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3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冀人版3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冀人版3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冀人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

测量长度

1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2常用的测量工具:卷尺、软尺、皮卷尺、钢卷尺、米尺等。它们的最小刻度值和最大量程会不一样。3国际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等。4认识刻度尺:认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值、最大量程。5在身边没有刻度尺的情况下,可以用“拃”“步”等身体上的“尺子”来估测物体的长度和距离的远近。6刻度尺使用方法:A、刻度尺零刻度线对齐测量物体一端,方正重合,不能歪斜。(如果零刻度线磨损不清,就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度线。计数时,切记要减掉代替零刻度线的刻度值。)B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尺面垂直,C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加单位,只有数字而没有单位的记录结果没有意义。7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值和单位。8用直尺测量物体时要注意直尺的零刻度线与物体的一端对齐。9人的感觉不一定可靠,用工具测量比我们判断更准确。10体育老师用轮式测距仪测量跑道的长度。建筑工人用激光测距仪测量房屋的长度。

测量体积

1像水在杯子中会占据空间一样,物体所占据空间的大小称作物体的体积。2液体体积单位:升、毫升;固体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厘米3量筒是常用的测量体积的工具。量筒壁上标有刻度和单位,观察量筒的最小刻度值和最大量程。4粗细相同,高的杯子能装的水多一些。高度相同,粗的杯子能装的水多一些。5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A选择合适的量筒。B将杯中的水沿筒壁缓缓倒入量筒中。C将量筒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待液面稳定后,平视液面,读数并记录数值和单位。6向量筒中倒水:用左手拿量筒,使量筒略倾斜,右手拿被测水杯,杯口紧挨量筒口,将杯中的水沿量筒筒壁缓缓倒入量筒中。7测量胡萝卜的体积:1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2将胡萝卜直接放入量筒,胡萝卜完全浸入水中,(胡萝卜太大可切开),记录水和胡萝卜的体积3用水和胡萝卜的体积减去水的体积得出胡萝卜的体积,、把液体体积单位转换成固体体积单位。8自制量杯:使用透明的杯子,依次用量筒取相同体积的水带入透明的杯子,分别在杯壁上标记出水面的位置作为刻度。

测量质量

1用眼睛看一看可以简单推断出种类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轻重。2用手掂一掂可以初步判断出大小相同、种类不同的物体轻重。3质量单位:千克、克等。4天平是称量物体质量的工具。5如何称量一杯水的质量:1、称量烧杯的质量,记录测量结果。2、称量水加烧杯的质量,记录测量结果。3、求两次测量结果的差,就得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

6天平各部分名称和使用方法。.

测量温度

1、人们对冷热的感觉有时是不准确的。2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

表示。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3温度计上标有刻度,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酒精温度计最小刻度值是1摄氏度,体温计的最小刻度值是0.1摄氏度。4常用温度计有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等5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在使用温度计时要注意轻拿轻放,手持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水杯的底和壁;

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读出液柱示数。(持顶端,竖直立,底端浸,莫触壁,视线齐,读数据。6怎样判断水的冷热:为了防止烫伤,可以用指背中间关节部位轻触水杯壁,判断水的冷热。7一天中体温变化的规律:在一昼夜中,正常人体温在凌晨睡眠中最低,从早上7--9点时急骤上升,以后则缓慢上升,到下午17--19点时达到最高值,继而下降,到晚23--24点时达到最底稳定值。最高与最低值之差,通常在1度之间。8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热胀冷缩。体温计中有一段极细弯曲管防止汞柱的冷缩,在使用体温计时要注意安全,汞易挥发而且有毒,我们还可以用体温枪测量体温。

计量时间

1观察停表。

2停表使用方法:先按复位键,使停表显示的示数归零。按下开始键,停表开始计时。计时结束时,再按下停止键,停表停止计时。3时间单位:时、分、秒等。4跳绳比赛中我们常常需要计量时间,用停表在计时。5一分钟的时间可以做什么?喝一杯水、洗脸、穿衣服、刷牙、收拾书包、读一首古诗、跑200米、20个仰卧起坐等。6制作小水钟:将塑料瓶分成两部分。将水瓶的两部分按图组装在一起,向上面的瓶里倒满水。用停表开始计时,每隔一分钟标出下面瓶中液面的高度。7制作小水钟时根据1分钟和2分钟瓶中液面的高度,能标出3分钟、4分钟的刻度吗?能,用直尺测量出1分钟到2分钟液面的高度,用2分钟液面的高度加上刚才测量的高度就可以得出3分钟的液面高度,同理也能测量出4分钟的液面高度,再用笔在瓶上标记出刻度。8古代计时工具:日晷、刻漏、水运仪象台、沙漏。现代计时工具:机械摆钟、石英钟、原子钟、腕表、智能手表等。

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1像石油、木头、棉花这样直接来自于大自然的材料是天然材料。2像玻璃、陶瓷、塑料等由天然材料经过加工形成的材料是人造材料。3玻璃是人造材料,它主要是由沙子经过高温制成。4为什么说陶土是天然材料,而陶瓷是一种人造材料?在用陶土做陶泥瓶的过程中,陶泥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构成它的物质没有发生变化。陶泥瓶经过高温烧制变成了陶瓷瓶。5制作陶瓷瓶的过程:准备陶土揉泥成型装饰高温烧制。6为了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发明家不断研制出那些新的材料:采用新材料制作的无缝乒乓球(超圆、耐打、弹性大);以树脂为材料制作的眼睛(重量轻、佩戴舒适度高);采用多种新材料制成的宇航

服(隔热、阻挡宇宙射线等作用)等。7身边有哪些天然材料制成人造材料的例子?

铁矿石提炼成铁块,石油化学加工成塑料颗粒,陶土高温烧制成陶瓷等。8身边的物体由天然材料或人造材料制成的。按材料的来源将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塑料

1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人造材料。2塑料的性能:防水性、可塑性、绝缘性。用塑料瓶装水利用了塑料的防水性、玩具利用塑料的可塑性、插线板利用塑料的绝缘性等。3比较塑料尺子和木头尺子的特性。

4两种材料的尺子各有哪些优点和不足?塑料尺子的优点:透明、防水、耐磨、成本低、耐腐蚀、可回收等。塑料尺子的缺点:污染环境。木头尺子的优点:轻便、环保。木头尺子的缺点:不透明、不防水、不耐磨、不耐腐蚀等。5比较塑料手套和棉线手套(实验名称)

一只手戴上塑料手套,另一只手戴上棉线手套。(实验过程)戴棉线手套的感觉:干燥、透气。戴塑料手套的感觉:湿润、不透气。(实验现象)塑料透气性差,棉线透气性好。塑料具有的性能:防水、不透气。(实验结论)6塑料遇热水会怎样。我的预测变软。向两只的矿泉水瓶中分别倒入冷水和热水,观察并记录瓶身的变化。我观察到的现象:倒入热水的塑料瓶变软,倒入冷水的塑料无变化。塑料瓶遇热水会变软。是不是所有的塑料遇热水都变软?不是,例如耐热水杯。7有哪些改进塑料性能的例子:塑钢门窗、塑料管道、可降解塑料袋,提高强度的塑料能“以塑代钢”等。8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人员发明多种方法,以提高塑料的阻燃性、强度、抗冲击性、韧性等性能,使塑料得应用更加广泛。9你知道什么方法可以降低白色污染?a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b废旧塑料作为原料再生产;c白色污染是因为塑料不易降解,在生产过程中加入改性淀粉、生物降解剂等添加剂,可以使塑料得稳定性下降,有效地降低白色污染。10废旧塑料如何制成纺织纤维?A废旧塑料切成碎片,B高温熔化,C制成纤维,D制成纺织品。

服装材料

1人们从事不同的工作、参加不同的活动时会穿不同材料的服装(运动员穿运动服、消防员穿消防服、宇航员穿宇航服等).2我们可以通过查看衣服的标签、观察纤维的孔隙、触摸衣服的表面等方法来识别服装的材料。常见的服装材料:棉、羊毛、橡胶等。3比较棉布衫和橡胶雨衣的渗水性。准备棉布衫和橡胶雨衣各一件,用滴管分别在它们表面滴同样滴数的水,观察两种材料的渗水范围。棉布材料渗水性强,橡胶材料防水性强。4比较羊毛衫和棉布衫的保温性。分别用羊毛衫和棉布衫包裹盛有热水的水杯,(实验中应保持水的温度、体积以及两种布料的厚度尽量一致)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时间杯中水的温度,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发现:羊毛衫比棉布衫保温性强实验结论:羊毛的保温性强。

固体、液体和气体

1像积木和尺子一样,具有一定质量、体积和形状的物体称为固体。2像水、牛奶、酱油、醋一样,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的物体称为液体。液体在静止时液面保持水平。3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有体积,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有一定的质量。4实验A:分别挤压充满气的气球的不同部位,观察气球的形状。证明空气没有确定的形状。5实验B:用气球冲着脸部吹气,能感觉到有风。证明空气具有流动性。6实验C:将底部粘有纸团的杯子倒扣在水中,纸团不会湿。证明空气占据空间。7实验D:先称量充满空气篮球的质量,然后将篮球放掉一部分空气再称量,比较两次称量的结果。发现第二次的结果轻了。证明空气有一定的质量。8实验F:将一块泡沫板剪成比烧杯口略大的圆形,中间穿上绳方便拉动。在烧杯底部点燃一炷香,放入泡沫板,观察到烟雾充满了泡沫下面的空间,然后向上拉泡沫板,发现烟雾依然充满泡沫下面的空间。证明空气会充满各处(空间),空气没有固定的体积。

水和水蒸气

1水受热可以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受冷可以凝结成水,水是液体状态,水蒸气的水的气体状态。2物质从液态转化成气态的变化过程叫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物质在汽化的过程中要吸热。沸腾时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3酒精灯的使用方法:A向酒精灯内添加适量酒精。B用火柴点燃灯芯。C用灯帽盖住酒精灯,火焰熄灭后拿起灯帽再盖上。4给水加热实验准备:铁架台、陶土网、酒精灯、烧杯、温度计、水。实验过程:开始加热后,每隔3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当烧杯内出现气泡后,每隔30秒记录一次。当水沸腾几分钟后,停止加热,熄灭酒精灯。实验现象和结果:我们发现水在加热时温度升高;当温度上升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100摄氏度)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烧杯中的水在减少。5减少的水去哪里了实验准备:铁架台、陶土网、酒精灯、烧杯、玻璃片、水。实验过程:A将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B用一块比烧杯口稍大的玻璃片盖在烧杯上面(注意不要盖得太严)。10秒钟后,拿开玻璃片,(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玻璃片,避免烫伤。)观察玻璃片上出现的现象。实验现象:玻璃片上出现了很多水珠,可能是的原因是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实验结论:液态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有能变成水,水和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6醋的沸点很低,大概只有六十度,因为醋的密度大,沉在下面,它沸腾后,产生的气泡浮到上面来,就好象是油沸腾了。(油锅取物)7酒精灯的火焰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加热时,应该把受热物体放在外焰部分加热。

冰和水

1冰受热融化成水,水在0摄氏度时能凝固成冰。水的冰点是0摄氏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2观察水结冰现象。实验准备:铁架台、烧杯、试管、记号笔,温度计、冰、水。实验过程: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纯净水,用记号笔在管壁上标记好水面高度,将温度计吊起,把试管放入碎冰中,观察试管中水的温度变化。(可以在碎冰中加些食盐,这样能加快冰的融化,冰吸热加快,这样试管中的水加快向外放热,会加快结冰。)实验结论:试管中的水温在逐渐降低,在0摄氏度时,水会结冰。在水结冰的过程中,体积会变大。(温度低于4摄氏度时,水冷胀热缩,温度高于4摄氏度时,水热胀冷缩。)3用什么方法能加快冰的融化?向冰中加一些食盐。4水在0摄氏度时可以结冰,冰在0摄氏度时可以融化成水,质量不变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5做创意冰品:因为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利用模具可使水结成一定形状的冰。

热胀冷缩

1让瘪的乒乓球鼓起来,在杯子中倒入热水,将瘪的乒乓球放进杯子中,观察乒乓球的变化。乒乓球又鼓起来了,是球内的气体体积膨胀了。2将套有气球的瓶子依次放入热水和冷水中一段时间,观察气球的变化。怎么解释这个现象?气体变热后体积膨胀,气体变冷后体积收缩。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3液体也会热胀冷缩吗在锥形瓶瓶口塞上带有细吸管的塞子,将锥形瓶放入热水吸管中水柱上升,放入冷水杯中吸管中水柱下降,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4观察铜球体积受冷受热时的变化准备一个铜球和一个铁环,铜球刚好能从铁环中穿过,用酒精灯加热铜球,使其均匀受热。将加热一定时间后的铜球放在铁环上面,铜球不能穿过铁环,再将热铜球放入冷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铜球又能穿过铁环了。铜球受热时,体积膨胀;铜球遇冷时,体积收缩。金属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5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的应用。

热气球、温度计、铁轨留伸缩缝、建筑物和路面留伸缩缝,夏天轮胎充气适当少一些等。溶解的快慢。1猜想加快冰糖溶解的方法:搅拌、升高水的温度、减小冰糖的体积。

2研究搅拌是否能加快冰糖的溶解。不改变的条件:水的体积、水的温度、冰糖的质量。

改变的条件: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向两个烧杯中各加入50毫升相同温度的水,称出两份质量各为10克的冰糖,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中一个烧杯中的冰糖水(搅拌时玻璃棒不要碰到杯壁和杯底),观察两杯水中冰糖的溶解情况,记录两杯水中冰糖完全溶解所用的时间。搅拌能加快溶解。3研究温度的高低对溶解的影响不改变条件:水的体积、冰糖的质量。改变条件:一杯水温高、一杯水温低。温度升高能加快溶解。4研究颗粒大小对溶解的影响不改变条件:水的体积、水的温度、冰糖的质量。改变条件:冰糖的颗粒大小。冰糖的颗粒变小(单个体积小)能加快溶解。5将物质加工成细小颗粒,有助于加快溶解,如食盐、纯碱等;有些物质被加工成较大颗粒,可以降低溶解速度,如把糖做成块状。

6溶解是指一种物质(溶质)均匀分解在另一物质(溶剂)中的过程。白砂糖溶解于水而成均匀的水溶液。

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

1比较食盐、白砂糖、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怎么比较以上三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准备三个烧杯,把三种物质分别放在不同烧杯的水中;要保证水的温度和体积都相同;每次加入少量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轻轻搅拌,完全溶解后再次加入,直到发现怎么搅拌水中都会有固体物质,说明就不能溶解了,通过比较加入物质的质量来判断它们的溶解能力,加入的质量大,说明在水中溶解能力强,加入的质量小,说明在水中溶解能力弱。2比较食盐、白砂糖、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实验方法:A分别称取质量为5克的食盐、白砂糖和小苏打若干份。B在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毫升相同温度的水。C分别向三个烧杯中逐份加入食盐、白砂糖和小苏打,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直到不能溶解为止。D记录食盐、白砂糖和小苏打溶解的份数,分析比较三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实验结论:白砂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最强,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3溶液分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过饱和

溶液。溶解能力的影响因素:物质是否能溶解,溶解能力的大小,温度。4山西运城盐湖中出现“硝花”是由于受到温度降低的影响,硝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变小而被析出。类似的现象我们青海湖地区的“夏天晒盐”和“冬天捞碱”等。

分离盐和沙

1、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混合物可以用物理方法将所含物质加以分

离。分离就是根据物质的不同特点、利用一定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分开。本科选取的分离方法:过滤和蒸发。

2、

3根据盐可溶解于水而沙不溶解于水的特点,来分离盐和沙。将盐和沙的混合物分离主要经历了溶解——过滤——结晶几个过程,称为过滤法。4实验准备:食盐、沙、铁架台、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铁圈、蒸发皿、三脚架、酒精灯等。5实验过程:A将盐、沙混合物放入烧杯,加入一些水并轻轻搅拌,使盐完全溶解。B组装过滤装置,过滤掉不溶解的沙子。C将盐水放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使水蒸发,盐就会析出。6更多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弹力

1物体受外力作用发生形变后,若撤去外力,物体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叫做弹力。弹力的方向跟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外力的方向相反。弹力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2研究弹簧弹力的大小:实验1、拉伸同一根弹簧,让其拉伸不同的长度,实验结论:同一根弹簧伸长的长度越长,产生的弹力越大。实验2、将弹簧挂在横杆上,用刻度尺测量它的长度;然后在其下端挂一个钩码,再测量弹簧的长度,二者的差值就是弹簧伸长的长度。实验结论:弹簧伸长的长度越长,挂起的钩码越重。3认识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由弹簧、拉钩、刻度盘、

指针、外壳、提环组成。弹簧:受力形变。拉钩:挂被测物体。刻度盘:表示出刻度。指针:表示力的大小。提环:便于手握。外壳:固定弹簧。4使用弹簧测力计方法:A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处,B食指套在测力计的提环内,用挂钩钩住物体,把物体提起或拉动。C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D要测的力不可超过测力计标定的最大数值。5弹力的应用:弹簧测力计、拉弓射箭、撑杆跳、弹力绷带、汽车减震等。

浮力

1什么是浮力?为什么有些物体能漂浮在水面?当物体放入水中时,它就受到了水对它向上托起的力,这就是浮力。由于浮力的作用,有些物体可以漂浮在水面上。2一只手平放在水面向下移动,体会到有个向上推的力。3石块在水中受浮力吗?实验方法:A用细绳将石块系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B手提弹簧测力计,将石块慢慢浸入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C比较两次示数,发现石块浸入水中变“轻”了。实验结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4让土豆浮起来。方法1:借助外力,如将土豆放在泡沫板上。方法2:改变重量,用小刀将土豆切成薄片。方法3:改变形状,用小刀切去土豆中间部分,做成小船的样子。浮力的应用:救生圈,浮桥,气球等。

摩擦力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阻碍物体运动的摩擦力,摩擦力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2验证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有关实验方法:A将一块木板放在桌面上,在木板上放一本书,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缓缓拖动木板,拖动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B将木板放回原处,在木板上放三本书,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缓缓拖动木板,拖动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实验结论:木板上放的书多,重量大,受到的摩擦力大。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3验证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A在木板的一面粘上砂纸。B将木板光滑的一面与桌面接触,木板上放一本书,在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缓缓拖动木板,拖动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C将木板粘有砂纸的一面与桌面接触,在木板上放一本书,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缓缓拖动木板,拖动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实验结论:接触面越粗糙,受到的摩擦力越大,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4,在生产、生活总,我们需要增大有益的摩擦力,减小有害的摩擦力。5摩擦力、浮力、弹力都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

制造水火箭

1我国明朝时期,万户陶成道试图利用火药制成的“火箭”带自己飞上天。2钱学森对我国航天技术、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做出了巨大的和开拓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

“火箭之王”。3火箭发射利用了反冲原理,快速向后喷射气体产生的反作用力使火箭快速地向前运动。4火箭是中国人在一千多年前发明的,当时使用的燃料是火药,现代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5我国在研制、发射、回收火箭等方面均走在世界前列。“长征五号”火箭是目前我国起飞规模最大、运载能力最强、技术跨度最大的运载火箭。6发明家和工程师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设计和发明需要勤于观察和思考,需要创新的勇气、坚定的毅力和持续的努力。7搭建简易模型:A向塑料瓶中加入适量的水(一般为三分之一);B瓶口要盖上一个插有细管的胶塞,向瓶中充气。C当瓶中气体达到一定压强时,可以将胶塞退出,瓶子向反方向运动。8设计水火箭时要解决的问题:外形什么样的?用什么材料制作?小组如何分工等。9最佳装水量为火箭容气空间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二。10火箭发射有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两种:水平方向发射的最佳角度在50度-55度之间,垂直方向发射为90度。11水火箭各部分:箭头(纸、塑料),箭体(大塑料瓶、中型塑料瓶、小塑料瓶),尾翼(硬纸板、塑料板),喷气口(胶塞喷气口、专用喷气口)。11影响水火箭飞行高低的因素:A箭头的材料B 箭头的形状C箭体内装水和充气的多少,D水火箭发射的角度等。12卡片做的箭头比报纸做的箭头飞行的时间长;质量相同的箭头,比较尖的飞行时间长;瓶中装水量为瓶子空间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二之间,飞行时间长。13用气球做模拟实验研究火箭的动力时发现,气球中的空气向下喷出,气球向上飞出,气球靠空气的反冲力前进。14制作水火箭步骤:A制作箭头,B制作尾翼C制作喷气口D组装箭头、箭体、尾翼、喷气口(组合法)。15发射水火箭步骤:A注水B放入发射架C充气D发射。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全集

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历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4、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5、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 6、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9、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0、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1、树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性。 1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3、树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14、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5、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7、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8、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9、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20、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大全(上册、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大全(上册、教科版) 第一单元植物复习提纲 1、(看)、(听)、(摸)、(问)、(测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3、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寿命长短不同。 4、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5、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6、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8、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9、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0、树叶是有(生命)的,要经历叶芽、嫩叶、老叶、枯叶的过程。 11、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过程。 12、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3、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根据茎的不同,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14、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5、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6、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17、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枯死。 第二单元动物复习提纲 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4、蜗牛、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2018年12月28日星期五科学每日一背 1.我们的感觉器官有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手,其中眼睛从周围世界中接受的信息最多。 2.观察一个物体,我们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用耳朵听,用鼻子闻,还可以用尺子来测量。 3.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分类时,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如给文具分类,可以以用途为标准分,也可以以大小为标准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4.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要精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要用温度计,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它的单位是摄氏度,用oC表示。 5.温度计主要由玻璃管、刻度、玻璃泡三部分组成。 6.一杯热水的温度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 7.专门测量液体多少的工具叫做量筒。一般用毫升做单位ml表示 8.在观察量筒的刻度时视线要与液面的最低处持平。 9.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上轻下重,底部半球形。 10.我们研究不倒翁的过程在科学上被称为解暗箱,它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2018年12月29日星期六科学每日一背 1.通过研究不倒翁我们知道了物体上轻下重是不容易倒。(√) 2.1升等于1000毫升。(√) 3.只有统计图才能反映出热水降温的过程。(×)统计表格也可以反映。 4.温度相同的两杯热水,少的一杯降温一定降的慢。(×)少的降温快。 5.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必须放在液体中一段时间,当液柱静止后才能拿出来读数。(×)不能拿出来读数。 6.不能用体温计测量热水的温度。(√) 7.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8.用手可以摸出袋子中的物品,所以说在我们所有的感觉器官中,手从周围的世界中接受的信息最多。(×)正确答案:眼睛 9.观察小动物时,要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 ) 10.科学是神秘而不可捉模的。( × )正确说法: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11.我们经常作的观察活动看起来和科学家的研究很相似,但是我们这样的研究和科学探究没有关系。(×)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 12.所有动物都是“日出而做,日落而归”的。( × )猫头鹰老鼠都不是 13.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不相同 14.充足气的皮球比没有充足气的皮球抛得高。(√ ) 15.所有的植物都开花。( × .) 不开花的植物有很多 16.小汽车的外型很光滑,是为了减少前进时空气的阻力。(√ ) 2018年12月30日星期日科学每日一背 1.你知道热水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答:热水的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的。起初降温很快,而后速度逐渐慢下来,越接近室温,降得越慢,最后降到与室温相同的温度。 2.说明一件你知道的仪器或设备,是延伸了人体的哪个器官,能起到什么作用? 答:听诊器是听觉的延伸,能听到更小的声音,显微镜是视觉的延伸,能观

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

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 第一单元《植物》 1、观察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信息,观察会使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2、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3、我国常见的四种小草:狗尾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狗尾草是一年生杂草,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我知道树是木本植物,小草是草本植物。 4、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都长在土壤里,需要阳光、水分,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不同点:大树高大、茎粗、很硬、寿命长,是木本植物;小草矮小,茎细、较软,寿命短,是草本植物。 5、常见的水生植物: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莲、菖蒲等。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它能浮在水面上的原因。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6、水葫芦和金鱼藻的相同点:都生长在水中,有根、茎、叶;会繁殖后代,会死亡;生长需要水、阳光、空气等。不同点:水葫芦生叶柄膨大有气囊,能浮在水面上,是浮水植物;金鱼藻叶片细,呈针状,沉在水中,是沉水植物。 7、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都短,都是草本植物。不同点:水葫芦生长在水里,是水生植物;狗尾草生长在陆地,是陆生植物。 8、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叶也是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芽、又慢慢长大、变老。许多植物的叶从春天生长出来,到秋天枯黄,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有些树木虽然秋天不落叶,但他们的叶同样也有生长、衰老和死亡的完整过程。植物的叶制造养料需要光合作用。 9、植物叶片常见的叶脉有网状叶脉、平行叶脉和叉状叶脉。叶的生长有互生、对生、轮生和根生几种方式。 10、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陆生植物有大树、狗尾草等,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等。 11、植物的一生会经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落叶、衰老、死亡。 12、植物的共同特征是:(1)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2)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3)都会生长发育,(4)都会繁殖后代,(5)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13、植物的寿命:野草——不到一年。冬小麦——9个月。春小麦——半年。黄草——个月。短命菊——几个星期。 14、植物的繁殖方法:种子——桃树、小麦、狗尾草。孢子——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茎——柳树。地下茎——马铃薯、大蒜。根——蒲公英、甘薯。叶——秋海棠、茶花 第二单元《动物》 1、在观察小动物的活动中,我们能做到:(1)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2)保持动物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复习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复习 姓名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 1、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长成一棵植物。 3、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 4、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5、凤仙花的种子是球形的,呈褐色。 6、播种方法:1.选种。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2.准备好花盆和土,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适量的土。3.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小坑,深度约1厘米,每个小坑里放1粒凤仙花的种子,再用土盖上。4.往花盆中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7、把种子放入透明玻璃杯并紧贴杯壁,是为了观察种子的发芽、长根情况。 8、不同方向放置凤仙花种子,萌发时根的生长方向相同。 9、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活动,需要经常观察和记录。 10、凤仙花是草本植物,播种时间最适宜为每年的4月,花期3个多月,每颗果实数量一般20粒左右。 11、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水分、温度和空气。 12、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13、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生长速度较快。 14、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5、做“研究根的作用”实验时,在试管水面上滴些植物油可以防止水的蒸发。 16、凤仙花的叶缘有小锯齿,叶柄肉质多汁。 17、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 18、植物叶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9、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水,还需要阳光、空气、土壤和适宜的温度。 20、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依靠阳光提供能量。 21、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阳光 氧气+养料。 22、凤仙花长出的第一对“叶子”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

三年级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水》单元知识点 一、水到哪里去了 1.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2.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干了、湿的手干了是由于水蒸发了。 3.常见的蒸发现象有:水洼干了、衣服晾干了、煮食物时水烧干了等等。 4.杯子装水后,加上盖子和不加上盖子相比,加盖子的蒸发慢,不加盖子的蒸发快;放在通风处比放在不通风处蒸发得慢;放在阳光下比放在阴凉处蒸发得快。 5.水蒸气是气体,它是水的一种形态,它也是水。 6.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透明的、看不见、摸不着。 7.水蒸气存在我们身边周围的空气中,不管温度高还是温度低,水都在不停地蒸发。 8.我们洗澡之后,看到卫生间玻璃上的小水珠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看不见的。 9.一杯热开水放在桌上,看到上面冒着的“白烟”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 10.我们可以用加热、加快空气流动的方法让水蒸发得更快。 11. 我们可以像海水晒盐一样增加水与空气接触面积的方法来加快水的蒸发。 12.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多,湿度越大:水蒸气越少,湿度越小。 13.冬天开空调的时候,人们用加湿器加快水蒸发,增加房间的湿度, 14.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透明、无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会流动、有质量 不同点:水看得到、摸得到,是液体;水蒸气看不见、摸不到,是气体。 不同的天气状况,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不同。 二、水沸腾了 1.不停地给水加热,水会沸腾。 2.水沸腾时,水中和水面上会冒出很多气泡。 3.水沸腾时,水面上会看到很多“白烟" ,这不是水蒸气。 4.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5. 当水的温度升高到100摄氏度时,水会沸腾。 6.水沸腾和蒸发的现象是不一样的:水沸腾的时候也在蒸发,水蒸发的时候不一定沸腾。 7.水沸腾时,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是足以烫伤我们的,一定要注意安全。 8.温度计100摄氏度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9.高山的山顶和山脚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不一样的。 10.用温度计测量水沸腾前、沸腾时的温度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11.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碰到杯壁和杯底。 12.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实验结束时要用灯帽盖灭点燃的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 13.加热后的石棉网和三脚架是很烫的,不能用手触摸;要等它们降温之后再收拾和整理。 14.水沸腾时水面上的水蒸气温度很高,不能把手放在上面,容易把手烫伤。 15.让水沸腾后,人们可以用来蒸、煮食物、给自来水杀菌消毒、泡茶、泡方便面等、获取更多水蒸气。 三、水结冰了 1.常温下的水在结冰过程中,温度会-一直下降,当降低到0摄氏度时开始结冰。 2.水结冰时体积会变大,要占据更大的空间。 3.水在结冰的过程中,为了比较结冰前液面高度和结冰后冰柱的高度,我们需要做好标记。 4.水结冰后,冰块会浮在水面上。 5.冰是无色、透明的固体。 6.冰的温度低,如果长时间一直接触皮肤,容易被冻伤。 7.在做水结冰的实验时,装水试管外面的容器盛满碎冰并加入食盐是为了得到更低的温度。 8.冰是固体,不会流动,有固定的形状;冰是固态的水。 9.让水结冰,我们可以制造冰冻食品,如:冰淇淋、冰沙、冰棍。 10.水结成冰之后,我们可以用冰块制作冰雕和其他艺术品。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练习

认识自己 一、填空 1、我们每个人都是()的,没有两个长的()的人。 2、每个人的指纹都(),而且终生()。皮肤损伤后,新的皮肤仍具有()的纹理。 3、近年来,科学家已经将()的技术运用到其它领域。计算机中的()系统和()系统就利用了这一技术。 二、判断。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征。() 2、在人的一生中,身上的特征是不会改变的。() 3、双胞胎兄弟的身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4、人的左右手指纹是一样的。() 5、男的都是单眼皮,女的都是双眼皮。() 三、选择 1、如果测量身高、胸围却没有尺,应该选择下列哪些工具() a小直尺b绳子c秒表d秤 2、要看自己有没有双眼皮和酒窝,要用() a放大镜b眼镜c镜子d显微镜 四、连线 容貌秒表 身高镜子 体重尺子 心跳加速秤 五、问答:1、人体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人的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组成。 2、科学家已将指纹识别技术应用到什么系统中? 答:主要应用在指纹登陆和银行储蓄中。 寻找动物和植物 一、填空。1、分辨动植物有很多方法,比如,可以用鼻子(),用耳朵(),用舌头(),用手()。 2、我们在寻找动植物时,要()花园里的花草树木和()。 3、各种树皮是不一样的,有的(),有的()。 二、判断。 1、蟋蟀住在高高的树上。() 2、青蛙只能生活在水里。() 3、草的总类很多,有长叶的,有圆叶的。() 4、花的颜色都是红的。() 5、叶子的颜色都是绿的。() 三、选择。 1、下面三种池塘中的生物,()和其它两种生存方式不同。 a乌龟b青蛙c金鱼 2、蜻蜓属于()类。 a鸟b动物c昆虫 3、()在晚上发出声音 a兔子b蟋蟀c麻雀 四、列举。 1、列举你发现的五种动物。 答:鱼、青蛙、七星瓢虫、蝴蝶、蜻蜓、小兔、麻雀 2、列举你发现的五种植物。 杨树、苹果树、月季、凤仙花、狗尾草、车前草 蚯蚓 一、填空。 1、蚯蚓生活在(),食物是()。 2、蚯蚓()是头,斩断后不可以()。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一、实验 1、金属的导热、延展、导电实验 实验题目:金属的导热、延展、导电性质实验。 实验器材:烧杯、粗细相同(或是较为接近)的铜丝、铁丝、铝丝、木棍、塑料棍、热水、砧板、锤子、粉笔、一节1.5伏的电池、一个小电珠、一段长导线。 实验目的:认识金属的性质 实验一:金属具有导热性 实验方法:先用手捏捏各种棍状物体,感觉一下它们没有放进热水前的温度。然后往烧杯中加入半杯热水,把粗细相同的铜丝、铁丝、铝丝、木棍、塑料棍同时放入水中,过一会儿,再用手捏捏各种物体,感觉它们现在的温度,经过放进热水前、后温度的对比,我们发现,铜丝、铁丝、铝丝等金属制品比木棍、塑料棍温度升得快。 实验结论: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如果实验物体不是棍状物,而是平时生活中的常用物体,选择时一定注意金属物体比非金属物体大些,这样在相同情况下金属先热,更能说明金属的导热性能好。

实验二:金属具有延展性 实验方法:用手捏住把铁丝、铜丝的一端,把另一端放到砧板上用锤子用力锤打,随着锤打次数的增加,我们发现金属丝在慢慢变扁、变宽、变长。放下它们,再分别锤打木棍、粉笔,发现它们在锤打时碎了、劈裂了,这个现象告诉我们,金属具有延展性。 实验三:金属具有导电性。 实验方法:将一端裸露出金属的导线缠绕在电珠的螺旋壳上,然后把电珠黑色的突起接在电池的铜帽上,拿起导线另一端露出金属的部分与要检验的物体捏在一起,用物体接触电池的锌片,注意不要让导线接触到电池的锌片,以免干扰学生的正确认识。依次检验后,我们发现:将金属物品连接在电路中,小电珠都能发光。而木棍、玻璃等不能使电珠发光,因此实验后我们的结论是:金属具有导电性。总结以上三项实验,我们的结论是:金属具有导热、延展、导电的性质。实验完毕,整理用具。 2、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上来的方法实验 实验题目: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上来的方法实验 实验器材:橡皮泥、水槽、水、土豆(鸡蛋、苹果、梨)、大烧杯、药匙、盐、搅拌棒、泡沫板(没有泡沫板可用别的能漂浮的物体代替。如木板、或是挖掉侧面的塑料瓶等)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植物》 要求:熟读,熟记,能回答出括号中的内容。 1.大树的整体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植物的身体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 2.拓印树皮图案的步骤是: (1)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 (2)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 (3)(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用(简图、拓印)作记录,搜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树木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3. 我们的感觉器官有(眼、耳、鼻、舌、手)等,他们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观察活动。 4.观察物体的方法有: 用眼睛看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远近), 用耳朵听声音的(大小、高低、强弱), 用鼻子闻物体的(气味), 舌头能尝食物的(味道), 用手摸分辨物体的(冷热、轻重、粗细、软硬、光滑程度)等。 科学观察中,一般不用(尝)的方法比较物体。 5.观察较小的物体的工具有(放大镜), 测量液体多少的工具是(量筒), 观察大树粗细的工具有(绳子或尺), 观察非常细小的物体的工具有(显微镜),

观察远处物体的工具有(望远镜)。 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陆生植物有(狗尾草)(三叶草)(樟树)(松树) (向日葵)等; 我知道的水生植物有(浮萍)(荷花)(睡莲)(茭白)等。 7.按茎的不同, (坚硬粗壮)的叫(木质)茎; (细小柔软)的叫(草质)茎。 长有木质茎的植物叫(木本植物),如(松树)(柏树)(樟树)等; 长草质茎的叫(草本植物),如(狗尾草)(三叶草)(车前草)(蒲公英)。 此处举例可以随意,正确说出3种就行。 8.了解:水生植物分三种类型: 浮水植物(水葫芦)、沉水植物(金鱼藻)、挺水植物(水花生)。 9.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都生长在(土壤)中,都需要(阳光)(水分)和(空 气),都有(根)(茎)(叶)等器官;他们的主要不同点: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软硬)。 10.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的(叶柄)部位膨大的(气囊)充满(空气)。注意“囊”字书写。 11.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2.我们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光滑 程度)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13.可用(测量)叶片(长度和宽度)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用观测的数据 (记录)植物的变化。

冀人版三年级科学下学期全册复习资料

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1、动物、植物和人都是生物,生物能生长、能繁殖,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水和营养。毛绒玩具和石子都是非生物。非生物不能生长,不能繁殖,也不需要水和营养。非生物有些是人类制造的有些是天然的。 2、机器人并不具备的生命现象,如没有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等特征、所以不是生物。 3、小草和大树在形态上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大,有的小,但它们都有根、茎、叶、花、种子等器官。 4、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和营养物质。 5、植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许多种类的植物属于经济作物,这出经济作物可分为油料作物、药用作勿等,可以食用、药用、观赏,也可用作工业原料等。 6、植物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原材,它们制成的产品应用到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因此我们要更加珍惜植物资源。 7、人类脊柱由33块椎骨组成,脊柱是身体的支柱,位于背部正中,上端接颅骨,下端达尾骨尖。 8、我们把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9、:珍稀动物稀少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自然环境的变化,例如温度、湿度等变化,植物生长不好致使食物减少,从而使一些动物缺少食物而大量死亡;二是一些不法分子乱捕乱杀,致使它们的数量逐渐减少。 10、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珍稀动物,大力宣传保护珍稀动物的必要性。 11、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具有3对足,2对翅,1对触角。 12、昆虫的种类很多,有些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益处,如蜜蜂、蚕、七星瓢虫等;有些会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害处,如青刺蛾、蝗虫、蚊子等。 13、水、空气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外界条件、仙人掌生活在干早的沙漠,通过减少蒸腾作用,为自身保存水分;莲生活在水里,水里空气比较少,通过加大蒸腾作用,可以从水里吸收更多的空气。 14、仙人掌的叶子变成了刺;茎肉质充当“水库”;根系发达,能多吸水。这些特点有助于仙人掌保持水分维持生存。 莲的叶柄和藕中有很多孔,孔与孔彼此相通形成一个气体通道,即使在缺氧的环境中仍可生存。 15、植物需要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如果我们改变了植物生长的环境,可能会危及植物的生命,因此我们要保护好植物生长的环境。 16、每到天气将要变冷的秋天,燕子总会成群结队地飞往天气温暖的南方;每到天气渐暖的春天,燕子又成群结队地从南方返回北方,这就是迁徙。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15 第一单元 水 一、水到哪里去了 1.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枳。 2.湿抹布擦黑板过_会儿干了、湿的手干了是由于水原发了。 3.常见的蒸发现象有:水洼干了、农服晾干、煮食物时水烧干了等等。 4.杯子装水后,加上盖子和不加上盖子相比,加盖子的蒸发慢,不加盖子的蒸发快。 放在通风处比放在不通风处蒸发得慢;放在阳光下比放在阴凉处蒸发得快。 5.水蒸气是气体,它是水的一种形态,它也是水。 6.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透明的、看不见、摸不着。 7.水蒸气存在我们身边周围的空气中,不管温度高还是温度低,水都在不停地蒸发。 8.我们洗澡之后,看到卫生间玻璃上的小水珠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看不见的。 9.一杯热开水放在桌上,看到上面冒着的“白烟”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 10.我们可以用加热、加快空气流动的方法让水蒸发得更快。 11.我们可以像海水晒盐一样,增加水与空气接触面积的方法来加快水的蒸发。 12.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多,湿度越大;水蒸气越少,湿度越小。 13.冬天开空调的时候,人们用加湿器加快水蒸发,增加房间的湿度。 14.比较水和水發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5不同的天气状况.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不同。 二、水沸腾了 1.不停地给水加热,水会沸腾。 2.水沸腾时,水中和水面上会冒出很多气泡。 3.水沸腾时,水面上会看到很多“白烟",这不是水蒸气。 4.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5.当水的温度升高到| 100摄氏度时,水会沸腾。 6.水沸腾和蒸发的现象是不一样的:水沸腾的时候也在蒸发,水蒸发的时候不一定沸腾。 7.水沸腾时,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是足以烫伤我们的,一定要注意安全。 8.温度计100摄氏度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9.髙山的山顶和山脚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不一样的。 10.用温度计测量水沸腾前、沸腾时的温度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11.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碰到杯壁和杯底。 12.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实验结束时要用灯帽盖灭点燃的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 13.加热后的石棉网和三脚架是很烫的,不能用手触摸;要等它们降温之后再收拾和整理。 14.水沸腾时水面上的水蒸气温度很高.不能把手放在上面,容易把手烫伤。 15.让水沸腾后,人们可以用来蒸、煮食物.、给自来水杀菌消毒、泡茶、泡方便面等、 获取更多水蒸气。 三、水结冰了 1.常温下的水在结冰过程中,温度会一直下降,当降低到0摄氏度时开始结冰。 2.水结冰时体积会变大,要占据更大的空间。 3.水在结冰的过程中,为了比较结冰前液面高度和结冰后冰柱的高度,我们需要做好标记。 4.水结冰后,冰块会浮在水面上。 5.冰是无色、透明的固体。

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清单考点总结汇总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要点(一) 一、描述物体的位置 1、判断物体运动的方法:看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周围环境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变化,物体就是运动的;没有发生变化 ,物体就是静止的。 2、选定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状态也不同。 3、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位置 4、描述位置的变化:先明确自己相对于参照物的方向,再明确自己和参照物之间的距离, 最后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二、运动的方式 1、几种常见的运动形式: (1)前后移动:物体改变原来的位置,如小汽车从A 点到B 点的运动。 (2)转动:物体以一点为中心或以一条直线为轴做圆周运动,如时钟表针的运动、指尖陀螺的旋转、陀螺原地旋转、方向盘的运动等。 (3)滚动:指一个物体(多为球形或圆柱形)在另一个物体上接触面不断改变地移动,如车轮在地面上运动、玻璃球在地面上滚动等。 (4)振动:指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沿直线或曲线往返颤动,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和周期。如弹簧木马上下运动、汽车发动时车身的振动等。 (5)摆动:以一个基点或枢轴点摇摆,如钟摆的运动、弹簧摇马马身的运动等。 2、观察物体运动的方法:可以借助贴上小圆点或把运动的物体想象成一个小圆点,观察这个小圆点的运动变化以便于我们准确地研究与分析物体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3、物体的运动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可以分为: (1)直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如电梯、树上苹果落地等。 (2)曲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如过山车、鸟类的飞行路线等。钟摆的运动、车轮的转动也是曲线运动。 ( 北 ) (东北) (东) (东南) ( 南) (西南) ( 西) ( 西北)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各课知识点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题 一亲历科学 1. 也许你认为科学是(神奇)的,但它并不(神秘)。 2. 当你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好奇),并思考(为什么)的时候,(探究科学)就开始了。 3. 关于电视你想知道什么?答:电视机为什么会有图像,而且图像还会动?电视机开的时间长了为什么会发热?为什么看电视会伤眼睛? 4.向两张纸中间吹气,你会看到纸片(向中间靠拢),这种现象与(空气的流动)有关。 5、闪电和打雷时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6、用手轻轻托住乒乓球,从漏斗颈口向下吹气,再慢慢放开手,会发现(乒乓球不落下来,却在漏斗颈口上下跳动)。 二认识自己 1. 记下现在的我的办法是什么?分别用什么来帮忙?答:勾画轮廓,是眼睛和手来帮忙。量身高和测体重,是尺子和称来帮忙。 2.我们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躯干又分为(胸部)和(腹部);四肢分为(上肢)和(下肢)。 3.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人。 4.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有些特征是(会改变)的。如:(身高、体重、发型等);有些特征是(不会改变)的。如:(指纹、胎记、血型等)。 5、要知道自己的特征有很多办法,比如,要知道有没有双眼皮,可以利用(镜子)看;要知道有几根肋骨,可以用(手)摸;要知道身高,可以利用(尺子)量;要知道心脏在哪里,可以利用(听筒)听。 6、每个人的(指纹)都不相同,而且终生(不会改变)。皮肤损伤后,新生的皮肤仍然

具有(原来)的(纹理)。 近年来,科学家已经将(指纹识别技术)运用到其他领域,计算机中的(指纹识别系统)和(银行储蓄系统)就利用了这一技术。 三寻找动物和植物 1. 我们周围有许多(动物)和(植物),只要我们认真去寻找。我们周围的动物有蚂蚁、蝴蝶、小猫、小狗、小羊等,植物有小草、杨树、柳树、月季花等。 2. 我们在观察动植物时,不了解的物体不要(直接用手摸),不要去(危险)的地方。 3. 我们在寻找周围的动物和植物时,要(爱护)花草树木和(小动物) 4. (眼)(耳)(鼻)(舌)(手)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在观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5. 观察动物和植物的方法有: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耳朵听。眼能帮助我们辨别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耳能听出声音的(高低)(强弱),鼻能帮助我们辨别物体散发出的(气味),舌使我们尝出物体或物质的(味道)。 四蚯蚓 1. 通过实验我发现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 2. 蚯蚓的身体是(棕红色),有的地方较浅,身体是(圆筒形),一环一环的,还有一个(大环),头在离大环较(近)的一端,身上长有短而坚硬的(刚毛)。 3.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科学观察与一般的观察不同,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要(全面)、(仔细)地观察,及时记录。 4. 科学观察可以凭借我们的(眼)(耳)(鼻)(舌)(手)等感觉器官进行,也可以利用(放大镜)(显微镜)(摄像机)等仪器对事物进行观察,有时还需要(测量)。同时,在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大全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但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 都有胚根和胚芽。 3、有些种子太小,我们要用(放大镜)来看。 4、播种凤仙花的步骤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播种过程:1、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2、要将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处;种子放在深度约1厘米的小坑后再用土盖上,之后浇上适量水放温暖处;3、已经成株的植物要等土壤差不多干时再浇花,要浇就要浇透。 5、播下去的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什么变化?怎样才能看到种子的变化过程呢? (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巾,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中。 6、播下种子后你们做了什么?答;管理、观察、记录。 7、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 8、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每天约5毫米。 9、植物根的作用:1、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2、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0、经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发现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养料),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11、植物怎样自己制造养料? 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光合作用)是植物绿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出养料,并释放氧气。 反应式:阳光 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12、在制造养料的同时,它释放出动物和人呼吸所需的氧气。 13、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4、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萼片、花辨、雄蕊、雌蕊几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15、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为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果实成熱这几个阶段。 16、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凤仙花的植株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组成的。叶缘小锯齿,叶柄肉质多汁。果实呈纺锤形,有白色茸毛,成热时果皮能裂开,颜色由绿色变成黄褐色。种子是球形的,呈褐色。一株凤仙花大概能结出二十多个果实,每个果实一般有十七八粒种子。

最全面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3)(精华版)

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科学,即分科而学,后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 如数学、物理、化学等) 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我们来看看。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 绿色开花植物一般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 2. 播种前,挑选那些饱满、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的过程叫选种。 3.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4. 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 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太阳提供的能量,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成的。 6. 绿色开花植物如凤仙花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7. 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温度、土壤和适宜的水分等条件。 8.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能从下到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植物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1. 鸡、青蛙、鱼、乌龟等动物都产卵,卵是动物生命的开始。 2. 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放蚕卵的盒子上要扎些不孔,因为蚕卵需要呼吸。 3. 蚕宝宝最爱吃的食物是桑叶,蚕能吐丝结茧,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中,要经过四次蜕皮,蚕和蝴蝶等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蚕蛹经过10-15 天,会变成蚕蛾,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蛾和雄蛾。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4. 养蚕、抽取蚕丝,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远在4000 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利用蚕丝织成华丽的丝绸和各种丝织品,并远销国外。 5. 蚕的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6. 蚕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蚕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7. 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一般大约为56 天;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全套】

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1.亲历科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能从“为什么会这样”的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1.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过程方法从自然和社会科学生活现象入手,引起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学习提出问题。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1.态度情感能对周围的常见现象产生好奇的心理。 2.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 教学过程设计 预设教学内容预设学生活动备择方案 一.引入活动: 1.通过观察课本上的三个插图,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对探究周围事物中的奥秘的好奇心。 2.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把自己关于电视最想知道的问题记录下来,比一比哪个小组问题多。 观察“风雨雷电是怎样形成的?”“秋天里书页为什么会飘落”“人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三幅插图。小组讨论“关于电视的若干个问题”。 通过组织学生对生活常见的电视机提出的问题活动,训练学生学习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意识。注重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预设教学内容预设学生活动备择方案 二.吹纸片: 1.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说出这个活动的现象和空气的流动有关系,允许学生对此现象有不同的解释方法。 二.吹乒乓球 1.这个活动要求学生均匀,快速,连续吹气。 2.这个实验大概要10分钟左右完成,一般选择在课上完成,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 3.教师在组织这个活动的时候,可以在乒乓球下面放一个盆,使球掉到盆里,避免学生四处找球。 学生在此活动进行的时候可分组完成,一般两人一组,一人进行实验,一人进行记录。接着再变换角色重复一次实验。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总结本活动的难点是对实验现象原理的解释。教师不必要纠缠学生回答的“对与错”。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1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 1.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 2.居里夫人发现了镭。 3.李时珍用自己毕生精力完成一部医学著作《本草纲目》。 4.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1)提出问题(2)作出猜测(3)寻找证据(4)得出结论。 5.“会动小人”谜底的揭开,帮助我们人类造出了电影机。 6.纸鹦鹉“站立”谜底是降低重心。 第2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1.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如小草、花朵、黄瓜、小狗、小兔、种子等;没有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如白云、瀑布、机器人、石头等。 2.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1)吃东西(2)需要呼吸(3)都能繁殖(4)都能长大(5)对刺激有反应(6)都能运动(7)会死亡(8)排泄。 3.常见植物名称(生长环境):杨树(操场边)、浮萍(水塘里)、仙人掌(沙土里)、橡皮树(花盆)、爬山虎(爬在墙上)…… 4.树叶生长方式:对生互生轮生。 5.植物的共同特征:依靠阳光进行独立生活,位置一般不移动。 6.给下列植物分类:1.苦瓜 2.桦树 3.椰子树 4.苹果树 5.菊花 6.玉米 7.仙人掌 8.蒲公英 9.荷花 10.水稻 (1)按植物茎的形态分: ①木本植物:2 3 4 ②草本植物:1 5 6 7 8 9 10 (2)按植物的生态习性分: ①水生植物:9 ②陆生植物:1 2 3 4 5 6 7 8 10 (3)按植物的生活周期分: ①一年生植物:1 6 8 10 ②多年生植物:2 3 4 5 7 9 9.动物的共同特征:能够繁殖、长大、呼吸、吃东西、运动、排泄…… 10.给下列动物分类:1.家鸽 2.海鸥 3.螳螂 4.斑马 5.乌龟 6.非洲象 7.娃

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植物 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迷信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过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配合进修)、(相易)、(表达)、(讨论)、(记录)等进修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4、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5、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 6、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花木知识。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斥(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9、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0、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通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1、树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种植。 1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3、树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作古),完成了一生。 14、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5、能用(丈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你看花木知识。 17、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8、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必定的(寿命)。 19、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必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20、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知识。 第二单元动物 1、动物具有(多样景观),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当心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渗透)、(繁殖)等。 3、蜗牛运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匍匐。 4、蜗牛能对外界的安慰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 5、蚯蚓喜欢生活在(暗淡)、(湿润)的环境。 6、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 7、蜗牛和蚯蚓的相通点是:都适应(湿润)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匍匐),会吃(食物),会(渗透),会(繁殖后代)等。 8、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六只(脚)。 9、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 10、蚂蚁的特质:生活在(陆地)上,身体有(头、胸、腹)三节,长着六只(脚),运动(匍匐),(群

2020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020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已有的知识和“看”、“摸”、“闻”等方式;判断某一物品是由何种材料构成的。2、能根据材料的特点;提出对物品分类的标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把本组找到的材料告诉其他组。能举例说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材料。科学知识目标:能举例说出一种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能区分常见的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能举例说明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关系。 教学准备:铝制饭盒、铜钥匙、塑料袋、报纸、手电筒等等 一些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材料的;你知道哪些材料? 二、活动一:下面的物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1、分阶段引导学生认真看书;木头是制成椅子的材料;椅子是由木头制成的。 2、按金属、塑料、纸、布 3、还有哪些物品是由以上材料制成的? 4、课本第二页图中的物品分别是由几种材料制成的? 三、活动二:认识人造材料与天然材料 1、观察画面 告诉学生:直接从大自然获取的材料是天然材料。 2、引导学生明白像玻璃这种由天然材料加工成的材料叫人造材料。 3、你还知道其他人造材料吗? 小组合作;讨论;全班交流 四、活动三:找一找;教室里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学生找;并比一比;哪个小组找到的最多;把小组找到的材料写在书上 五、拓展:调查自己家中的用品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体会材料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板书设计:1、身边的材料 认识材料 材料的分类:天然材料 人造材料 2、塑料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1、能利用统计表记录并比较塑料与其他材料在性质上的区别。 2、对于有关塑料性质的问题;能够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能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3、能从实验结果中发现新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举例说出人们为了满足城楼而不断地研究开发新材料。2、能分别举出两个实例说明塑料制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好处和引起的环境问题。科学知识目标:1、能说出塑料的多种性质;并能用三个以上的实例说明塑料的用途。2、能举出两种以上新材料的性质和用途。3、能举例说出物品的特点与组成该物品材料的性质有关。 教学准备:木尺、塑料尺、塑料杯、热水、冷水、漏斗、塑料手套、棉布手套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人造材料。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品是由塑料制成。 二、活动一:比较塑料尺子和木头尺子 在书中的表中记录两种尺子的特性。 讨论用塑料代替木头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 同组比较塑料尺子和木头尺子 同学记录 全班交流 三、活动二:塑料杯遇到热水会怎样? 提示:分别向塑料杯或矿泉水瓶内装入冷水和热水;观察它们的变化。 学生自己预测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学生交流 四、活动三:戴手套 一只手戴塑料手套;另一只手戴棉布手套;两只手的感觉一样吗? 学生实验 学生交流 五、学习科学在线——活动四:认识新材料 1、认识书中介绍的新材料 2、谈谈对新材料的感受 3、你想设计什么样的新材料? 六、拓展 1、上学期我们曾经做过埋垃圾的实验;想一想埋的垃圾哪些没有腐烂? 板书设计:2、塑料 塑料的用途 塑料的性质 新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