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鼓研出新代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

陕鼓研出新代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
陕鼓研出新代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

陕鼓研出新代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

发布: 2007-2-02 09:41 | 作者: 佚名 | 来源: 本站原创 | 查看: 519次

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历经五年合作研发的新一代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TRT)———3H-TRT系统,日前推向市场。专家称,该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TRT装置,不仅环保降噪,高效回收电能,而且可确保高炉顶压稳定,使高炉增产,降低成本。3H-TRT系统在钢铁行业的推广,必将为冶金行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TRT)是冶金行业一项重要的余压余热能量回收装置。它利用高炉炉顶煤气的余压和余热,把煤气导入透平膨胀机膨胀做功,驱动发电机发电的能量回收装置。该装置不仅可以回收煤气的压力能和热能,又可净化煤气,降低噪音污染,同时装置在正常运转时,能替代减压阀组,很好地调节和稳定炉顶压力,对保证高炉顺利运行、增产具有良好的作用。

能量回收透平主机子系统是陕鼓集团公司通过引进瑞士苏尔寿轴流压缩机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和结合中国国情研制而成。通过20多年的积累,陕鼓开发出的TRT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生产的TRT产品累计达到200余台套,其中干式、干湿两用型、二合一共用型等系列TRT是专门根据中国国情开发,并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

3H-TRT系统的三大特点

据介绍,3H-TRT系统是在传统TRT装置的基础上,采用一种先进的具有自我修正完善功能的混合式算法,其控制精度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据了解,该系统具有以下三大特点:高精度顶压稳定性控制技术。高精度顶压稳定性控制技术的核心是陕鼓集团与浙江大学合作研发的STPC06系统。该系统的控制方法是根据TRT管网系统中煤气流动压力流量变化的流体力学平衡方程以及压力流量瞬态变化的响应特性,同时结合最先进的高级智能控制算法,计算确定静叶或旁通阀的动态开度,以保证顶压的高精度稳定。

通过高精度顶压稳定性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使炉顶压力稳定在±2kPa以下,大大低于以往控制顶压±5kPa的范围,确保了炉顶压力的高度稳定,为提高顶压设定值提供了重要条件。

该项技术2005年初已在柳钢6号高炉TRT装置上实施,运行表明,顶压波动值小于1.5kPa。2005年12月陕西省科技厅进行了现场鉴定,评价该项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该成果获得2006年陕西省科技一等奖。

提高顶压设定值。高炉系统在设计时,炉顶设定值是标定的,实际运行时,高炉设定值与安全极限留有一定的裕度,每个高炉设定的安全裕度值有所不同。在安全值以下的顶压通

常留有5%~10%的安全波动范围,因此当使用了高精度顶压稳定性控制技术以后,由于能确保炉顶压高度稳定,可将预留的波动余量大大减少,这样顶压设定值可提高3%~8%。

提高高炉利用系数降低焦比。3H-TRT系统与传统TRT装置的区别是在传统TRT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集成STPC06专利技术的高精度顶压智能稳定装置。当顶压高精度稳定控制时,通过提高顶压的设定值,提高高炉的冶炼效率,达到提高高炉利用系数降低焦比的效果。

高炉鼓风机实行定流量送风,增高顶压就意味着增大质量流量,也就是增大了单位时间送入高炉的氧气量,从而提高了高炉冶炼强度。同时,增高顶压可提高炉温,加快氧还原反应速度,从而降低了高炉入炉焦比。

装置设备自动化控制子系统除了满足TRT控制系统所需的全自动升速、升功率、并网、调顶压、自动停机、紧急保护等系统控制功能外,还可增加远程在线检测及故障分析、高炉煤气粉尘监测、静叶叶片抗粉尘冲击分析、主机自动清洗等多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3H-TRT系统的四大功效

除此之外,3H-TRT系统还具有以下四大功效:

能量回收。利用高炉煤气的余压和余热,把煤气导入透平膨胀机,驱动发电机发电或驱动其他设备进行能量回收;同时,通过使用高精度顶压稳定性控制技术以后,可以在原基础上提高高炉顶压3%~8%。

环保降噪。由于原来高炉的炉顶压力调节是依靠减压阀组阀门关闭的程度来升高和调控炉顶压力,使得高炉煤气的压力能通过减压阀组以噪音能的形式泄放出来,造成噪音污染。通过采用高精度顶压稳定性控制技术,可使顶压中高炉煤气所具有的压力能通过透平膨胀机,驱动发电机发电,达到了降噪环保的功能。

提高高炉利用系数。据介绍,顶压提高10kPa,可增加风量3%,提高冶炼强度3%,在焦比不变条件下增产3%。一般高炉顶压每提高10kPa,增产率为2%~3%。现代大型高炉,顶压每提高10kPa,增产率为1.1±0.2%。而陕鼓新推出的3H-TRT系统,可提高高炉顶压利用系数0.56%。

降低入炉焦比。在提高顶压情况下,有利于加快炼铁的氧化还原反应。由于现在使用的球团矿和烧结矿具有微孔隙和小孔隙,存在着大量的内表面,高压加快了气体在这些微小孔隙内的扩散速度,加快了矿石还原的速度。另外,提高炉顶压力后,加速CO分解反应,也能加速矿石还原反应,还能使瓦斯灰吹出量降低,吹出的碳量相应减少。这些综合作用使得

焦比有所下降。具相关资料显示,首钢高炉顶压每提高10kPa,降低焦比9.66kg/t,相对百分比为1.8%;梅钢高炉顶压每提高10kPa,降低焦比6.7kg/t,相对百分比为1.27%;而西欧和日本高炉顶压每提高10kPa,相对百分比为 1.5%左右。而陕鼓新推出的3H-TRT 系统,每提高顶压设定值1%,就可降低焦比0.28%。

3H-TRT的工程成套技术

据了解,为了避免设计和施工的矛盾,降低项目的成本和缩短工期。国际上普遍采用设计—建造—交钥匙工程的项目管理模式。为此,陕鼓将依托3H-TRT系统,以成套技术为纽带,运用现代项目管理方法,将主导产品与配套设备有机结合,形成以用户单项工程为核心,整体成套设计供货、安装调试的优势,向用户提供完善的整体服务———交钥匙工程。

用户在签订工程总承包项目后,陕鼓将从成套设计、产品制造、供货周期、工程施工及调试投运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负责,组织用户并参加设计技术审查、供货质量跟踪、现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技术服务、调试试车及用户技术培训,直至交付用户投入使用,全方位地提供成套技术一条龙服务。

近年来,陕鼓承揽TRT大成套工程项目有:宝钢集团上钢一厂2500m3高炉TRT项目、酒钢TRT机组总包工程、济南钢铁公司1号高炉TRT总包工程、济南钢铁公司2号高炉TRT总包工程、韶钢2500m3高炉TRT总包工程等,目前,这些项目已完成投产并运行。其中,天津铁厂395m3高炉TRT总包工程、济南钢铁公司3号高炉TRT总包工程、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6号高炉TRT项目正在建设施工中。

高炉煤气余压发电TRT初步设计

1 总论 1.1 企业概况 山西安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集科工贸、产供销于一体,跨洗煤、焦化、冶炼、建材、发电等产业的国家级乡镇企业集团,公司被认定为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获得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主导产品获得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炼铁厂现有3座450m3高炉、1座1080m3高炉,高炉煤气均采用干法布袋除尘工艺,目前生产正常。 1.2工程概况及建设进度 为了节能降耗和提升经济效益,山西安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思安新能源有限公司出资为3座450m3高炉配套建设高炉煤气余压发电装置,本项目在建设、运行和转让(EMC)的基础上实施。思安新能源有限公司提供项目设计、设备采购、建设、运行管理所需资金。山西安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余压发电项目提供项目建设所需的场地、余压资源、电站的生产生活用水、氮气等;计划自2011年12月开始,1年内建设完成。 1.3 设计依据 (1)山西安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450m3高炉的相关设计、运行资料; (2)山西安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建设地址区域的地形图; (3)国家现行的规程、规范及有关标准。 1.4 工程建设的意义 冶金企业是全国最大的能源用户。单以用电来说,约占全国总用量的13~15%,而高炉又是冶金企业中的能耗大户,约占冶金企业用电的40%左右。因此充分利用冶金企业的副产煤气(如高炉煤气),对节约能源具有重大意义。

高炉煤气的化学能一般工厂均能较好的利用(如作燃料使用),而对高炉煤气的余压和余热却未充分利用。常规的工艺流程是:高炉炉顶出来的高温(150~250℃)、高压(0.1~0.15MPa)煤气,经除尘处理后就送往减压阀组,在减压阀组里将煤气压力降至10kPa(0.01 MPa)左右。这样,不仅浪费了煤气大量的压力能,还在减压阀组附近产生非常大的噪音(可达120分贝以上),污染了周围环境。 为了充分回收高炉煤气的压力能和潜热能,冶金企业采用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机组(简称TRT),TRT的工作原理是:用透平膨胀机将原来损耗在减压阀组上的高炉煤气的压力能和潜热能转换成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变成电能输送给厂内电网。这样既回收了高炉煤气的压力能和潜热能,又减少了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另外采用TRT同时也改善了炉顶压力的调节品质,有利于稳定高炉生产。 目前全国电力供应紧张,TRT发电符合国家能源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高炉炉顶压差发电(TRT)”列为钢铁行业鼓励建设项目。由此可见,山西安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建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TRT)机组,是节能降耗和提升经济效益的好项目,既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又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合乎国家的建设方针。 1.5 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 1.5.1承办单位经验丰富 思安新能源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国家级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要从事新能源技术和产品研发、生产与工程项目实施,是集开发、设计、工程建设、运营服务与投资于一体的技术服务型企业。基于长期的发展积累,针对性地开发了多套余热余压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形成了余热余压利用工程总承包、设备成套、技术服务等多种业务运营模式。 思安新能源有限公司秉承凝聚智慧,追求卓越的理念,以携手并

杭州钢铁集团高炉煤气放散塔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杭州钢铁集团高炉煤气放散塔工程施工组织设 计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工程概况 1、概述 1.1、项目名称:杭州钢铁集团高炉煤气放散塔工程。 1.2、项目地点:杭钢厂区内 1.3、建设单位:杭钢钢铁集团公司 1.4、设计单位:马鞍山钢铁设计院 1.5、工程内容: 1.5.3 高炉煤气放散塔电器施工 2001年8月底施工,2001年11月底具备使用条件。 2、主要工作量 3、工程特点及难点 本工程地处杭钢厂区,整个工程的施工场地狭小:结合整个施工平面来看,可利用的场地的面积很小。除去建筑物的占地面积,实际施工使用

面积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在如此狭小的场地范围内,如何有效利用空间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同时,本施工场地也是其它相邻建设场地的交通咽喉,因此要充分考虑好与相邻施工场地施工的顺利进行。由于施工作业面狭小,吊装及垂直运输方式就成为切实可行、从成本上说是非常可取的一种施工方式,因此,如何用好起重设备及如何组织施工是本工程的一个举足轻重的环节。 本工程的制作、安装量不大,但涉及专业多而广,对施工单位的技术实力要求高。 配合内容等;接口问题: 本工程与生产的配合问题,必然存在物流材料的组织和交通问题,也可能存在施工的交叉问题,如何预见到并解决好这种施工交叉问题是整个工程成败的一个关键所在。同时需要能源介质的接口,施工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与外部接口和交叉施工过程,如何保证接口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实施是能否保证按期完成相应的施工任务的一个因素。 做好设备的运输和保管工作,如何组织好界面交接工作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施工方法: 2.1高炉煤气放散塔烟囱、平台等施工方法: 高炉煤气放散塔采用三筒自立式钢结构(A管、B管、C管),筒体规格为Ф820*10,筒体总重约20吨,高40米,筒间连接横梁、楼梯、平台栏杆总重约11吨,其立面示意图见附图1,放散能力5000~100000m3/h,点火用混合煤气,最大用量2*160 m3/h,采用点火,灭火采用冲氮气。 施工特点: 在结构方面:该钢结构空间承在空间角度变化,如何将空间角度控制转化为水平面、垂直面控制,是确保施工精度的关键所在。 在吊装方面:从该工程量并不大,只是高度较高(40米),由于处于厂区,空间限制较多。如何通过合理的分段与组装,来选择吊机的类型,减少成本,缩短工期,是考虑本吊装方案的立足点。

2020高炉煤气干法设计规范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2020高炉煤气干法设计规范 目次 1 总则 2 术语 3 工艺流程与设备 3.1 一般规定 3.2 工艺流程 4 本体设备 4.1一般规定 4.2 设计与制造 5 袋料型与滤袋规格 6 卸、输灰工艺 6.1 一般规定

6.2 卸、输灰工艺 7 电气、自动化控制与检测 7.1 电气 7.2自动化控制与检测 高炉煤气干法设计规范 1 总则 1.0.1为在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做到设计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低压脉冲布袋除尘和反吹风大布袋除尘两种高炉煤气布袋除尘。 1.0.3本标准适用于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的新建、扩建和改造设计。 1.0.4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气体的标准状态温度为0℃, 大气压力为101.325kPa时的气体状态。 2.0.2工况气体流量 在实际工作温度、湿度、压力下进入除尘器的气体流量。

2.0.3工况系数 工况体积与标况体积的比值称为工况系数。 2.0.4过滤负荷;气布比单位是m3/m2 h。 单位时间内单位有效过滤面积上通过的含尘气体量 2.0.5过滤风速 含尘气体流过滤布有效面积的表观速度,单位是m/min。 2.0.6荒煤气 未经净化的煤气,又称粗煤气。 2.0.7净煤气 经过净化后、含尘量达到国家标准的清洁煤气。 2.0.8 干法除尘 不用水的烟气、煤气净化除尘工艺,和其相对应的是湿法除尘。干法除尘工艺有布袋除尘,电除尘,重力除尘,旋风除尘,颗粒层除尘等工艺。流程只有干法而无湿法除尘备用,称为干法除尘。 2.0.9干法布袋除尘 布袋除尘过滤净化烟气、煤气的除尘工艺。 2.0.10 脉冲布袋除尘器 采用气体喷射方法清除滤袋积灰的一种布袋除尘器。 2.0.11反吹风布袋除尘 采用反吹风机逆向反吹方式清除滤袋表面积灰的布袋除尘器。

高炉煤气

高炉煤气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高炉煤气 英文名称:blast furnace gas 定义:高炉炼铁过程中产生的含有一氧化碳、氢等可燃气体的高炉排气。 应用学科:电力(一级学科);燃料(二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目录 定义 成分 高炉煤气密度 高炉煤气加热时的特点 编辑本段定义 高压鼓风机(罗茨风机)鼓风,并且通过热风炉加热后进入了高炉,这种热风和焦炭助燃,产生的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又和炙热的焦炭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上升的过程中,还原了铁矿石中的铁元素,使之成为生铁,这就是炼铁的化学过程。铁水在炉底暂时存留,定时放出用于直接炼钢或铸锭。 这时候在高炉的炉气中,还有大量的过剩的一氧化碳,这种混和气体,就是“高炉煤气”。 这种含有可燃一氧化碳的气体,是一种低热值的气体燃料,可以用于冶金企业的自用燃气,如加热热轧的钢锭、预热钢水包等。也可以供给民用,如果能够加入焦炉煤气,就叫做“混和煤

高炉 气”,这样就提高了热值。 编辑本段成分 高炉煤气为炼铁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主要成分为:CO、、N2、H2、CH4等,其中可燃成分CO含量约占25%左右,H2、CH4的含量很少,CO2、 N2 的含量分别占15%、55 %,热值仅为3500KJ/m³左右。高炉煤气的成 分和热值与高炉所用的燃料、所炼生铁的品种及冶炼工艺有关,现代的炼 铁生产普遍采用大容积、高风温、高冶炼强度、高喷煤粉量的生产工艺, 采用这些先进的生产工艺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降低能耗,但所产的高炉煤 气热值更低,增加了利用难度。高炉煤气中的CO2, N2既不参与燃烧产生 热量,也不能助燃,相反,还 罗茨风机 吸收大量的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导致高炉煤气的理论燃烧温度偏低。 高炉煤气的着火点并不高,似乎不存在着火的障碍,但在实际燃烧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混合气体的温度必须远大于着火点,才能确保燃烧的 稳定性。高炉煤气的理论燃烧温度低,参与燃烧的高炉煤气的量很大,导 致混合气体的升温速度很慢,温度不高,燃烧稳定性不好。 燃烧反应能够发生的另一条件是气体分子间能够发生有效碰撞,即拥 有足够能量的相互之间能够发生氧化反应的分子间发生的碰撞,大量的C02、N2的存在,减少了分子间发生有效碰撞的几率,宏观上表现为燃烧速度慢,燃烧不稳定。 高炉煤气中存在大量的CO2L、N2,燃烧过程中基本不参与化学反应, 几乎等量转移到燃烧产生的烟气中,燃高炉煤气产生的烟气量远多于燃煤。编辑本段高炉煤气密度

煤气发电技术方案

汉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高炉煤气发电站工程可行性报告 广州梓越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2014年03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1 建设单位 1.2 项目概况 1.3 高炉煤气发电站建设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1.4 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1.5 设计范围 1.6 主要设计技术原则 第二章热负荷 第三章电力系统 3.1 当地电网现状 3.2 电力、电量平衡 3.3 发电站发电机接入电力系统方案 第四章燃料供应 第五章机组选型 5.1 机组选型 5.2 机组参数及主要技术数据 第六章厂址条件 6.1 自然地理概况 6.2 工程地质 6.3 交通运输 6.4 发电站水源 第七章总体方案 7.1总图运输 7.2 煤气及低压蒸汽输送 7.3 燃烧系统 7.4 热力系统 7.5 主厂房布置 7.6 暖通部分

7.7 电气部分 7.8 水工部分 7.9 化学水处理系统 7.10 热工控制 7.11 土建部分 7.12 电讯设施 第八章环境保护 8.1 设计依据 8.2 环境概况 8.3 工程概况 8.4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 8.5 污染控制方案 8.6 厂区绿化 8.7 环境监测和环保管理机构 8.8 环保投资 8.9 环境影响简略分析 第九章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9.1 设计依据 9.2 工程概况 9.3 生产过程中职业危险、危害因素分析9.4劳动安全卫生防范措施 9.5辅助用室设置 9.6 劳动安全卫生机构 9.7 劳动安全卫生投资 9.8 劳动安全卫生预期效果分析 第十章节能与综合利用资源 10.1节能 10.2 综合利用 第十一章消防 11.1设计依据

11.2工程概况 11.3工程火灾因素分析 11.4防范措施 11.5消防设施投资 11.6防范措施预期效果 第十二章生产组织及劳动定员12.1 实施条件及轮廓进度12.2 劳动定员

高炉煤气烟气处理

一、烟气除尘——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 高炉煤气净化分为湿法除尘和干法除尘两类,目前我国500m3级及以下高炉的煤气净化基本上全部采用干式布袋除尘,而1000m3级及以上高炉的煤气净化采用干法布袋除尘技术的较少。 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技术是钢铁行业重要的综合节能环保技术之一,以其煤气净化质量高、节水、节电、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环境污染小等优点,优于传统的湿法洗涤除尘工艺, 属于环保节能项目,位于国家钢铁行业当前首要推广的“三干一电”(高炉煤气干法除尘、转炉煤气干法除尘、干熄焦和高炉煤气余压发电)之首。是国家大力推广的清洁生产技术。 1、工艺流程与设备 1.1系统组成 1 干法除尘由布袋除尘器、卸、输灰装置(包括大灰仓)、荒净煤气管路、阀门及检修设施、综 合管路、自动化检测与控制系统及辅助部分组成。 2 炉顶温度长期偏高的高炉宜在布袋除尘之前增设降温装置,有热管换热器和管式换热器两类, 应优先选用热管式换热器。 1.2过滤面积 1 根据煤气量(含煤气湿分,以下同)和所确定的滤速计算过滤面积 计算公式: V 60Q F = 其中 F ——有效过滤面积 m 2 Q ——煤气流量m 3/h (工况状态) V ——工况滤速 m/min 2 工况流量。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的实际煤气流量称为工况流量。以标准状态流量乘以工况系数即为工况流量。 3工况系数 工况体积(或流量)和标况体积(或流量)之比称为工况系数,用η表示。 计算公式: ()()0 000P P P T t T Q Q ++==η 其中 η——工况系数 Q 0——标准状态煤气流量m 3/h Q ——工况状态煤气流量m 3/h T 0——标准状态0℃时的绝对温度273K t —— 布袋除尘的煤气温度℃ P —— 煤气压力(表压)MPa P 0——标准状态一个工程大气压,为0.1 MPa

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

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TRT) TRT——(Blast Furnace Top Gas Recovery Turbine Unit,以下简称TRT) 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即TRT)是利用高炉冶炼的副产品——高炉炉顶煤气具有的压力能及热能,使煤气通过透平膨胀机做功,将其转化为机械能。 工艺过程介绍 高炉产生的煤气经重力除尘、净化除尘后,两级文氏管,压力为140kPa左右,温度低于200℃。含尘量小于10mg/Nm3的带一定能量的煤气,经过TRT的进口蝶阀、启动阀、全封闭液压入口插板阀、紧急切断阀和可调静叶进入透平膨胀做功,透平带动发电机发电。膨胀后的煤气经过全封闭液压出口插板阀,送到减压阀组后的煤气主管道上,进入低压管网。这样,TRT与减压阀组就形成并联关系,实现对高炉顶压的控制。在入口插板阀之后、出口插板阀之前,与TRT 并联的地方,有一旁通管及快开慢关旁通阀(简称旁通快开阀),作为TRT紧急停机时TRT与减压阀之间的平稳过渡之用,以确保高炉炉顶压力不产生大的波动,从TRT和减压阀组出来的低压煤气再送到高炉煤气柜和用户。 TRT的运行工况有启动、正常运行、电动运行、正常停机、紧急停机,能量回收方式分为部分回收方式、平均回收方式和全部回收方式,操作方式分为手动、自动(半自动)、全自动。 发电机出线断路器,接于10KV系统母线上,经当地变电所与电网相连,当TRT运行时,发电机向电网送电,当高炉短期休风时,发电机不解列作电动运行。 TRT装置由透平主机,大型阀门系统,润滑油系统,液压伺服系统,给排水系统,氮气密封系统,高,低发配电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八大系统部分组成。 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高炉炉顶压力不稳,会引起炉内反应的剧烈波动。炉压高于额定值时,会使炉内煤气气流分布不均,引起崩料,严重时会损坏设备。而当炉内压力低于额定值时,会引起炉内煤气体积增大,气流压力损失增大,煤气流速上升,使“炉喉”磨损严重。因此,作为能量回收的TRT设备,投入运行的先决条件是在任何情况下均能保证炉压稳定,即在TRT设备启动、运行和紧急停车时都不能引起炉压过大的波动。 1.炉顶压力调节及控制 高炉炉顶压力控制系统从控制系统的结构上来看,可分为TRT设备启动时、运行时和紧急停车时的控制系统。 正常投运过程———压阀组控制回路,只在原有系统上并联一个调节回路来控制TRT系统中的可调静叶,在不改变高炉操作的情况下,利用可调静叶实现自动控制炉顶压力。正常机组投运-并网-升功率过程中的炉顶压力,由高炉煤气侧计算机控制;升功率结束后,TRT与减压阀组并列运行时,送入TRT侧的炉顶压力测量值与高炉顶压控制回路的测量值为同一信号;将高炉顶压控制回路的设定值减去一个允许的偏差(0~3kPa)后,作为TRT炉顶压力调节回路能自动跟踪高炉的设定值,高炉顶压的设定权仍在高炉,高炉操作同往常一样。高炉炉顶压力可由TRT控制,也可由减压阀组控制。 正常停机过程———正常停机时,与启动过程相反,TRT侧炉顶压力调节回

高炉炉顶余压发电技术

高炉炉顶余压发电技术 作者:admin 日期:2009-05-26 字体大小: 小中大 高炉炉顶余压发电技术 炼铁生产中,高炉炉顶煤气压力大于0.03兆帕时,称为高炉高压*作。高炉煤气在高压*作下具有一定的压力能。采用煤气余压发电技术装备(TRT)可将这部分压力能回收,其设备的工作原理是煤气的余压使煤气在透平机内进行膨胀做功,推动透平机转动,进而带动发电机转动,发出一定的电量。TRT装置所发出的电量与高炉煤气的压力和流量有关,一般吨铁发电量为30千瓦时~40千瓦时。高炉煤气采用干法除尘可以使发电量提高36%,且温度每升高10℃,会使透平机出力提高10%,进而使TRT装置最高发电量可达54 千瓦时/吨铁。 高炉炉顶余压发电的工艺流程 高炉荒煤气经重力除尘器后的半净煤气管道进入布袋除尘器的进气总管。在布袋除尘器进气总管和布袋除尘器之间设有一个旁路,在旁路上设有冷热交换器,用于煤气的升温和降温。布袋除尘器的布袋是氟美斯化纤制品,其工作温度为80℃~250℃,瞬间不允许超过500℃。煤气温度低于80℃易产生结露现象,布袋内有露水会与灰尘结球,造成布袋除尘的除尘效果下降,严重时会导致煤气流流动不畅;煤气温度高于250℃会使布袋变脆,甚至烧损。所以,设置旁路冷热交换器来应对煤气温度的变化,是干式布袋除尘器能够正常工作的条件。 下一步,从干式布袋除尘器出来的净煤气将进入透平机。这时的净煤气温度在120℃~180℃之间,含尘量为1.2~4.6毫克/立方米。从透平机出来的净煤气进入企业的净煤气管网。一些炼铁企业高炉煤气采用湿式除尘方法,即在重力除尘器之后采用文式管除尘设备,出来的净煤气仍可进入透平机去发电。 从工作原理上看,TRT装置代替了原来煤气系统的高压阀组,不同的是,原煤气系统的高压阀组将煤气的压力能白白泄漏掉了,而TRT装置可以回收高炉鼓风能量的30%左右。 高炉煤气干法除尘的优点 一般来说,采用高炉煤气干法除尘,设备投入为湿法除尘的60%~70%,从工艺上来讲完全可以取代湿法除尘设备。除此之外,干法除尘还具有以下优势:不耗新水,不会产生污水和污泥,吨铁可节水0.7~0.8立方米;除尘效果好,可以实现煤气含尘量小于3毫克/立方米;煤气温度高和含水量低,可使煤气发热值提高,同时使TRT发电能力增强36%,减轻煤气管道锈蚀;干法除尘装置占地少,

高炉煤气系统安全操作规程模板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高炉煤气系统安全操作规 程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11012高炉煤气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Blast furnace gas system safety operation regulation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1、未经三级安全教育和技术考试、安全考试不合格者不准上岗操作。 2、各高炉热风炉工必须严格听从公司调度室的指挥调度,得到撤炉命令后,必须立即撤炉,严禁借故拖延,在特殊情况下,由热风段长和总调度室协商解决。 3、煤气压力低于5KPa时,煤气切断阀自动关闭,立即按停止烧炉处理。 4、工作区域内煤气含量超过24PPM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4.1氧化碳浓度高于24PPM,低于40PPM,连续工作不得超过一小时。 4.2一氧化碳浓度高于40PPM,低于80PPM,连续工作不得超过半小时。

4.3一氧化碳浓度高于80PPM,低于160PPM,连续工作不得超过10-15分钟,且每次工作间隔不得小于二小时。当一氧化碳浓度高于160PPM,必须配戴空气呼吸器方可进行工作。 5、各种可燃气体的爆炸范围和着火点: 5.1高炉煤气爆炸范围40%-70%,着火点700-750℃。 5.2焦炉煤气爆炸范围6%-30%,着火点600℃。 5.3天然气爆炸范围5%-15%,着火点550℃。 6、高炉低压到50%以下时必须立即关冷风大闸。 7、本高炉低压到50%以下时热风炉必须全部停烧。 8、在生产的煤气设施和管道上动火必须事先办理动火手续,准备好空气呼吸器、灭火器材,在煤气压力保持正压状态,有煤防站监护的前提下方可进行。 9、长期休风未驱除净煤气之前不得动火。 10、高炉炉顶氮气必须畅通无阻,必须保持足够的压力。 11、发生煤气着火事故后,直径在150毫米以上的管道,应逐渐关门降低煤气压力,但压力不得小于50-100Pa,并往管道内通入蒸汽灭火。如管道内部着火,应关闭所有放散阀、

最新高炉煤气干法设计规范

精选范文及其他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最新高炉煤气干法设计规范 目次 1 总则 2 术语 3 工艺流程与设备 3.1 一般规定 3.2 工艺流程 4 本体设备 4.1一般规定 4.2 设计与制造

5 袋料型与滤袋规格 6 卸、输灰工艺 6.1 一般规定 6.2 卸、输灰工艺 7 电气、自动化控制与检测 7.1 电气 7.2自动化控制与检测 高炉煤气干法设计规范 1 总则 1.0.1为在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做到设计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低压脉冲布袋除尘和反吹风大布袋除尘两种高炉煤气布袋除尘。 1.0.3本标准适用于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的新建、扩建和改造设计。 1.0.4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气体的标准状态温度为0℃, 大气压力为101.325kPa时的气体状态。 2.0.2工况气体流量 在实际工作温度、湿度、压力下进入除尘器的气体流量。 2.0.3工况系数 工况体积与标况体积的比值称为工况系数。 2.0.4过滤负荷;气布比单位是m3/m2 h。 单位时间内单位有效过滤面积上通过的含尘气体量 2.0.5过滤风速 含尘气体流过滤布有效面积的表观速度,单位是m/min。 2.0.6荒煤气 未经净化的煤气,又称粗煤气。 2.0.7净煤气 经过净化后、含尘量达到国家标准的清洁煤气。 2.0.8 干法除尘 不用水的烟气、煤气净化除尘工艺,和其相对应的是湿法除尘。干法除尘工艺有布袋除尘,电除尘,重力除尘,旋风除尘,颗粒层除尘等工艺。流程只有干法而无湿法除尘备用,称为干法除尘。 2.0.9干法布袋除尘 布袋除尘过滤净化烟气、煤气的除尘工艺。

高炉煤气转炉煤气混合比计算

高炉煤气转炉煤气混合比计算 一、原始条件: 1、 空气、混合煤气预热180℃ 2、 理论燃烧温度为1530℃ 3、 除尘方法选择干式除尘 4、 混合煤气为高炉煤气混入转炉煤气。 二、理论计算 煤气成分 设混合煤气中高炉煤气为X ,则转炉煤气为1-X 1、理论空气需要量2222010]2 32121[76.4-?-++=O S H H CO L m 3/m 3 =4.76[0.5×23X+60(1-X )+0.5×2.4X]/100 =1.428-0.823X m 3/m 3 2、实际空气需要量(其中n=1.10) ()X X g L n L n 9266.06078.102356.1)823.0428.1(1.100124.010-=?-?=+?= m 3/m 3 3、烟气生成量 n n gL L n N CO H CO V 00124.0)100 21(1001][0222+-+? +++= =[23X+60(1-X )+2.4X+20X+54.6X+40(1-X )]/100+(1.1-0.21)(1.428-0.823X )+0.00124×19×(1.428-0.823X )×1.1×1.02356

=2.3088-0.7543X m 3/m 3 4、Q 低 368.31674.202.1082344.12602.10844.1262=?+?=+=H CO Q 高低 kJ/m 3 4.75866044.12644.126=?==CO Q 转低 kJ/m 3 ()X X Q XQ Q 032.44194.75861-=-+=转 低 高低混低 kJ/m 3 5、Q 空 (其中C 空在180℃时查表得1.30 kJ/m 3℃,C 水为1.38 kJ/m 3℃) +-=?+?=X t C gL t L C Q n n 96375.2115672.367293.100124.0水空空[0.00124× 19×( 1.428-0.823X )× 1.1× 1.38× 1.293]×180=379.4532-218.8138X 6、Q 煤 (其中C 煤在180℃时查表得1.42 kJ/m 3℃) 6.25518042.11=?=?=t C Q 煤煤 7、t 理 (其中1530℃时查表C 产为1.67 kJ/m 3℃) 产 混 煤 混低空理C V Q Q Q t n ++= 即:煤混 低空产理Q Q Q C V t n ++= 1530×(2.3088-0.7543X )×1.67=379.4532-218.8138X +255.6+ (7586.4-4419.032X ) 整理得:2322.238=2710.53X X=0.8567 因此,混合煤气中高炉煤气为85.67%转炉煤气为14.33%

高炉煤气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炉煤气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报告目录: 第1章高炉煤气发电产品项目总论 1.1 高炉煤气发电产品项目背景 1.1.1 高炉煤气发电产品项目名称 1.1.2 高炉煤气发电产品项目承办单位 1.1.3 高炉煤气发电产品项目主管部门 1.1.4 高炉煤气发电产品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1.1.5 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1.1.6 研究工作依据 1.1.7 研究工作概况 1.2 可行性研究结论 1.2.1 市场预测和高炉煤气发电产品项目规模 1.2.2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1.2.3 厂址 1.2.4 高炉煤气发电产品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1.2.5 环境保护 1.2.6 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1.2.7 高炉煤气发电产品项目建设进度 1.2.8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2.9 高炉煤气发电产品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1.2.10 高炉煤气发电产品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1.4 存在问题及建议 第2章高炉煤气发电产品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2.1 高炉煤气发电产品项目提出的背景 2.1.1 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2.1.2 高炉煤气发电产品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2.2 高炉煤气发电产品项目发展概况 2.2.1 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高炉煤气发电产品项目及其成果 2.2.2 试验试制工作情况11 2.2.3 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2.2.4 高炉煤气发电产品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2.3 投资的必要性 第3章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3.1 市场调查 3.1.1 拟建高炉煤气发电产品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3.1.2 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3.1.3 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3.1.4 替代产品调查 3.1.5 产品价格调查 3.1.6 国外市场调查 3.2 市场预测 3.2.1 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3.2.2 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3.2.3 价格预测 3.3 市场推销战略

高炉煤气放散塔点火装置改造

高炉煤气放散塔点火装置改造 [摘要] 原有点火燃烧技术在运行中局部存在问题,采用目前工艺先进的高炉煤气点火伴烧的高炉煤气放散塔点火装置技术。所选用的设备为武汉维特拉自动化电气工程有限公司WZGLF-III高炉煤气自动放散点火装置,该装置具有使用低热值煤气(600KJ/Nm3左右)点火伴烧和燃烧稳定的特点。 [关键词] 高炉煤气放散塔点火装置;伴烧;燃烧器 1、前言 昆钢本部共有四座高炉:其中二座为400m3,一座为1000m3,一座为2000 m3。其副产品高炉煤气供炼铁、炼钢、轧钢、焦化用户,剩余高炉煤气供发电锅炉用。煤气系统隶属动力能源分公司燃气车间管辖。高炉煤气系统共配置三座煤气放散塔,分别建于第六煤气加压站、第五煤气洗涤塔站和第一煤气加压站,放散压力分别为12KPa、12KPa和11KPa。高炉煤气放散塔是煤气系统的重要设施,其作用是在系统超压时进行煤气燃烧放散,确保煤气系统的安全。 2、原有高炉煤气放散塔点火装置工艺简介 第一煤气加压站的高炉煤气放散塔,使用焦炉煤气长明火点火、伴烧,从DN600焦炉煤气总管引一根DN80的焦炉煤气伴烧主管至高炉煤气放散塔塔顶,在放散塔塔顶分支为四根DN25的焦炉煤气伴烧支管,并通过两个电子点火器点燃焦炉煤气,焦炉煤气又点燃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连续燃烧(长明火)。年消耗量约17.52万m3(约112.6吨标准煤)。 3、高炉煤气放散塔点火装置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3.1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原有点火燃烧技术在运行中局部存在问题。首先,此技术需要点火装置处于持续燃烧的状态,在不放散高炉煤气的时段,点火伴烧气(焦炉煤气)连续燃烧,浪费了大量焦炉煤气。其次,在暴雨、大风天气,或者当焦炉煤气压力低时,会造成点火装置熄火,高炉煤气扩散入空气中,存在很大的隐患。同时,因为焦炉煤气中含有焦油,焦油长期聚集在点火装置的盘管中会引起火嘴堵塞,所以每半个月都需要对点火装置管道进行蒸汽吹扫,焦油堵塞严重时,还需要进行管道疏通,消耗了人力物力。 3.2改造内容 采用目前工艺先进的高炉煤气点火伴烧的高炉煤气放散塔点火装置技术。 3.2.1 主要设备特点 所选用的设备为武汉维特拉自动化电气工程有限公司WZGLF-III高炉煤气自动放散点火装置,该装置具有使用低热值煤气(600KJ/Nm3左右)点火伴烧和燃烧稳定的特点。 3.2.2 主燃烧器工作原理及特点 主燃烧器是整个高炉剩余煤气放散系统中最关键的设备。该装置摒弃了传统的补充高热值气体助燃的方法,即使在恶劣的工况(短时超负荷、放散量特别小、煤气含水量过高、大风、大雨等)下,在“煤气伴烧火焰喷射器”的伴烧下,就能使大量低热值的放散气体得以充分燃烧,从而将大大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燃烧器内布置有“空气预热器”和“伴烧煤气预热器”利用放散煤气的燃烧产生的热能将伴烧“高炉煤气火焰喷射器”所需的空气和煤气预热,使伴烧更加稳定。由于高炉煤气中的CO2, N2既不参与燃烧产生热量,也不能助燃,相反,还吸收大量的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导致高炉煤气的理论燃烧温度偏低。所以燃烧器的2次燃烧室能将15%~30%放散煤气的燃烧热量储存,用以引燃后续放散煤气,以达到放散煤气的持续燃烧、由燃烧产生的“热风引射效应”在煤气放散口形成热负压区,使放散煤气直接以旋切形式进入燃烧器。由于通过蓄热室预热的气体量多,因此蓄热室、小烟道和分烟道的废气温度都较低。 整过的燃烧过程采用由PLC S7-200为主要控制核心的“燃烧器控制系统(BCS)和燃烧安全系统(FSS)”进行监控。

高炉煤气干法设计规范

高炉煤气干法 设 计 规 范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建标[2007]126 号文的要求,在主编部门中国冶金建设协会的领导和组织下,由主编单位北京首钢设计院会同各参编单位,并在在有关设计研究单位、钢铁冶金企业、大专院校等单位的协助下编制而成。 本规范是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设计所应遵守的具体技术规定。 规范在编制过程中,全面检索、收集了国内外的有关资料;组织了调研,开展了必要的专题研究和技术研讨;借鉴了相关标准规范;广泛征求了有关生产、设计单位和大专院校的意见,对主要问题和疑难问题进行了反复的研讨和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规范编制过程支持单位有: 规范共分8章,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工艺流程与设备,本体设备,滤料选型和滤袋规格,卸、输灰工艺,电气、自动化控制与检测,安全与环保等。 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是一种现代的煤气净化方法,具有煤气净化质量好、节能、节水、环保、减少占地等优点,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虽然国外也有使用,但是始终与湿法除尘并用,不是真正意义的干法除尘。 此项技术始于我国,并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是一项很有推广价值的煤气净化新技术。今后有可能发展成为一项主流技术。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北京首钢设计院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

目次 1 总则 2 术语 3 工艺流程与设备 3.1 一般规定 3.2 工艺流程 4 本体设备 4.1一般规定 4.2 设计与制造 5 袋料型与滤袋规格 6 卸、输灰工艺 6.1 一般规定 6.2 卸、输灰工艺 7 电气、自动化控制与检测 7.1 电气 7.2自动化控制与检测

煤气发生量计算

一、已知某设计高炉的冶炼条件如下 1、原料成分: 高炉采用生矿和烧结矿两种矿石进行冶炼,其中矿石、和石灰石的成分经过整理和计算,如表1所示且混合矿是按照烧结矿和生矿比为9:1进行。 表1原料成分表 % 2、高炉使用的焦炭及喷吹的煤粉成分表如表2和表3所示: 表2 焦炭成分 % C 固 灰分(12.64%) 挥发份(0.58%) 有机物(1.42%) Σ 游离水 SiO 2 Al 2O 3 CaO MgO FeO CO CO 2 CH 4 H 2 N 2 H 2 N 2 S 85.36 7.32 4.26 0.51 0.12 0.43 0.21 0.19 0.025 0.037 0.118 0.36 0.27 0.79 100.00 4.17 表3 喷吹无烟煤成分 % 3、根据炼钢对生铁的要求,规定生铁成分[Si]=0.7%,[S]=0.03% 4、设计焦比为:K=干焦消耗量/合格生铁量=480kg 煤比:M=煤粉耗用量/合格生铁量=70kg 原料 烧结矿 生矿 混合矿 石灰石 Fe 52.8 48.5 52.37 Mn 0.093 0.165 0.1 P 0.047 0.021 0.044 0.005 S 0.031 0.134 0.041 0.029 Fe2O3 55.3 62.4 56.01 FeO 18.18 6.2 16.98 CaO 11.7 2.12 10.74 54.11 MgO 3.74 0.4 3.41 1.16 SiO2 9.76 14.84 10.27 0.73 Al2O3 1 2.32 1.13 0.13 MnO2 0.26 0.03 MnO 0.12 0.11 FeS2 0.25 0.03 0.07 FeS 0.09 0.08 P2O5 0.11 0.05 0.1 0.01 CO2 2.11 0.21 43.79 H2O 9.05 0.9 总和Σ 100 100 100 100 C H O N S H2O 灰分(16.78%) 合计 SiO2 Al2O3 CaO MgO FeO 75.30 3.26 3.16 0.34 0.36 0.80 9.39 5.82 0.20 0.16 1.21 100

xx钢厂高炉煤气发电利用初步方案

xxxxx高炉煤气发电利用初步方案 一焦钢高炉煤气技术条件 1.1 总煤气产量:5.5-6万立方米 1.2 放散量:3-3.5万立方米 1.3 CO含量 33% 1.4 S含量:600-1000mg/立方米 1.5 1.9吨焦炭/吨铁 1.6 7吨铁/h 1.7 热值:4000-5000kj、1000大卡以上 1.8 送风量38000-40000立方米/h 1.9 企业每年生产最低产量27万吨,最高产量为30万吨。 1.10 每年正常生产时间不低于330天。 1.11 该高炉年设计生产时间为350天。 二煤气发电方案的比较 燃气发电技术成熟的工艺有: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蒸气轮机发电、燃气内燃机发电,下面针对三种发电方式进行比较。 (一)蒸汽轮机发电 这是一个非常传统的技术,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工艺方式。它是采用锅炉来直接燃烧燃气,将燃气的热能通过锅炉内的管束把水转换为蒸汽,利用蒸汽推动蒸汽轮机再驱动发电机发电。系统的主要设备是燃气燃烧器、锅炉本体、化学水系统、给水系统、蒸汽轮机、冷凝器、冷却塔、发动机、变压器和控制系统,工艺流程比较复杂。 蒸汽轮机发电机组运行热效率较低,但运行可靠、机组寿命长、

燃气不需特殊的净化处理是其优点。它所需要的是对锅炉用水的软化处理,锅炉房较大的土建投资加大了土建投资。只有当产气量特别大,且供气年限长的情况下,才选择汽轮机发电。 优点是:对于燃料气体品质要求比较低,只要燃气燃烧器能够承受的气体,一般都可以适应,燃气只需要有限的压力,因而燃气处理系统投资比较简单。 缺点是:工艺复杂,建设周期比较长,难以再移动,必须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占地比较多,管理人员也比较多,小机组能源利用效率太低,发电效率通常不到15%。 (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 从工作原理上看,燃气轮机无疑是最适合燃气利用的工艺技术之一。燃气轮机是从飞机喷气式发动机的技术演变而来的,它通过压气机涡轮将空气压缩,高压空气在燃烧室与燃料混合燃烧,是空气急剧膨胀做功,推动动力涡轮旋转做功驱动发电机发电,因为是旋转持续做功,可以利用热值比较低的燃料气体。燃气轮机自身的发电效率不算很高,大功率的一般在30%~35%之间,小功率(单机功率4000KW)的一般低于24%,产生的废热烟气温度高达450~550℃,然后进入燃气轮机后部的余热锅炉产生蒸汽,在通过蒸汽轮机发电。联合循环的发电效率可以接近40%。 燃气轮机是最常用的燃气动力机械。其优点是运行可靠,燃料混合气在燃气轮机的燃烧室里燃烧,利用涡轮机动力驱动,带动发电机发电;结构简单、紧凑,较小功率的整套机组可以装在一个大型集装箱内;比之燃煤或燃气锅炉占地少,节省基建投资。

高炉煤气放散安全规定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3266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高炉煤气放散安全规定 标准版本

高炉煤气放散安全规定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目前,高炉煤气频繁放散,造成下风向的岗位煤气含量超标,为杜绝下风向岗位员工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发生,特对高炉煤气放散做出如下规定: 1、高炉煤气放散不点火是造成下风向岗位煤气浓度超标的主要原因,为此高炉煤气放散必须点火。 2、因点火系统设备原因而造成暂时不能点火的,炼铁厂必须尽快给与安排检修,在这期间煤气需要放散的,放散前炼铁厂必须报告总调,并通知到下风向岗位所在厂。 3、高炉煤气点火系统故障,造成不能点火超过10天的,视为生产事故,比照公司生产事故标准由

生产安全部安全科予以处罚。 4、总调值班调度在接到炼铁未点火煤气放散报告后,应安排煤气防护站人员到下风向岗位巡查并检测煤气浓度,如发现有煤气浓度达到需人员撤离岗位的浓度值时(200ppm),应立即向总调反映,由总调通知该岗位所在厂领导或厂安全科人员(夜间通知值班厂领导),马上到达现场,对煤气超标岗位人员迅速组织撤离或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5、生产安全部安全科每天派人查看煤气下风向岗位安全隐患情况,并责成有关厂采取必要措施疏散煤气,防止岗位人员中毒,同时要经常检查岗位煤气防护器材是否可正常使用,不能正常使用的要督办其抓紧修复。 6、煤气防护人员应1小时一次到总调度室观测煤气管网压力,一旦发现超压放散时,要携带报警仪

高炉煤气发电

1.高炉煤气的特性 高炉煤气其组成成分中惰性气体(N2、CO2等)占大部分,且可燃成分主要为CO;因而它的低位发热值极低,一般情况下,其发热值仅为2930KJ/Nm3~3550KJ/Nm3。 由于高炉煤气中含有大量的惰性气体,可燃成份少,每立方米煤气燃烧时参与燃烧的空气也少,但要产生一定量的热量,所需要的煤气量就要大,每吨蒸汽产生的烟气为燃煤锅炉烟气量的1.7倍;煤气中极少含硫,加上CnHm含量也极少,烟气的露点较高,即使在点火初期也不会结露,无需考虑低温腐蚀等问题。 高炉煤气中的可燃成分主要为CO,混合气中的CO浓度及着火环境是决定高炉煤气的着火温度的两要素;实验证实高炉煤气于空气的混合气中高炉煤气的着火浓度为35%~71%,着火温度为530℃~660℃,这种着火条件要求较高,但因其燃烧为气气单相化学反应,只要技术措施组织正确,燃烧效率也能达到满意程度。高炉煤气的特性决定了其理论(绝热)燃烧温度低(理论燃烧温度仅为1250℃~1300℃),这个温度仅为燃煤的理论燃烧温度的60%左右,在运行的物理特性是火焰的中心温度较低、化学反应速度也低。设计时就要考虑给予煤气足够的燃烬时间,同时要解决燃烧火焰不易稳定、易产生脉动现象、易脱火等问题,保证燃烧安全。 2.1合适的热风温度 由于煤气的着火温度较高,有关研究表明,当煤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从室温升高到着火温度所吸的热量占煤气总放出的热量的37%左右,因而提高入口混合气的温度,使混合气的温度及早地升高到着火温度,能使煤气及早地着火。提高混合气的温度有两种方法:一是采用较高的高炉煤气温度;二是采用较高的空气的温度。较高的高炉煤气温度,因其体积量大效果最明显,其加热方式多采用热管换热器,但热管换热器易堵灰(即使灰份很少)、腐蚀后安全性不好、造价较高、检修不方便,考虑到这些因素,一般不用这种方法。采用较高的空气的温度,虽然因其体积量小,效果差一些,温度高也可使混合气达到较高的温度,且这种方法最为方便、安全,造价也低。设计时空气预热器出口空气温度一般定为370℃左右。另外提高了混合气的入炉温度,同时也提高了炉膛的吸热量比,把尾部的热量移至炉膛内,降低了尾部省煤器的吸热量比,降低了省煤器出口的沸腾度,省煤器运行更安全,锅炉有更足的出力。 2.2燃烧器强烈的气气混合 高炉煤气的燃烧为扩散燃烧。前面已讨论了每立方米煤气完全燃烧所消耗的空气量少,量少的空气要在短时间内穿透量大的煤气,及早地使混合气体达到着火浓度是比较困难的,因而在燃烧器的预混段加强煤气与空气的混合有着现实的意义。在燃烧器的出口设置一旋流度不算大的旋流叶轮,配合空气侧的旋流叶片,使煤气和空气在出口处强烈混合,实践证明在燃烧器出口70mm的距离内煤气就可混合好,同时火焰在后期又有一定强度的刚性,加强了火焰后期的扰动,后期也能混合较好。这种设计先进,使气气及时达到着火浓度,且不易堵灰,即使堵了,其清理也较容易。 2.3优越的稳焰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