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调度的优化模型
高铁列车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研究

高铁列车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研究一、引言高铁列车作为当前交通领域的明星产品,以其高速、高效、舒适的特点成为出行的首选方式。
高铁列车的运行管理需要通过对列车的优化调度来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安全可靠的运行。
高铁列车的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对高铁列车的运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阐述高铁列车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的研究。
二、高铁列车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高铁列车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主要是以时间、车辆、人员等多个方面为关键指标建立的一种优化模型。
它可以帮助高铁列车运营方实现列车的高效运行和更好的运营管理。
1. 时间目标高铁列车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中的时间目标主要是针对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的时间效率和到达时间等因素。
针对这些时间目标,调度管理人员需要对列车的运行情况、出发时间和到站时间等作合理规划和调度,从而使列车实现更好的时间效率和更好的到站时间。
2. 车辆目标对高铁列车车辆的调度和管理是现代化高铁运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铁列车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中的车辆目标主要是针对车辆的运行情况、载客量等因素。
在高铁列车的运营管理中,调度人员需要进行合理的车辆规划和调度,以满足车辆的运载要求和提高载客量,从而提高整个高铁运营系统的效率。
3. 人员目标高铁列车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中的人员目标主要是针对列车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等因素。
这就要求调度人员在制定方案时,要考虑到员工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稳定性,并尽可能避免因员工因素造成的失误和事故。
对于员工的调度和管理对于高铁列车运营管理的决策和实施都有重要作用。
三、高铁列车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实践研究高铁列车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的研究实践在高铁列车运营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对于高铁列车的实际运行,如果不对列车的运行情况、载客量、员工工作等方面进行合理规划和调度,则难以实现各种目标的平衡和兼顾。
在高铁列车的运营管理中,通过优化调度模型来实现列车的高效率、低成本、安全可靠的运行是迫在眉睫的需求。
实践研究中,高铁列车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可帮助运营管理人员对列车运行进行规划和管理,在运营过程中实现多目标优化。
基于混合逻辑动态的列车运行调度模型

) ()B “ ) 6f zf ( ( 岛 ( ) )
{ ()C ()D ut十 ,( + () yf x + ( D8 t D zt = ) )
【 ( + () 1( + ( + 8 f Ezt≤Eu f f E ) ) )
关 键 词 : 车运 行调 度 , 杂 系统 , 杂逻 辑 动 态 系统 列 混 混
Ab tac sr t
Th o gh h an y i o tai taf c tols t m , i p er r u t e alss f r n r fi on r yse t s ap pons u t a t r e it h e tpe o e ens c h it o t h t he e xs t r e y s f v t dur g i 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其 中 ,() 系统 的状 态 向量 , x t为 由连 续 状 态 变 量 和 逻 辑 状 态
以 满 足 实 时控 制 要 求 。文 献 [] 用 D D 5采 E S理 论 , 析 了列 车 运 分
行 调整 过 程 中 的事 件 和 状 态 ,建 立 了 基 于事 件驱 动 的状 态 空 间 模 型 和状 态 转移 方 程 ,并 采 用 分 层 决 策 和滚 动优 化 的方 法 求 解 模 型 , 存 在 知 识 表 达 问题 。 但 从 宏 观 上看 , 车运 行 即包 含 列 车 的连 续 运 行 状 态 , 列 车 列 如
质 是 主 观 事件 通 过 改 变列 车 的运 行速 度 来 克服 客 观 事 件 对 列 车造 成 的 影 响 , 典 型 的 混 杂 系统 。 考 虑 车站 股 道 约 束和 区 是 在 间容 量 两 个 约 束条 件 的 基 础 上 , 用 混合 逻 辑 动 态 理论 建立 了列 车运 行 调 度 模 型 , 真 结 果 表 明 了模 型 的 有 效性 。 采 仿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调度优化算法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调度优化算法研究1. 引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现代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轨道交通列车调度的效率变得尤为重要。
调度算法的优化可以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减少延误、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
本文旨在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调度优化算法,以提高现有调度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2.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调度问题描述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调度是指根据列车运行的路径和时刻表要求,合理安排列车的运行顺序和时间间隔,以保证列车的准点运行和乘客的出行需求。
该问题涉及到列车的排队、进出站的冲突、车站容量限制等多个因素,具有复杂的约束条件。
3. 调度优化算法3.1 传统调度算法传统的轨道交通列车调度算法主要利用启发式规则,如最早到达时间、最长等待时间等,进行调度决策。
这些算法简单有效,但缺乏对大规模系统的优化能力。
3.2 最优化调度算法最优化调度算法基于数学模型和优化理论,针对特定的优化目标设计。
常用的最优化调度算法包括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禁忌搜索算法等。
这些算法能够通过寻找全局最优解来提高调度系统的效率。
4. 现有研究成果4.1 路径选择算法路径选择算法是指根据列车的运行需求和网络结构,确定列车的运行路径。
目前的研究集中在最短路径算法、最小行程时间算法等方面,旨在减少列车的运行时间和能耗。
4.2 时刻表优化算法时刻表优化算法主要考虑列车的发车时间和间隔,通过调整时刻表来减少列车之间的冲突和拥挤。
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列车班次、发车间隔和调度策略等方面,以提高列车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4.3 智能调度算法智能调度算法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列车调度决策的方法。
这些算法主要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通过学习历史数据和实时信息,预测列车的运行状态和乘客需求,以优化调度决策。
不过目前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改进。
5. 算法评价与优化为了评价和优化调度算法的效果,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
数学建模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时刻表优化问题

数学建模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时刻表优化问题数学建模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时刻表优化问题问题描述该问题探讨的是如何优化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的时刻表安排,以提高运输效率和乘客满意度。
相关问题1.列车间隔时间问题:如何确定列车之间的最佳间隔时间,以保证乘客能够顺利上下车,同时减少列车之间的空闲时间?2.路线选择问题:在多条轨道交通线路之间,如何选择最优的线路和站点设置,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3.列车调度问题:如何合理安排列车的开行时间和顺序,使得列车能够尽可能平均地分布在高峰和非高峰时段,从而避免交通拥堵和拥挤?4.车辆容量配比问题:如何根据不同线路的客流量和乘客出行的时间分布,合理安排不同车辆的座位和站立人数,以提高列车运输效率和乘客的舒适度?5.列车时刻表调整问题:如何根据实际运输情况和乘客反馈,对列车时刻表进行动态调整,以提高运输效率和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6.乘客流量预测问题:如何准确预测不同线路和站点的乘客流量,以便合理安排列车的运行计划和车辆配比?7.乘客换乘优化问题:在多条轨道交通线路的交叉站点上,如何设计合理的换乘方案,以减少乘客在换乘过程中的时间和体力消耗?8.车站人流控制问题:如何通过优化车站出入口、候车室和过道的布局,以及合理指导乘客的行为,减少车站的拥挤程度和乘客的等待时间?解决方法1.列车间隔时间问题可以采用数学模型来计算最佳的列车间隔时间,考虑乘客上下车的时间和需求,以及列车运行的速度和停车时间。
2.路线选择问题可以通过分析乘客的出行数据和交通网络结构,使用图论算法和最优化方法来确定最优的线路和站点设置方案。
3.列车调度问题可以采用动态规划算法和模拟仿真技术,根据列车的运行速度、乘客流量和出行需求等因素,优化列车的开行时间和顺序。
4.车辆容量配比问题可以通过乘客流量预测和列车座位的布局设计,确定不同线路和不同时段的车辆配比方案,以满足乘客的乘坐需求。
5.列车时刻表调整问题可以采用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根据实际运输情况和乘客反馈,调整列车时刻表,以提高运输效率和乘客满意度。
列车调度的优化和运作管理

列车调度的优化和运作管理一、引言列车作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公共交通方式之一,其准时性,安全性和稳定性对我们的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升列车的效率和质量,列车调度管理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从列车调度优化和运作管理两个方面来分别进行阐述。
二、列车调度优化1.列车运行规划列车调度优化的第一步就是确定列车的运行规划。
针对列车命令的实时性,调度员需要在分析列车开行计划基础上合理分配列车时刻表,减少列车在路上浪费的时间。
合理的列车时刻表要考虑高峰时期的客流量、车站、车道、信号、线路状态等因素,预留出一定的缓冲时间以应对非预期情况的发生。
2.优化列车路线一条线路上可能会运行多组列车,而不同的列车的优化路线也都不一样。
在列车调度时,需要优化列车路线以便最小化运营成本并确保客人的高效便利。
优化列车路线可以通过对原来的路线进行分析来判断他们的效率并适时调整,考虑列车运行时间、途径站点、速度、客流量等,实现优化和高效的列车运行。
3.运用模型和算法列车调度优化的核心就是如何运用模型和算法来提高效率和解决问题。
如今,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运用已经逐渐渗透到列车调度管理中,有助于提高调度员的判断力和准确度。
如此可应用图论、动态规划算法等手段实现列车调度自动化和优化,极大提高列车效率和安全性。
三、运作管理1.人力资源管理列车的运行需要多部门多人协作,人力资源管理是关键的问题。
为确保列车运行的平稳与安全,列车调度员必须严格筛选并选聘对应人才,1-2年的行业经验、本科及以上学位等是必备标准,这有助于确保列车运行安全性和规范性。
2.车辆检修维护规范列车的检修和维护随着运行次数的增加而变得愈发重要。
车辆检修维护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列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设立专业的检修部门,确保列车的检修质量,统一制定运行维护标准,可减少车辆故障的发生概率和自然损耗,进而延长车辆使用年限。
3.安全保障措施列车作为现代公共交通的重要标志,人身安全是首要保障。
城市列车智能驾驶的优化模型及算法

城市列车智能驾驶的优化模型及算法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城市列车智能驾驶的优化模型及算法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城市列车智能驾驶系统日益成为提升交通效率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双向编组站列车调度调整的优化模型及算法

编组站为背景 ,给出算法的实际求解过程 。求解算例 表明 ,提 出的方法能够 有效解决 到达列 车和 出发列 车作业
地点的实时选择问题 。 关键词 :双 向编组站 ;接发系统 ;调度调整 ;网络流方法 ;遗传算法
在分析双向编组站作业机理和规律的基础上 ,以列车 的编成辆 数 、编组 内容 、接续时 间、集 结地点 和作业能力 为约束条件 ,以列车 的走行距离、所产生 的交换车数 为综合优 化 目标 ,构造 双 向编组 站列车 调度调整 的非线性 优 化模型 。根据模型 NP Had性和变量高度 相关性 的特点 ,建 立基于 网络流技 术的遗传算法 求解 理论 。算法 的 - r
中 图 分 类 号 :U2 2 1 ;U2 22 9.6 9.2 文 献 标 识 码 :A
双向编组站系统作业分工方案规定了正常状态 下 到 达 车流 的接 人 系 统 和 出发 车流 的 编组 系统 l , _ 1 ] 但 由于铁路 运输工作 的特殊性 ,当下 列情况 发生 时,仍然需要对到发列车的作业地点进行调整。 ()由于列车 到发不均 衡 ,导致 一段 时间 双 向 1 编组站各系统的作业负荷差异较大,即一个系统能 力 紧张 ,而另一 个系统 相对 空 闲 ,此时需 要对 到达 列车的接人地点和出发列车的编组地点进行调整。 ()由于 车流结 构 的动 态 随机性 ,对 于输 送 同 2
间 ,以保证到发列车之间能够发生有效的车流接续 关 系 。移 动幅度 一般取 为双 向编组 站列 车 的平 均接
基 金项 目:甘肃省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 S 3 一 2 —2 G ;兰州交通大学青蓝人才基金 资助项 目 Z 0 A 5 3 ) 1 0
多目标列车节能调度模型及模糊优化算法

放 指标交 易成 本是 十分 必要 的 。 现建 立 以能耗 成 本 、 排 放 成本 和 运 行 时 间为 碳
( 10 0 7 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0 1 A 15 2 资助 7 1 10 ) 2 1A 10 0 ) 第一作 者简介 : 王德春 ( 9 8 ) 男 , 18 一 , 汉族 , 建人 , 士研究 生, 福 硕 研 究方 向 : 优化 与最优控 制。 最
剩指 标 。同样 , 企业 可 以通 过采 取 有 效 措施 减 少 碳 排放 , 出售 过 剩 的碳 排 放 指标 给 其 他 企 业 , 获 取 以 利润 。针对 该 体 系 , 国 采 取 了积 极 的应 对 措 施 , 我 包 括逐 步 开展 了碳 排放 交 易 试 点 、 建设 碳 排 放 交 易 市场等 。在 此背 景 下 , 轨道 交 通 运 输作 为 我 国主要
达 到节能减排 的效果 。
关键词
列车调度
能量消耗
碳 排放
多 目标优化 A
中图法分类号
U 9. 2 24;
文献标志码
列 车调 度 是 一 个 多 变 量 、 约 束 、 目标 的 大 多 多 规 模 组合 优 化 问题 。 自 17 9 1年 A i和 G lfr_ mt o abl d J 首 次将 数 学规 划方 法 应 用 到 列 车 调 度 问题 以来 , 专 家 学者 广 泛 研 究 了数 学 规 划 理 论 在 列 车 调 度 问 题
Kr , ar 等 提 出了最小 化列 车 总延 迟 和 总 能耗 的混 y 合 整数 规 划 模 型 。Hgis ig 等 建 立 了最 小 化 列 车 n 总延 迟 和运 营成 本 的 双 目标 优 化 模 型 , 设 计 了分 并 支定 界算 法进 行求 解 。Z o hu和 Z og4考 虑列 车 站 hn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3:10)
合肥(15:49)
北京(11:00)
青岛(23:26)
3.5 提速后的客车时刻表的编制
由于京沪铁路采用上行线与下行线双线独立运行,所以可以考虑上行线代替全线。在京 沪铁路现有的客车运行中,始发站的所有的列车车次保持不变,而且发车的时刻也保持不变, 在列车高速运行期间,不考虑在所停的车站的回车、超车、旅客上车别为 160 km/h、140 km/h、120 km/h、100 km/h。提速后分别 为 200 km/h、 160 km/h、140 km/h、120 km/h。
SDij +θT = SFij
(4)模型一:.在任意两列客车之间的插入货车的示意如图所示:
图 1:模型一的插入货车示意图
在每一客车在运行方案中每一站都对应了一个作业(到达时间、出站时间)进行排序。
( ) ( ) X j = SD1 j,SD2 j ,"SDkj ,Yj = SF1 j,SF2 j ," SFkj ,
由上述的约束条件可知,这是一个超大规模的优化问题,首先对客车进行铺画,把 Execl 的数据导入 AutoCAD,作出客车运行图,用 Matlab 进行编辑程序[1]求出货车的在各站的到、 发时刻,然后再把货车的到、发数据直接导入 AutoCAD。由于数据庞大难以求解。我们把 运行图实际的 24 小时为周期,将起分成若干小时时间段,进行时间优化,下图便是 0——6 小时的列车运行图。
-1-
(2) 当后面的列车赶上前面的列车时,需要避车,如 Z 车与 N 车、T 车与 N 车、客车与 货车。假设避车发生在站内。
(3) 假设货车在运行时,速度保持不变(设为 70km/h)。 (4) 假设火车启动附加时间、停车附加时间为 0 分,即火车启动的时候速度就达到运行
在上面的运行图中减少最少的货车来增添临时客车,既临时客车的速度等于货车的速度 70 km/h。
北京——上海 北京——南京 天津——上海 北京——合肥 北京——青岛
表 4:临时客车的始发、终点站时刻表
北京(23:30)
上海(20:24)
北京(00:20)
南京(16:54)
天津(12:25)
上海(7:23)
2. 模型的说明与假设
京沪线是我国最繁忙的铁路线之一,贯通北京至上海,途经 40 多个城市,全长 1463 公里。目前全线采用上行线和下行线独立双向运行方式,分别运行着 175 趟和 176 趟客车, 最高时速 160 公里/小时。根据现行的客车时刻表,我们根据建立单线区间列车运行图的初 始布点方法[2],进行插入货车的最大化。由于在京沪铁路采用上行线和下行线的双向独立运 行方式,所以我们只考虑上行线,且选择的是徐州到济南区段。采用 0、1 规划,然后采用 线型优化的可行解,通过迭代子域的变化逐渐增大解的范围,最终达到优化解。在铺画列车 运行图时,旅客列车(Z T K N)四类客车在区间段的到发时刻已经确定,即客车的最早发 车时刻和最晚到达时刻不能改变,根据列车运行要求进行约束,铺画列车运行图。在铺画货 车运行图时,为了更好的接近列车实际的运行情况,首先铺画长区间的直达列车(即货车), 其次进行次长途货车铺画,最后进行短途货车的铺画,这样做容易进行列车的统计和编号。 遵从铺画原则:先长途后短途、先直达后普通。为了更好的建立模型,本文作了一下几点假 设: (1) 由于假设京沪线采用上行线和下行线双向独立运行,所以只有同向火车,没有相向 火车。
+
Sij S jss
Tss
SFij ——上行线第 i 列列车离开 j 站的时间, SDij ——上行线第 i 列列车到达 j 站的时间,
Θ ——运算符号,运算级别和加减相同,符合从左到右计算原则。原则如下:
SDij ΘSFij
=
⎧⎪SDij ⎨⎪⎩SDij
− SFij , SFij ≤ SDij , +1440 − SFij , SFij >
本模型在模型一的基础上另加约束: 货车与该区间上所行驶的客车的时间的间隔均大于 7 分钟:
Fij货 − Fij客 > 7
同一区间货车与前后货车之间时间间隔大于 7 分钟:
Fij货 − Fm货j > 7
模型改进后上行线的各站发的直达、短途货车列数见下表:
-4-
徐州 枣庄 腾州 邹城 兖州 磁窑 泰山 济南
24 小时整个京沪铁路的运行图的示意.
3.4 临时客车时刻表的计算
在已经完成列车运行图的铺画。且在京沪铁路上的列车已经达到饱和状态,不能在向其 中加入列车,为了京沪铁路在五一“黄金周”和春运中减轻压力,地方客流量的要求,在此客 车运行图中,另增加北京至上海、北京至南京、天津至上海、北京至合肥、北京至青岛间各 增开一对临时客车。那么只有在第一问中的运行图,减少列车数,多选直达货车,并认为临 时客车的速度等于货车的速度,即临时客车运行到目的地减少最少的火车为目的。
列车调度的优化模型
曹命凯 1,黄渝桂 1,李迎军 2
1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南京(210098) 2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430074)
E-mail:caomingkai@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铁路列车优化调度问题。京沪铁路线采用上行线与下行线独立双线运 行,所以本文只研究单行线(上行线的运行情况代替全线)。首先选择京沪铁路主干区间段: 徐州——济南段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在每个时段内各车站站点的客车的到、发时间统计数据 为已知条件,绘出货车最优化运行计划时刻表及运行图的制定。在随着时间与空间上的客车 运行的变化,整体规划列车(客车、货车)的调度问题,建立了目标规划模型 4]。在已有的 客车运行时刻表下,力求插入最多的货车,采用 0、1 规划,运行图初始点模型。其次,临 时客车的最优化增加的方案,在货车已经插入客车运行图时,铁路上的列车已经到达饱和, 所以为了减少对货车的影响,减少最少的货车,去增添临时客车。进一步讨论列车提速的效 益问题,并提出提速后,货运能力提高了 29.2%。以上计算都在计算机上实现的,并结合 AutoCAD 与 Matlab 软件。此方法是在简化的现实情况的模型,在铁路使用单行线或多线独 立运行方式,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独立双线运行;0、1 规划;线性规划;运行图初始点模型
1. 引言
铁路运输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担负全国的 70%的货运量,60%的 客运量。在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下,对铁路运输工作的数量和质 量都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提高铁路的运输能力、运输组织和优化调度是现在研究的主要方 面。具体的内容包括:执行列车运行图在列车运行线的选择使用、车流接续计划、列车编组 的内容等等。在铁路运输上还存在客运与货运的冲突,也会引起地区的经济发展。目前影响 铁路运输能力的发挥的因素有列车的信息量、实时性、可靠性以及还有人为的作用,这就需 要全线的有关的列车的运行、数据统计、运行调整以及数据资料的共享、自动处理与查询建 立一个完善的铁路列车调度指挥系统,使铁路更加快速、高效的运行。
表 2:徐州到济南区间货车趟数表
枣庄—腾州 腾州—邹城 邹城—兖州 兖州—磁窑
76
84
87
92
磁窑—泰山 81
泰山—济南 135
用最少原则去确定火车的总趟数,由上表可以选出从枣庄——腾州的 76 趟货车。并把这些 货车运行全程(徐州——济南),由已货车在枣庄——腾州站的到、发车时刻,结合已经假 定的货车的速度,进行向前、向后递推,便可以得到货车在各站的到、发车时刻,便可以得 到插入货车的运行图。
济南 43 4 1 5 2 19 6 0
上图表说明:例如图表的第二行与第九列交叉的数值是 43 代表的意思是从徐州到济南发的 直达货车由 43 列。另如第三行与第五列的交叉处是 5 代表的是从枣庄到邹城发的短途车有 5 列,其他同样意义。
3.3 列车运行图的铺画
在已有的客车运行图中进行货车运行线彼此独立铺画,同向列车按时间顺序逐条铺划, 这样铺画可以避免客车与货车的冲突。利用上述约束条件结合 AutoCAD 和 Matlab 软件求出 最优化货车运行图。
速度;到站停车时,火车由运行速度立刻减到 0 km/h。 (5) 假设在我们选的区间徐州到济南站中的小站上 Z 、T 停留时间为 0 分钟,K、 N 停
留时间为 3 分钟。 (6) 货车在所选的区间:徐州——济南区段中只有需要避车的时间才停车,没有特殊情
况,可以直达下一站。 (7) 列车在站内满足以上要求外,其他作业时间不给予考虑。 (8) 列车提速后,列车在始发站的发车时刻保持不变。 (9) 在铺画列车的运行图时,铺画有优先级:先客车后货车;先长途后短途。 (10) 列车运行一切正常,不考虑列车晚点等一切突发性事件。
建模型二:在任意两列客车之间的插入货车的示意如下图所示
图 2:模型一的插入货车示意图
在任意两列客车的时间间隔插入货车,首先铺画长途直达货车,然后在把已插入的货 车看成已知客车,再进行下一轮的货车插入。插入原则:先长途后短途、先直达后普通。在 铺画运行图时,从列车的始发站开始,先铺画到终点站的货车,从后向前递推。这样就可以 避免货车间的冲突,而且可以方便的给列车编号,比上一个模型相比更接近实际情况。因为 有些小的区间段距离太短(兖州到磁窑仅仅 20 千米),考虑经济问题,和现实的交通便利, 插入货车运输是不够现实。而且模型一中的货车无法进行编号识别,只能进行货车的数量计 算,这就是模型一的不足。
经过 j 连续到达时间差,连续发车的时间差
xij = SDi+1 j − SDij , i = (1, 2, 3,"k) , yij = SFi+1 j − SFij , i = (1, 2, 3,"k) ,
经过连续到达时间差矩阵,连续发车的时间差矩阵
( ) ( ) XX j = x1 j , x2 j ," xkj ,YYj = y1 j , y2 j ," yk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