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知识点总结教案资料

审计知识点总结教案资料
审计知识点总结教案资料

审计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审计与鉴证概论

1.(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

1)会计账目审计阶段:19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特点是审计逐渐由任意审计转变为法定审计;审计目的在于查错防弊,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方法是对会计账目进行逐笔的详细审计,使用人主要是企业股东。

2)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二十世纪的前三十年,特点是审计对象由会计账目扩大到资产负债表;目的在于通过审查资产负债表来判断积液的信用状况;方法是从详细审计初步转向抽样审计;使用人企业股东和债权人。

3)财务报表审计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今,特点为审计对象转为企业的全部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目的在于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审计范围扩大到测试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抽样审计和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逐渐被运用;使用人:股东、债权人、潜在的投资者、证券交易机构、政府及社会公众。

2.(了解)审计模式的演进:

1)账项导向审计阶段,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40年代。

2)内控导向审计阶段,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

3)风险导向审计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

3.(了解)审计的种类:按照审计的目的、内容的不同,分为财务报表审计,合规审计,经营审计。

4.(背)鉴证业务:指出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责任方以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

5.(了解)鉴证业务的类别:

1)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直接报告业务(按鉴证对象信息是否以责任方认定的形式为预期使用者所获取划分)

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中,责任方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鉴证对象信息以责任方认定的形式为预期使用者获取。

直接报告业务中,注册会计师直接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或者从责任方获取对鉴证对象评价或计量的认定,而该认定无法为预期使用者获取。

2)合理保证的鉴定业务&有限保证的鉴定业务(按照鉴定业务的保证程度划分)合理保证的鉴定业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低水平,一次作为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

有限保证的鉴定业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水平,以此作为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

6.(理解)为何鉴证业务不能提供绝对保证,不能将风险降至为零。

1)选择性测试方法的运用:选取特定项目和抽样等选择性测试的方法不能百分之百保证鉴证对象信息不存在重大错报(选取特定项目实施见证程序的结果不能推断至总体,抽样也可能产生误差)

2)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决策时人为判断可能出现错误,人为失误导致内部控制失效等。

3)大多数证据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的:证据的性质决定了注册会计师依靠的并非是完全可靠的证据。即使可靠程度最高的证据也有其自身的缺陷。

4)在获取和评价证据以及由此得出结论时涉及大量判断:获取证据后,注会要一句职业判断,得出结论时也离不开注会的职业判断。

5)在某些情况下鉴证对象具有特殊性:例如矿产资源的储量,艺术品的价值等

7.(记住)审计、审阅与其他鉴证业务:

按照鉴证对象信息和保证程度的不同,鉴证业务可分为历史财务信息审计,历史财务信息审阅和其他鉴证业务。

1)历史财务信息审计是指鉴证对象信息为历史财务信息的合理保证鉴证业务。

2)历史财务信息审阅是指鉴证对象信息为历史财务信息的有限保证鉴证业务。

3)其他鉴证业务是指除历史财务信息审计和审阅业务以外的鉴证业务。

8.(背)鉴证业务与相关服务的区别:

相关服务:指那些由注册会计师提供的,除了鉴证服务以外的其他业务,包括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代编业务,税务咨询,管理咨询,培训服务。(相关服务是非法定业务,鉴证业务是法定业务)

鉴证与相关服务两者的区别:

1

关系人,即责任方、预期使用者及提供鉴证业务的注册会计师。

2

决策提供建议;鉴证业务关注的是适当保证和提高鉴证对象信息的质量,通常不涉及信息的利用。

3

结果是注会以书面形式提出结论,该结论能对鉴证对象信息提供某种程度的可信性保证。

4

求注会必须独立于鉴证业务中的其他两方。

第二章:注册会计师管理

1.(了解)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

1)审计业务:属于法定业务,非注会不得承办。包括审查企业会计报告;验证企业资本;办理企业合并、分离、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办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

2)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包括资产评估、代理记账、税务代理、管理咨询等。

2.(了解)国外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独资制、普通合伙制、有限责任制、股份有限公司制。

3.(了解)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不准个人设立独资会计师事务所,只批准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会计师事务所。鼓励中兴会计师事务所于2011年12月31日前转制为特殊普通合伙组织形式。

4.(了解)我国注册会计师不能以个人名义承办业务。

第三章: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1.

2.(了解)项目质量控制复核:是指在报告日或报告日之前,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对项目组做出的重大判断和在编制报告时得出的结论进行客观评价的过程。项目质量控制复核适用于上市实体财务报表审计,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确定需要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的其他业务。

3.(了解)业务质量控制的要素:

1)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

2)相关职业道德要求

3)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

4)人力资源

5)业务执行

6)监控

第四章: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

1.(了解)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诚信、独立、客观公正、专业胜任能力与应有的关注、保密、良好职业行为。

2.

1)鉴证业务项目组成员在鉴证客户中拥有直接经济利益。

2)会计师事务所的收入过分依赖某一客户。

3)鉴证业务项目组成员与鉴证客户存在重要且密切的商业关系。

4)会计师事务所担心可能失去某一重要客户。

5)鉴证业务项目组成员正在与鉴证客户协商受雇于该客户。

6)会计师事务所与客户就鉴证业务达成或有收费的协议。

7)注册会计师在评价所在会计师事务所以往提供的专业服务时,发现了重大错误。

1)会计师事务所在对客户提供财务系统的设计或操作服务后,又对系统的运行有效性出具鉴证报告。

2)会计师事务所为客户编制原始数据,这些数据构成鉴证业务的对象。

3)鉴证业务项目组成员担任或最近曾经担任客户的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

4)鉴证业务项目组成员目前或最近曾受雇于客户,并且所处职位能够对鉴证对象施加重大影响。

1)会计师事务所推介审计客户的股份。

注册会计师担任该客户的辩护人。

1)项目组成员的近亲属担任客户的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

2)项目组成员的近亲属是客户的员工,其所处职位能够对业务对象施加重大影响。

3)客户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所处职位能够对业务对象施加重大影响的员工,最近层担任会计师事务所的项目合伙人。

4)注册会计师接受客户的礼品或宽带

1)会计师事务所收到客户结束业务关系的威胁

2)审计客户表示,如果会计师事务所不同意对某项交易的会计处理,则不再委托其承办拟议中的非鉴证业务。

3)客户威胁将起诉会计师事务所。

4)会计师事务所收到降低收费的影响而不恰当地缩小工作范围。

5)由于客户员工对所评论的事项更具有专长,注册会计师面临服从其判断的压力。

6)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告知注册会计师,除非同意审计客户不恰当的会计处理,否则将影响晋升。

3.(了解)应对不利影响的防范措施:

●会计师事务所层面的防范措施:

1)领导层强调遵循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重要性。

2)领导层强调鉴证业务项目组成员应当维护公众利益。

3)制定有关政策和程序,实施项目质量控制,监督业务质量。

4)制定有关政策和程序,识别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不利影响,评价不利影响的严重程度,采取防范措施消除不利影响或将其降低至可接受水平。

5)制定有关政策和程序,保证遵循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6)制定有关政策和程序,识别会计师事务所或项目组成员与客户之间的利益或关系。

7)制定有关政策和程序,监控对某一客户收费的依赖程度。

8)相见争客户提供非鉴证服务时,指派鉴证业务项目组以外的其他合伙人和项目组并确保鉴证业务项目组和飞鉴证业务项目组分别向各自得到业务主管报告工作。

9)制定有关政策和程序,防止项目组以外的人员对业务结果施加不当影响。

10)及时向所有合伙人和专业人员传达会计师师事务所的政策和程序及其变化情况,并就这些政策和程序进行适当的培训。

11)制定高级管理人员负责监督质量控制系统是否有效运行。

12)向合伙人和专业人员提供鉴证客户及其关联实体的名单,并要求合伙人和专业人员与之保持独立。

13)制定有关政策和程序,鼓励员工就遵循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方面的问题与领导层沟通。

14)建立惩戒机制,保证相关政策和程序得到遵守。

●具体业务层面的防范措施:

1)对已执行的非鉴证业务,由未参与该业务的注册会计师进行复核,或在必要时提供建议。

2)对已执行的鉴证业务,由鉴证业务项目组以外的注册会计师进行复核,或在必要时提供建议。

3)向客户审计委员会、监管机构或注册会计师协会咨询。

4)与客户治理层讨论有关的职业道德问题。

5)向客户治理层说明提供服务的性质和收费的范围。

6)由其他会计师事务所执行或重新执行部分业务。

7)轮换鉴证业务项目组合伙人和高级员工。

其他措施:

1)监管机构、注册会计师协会或会计师事务所建立有效的公开投诉系统,使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和员工以及公众能够注意到违反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行为。

2)法律法规、职业规范或会计师事务所政策明确规定,注册会计师有义务报告违反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行为。

客户通过制定政策和程序采取的防范措施:

1)要求有管理层以外的人员批准聘请会计师事务所。

2)聘任具备足够经验和资历的员工,确保其能够做出恰当的管理决策

3)执行相关政策和程序,确保在委托飞鉴证业务时作出客观选择

4)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机构,与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必要的沟通,并对其服务进行适当的监督。

4.(了解)确定收费的相关问题:

会计师事务所在确定收费时应当主要考虑专业服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所需专业人员的水平和经验、个级别专业人员提供服务所需的时间和提供专业服务所需承担的责任。收费通常以每一专业人员适当的小时收费标准或日收费标准为基础计算。

1)收费是否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不利影响,取决于收费报价水平和所提供的相应服务。防范不利影响的措施:让客户了解业务约定条款,特别是确定收费的基础以及在收费报价内所能提供的服务,安排恰当的时间和具有胜任能力的员工执行任务。

2)承接业务时,如果收费报价过低,可能导致难以按照执业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执行业务,从而对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原则产生不利影响。

3)如果收费报价明显低于前任注册会计师或其他会计师事务所的相应报价,会计师事务所应当确保在提供专业服务时,遵守职业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使工作质量不受损害,使客户了解专业服务的范围和收费基础。

补充:或有收费是指注册会计师的收费与否或收费多少与鉴证工作结果或实现特定目的为条件。

5.(了解)专业服务营销问题:

注册会计师不得对其能力进行广告宣传以招揽业务,但可以利用媒体刊登设立、合并、分离、解散、迁址、名称变更和招聘员工等信息。

第五章: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1.(了解)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种类:

1)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分(警告、记过、降级、降职、开除等)和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直招、行政拘留等)

2)民事责任:包括违约责任&侵权责任(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支付违约金、恢复名誉等)

3)刑事责任:包括主刑(管制、聚义、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和附加刑(罚金、

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第六章: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

1.(背)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

1)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

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展开部分:在评价财务报表是否是不存在由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

1)选择和运用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并适合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

2)管理层做出的会计估计是否合理。

3)财务报表反应的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4)财务报表是否做出充分披露,使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理解重大交易和事项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

2.(了解)在被审计单位治理层的监督下,按照使用的财务报告框架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

3.(了解)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是针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财务报告框架编制并实现公允反映发表审计意见。

1)对发现错误和舞弊的责任。

2)对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责任。

审计准则旨在帮助注册会计师识别由于违反法律法规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然而注册会计师没有责任防止被审计单位违反法律法规,不能期望其发现所有的违反法律法规行为。

4. (了解+理解)管理层认定的三个层次:

●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

1)发生: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情均已记录。

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被恰当记录。

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

账户余额主要与资产负债表有关。

1)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

2)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

3)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

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

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与列报相关的认定:

1)发生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

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

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5.(了解)审计目标的实现过程:

五个阶段1)接受业务委托

2)计划审计工作

3)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4)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如果注册会计师认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可靠程度高,则实质性程序的工作量可以减少,反之,

实质性程序的工作量会增加。但无论何时,实质性程序必不可少。

5)完成审计工作并出具审计报告

第七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1.

●充分性: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注册会计师需要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受其

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影响,并受审计证据质量的影响。

恰当的审计意见必须建立在有足够数量的审计证据的基础之上,但并不意味审计证据的数量越多越好。

●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审计证据在支持审计意见所依据的结论方面

具有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相关性是指审计证据应与审计目标相关联;

可靠性是指审计证据应能如实反映客观事实,可靠性受其来源和性质的影响,并取决于获取审计证据的具体环境。

2.(理解,无大题)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

●检查记录或文件: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生成的,以纸质、电子

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的记录或文件进行审查。

目的:对财务报表所包含或应包含的信息进行验证。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取决于记录或文件的来源和性质。

●检查有形资产: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资产实物进行审查。检查有形资产程序大多数情

况下适用于对先进和存货的审计,也适用于对有价证券,应收票据

和有型固定资产的验证。

作用:检查有形资产可为其存在性提供可靠的审计证据;是验证资产

确实存在的直接手段,被认为是最可靠、最有用的审计证

据;是认定资产数量和规格的一种客观手段;某些情况下是评

价资产状况和质量的一种有用办法。

局限性:不一定能够为权利和义务或计价认定提供可靠的审计证据。

要验证存在的资产确实为被审计单位所有,在财务报表中的

列报金额股价准确,检查有形资产获取的证据本身并不充

分,需要其他审计程序获得充分适当的证据。

●观察:是指注册会计师察看相关人员正在从事的活动或执行的程序。

局限性:观察提供的审计证据仅限于观察发生的时点,并且可能影响对相关人员从事活动或执行程度的真实情况的了解。观察时点的情况并不

能证明一贯的情况,另一方面被观察人员对观察的反应也对观察所

得证据的客观性产生影响。

●询问: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向被审计单位或外部的知情人员获取财

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并对答复进行评价的过程。

知情人员对询问的答复可能为注册会计提供尚未获悉的信息或佐证证据,也可能提供与已获悉信息存在重大差异的信息,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询

问结果考虑修改审计程序或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

局限性:询问通常不足以发现认定层次存在的重大错报,也不足以测试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函证:是指注册会计师直接从第三方(被询证者)获取书面答复作为审计证据的

过程。可采用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

询证函有积极式询证函&消极式询证函。积极式询证函是指要求被询证者直接向注册会计师回复,表明是否同意询证函所列示的信息,或填列

所要求的信息的一种询证函。消极式询证函是指要求被询证者只有在不同

意询证函所列示的信息时才直接想注册会计师回复的一种询证函。

函证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是否有必要实施函证程序以获取认定层次的相关、可靠地审计证据。

应对银行存款、借款及与金融机构往来的其他重要信息实施函证程序,除非有充分证据表明这些项目对财务报表不重要且与之相关的

重大错报风险很低。若不函证,应在工作底稿中说明理由。

应对应收账款实施函证程序,除非有充分证据表明应收账款对财务报表不重要,或函证很可能无效。若认为函证很可能无效,应当实

施替代审计程序,获取相关、可靠的审计证据。如果不对应收账款函

证,应当在工作底稿中说明理由。

●重新计算:指注册会计师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记录或文件中

的数据计算的准确性进行核对

●重新执行:指注册会计师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重新独立执行作

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程序或控制。

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做出评价。

分析程序的运用:

1)考虑针对所涉及认定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和实施的细节测试,确定特定实质性分析程序对于这些认定的适用性。

2)考虑所获得信息的来源、可比性、性质和相关性以及与信息编制相

关的控制,评价在对已记录的金额或比率做出预期时使用数据的可

靠性。

3)对已记录的金额或比率做出语气,并评价预期值是否足够青雀以识

别重大错误,即一向错报单独或联通其他错报可能导致财务报表陈

生重大错报。

4)确定已记录金额与预期值之间可接受的,且无需按要求做进一步调

查的差异额。

分析程序的方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合理性测试法,回归分

3.(了解)审计工作底稿:指注册会计师对指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的载体,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审计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

4.(了解)自审计报告日起,对审计工作底稿至少保存十年。

第八章:计划审计工作

1.(了解)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本期审计业务开始时开展初步业务活动,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包括评价遵守独立性要求的情况),就业务约定条款与被审计单位达成一致意见。

2.(了解)审计业务约定书:指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用以记录和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拟出具审计报告的预期形式和内容等事项的书面协议。

3.(了解)总体审计策略:用以确定审计工作的范围、时间安排和方向,以及指导具体审计计划的制订。

4.(了解)具体审计计划的内容:

1)计划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为了足够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风险评估程序:指注册会计师为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而实施的审计程序。包括询问管理层以及被审计单位内部其他人员,分析程序,观察和检查。

2)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得到重大错报风险。

第三节看PPT,全部了解

5.(了解)审计重要性的含义:如果漏报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那么信息就是重要的。重要性取决于在发生漏报或错报的特定环境下所判断的项目或错误的大小。

重要性的判断与具体环境有关;对重要性的判断受错报的金额或性质影响,或受两者共同作用的影响;判断重要性是从财务报表使用者整体需求的角度出发的。

6.(了解)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应考虑的因素: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基本情况;审计的目标;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相互关系;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7.(理解)重要性的定量考虑:重要性的数量即重要性水平,是针对错报的金额大小而言。

基本方法是基准×比率

选择基准时,考虑的相关因素:财务报表的要素、财务报表指标等;对被审计单位而言,是否存在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别关注的报表项目;被审计单位的性质、所在行业、规模、所有权性质及融资方式。选重要性水平低的!

8.(理解)重要性定性考虑:是针对错报的性质是否重要而言。

判断错报的性质是否重要考虑得因素:

1)错报对遵守法律法规要求的影响程度。

2)错报对遵守债务契约或其他合同要求的影响程度。

3)错报掩盖收益或其他趋势变化的程度(尤其在联系宏观经济背景和行业状况进行考虑时)

4)错报对用语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或现金流量的有关比率的影响程度。

6)错报对增加管理层报酬的影响程度。

7)错报对某些账户余额之间错误分类的影响程度,这些错误分类影响到财务报表中应单独披露的项目。

8)相对于注册会计师所了解的以前向报表使用者传达的信息而言,错报的重大程度。

9.(理解)评价错报的影响:注册会计师评价识别出的错报对审计的影响以及为更正错报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如果被审计单位拒绝更正发现的未更正错报,但是注册会计师确定为更正错报单独或汇总起来是重大的而认为财务报表整体存在重大错报,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0.(了解)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11.(理解)审计风险与重要性之间的关系:审计风险与重要性之间存在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

+展开: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数量成反向关系;

重大错报风险与审计证据数量成同向关系;

检查风险水平与审计证据数量成反向关系。

第九章:风险评估

1.(了解)风险评估:指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无论该风险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从而为设计和实施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采取的应对措施提供基础。

2.(了解)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必须实施的程序,它对于注册会计师合理运用职业判断,有效实施审计程序,实现审计目标有重要意义。

3.(了解)风险评估程序: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分析程序、观察和检查、其他审计程序。

4.(背)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1)行业状况,法律环境和监管环境及其他外部因素。

2)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3)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

4)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可能导致重大错报风险的相关经营风险。

5)对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与评价。

6)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5.(了解)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

制的监督。

1)在决策时人为判断可能出现错误和由于人为失误而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2)可能由于两个或更多的人员进行串通或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上而被规避。

控制活动:授权、业绩评价、信息处理、实物控制、职责分离。

6.(了解)特别风险: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

特别风险通常与重大的非常规交易和判断事项有关,而日常的、简单的、常规处理的交易不大可能产生特别风险。非常规交易是指由于金额或性质异常而不经常发生的交易。判断事项是指做出的会计估计。

在被审计单位对日常交易采用高度自动化处理的情况下,审计证据可能仅以电子形式存在,其充分性和适当性通常取决于自动化信息系统相关控制的有效性,注会应当考虑仅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能获取充分、适当审计证据的可能性。

第十章:风险应对

1.(了解)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

1)向项目组强调在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

2)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注会,或利用专家的工作。

3)提供更多的督导。

4)在选择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应当注意使某些程序不被管理层预见或事先了解。

5)对拟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作出总体修改。

2.(了解)当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属于高风险水平(并相应采取更强调审计程序不可预见性,重视调整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等的总体应对措施)时,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方案往往更倾向于实质性方案,即做更多的实质性程序。

3.(了解)进一步审计程序:

内涵:指注会针对评估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进一步审计程序是获取审计证

据的重要手段,注会应当考虑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有效

的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性质:指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目的&类型。目的包括通过实施控制测试以确定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以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类

型包括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和分析程序。

时间选择:注会可以选择在期中或期末实施控制测试或实质性程序(控制测试一般在期中进行)。当重大错报风险较高时,注会应考虑在期末或接近期末

实施实质性程序;或者采用不通知的方式或在管理层不能预见的时间实

施审计程序。在剩余期间收集补充证据。

4.(了解)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与控制设计和确定控制是否得到执行所需获取的审计证据既有差异,也有联系。

5.(了解)控制测试:指用于评价内部控制在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方面的运行有效性的审计程序。

控制测试的要求: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

仅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足以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6.(了解)实质性程序:指注会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

由于注会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是一种判断,可能无法充分识别所有的重大错报风险,加之内部控制存在固有局限性,所以实施实质性程序是必需的。

第十一章:审计抽样

1.(了解)审计抽样的种类:

●统计抽样&非统计抽样:

统计抽样:指同时具备随机选取样本项目&运用概率论评价抽样结果(包括计量抽样风险)两个特征的抽样方法。

非统计抽样:不同时具备以上两个特征的抽样。分为任意抽样(只凭主观随意,无客观依据和标准的抽样)和判断抽样(在任意抽样的基础上融入了个人的经验和判断)。

区别:统计抽样在于能够客观地选取样本,科学地计量抽样方法,并通过调整样本规模有效地控制抽样风险,定量地评价样本结果。

联系:都能提供审计所要求的充分、适当的证据,并且都存在某种程度的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属性抽样&变量抽样:

属性抽样:指在精确度界限和可靠程度一定的条件下,旨在测定总体特征的发生频率所采用的方法。

变量抽样:用来估计总体错误金额而采用的方法。

2.(了解)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需要考虑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

3.(了解)在被审计单位的控制留下了运行的轨迹的情况下,注会可以考虑适用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实施控制测试。

4.(了解)只是在实施细节测试程序时,才需要考虑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问

题。在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不需要适用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

6.(了解)样本设计:

可容忍误差:

对于控制测试来说,可容忍误差就是可容忍偏差率,指注会设定的偏离规定的内部控制程序的比率,注会试图对总体中的实际偏差率不超过该比率获取适当水平的保证。

在进行细节测试时,可容忍误差就是可容忍错报(认定层次的可容忍水平),指注会设定的货币金额,注会试图对总体中的实际错报不超过该货币金额获取适当水平的保证。

7.(了解)重估抽样风险:

注会在推断总体偏差或错报后,应将总体偏差或错报与可容忍偏差或错报进行比较,将抽样结果与从其他有关审计程序中所获得的证据相比较。若总体偏差或错报超过了可容忍偏差或错报,经重估后的抽样风险不能被接受,则应增加样本规模或执行替代审计程序。若接近可容忍偏差或错报,应考虑是否增加样本规模或执行替代审计程序。

第十二章:审计报告

(看第三四节PPT)

1.(了解)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标题,收件人,引言段,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审计意见段,其他报告责任段,注册会计师的签名或盖章,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和公章,报告日期。

2.(背)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签发条件:

1)财务报表已经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使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辑,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注会已经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在审计过程中未受到限制。

3)没有必要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或其他事项段。

3.(了解)非标准审计报告:包括带强调事项段或其他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包括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4.

或披露,且根据职业判断认为对财务报表使用者理解财务报表至关重要的事项,注会在已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证明该事项在财务报表中不存在重大错报的条件下,应当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

1)将强调事项段紧接在审计意见段之后。

2)适用“强调事项”或其他适当标题。

表中找到对该事项的详细描述。(说明提醒关注,如“我们提

醒财务报表使用者注意”)

如果认为运用持续经营假设适合具体情况,但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注会应当披露。

如果财务报表已作出充分披露,注会应当发表无保留意见,并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强调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事实,并提醒财务报表使用者关注财务报表附注中对前述有关持续经营事项的披露。

5.

披露的事项,该事项与财务报表使用者理解审计工作、注会的责任或审计报告相关。

6.(了解)签发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条件:

1)在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后,注会认为错报单独或累计起来对财务报表影响重大。

2)注会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作为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但认为未发现的错报(若存在)对财务报表可能产生的影响重大,但不具有广泛性。

字眼为“在……情况……报告原因……”,“除……的影响外”

7.

制,未能实现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而发表的审计意见。

8.(了解)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包括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或治理层的经营报告;财务数据摘要;就业数据;计划的资本性支出;财务比率;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姓名;择要列示的季度数据。

9.(了解)如何处理重大不一致:

如果识别出重大不一致,注会应确定已审计财务报表或其他信息是否需要作出修改。

如果在审计报告日前获取的其他信息中识别出重大不一致,并且需要对已审计财务报表作出修改,但管理层拒绝作出修改,注册会计师应在审计报告中发表非无保留意见。

如果在审计报告日前获取的其他信息中识别出重大不一致,并且需要对其他信息作出修改,

但管理层拒绝,除非治理层的所有成员参与管理被审计单位,注会应当就该事项与治理层进行沟通。

其他措施: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其他事项段,说明重大不一致;拒绝提交审计报告;接触业务约定;必要时征询法律意见。

10.(了解)对事实的重大错报:

对事实的错报:指在其他信息中,对与已审计财务报表所反映事项不相关的信息做出不正确陈述或列报。

如果认为在其他信息中存在对事实的重大错报,但管理层拒绝修改,除非治理层的所有成员参与管理被审计单位,注会应将对其他信息的疑虑告知治理层,并采取适当的进一步措施。

(完整)马原前三章知识点,推荐文档

1,马克思主义: 生命力的根源: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该致力于实现以 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 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 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2,物质与意识谁是本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可知论(有)与不可知论(无)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辩证法(联系的发展的观点)与形而上学 (孤立的静止的观点)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唯物辩证法(承认)与形而上学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是其根 本方法) 唯心主义宿命论——只强调必然性而否定偶然性; 唯心主义非宿命论——只强调偶然性而否定必然性; 辩证决定论——坚持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 客观唯心主义——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 3,运动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普遍状态;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与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不运动的物质导致形而上学;无物质的运动导致唯心主义;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4,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是人脑的技能和属性(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意识的源泉是客观世界; 社会实践(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5,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形式和状态(量变与质变的依次更替);

马原知识点整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P3) (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有机统一基本组成部分。 (2)①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它既包括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列宁等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②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③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2、思考并归纳意识能动作用及其表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P29-P33) (1)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①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②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第一,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反映世界时会表现出主体选择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非凡创造性。人能在思维中建构一个现实中没有的理想世界。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可变客观为现实。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首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其次,只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 3、当前中国一再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试结合有关矛盾原理谈谈看法。(P42-P43) (1)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的基本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21世纪,掌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

审计学知识点归纳总结(20200930100756)

第一章审计概论 第一节:审计的定义和特征 1审计的定义: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或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规、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管活动 (1)审计主体:审计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 (2)审计授权者:泛指国家审计机关、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授权,单位主管领导和相关领导的授权,是针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而言的 (3)审计客体: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用财务报表及有关资料表现的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 (4)审计依据: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用来评价和判断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真实性、合规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据以提出审计意见、做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主要包括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企业内部的预算计划、经济合同等 (5)审计目的:社会审计的目的就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 (6)审计本质: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管、评价、鉴证活动 2审计的特征: (1)独立性:机构独立、业务工作独立、经济独立 (2)权威性:权威性是审计机构正常发挥作用的保证,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决定了其权威性 第二节: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我国审计的产生和发展:西周时期就有了审计萌芽的思想 秦汉时期是我国审计的确立阶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审计模式 “上计”制度日趋完善 审计地位提高,职权扩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1982 年12月4日五届人大通过新宪法,明确规定了设立审计机关,实施审计监督 1983 年9月正式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 1988 年11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

审计学知识点整理

审计方法演进: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 审计要素: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财务报表(鉴证对象)、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审计证据和审计报告 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1.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1.发生: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2.完整性:确认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3.准确性: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反映的4.截止:确认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5.分类:确认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分类 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1.存在:确认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2.权利和义务:确认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负债属于被审计单位的义务3.完整性:确认已存在的金额均已记录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审计目标:1.发生及权利和义务:将没有发生的交易、事项,或与被审计单位无关的交易和事项包括在财务报表中,则违反该目标2完整性:如果应当披露的事项没有包括在财务报表中,则违反该目标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认定的含义:认定是指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 管理层的认定: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上的认定有些是明确表达的,有些则是隐含表达的。明确的认定:1.记录的存货是存在的2.存货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隐含的认定:1.所有应当记录的存货均已记录2.记录的存货都由被审计单位拥有 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1.发生: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1.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2.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3.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1.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2.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重大错报风险与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相关,且独立存在于财务报表的审计。1.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可能影响多项认定。此类风险通常与控制环境有关,但也可能与其他因索有关.如经济萧条。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考虑的结果直接有助于注册会计师确定认定层次上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审计精华知识点总结:完成审计工作

审计精华知识点总结:完成审计工作 一、审计差异与试算平衡表 1.审计差异内容 核算错误(会计确认与计量,用会计分录调整,表25-1汇总) 审计差异 重分类错误(列报,用会计分录调整,表25-2汇总) 2.账项调整分录汇总表(教材表25-1) 3.重分类调整分录汇总表(教材表25-2) 4.未更正错报汇总表(教材表25-3) 5.资产负债表试算平衡表(教材表25-4) 6.利润表试算平衡表(教材表25-5) 二、持续经营假设审计 1.管理层对持续经营假设的责任 (1)管理层应当根据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对持续经营假设能力做出评估,考虑运用持续经营假设假设编制财务报表的合理性; (2)如果管理层认为以持续经营假设假设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不再合理时,应当采用其他基础编制,如清算基础。 2.注册会计师对持续经营假设的责任 (1)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时,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是考虑管理层运用持续经营假设假设的适当性和披露的充分性; (2)确定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假设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并考虑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3.识别经营风险的领域 (1)财务方面; (2)经营方面; (3)其他方面。 4.对持续经营假设审计结论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审计证据,确定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假设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并考虑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1)持续经营假设是合理的 ①无保留意见加强调事项段举例; ②无法表示意见举例; ③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举例 (2)持续经营假设是不合理的 ①否定意见举例; ②其他编制基础编制报表时,无保留意见加强调事项段。 (3)管理层拒绝评估持续经营假设 ①保留意见; ②无法表示意见。 三、或有事项的审计 1.审计目标

《马原》各章核心知识点归纳

绪论、主干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的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 第一章、主干知识点 1.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派系;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哲学理论依据?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的区别?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所以我们必须从存在客观事实出发,也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世界是物质的。 (3)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共同点是多层运用发展都是运动观;区别:A运动变化主题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主体是物质,唯心主义运动主体是精神与意识;B运动变化根源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在于物质,唯心主义运动根源在于观念,意识。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5.实践及其特点、形式?A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请各位同学按照下列知识点仔细阅读教材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法约尔管理的职能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管理者的技能 ?人际技能:运用其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关系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概念技能: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亚当·斯密管理思想 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 马萨诸塞车祸 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 欧文的人事管理 ?开创了在企业中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的先河,有人因此称他为“人事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理论 ?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代表人物主要有:泰罗、吉尔布雷斯夫妇以及甘特等 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功利主义道德观 基本观点: ?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 社会契约道德观 基本观点: ?只要按照企业所在地区政府和员工都能接受的社会契约所进行的管理行为就是善的 合乎道德的管理的特征 以社会利益为中心 把遵守道德规范看作责任

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 自律 超越法律 视人为目的 重视利益相关者利益 影响管理道德因素的个人特性 管理者的个人特性对组织的管理道德有着直接的影响 ?管理者的个人价值观(包括道德观) ?自信心 ?自控力 影响管理道德因素的组织结构 组织内部机构和职责分工有没有必要的权力制衡、监察、检查、审计机制,有没有外部群众和舆论监督 组织内部有无明确的规章制度 上级管理行为的示范作用 绩效评估考核体系会起到指挥棒的作用 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办好企业,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 企业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 社区福利投资 社会慈善事业 自觉保护自然环境 世界层面上的全球化具体表现 ?跨国服务贸易增长迅速 ?国外直接投资(FDI)发展迅猛 ?同国旅游人数快速增加 ?跨国并购进程加快 全球化下管理者的关键能力 ?国际商务知识、文化适应能力、换位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全球化的一般环境 ?政治与法律环境 ?经济和技术环境 ?文化环境 全球化的任务环境 ?供应商 ?销售商 ?顾客 ?竞争对手 ?劳动力市场及工会 全球化经营的进入方式 ?国际化经营的进入方式主要有:出口、非股权安排和国际直接投资 全球化组织模式考虑的因素 “全球一体化压力”和“本地化反应压力”

审计学在线作业1

审计学_在线作业_1 交卷时间:2016-04-26 22:00:09 一、单选题 1. (5分)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的制定依据是()。 ? A. 《注册会计师法》 ? B. 《审计法》 ? C. 《会计法》 ? D. 《企业会计准则》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审计学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2. (5分)社会审计中,审计计划由()审核。 ? A. 助理人员 ? B. 业务负责人 ? C. 部门经理 ? D. 主任会计师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审计学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3.

(5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民间审计专业团体是()。 ? A. 英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 B.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 C.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 D. 法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审计学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4. (5分)审计程序的内容有()。 ? A. 准备阶段 ? B. 调查阶段 ? C. 检查阶段 ? D. 分析阶段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审计学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5. (5分)审计是一项具有()的经济监督活动。 ? A. 相关性 ? B. 独立性 ? C. 政策性

? D. 完整性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审计学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6. (5分)审计的职能不包括()。 ? A. 经济司法 ? B. 经济鉴证 ? C. 经济评价 ? D. 经济监督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审计学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7. (5分)()业务属于不相容职务。 ? A. 采购员和购销科长 ? B. 记录日记账和记录总账 ? C. 保管员和车间主任 ? D. 经理和董事长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审计学 展开解析 答案 B

CPA审计知识点归纳

第一编审计基本原理 接受业务委托→计划审计工作→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应对重大错报风险→编制审计报告。 第一章审计概述5 【掌握】审计的定义和保证程度(相关服务不保证) 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以积极方式提出意见,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信赖的程度。 合理保证业务是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将审计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低水平,以此作为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 有限保证业务是注册会计师主要运用询问、分析程序等方法将审阅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水平,以此作为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 一、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2014 注册会计师对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负责的财务报表(鉴证对象信息)发表审计意见(提出结论),以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任程度。 如不存在除责任方之外的其他预期使用者,那么该业务不构成鉴证业务。 二、鉴证对象:历史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鉴证对象信息:财务报表 三、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相关性、完整性、可靠性、中立性、可理解性。 通用目的编制基础,主要是指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特殊目的编制基础,是指旨在满足财务报表特定使用者对财务信息需求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包括计税核算基础、监管机构的报告要求和合同的约定等。分为公允列报编制基础和遵循性编制基础。 四、审计证据。信息缺乏也构成证据。 五、审计报告 【掌握】审计目标 总目标:1 不存在重大错报;2出具报告并沟通。 一、遵守审计准则、职业道德守则 二、保持职业怀疑 一种态度,采取质疑的思维方式,对可能导致错报的迹象保持警觉,进行审慎评价证据。 相互矛盾的证据;对文件记录和询问的答复的可靠性产生怀疑的信息;可能存在舞弊的情况;需要实施除审计准则规定外的其他审计程序的情形; 三、合理运用职业判断 (1)确定重要性和评估审计风险;(2)确定所需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围;(3)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4)评价管理层在应用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时作出的判断; (5)根据已获取的审计证据得出结论。 【掌握】审计风险 一、重大错报风险 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通常与控制环境有关。 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进一步分为:

(完整版)马原重点(必背)按章节整理

马原重点(必背)按章节整理 绪论 1.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鲜明的政治立场 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第四、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努力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基本原理及基精神实质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 第三、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在批判继承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合理因素并对现代科学成果进行科学总结基础上形成的的科学理论成果,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不但为以往的实践检验所证实,且随着未来的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而深化。 第一,物质概念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列宁的物质概念及其意义。 第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它被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发展所证实和丰富,并提供了理论思维的方向原则和基本方法。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 客观规律性是指物质运动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4.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审计学知识点整理

审计方法演进:账项基础审计、内控导向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 审计要素: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财务报表(鉴证对象)、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审计证据和审计报告 审计概念:是一个客观地获取和评价与经济活动和经济事项的认定有关的证据,以确认这些认定与既定标准之间的符合程度,并把审计结果传达给有利害关系的用户的系统过程。 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 鉴证业务的分类:按保证程度分为合理保证(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和有限保证鉴证(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业务。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以各自财产对事务所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和合伙会计师事务所(事务所以其资产承担有限责任)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包括鉴证业务准则、相关服务准则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质量控制制度:质量控制准则旨在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并保持有关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其他鉴证和相关服务业务的质量控制制度。 质量控制制度的目标:1.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遵守职业准则和适用的法律法规的规定2.会计师事务所和项目合伙人根据具体情况出具恰当的报告 质量控制制度的要素:1.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2.相关职业道德要求3.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接受与保持4.人力资源5.业务执行6.监控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诚信、独立、客观和公正、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保密、良好的职业行为 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自身利益导致的不利影响,自我评价导致的不利影响,过度推介导致的不利影响,密切关系导致的不利影响,外在压力导致的不利影响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认定:1、违法行为①违反合同约定,②违反法律法规;2、过错行为①过失:普通过失,重大过失、共同过失;②欺诈 注会法律责任的种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 会计师事务所和注会避免法律诉讼的应对措施:1、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守则;2、建立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3、谨慎选择合伙人;4、招收合格的人员,并予以适当培训和督导;5、与委托人签订业务约定书;6、审慎选择被审计单位;7、严格遵守审计准则;8提取风险基金或购买责任保险。 认定的含义:认定是指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 管理层的认定: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上的认定有些是明确表达的,有些则是隐含表达的。明确的认定:1.记录的存货是存在的2.存货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隐含的认定:1.所有应当记录的存货均已记录2.记录的存货都由被审计单位拥有 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1.发生: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1.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2.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3.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1.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2.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1.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1.发生: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2.完整性:确认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3.准确性: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反映的4.截止:确认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5.分类:确认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分类 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1.存在:确认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2.权利和义务:确认资产归属于被

审计知识点总结汇编

审计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审计与鉴证概论 1.(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 1)会计账目审计阶段:19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特点是审计逐渐由任意审计转变为法定审计;审计目的在于查错防弊,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方法是对会计账目进行逐笔的详细审计,使用人主要是企业股东。 2)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二十世纪的前三十年,特点是审计对象由会计账目扩大到资产 负债表;目的在于通过审查资产负债表来判断积液的信用状况;方法是从详细审计初步转向 抽样审计;使用人企业股东和债权人。 3)财务报表审计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今,特点为审计对象转为企业的全部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目的在于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审计范围扩大到测试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抽样审计和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逐渐被运用;使用人:股东、债权人、潜在的投资者、证券 交易机构、政府及社会公众。 2. (了解)审计模式的演进: 1)账项导向审计阶段,2)内控导向审计阶段,3)风险导向审计阶段,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40年代。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 20世纪70年代以后。 3.(了解)审计的种类:按照审计的目的、内容的不同,分为财务报表审计,合规审计,经营审计。 4.(背)鉴证业务:指出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责任方以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 5.(了解)鉴证业务的类别: 1)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直接报告业务(按鉴证对象信息是否以责任方认定的形式为预期使用者所获取划分) 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中,责任方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鉴证对象信息以责任方 认定的形式为预期使用者获取。 直接报告业务中,注册会计师直接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或者从责任方获取对鉴 证对象评价或计量的认定,而该认定无法为预期使用者获取。 2)合理保证的鉴定业务&有限保证的鉴定业务(按照鉴定业务的保证程度划分)合理保证的鉴定业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低水平,一次作为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 有限保证的鉴定业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水平,以此作为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 6.(理解)为何鉴证业务不能提供绝对保证,不能将风险降至为零。 1)选择性测试方法的运用:选取特定项目和抽样等诜择性测试的方法不能百分之百保证鉴证对象信息不存在重大错报(选取特定项目实施见证程序的结果不能推断至总体,抽样也可能产生误差)2)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决策时人为判断可能出现错误,人为失误导致内部控制失效等。 3)大多数证据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的:证据的性质决定了注册会计师依靠的并非是完全可靠的证据。即使可靠程度最高的证据也有其自身的缺陷。

(完整版)马原主要知识点归纳

绪论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的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 第一章知识点 1.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派系;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

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哲学理论依据?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的区别?(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所以我们必须从存在客观事实出发,也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世界是物质的。 (3)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共同点是多层运用发展都是运动观;区别:A运动变化主题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主体是物质,唯心主义运动主体是精神与意识;B运动变化根源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在于物质,唯心主义运动根源在于观念,意识。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5.实践及其特点、形式?A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C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 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根本方法?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分析法是根本方法 7.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

审计报告知识点总结

审计报告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审计报告概述 一、审计包括的含义和作用 (一 ,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最终结果,是对审计工作的全面总结,是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合法性和公允性的重要工具,是向审计服务需求者传达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表明注册会计师完成了审计任务并愿意承担审计责任的证明文件。 (1)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 (2)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才能出具审计报告; (3)注册会计师通过对财务报表发表意见履行业务约定书约定的责任; (4)注册会计师应当以书面形式出具审计报告。 (二 注册会计师签发的审计报告,。 二、审计意见的形成 (一)评价根据审计证据得出的审计结论 (二) 在评价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内容:

(1)评价所选择和运用的会计政策 评价被审计单位所选择和运用的会计政策,主要从两方面进行: 关会计制度; ②合理性,即评价被审计单位所选择和运用的会计政策是否适合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 (2)评价管理层作出的会计估计是否合理。 (3)评价财务报表所反映信息的质量。 (4)评价财务报表的披露。 (三) 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在评价财务报表是否作出公允反映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内容: 1、评价财务报表的整体合理性 2、财务报表的列报与内容的合理性 3、评价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三 审计报告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1) (2) (3)

第二节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审计报告》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2号―非标准审计报告》的规定,注册会计师根据审计结果和被审计单位对有关问题的 处理情况,形成不同的审计意见, 当注册会计 师出具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不附加说明段、 ,包括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和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包括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一、标题 统一规范为“审计报告” 二、收件人 对于股份有限公司,收件人一般用“**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对于有限责任公司,收件人可用“**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对于合伙企业,收件人可用个“**合伙企业全体合伙人”;对于独资企业,收件人可用“**公司(企业)” 三、引言段 (1)指出构成整套财务报表的每张财务报表的名称 (2)提及财务报表附注 (3)指明财务报表的日期和涵盖的期间。 四、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 (1)设计、实施和维护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而导致的重大错报。

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

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章知识点: 第一章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意义 内容:(p29)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哲学派别的标准。 意义:(p29)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才能为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奠定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p3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理论意义:(p32)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3、意识的本质 (p31)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4、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p4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5、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p32—33)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 6、为什么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审计知识点总结

审计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审计起源的根本点在于两权的分离即所有权与经营权。几个词语:宰夫,御史大夫,上计律。 2注册会计师审计起源于意大利的合伙企业制度,形成于英国股份制企业制度(编制的会计报表主要是提供给企业股东),发展和完善于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编制的会计报表主要提供给债权人)。 3法律规章制度分三个层次 (1)法律法规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法》 (2) 准则会计准则审计准则 (3)规章制度(略) 4审计的特点 (1)独立性审计最本质的特征。表现在·经济独立·组织独立·工作独立 (2) 公正性(3)权威性 5审计的职能 经济监督经济鉴证经济评价重点在于鉴证 6审计的对象(略) 7审计的总目标(1)合法性即会计报表的编制要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其他有关财经法规的规定,(2)公允性即会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的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3)管理当局的认定(5个) ·存在或发生的认定·完整性的认定·权利和义务的认定·估价和分摊的认定·表达与批露的认定 8,具体目标 (1)存在性(2)完整性(3)金额(4)所有权(5)披露 (审计的目标具体在课本第9到12页) 第二章 1我国审计是行政性的须向国务院负责我国最高审计机关是审计署 2审计分三类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即注册会计师审计) 3审计的法定业务四个 (1)(1)审计会计表报,出具审计报告(2)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表报(3)办理企业的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 关报告(4)办理法律行政法规的其他审计业务,出具相应的审计报 告 第三章 1重要性水平(p38) 指允许错报的最大差额重要性水平越高,意味着他允许错报的金额就越大,所需的审计证据就越少。即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成反向关系(可能有道小计算

(完整版)《审计学》全书知识点汇总

《审计学》全书知识点汇总 同学们: 为便于大家对本课程内容能够抓住重点并深刻理解,中央电大《审计学》课程组将各章重点内容提炼如下,供大家学习时参考。 第一章总论 一、审计的涵义 审计是由独立的机构和人员,运用会计检查、财产清查等特定方法,对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监察、鉴证和评价,以保护其财产安全,提高其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监督形式。 1.审计主体 审计主体具有独立性,?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它有独立的机构和人员,而非所有者自身监督。二是与被审主体在组织上、经济上、工作过程中(或精神上)保持独立。 独立性是审计的最基本的特征,这种特征在审计主体上得到充分体现。 2.审计客体 审计客体包括审计谁,审什么内容。 对会计资料及其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时,着重审查评价其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3.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的作用方式的特征 它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能产生什么功能作用,表现为审计的职能;二是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发生功能作用的实现方式,表现为审计的方法。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还有监察、鉴证和评价。 二、审计的分类 审计可以按不同的标志进行分类,具体表现为: (一) 审计按主体分类为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 1.国家审计 国家审计的特征主要是在审计主体、审计内容和被审计单位上,体现了国家所有权的特征。 《审计法》规定:我国国家审计对象的实体即被审计单位是指所有作为会计单位的中央和地方的各级财政部门、中央银行和国有金融机构、行政机关、国家的事业组织、国有企业、基本建设单位等。审计对象的主要内容包括上述部门的财政预算、信贷、财务收支(负债、资产、损益)和决算,以及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益。 审计署还将把审计对象延伸到中央驻香港机构和中资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情况。 2.民间审计 由于民间审计可以接受不同所有者委托的特征,不仅民间审计主体采取法人的形式,而且,其审计活动也是通过委托受托进行的,其被审单位依委托审计的主体的所有权性质不同而各异。 3.内部审计 由于内部审计只是代表某一特定的所有者或集团。所以,内部审计机构或人员就都直接设立于特定组织或部门、单位内部,其审计的对象也只限于特定财产经管者本部门和本单位内部的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马原必背知识点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或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同唯物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 立马克思主义奠定思想前提 4、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著作是《资本论》 6、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 7、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 8、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是实践性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10、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这里所说的特定含义和确定标准是指对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 神的回答;存在和思维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世界本原问题 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是指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 13、相信“意念移物” ,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 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1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15、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1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