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工业小知识
玉米油加工知识

玉米各组分所含脂肪的图例
15% 1% 1%
ßÑ Å ¿
ßÈ Å é
83% ñÃ Ó ×¤ Æ ù± ¸ Ã
玉米油
• 玉米油又称玉蜀黍油,是从玉米胚中提取的油。 玉米胚中脂肪一 般在17%~45%之间,大约占玉米脂 肪总含量80%以上,所以,玉米胚是一种很好的资源 丰富的制油原料。玉米油是一种高品质的食用植物油, 它含有86%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56% 是亚油酸,人 体吸收率可达97%以上;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而 维 生素E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在很多含油食品中为 了防止氧化需专门 加入维生素E。维生素E对人体细 胞分裂、延缓衰老有一定作用。玉米油的毛油中维生 素E含量仅次于麦胚油,脱臭后仍含有油重的0.8%~ 1.2%玉米油中还有少量的辅□,其也有抗氧化性能; 含有的谷固醇及磷脂,有防止衰老的功效,可降低人 体内胆固醇的含量,增强人 体肌肉和心脏、血管系统 的机能,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
物理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1. 油脂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一般为 0.92g/l 2. 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如汽 油,苯等)。 用于:用有机溶剂提取植物种子里的油。 3. 油脂的粘度比较大。
物理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4. 油脂本身是一种较好的溶剂,能溶解一些脂溶 性维生素。 应用:进食一定量的油脂能促进人体对食物中含有 的维生素的吸收。 5. 熔点:油脂熔点的高低与其所含“烃基”饱和 度的高低有关。烃基饱和度高则脂的熔点高;烃基 饱和度低则脂的熔点低。
• 一蒸出来的混合油通过加热器加热到 90℃后进入第二 长管蒸发器,加热介质为饱和水蒸汽,二蒸蒸发出的 溶剂蒸汽进节能器 , 冷凝液进入分水箱,溢流至溶剂 循环罐 , 二蒸出来的混合油被真空吸入碟式汽提塔 , 汽 提塔在2×104Pa压力下工作, 其负压仍由真空蒸汽喷 射泵保持 ,, 经汽提后的毛油由毛油冷却泵打入毛油冷 却器,再进入毛油罐,产品毛油经毛油泵打入成品油罐。 一蒸冷凝器、真空冷凝器、浸出器冷凝器、一蒸冷凝 器、节能器冷凝器、最后冷凝器的冷凝液进集液罐, 而后由节能器喂料泵打入节能器,节能器冷凝液进入 分水箱,分水后溶剂进入溶剂周转罐,由新鲜溶剂泵 打入浸出器循环使用,未凝汽进入节能冷凝器,节能冷 凝器、分水箱、 集液罐、浸出器冷凝器、蒸脱机冷凝 器、混合油罐尾气进入空气平衡罐,从而进入尾气回收 系统,我公司采用冷却法回收尾气的方法,用氟锂昂作 制冷剂,自由气体经过蒸发箱,空气压缩机后,由抽风机 抽出排入大气中,回收的冷凝液回流到分水箱。
油脂化学基础知识

2
4.4 1.7 2.5
2.5 6.4 3
6
Arachidic
T
0.5
0.5
0.3
1
0.5 0.3
Behenic
2
3
0.2
Lignoceric
1.4
1
1
Dihydroxystearic
0.5
Lauroleic
0.6
0.5
Myristoleic
2.6
0.3
Palmitoleic
4.6
1
0.8 0.4 10.2
油脂化学的基本知识
*
Agenda 目录
1、What are Oleochemicals? 油脂化学的定义
2、Raw Materials for Oleochemicals Manufacturing, 油化工业的原料
3、Basic Chemistry of Oils & Fats, 油脂的基础知识
油化是指以天然动植物油脂为原料的化学工业。
It is used in the same sense as “petrochemical” which pertains to chemicals derived from petroleum.
如同“石化”是指以石油为原料的化学工业。
Oleochemicals include just to name a few: fatty acids, fatty alcohols, fatty amines, fatty amides, Fatty esters, natural soap, glycerin etc.
128 113 94 148 205 180 160 88 55 20 98 208 108 120
润滑油脂知识

润滑脂的选用润滑脂的主要指标是稠度或工作锥入度,常用的质量特征和评价指标如下:质量特征评价指标物理状态外观、滴点、稠度化学成分含皂量、含油量、含水量、灰分、机械杂质、挥发量、含酸或碱量流动性及力学性能强度极限、粘度-温度特性、触变安定性、机械安定性、转矩、抗压性、抗磨损性防护性质滑落温度、油膜保持能力、防锈性、抗水性化学安定性防腐蚀性、氧化安定性胶体安定性分油量在选用润滑脂时,首先应明确润滑脂所起的作用,即在润滑减摩、防护、密封等方面所要起的作用。
作为减摩用润滑脂,主要考虑耐高低温的范围,负荷与转速等。
作为防护润滑脂,主要考虑所接触的介质与材质,着重考虑对金属、非金属的防护性质与安定性。
作为密封润滑脂则应考虑接触的密封件材质与介质,根据润滑脂与材质(特别是橡胶)的相容性来选择适宜的润滑脂。
(1)工作温度润滑点的工作温度对润滑脂的润滑作用和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认为润滑点工作温度超过润滑脂温度上限后,由于润滑脂基础油对蒸发损失、氧化变质和胶体萎缩分油现象加速,温度每升高10~15℃,润滑脂的寿命降低1/2。
润滑点的工作温度还随周围环境介质温度变化而变化。
除外,负荷、速度、长期连续运行、润滑脂装填得太多等因素也对润滑点的工作温度有一定的影响。
(2)速度润滑部件的运转速度越高,润滑脂所受的剪切应力就越大,稠化剂形成的润滑脂纤维骨架受到的破坏作用越大,脂的使用寿命就会缩短。
(3)负荷对于重负荷润滑点应选用基础油粘度高、稠化剂含量高、具有较高极压性和抗磨性的润滑脂。
(4)环境条件环境条件是指润滑点的工作环境和周围介质,如空气湿度、尘埃和是否有腐蚀性介质等。
在潮湿环境或与水接触的情况下,可选用抗水性好的润滑脂。
如钙基、锂基。
条件苛刻时,应选用加有防锈剂的润滑脂,而不宜选用抗水性差的钠基脂。
处在有强烈化学介质的环境中的润滑点,应选用抗化学介质的合成润滑脂,如氟碳润滑脂等。
(5)其他除了以上几点外,在选用润滑脂时,还要考虑使用时的经济性,综合分析使用此润滑脂以后是否延长了润滑周期、加注次数、脂消耗量、轴承的失效率和维修费用等。
油脂精炼油知识(豆油)

物质包括低分子的醛、酮以及油脂在制取加工过程中 产生的工艺异味(焦灼味、溶剂味、漂土腥味和氢化 异味等)。由于臭味物质的存在影响油脂的烹调和工 业使用价值,必须经过精炼将臭味物质去除。
油脂基础知识
油脂基础知识
• 3.1.3脱胶作用:通过脱胶,油中的水化性磷脂被去除, 3.1.3脱胶作用:通过脱胶,油中的水化性磷脂被去除,
非水化性磷脂仍有部分滞留在油中。由于油料欠熟、 变质、生长土质以及加工等因素的影响,粗油中尚含 有一部分非亲水性磷脂(β 有一部分非亲水性磷脂(β—磷脂,钙、镁复盐式磷 脂),以及蛋白质降解产物的复杂结合物,个别油品 还含有由单糖基和糖酸组成的粘液质。 • 3.1.4脱胶主要设备:水化罐和离心机。 3.1.4脱胶主要设备:水化罐和离心机。
• 3.2.6碱炼主要设备:酸反应罐、碱反应罐、酸/碱混 3.2.6碱炼主要设备:酸反应罐、碱反应罐、酸/
合器、离心机、皂脚罐以及干燥器等。
油脂基础知识
• 3.3脱色 3.3脱色 • 3.3.1脱色原因:油脂中的色泽的存在影响油品外观, 3.3.1脱色原因:油脂中的色泽的存在影响油品外观,
有碍于油品的深度加工,并影响油品的稳定性。为了 保证油品质量,满足不同用途的色泽要求,有必要对 粗油进行脱色处理。 • 3.3.2油脂中的色素组成:油脂中色素有两大类:一类 3.3.2油脂中的色素组成:油脂中色素有两大类:一类 是天然色素— 是天然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另一类是油脂在 加工或储存过程中产生的非天然色素— 加工或储存过程中产生的非天然色素—蛋白质、碳水 化合物、胶质、磷脂等物质相互作用的产物和类脂物 的氧化产物,比如在蒸馏过程中磷脂氧化和部分分解 变黑;还原糖与磷脂生成类黑素化合物;着色物质被 破坏等。
油脂一般知识

油脂一般知识一、油脂的分类按照来源的不同 ,油脂可分为四大类:水产油脂:如鱼油、鱼肝油等;陆地动物脂肪:如猪油、牛油等;乳脂:如牛乳、羊乳等;植物油脂:是种类最多、产量最大、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食用的一类,常见的品种有芝麻油、花生油、豆油、菜油、葵花籽油、玉米油、棉籽油等。
二、植物油脂的分类1、根据加工精度的不同 ,植物油可分为原油、四级油、三级油、二级油、一级油等由低到高五个等级:原油――― 俗称毛油,未经任何处理的不能直接供人类食用的油。
成品油――-毛油经处理符合国家成品油质量指标和卫生要求的直接供人类食用的油脂。
植物油等级是根据其精炼程度来区分的,一般是从色泽、透明度、气滋味、酸值、过氧化值、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280℃加热试验、溶剂残留等理化指标来判断,并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全精炼的油(一级、二级)经过脱水、脱酸、脱色、脱胶、脱臭、脱溶,水杂小,色泽浅,无味,酸价、过氧化值较低,无溶剂残留,烟点高;半精炼油(三、四级)经过脱溶、脱酸、脱胶处理,色泽较深,加热后油烟大,有些四级油透明度较差。
植物油精炼程度四级最低,一级最高,都符合国家直接食用标准。
2、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植物油可分为浸出油和压榨油两种:浸出油――― 油料经浸出工艺制取的油。
油料预处理后直接(或压榨后)与有机溶剂充分结合,提取制成成品油,是国际上通用的加工方法,优点是出油率高,加工成本低,缺点是有溶剂残留,但经过全精炼以后,基本上可以完全去除溶剂残留,降低水杂、色泽,提高透明度、烟点,常用于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
油脂工业使用的抽提溶剂,是国家专为油料加工生产的专用溶剂,与那些普通汽油有着本质的区别。
所以只要成品油达到国家标准要求,都是优质、安全的,可放心食用。
压榨油――― 油料经直接压榨制取的油。
采用纯物理压榨方式,是我国传统加工方法,优点是安全,产品污染少,且营养成分不易受破坏,保持油脂中原有的气味,能保留油脂中的一些微量成分,缺点是出油率低,成本高并且较难去除黄曲霉毒素残留,常用于花生油、芝麻油等。
油脂(知识点归纳及例题解析)

第一节油脂[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油脂的概念、组成和结构特点。
2.掌握油脂的主要化学性质,会书写油脂皂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1.营养素是食物中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各种成分。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脂类、糖类、无机盐、维生素和水等六类,统称为六大营养素。
每日摄取的主要食物及其提供的主要营养成分:油脂广泛分布在各种植物种子、动物的组织和器官中,特别是油料作物的种子和动物皮下的脂肪组织,油脂含量丰富。
常温下,植物油呈液态,称为油,动物油呈固态,称为脂肪,两者合称为油脂。
3.完成下列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推测油脂的物理性质:1.自然界中的油脂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一分子甘油()与三分子高级脂肪酸脱水形成的酯,称为甘油三酯。
其结构可以表示为,(1)结构式中,R1、R2、R3为同一种烃基的油脂称为简单甘油酯;R1、R2、R3为不同种烃基的油脂称为混合甘油酯。
天然油脂大多数都是混合甘油酯。
(2)酯和油脂的区别酯是由酸(有机羧酸或无机含氧酸)与醇相互作用失去水分子形成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
而油脂仅指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酯,因而它是酯中特殊的一类物质。
2.组成油脂的高级脂肪酸种类较多,但多数是含有16~18个碳原子的直链高级脂肪酸。
常见的有:(1)饱和脂肪酸:如硬脂酸,结构简式为C17H35COOH;软脂酸,结构简式为C15H31COOH。
(2)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结构简式为C17H33COOH;亚油酸,结构简式为C17H31COOH。
3.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熔点的影响植物油为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常温下一般呈液态;动物油为含较多饱和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常温下一般呈固态。
[归纳总结][活学活用]1.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油脂属于酯类B.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D.简单甘油酯是纯净物,有固定的熔、沸点,混合甘油酯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答案 D解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A、C正确;天然油脂为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B正确;由同种简单甘油酯分子组成的油脂或由同种混合甘油酯分子组成的油脂都是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熔、沸点。
油脂基础知识

油脂基础知识一、脂肪酸脂肪酸,脂肪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化合物,是中性脂肪、磷脂和糖脂的主要成分,低级的脂肪酸是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高级的脂肪酸是蜡状固体,无可明显嗅到的气味。
脂肪酸是最简单的一种脂,它是许多更复杂的脂的组成成分。
脂肪酸在有充足氧供给的情况下,可氧化分解为CO2和H2O,释放大量能量,因此脂肪酸是机体主要能量来源之一。
脂肪酸根据碳氢链饱和与不饱和的不同可分为三类,即:饱和脂肪酸,碳氢链上没有不饱和键;单不饱和脂肪酸,其碳氢链有一个不饱和键;多不饱和脂肪,其碳氢链有二个或二个以上不饱和键。
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脂肪在室温下呈液态,大多为植物油,如花生油、玉米油、豆油、菜子油等。
以饱和脂肪酸为主组成的脂肪在室温下呈固态,多为动物脂肪,如牛油、羊油、猪油等。
但也有例外,如深海鱼油虽然是动物脂肪,但它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如20碳5烯酸(EPA)和22碳6烯酸(DHA),因而在室温下呈液态。
大多数脂肪酸分子含偶数碳原子。
高等动、植物最丰富的脂肪酸含16或18个碳原子,如棕榈酸(软脂酸)、油酸、亚油酸和硬脂酸。
脂肪酸的熔点随其不饱和度增加而降低。
脂质的流动性随其脂肪酸成分的不饱和度相应增加。
动物能合成所需的饱和脂肪酸和油酸这类只含1个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含有2个或2个以上双键的多双键脂肪酸则必须从植物中获取,故后者称为必需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和亚麻酸最重要。
花生四烯酸是人体合成前列腺素的前驱物质。
必需脂肪酸不仅为营养所必需,而且与儿童生长发育和成长健康有关,更有降血脂、防治冠心病等治疗作用,且与智力发育、记忆等生理功能有一定关系表一:脂肪酸含量二、甘油甘油,学名丙三醇,是无色味甜澄明黏稠液体。
无臭。
有暖甜味。
俗称甘油,相对密度1.26362。
熔点17.8℃。
沸点290.0℃(分解)。
甘油可以任何比例与水混合,当水中含甘油量达到66.7%时,可使混合液的冰点降至-46.5度,是优良的防冻剂;还能溶解在乙醇和丙酮中,不溶于乙醚,氯仿,石油醚等溶剂中。
精炼工艺原理

油脂精炼理论知识一、油脂原理定义:油脂加工中,以压榨法、浸出法、水剂法或熔炼制取得到的未经精炼的动植物油脂,称为原油。
原油属胶体体系,其中磷脂、蛋白质、黏液质和糖基甘油酯等,和甘油三脂组成溶胶体系而得名为油脂的胶溶性杂质(胶杂)。
这种胶溶性杂质不仅影响油脂的稳定性,而且影响油脂的精炼和深度加工。
例如:毛油在碱炼过程中,会促使乳化,增大毛油炼耗、辅料耗用量。
因此,原油在精炼过程中必须首先脱除胶溶性杂质:杂质:油脂中主要成份是由多种甘油三酸酯的混合物组成。
此外,还存在非甘油三酸酯的成份(其中包括水化磷脂、非水化磷脂、蛋白质、黏液质、铁屑、残留农药、尘土等),这些成份统称为杂质。
二、水化磷脂脱除:利用磷脂等胶溶性杂质亲水性,将一定量的热水、稀碱、食盐、磷酸等电解质水溶液,在搅拌下加入加热的毛油中便其中的胶溶性杂质吸水凝聚沉降的一种脱胶法。
影响水化脱胶因素:1、加水量:水是磷脂水化必要条件,作用是润湿磷脂分子,使其它亲水胶质吸水后絮凝、膨胀,然后分离。
①水量不足,磷脂水化不完全,胶粒絮凝不好②水量过多,可能出现乳化现象,难以分离。
2、操作温度:原油中的胶体在外界条件影响下,开始凝聚时的温度,称胶体凝聚临界温度,分散胶体吸水膨胀越多,凝聚临界温度也就越高,为了有利凝聚,操作中稍高于临界温度。
3、温度与作用时间:混合强度过大尤其在低温下会带来油水/水油乳化可能性。
连续式水化脱胶的作用时间短,混合强度可以提高60-70r/min。
4、其他因素:原油中胶体分散的均布程度,影响脱胶效果。
三、非水化磷脂脱除:未脱胶油中含有不同类型的磷脂,通常大体分为水化磷脂(HP)和非水化磷脂(NHP)。
目前车间原料油中已经脱除水化磷脂,主要存在于油中是一些非水化磷脂,一般不单独分离,而是和后续的碱炼工艺中的皂脚一起分离。
将毛油预热到85-90℃时向油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磷酸(柠檬酸),并搅拌混合反应,在酸的作用下,非水化磷脂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亲水性的水化磷脂,从而吸收酸/碱中的水分而膨胀,被皂脚吸附,最后和皂脚一起通过离心机进行分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脂工业小知识 油脂工业术语(一) 1溶剂solvent 能够以任何比例,充分与迅速的溶解油脂的有机物质。(6号溶剂油、丙酮等) 2溶剂浸出solventextraction 亦称“萃取”,用有机溶剂提取油料中油脂的过程。 2、1溶剂比solventratio 单位时间内被浸出物料与溶剂的重量比。 2、2浓度差concentrationgradient 亦称“浓度梯度“,在浸出过程中,料坯内外的混合油浓度之差。 2、3喷淋式浸出percolationextraction 溶剂呈喷淋态与料坯接触而完成浸出的过程。 2、4浸泡式喷淋immersionextraction 料坯浸泡在溶剂中完成浸出过程的方式。 2、5混合式浸出combinedextraction 喷淋与浸泡相结合的浸出方式。 2、6直接浸出directextraction 亦称”一次浸出“。油料经预处理后直接进行浸出取油的工艺。 2、7预榨浸出pre-pressingextraction 油料经预榨取出部分油脂后,再将含油较高的饼进行浸出的工艺。 2、8间歇式浸出batchextraction 油脂工业小知识 料坯进入浸出器、粕自浸出器中卸出,新鲜溶剂的注入与浓混合油的抽出等工艺操作就是分批、间断、周期进行的浸出过程。
2、9连续式浸出continuousextraction 料坯进入浸出器、粕自浸出器中卸出,新鲜溶剂的注入与浓混合油的抽出等工艺操作就是连续不断进行的浸出过程。 2、10浸出温度extractiontemperature 浸出过程中,根据溶剂馏程与浸出工艺拟定的温度条件。 2、11浸出时间extractiontime 料坯入浸至出粕所需的时间。 2、12渗透性permeability 浸出过程中,溶剂渗透到料坯内部孔隙中穿过料层的程度。 2、13逆流渗透countercurrentpercolationextraction 在浸出过程中,随着料坯中含油量的减少,所喷淋的混合油浓度减少。最后用新鲜溶剂喷淋的浸出工艺。 2、14游离油脂freeoil 处于料坯内表面上的油。即在物料预处理过程中流出的油与残留在料坯中的油。 2、15结合油脂boundoil 处在细胞组织内部与二次结构中的油。 2、16预榨饼pre-pressedcake 从预榨机排出的,仍有较高含油量的饼。 2、17浸出器extractor 完成油脂浸出过程设备的统称。 2、18平转浸出器rotocelextractor 转动体随立轴旋转,已完成装料、浸出、滴干、出粕全部浸出过程的设备。 油脂工业小知识 2、18、1封闭绞龙sealauger 出料端缺一小段旋叶,并设有重力门的水平密闭螺旋输送机。属于浸出器的喂料机构。 2、18、2浸出器外壳extractorshell 承受转动体重量。安装转动体导轨,下部设集油格、出粕格,在生产中起密封溶剂作用的壳体。 2、18、3转动体rotor 亦称:“转子”。沿径向等分为若干浸出格的圆筒体,随立轴缓慢旋转的工作部件。 2、18、4浸出格cell 平转浸出器转动体内承载油料进行浸出的单元。 2、18、5假底falsebottom 浸出格底部由筛网及筛板组成,可脱开完成卸粕操作的部件。 2、18、6喷淋装置sprayer,spraynozzle 将溶剂或混合油喷洒在料坯上的装置。 2、18、7集油格miscellafunnel,miscellacollectionchamber 在转动体下面收集混合油(或溶剂)的油斗。 2、18、8出粕格mealdischargecell,mealcollectionchamber,mealhopper 浸出结束后,收集湿粕的料格。 2、18、9帐篷式过滤器richmiscellascreenfilter 安装在浓混合油出油斗的上部,形状如帐篷的网板,将抽出的浓混合油过滤,除去粕末的装置。 2、18、10进料段feedingstage 料坯进入浸出器至浸出前的阶段。 2、18、11浸出段extractingstage 料坯在浸出器内进行浸出的阶段。 油脂工业小知识 2、18、12滴干段drainingstage 喷淋完毕将粕中溶剂最后滴干的阶段。 2、13搭桥bridging 亦称“结拱”。容器中,料坯间相互粘结、挤压,使流动停止,造成容器下部架空的现象。 油脂工业术语(二)
2、20倒气reverse-gas 溶剂混合气体逆正常流向流动的现象。 2、21覆带浸出器screenbelttypesolventextractor 料坯在网状运输带上做水平移动,以完成连续浸出过程的设备。 2、22U型浸出器hildebrandextractor 亦称“拖链式浸出器”(Ballyuanextractor),外形象“U”字,内部由很多链节组成一条拖链,将料坯拖动,以进行连续浸出的设备。
2、23弓形浸出器redlerextractor 外形似弓,内由很多链节组成一条拖链,将料坯拖动以进行连续浸出的设备。 2、24Y型浸出器Y-typeextractor 有两条组成“Y”字形的螺旋输送机推动料坯前进进行连续浸出的设备。 2、25环形浸出器loopextractor 外形为环状,料坯在框式拖链输送带的拖动下进行连续浸出的浸出器。 2、26浸出罐batchextractor 内有搅拌装置及假底的密封容器,能进行间歇浸出,通常为多个成组使用。 2、26、1下压steamblowing 利用直接蒸汽或上蒸溶剂蒸汽将罐内冲洗用的溶剂压出的操作过程。 油脂工业小知识 2、26、2上蒸steamstripping 利用直接蒸汽从罐底喷入,以除去粕中溶剂的操作过程。 2、26、3卸粕mealdischarging 将浸出后的粕从浸出罐中卸出的操作过程。 2、27混合油循环泵miscellacirculatingpump 用来完成浸出过程中混合油循环的泵。 2、28溶剂预热器solventpre-heater 浸出前,把溶剂加热至所需温度的设备。 2、29溶剂周转罐solventholdingtank 贮存各系统回收的溶剂,以供浸出器循环使用的容器。 3混合油处理miscellatreatment 净化混合油,除去杂质,将油与溶剂分离的工序。 3、1混合油miscella 油脂与溶剂的混合液。 3、2混合油浓度miscellaconcentration 油脂占混合油总量的重量百分比。 3、3混合油罐miscellatank 贮存混合油,并使其中粕末沉降的容器。 3、4混合油过滤器miscellafilter 通过筛网除去混合油中粕末的设备。 3、5旋液分离器liquid-cyclone 利用离心分离的原理,除去混合油中粕末的设备。 油脂工业小知识 3、6混合油预热miscellapre-heating 蒸发前先将混合油加热升温,使之达到或接近混合油沸点温度的工序。 3、7混合油蒸发miscellaevaporation 利用混合油中溶剂易挥发的特性,用加热的方法使溶剂汽化,而浓缩混合油的工序。 3、8长管蒸发器raisingfilmevaporator 亦称“升膜蒸发器”。混合油在直立长管内呈薄膜状态蒸发的设备。 3、9恒位罐constantleveltank 调节长管蒸发器混合油液面高度的容器。 3、10汽液分离器voporseparatormiscellaseparator 亦称“闪发箱”。与长管蒸发器配合使用。混合油经升膜蒸发后进入分离器,溶剂得到闪发,液体在离心力作用下,使汽液得到分离。
3、11混合油汽提miscellastripping 借助蒸汽蒸馏原理,把浓混合油中少量溶剂基本除去的工序。 3、12管式汽提塔tubularstrippingcolumn 用直接蒸汽将管内混合油溶剂除去的设备。 3、13层碟式汽提塔diskstrippingcolumn 用碟形盘组作为水蒸汽与浓混合油接触面的汽提设备。 4粕处理mealtreatment 对浸出器排出的湿粕进行烘干,尽量除去其中溶剂,并使其温度与水分达到适宜贮存要求的工序。 4、1粕meal 料坯浸出脱溶后的产品。 4、2湿粕wetmeal 油脂工业小知识 浸出后含有溶剂的粕。 4、3湿粕含溶sciventcontentinwetmeal 湿粕中溶剂的含量。 4、4粕蒸烘机desolventizer-toaster 机体为圆柱形,装有搅拌装置,用直接蒸汽与间接蒸汽除去湿粕中溶剂与水分的设备。 4、5卧式蒸烘机horizontaldesolventizer-toaster 由若干节卧式筒体重叠安装而成的蒸烘机。 油脂工业术语(三)
4、6立式蒸烘机verticaldesolventizer-toaster 亦称“层式蒸烘机”,由若干锅体重叠安装而成的蒸烘机。 4、7DT蒸烘机DTdesolventizer-toaster 由若干锅体叠置而成,兼有烤粕作用的蒸烘机。 4、8DTDC蒸烘机desolventizer-toasterwithintegrateddryer-cooler 对粕兼有冷却作用的层式蒸烘机。 4、9自动料门automaticflowcontrollinggate 利用料位自身控制本层或上层料位的装置。 4、10高料层蒸脱机highbeddesolventizertoaster 只有一层或二层缸体,料层较厚,带有搅拌装置利用蒸汽蒸脱湿粕中溶剂的蒸脱机。 4、11粕冷却器mealcooler 将蒸烘后温度较高的粕进行冷却的设备。 4、12粕末分离finesseparation,dust-sepa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