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国家观述评

合集下载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三个主要论断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三个主要论断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三个主要论断第一个主要论断是关于自由意志的:黑格尔指出,自由意志是人类最高的能力,它使得人类能够超越自然冲动和欲望,按照理性原则来行动。

他认为,自由是人的本质特征,并且自由的实现需要通过法律的保障和制约。

第二个主要论断是关于合理性的:黑格尔认为,合理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目标。

他批判了启蒙思想中对理性的片面理解,强调了理性与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的紧密联系。

他认为,理性不仅仅是逻辑推理和形式思维,还包括人类对自身和社会的深刻认识。

第三个主要论断是关于国家的:黑格尔认为,国家是合理性实现的最高形式。

他认为,国家是人类自由意志和理性的真正体现,是人类社会组织和管理的最高权威。

他批判了自由个体主义的观点,主张国家对个人和社会进行积极的干预和调节,以实现自由和公正的目标。

1。

简述黑格尔的哲学观

简述黑格尔的哲学观

简述黑格尔的哲学观
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是德国哲学家,其哲学观念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黑格尔哲学观的简要概述:
1. 辩证法:黑格尔提出了著名的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来实现的。

他强调事物内部的矛盾冲突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最终达到新的统一状态。

2. 绝对精神: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即绝对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

他将宇宙、历史和个体人的发展都视作绝对精神的展开和实现。

3. 历史哲学:在黑格尔看来,历史是自由意志的发展过程,是绝对精神自我实现的历程。

他强调历史的连续性和目的性,并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朝着更高形式的自由和理性不断前进的过程。

4. 国家和权力:黑格尔认为国家是绝对精神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国家是理性的具体实现,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他强调国家的重要性,并赞扬普鲁士国家的组织和管理。

黑格尔的哲学观念强调了发展的历史观和辩证思维方式,并对后世的哲学、政治理论和社会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主要内容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主要内容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主要内容
1. 嘿,你知道吗?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里讲到了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呢!就好比一个家庭和整个社会一样,国家可不是市民社会简单的相加呀!想想,如果每个家庭都只顾及自己,那整个社会能好吗?国家又该怎么发挥作用呢?
2. 哦哟,它还探讨了私有财产的问题呢!这就像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宝贝,可怎么去合理对待这些宝贝,怎么平衡大家的宝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里可有深入的分析呢!
3. 还有哦,关于法的本质和发展,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呀!就好像一棵大树的成长,有根、有干、有枝枝叶叶,法的发展也是如此的复杂又有趣呢!
4. 对啦,政治国家和民主制的关系这里也有讲呢!岂不是像是乐队里的各种乐器,要配合好了才能奏出美妙的乐章呀,政治国家和民主制也是要协调好才行呀!
5. 这里面还说到了人的解放呢!这就如同被困在笼子里的小鸟渴望飞向蓝天,人的解放不就是追求自由和幸福吗?
6.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对伦理的看法也很特别呀!就好像是一场游戏需要规则,没有好的伦理,那可就乱套啦!
7. 还有呢,对官僚政治的分析也是相当犀利呀!这好比是身体里的坏细胞,得好好整治整治呢!
8. 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内容也有呢!这不就是社会这个大舞台上不同角色之间的斗争嘛,精彩得很嘞!
9. 总之啊,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内容太丰富太深刻啦!不深入去了解一下,那可就太可惜咯!我的观点就是,一定要好好研究,才能懂得其中的奥秘和意义呀!。

黑格尔 的文化观

黑格尔 的文化观

黑格尔的文化观
黑格尔的文化观是指他对于不同民族和国家的精神、历史、宗教、政治、法律、艺术等方面的理解和评价。

黑格尔认为,不同的文化是人类精神的不同阶段和表现,是人类精神从自然到自由的辩证发展过程。

黑格尔的文化观是基于他的哲学体系,特别是他的辩证法和历史哲学,他试图用理性的方法来把握人类文明的本质和规律。

黑格尔对于中国文化的观点是比较负面的,他认为中国是一个自然国家,没有真正的精神自由和历史变化,是一种停滞和循环的状态。

他认为中国的哲学是一种宗教哲学,没有达到纯粹思维的水平,只是对于抽象的实体的崇拜和直观。

他认为中国的政治是一种专制主义,没有真正的法律和公民自由,只有皇帝的任意和臣民的奴役。

他认为中国的社会是一种家长制的社会,没有真正的阶级和个体,只有家族和血缘的关系。

他认为中国的艺术是一种自然艺术,没有真正的创造和表现,只是对于自然的模仿和装饰。

黑格尔的文化观是有一定的见识和洞察力的,但也有很多的偏见和误解。

他的文化观是基于他的西方中心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立场,他忽视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内在的发展动力,他过于强调中国文化的缺陷和落后,而忽略了中国文化的优点和贡献。

他的文化观是有待于进一步的批判和修正的。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文(2)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文(2)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文(2)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文篇二黑格尔法哲学述评摘要黑格尔法哲学是建立在他创造的“绝对精神(理念)”哲学理论基础上的。

由此出发,法就表现为人理性的自由意志,人类社会从抽象法、道德再到伦理,就表现为自由意志的发展。

抽象法、道德和伦理分别是自由意志在不同阶段上的体现。

由此构成了他的法哲学体系。

他继承了近代古典自然法学,受到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的影响,而从哲学角度提出的独特的法律思想,对后世的法学影响深远,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法学的宝库。

关键词黑格尔法哲学体系绝对精神基金项目: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为0901013)。

作者简介:王晓峰,华东政法大学博士生,新疆大学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法学。

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3-001-02一、黑格尔法哲学的理论基础黑格尔法哲学的理论渊源来自资产阶级革命的启蒙思想,但黑格尔更多的是从康德那里间接继承来的,他批判的继承了康德的哲学理论,建立了最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推到了顶峰。

在法学方面批判的继承了康德关于法的本质是自由的思想,也从人的意志本性角度来阐发这一思想。

康德法哲学体系是他整个哲学体系的逻辑环节和有机构成,法学是哲学的一个部门。

要理解他的法哲学就必须了解其哲学体系的演进脉络和主要结构。

他杜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精神实体“绝对精神(理念)”,这是他哲学的核心。

他把绝对精神看作是自然世界、精神世界和一切社会现象的基础。

认为绝对精神是第一性的和永恒的,其他事物都是从中派生出来的,都是对绝对精神发展过程的表现和结果。

这就是客观唯心主义。

他的哲学体系就是绝对精神的辩证发展过程。

他认为这一过程经历了逻辑、自然和精神三个阶段。

在逻辑阶段,绝对精神处于自在自卫的状态,他只是以纯粹概念的形式存在,因而其发展表现为一系列的纯粹概念的逻辑推理;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概念推理之后,绝对精神外化为自然界的诸种事物,因而进入自然阶段在这个阶段绝对精神通过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和有机运动,从低级向高级不断的发展,最后出现了生命有机体,出现了人;人是有意识的,因此绝对精神又进入到发展的精神阶段,既开始了又回到自身的过程。

略论黑格尔的国家学说

略论黑格尔的国家学说

作者: 周泽之
出版物刊名: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17-22页
主题词: 国家学说;精神哲学;市民社会;精神化;自在自为;政治国家;世界精神;民主政体;自我意识;伦理精神
摘要:<正> 国家问题在黑格尔的精神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黑格尔的国家学说虽然是唯心主义的,但在国家的起源和本质,国家制度的形式和变更等问题上,也包含有不少可贵思想。

本文对此作出评论,以判明它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区别和联系。

由于黑格尔把整个世界精神化,他心目中的国家也只能是精神的表现形态。

他说,国家源于“客观精神”,“这种精神在世界上有意识地使自身成为实在……只有当它现存于意识中而知道自身是实存的对象时,它才是国家。

”但是,这里被圣化的只是“国家的理念”,至于现实的国家,黑格尔则认为是从家庭和市民社会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的理性国家观——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考察为中心

马克思的理性国家观——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考察为中心

马克思的理性国家观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考察为中心黄建都4【内容提要】在理性观的问题上,马克思坚信“理性是衡量实证的 事物的尺度”,唯有符合理性的现实事物才是正当的,不符合理性的事 物则必须接受无情的批判,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探究事物的理性。

基于这 样一种理性观,马克思探讨了政治国家的理性本质。

在《黑格尔法哲 学批判》(下简称《批判》)一书中,马克思明确把政治国家的理性概 括为:“形式的原则同时也是物质的原则”,合乎理性的政治国家、政治统治必须指向人民的生活和意志,唯有以普遍的利益和公众的自由为 旨归的政治国家才是合理和正当的。

基于这一国家理性标准,马克思对 历史的和现实的国家制度展开批判。

政治制度一直处于“宗教的领 域”,“形式的原则”并没有成为“物质的原则”。

面对政治国家的异 化,马克思寄希望于贯彻理性、人民性原则的未来民主制。

伴随着未来 民主制的建立,代表特殊利益的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也随之解体。

马克 思的理性国家观是对启蒙思想精华的基础和超越;把握法哲学中关于国 家的概念对我们理解完整的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国家理论具有重要意 义;马克思关于未来民主制的建构也具有深刻的现实启示。

**黄建都,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172马克思的理性国家观【关键词】马克思理性政治国家形式的原则物质的原则民主制在理性观的问题上,马克思坚信理性是“衡量实证的事物的尺度”,唯有符合理性的现实事物才是正当的,不符合理性的事物则必须接受无情的批 判,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探究事物的理性。

基于这样一种理性观,马克思探讨 了政治国家的理性本质。

同时,以政治国家的理性本质为标准,哲人展开了 批判和建构的工作。

一 “理性向来存在”在《历史法学派的哲学宣言》一文中,马克思批判胡果是一位“否认 事物的必然本质的怀疑主义者”,所谓“事物的必然本质”指的就是事物的 理性。

马克思坚信,理性向来存在。

人类凭借自身的理智就能认识事物的必 然本质。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政治批判的现实意义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政治批判的现实意义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政治批判的现实意义黑格尔的法哲学批判,尤其是他在《法的哲学原理》和《法的精神现象学》中的政治批判,对于现代政治哲学和社会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黑格尔法哲学中政治批判的现实意义:1. 国家的合理性和自由:•黑格尔强调国家是理性的表现,是个体自由的最高体现。

他认为真正的自由是在有序的国家结构中实现的,国家的存在是为了保障个体的自由和权利。

•这对于现代政治制度和法治的理念产生了影响,引发了对国家权威、法治原则和公共秩序的深刻思考。

2. 历史的发展和国家的角色:•黑格尔强调历史的发展是一个理性的过程,而国家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他将国家视为世界历史的推动者,是理性的实现。

•这影响了对于历史观、社会变革和国家在历史中的作用的理解。

在现代政治理论中,国家的历史功能和进步的观点仍然受到一定影响。

3. 个体与社会的关系:•黑格尔强调个体与社会之间的有机关系,认为个体通过参与国家的生活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

他的政治批判强调个体的社会责任,反对过分强调个体权利而忽视社会责任的观点。

•这对于现代社会伦理和社会责任的讨论产生了影响,引发了对个体与社会、个体权利与社会责任平衡的思考。

4. 法律的发展与实质正义:•黑格尔关注法律的发展,强调法律的目标是实现实质正义。

他的政治批判中包含对法律的批判,认为法律应当与道德原则相一致。

•这对于现代法治国家中法律与道德关系的理解产生了深刻影响,促使人们思考法律体系中的正义和公平。

总体而言,黑格尔法哲学中的政治批判对于现代政治哲学、社会理论和法律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我们理解国家、法治、历史发展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框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