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结肠癌HCT-116细胞传代培养的简易方法

合集下载

青蒿琥酯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和HT29的增殖与凋亡

青蒿琥酯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和HT29的增殖与凋亡

青蒿琥酯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和HT29的增殖与凋亡目的:观察青蒿琥酯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和HT2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方法:采用不同浓度青蒿琥酯处理HCT116和HT29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青蒿琥酯对人结肠癌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

结果:不同浓度青蒿琥酯(7.5、15、30、60、120 ?g/mL)处理两种人结肠癌细胞48 h后,抑制率随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HCT116:19.42%、24.59%、44.84%、74.15%、92.87%;HT29:11.77%、17.63%、34.23%、48.51%、70.59%)。

不同浓度青蒿琥酯(0、60、120 ?g/mL)处理两种人结肠癌细胞24 h后凋亡率随浓度增加逐渐上升(HCT116:2.46%、51.36%、64.10%;HT29:1.14%、35.95%、43.45%)。

结论:青蒿琥酯对人结肠癌CHT116和HT29细胞具有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

结肠癌是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我国九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在过去30多年的时间里,包括我国在内的多数国家或地区结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在我国因结肠癌死亡者,男性居恶性肿瘤死亡的第5位,女性居第6位。

从流行病学的观点看,结肠癌的发病与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尤其是饮食习惯、缺乏体力活动)、遗传因素有关。

年龄、结直肠息肉史、溃疡性结肠炎及胆囊切除史也是结肠癌的高危因素[1-2]。

但总体而言,结肠癌的病因似不十分清楚。

60%以上结肠癌患者被确诊时已经失去根治手术机会,因此术后化疗成为主要治疗办法,但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患者自身的耐药性是目前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青蒿素(artemisine)是从中药黄花蒿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抗疟新药。

青蒿素是中国发现的第一个被国际公认的天然药物,在其基础上合成了多种衍生物,如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等。

实验报告药物A对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实验报告药物A对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实验报告药物A对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实验报告:药物 A 对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一、实验背景癌症作为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治疗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领域。

癌细胞的异常增殖是癌症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寻找有效的抑制癌细胞增殖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 A 是一种新型化合物,前期的研究显示其可能具有潜在的抗癌活性,但具体作用机制和效果尚不明确。

本实验旨在探究药物 A 对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为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一)实验材料1、细胞系:选用了人肺癌细胞系(A549)、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人结肠癌细胞系(HCT116)。

2、药物:药物 A 由本实验室合成,纯度大于 98%。

3、试剂:胎牛血清(FBS)、RPMI 1640 培养基、胰蛋白酶、MTT 试剂等。

(二)实验方法1、细胞培养将三种癌细胞系分别培养在含 10% FBS 的 RPMI 1640 培养基中,置于37°C、5% CO2 的培养箱中培养。

待细胞融合度达到80%左右时,进行传代培养。

2、药物处理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接种于 96 孔板中,每孔约 5×10³个细胞。

培养 24 小时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 A(0、1、5、10、20 μM),每个浓度设置 6 个复孔。

继续培养 48 小时。

3、 MTT 法检测细胞增殖培养结束后,每孔加入20 μL MTT 溶液(5 mg/mL),继续培养 4小时。

然后小心吸出上清液,每孔加入150 μL DMSO,振荡 10 分钟,使结晶充分溶解。

使用酶标仪在 490 nm 波长处测定各孔的吸光度值(OD 值)。

4、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增殖抑制率=(对照组 OD 值实验组 OD 值)/对照组 OD值 × 100%三、实验结果(一)药物 A 对不同癌细胞系增殖的影响在三种癌细胞系中,随着药物 A 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抑制率逐渐升高。

HCT116细胞是什么?HCT116细胞应用及前景

HCT116细胞是什么?HCT116细胞应用及前景

HCT116细胞是什么?HCT116细胞应用及前景HCT116细胞背景:HCT116细胞是由M·Brattain等人于1979年从一位患结直肠癌的48岁男性病人中分离得到的。

该细胞在半固体琼脂糖培养基中形成克隆,在无胸腺裸鼠中有致瘤性,形成上皮样的肿瘤,属于上皮样贴壁生长的肿瘤细胞系。

HCT116细胞应用范围和前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位居第三,死亡率位居第二,根据GLOBOCAN 数据显示,2018 年全球结直肠癌新增 185 万例,约 88 万人死亡,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1]因此,研究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手段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结直肠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在药物开发的最初级阶段即细胞生物学水平的鉴定中,HCT166细胞已成为结直肠癌研究领域中被广泛使用的模式细胞,具体应用举例如下:(1)探究药物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机制。

例如:PPA Rα在白霉素处理的HCT116细胞迁移活性及CYP2S1和CYP1B1的表达中起重要作用(2)探究药物影响结直肠癌细胞生长的体外作用机制,如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改变等。

例如:Raddeanin A通过PI3K/AKT通路调控人HCT116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3)探究药物对结直肠癌治疗的敏感性和耐药性。

例如:Doxorubicin抑制HCT116细胞中miR-140的表达而上调PD-L1,从而使肿瘤细胞对药物产生耐药性(4)开发新的癌相关信号通路,为临床治疗结直肠癌提供指导:例如,研究Notch和Wnt信号通路在结直肠癌细胞HCT116耐药中的意义等(5)开发LncRNA和miRNA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新途径。

例如:在HCT116细胞中,YWHAE长链非编码RNA通过激活K-Ras/Erk1/2和PI3K/Akt信号通路与miR-323a-3p和miR-532-5p竞争,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位点。

细胞传代培养的原理及操作步骤细胞冻存细胞复苏

细胞传代培养的原理及操作步骤细胞冻存细胞复苏

细胞传代培养的原理及操作步骤细胞冻存细胞复苏1.准备培养器具和试剂:清洁并消毒培养器具,准备好所需的培养基、培养皿、细胞传代液等。

2.涂覆培养皿:将培养皿内涂覆一层适宜的基质(如凝胶、基质蛋白等)使细胞黏附在培养皿表面。

3.移植细胞:将细胞传代液中的细胞取出,经过适当的处理(如洗涤),将其转移到新的培养皿中。

可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如以胰酶来切割细胞聚集物或以细胞转染剂来解离细胞。

4.培养细胞:将新的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提供适宜的培养基和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CO2浓度等),使细胞可以继续增殖和生长。

5.观察细胞生长:每天观察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健康状况,记录细胞的生长曲线和其他相关信息。

6.传代细胞:当细胞生长到达一定程度(一般为80-90%的密度)时,可将细胞传代到新的培养皿中。

首先将细胞培养液抽吸并丢弃,并用适当的缓冲液(如PBS)洗涤细胞数次,以去除细胞培养液中的残留物。

接着加入胰酶等酶消化液,使细胞分离,并加入培养基将细胞转入新的培养皿中。

7.重复培养:重复以上步骤,使细胞不断地进行传代培养。

细胞冻存及复苏:细胞冻存是将细胞在低温条件下保存,以便长期保持细胞的活力和功能。

细胞冻存可避免细胞在传代培养中的漂变和突变,并保持细胞库的物种多样性。

而细胞复苏则是指将冻存的细胞重新从冷冻状态回复到活跃状态,以供进一步的研究或应用。

细胞冻存及复苏的步骤如下:1.准备培养器具和试剂:清洁并消毒培养器具,准备好所需的培养基和冻存液。

2.预培养:将要冻存的细胞在新鲜的培养基中进行预培养,以使细胞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

3.细胞冻存液配制:根据细胞的特性和需要,配制适宜的冻存液。

一般来说,冻存液中含有维持细胞生存的缓冲剂、保护剂(如DMSO)、营养物质和蛋白质(如血清)等。

4.细胞冻存:将细胞培养液去掉,并用PBS洗涤细胞数次,以去除细胞培养液中的残留物。

然后加入适量的冻存液,使细胞和冻存液混合均匀。

最后将混合物分装到试管或冷冻管中,并迅速放入低温处。

医学实验生物学实验报告(3篇)

医学实验生物学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医学实验生物学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方法。

2. 掌握细菌、病毒和真菌的形态学观察方法。

3. 熟悉微生物培养技术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医学实验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的学科,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研究。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培养特性、生化反应等,为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细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水弧菌、肺炎双球菌、变形杆菌、破伤风梭菌等。

- 病毒:流感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

- 真菌:白色念珠菌、毛癣菌等。

- 培养基:营养肉汤、营养琼脂、伊红美蓝琼脂等。

- 试剂:革兰染色液、荚膜染色液、鞭毛染色液、芽孢染色液、抗生素等。

2. 实验仪器:- 显微镜- 细菌培养箱- 灭菌器- 移液器- 离心机- 药敏纸片四、实验步骤1. 细菌形态学观察- 将细菌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培养24小时。

- 取培养后的平板,用接种环挑取少量菌落,制作涂片。

- 进行革兰染色,观察细菌的革兰染色结果。

- 根据革兰染色结果,对细菌进行分类。

2. 病毒和真菌形态学观察- 将病毒或真菌接种于适当的培养液中,培养24小时。

- 取培养后的样品,制作涂片。

- 进行染色,观察病毒和真菌的形态。

3. 微生物培养- 将细菌接种于营养肉汤,培养24小时。

- 将病毒或真菌接种于适当的培养液中,培养24小时。

4. 药敏试验- 将细菌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培养24小时。

- 在平板上放置药敏纸片,培养24小时。

- 观察纸片周围的抑菌圈大小,判断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细菌形态学观察- 革兰阳性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等呈紫色。

- 革兰阴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呈红色。

2. 病毒和真菌形态学观察- 流感病毒:呈球形。

- 白色念珠菌:呈圆形或卵圆形。

3. 微生物培养- 细菌在营养肉汤中生长良好。

- 病毒和真菌在相应的培养液中生长良好。

过表达miR145抑制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

过表达miR145抑制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
J R,Velasco—Gomalez C,et a1.Interferon-
Oxide inhibits the proliferation of Nitric
D J,Patterson
作用于黑色素瘤细胞A375时.对细胞的抑制具有 交互作用,同时证实了A375细胞确实在mRNA水 平上不表达p16基因。因此推测,转染进人细胞的
p16基因表达后提高了A375细胞对IFN.O/.一2b的
Gamma—Induced
murine renal cell carcinoma
cells[J].Int J
Biol
Sci,2012,8
(8):1109-1120. [7]Li
P,Du
Q,
Cao Z, growth
et
a1.Interferon—gamma induces and cell death through in human
表3细胞划痕实验中央区细胞数目(n=3)面:k
分组 pCMV空载体组 pCMV-miR一145组 细胞数
276-t-26 176士24

min。50 p,L 50
p,g/mL的PI于4℃避光孵育30 min。上机检测,实验均单独重复3次。 1.2.5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过表达miR一145对结肠 癌细胞HCT.116迁移能力的影响将各干预组按 实验设计转染HCT.116细胞系,按l×105接种到 3.5 cm2培养皿中,待细胞生长至90%以上的单层 融合时,在每孔细胞中做长约2 cm的划痕。使用无 血清培养基洗去漂浮细胞,继续培养,显微镜下观 察划痕中央无细胞区域的细胞迁移情况。实验均单
塞旦医堂苤查垫!!生筮垫鲞笠!!塑
IFN的抗肿瘤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研究[s]证明 IFN能调动机体免疫,诱导细胞分化。抑制肿瘤细 胞的分裂增殖。此外,IFN可以通过IRF.1信号通 路来诱导肿瘤细胞发生自噬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细 胞增殖[7]。本研究结果显示,IFN.0【.2b单独或联合

癌细胞培养步骤

癌细胞培养步骤

癌细胞培养步骤癌细胞培养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术,用于研究癌症的发生机制、药物筛选和治疗方法的探索。

下面将介绍癌细胞培养的一般步骤。

1. 细胞传代:选择合适的癌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通常使用已经经过传代的细胞株。

细胞传代是将细胞从原始培养皿中取出,经过适当处理后,分散到新的培养皿中。

这个过程可以使细胞继续生长和繁殖。

2. 培养基准备:准备适合细胞生长的培养基。

培养基的配方包括营养物质、生长因子和抗生素等。

不同癌细胞株可能需要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要求进行调整。

3. 细胞接种:将细胞从传代的培养皿中取出,使用无菌技术将细胞悬浮液均匀地滴在新的培养皿中。

接种时要注意细胞密度的控制,以确保细胞能够正常生长和繁殖。

4. 培养条件控制:癌细胞对培养条件的要求较高,包括温度、湿度、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等。

通常,细胞培养箱会提供恒定的温度和湿度,并通过气体供应系统控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

5. 细胞观察和记录:在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生长状态,并记录相关数据。

这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细胞的生长特性和变化趋势。

6. 细胞传代和分化:当细胞密度达到一定水平时,需要进行细胞传代和分化。

细胞传代是将细胞从原始培养皿中取出,进行适当处理后,移至新的培养皿中。

细胞分化是通过给予不同的培养条件,使细胞分化成不同类型的细胞。

7. 实验设计和操作:基于不同的研究需求,可以进行各种实验设计和操作,如药物处理、基因敲除和基因表达分析等。

这些实验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深入了解癌细胞的特性和机制。

8. 结果分析和总结: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并根据研究目的对结果进行解释和总结。

这些结果和总结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癌细胞培养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实验技术,需要严格的操作和仔细的观察。

通过遵循上述步骤,研究人员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癌细胞培养,为癌症研究和治疗的进展做出重要贡献。

细胞转移机制实验报告(3篇)

细胞转移机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细胞转移机制,以期为癌症转移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建立细胞转移模型,观察细胞在不同环境下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分析细胞转移的相关分子机制。

二、实验材料1. 细胞: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人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人黑色素瘤细胞系SK-MEL-2。

2. 试剂:细胞培养试剂、细胞迁移实验试剂、细胞侵袭实验试剂、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蛋白质提取试剂、Western blot试剂等。

3. 仪器:细胞培养箱、显微镜、细胞培养板、酶标仪、凝胶成像系统、Western blot成像系统等。

三、实验方法1. 细胞培养:将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人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人黑色素瘤细胞系SK-MEL-2接种于细胞培养瓶中,置于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2. 细胞迁移实验:采用Transwell小室进行细胞迁移实验。

将细胞悬液加入Transwell小室的上室,下室加入含有血清的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后,用棉签刮除未迁移的细胞,固定、染色、观察细胞迁移情况。

3. 细胞侵袭实验:采用Transwell小室进行细胞侵袭实验。

将细胞悬液加入Transwell小室的上室,下室加入含有基质胶的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后,用棉签刮除未侵袭的细胞,固定、染色、观察细胞侵袭情况。

4. 实时荧光定量PCR:提取细胞总RNA,反转录成cD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5. 蛋白质提取与Western blot:提取细胞总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转膜,用一抗和二抗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

四、实验结果1. 细胞迁移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在迁移实验中的迁移距离明显增加,说明癌细胞具有较强的迁移能力。

2. 细胞侵袭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在侵袭实验中的侵袭能力明显增强,说明癌细胞具有较强的侵袭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震荡传代法可以替代胰酶消化法作为 HCT-116细胞的简易传代方法。 关 键 词 :HCT-116 细 胞 ;传 代 培 养 ;水 平 震 荡 法 中 图 分 类 号 :R329.2+8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673-2197(2013)02-0035-02
HCT-116细胞进行传代培养。结果:利用水平震荡方 法 传 代 后 的 细 胞 在 新 瓶 中 可 以 正 常 贴 壁。24h和 48h观察到胰酶消化法传代的细胞生长 情 况 与 水 平 震 荡 法 传 代 的 细 胞 未 见 明 显 差 异。 结 论:该 方 法 无 需使用胰蛋白酶,避免了胰酶对细胞的损伤作用,而 且 操 作 简 便,降 低 了 实 验 成 本 和 污 染 的 风 险。 水 平
按无菌操作,将 HCT-116细胞接种到含 有 10%的新生 牛血清、100U/mL 青 霉 素 和 链 霉 素 的 PRMI-1640 培 养 基 (T25型培养瓶),置 恒 温 37℃、5%CO2、饱 和 湿 度 的 二 氧 化

收 稿 日 期 :2012-11-10 作 者 简 介 :王 倩 (1977- ),女 ,医 学 硕 士 ,湖 北 中 医 药 大 学 基 础 医 学 院 讲 师 。 通 讯 作 者 :赵 刚 (1959- ),男 ,理 学 博 士 ,湖 北 中 医 药 大 学 基 础 医 学 院 教 授 ,硕 士 生 导 师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细 胞 株 人结肠癌 HCT-116 细 胞 株 购 自 武 汉 大 学 生 命 科 学 学
院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1.2 试 剂 PRMI-1640培养基(美国 HyClone公司)、新生牛血清(武
汉三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青霉素与链霉素(华北制药股份有 限公司)、0.25%胰蛋白酶消化液(美国 HyClone公司)。 1.3 器 材
电动震荡仪(浙江金坛仪器 厂),倒置显微镜(CK40型, 日本 Olympus公 司),超 净 工 作 台 (YJ-875 型,苏 州 净 化 设 备有限公司),CO2 培养箱(MCO-15AC 型,日 本 SANYO 公 司),5mL 可调移液 器 (上 海 大 龙 医 疗 设 备 有 限 公 司);数 显 恒温水浴 锅 (HH-4 型,国 华 电 器 公 司 ),小 型 台 式 离 心 机 (800型,国 华 电 器 公 司);一 次 性 塑 料 培 养 瓶 (T25 型,日 本 IWAKI公 司 )。 1.4 细 胞 培 养
A Simple Method of Human Colon Carcinoma HCT-116Cells Subculture
Wang Qian1,Xu Yundan1,Zhao Gang1,2* (1.College of Basic Medicine,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Wuhan 430065,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 and Compound Prescription,
horizontal vibration,of cell subculture was estabalished without using trypsin.The method can avoid the damage to the cells by trypsin,and is easy to operate to reduce the cost and risk of the pollution.
Key Words:HCT-116Cells;Subculture;Horizontal Vibration
人结肠 癌 HCT-116细胞是 Brattain 等 人 在 1979 年 从 一例男性结肠癌患者的癌组织中培养建立起来的低分化型 腺癌细胞株[1],广泛应用 于 恶 性 肿 瘤 细 胞 的 生 物 学 特 性、抗 肿瘤药物作用机理和抗癌药物的筛选等领域的研究 。 [2-5] 近 年的研究表明,大多数 HCT-116细 胞 具 有 肿 瘤 干 细 胞 的 特 性,可作为肿 瘤 干 细 胞 研 究 的 理 想 对 象 。 [6] 在 体 外 培 养 条 件下,HCT-116细胞一般呈梭形或多角形贴壁生长,传代 培 养时通常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进行。但经典的胰酶消化法 传代对细胞可 能 产 生 一 定 的 损 伤,且 操 作 相 对 繁 琐。 我 们 在实验时发现,HCT-116 细 胞 在 体 外 培 养 中 常 出 现 部 分 细 胞聚团堆积生 长 的 现 象,且 部 分 细 胞 相 对 容 易 脱 落。 为 了 简化 HCT-116细胞传代培养的 操 作,避 免 胰 酶 对 细 胞 的 损 伤,我们针对该细胞容易聚团 并 易 脱 壁 的 特 点,建 立 了 简 单 高效 的 水 平 震 荡 方 法 替 代 胰 酶 消 化 法 对 HCT-116 细 胞 进 行 传 代 培 养 ,收 到 良 好 的 实 验 效 果 。
人结肠癌 HCT-116细胞传代培养的简易方法
王 倩1,徐 云 丹1,赵 刚1,2*
(1.湖北中医药大学 基础医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2.湖北中医药大学 中药资源与复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65)
摘 要:目的:针对人结肠癌 HCT-116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常出现部分细胞聚团生长的特性,建立一种 简 易的细胞传 代 培 养 方 法———水 平 震 荡 法。 方 法:采 用 简 单 高 效 的 水 平 震 荡 方 法 替 代 胰 酶 消 化 法 对
Hubei University of TCM,Ministry of Education,Wuhan 430065,China)
Abstract:Human colon carcinoma HCT-116cells often show the characteristic of partly aggregation in vitro.A simple metho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