花和成株在贮藏、运输过程中,由于病原物侵染或不适宜环境因素的影响,生长发育受到抑制,正常生理代谢受到干扰,组织和器官遭到破坏,导致叶、花、果等器官变色、畸形和腐烂,甚至全株死亡,从而降低产量及质量,造成经济损失,影响观赏价值和园林景色,这种现象称为园林植物病害。
17.引起植物生病的原因称为病原18.生物因素导致的病害称为传(侵)染性病害,19.非生物因素导致的病害称为非传(侵)染性病害,又称生理病害。
植物生理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原生质体原生质体是细胞内所有有生命活动部分的总称,是分化了的原生质。
原生质体是指活细胞中细胞壁以内各种结构的总称。
细胞内的代谢活动主要在这里进行。
原生质体在完成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细胞壁、液泡和后含物。
原生质体包含质膜、细胞核、细胞质三部分。
质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为细胞质。
细胞质充满在细胞壁和细胞质之间。
2.不定根凡是不起生于主根或侧根而生于茎、叶、胚轴上,其位置不定的根称为不定根。
3.无融合生殖一种代替有性生殖的不发生核的融合的生殖。
在同一个种中,往往有性生殖和无融合生殖可以同时存在。
同一种植物可以在某一地区进行有性生殖,而在世界其它地区进行无融合生殖。
4.呼吸跃变指某些肉质果实从生长停止到开始进入衰老之间的时期,其呼吸速率的突然升高5. 光周期现象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变化而控制开花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Flowering in response to relative length of day and night)。
也有人给光周期现象下了个广义的定义,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而控制生理反应的现象。
6. 通道细胞在单子叶植物根中,内皮层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径向壁与横向壁因沉积木质和栓质而显著增厚,而且在内切向壁(向维管柱的一面)上,也同样因木质化和栓质化而增厚,只有外切向壁仍保持薄壁。
增厚的内切向壁上有孔存在,以便使通过质膜中的细胞质某些溶质,能穿越增厚的内皮层。
少数位于木质部束处的内皮层细胞,仍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即细胞具凯氏带,但壁不增厚的,称为通道细胞(passage cell)通道细胞:夹杂在厚壁的内皮层细胞中的薄壁组织细胞,往往与原生木质部相对,称为通道细胞。
8. 假果果实的食用部分不是子房壁发育而成,而是花托或萼发育而成的叫做假果,如梨、苹果、无花果、桑葚等。
9.水分临界期作物对水分最敏感时期,即水分过多或缺乏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称为作物水分临界期10.春化作用有些花卉需要低温条件,才能促进花芽形成和花器发育,这一过程叫做春化阶段,而使花卉通过春化阶段的这种低温刺激和处理过程则叫做春化作用。
植物与植物生理讲义——植物的生殖器官

植物与植物生理讲义——植物的生殖器官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这三种器官与植物的有性生殖有关,因此称为生殖器官。
植物借助于生殖,使它们的种族得以延续和发展。
第一节花的发生和组成部分一、花芽分化花芽分化:指茎尖分生组织分化形成花和花序的过程,叫花芽分化。
穗分化:禾本科植物茎尖分化为花序(穗)的过程叫穗分化。
花芽分化过程:1、首先是生长锥伸长,如:小麦、水稻、棉花、苹果2、伸长的生长锥的进一步变化有两种情况:①生长锥发育为一朵花时,则生长锥逐渐增宽、变平。
②生长锥发育为花序时,则增大成半圆形或圆锥形。
3、小花的分化,是在宽大变平的生长锥由外向内依次出现若干轮突起,分别为花萼原基、花冠原基、雄蕊原基、雌蕊原基。
有些植物如油菜、龙眼最后分化花冠原基。
二、花的组成典型的花可分为: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
它们分别着生在花柄顶端略微膨大的花托上。
花:是植物适应有性生殖的变态枝条。
(一)花柄和花托(二)花被花被:花萼和花冠合称为花被。
两被花:一朵花中同时具有花萼和花冠的花。
油菜、大豆单被花:只有花萼或花冠的花。
大麻、桑无被花:没有花被的花。
杨、柳1、花萼花萼位于花的最外轮,由数枚萼片组成。
萼片的外形似叶,通常为绿色,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有些植物的花萼具有鲜艳的颜色,形似花冠,如一串红、耧斗菜等。
在开花前,花萼包在花的最外面,具有保护幼花的作用。
花萼一只有一轮,但也有两轮的,如棉花、扶桑等,外轮叫副萼,内轮叫花萼。
根据组成花萼的各个萼片的离合情况,可分为:离萼:油菜合萼:大豆、花生根据开花后花萼是否脱落,可分为:落萼:白菜、油菜宿萼:茄、番茄等2、花冠花冠位于花萼的内方,由若干个花瓣组成。
作用:①保护作用。
②吸引昆虫进行传粉。
花冠的类型:根据组成花冠的花瓣的离合情况,花冠可分为:(1)离瓣花冠:一朵花中的花瓣彼此完全分离,离瓣花冠;这种花叫离瓣花。
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蔷薇形花冠:由五个分离的花瓣排列成五星辐射状。
②十字形花冠③蝶形花冠(2)合瓣花冠:一朵花中的花瓣,基部互相连合或全部连合,叫合瓣花冠。
园艺植物栽培学

1、园艺植物栽培学是园艺学的一部分,主要研究园艺植物的栽培管理技术,是园艺生产的主要理论基础。
2、茎源根系利用植物营养器官具有再生能力,采用技条扦插或压条繁殖,使茎上产生不定根,发育成的根系称为茎源根系。
3、叶面积指数是指园艺植物叶面积总和与其所占土地面积的比值,即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
4、花芽分化花芽分化是指叶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向花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转化的过程,是植物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长生的转折点。
它主要包括两个阶段:一是生理分化;二是形态分化。
5、天然单性结实无需授粉和任何其他刺激,子房能自然发育成果实的为天然单性结实6、真果真果是完全由花的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
7、长光性植物在较长的光照条件下(一般为12~14h以上)促进开花,而在较短的日照下,不开花或延迟开花。
8、土壤肥力土壤肥力则通常将土壤中有机质及矿质营养元素的高低作为表示土壤肥力的主要内容。
是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或畦间或架下栽植后季作物的一种种植物方式。
9、嫁接嫁接即人们有目的地将1株植物上的枝条或芽,接到另1株植物的枝、干或根上,使之愈合生长在一起,形成1个新的植株。
10、短截短截,亦称短剪,即剪去1年生枝的一部分,剪得多称重短截(如剪去1/2~2/3),剪去的少称轻短截(如剪去1/3或更少些)。
二、填空(每小题分,共40分)1、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园艺植物和栽培技艺的交流,最早当数汉武帝时(公元前141至公元前87年),张骞出使西域,他由丝绸之路给西亚和欧洲带去了中国的桃、梅、杏、茶、芥菜、萝卜、甜瓜、白菜、百合等,大大丰富了那些地区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
2、中国享有世界级“园艺大国”和“园林之母”的声誉。
英国著名的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现有中国园林植物1527种及变种,该园以拥有这么多中国园林植物为骄傲。
3、主要根的变态有以下3类:①肥大直根;②块根;③气生根。
4、叶序是指叶在茎上的着生次序。
如2/5叶序表示1个完整的螺旋周排列中,含有5片叶,也就是在茎上经历两圈,共有5叶。
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殖与成花2

4、环境因子
影响性别分化的外界因素主要是光周期:经光周期诱导后继续 处于诱导的光周期下,雌花就多;诱导后处于非诱导光周 期下,雄花就多。 光质对植物性别的分化也有影响,红光有利于葫芦科等植物的 雄性分化,蓝光则有利于雌性器官的分化。 温度:温度对植物性别表达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低温(特别是夜 间低温)能促进雌花的分化(如葫芦、菠菜、大麻等),高温 则促进雄花的分化 水肥条件:充足的氮肥通常能促进蓖麻雄花的形成,而丰富的 钾肥则可促进雌花的形成。水分充足促进雌花分化,土壤 干燥促进雄花分化。
3、激素对性别表达的作用 激素对植 物性别表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影响花的分化, 二是能导致性逆转。如葫芦科植物在生长 素浓度较高的情况下,有利于雌花的分 化,乙烯和乙烯利也是如此;而赤霉素 则相反。激素导致性逆转的现象,主要 表现在雌雄异株植物中,如给大麻雄株 喷洒生长素,能促进雌花形成,即雄株 变成雌或中性。 。
七叶树花粉粒
塞维利亚柑橘花粉粒
北欧红石竹的花粉
金合欢属植物的花粉
3、花粉的成分 :
①蛋白质类:各种水解酶和其他酶类,最适pH偏 酸性; ②氨基酸:花粉中含有多种游离氨基酸。可育花 粉与不可育花粉在氨基酸组成上差异十分明显。 从三系水稻花粉的检测中得知:可育花粉中脯氨 酸含量丰富,而不育花粉则主要含天冬酰胺。脯 氨酸含量的多寡是衡量花粉育性的指标之一。花 粉的另一个特点是含氮碱比较丰富,如腺嘌呤、 鸟嘌呤等,多以游离态存在
XY型 大多数植物性别的决定属此于类 型,它的雄株是异配的XY,雌性是同配的 XX,如大麻、菠菜、白杨等植物都属此类 型。 ZW型 与XY型正好相反,雄性为同配的 ZZ,雌性为异配的ZW,如大果草莓。 XO型 此种类型的雄性个体没有Y性染色 体,只有一条X性染色体,它的性染色体为 XO,而雌性个体的染色体仍为XX,如秦椒 判薯蓣为此类型。
植物花芽分化机理研究进展

文献综述REVIEW植物花芽分化机理研究进展马月萍戴思兰!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l00083!通讯作者,SiIandai@摘要花芽分化是有花植物发育中最为关键的阶段,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形态建成过程。
这一过程是在植物体内外因子的共同作用,相互协调下完成的,了解植物的花芽分化的机理对于制定合理的栽培措施进行花期调控实施观赏植物的周年生产及实现植物的遗传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综述了植物花芽分化过程中,环境因素,植物体自身因素,生长调节剂等因子对其花芽分化的影响,并且就植物花芽分化的调节机制作了一个概述和探讨。
关键词高等植物,花芽分化,机理,形态建成FIower Bud Differentiation Mechanism of AnthophytaMa Yueping Dai SiIan!CoII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ure,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l00083!Corresponding author,siIandai@ABSTRACTFIower bud differentiation is the most criticaI stage of anthophyta,as weII as a compIicated morphogenesis pro-cess.This progress is undertaking with the interaction of internaI and externaI factors.It wiII b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un-derstand fIower bud differentiation mechanism,therefore to adopt suitabIe pIanting measures,to controI fIowering time and reaIize genetic reguIation.It’s overviewed that the fIower bud differentiation process of anthophyta are infIuenced by factors Iike environment,pIant itseIf and growth reguIate chemicaIs etc;The reguIating mechanism of bud differentiation of anthophyta is aIse discussed.KEYWORDSAnthophyta,FIower bud differentiation,Mechanics,Morphogenesisl前言花是被子植物最重要的器官。
植物花芽分化生理

专题一植物花芽分化生理一、植物花芽分化机理(学说)二、植物花芽分化研究进展●花芽分化是有花植物发育中最为关键的阶段,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形态建成过程。
这一过程是在植物体内外因子的共同作用和相互协调下完成。
●了解植物花芽分化的机理对于制定合理的栽培措施、进行花期调控等具有重要意义。
●通常情况下,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后便由叶芽生理和组织状态转变为花芽生理和组织状态,然后发育成花器官原基雏形,此过程称之为花芽分化。
●由于花芽分化对植物开花的数量、质量以及坐果率都有直接影响,进而影响产量。
因此,对植物花芽分化的生理生化研究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植物花芽分化机理(学说)●1、花芽分化的临界节数学说●苹果的花芽是一个带有21个叶状物的短缩枝轴,其上由下而上螺旋状地排列着9片鳞片,3片过渡叶,6片真叶和3片苞叶,花原基着生于顶端及其下苞叶和远轴真叶的叶腋中(图1-6)。
●苹果花芽分化取决于芽轴上相邻叶原基形成的间隔时间——间隔期。
●苹果的芽只有达到一定的临界节数后,梢尖及其下的叶腋中才有可能开始成花诱导。
●临界节数具有品种特征,如苹果品种橘苹为20节,金冠为16节。
●在果树生产实践中,一方面可以看到充实饱满芽的中轴上产生的节数通常较多,也容易成花;但另一方面,象苹果和梨等树种的腋花芽,其成花的临界节数也仅需8-10节,与顶花芽迥异。
因此,关于成花临界节数的理论,尚待重新认识和研讨,特别在不同树种方面更是如此。
2、碳氮比学说和蛋白质成花学说●Klebs(1903、1918)最早提出,只有当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积累比含氮化合物在数量上占优势时,植物才开始开花。
●Kraus和Kraybill(1918)通过对番茄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碳氮比学说,即营养生长的强度和花芽的形成取决于碳水化合物与氮的数量之比。
●该学说提出后获得了广泛的支持。
1920-1940年期间,不少人即以果树为试材验证碳氮比(C/N)学说的正确性,运用了遮光、摘叶、修剪和施氮等措施作为处理,结果如图1-7和表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植物花芽分化生理一、植物花芽分化机理(学说)二、植物花芽分化研究进展●花芽分化是有花植物发育中最为关键的阶段,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形态建成过程。
这一过程是在植物体内外因子的共同作用和相互协调下完成。
●了解植物花芽分化的机理对于制定合理的栽培措施、进行花期调控等具有重要意义。
●通常情况下,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后便由叶芽生理和组织状态转变为花芽生理和组织状态,然后发育成花器官原基雏形,此过程称之为花芽分化。
●由于花芽分化对植物开花的数量、质量以及坐果率都有直接影响,进而影响产量。
因此,对植物花芽分化的生理生化研究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植物花芽分化机理(学说)●1、花芽分化的临界节数学说●苹果的花芽是一个带有21个叶状物的短缩枝轴,其上由下而上螺旋状地排列着9片鳞片,3片过渡叶,6片真叶和3片苞叶,花原基着生于顶端及其下苞叶和远轴真叶的叶腋中(图1-6)。
●苹果花芽分化取决于芽轴上相邻叶原基形成的间隔时间——间隔期。
●苹果的芽只有达到一定的临界节数后,梢尖及其下的叶腋中才有可能开始成花诱导。
●临界节数具有品种特征,如苹果品种橘苹为20节,金冠为16节。
●在果树生产实践中,一方面可以看到充实饱满芽的中轴上产生的节数通常较多,也容易成花;但另一方面,象苹果和梨等树种的腋花芽,其成花的临界节数也仅需8-10节,与顶花芽迥异。
因此,关于成花临界节数的理论,尚待重新认识和研讨,特别在不同树种方面更是如此。
2、碳氮比学说和蛋白质成花学说●Klebs(1903、1918)最早提出,只有当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积累比含氮化合物在数量上占优势时,植物才开始开花。
●Kraus和Kraybill(1918)通过对番茄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碳氮比学说,即营养生长的强度和花芽的形成取决于碳水化合物与氮的数量之比。
●该学说提出后获得了广泛的支持。
1920-1940年期间,不少人即以果树为试材验证碳氮比(C/N)学说的正确性,运用了遮光、摘叶、修剪和施氮等措施作为处理,结果如图1-7和表1-2。
总结:●碳水化合物既是结构物质又是能量提供者,它的积累与花芽分化密切相关,对此人们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李天红的试验表明,虽然碳水化合物对红富士苹果花芽孕育的启动影响较小,但是它对花芽形成的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吴月燕研究了葡萄叶片中碳水化合物的变化对花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花芽分化进度与可溶性糖、蔗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叶片中的淀粉积累有利于花芽分化,叶片的淀粉含量与花芽分化呈显著正相关。
3、花芽分化的激素平衡学说●试验1:将苹果幼果挖去果心和种子,结果这种果实经手术后生长基本正常,并在同一短枝上形成花芽。
●若在挖去果心和种子的空腔内加入0.1%的2,4-D羊毛脂软膏,则在同一短枝上就不会再有花芽发生。
●由此推想,在自然发育的胚中能产生一种激素,可以阻止该短枝上花芽的形成。
●试验2:无子果实的结实作用对翌年短枝的开花没有任何影响。
●试验3:在花后不同时期的疏果试验中也证明苹果种子的发育抑制花芽的形成,并主要发生在受精5周以后。
●结论:果实发育对花芽形成的限制因子不是营养竞争所致,而是由种子所产生的某种激素。
●这类激素主要是赤霉素类的物质,尤其是GA4+7,并被称为“抑花激素”。
●用GA3取代生长5周苹果果实中的种子,结果抑制了孕花,其效果与结实短枝上的有子果实一样。
如将GA3换以清水,则对抑花无效。
从而为GA3的抑花作用取得了更直接的证据。
●目前普遍认为GAs对果树及木本植物花的发生起抑制作用,这在许多果树中已得到证明。
如:在枣树、荔枝、苹果、芒果等果树花芽分化期间GAs都有十分明显的抑制花芽分化的作用。
●GAs对成花的影响,还可能同处理时期有关。
有人指出,GAs最大的抑花效应是在芽发端的初期。
●也有人认为赤霉素的作用与其类型有关,GA3和GA7能够强烈抑制樱桃和苹果的花芽孕育,而GA4却起促进作用。
●尔后,又把有利于花芽分化的、来自成叶的脱落酸(ABA)和来自根尖的细胞分裂素(CTK)称为“促花激素”;并发现乙烯(ETH)也具有促花效应。
●多数学者认为, CTKs 有促进花芽分化的作用,如在苹果、柑橘、龙眼等果树的研究中都发现在花芽分化时,CTKs 含量增高,且往往在形态分化初期发生时达到最高水平。
●ABA 可以诱导某些短日植物开花。
如ABA可以诱导草莓开花,但不能使长日照植物开花。
●Luckwill 首次提出了激素平衡假说。
学者普遍认为植物花芽分化的调控并不是由单一的某一种激素所决定的,而是各种激素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综合结果。
他提出了用GA/CTK 或CTK/GA 的平衡来解释植物的花芽分化,认为果树中的激素平衡导致了成花基因解除阻遏,使成化基因活化。
●正是这种激素平衡状态,控制着各种营养物质(核酸、蛋白质及可溶性糖)的代谢而综合影响着植物的花芽分化。
●Nooden等对此作过论述:激素通常以联合体的形式完成其对生长发育的调控,花芽分化能否顺利进行,要看所需要的各种生化反应的调控能否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大量研究结果显示,较高的CTKs/GAs、CTKs/IAA、ABA/GAs、ABA/IAA有利于花芽的形成分化和完成。
●随着科研工作的进展,人们已发现调控果树花芽分化的激素平衡除CTK/GA外,还有CTK/IAA、ABA/GA和ABA/IAA的比例关系。
在苹果梨花芽分化期观察的基础上,对花芽分化期叶片中内源激素Z(玉米素)、ZR(玉米素核苷)、IAA(吲哚乙酸)、GA3(赤霉素)、ABA(脱落酸)含量和DNA、RNA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花芽分化期需要有高水平的Z、ZR,低水平的IAA和高水平的Z/ GA3 、ZR/ GA3、ZR/IAA 、ZR/ IAA、ZR/ ABA比值,相应有高水平的DNA、RNA及RNA/DNA比值。
ABA、GA3在不同时期变化不一。
多胺与花芽分化:●多胺包括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pm)等,是生物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低分子量脂肪族含氮碱,能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多胺作为第二信使物质,对成花基因启动、信使RNA转录、特异蛋白质翻译有着重要作用。
4、遗传基因控制学说与花芽分化●核酸是一种遗传物质,它控制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通常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以核蛋白的形式存在。
基因是DNA分子长链中的一个片断或转录单位,遗传信息即主要贮存于组成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中。
在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中,遗传信息被转录、复制,最后指导对成花具有诱导作用的特殊蛋白酶的合成,从而控制着代谢的过程。
●Luck-will(1974)认为,激素平衡的变化能导致与成花有关的基因解除阻遏,接着便发生花的孕育。
●目前认为,组蛋白可限制细胞染色质上的基因表达,使DNA不能转录成mRNA。
●核酸合量及RNA/DNA比值的变化短果枝叶片中DNA、RNA变化趋势是:生理分化期(06.02-07.23)明显增多;形态分化初期(07.20-07.30)减少;花瓣分化期〔08.13-09.05〕逐渐增多,DNA含量增长5倍;雄蕊分化期(09.02-09.23)RNA含量增长1.8倍,雌蕊分化期(09.23-10.29)又依次下降。
RNA/DNA比值一度下降,在生理分化盛期(07.07左右)和形态分化初期至花萼分化期(07.20-08.20)迅速上升。
5、其他学说●原套、原体概念与花芽分化●花芽分化的营养转向学说●多胺与花芽分化●磷素营养和其他无机营养与花芽分化●花芽分化与细胞液浓度学说小结:●植物的花芽分化是一个复杂的形态建成过程,不仅受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而且植物体内各种因素也必须共同作用、相互协调,各种因子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从而对成花进行调控。
●在此期间,不仅养分、水分和矿质元素连续不断地运往发育的花,而且内源激素和光合产物也不断地供应花的发育,并进一步表现出生殖生长的特性。
但许多研究只探讨了花芽分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指标,但对激素、多胺以及其与花芽分化关系的作用机理研究较少。
二、植物花芽分化研究进展1、植物花芽分化研究进展●(1 )花芽分化的过程及形态特征●通常情况下植物的花芽分化过程大致可分为5 个阶段,即:●分化初期、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和雌蕊分化期。
(2 )影响植物花芽分化的因子●温度与花芽分化:●最早在1918年Gassner就温度影响作物栽培品种开花问题进行了研究。
在低温下,花原基并不发生,只有将植物转移到有利于生产的较高温度下,花原基才发生,即低温的作用是诱导性的。
●不同品系植物对低温有不同的需要。
绝对需要低温的植物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才能开花,包括2年生及多年生植物如黑麦草、石竹、紫罗兰、花园菊等;兼性需低温的植物开花受低温促进,但在没有低温情况下也能开花,如莴苣、菠菜、豌豆等;还有不需低温的类型。
●许多植物在花芽分化过程中对温度有特殊的要求,如:石榴花芽分化要求较高的温湿条件。
最适温度为月均温(20±5)℃。
低温是石榴花芽分化的限制因素,月均温低于10℃时,花芽分化逐渐减弱直至停止。
●储博彦等[7]的研究发现,夜温高低是决定八仙花能否花芽分化完全的关键因素,并直接影响着八仙花品质的好坏。
●莫丹等研究发现温度是影响国庆小菊花芽分化的主要因素。
●而Adams等也认为,平均温度与菊花的花期关系是双曲线的,在花芽分化的时候是与适宜的平均温度线性相关,温度越高花芽分化速度越快,花芽的发育则与平均温度呈负线性相关,越低开花越快。
光照与花芽分化:●一般认为叶子是日长的感受部位,已在菠菜、紫苏等植物中得到证实。
大量研究表明,光在植物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与2种光受体有关,即光敏色素和隐花色素,它们在光形态发生中有重要作用。
●光照强度和光质也影响植物的光周期开花反应。
天竺葵植株暴露在高强光下时,能够加速花的发端和花器官的形成;冬季温室内自然光强度不够时唐菖蒲花芽大部或全部败育,开花率极低。
蓝光光质利于菊花茎叶生长和侧枝产生,使花期提前。
(注: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只是收取少量整理收集费用,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