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推广文献综述

美国农业推广文献综述
美国农业推广文献综述

美国农业推广体制研究文献综述

美国大学的农业合作推广服务体制从19世纪中叶的理论探索和立法努力开始,经历了创立“土地赠与大学”和发展教育、设立大学实验基地并开创农业科学研究,建设和完善县推广体系等3个重要发展阶段。于20世纪初叶基本形成美国今天的农业推广服务制度的雏形。以赠地大学为中心,联邦政府、州政府及郡政府相联合,集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于一体的农业合作推广服务体系,在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美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国外研究现状

(一)从联邦立法的观点出发研究美国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体系的建立及发展历程

卡伯莱 (EllwoodP.Cubberley)在其所著《美国公共教育》Public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一书中,对美国政府通过立法、拨款兴办农工学院,促进农业教育发展作了阐述[e]。克尔和诺伍德(Kerr与Norwood)合著的《遗产:农业试验站1887~1987的百年历史》(The Legacy: A Centennial History of the State Agricultural Experiment Stations1887— 1987)一书中,介绍了在这一历史时期,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促成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体系的建立,以及由此对美国农业发展

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f]。斯丁浩斯(Stenhouse)在《启蒙研究标准的问题》(The Problem of Standards in Illmuminative Research)一书中,论述了内战后美国农业在深度和广度上获得巨大发展得益于“莫雷尔法案”的颁布以及据此建立起来的农工学院,为美国农业培养了大批实用技术人才。

(二)对美国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体系运行机制的研究

目前国外对美国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体系运行机制进行研究的著作不多,笔者搜索到的有美国学者 Shirley Wood 著的Agricultural and Agricultural Education in the U.S.[g]。该书除介绍了美国农业和农业教育的情况,包括农学院的兴起、农业教育方向的变化、课程、农学院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农村青年组织和职业教育等外,还专门介绍了美国农业教育、科研、推广系统的运作。该书是笔者搜索到的关于美国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体系介绍较全面的著作,但该书停留于现象的描述较多,没有展开专门的论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

进入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美国农业合作推广逐渐成为我国学者关注的内容之一。目前,现有研究已经对美国农业合作推广的组织体系、内容、资金来源及构成、推广人员及立法等总体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探讨。

(一)关于推广的组织体系(合作推广服务体系结构及职能)

笔者通过中国期刊网搜索到相关文章,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如: 李远,孟晓宏(2000)认为合作农业推广体系由联邦农业推广局、州推广站和县推广办、县推广理事会三个层次组成,其中,州农业推广站居核心地位[8]。张改清,张建杰(2003),冉瑞平(2004),常富德,刘珍琴(2004),盖玉杰(2006)认为合作农业推广体系由联邦农业推广局、州推广站、县推广办和县推广理事会三个层次组成,这三个层次的农业推广机构密切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合作农业推广体系。联邦推广局向州推广站提供信息和帮助,负责全国农业推广工作的宏观管理和协调。州推广站是体系的核心,由州立大学农学院掌握,使教学、科研、推广三者融为一体。县推广机构是州推广站的派出机构,接受州推广站的监督和技术指导[1] [3] [4][6]。

安杰,孙境鸿,刘顺(2010)认为美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由联邦农技推广局、各州农业技术推广站、县推广办公室和农学院四个层次组成立体结构体系。联邦农业技术推广局的主要职能是执行有关农业技术推广的法律和规章,并进行管理,以保证合作推体系高质量地服务于农业企业。他在美国农业推广体制中起管理统筹的作用。州农业技术推广站归属于各州赠地大学农学院,是美国合作推广体系的真正核心。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农业技术推广合作体系的最基层组织,也是该体系与农场主直接相联系的点,正是它们在这里制定具体推广计划并实施农业技术的推广教育工作[2]。

范定先认为农学院的合作推广站负责全州的农业推广工作。推广人员由农学院各系、各学科教授组成,教授们大都为教学—推广、科研—推广双重任职;或教学—科研—推广三重任职。农学院内的推广专家,根据各自专业特长,分别参加到推广站的有关项目组,由项目主任组织大家制定推广计划,设计推广方案,实施推广项目。美国县级都设立了农业推广站。县推广站为农学院的派出机构,站长由州农学院任命,推广员由农学院雇用,工资由农学院支付,业务由农学院指导和培训[9]。

(二)关于推广的内容

搜索到的相关文献都认为,目前美国农业推广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和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家政推广;四健青年推广,又称四健会青少年教育培训项目;社区开发[2] [4] [6]【8】[9]。盖玉杰(2006),张改清,张建杰(2003)认为美国合作农业推广系统为农民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及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这方面服务主要是指导农民合理规划、利用土地,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减少化肥、农药用量,防止水资源的污染,保证食品安全。2、家政服务主要任务是指导家庭经济,这是针对农村妇女而展开的农业推广活动。3、四青年服务四健代表脑健、手健、心健、身健。四健教育的任务是:通过向孩子提供参与的机会让其获得知识,发展各种生活实用技能,使其成为会自我控制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生产力成员。4、农业科技服务这是

美国农业技术推广的基础和重心,主要是针对农村成年男子而开展的服务活动。通过举办农业科技讲座和短期培训班,以及提供经济技术咨询等,向农场主传播最新农业科技成果。通过科技服务帮助农户利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企业经营管理知识,有效地从事农业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不断开发新的农产品。5、社区开发服务社区开发主要包括社区开发的战略计划、政府机构工作能力的开发、公共设施的建设等。其目的是为社区内的居民和组织提供专业化的信息、研究成果和知识,在其共同的努力下把所在社区建设得更加美好[1] [3]。(三)关于合作推广服务的资金来源及构成

李远,孟晓宏,范定先认为美国农业推广的经费主要由联邦、州和县的财政提供。另外还有私人团体和个人的捐款、农业部推广教育基金和广大志愿者的服务[8] [9]。张改清,张建杰(2003)认为合作推广体系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联邦、州和地方(县)的税收,其它来源有私人团体和个人的捐赠、赠地学院的研究成果、农业部的推广教育工作基金以及广大志愿者的服务。其中在主要经费来源上,国会农业立法规定,各州应提供与联邦赠款数额相等的资金用于该州农业的推广,这从法律上保障了农业推广所需经费。从推广经费的构成看,来自联邦的经费约占20—25%,州政府经费占50%,县政府经费占20—25%左右,私人捐赠占一小部分。为了保障推广工作的有效进行,美联邦政府还作出规定,农业科研、推广的经费随国民经济增长的比例增加预算,联邦政府用于

各州的推广经费,要求各州按1:4配套。州县政府同样通过财政预算来保证农业科研、推广经费的落实。同时吸纳私人企业、农、牧场主的自愿捐款[3]。冉瑞平(2004)认为资金来源多元化。国会通过各种立法确定了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农业推广中的主体地位,承担了农业推广所需的绝大部分资金。另外,法律允许并鼓励通过社会上私人、企业或其他组织的捐款或信贷等渠道筹集资金,确保农场主和农村居民不需要负担或负担少量的资金就可享受各种科技推广服务[4]。林凌,刘世庆指出,美国的农业推广制度从一开始就要求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必须提供配套资金.现在联邦政府提供的资金大致占30%.州和地方政府需要提供另70%的资金由此形成一种各级政府合作的体制和机制[5]。

(四)关于推广人员

张改清,张建杰认为美国有一支高素质的推广队伍。美国专职农业推广人员相对较少,但素质很高。为了维持农业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美国发展了一支庞大的志愿人员推广队伍[3]。冉瑞平认为美国农业推广人员文化素质高。大约还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法律规定,县级农业推广员必须具有正规农学院的学士以上学位。因此,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州级推广人员53.7%具有博士学位,37.3%有硕士学位,9%有学士学位;县级推广人员1.3%具有博士学位,43.3%有硕士学位,55.4%有学士学位。目前,美国要求县级推广员应具有硕士以上学位[4]。冯赫指出美国的农业推广人员全部来自大学。这些人员可分为三种类型:(1)推广工人和助手;(2)

项目专家;(3)管理和监督者。项目专家的主要任务是教学或研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要身兼三职:教学、研究、推广[7]。李远,孟晓宏认为美国专职推广人员少,兼职人员和志愿人员多,并且推广人员素质高。早在70年代州级推广人员53.7%有博士学位, 37.3%有硕士学位, 9%有学士学位;县级推广人员 1.3%有博士学位, 43.3%有硕士学位,55.4%有学士学位[8]。

(五)关于推广的方法和手段

为了使推广更易于被农民接受,在实际工作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演示、巡访、讲座、远程教育、大众媒体等手段,若遇到专门问题还要举行小组讨论、县级会议、区域性会议。这些都充分考虑了农民的不同要求和知识水平,是一种完全从农民角度出发的“自下而上”而非“自上而下”的推广理念[7]。

(六)关于推广的立法

在美国农业科技教育发展史上,美国国会为此曾先后通过了三个著名的相互联系的法案。第一个是1862年第37届国会通过的,摩里尔法(即赠地学院法),第二个是1887年第43届国会通过的汉奇法(即农业试验站法),第三个是1914年第63届国会通过的史密斯和勒沃尔法(即农业合作推广法)。根据这三个法的规定,美国50个州都先后创办了赠地大学(即州立大学),并在赠地大学农学院的领导下设立了农业试验站和农业合作推广站。安杰,孙境鸿,刘顺(2010)认为1862 年、1887 年和 1914 年美国先后颁布了《莫雷尔赠地学院法案》、《哈奇法》、《史密—利弗法》这

三个法案奠定了美国以州立赠地学院为依托,联邦推广站为枢纽,州推广站为核心,县推广站为基础的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农业推广模式[2]。夏之莲教授在《外国教育发展史料选粹》中也对促进美国农工学院大发展的四部经典法案作了具体的介绍[a]。杨克瑞在《美国高等教育与经济的腾飞—1862年“莫里尔法”再探》一文中,分析了立法的艰难历程,介绍了法案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b]。续润华等在《农工学院的创建及其对内战后美国农业经济腾飞的影响》一文中,介绍了为适应西部开发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要求,美国通过立法创办“赠地学院”的过程,指出这是美国农业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并从中得出对我国的启示[c]。

三、小结

对美国农业合作推广体制的现有研究较为片面,且多是静态的描述。系统、动态地说明美国农业科技推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的研究不多(常永才,《农业推广教育制度的革新:美国案例分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22卷第1期)。从实践及操作层面进行的研究尚不多见,而集中于州一级合作推广体系及其实践的研究,则更为缺乏(王玺,西爱琴,《美国州立农业推广体系分析——以肯塔基州为例》2011年ADF第6期)。由于农业推广本身就是实践性的工作,因此从实践角度和操作层面对美国州一级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进行剖析,系统考察其资金来源及构成、组织机构及职能、项目开发与管理等具体操作性环节,深入探究美国农业推广服务的实践,对我国农业推广服务的

深化改革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盖玉杰,美国农业推广体制对我国的启示,中国林业经济,2006年9月,总第80期。

[2]安杰,孙境鸿,刘顺,美国农业推广发展及启示,商业经济,2010 年第7 期

[3]张改清,张建杰.美国合作农业推广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7期

[4]冉瑞平, 美国农业推广体系及其启示, 《生产力研究》No.10.2004

[5]林凌,刘世庆。美国大学农业推广服务制度考察[J].瞭望

[6]常富德,刘珍琴,浅谈美国农业技术推广方式与启示,宁夏农林科技2004年第6期55

[7]冯赫,美国农业推广模式对我国的启示,农业经济问题2000年第12期

[8]李远,孟晓宏,美国合作农业推广体制,世界农业2000.2(总250)

[9]范定先,完善的美国农业推广体系

[a]夏之莲.外国教育发展史料选粹「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b] 杨克瑞.美国高等教育与经济的腾飞一1862年《莫里尔法》再探[J1.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8):1一4

[c]续润华.农工学院的创建及其对内战后美国农业经济腾飞的影响,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7):147一152

[e] EllwoodP.Cubberley. Public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

[f] Kerr&Norwood. The Legacy: A Centennial History of the State Agricultural Experiment Stations1887—1987. University of Columbia ,1987.

[g] Shirley Wood.Agricultural and Agricultural Education in the U.S. Scientific Technology Publishers,1993

经济学专业文献综述范本

国家产业安全理论研究综述 曹秋菊苏艳 [内容提要]随着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流动的加快,国家产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大大增加。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对产业安全理论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述,以期对我国在开放条件下应对国家产业安全问题有所启示。 [关键词]产业安全理论贸易理论投资理论 一、国家产业安全的理论起源 目前普遍的看法是,产业安全起源于国家经济安全理论。国家经济安全作为系统、科学的研究仅仅只有几十年的历史,有关国家经济产业安全的理论也正在讨论、构建和形成之申。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曾对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经济特征进行过描述,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处于低生活水平、高失业和收入分配不均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穷国与富国的经济、政治力量的悬殊。力量的悬殊不仅表现在富国占有控制国际贸易格局的支配地位,还表现在富国拥有决定以什么条件向穷国转移技术、外援和私人资本的专断权力"发达国家还向发展中国家输出不切合后者实际国情的价值观、体制以及行为准则等,说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受着国外势力的控制和支配。以巴西学者T.D.桑托斯为代表的依附理论者认为"所谓依附,我们指的是若干国家的经济受到它们所依从的另一些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扩大的制约"。他们认为,经济上依附将会产生国内经济不稳、加强外国资本主义的控制、受跨国公司的压榨等不良后果。 著名国际经济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曾说过,国际金融体系有内在的"疯狂、恐慌和崩溃"倾向。它容易不时发生债务危机、国际资本流动不稳、投机、为追求更高收益率或安全避风港而出现的资本抽逃。他认为,国际金融是同霸主国对国际经济和政治事务施加影响紧密相关的。霸主国既是国际金融体系的管理者,又是该体系中的主要收益者。总之,从发展经济学家以及国际经济学家和国际政治学家的著作中,我们都能发现蕴涵着国家产业安全的问题。① 二、国家产业安全的贸易理论基础 1.重商主义保护贸易论是产业安全经济思想的萌芽。国际贸易保护理论开始于15世纪的重商主义,它是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分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约翰,海尔斯和威廉,斯塔福,主要观点是:金银是财富的唯一代表,国家的一切经济活动和一切经济政策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金银,为了国际经济贸易的顺差,国家必须干预经济。景玉琴(2005)研究认为,

企业品牌营销的文献综述

浙江财经学院毕业论文 (或毕业设计) 文献综述 企业品牌营销的文献综述 学生姓名章瑶指导教师陈颖 二级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名称市场营销 班级08市场营销C1班学号 0803240137 2009年10月30日

企业品牌营销的文献综述 摘要:现今社会是一个品牌竞争的时代,因此品牌的意义非同小可,本文主要对品牌的内涵及作用进行了研究,同时论述了品牌塑造的过程,包括品牌形象的打造、品牌定位和品牌文化的确立、品牌资产的重要以及品牌传播的策略,从中发现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品牌营销未来发展的前景。本文认为在今后的品牌营销中应当要更加注重情感与体验的渗透,将品牌赋予更多的思想与个性,吸引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功效的期望的同时还能满足消费者在情感及心理上的需求。 关键字:品牌;品牌形象;品牌定位;品牌文化;品牌资产;品牌传播 一、关于企业品牌的研究 (一)品牌的概念 品牌(Brand)一词来源于古挪威文字Brandr,意思是“烙印”,它非常形象地表达了品牌的真谛——“如何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烙印”。关于品牌的定义有很多,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品牌都有不同的理解。在国内外众多学者的著作中,对于品牌的解释基本与下述说法相类似,都是从最直观、最外在的品牌识别功能出发,将品牌视作一种特殊符号,并没有揭示品牌的完整内涵。比如:美国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2009)为品牌下的定义是:“品牌就是一个名字、称谓、符号或设计,或是上述的总和,其目的是要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其他竞争者。” 大卫·奥格威(2009)认为,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产品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风格的整体组合。品牌同时是因为消费者对其使用的印象及自身的经验而有所界定。 乔春洋(2005)指出,品牌是多种元素与信息的结合体,是一种具有影响力及专有性的无形资产,它不仅是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武器,更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承诺和保证。而品牌的强弱、价值、竞争力、影响力等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各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作物领域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作物领域 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1.思想品德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业务素质掌握作物领域的相关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并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和学以致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作物领域研究或开发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及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研究方向 本专业设立3个研究方向。 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超高产理论和技术、作物生长发育特性及调控技术、作物产量品质形成机理及其应用、作物精准栽培理论与技术、作物逆境应对技术与与营养调控技术、用地养地相结合理论与技术。 2.作物遗传育种作物高产优质遗传基础、作物转基因技术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作物改良上的应用、作物分子细胞遗传学。 3.作物生物技术作物重要性状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作物人工染色体及基因组学、植物重要性状基因的开发和利用、植物蛋白组学、生物信息学、水稻基因组学。 三、基准学制、学习年限与总学分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准学制为2年,最长不超过4年(延期需要办理学籍延长手续)。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2学分,包括课程学分和实践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低于26学分(学位课不低于24分,选修课不低于2分);实践学分6学分(不少于半年的校外实践以及其它形式的实践)。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按2年基准学制安排。 同等学历或跨专业攻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研究生,须补修本专业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3门,成绩合格,但不计入总学分。

工业经济效益文献综述

工业经济效益评价的国内外综述 经济效益,通常是指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所取得的有效成果相应的劳动占用和消耗的比较,简言之,即从事经济活动的投入与产出的比值。其基本思想主要是投入产出法。 工业经济效益考核全面性,决定了其考核方法的综合性,主要是对经济效益的多项指标综合评价。基本方法---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主观评价方法主要包括综合指数法、效益——费用法、功效系数法;客观评价法主要包括:多元统计分析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嫡值法、因子分析法。 国外研究综述 (1)工业空间集聚体理论 早期较有影响力的主要有Hoover的效益分级理论,Perroux的生长级理论以及Isard的工业群落研究。Hoover认为工业活动和城市的定位取决于三大要素:地方特有的自然资源基础;地方相对集聚分布的产业经济以及交通与通讯的成本。工业空间集聚体的集聚效益可分为规模经济内部效益(internalretumstoSeale)、定为经济 (loealisationeeonomies)、城市化经济(urbanisationeconomics)。规模经济内部效益是指单企业因为规模经营而产生的经济增长效益。定位经济是指一个或多个工业企业集中分布而产生的集约化互助发展关系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城市化经济从空间制度上更为扩大,是从城市产业经济区域划分聚类分析业经济发展角度,组织发展某一项获多项相对优势产业而形成的空间集聚效益。 (2) Patricial E.Beeson&Steven Husted(1989)运用随机前沿方法,对美国各州1959-1972年的制造业生产效率进行了测算并分析了原因。 (3) Bell and Pavitt从熊彼特创新模式来考察现实经济中不同工业行业的创新类型,他以企业为基础,把产业分为供应商主导、规模密集、信息密集、科学为基础、专有供应商等5种创新模式,藉此通过技术变革的部门模式研究,来解释技术积累过程与产业发展的国家模式相联的两个重要特性之间的关系。 (4) Bauer(1990)使用美国航空业的数据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分解为前沿技术进步、相对前沿的技术效率变化以及规模经济性改善等因素。

关于数字化产品价格营销策略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差异化营销策略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理论界关于差异化营销模式的相关研究比较多,本文从差异化营销的策略和模式两个角度对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评价,找出其中的研究不足,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差异化营销营销策略模式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和层次也相应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不再满足于基本的、标准的、大众化的需求,而是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和精细化。传统的营销已不再适应市场的要求,如何实施差异化营销战略和模式来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也亟待解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就差异化营销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1.差异化营销概念及相关策略研究 1.1差异化营销概念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创造顾客就是创造差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凭借其自身的各种优势,在产品质量、功能上优于竞争对手,通过有自己特色的促销营销手段,完善周到的售后服务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与众不同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从而赢得市场。 邓久根[1]在《差异化营销策略的实施的对策与战略》一书中提到差异化营销就是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生产出在性能上、质量上优于市场上现有水平的产品或是在销售方面通过特色的宣传活动、灵活的推销手段和周到的售后服务,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不同一般的形象。张占东[2]和杨树伟[3]等人也提出了相似的差异化营销的相关概念。 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差异化营销是指面对已经细分的市场,企业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子市场作为市场目标,分别对每个子市场提供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以及相应的销售措施。企业根据子市场的特点,分别制定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以及促销策略并予以实施。 1.2差异化营销策略研究 关于差异化营销策略研究主要集中在产品、服务、品牌和渠道等方面。学界涌现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1.2.1产品差异化策略 产品差异化是指产品的特征、工作性能、一致性、耐用性、可靠性、易修理性、式样和设计等方面的差异。其缺点是保持产品的差异化往往以高成本为代价, 因为企业需要进行广泛的研究开发、产品设计、高质量原料和争取顾客支持等工作。企业要想取得产品差异,有时要放弃获得较高市场占有率的目标,因为它的排他性与高市场占有率是矛盾的[4]。 对产品差异化(Product Differentiation)问题的研究起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关于垄断竞争问题的讨论。要完整地理解产品差异化,还必须明确产品的层次。菲利普·科特勒[5] (Philip Kotler 1999,Marketing Management)在产品三层次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产品五层次模型,即核心产品(利益)、一般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和潜在产品。它说明产品价值和利益的形成过程具有双向性,是营销者与顾客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由顾客起主导作用。而顾客不在满足单一的产品。 正如美国著名营销专家哈佛大学教授西奥多·李维特[6]所言,现代竞争并不在于各公司在其工厂中生产什么,而在于他们能为其产品增加些什么内容诸如包装、服务、广告、客户咨询、融资、送货等方面的差异化来增加产品价值,以引起人们的重视,从而满足人们的差异化需求。因此,找到合适的差异化要素,实施产品差异化策略,产品竞争就能顺利开展。 1.2.2服务差异化策略 服务差异化是指企业向目标市场提供与竞争者不同的优异的服务。尤其是在难以突出有形产品的差别时,竞争成功的关键常常取决于服务的数量与质量。服务差异化的研究是从制造业开始的。Houghton Pappas和Sheehan[7]认为,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的到来,发达国家经济的产业构成、产业内部活动以及产业间关联都发生了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变化是“服务”变得日益重要。当企业意识到可以通过不同的服务来增强自身产品竞争力时,许多企业甚至开始

文献综述家庭农场综述

文献综述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农业经济结构发生的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和农业发展方式得到改变,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的农业政策无疑更好的印证了发展现代农业真正潮流和形式的到来。家庭农场这一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规模经营成为了重要研究课题。针对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家庭农场发展合理性、发展前提条件、发展现状等问题的研究,以及发展模式的深入、继续探讨符合国内不同省际之间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来发展地方家庭农场的发展已经成为必要和迫切的课题。 2.研究现状 2.1对国外家庭农场的研究 朱博文[1]认为土地私有是国外农场的根本特性。国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农场都是在私有制基础上逐步实行土地相对集中,生产要素完全有市场调节,最终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起来的。刘志雄[2]认为美国农场的组织形式主要分为家庭农场、合伙农场、公司农场三种形式。其中张妮妮[3]研究显示这三种组织形式以家庭农场为主,2007年农场数量为206.9万个,家庭农场比重为97.6%。贾佳佳[4]认为美国家庭农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农场土地私人所有;经营规模化和组织方式多样化;生产经营的专业化;农场主拥有的土地权利是稳定而有保障的。而早在1959年列宁[5]就提出过资本主义农业发展存在两条道路,一条是普鲁士改良道路,一条是美国的改良道路,而在地主经济不存在的情况下农民在后一种情况下占据优势,成为独一无二的代表,逐渐转化为资本主义农场主。克拉夫和马伯格[6]在《美国文化的经济基础》一书中提出家庭农场在美国社会中始终有其经济意义以及象征意义。个人家庭农场制度,是所有西方文化国家为了社会的和政治的原因二促成的

产业集群文献综述

国内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一、国外产业集群研究 (一)传统产业集群理论 1、外部经济论 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以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90)为代表的外部经济理论。马歇尔把经济规模划分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两类,并发现了外部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密切关系。马歇尔认为产业集群是因为外部规模经济所致,生产和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或存在产业关联的上中下游企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会使用专门人才、专门机构、原材料产生很高的使用效率,而这种使用效率是处于分散状态下的企业所不能达到的。 2、工业区位论 韦伯(1909)是工业区位理论的创立者,他从工业区位理论的角度阐释了产业集群的现象。工业区位论是农业区位论在微观层次上的发展,是在给定“向心力”和“离心力”基础上的企业定位决策理论。韦伯认为,定位决策的决定因素是成本最小化。在决策过程中,韦伯利用了等运费线等工具,构造了集聚地区发展的模型,提出了技术设备的发展、劳动力组织的发展、市场化以及经常性开支成本的降低四个因素影响着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 3、增长极理论 佩鲁(1955)提出了增长极理论。佩鲁认为经济空间在成长过程中,总是围绕着极核进行,空间发展如同部门发展一样,增长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佩鲁认为,当政府将某种推动性产业植入一地区后,将产生围绕推动性产业的集聚,然后再通过乘数效应以及关联效应,就会导致地区经济的增长。因此,根据增长极理论,一个地区要想取得经济增长,关键是在本地区内建立起一系列的推动性产业,通过产业的集聚,推动经济增长,这种推动性产业的建立可以依靠国家政策或地区政策自上而下地完成的。 (二)现代产业集群理论 1、新产业区理论 新产业区的研究始于70年代初对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研究。意大利的社会学者马格那斯科(1977)首次对意大利东北部地区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后提出了

农业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题目外源硅对盐胁迫下甜瓜种子萌发的影响学院农学院 专业园艺 毕业届别 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

外源硅对盐胁迫下甜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王映霞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园艺专业,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甜瓜根系较浅,具有喜肥不耐肥的特点,容易发生盐害。土壤次生盐渍化成为甜瓜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此外在淡水资源不足,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的情况下,甜瓜正常的生长发育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研究盐胁迫对植物的生理特性及盐适应机理的影响有重大意义。本文综合概述了关于盐对甜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及外源硅对盐胁迫下甜瓜种子萌发的影响及研究状况。内容包括盐胁迫对甜瓜种子发芽指标的影响,外源硅对盐胁迫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吸水率、淀粉酶等的影响及甜瓜研究历史、研究现状等。 关键词:发芽率、发芽势、吸水率、淀粉酶 前言 甜瓜葫芦科,一年蔓生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热带沙漠地区,大约在北魏时期随着西瓜一同传到中国,明朝开始广泛种植。现在甜瓜已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产物之一,为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属但西部地区淡水资源紧缺,存在大量盐碱地、苦碱水资源,这种不良的环境不仅降低了种子的萌发,而且影响了作物的生长产量和品质。如何缓解盐渍化对甜瓜种子萌发的抑制是盐渍土地地区作物栽培的重要技术环节。

在植物的生命周期中,种子萌发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幼苗的建成和作物生产的关键时期,种子发芽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业作物的生长加工和效益。硅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在地壳中的含量为29.50% ,仅次于氧而位居第二位,也是地球上绝大多数植物生活的根基。硅是大多数高等植物生长的有益元素,大量研究表明,硅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2]提高作物对非生物胁迫和生物胁迫[3]。同时也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有益作用的元素。研究表明,硅能明显提高大麦[4]、玉米[5]和烟草[6]的幼苗的耐盐性,由于绝大多数硅是以硅酸盐结晶或沉淀的形式存在,所以土壤中硅的浓度都比较低。但硅对甜瓜种子的萌发的研究甚少,因此,以甜瓜种子为材料,研究硅对盐胁迫下甜瓜种子萌发的影响有很重大的实际意义。外源硅( K2 SiO3 ·nH2O)在园艺作物抗盐性、抗重金属胁迫、抗病虫、抗旱等逆境中的研究有很大的进展。研究硅对盐胁迫下甜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探索外源硅在缓解盐害中的作用,以期为甜瓜的栽培、耐盐抗盐性品种的筛选和育种提供理论和技术。 1 盐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在盐渍环境下,种子萌发作为种子植物生活史的第一阶段,最先受到盐分的胁迫。种子在盐胁迫下,由于渗透胁迫以及 Na+、Cl-等离子毒害作用影响种子萌发[1],表现为种子萌发速度及萌发百分率随盐分胁迫而降低[7] 。通常甜土植物不能在高于 1.5%的氯化钠浴液中萌发,而盐角草等盐生植物却可以在高达4%的盐分浓度下萌发。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吸水引起种子内部糖、有机酸、氨基酸外渗,重新建立生理生化反应,在高盐胁迫下,上述过程受到抑制,膜的再造功能受到影响,膜受伤透性增加,溶液由细胞内向外渗出.,造成细胞内营养不平衡从而影响种子萌发指标。在低盐条件下可促进种子的萌发,对于这种现象的主要的解释有:可能存在耐胁迫基因( 或特异生理机制)可能

品牌社群文献综述教学内容

一、品牌社群概念及特征 1、定义 Muniz和0’Guinn(2001)认为品牌社群是一个特殊的、不受地域限制的消费者群体,它建立在使用某一品牌的消费者所形成的一系列社会关系之上。 品牌社群具有类似于“传统社区”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共同意识、共同的仪式惯例以及基于伦理的责任感。 与以前的营销研究不同,品牌社群是围绕某一品牌的社会集合体,是人与人、人与品牌之间的一种联系。它是一个精神社群,成员通过品牌来寻求对自我的认同,通过社群来重新建构自我向往的牛活方式,这就是品牌社群重要意义所在,它的提出为品牌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 Alexander.Schouten和Koenig(2002)认为品牌社群是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关系网络,强调核心消费者的作用。 MeAlexander等人突出强调了消费者在品牌社群中的品牌体验,认为品牌体验来自于成员间的互动,消费者在互动和体验中与营销人员共同建构了品牌意义。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品牌社群的存在和意义就在于给消费者提供与品牌相关的各种非凡的消费体验。 Belk和Tumbat(2005)以及Muniz和Sehau(2005)分别对品牌社群的类宗教性特征做了深入研究,以期能更好的反映消费者对其钟情品牌的极度热爱,甚至是信仰。 人们认为宗教性这比自我更有意义、更具力量并且非同一般。宗教活动使人心醉神迷,而且超越了自我。在有共同信仰的社群成员中,当社群成员对某一品牌极度热爱时,就会表现出消费的宗教性。对消费者而言,品牌取代了传统宗教,成为其个性展现和生活追求之所在。 Bagozzi和Dholakia(2006)认为品牌社群是那些对一个品牌具有共同热情的消费者形成的社会团体,他们可以通过团体行为来完成共同目标或表达出相互的情感和承诺。 本质上,这与Muniz和O’Guinn的定义是一致的,它们都强调某个品牌的消费者群体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行为。 2、结构 (1)消费者品牌结构模型 Muniz和O’Guinn(2001)所提出的品牌社群概念丰富了“消费者——品牌”关系模型,强调的是以品牌为中心的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此模型表明了消费者因品牌而联结在一起的意义,同时也表明“消费者一消费者”关系在品牌创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该模型的特点是聚焦,缺点是除了本品牌的其他消费者之外,竞争对手的消费者也会对本品牌消费者产生影响。 (2)基于核心消费者的品牌社群模型 McAlexander等(2002)对Muniz等的三角模型做了扩展,提出了一个“基于核心消费者

经济学专业文献综述范文

文献综述范文之一 关于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建立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相对比较完善,许多学者对于强制责任保险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内容扩展到了很多领域,Michael Hoel 和Tor Iversen(2002)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对强制保险和非强制保险下人们的行为差异进行研究,得出了在某些领域实施强制责任保险的必要性。William R Johnson(1977)对强制保险下的逆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科学合理的强制保险制度可以实现帕累托改进,提高经济效率。Adam Whitmore(2000)建议将强制保险制度引入环境保护中,实行环境责任强制保险,以化解因为环境污染而造成的气候改变的风险。 国外学者也从多个角度对强制责任保险制度进行了研究,Michael G. Faure LL.M(Netherlands)(2004)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强制责任保险进行了研究。他在研究中阐述了目前国际学术界对现行强制责任保险的两个方面的争论,一是强制责任保险政策的制定者制定相关法律和规定时是否经过了深思熟虑,二是一个完全竞争的保险市场能够根据相关的法律政策提供相应的保险产品。在他看来,这些争论表明了现在强制责任保险发展的一个趋势:即从强制第三者责任保险向强制第一责任保险转变。 Michael(2004)教授认为当市场失灵时,对市场给予一定的干涉是必要的,可以增加整个社会的福利。在此基础上他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强制责任保险的功能、运行条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另外还对强制责任保险运行中存在的道德风险、逆选择等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Paul Bou-Habi(University of Essex)(2006)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强制责任保险的作用作了阐述。他认为,适当的强制责任保险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他不赞同“家长式的强制保险”,而是提倡“非家长式”的强制保险(NPCI),只有这样才能让强制责任保险的实施走出困境。 Tony Sheldon(2003)认为,现行的强制责任保险保障范围太小,强制责任保险应该扩大保障范围,只有在某些关键领域和高风险领域实施相应的强制责任保险才能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 从国外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现状来看,发达国家的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相对比较成熟,一般都有多个成功实施的强制责任保险险种,并且在强制责任保险的立法,实施和监管方面都积累了大量成熟的经验,形成了适合自己国情的运作模式,这

品牌营销战略参考文献和英文文献翻译

品牌营销战略参考文献和英文文献翻译 目录外文文献翻译..............................................................................................1 摘要..........................................................................................................1 1. 品牌战略内涵与其功能意义.......................................................................2 2. 我国企业品牌发展概况..............................................................................3 2.1 国内品牌与国外品牌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3 2.2 品牌发展缺乏整体规划. (4) 2.3 产品质量低下品牌个性不足缺乏创新和发展能力.....................................4 2.4 品牌发展策略存在误区. (4) 3. 企业品牌策略选择..................................................................................6 3.1 树立正确的品牌竞争意识着力提高品牌竞争能力......................................6 3.2 搞好品牌定位培养消费者品牌偏好与品牌忠诚.. (6) 3.3 遵循品牌设计规律注重品牌形

有关农民增收的文献综述

有关农民增收的文献综述 一、前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农业与农村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民收入是农村经济的晴雨表,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同时也是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预报器,并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物质前提。然而,在中国农村渐进式的改革当中,中国农村的改革进程隐性和潜在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2004-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颁布更是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涉农领域的广泛关注。对此,探索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及如何实现农民收入增长等热点问题许多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二、学术界的观点及理由 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是学术界关注和研究比较多的问题,同时也是产生观点分歧比较大的问题。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及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阻碍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有很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对于农民收入增长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研究重点及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分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认为,农民增收难的症结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这种观点认为,农民增收难,城乡差距悬殊,是国民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的集中体现。从结构性矛盾看,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不是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加速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向城镇转移,而是从体制、政策到各管理制度上限制城镇的发展和劳动力的流动,尤其限制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导致中国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阻碍了农民充分就业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体制性矛盾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农产品剪刀差、农村农业人口与城市非农业人口两种户籍制度等造成的城镇居民与农民权利和发展机会不平等,加剧了城乡结构失衡。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关系逐步改善,但农业和农村在资源和国民收入分配仍处于不利地位,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二元结构体制仍未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这是农民增收难问题的根本所在。林毅夫认为,要增加农民收入,最重要的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这种观点认为,当前农村生产过剩比较突出,如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可以启动农村市场,解决当前生产力过剩的问题,给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一个比较好的环境。秦楼月认为,造成农民收入缓慢的原因有很多,从微观上看主要是: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非农产业发展受到限制,农民本身素质低等这些微观因素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影响了农民收入。 (二)农民收入结构变动 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动与农民收入的增加关系密切。典型的观点有:陈吉原、韩俊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结构的考察,指出当前我国农民收入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劳动者报酬收入比重有所提升,家庭收入比重呈下降趋势;二是高收入省份的非农产业收入发展迅速,逐步成为农民收入主导但农业

全要素生产率文献综述

全要素生产率文献综述 1.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证分析:1978~2007年——基于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全炯振,2009)使用1978~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非参数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和参数随机前沿函数模型结合起来的SF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测算了中国各省份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化指数。本文主要结论是:1978~2007 年期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0.7%,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而不是农业技术效率的改善,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水平的变化严重背离。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性(阶段性),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基本上按照由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的顺序呈现出递减的趋势。提高农业技术效率水平是中国未来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潜在动力。 全要素生产率是用来衡量生产效率的指标,有三个来源:一是效率的改善,二是技术进步,三是规模效应。在计算上,它是除去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物质要素投入贡献之后的“余值”,在这个“余值”中还包括没有识别(或者根本无法识别)的一些引起产量变化因素的作用,所以,只能相对衡量效率改善、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的程度。 Malmquist指数是用来测度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专门指数,并在规模报酬不变(CRS)的假设下,把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变化(TECH)和技术效率变化(EFFCH),在规模报酬可变(VRS)的假设下,进一步把技术效率变化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PECH)和规模效率变化(SECH)。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新考察——对基础数据的修正和两种方法的比较(赵文、程杰,2011)本文使用索罗余值法和T?rnqvist-Theil 指数法,在修正投入和产出数据的基础上,重新考察了1952~2009 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表明,1985~2009 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1.2%~1.7%,并没有高速增长的特征。总体来看,中国农业增长主要是由投入驱动的,技术进步的贡献较小,这种农业发展方式难以持续。 中国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1992~2007 年省域空间面板数据(王珏等,2010)运用Malmquist 指数方法对中国各地区1992~2007 年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并建立了空间计量模型对影响中国各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理因素、土地利用能力、工业化进程、对外开放和科技水平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影响,而电力利用水平、自然环境、需求因素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从总体上看,中国各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整体上呈东、中、西依次递减的趋势。具体来讲,东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1.4%,远远高于中部地区的-3.3%和西部地区的-6.0%。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基本上是由技术进步带来的,而各地区技术效率则存在着普遍的下降趋势。全国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为

市场营销策略文献综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和层次也相应提高。 消费者的消费不再满足于基本的、标准的、大众化的需求,而是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和精细化。 传统的营销已不再适应市场的要求,如何实施市场营销战略和策略来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也亟待解决。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就市场营销战略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1 市场营销战略的演变与发展在人类已跨人21世纪的今天,由于信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消费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现代市场行情变得更为错综复杂,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任何企业要想成功进入、占领、巩固和扩展市场,采用正确的市场营销战略显得尤为重要。 长期以来,被营销理论界广为接受的4Ps理论是由美国学者杰罗姆·麦卡锡提出的,4Ps市场营销战略能从复杂的营销变数中找到最为重要的因素,并从单纯的因素上升为一组策略,从而更好地适应日益复杂的营销环境1。 随着市场营销战略理论研究发展,出现6Ps、10Ps、11Ps策略都是4Ps市场营销战略的扩展,其核心仍是4Ps。 40多年来,每位营销经理在策划市场营销战略活动时,都基本从4Ps理论出发考虑问题2,1990年美国学者劳特朋首次提出了用4Cs取代传统4Ps,为市场营销战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相比而言,4Cs更注重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与市场导向的4Ps相比,4Cs在理念上有了很大进步与发展。

但从企业和市场发展趋势看,4Cs抑制了企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学者舒尔茨提出的4Rs阐述了一个全新的市场营销战略的4个新要素4。 战略意味着企业未来的经营行动。 它的制定必须与企业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它既要同企业内外部环境相协调,又要同企业资源相匹配,因此战略具有以下特征5:全局性、未来性、系统性、竞争性、相对稳定性。 市场营销战略是指企业借以实现市场营销目标的市场营销逻辑,它是在已经确定的业务经营范围之内,由企业的市场营销部门按照企业战略中已经规定的任务目标,增长策略和产品投资组合的特点,从外部环境中去分析和评价各种资源状况,综合考虑各项影响因素,制定出各种产品的市场营销战略。 企业的总体战略与市场营销战略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密不可分。 前者是企业全局性的战略,后者是局部性的;前者是企业级的,后者是职能级的;前者领导后者,后者服从于前者,后者是前者实现的最直接的表现方面。 市场营销战略方案可以分为业务单位、产品、市场三个层次,通过具体市场营销机会和详细的计划来支持企业的总体战略6。 战略学家安索夫最早提出了基于产品市场的企业战略模式,它足以说明市场营销战略的职能作用是极为重要和突出的。

农业推广文献综述

农业推广文献综述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人口膨胀、耕地减少、粮食供给压力加大等问题日渐突出。普遍存在着人均农业资源占有率及利用率低,劳动生产率低,粮食生产科技水平低,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现象。由此可见,基于传统模式的农业已经难以适应当今世界的需求,于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进行转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现代农业属于农业发展的最新阶段,备受学术界的关注。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对现代农业的开发、现代农业的进程以及现代农业的实现途径等问题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中国也有很多学者对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进行过较为广泛的考察和分析,从而对现代农业的内涵、特征、发展进程等有了深刻的认识。 1 现代农业的内涵 现代农业的范畴到底是指什么?学术界对此进行了较长时期的讨论,代表性的学术观点有以下几种: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了发展现代农业这个方向,并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其中对现代农业的科学论述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良恕(2006)指出:“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现代农业以现代工业装备为物质条件。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

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他从发展阶段的角度来看待现代农业,认为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概念,是农业发展的一个崭新的阶段。同样,蒋和平教授(2009)也认为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新型农业。他指出现代农业的内涵包括创新、产业化经营、集约化经营、外向型、适度规模经营、标准化等理念。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李静(2005)指出:“现代农业是指在工业化、城市化高度发展的条件下,依托城市在资本、信息、人才、科技、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以农业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产业化为抓手,城市与乡村融为一体,农业与其他产业日益融合,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服务相互配套,具有经济、生态、文化多种功能的农业综合开发系统”。他从发展的观点来研究现代农业,强调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条件、发展方式以及多功能化的发展状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吴敬学教授在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与现代农业建设》为题的讲座中也强调了这一点,他指出:现代农业是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农业。 2 现代农业的特征 鉴于不同学者对现代农业的定义各不相同,他们对现代农业特征的看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在于研究视角的不同。把现代农业看作是农业发展的新阶段的学者们认为,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它不仅仅是传统农业的延续,更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何启平和陈伟就在《现代农业内涵浅析》一文中就突出

产业政策:一个文献综述

产业政策:一个文献综述 金融0801-刘丹-1081030114 摘要:产业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重要方面,我国的宏 观经济环境与日韩较为相像,结合我国自身的特点,产业政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导向 引言:我国经济发展尚处于转型阶段,国家应设定分别针对国内处于工业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目标。而产业政策实施的目的在于引导社会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以及产业内部优化配置,推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和提高产业组织的规模经济水平,从而全面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而产业政策的实施机制的完备是产业政策功能实现的根本,而产业政策的实施必须按法治化的思路进行,即围绕产业政策的法律调整和产业政策的法律化展开,在产业政策自身完善的基础之上,密切结合我国的经济和社会背景,在产业政策实施机制的观念更新前提下,完善统一的产业政策体系,建立健全产业政策实施保障机制,构建完备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体系,最终达到产业政策与产业政策法律的良性互动。

第一节产业政策的基本知识 1.1产业政策的含义 王先林1????认为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 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这里的“干预”应该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包括规划、引导、促进、调整、保护、扶持、限制等方面的含义。 1.2产业政策的基本构成 国务院在1994年发布的《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2????中指出:“产业政 策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以及其他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政策和法规。”这里所谓“其他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 政策和法规”正是体现了动态、开放的要求。王丹3????认为产业政策的体系不是静 态的、封闭的,而是动态的、开放的,这里所谓“其他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政策和法规”正是体现了动态、开放的要求,产业政策应随着产业结构等的变化而变化。当今世界的产业经济的趋向是经济的国际化和经济的循环化。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中国的产业化政策还包括产业国际化政策和产业循环化政策。总之,我们可以认为现在的产业政策应该是针对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技术、产业布置、产业国际化和产业循环化的政策。 1.3产业政策的意义 张波4????认为产业政策的本质是国家对产业经济活动的主动干预,它的产生及演 化与国家的干预思想是相辅相成的,其间尤其要注意的是对它科学合理的界定及功能的理解。

(完整版)奈雪的茶营销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甘霖在《基于网络环境下快速消费品的营销策略》一文中提出,把握消费 者的购买动机、购买决策及行为已经成为营销成败的关键要素之一,我国企业 在营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市场细分不足和盈利能力不足,要想树立快速消费 品品牌需要做到提升营销效率、推陈出新、执行有效的市场拓展策略。 张明在《基于传统文化的吴裕泰茶叶营销策略》研究一文中指出包装可以 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刺激消费,63%的消费者是根据商品的包装来选购商品的,企业生产的各类产品应该采用类似包装策略,同时根据消费者的使用习惯 要实行差别包装策略。 李清泽,杜维春,李建兵在《我国茶叶市场和消费特点分析》中提出高附 加值快速消费品在构建分销渠道需要有别于大众快速消费品,要强调―目标市场‖渗透而不仅仅是市场铺货率,提倡―精准终端‖的理念,鼓励公司的销售 人员主导终端的开发和创新同时要充分利用渠道终端为品牌宣传服务,文章强 调建立一个与品牌策略相匹配的顺畅分销渠道将最大化地帮助产品实现价值。 黄婷婷《福建茶叶营销对策分析》中提出产品定位的原则中最重要的两个 是针对性原则和竞争差异化原则,在目前消费个性化、多样化的时代,通过一 个产品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是不可能的,必须运用三个针对,即针对终端、 针对竞争对手和针对消费者;而产品的差异化主要体现在产品原料差异化、特 性和功能差异化、价格差异化、促销差异化、包装差异化、品牌形象与文化差 异化等。 王丽惜,朱东红《关于茶叶物流模式的探讨———以安溪为例》中认为我 国茶叶营销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的企业经营明显具有产品观念,该 阶段成功的因素主要在与产品的原料;第二阶段成功的决定因素是产品的功能,企业经营依靠的是单一的推销战略而不是整合营销战略;第三阶段是指 2001 年至今,顾客的需求成为了成功的关键因素,整合营销和竞争的意识开始逐渐 加强。目前我国茶叶行业发展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二 是营销观念仍然落后。 罗永昌《网上销售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中阐述了知识营销的含义和特点, 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再只关心销售额和利润,更强调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价 值引导消费者产生对新产品的现实需求,在知识营销策略中提出两个重要方面:

农业信息化文献综述

中国农业信息化研究综述 学院:农学院 班级:农村区域发展12-1 姓名:蒋雨兰 学号:20126057

摘要: 农业机械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三化”),代表了当今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现代化的水平,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新农村建设物质条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国外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具体做法及对我国农业信息化现状的分析, 提出了相关的完善政策和对未来 的展望。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必要性现状对策 引言: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积极发展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农村经济建设需要以科技为支撑, 科技的进步和应用则需要畅通的信息渠道, 农民的增产、增收也需要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农业信息化是农村经济 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 农业信息化的研究内容 关于农业信息化的涵义的认识还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目前, 多数学者认为, 农业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张晓军(2007)认为农业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将成为面向21世纪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品质、

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 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201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更为紧迫,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对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提出了亟待破解的课题;加强以分子育种为重点的基础研究和生物技术开发,建设以农业物联网和精准装备为重点的农业全程信息化和机械化技术体系,推进以设施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新兴产业技术研发,组织重大农业科技攻关;启动农村流通设施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提升工程,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进村入户。 张振国(2009)指出农业信息化就是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 即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市场、消费以及农村社会、经济与技术等各个具体环节, 加速传统农业改造, 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 促进农业持续、稳定与高效发展的过程。包括农业资源环境、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农业生产资料、农业新产品、农业教育、农业管理、农业金融及税收等方面的信息化。 二. 推进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推进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必要性 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与社会事业中的应用、涉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等。刘春华(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