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大洪水调查资料汇编

合集下载

洪涝灾害历史事件分析及其特征分析

洪涝灾害历史事件分析及其特征分析

洪涝灾害历史事件分析及其特征分析本文将分析洪涝灾害的历史事件及其特征,以便更好地了解洪涝灾害。

一、历史事件1. 1954年黄河大洪水1954年夏天,连续暴雨导致黄河及其支流洪水泛滥,引发了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洪水。

据报道,灾害导致了2万多人死亡,数百万人失去家园,严重影响了黄河流域的生产和生活。

此次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异常,以及过于密集的人口和畜牧业活动。

2. 1998年长江洪水1998年夏季,中国南部地区遭遇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其中以长江流域的灾害最为严重。

长江沿岸的城市和农村地区都受到了影响,许多城市被淹没,农田被毁,牲畜失去。

据报道,这次灾害导致了数千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数十亿元人民币。

3. 2005年新奥尔良飓风2005年9月,新奥尔良遭遇了一场大型飓风,引起了城市内大规模的洪涝灾害。

数百万人失去了家园,成千上万人被迫离开该地区。

据报道,这次灾害导致了近200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

这场灾害的主要原因是海平面上升,以及海洋温度升高。

此外,城市内的规划和建设也导致了泛滥的灾害。

二、特征分析1. 天气变化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天气异常,比如暴雨和飓风等。

这些极端天气现象不断增加,可能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

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不同类型的洪涝灾害,但其共同特征是大量降水和极端的气温。

2. 人口密集度洪涝灾害的影响范围往往与人口密度密切相关。

人口稠密的地区,如城市和农村,容易受到洪涝灾害的影响。

水资源短缺和大量城市化进程可能导致更频繁的洪涝灾害。

3. 城市化城市化进程可能使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河流干枯,以及近海区面临水位上升的风险。

此外,过度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可能会增加水泛滥的风险,因为城市面积不断扩大,水流通的路线也会逐渐减少。

4. 自然灾害洪涝灾害可能是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结果。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和地质构造等,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控的。

人类活动,如河流治理和灌溉,也可能会导致洪涝灾害。

中国历史上十二特大洪灾。

中国历史上十二特大洪灾。

中国历史上十二特大洪灾。

历史上这样的洪灾还发生过不少,今天便来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十二特大洪灾。

1887年黄河大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最主要发源地,然而它也是一条给人们带来无尽烦恼的河流,历史上不断决口泛滥造成巨大的灾难。

1887年春,河南遭遇暴雨袭击,黄河在流经郑州急转弯处下汛十堡处又一次决口。

这场灾难的破坏和死亡人数难以计数,受灾人数约200万。

1931年特大水灾1931年,中国的几条主要河流比如长江、珠江、黄河、淮河等都发生特大洪水,受灾范围南到珠江。

北至长城关,东起江苏北,西至四川盆地,涉及湖北、安徽等八个省区。

受灾人口计有五千多万,死亡人数至少在四十万,受灾农田近1.5亿亩。

1935年长江洪水相较黄河,长江流域在历史上所发生的洪灾也不少,时隔1931年的特大水灾之后。

长江在1935年又爆发了洪水,武汉受灾被淹90天,汉江平原一夜之间就淹死4万人。

累计算起来至少有十来万人死亡,数百万人在长江手中受苦,疾病和饥荒紧随而至。

1938年黄河决堤不同于前两次的天灾,这一次是战争引起的人祸,为阻止日军前进炸开了花园口黄河大堤。

虽然这次决堤打破了日军的作战计划,为保卫武汉争取了时间,可同时也淹没了河南、皖北、苏北的大片土地。

受灾死亡人数无法统计,至少千百万人流离失所,死亡或在几十万。

1954年长淮水灾1954年由于中下游梅雨期延长,且雨量大,长江中下游出现近一百年间最大洪水。

虽然因为重视,及时加高巩固三万多公里的干支堤防,并建设安排分洪区、蓄洪垦区等一系列措施。

但还是受灾严重,受灾人口达1888万人,死亡人数3.3万人。

1963年海河洪灾1963年海河流域的洪灾是海河南系稀遇的洪水,主要暴雨达700至1500mm,中心河北省内邱县獐么村7天降雨量达2050mm。

累计受灾人口2200万,死亡5030人。

1975年河南水灾1975年8月8日,由于一场特大暴雨,包括板桥水库、石漫滩水库在内的两座大型水库、两座中型水库、数十座小型和两个滞洪区在短短数小时内相继垮坝溃决。

兰溪水灾

兰溪水灾

兰溪水灾包刮清顺治至宣统灾情记录清代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大旱,米昂贵,民食草木。

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大水,砚山与大寺岩同夜崩裂,平地水高二丈余。

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水灾。

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四月地震。

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十二月,大雪月余、深五六尺。

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大旱,夏秋无收,饥民多流离,或以观音粉充食。

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大水。

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 五月至闰六月不雨,大早,是年大饥。

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大水。

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六月十三日大水。

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大水。

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九月十一日地震。

嘉庆廿五年(公元1820年)大水。

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五月大水。

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自四月至次年二月不兩,禾、豆栗、麦无收,大饥。

道光卅年(公元1850年)五月廿五日衢江大水,八月十六日婺江大水,两次皆入城,唯署前与官井头无水。

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四月地忽动,门环窗铃琅琅有声。

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地震。

十月又地震,凡物悬者皆动摇。

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四月大水。

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夏大旱,饥民食草木,饿殍满途。

复大疫,死亡枕藉。

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四月大水,八月又大水。

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五月大水,水入城市,涨高三、四尺。

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自五月至七月初不雨,大旱。

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五月初五日大水进城,深五、六尺。

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七月大水。

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七月十八、十九日大水入城。

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七月大水,衢江两岸民居漂没。

光绪卅年(公元1904年)六月十七日大水。

民国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大水。

- 1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4月大水入城,高六尺,一天退。

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夏,大杠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七月大水入城,深4尺,二天后退。

中国水灾年表

中国水灾年表

1862 B
C
76 广东珠江口特大风暴潮灾,淹死 10 万余人。灃水和洞庭湖区大水,灃县县城淹死千
1863 1864 C 1865 1866 1867
1868 1869
B
B
C
C
C
C
B
C
1870
AB
1871
CC
余人。江苏、浙江部分地区水灾。 90 七大江河水势平稳。四川雅砻江、岷江大水,沿江 10 余县受灾。鄂、陕、粤、桂等
畜大量漂没的记载。这次大水,上荆江虽未溃口,但冲开了藕池口,大量洪水分入洞
庭湖,洞庭湖区淹没范围很大。此外,苏北大水,里运河堤决。浙江沿海风暴潮灾,
钱塘江海塘毁坏严重。
1861
辽河大水,洪水决堤冲入双台子潮沟,形成现今的双台子河。洞庭湖区、鄱阳湖区和
C
63
鄂、皖沿江大水成灾。苏、浙、沪沿海严重风暴潮灾。粤、豫部分地区水灾。
1884 C
B
1885 B
C
BC
1886 1887
CBC CB
1888 C
B
1889 1890 1891 1892 1893 1894 1895
B C
B CB
BCC CC
BC BC
黄河 38 次决山东境内,灾民百余万,仅齐河县死伤千余人。江西昌江暴发特大山洪。 117 景德镇一带淹死数千人。海河北系大水,20 余州县受灾。珠江水系西江大水,沿江
20 余州县受灾。 珠江流域大水,西江和三角洲地区 40 余州县受灾。湘江中下游、洞庭湖区大水,常 176 德、澧县一带淹死万余人。黄河数决山东境内没,历城、章丘等处灾区甚广,被淹人 口 30 余万;长清至济阳、齐东尽被水淹。 滦河特大洪水,滦县洪峰流量 35000m3/s;海河北系各河及沿海诸河同时大水,79 余 204 州县受灾。嫩江、辽河大水。20 余县受灾。浙、闽、赣 3 省交界地区 30 余县暴发山 洪灾害。黄河数决山东境内。 黄河决河南郑州,淹豫、皖、苏 3 省 40 余州县。黄河还数决山东境内,寿张、东明、 206 东阿等县受淹。海河北系各河和淮河中下游大水。川、陕、浙、桂等省局地水灾。 浑河、太子河、鸭绿江中下游特大洪水,据调查估计,浑河沈阳站洪峰流量 11900m3/s, 鸭绿江荒沟站洪峰流量 44800m3/s,辽、吉 2 省 30 余州县受灾,死 785 人。河北北部、 206 山东胶东半岛北部地区同时大水成灾。北京房山县特大山洪泥石流,毁 30 余村,淹 死千余人。西、北江中下游沿江地区水灾较重。 长江中下游、太湖流域大水,鄂、皖、苏、浙 4 省水灾严重。黄河数决山东境内,20 253 余县受灾。冀北、浙西、皖北地区水灾也较严重。川、陕等省部分地区水灾。 海河大水,98 个州县受灾。四川岷、沱、涪江大水。黄河中下游、山东南四湖地区水 227 灾。云南局地洪灾严重。 七大江河水势平稳。浙、闽沿海台风暴雨成灾。天津、河南、云南局地水灾,全国洪 68 涝灾害较轻。 220 黄河北系大水,40 余县受灾。黄河、卫河、运河在山东境内漫决,80 余县受灾。辽 河中下游、汾河中下游水灾。金沙江特大洪水,长江干流上游出现大洪水。 海河大水,部分河流堤决泛滥,60 余县受灾,云南省山洪泥石流频发,40 余州县受 179 灾。黄河下游受灾。川、桂、辽等省局地洪灾。 海、滦河大水泛滥,102 个州县受灾,其中 68 个州县灾情颇重。辽河中下游、浑河、 198 太子河大水,10 余州县被淹。 黄河中游支流汾、沁、丹河特大洪水,堤决,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严重水灾。黄河及 207 卫、运河决山东境内,20 余县被淹。海河大水,57 州县受灾。

历史洪水调查报告docx

历史洪水调查报告docx

引言概述洪水是一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洪水灾害,科学家和专家们对历史洪水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

本文是《历史洪水调查报告(二)》的内容,旨在提供详细且专业的信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洪水灾害。

正文内容一、洪水的定义和形成机制1.洪水的定义和分类2.洪水的形成机制:降雨、融雪、暴雨等气象因素的作用二、历史洪水的研究方法1.洪水记载的收集和整理2.遗址和树木的年轮分析3.湖泊和沉积物的采样和分析4.渔民和农民的口述历史三、历史洪水的影响和破坏1.人类生命和财产的损失2.城市基础设施的破坏3.农田和农作物的受灾情况4.洪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5.洪水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四、历史洪水的预测和防灾减灾措施1.气象预警系统的建设和发展2.河流和水库的管理与调控3.城市防洪设施的建设和改善4.农田和农作物的洪水防灾措施5.民众的教育和应急预案五、历史洪水调查的重要性和局限性1.为灾害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2.提高社会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3.局限性:受历史记载和数据可靠性的限制总结历史洪水的调查和研究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洪水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收集和整理洪水的历史记载、分析古代建筑物和树木的年轮、采样和分析湖泊和沉积物等方式,我们可以获得洪水发生的频率、强度和影响等信息。

了解洪水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可以为灾害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并通过气象预警系统、水文调控、城市防洪设施建设等措施来预测和减轻洪水的影响。

历史洪水调查也存在局限性,主要受限于历史记载和数据的可靠性。

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数据采集方法和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以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洪水灾害。

60周年大事记之1990-1999:98特大洪水

60周年大事记之1990-1999:98特大洪水

60周年大事记之1990-1999:98特大洪水
简介:1998年我国气候异常,6月中旬—9月上旬中国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及北方的嫩江松花江流域出现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灾。

截至8月22日,全国共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内蒙古和吉林等省区受灾最重。

8月14日,江泽民在湖北抗洪抢险第一线发表《夺取长江抗洪抢险决战的最后胜利》的讲话,勉励广大军民坚定信心,严防死守,决战到底。

9月3日—6日,江泽民再赴湖南、江西、黑龙江等地,视察抗洪救灾工作。

9月28日,江泽民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讲话指出,在这次同洪水的搏斗中,我们民族和人民展示出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同我们党一贯倡导的革命精神和新时期的创业精神一样,都是我国人民的宝贵财富。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灾害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灾害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灾害、疾病历史地理研究综述张雷(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昆明,650091)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灾害、疾病史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有许多不足,本文从几个方面对此进行系统的回顾与梳理,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关键词:灾害疾病研究综述一、以往灾害、疾病史的研究的阶段性发展关于灾害及救灾的问题自古一直受社会各界的广泛的关注,上世纪20—40年代,他就开始起步了。

当时伴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不断加深和各种自然灾害的肆虐横行,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并激化。

自然矛盾的刺激,使社会矛盾白炽化,二者交织在一起,让人难辨是天灾还是人祸。

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许多学者前辈从不同视角对灾害问题发表过各种见解和看法,涉及到许多方面,现在硕果累累的荒政史研究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随着更多的有识之士涉足于这方面的研究,相关论文和专著不断涌现。

1937年“七七事变”和抗日战争的开始,使得这种研究被迫中断。

此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相关研究成果寥寥无几。

二十世纪50—70年代,是灾害与荒政问题研究的停滞阶段。

在1949年后的学术研究中,因为史学研究的侧重点问题和政治环境的影响,此问题一直没有受到重视,从而陷入了停滞,仅在六十年代饥荒时期有极少的几位学者对其进行了关注。

“文化大革命”爆发到1979年,灾害史研究成果上一片空白。

二十世纪80年代至今,灾害及荒政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80年代以后,随着政治环境的日渐好转,人类对自身生存状况的更多关注,对减灾抗灾问题的日趋重视,尤其是1991和1998年两次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的发生,学界对荒政史又重新给予了关注,并使其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此研究的范围日渐扩大、视角逐步拓宽、方法更加多样化、成果也层出不穷,出现了一个新高潮。

但是长期以来,疾病医疗史研究一直是中国史学界所忽视,1980年代中期起,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尽管从社会史的视角对中国历史上疫病的研究开始在海峡两岸逐步兴起,但仍处于草创阶段。

中国水灾年表

中国水灾年表

中国水灾年表编制说明年份灾情等级灾情统计(受灾县数)灾况举要珠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滦河辽河松花江上中下186576七大江河水势平稳。

浙江西、北部地区普遍遭受严重水灾,萧山、富阳等县城被淹。

江苏南部同时大水。

27个州县受灾。

安徽寿州大水,“城不没者三版”。

1866 B C 133淮河大水,豫、皖、苏3省50个县受灾,其中皖北、苏北地区受灾严重,里运河决,里下河地区平地水深丈余。

辽河中下游及鄂、皖沿江部分地区水灾。

1867 C C125汉江全流域大水,沿江州县普遍遭受严重水灾,陕西岚皋县城被毁,勉县数千年之武侯寺“竟将沦啮”。

黄河下游大水,郓城、平阴等县堤决受淹。

淮河下游、滦河中下游部分地区水灾。

1868C154淮河流域永定、滹沱河大水漫溢,宝坻等17州县水灾较重。

黄河决河南荧泽县境(今属郑州),黄水经中牟、祥符、陈留、杞县、尉氏、扶沟泻注入淮,灾及安徽。

湖南湘阴、平江一带大水,淹死数千余人。

陕西部分地区大水成灾。

1869B C 151长江中游大水,湘、鄂、赣、皖、苏5省100余县受灾。

海河大水,58个州县受灾。

1870 A B 189该年长江发生了历史上最大一场洪水。

据调查估算,宜昌站洪峰流量达105000m3/s;枝城站洪峰流量110000m3/s。

洪水主要来自嘉陵江流域,7月上旬嘉陵江流域和三峡区间发生长时间大雨和暴雨,雨区缓慢东移,嘉陵江洪水与三峡区间洪水遭遇,造成了1153年以来最大洪水。

这场洪水受灾范围,从四川盆地到长江中游平原湖区,估计约30000km2的地区受淹。

嘉陵江各河沿岸、重庆至汉口长江沿岸城镇农田普遍遭到淹没,合川、万县、丰都、宜昌等县全城尽成泽国。

宜昌以下,圩堤普遍溃决,松滋县庞家湾黄家埠堤潰,形成了今日的松滋河分流入洞庭湖的通道。

荆江南岸公安县“大水溃城淹平屋脊”,监利以下荆江北岸堤防多处溃决,汉江平原和洞庭湖区一片汪洋。

据统计,湖北省有30余州、湖南省有20余州县遭受严重水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历史大洪水调查资料汇编篇一:中国历史重大事件时间表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夏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约70-2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公元前2070年禹传予启,夏朝建立约1.8万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商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约0.5-0.7万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约0.4-0.5万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殷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西周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三、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中国历史大洪水调查资料汇编)义爆发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东汉(25年到220年)25年东汉建立73年班超出使西域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200年官渡之战208年赤避之战三国(220年到280年)220年魏国建立221年蜀国建立222年吴国建立230年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263年魏灭蜀265年西晋建立,魏亡西晋(265年到316年)280年东晋灭吴316年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东晋(317年到420年)317年东晋建立383年淝水之战南北朝(420年到589年)420年南朝宋建立494年年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隋(581年到618)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统一南北方605年开始开通大运河611年隋末农民起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爆发唐(618年到907年)618年唐朝建立,隋朝灭亡627年-649年贞观之治713年-741年开元盛世755年-763年安史之乱875年-884年唐末农民战争五代(907年到960年)907年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916年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北宋(960年到1127年)960年北宋建立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11世纪中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1069年王安石开始变法1115年阿骨打建立金1125年金灭辽南宋(1127年到1276年)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开始1140年宋、金郾城大战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元(1271年到1368年)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元1276年元灭南宋明(1368年到1644年)1368年明朝建立,元朝结束1405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16世纪中期戚继光抗日倭1553年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28年明末农民战争爆发清(1636年到1911年)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73年三藩叛乱开始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856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北京条约》的签订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94年-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四、近代史民国(1912年到1949年)1913年二次革命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5年五卅惨案、五卅反帝运动爆发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南昌起义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6年西安事变1940年百团大战1947年发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运动1771年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1858年《爱珲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运动1883年-1885年中法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1898年戊戌变法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911年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1915年新文化运动、护国运动开始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8年井冈山会师1934年红军长征开始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军南京大屠杀1941年皖南事变篇二:中国历史大事件中国的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约70-2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约1.8万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约0.5-0.7万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约0.4-0.5万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夏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2070年禹传予启,夏朝建立商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殷西周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三、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东汉(25年到220年)25年东汉建立73年班超出使西域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200年官渡之战208年赤避之战三国(220年到280年)220年魏国建立221年蜀国建立222年吴国建立230年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263年魏灭蜀265年西晋建立,魏亡西晋(265年到316年)280年东晋灭吴316年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东晋(317年到420年)317年东晋建立383年淝水之战南北朝(420年到589年)420年南朝宋建立494年年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隋(581年到618)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统一南北方605年开始开通大运河611年隋末农民起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爆发唐(618年到907年)618年唐朝建立,隋朝灭亡627年-649年贞观之治713年-741年开元盛世755年-763年安史之乱875年-884年唐末农民战争五代(907年到960年)907年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916年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北宋(960年到1127年)960年北宋建立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11世纪中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1069年王安石开始变法1115年阿骨打建立金1125年金灭辽南宋(1127年到1276年)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开始1140年宋、金郾城大战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元(1271年到1368年)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元1276年元灭南宋明(1368年到1644年)1368年明朝建立,元朝结束1405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16世纪中期戚继光抗日倭1553年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28年明末农民战争爆发清(1636年到1911年)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73年三藩叛乱开始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771年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1856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爱珲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1860年《北京条约》的签订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运动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83年-1885年中法战争1894年-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1898年戊戌变法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1911年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四、近代史民国(1912年到1949年)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新文化运动、护国运动开始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5年五卅惨案、五卅反帝运动爆发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南昌起义1928年井冈山会师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4年红军长征开始1936年西安事变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军南京大屠杀1940年百团大战1941年皖南事变1947年发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运动世界的大约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人类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公元前2100年左右埃及奴隶河贫民大起义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公元前1000年左右努比亚建立奴隶制国家公元前594年雅典的梭伦改革公元前六世纪居鲁士统一波斯,佛教在印度产生公元前539年波斯占领巴比伦公元前525年波斯灭埃及公元前509年罗马成立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共和国公元前330年波斯被马其顿灭亡公元前三世纪摩揭陀国统一印度大部分地区公元前73-71年斯巴达克起义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的元首制,共和国转为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