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走出去”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出版“走出去”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出版“走出去”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绪论

(一)题目界定

对出版一词的解释,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在《出版词典》中,出版被定义为:“选择某种精神劳动成果(文字、图像作品等),利用一定的物质载体进行复制以利传播的行为。”1《不列颠百科全书》(The New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将出版定义为:“出版是一种对文字和视觉材料进行选择、加工、发行的工作。它已经从微小、古老的开端发展成为传播各种文化载体的巨大而复杂的产业。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是难以估计的。”2《辞海》将出版定义为:“将作品编辑加工后,经过复制向公众发行。狭义仅指书刊的出版,而且不包括印刷和发行”3。

参考以上列举的有关出版的定义,我们认为,出版是将文字、图像或其他内容进行加工、整理,通过印刷等方式复制后向社会广泛传播的一种社会活动。出版物则包括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多种类型。与之相适应,我国出版“走出去”的产品也应该包括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多种类型,既应包括出版物的直接对外输出,也应包括以版权贸易为主要形式的无形知识产权贸易。同样,我国出版“走出去”的形式也应是多样的,不仅包括不同类型出版物的直接输出,出版机构与出版活动在海外的开设与开展也应纳入其中。但由于论文篇幅和个人水平的局限以及方便研究的考虑,本文在具体行文时将只考虑出版物中最主要的类型——图书的对外输出。

按文字类别及出版地区,我国图书又可分为汉文图书、外文图书、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和大陆图书、港澳台地区图书及海外华文图书两种类型。为便于研究,本文没有涉及少数民族文字图书、港澳台地区图书和海外华文图书。而在图书“走出去”的具体形式中,本文也将关注点集中在图书的直接对外输出以及版权贸易方面。关于“走出去”的对象和范围,我们认为,“走出去”的对象应包括居住在国外的华人和华侨、居住在国外的外国人,而范围则指大陆以外的所有国家和地区。

1转引自张志强:《现代出版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2The New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V ol.2,Micropaedia:15th ed.Chicago:encyclopaedia Britannica,Inc.2002.415.

(二)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带来的传播革命,文化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与之相适应,当前出版资源的开发、出版活动的开展以及市场的开拓,也越来越不受国界的局限,作者、出版者、读者间的沟通,也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这说明,国际化已成为出版业发展的大趋势。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从别国文化中汲取营养,其他国家和民族也需要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但相对于不断增强的国家硬实力,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却相对较弱,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对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也是一个巨大的阻碍。

顺应各方面的要求,党和政府制定了出版“走出去”战略,并将其作为现在和将来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进行了精密的部署。与此同时,我国出版界也掀起了一股“走出去”的热潮。借助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和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出版“走出去”工作最近几年成绩斐然:输出数量不断增加,品种不断丰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诸多成绩的背后仍旧存在着逆差巨大、品种单一、人才缺乏等大量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从何处找寻突破口,并从此切入,继而通过各方努力,实现我国出版更好更快地走出国门,是摆在我国出版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三)研究文献综述

目前,以中国出版“走出去”战略为主要对象进行的研究很多。出版专业类报刊如《中国出版》、《出版广角》、《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图书商报》等都刊载有大量相关论文。此外,近年来,以版权贸易、跨文化传播等与出版“走出去”战略相关问题为主要内容的著作也开始出现。按所述主要内容,这些文献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1.对相关概念进行探讨的文献

由于出版“走出去”战略提出时间短,涉及范围广,因此,关于“走出去”的对象、途径以及范围等问题,一些学者多有论述。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辛广伟、王化鹏、范军等人。

辛广伟在其专著《华文出版与版权贸易》1一书中对版权贸易的内涵、版权使用的几种基本类型以及何为“华文出版走向世界”等问题给予了回答。王化鹏在《出版“走出去”中的几个问题》2一文中,对“走出去”的目的地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划分,指出周边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也应纳入“走出去”工作的范畴。关于“走出去”的途径,他认为应包括出版物直接出口、版权贸易、向世界出版外语书、借船出海和到国外办出版五种形式。此外,范军的《关于华文出版走向世界》3、冯志杰的《中国出版业国际化的思考》4以及杨贵山等编著的《海外版权贸易指南》5等对此问题也多有涉及。

2.对现存问题进行研究并分析根源的文献

此类文献中,较有代表性的有:

“中国出版走向世界”课题组《中国出版走向世界的难点与建议》6——通过对我国出版物以及中资图书发行机构在英、德等国情况的实地考察,指出我国出版走向世界的难点在于缺乏可借鉴的经验、海外市场的开拓有实际困难以及国内的供应渠道跟不上等。同时该文还提出了我国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观念意识陈旧、“走出去”成绩的衡量标准不够科学、外宣与外贸的关系处理不当等。

苏州大学陈爱芳的《中国图书版权贸易的“内忧外患”》7,该文指出逆差巨大是我国出版物对外贸易的主要问题,其根源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方面主要包括管理僵化、资金掣肘、文化差异三方面,微观方面则主要包括宣传力度不够、翻译人才缺乏、输出渠道不畅通等。此外,赵琴的《影响我国版权贸易发展的原因和对策》8,林余荫的《从《从版权贸易看中国出版“走出去”战略》9等也可归入此类文献之列。

3.对其他国家出版物输出策略进行介绍的文献

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

1辛广伟:《华文出版与版权贸易》,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

2王化鹏:《出版“走出去”中的几个问题》,《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9月28日。

3范军:《关于华文出版走向世界》,《中国编辑》2003年第1期。

4冯志杰:《中国出版业国际化的思考》,《出版发行研究》2001年第8期。

5杨贵山:《海外版权贸易指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版。

6“中国出版走向世界”课题组:《中国出版走向世界的难点与建议》,《出版发行研究》2004年第12期。

7陈爱芳:《中国图书版权贸易的“内忧外患”》,苏州大学2006届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8赵琴:《影响我国版权贸易发展的原因和对策》,《中国出版》2000年第4期。

《主要发达国家图书出版业“走出去”的做法与现状》1——在对世界主要国家如美国、国、法国、印度等在出版物输出方面的做法进行梳理后指出,国外的做法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克服三种瓶颈,即本土语言的教育和推广、国际市场的选择以及本土化运作;二是利用三种动力,用“三条腿”走路,即以政府相关部门为驱动,以行业自身发展需求为起点,借教育、科技等相关领域之助力。

余敏主编的《国外出版业宏观管理体系研究》2——对国外出版业宏观管理体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归纳研究,由于促进出版物输出也是出版宏观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目的,因此,该书对国外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为促进出版物输出所制定的政策及实施的行动也进行了一定量的介绍和研究。此外,该类文献还有叶新、石曼芸的《美国杂志商开拓中国大陆市场策略》(上、下)3、陈青的《论中国版权贸易与版权产业的发展》4等。

4.探求相应问题解决之道的文献

王巧珍在《中国图书如何走向世界》5中指出,我国出版如要在对外输出方面取得一定定成绩,应理念先行,尽快扫清现存的思想障碍,增强出版社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意识。其次应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主体,再次要寻求有效的经营发展思路。

叶路的《中国出版物走向世界之我见》6,在对我国出版走向世界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进进行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指出我国出版走向世界的目的不仅仅是满足海外华人的需要,而是要全面进入国际市场,实施本土化战略。此外,“走出去”工作还应多管齐下,破除将出版物走向世界认为是意识形态工具的陈旧观点,建立合理的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

由于出版“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性,最近几年,相当数量的研究生学位论文也开始涉足其中。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苏州大学吴亚雯的《理念与规范成就未来——我国图书版权贸易透视与分析》7、河北大学任志茜的《中国出版走出去发展战略初探》8以及武汉大学李洪武的《我国出版物对外贸易知识产权问题及对策研究》9等。

总体述评:

1《主要发达国家图书出版业“走出去”的做法与现状》,《出版广角》2007年第9期。

2余敏:《国外出版业宏观管理体系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版。

3叶新、石曼芸:《美国杂志商开拓中国大陆市场策略》,《出版广角》2006年第2、3期。

4陈青:《论中国版权贸易与版权产业的发展》,北京印刷学院传播学2004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5王巧珍:《中国图书如何走向世界》,《出版科学》2000年第4期。

6叶路:《中国出版物走向世界之我见》,《编辑学刊》1999年第1期。

7吴亚雯:《理念与规范成就未来——我国图书版权贸易透视与分析》,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

8任志茜:《中国出版走出去发展战略初探》,河北大学传播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

(1)截至目前,关于“走出去”战略的研究虽数量众多,但多集中在其中的某一环节,鲜有对问题、根源及对策进行系统分析和梳理的文章出现;

(2)在对问题根源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时,大多文献仅将注意力集中于我国出版业自身,而政府、行业协会等与“走出去”战略休戚相关的因素却较少涉及;

(3)对发达国家出版物输出情况介绍较少,且很少结合我国情况进行针对性分析,对我国出版“走出去”战略借鉴意义不大。

(四)研究方法

本文综合使用了理论研究、文献研究、定量分析、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

1.理论研究

本文综合运用政治学、经济学、传播学、管理学和出版学等学科理论,特别是运用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跨文化传播理论等来观照出版“走出去”战略,以期对其有较为深刻、全面的理论透视。

2.定量分析

本文通过调查或引用获得大量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以量化方式对出版“走出去”战略进行解释和分析。

3.文献研究

大量收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对众多资料进行选择、分析、归纳和整合。

4.比较分析

本文既站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考量出版“走出去”战略,分析其中问题及背后根源,又对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在类似问题上的举措予以关注,对国内外同类情况进行了大量的比较分析。

(五)本文总体构思及特色

1.本文总体构思

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目前我国出版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具体分析;第二部分是对隐藏在问题背后的致病根源的具体分析;第三部分是对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出版物输出方面经验的介绍与借鉴;最后一部分结合我国国情和出版业具体情况,分别从不同方面寻求解决之道。

2.本文特色

(1)对出版“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与整合,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与全面性。

(2)在对问题进行总结、归类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等不同角度,分析原因,并在结合现实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3)对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出版物输出经验进行介绍,发掘其中值得借鉴之处,以期为我国出版“走出去”工作找到便捷畅通之路。

一、我国出版“走出去”战略存在的问题

季羡林先生在谈及跨文化交流时指出,“文化一旦产生,其交流就是必然的。没有文化交流,就没有文化发展。我们不能只讲西化,不讲‘东化’,‘拿来’与‘送去’应当并举,‘洋为中用’与‘中为洋用’应该相互结合。”1但令人遗憾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出版物引进工作稳步快速发展的同时,输出工作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多方面原因,“走出去”仍存在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输出数量偏少,逆差现象严重

图书贸易的双向性决定了输出与引进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科学合理的贸易结构应是二者共同发展,平衡推进。最近几年,在政府和各出版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图书输出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但总体来看,输入与输出的巨大逆差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自1995年开始对图书进出口贸易进行制度化统计以来,十余年间,较之引进版图书,我国图书对外输出量明显不足,失衡问题十分严重。据统计,截至2006年,我国共引进图书版权88958种,输出10256种,输入与输出的比例约为8.7:1。

表11995~2006年我国图书版权贸易数量统计(单位:种)

数据来源,国家版权局网站

输出数量之少还表现在每年图书输出量与新书出版总量的对比上。我国是世界上年出版图书品种最多的国家,最近几年年出新书均高达二十余万种,但年均图书输出量仅为一

千余种,相较新书总量显得微不足道。以2006年为例,该年度我国共出版图书233971种,其中新版130264种,重版、重印103707种,输出图书2057种,仅占当年出版新书数量的1.6% 。1

严重失衡的不仅仅是图书及其版权的进出口数量。“我们现在通常说的10∶1,2是按图书品种计算的,如果按实际的经营额计算,这个数字会远远大于10∶1,因为我们引进的图书基本上都是畅销书,版税的利润相当可观,而我们输出的图书则很少有畅销书,大多是适销书。其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可想而知。”3畅销全球的《哈利·波特》仅小说一项,就从我国赚走上千万元版权费,比我国版权销售最好的《尘埃落定》从国外拿到的版费多出上百倍。4

(二)大多输出至港台等周边地区,到达欧美主流市场距离尚远在我国向外输出的为数不多的图书中,六到七成在港台和东南亚地区,即周边国家和汉学界的小圈子之内,真正进入欧美主流市场的少之又少。2000~2005年我国向外输出图书版权6266种,其中向港台地区输出4423种,约占总量的71%。

表22000~2005年我国图书版权输出总数及向港台地区输出量统计表(单位:种)

数据来源:国家版权局网站

1参见徐升国:《结构优化初结成果》,《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7月3日。

210∶1是我国多年来图书引进与输出数量的大致比例。

3周红玉:《图书出口的政府角色》,《新经济导刊》2005年第23期。

虽然我们也有2005年长江文艺出版社以10%的版税收入、10万美元的预付款的高价成功将小说《狼图腾》版权转让给企鹅出版集团的事例出现,但不可否认,这仅仅是个别案例,并不足以代表整体的情况。事实是,迄今为止,我国图书并没有在欧美国家产生较大影响,我国图书在海外的读者,主要是华人和部分汉学家,距离“飞入寻常百姓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以输出《狼图腾》版权的长江文艺出版社为例,该社在2004年向外只输出两种版权,且均是输出到台湾地区。我国著名作家余华的小说《兄弟》在国内发行量接近80万册,荣登许多畅销书排行榜,但他仍无奈地表示,自己的作品在英语国家只能说是“出版了而已,并没有受到多大欢迎”。1

数字可能不是很形象直观,下面再让我们看一下现实中的场景。近几年来,为给国内出版物走向世界搭建平台,一些实力雄厚的出版机构如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等往往采取在国外开设书店的方式,向当地读者销售中文版图书,个别省市出版单位也在海外设立了书店,此外,港台地区的一些公司也在欧美等地设立有专门销售中文版图书的书店。这些书店大都集中在华人聚居的大都市,如美国的纽约、旧金山、洛杉矶,英国的伦敦,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以及西欧国家的一些城市等。但这些书店大都规模不大且业绩不佳。据常住英国和德国的华人介绍,英、德两国的华文书店无论其资本背景如何,经营状况均不理想,离主流发行渠道有相当距离,且多数是挂着书店的牌子而不以经营图书为生。2“中国出版走向世界”课题组在英、德两国实地考察时也看到了同样的场景:两国华文书店店面大都只有十几平方米,所售图书内容多以地图、旅行手册、医药、风水类为主,并凌乱地摆放在不起眼的角落里,最醒目的橱窗中陈列的大都是旗袍、国画和挂历等物品。更令大陆出版人感到非常难堪的是,这些图书还是以港台出版的繁体字版本为主。3

不仅英德两国这样,欧美其他国家也是如此。“出版界老前辈王益,曾利用到美国探亲的机会,走访了许多著名图书馆和书店,结果发现,美国图书馆中的中文图书十分少见,著名的国会图书馆的中文图书拥有量号称首屈一指,但与其总藏量相较,所占比例也很小。美国主流大书店中的中文图书不是找不到就是寥寥可数,中小城市就更不待言了。而这不

1黄振伟:《中国版权贸易逆差悬殊本土作家难“卖”向世界》,

https://www.360docs.net/doc/c22160405.html,/News/Html/BanQuan_News/20060509396.htm l,2008年1月8日。

2参见“中国出版走向世界”课题组:《中国出版走向世界的难点与建议》,《出版发行研究》2004年第12期。

多的中文图书中,港台地区出版的又占了相当分量。老先生回来后,十分感慨,发表文章说:中文图书走向世界,路漫漫,同仁努力呀!”1

(三)输出单位多集中在京沪等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数量偏少我国图书输出存在的问题不仅仅表现在巨大的逆差和输入国家和地区方面,在输出单位的地区分布方面同样存在着问题。目前我国出版社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天然的地域优势,两地的图书对外输出工作一向比较活跃。以北京为例,自1995至2004年,北京地区图书版权输出量长期稳居全国首位,累计输出量高达2964种,约占全国总量的43%。2上海、江苏、浙江等东部发达地区的版权贸易也一直比较活跃,排名稳居全国前十强。而中西部地区中除广西相对稍好外,其他地区一直都比较落后。一些地区很少甚至没有开展图书版权贸易,例如西藏、青海、内蒙古等地近三年来的版权贸易数量为零。

表32000~2005年我国图书版权输出总数及京沪地区输出量统计表(单位:种)

数据来源:国家版权局网站

此外,在京沪地区的出版社中,真正能够对外大量输出图书的也仅是少数,且主要集中在一些综合实力较强、图书有特色的出版社中,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语言大

1蓝洋:《出版“走出去”步履如何——关于对我国内地出版业进军世界华文图书市场的现状分析》,《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7月9日。

学出版社等。而对于那些实力一般或较弱、图书特色不够明显的大多数出版社来说,“走出去”战略仅仅是政府的号召和未来才可能的一项工作,当下最重要的还是把握国内或本地的市场,以避免被日益凶险的市场大潮吞噬掉。

(四)输出图书内容结构不均衡

目前我国出版的图书多以反映当代我国发展变化和建设成就的内容为主,以我国传统文化、语言文字为主要内容的图书虽为数不少,但所占比例并不大。但我国对外输出的图书内容却主要集中在汉语学习、中医、养生、历史等领域,如《中国药膳大辞典》、《中国茶》、《长寿之谜》、《西藏风貌》等。只是对于文化背景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具体情况稍有不同而已,例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对少儿、语言类图书感兴趣,日韩等国对我国的文学、哲学以及传统医学类图书感兴趣,欧洲国家的兴趣主要集中在我国传统医术及艺术方面。

2006年,我国共向外输出图书1437462种次,其中哲学、社会科学类415113种次,文化、教育类222210种次,文学、艺术类为355647种次,三类共占输出总数的69%以上。在该年度举办的第六届输出版优秀图书评选中,尽管反映我国当代政治、经济与科技方面的图书中也有一部分如中信出版社的《联想风云》、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的《食品化学》等入围,但数量有限,大多数还都是诸如《话说中国》《图说观音菩萨》《老子与道德经》之类。

表4第六届(2006年度)输出版优秀图书评选获奖名单1(此处仅列出前20位)

1杨嘉:《第六届年度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评选揭晓》,《出版参考》2007年8月(下旬刊)。

二、阻碍“走出去”步伐的问题根源分析

(一)经济实力相对弱小,文化失衡严重、差异巨大

出版业生存和发展的宏观环境,是指给出版业造成市场机会和环境影响的社会力量,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三个方面。经济环境是指出版业所面临的各种经济条件、经济特征、经济联系等客观因素;政治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制度、政治体制、政治形势、政治方针等方面;而社会文化环境则是指一个国际和地区的社会结构、民族特征、教育水平、文化传统、价值观、道德规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社会生活方式等。1在这三种环境构成因素中,经济与文化因素是阻碍我国出版“走出去”的两个主要方面。

1.经济实力相对较弱

出版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载体和综合体现。其产生是经济和科学文化长期发展的结果;其发展依附于先进的知识载体和传播工具的出现与进步;其魅力,从根本上讲,是其背后所隐藏的文化的魅力。由此可见,一个国家和地区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壮大是与其政治、经济尤其是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可分割的,其影响力也从来都是与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力成正比的,而政治、文化以及科技等的发展无不建立经济基础之上,因此,经济实力对出版物对外输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强大的经济实力能够为出版物生产和输出提供雄厚的基础和强劲的动力,目前,世界上的文化强势国家及出版物输出大国如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等无一不是经济发达国家。以目前世界最大的出版物输出国——美国为例,虽然其人口只占世界总数的5%,但却垄断了目前传播于世界大部分地区的近90%的新闻,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其电影也占到了全世界电影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2而因特网更是全方位、全时空、全天候地向世界推行美国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商业理念、社会文化的1参见凌昊莹:《媒介经营管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第42~57页。

有效工具。1经济、文化实力的强大为美国出版物输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美国是目前世界出版物国际贸易最活跃、形式最多、贸易量最高的国家,也是拥有版权代理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家实力已有巨大提升。但不可否认,在经济、科技、文化的整体发展水平上,我国和发达国家仍旧存在较大差距。而经济、科技实力的弱小,使我国图书无法获得大量能够成为国际主流需求的优质的、不可替代的内容,也就无法成为国外读者的必购、必读之物。国外读者中真正对我国图书感兴趣的并不算多,仅有的一部分人中也有相当数量是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好奇。

“在国际书展上和国外出版商谈及在他们国家读者所能看到的或者感兴趣的中国图书题材,多是一些多年生活在海外的华人作家为了迎合西方读者口味所写的小说,而且读者的主体也还是华人华裔。”2此外,国家经济实力的相对弱小,还使得西方主流社会一直在有意无意地“边缘化”中国,我国文化在西方社会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占据的空间也十分有限,这就使得中国题材的图书在国外无法得到足够的市场支撑。

2.文化失衡严重,差异巨大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世界长期在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实力的提升、长期大规模的扩张以及东西方关系的转变,使西方世界逐渐形成了较强的文化优越感以及一整套遍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话语体系,西方文明开始世界化,亦即世界开始西方化。西方人逐渐习惯于“西方中心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难以以平等、理解的心态与包括汉文化体系在内的非西方文化体系进行沟通。“西方社会认为东方并不是与西方平等的地球的另一半,而是西方的原料产地、销售市场甚至殖民地,西方才是强大的本土,东方只不过是受西方支配的遥远的异邦。”3

“冷战”结束后,竞争对手的衰落使得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国际地位骤然上升,这也加快了西方国家推行文化霸权主义的步伐。1992年,美国前总统布什在《美国复兴日程》一文中明确提出:“我们的政治经济联系于美国文化对世界的吸引力而得到补充。这是一种新的、我们可以利用的软力量。”4克林顿政府更是把“诱导和扩大民主的战略”作为重点施政方针。小布什上台后,推行文化霸权的战略较前几任总统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1参见龚艳:《论美国文化输出战略》,《燕山大学学报》,第4卷第3期。

2陶明远:《现代国际图书版权贸易的特点》,《出版发行研究》2007年第2期。

3参见曹晋:《版权交易逆差的“东方学”分析》,《编辑学刊》2004年第6期。

文化霸权实质上是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变种,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文化领域中的反映,它通过向对象国输出、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实现文化“入侵”和“占领”,其目的是企图以自己的政治和文化理念主导世界舆论。依靠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巨大的政治影响力,以电影、电视、流行音乐及因特网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大举对世界各国进行渗透。目前,美国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的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每年向国外发行的电视节目总量达30万小时,美国电影现已占据世界总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占据世界电影市场总票房的2/3。1西方文化的强势和话语体系的排他性,使得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很难用自己的语言体系进行解释,也很难得到国际主流世界的认同。大量的具有较强地域色彩和独创性、民族性的文化由于西方文化的排挤而逐渐边缘化甚至归于消亡。

目前我国在制造、储存、传播文化载体的硬件方面是位居世界前列的,但在生产文化内容和文化服务的“软件”方面却相对较差,我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仍旧较小。国外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了解仍极为有限。尽管目前国际上出现了学习中文的热潮,很多国家也纷纷成立了众多的孔子学院,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通晓中文的外国人毕竟是少数,对中华传统文化和我国现代文明抱有浓厚兴趣的人同样也是少数。中国文化仍旧不是世界文化的主流,在西方世界眼里,中国文化依然是“陌生的”和“外来的”。

文化的弱势加上实力的相对弱小导致我国国际形象被严重歪曲。在西方的传统观念中,我国形象一直以负面居多。美国一位历史学老师曾说,“最早时,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人的形象,是一个吃小孩的怪物;其后,由于大量中国劳工参与美国修铁路的艰苦工作,中国人的形象演变为长‘猪尾巴’的苦力……在“二战”中,中国先是独立抗击日本侵略,后来成为反法西斯盟国的成员,在西方媒体眼中逐渐有了一些正面形象。但即便如此,在许多西方人眼中,中国仍是一个‘跟在西方后面乞求施舍和怜悯的穷鬼’”2。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腾飞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国际形象有了很大的转变,但传统的陈旧印象仍然没有根本消除。直到今天,外国人对我国的兴趣点仍旧有相当部分是集中在我国的传统历史和文化上,尤其是一些与他们传统陈旧印象吻合的中国落后文化现象,如反映中国社会贫穷落后、政治黑暗专制、百姓愚昧丑陋的作品。

同时,东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也是对中国出版“走出去”造成阻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虽然近年来全球呈现出明显的一体化趋势,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却不会因此立刻消失。我国几千年的文化孕育了我国人民传统的思想价值观念,国人在日1郝铁川:《文化侵略与反侵略》,《检察日报》,2001年8月15日。

常思考、生活习惯、行为准则、社会规范和评价标准等各个方面都与其他国家和民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我国文化强调天人和谐统一,西方则把上帝看作一切的主宰;我国文化重直觉,尚事功,西方文化则重思辨,尚超越;中国重礼制轻法制,西方则重法制轻礼制,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以现世性的人伦关系为核心,通过协调性的伦理意识来实现文化和社会的自我肯定,对群体价值极为重视,而西方传统文化精神则是以彼岸性的神人关系为目的,通过超越性的宗教意识来实现文化和社会的自我否定,对个人价值非常在乎。此外,中西文化的不同还表现在饮食、服饰、教育、艺术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差距无处不在。1而出版业作为内容产业,我国的社会和文化,国人的思想价值观、社会行为准则等几乎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东西都会在其产品——图书等出版物中予以显现。图书引进国能否接受我国文化就成为其是否接受我国出版物的基础,这也就决定了对外输出的图书在内容等方面的局限性,从而加大了出版走出去的难度。因为文化差异,即使我们拥有具备资源优势的“中国内容”的出版物,但我们很多构思,多是一厢情愿,不切实际的。以我国历史文化方面的内容为例,我们很容易将我国历史和文化艺术在世界历史和人类文明上的历史地位和价值,等同于外国读者的应有认识和阅读要求。但如依此去构思选题,则很容易流于主观,结果无异于缘木求鱼。香港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赵斌对此问题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走出去’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是,生产我们图书的‘厨房’在国内,而‘餐厅’在国外,两者距离太遥远了。”2

(二)体制落后,观念陈旧,行业协会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1.政企不分,体制不顺,管理手段单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出版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由于我国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目前我国出版业仍未完全从计划经济的窠臼中摆脱出来,仍属于改良型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严重制约了我国出版的国际竞争力,对我国图书对外输出工作也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作用。虽然近年来我们不断努力对这种体制进行改革,但截止目前,各种弊端仍旧存在。其主要表现为:

(1)政企不分,职责不明。我国出版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管办结合的管1参见徐姗姗:《跨文化传播与渗透的新范例——从传播学角度看韩剧热》,华中师范大学传播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

理体制。各级出版管理部门既是行政权力的支配者,又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有的还是企业的直接经营者。出版管理部门以高度集权的行政方式全面干预、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管理内容几乎包括了从市场准入到单位具体运作的各个环节,使得行政规则与市场规则互相纠缠,市场法则在出版领域严重失效。在这样一种“细致周到”的长期照料下,出版社养成了依靠上级决策的惯性思维模式,员工也养成了吃大锅饭的习惯,积极性和主动性被严重压制。而政府管理部门由于整日埋头于具体事务,影响和放松了宏观管理,该管的事却没有管住、管好。结果上下两头遭埋怨,吃力不讨好。

(2)管理体制不顺,出版管理部门的作用发挥不力。我国出版业长期实行主管和主办单位制度,任何一个出版社都必须有相应的主管机关和主办单位。但由于主管单位和出版社之间责、权、利不明确,许多出版社成为主管部门的行政附庸。除此之外,出版社还要接受出版管理部门的领导,这就导致了一个“媳妇”多个“婆婆”现象的出现。以高校出版社为例,其主办单位是学校,主管单位是教育部,所在学校是其人事、资产、场地、财务等方面的直接管理者,同时它还要接受当地出版管理部门的属地管理以及新闻出版总署的行业管理,而由于所处地位和角度的不同,四方的要求往往并不一致,搞得出版社无所适从。此外,部分出版社尤其是中央有关部委直属出版社的由于后台较硬,往往对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对其进行的管理视而不见,导致有关管理规定难以落实,从而影响了出版管理的权威性。

(3)管理手段单一,应变能力较差。多年来,我国出版管理部门习惯于行政管理,很多措施往往是通过简报、会议、文件等形式予以落实,行政色彩过浓,透明度不高。而国际出版管理中常用的法律、经济以及行业协会自律等手段在我国还远远不够。因而出版宏观调控和管理的手段显得比较单一,在国际化出版的新环境下,这种管理方式在很多方面已经显得很不适应。

2.市场观念淡漠

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目前仍旧有部分出版管理部门市场观念不够牢固,没有深刻认识到市场主体的转变,仍旧认为自己有权利和“责任”对出版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干预。具体到“走出去”战略上亦是如此,由于出版“走出去”战略的特殊意义以及我国目前出版业实力相对弱小的状况,政府大力推动出版“走出去”工作是完全必要的,但遗憾的是,一些部门仍抱着陈旧的观念不放,动不动就对出版企业的图书输出工作指手

划脚,对输出图书的类型、数量甚至输出地区都予以限定,这种越俎代庖的行为可能是出于扩大图书对外输出量、增强我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好意,但实际上却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规律,反倒会对输出工作产生阻碍。须知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海外市场是不能通过行政命令或签发文件来打开的,出版是一个产业,虽然其也有精神产品的属性,但它的发展还是要依靠产业的经营手段和管理模式,只有从商业角度去考虑和运作,“走出去”工作才能够持久长远。

虽然目前党中央和各级政府对出版“走出去”工作非常重视,但具体到“走出去”工作的微观主体——各出版单位,我们却并不能看到太多积极的态度和活跃的身影。很多出版人认为“走出去”是政府的面子工程,自己所做的只是打一下配合,敲一下边鼓,敷衍甚至推托的心理还很严重。不少出版社领导明确表示,“如何走向世界是政府的事,国内的业务已经够做了”;“国内出版物走向世界很难,一切要等政府给政策”;“走出去就是利用对外宣传渠道争取尽可能多的政府资金,翻译出版一些小册子”。在这样一种思想观念的指导下,虽然各单位也会根据政府相关部门的号召和要求组织代表团参加各大型国际书展等有关图书输出的活动,但在书展上所做工作更多的是展览,对政府部门发起号召的目的和展览的意义抛在脑后。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很多大型国际性书展上,我国参展团的高投入低产出已成为业内公认的事实。同是出版人,国外同行们大都是背着大包小包满场东奔西跑,为促成一项版权贸易不辞辛劳,而我们却大都是站在自己的展台旁,被动又笨拙地做着简单的接待和咨询工作。而不少单位的领导更是把参展看做是一次难得的外出游玩机会,往往是在开始一两天时“巡视”一番,之后立即飞奔各景点,在损坏自身与我国出版业形象的同时也将一次次绝佳的信息交流机会白白浪费掉。

此外,由于党和政府对“走出去”工作的高度重视,很多出版企业将图书输出看做行政命令,对输出数量过分重视,甚至将能否尽快打破目前失衡状况,实现贸易顺差当作评价业绩、政绩的一个重要指标。当图书输出成为政治任务,贸易顺差被视做根本目标时,一些出版机构对版权引进竟不顾实际需要而有意弱化,终日“埋头”于输出工作之中,并为提高输出数量而不择手段。按照国际惯例,版权贸易成交价标准一般是按6%~8%的版税率付款,但我国一些出版机构为扩大出口量,竟相互压低版税,使国外出版商和版权代理机构坐收渔翁之利。据悉,在早年的一次版权贸易洽谈会上,一海外出版商拟以8%的版税购买某出版社一本《周易》的版权,但很快又有四家国内出版社参与进来,竟相压价出

售,结果该出版商最后仅付了5%的版税便拿到了该书的出版权。1

3.行业协会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行业协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由同业经济组织自愿组成,是行业性、自律性的非赢利的社团组织。”2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门,行业协会具有协调市场主体利益、提高市场配置效率的功能。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出版协会由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步扩展到出版领域的各个重要环节,为促进出版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相对于成熟、规范的国外出版行业组织,我国出版行业协会仍显得较为稚嫩,在出版“走出去”战略中,其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具体表现有以下两方面:

(1)政社不分,为“走出去”战略服务的意识不强

作为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一种社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在行政上不应受政府约束。但由于与政府管理部门间的职责权利没有进行科学的划分,目前我国大多数协会仍偏重于为政府机构服务,成为行政权利的延伸。这一状况使得目前仍有相当多的行业组织行政化倾向严重,官气十足,将行业协会肩负的为国内出版企业提供海外市场信息、加强国内外出版文化交流与合作、帮助出版企业进行出版物宣传与推广等与“走出去”战略休戚相关的职责抛在脑后,片面地认为只要将政府部门交办的事情办完即可。无法给予会员企业应有的信息和帮助,反而会因为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浓重衙门气而引起会员企业的反感。

(2)实力有限,无法为“走出去”战略提供有力支持

建立在高度市场经济之上的“走出去”战略要求各出版协会既要有科学高效的组织机构,又要有知识结构搭配合理、年龄层次错落有致的团队。但目前我国很多出版行业协会规模较小,专职工作人员不到10人,有的地方性行业协会的从业人员甚至只有1~2人。这样的一种规模,连日常工作的开展都会犯难,更谈不上为出版“走出去”出谋献策,提供动力和支持了。人员数量少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目前我国很多协会工作人员都由退休人员组成,老龄化问题严重,如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第四届主席团成员(名誉主席、主席、常务副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平均年龄为67.3岁。3年龄老化必然带来知识的陈旧和工作效率1参见辛广伟:《版权贸易与华文出版》,重庆出版社2003年版,第119页。

2鄢雪皎:《市场经济体制下行业协会职能与功能的转变及对策》,《软科学》,2003年第2期。

的低下,自然也就无法为出版业国际贸易提供应有的支持和帮助。

(三)出版企业实力较弱,出版物本土化程度不高

1.出版企业实力较弱,人才缺乏

(1)出版企业实力较为弱小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将图书出版业定性为事业,市场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垄断的特点,而垄断带来的却是思想观念的保守和工作效率的低下。此外,我国出版业地方保护主义、条块分割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历史原因再加上市场开放程度及容量、产品结构等因素,使得我国很多出版社长期采用封闭式小农经济的生产运作方式,资金规模普遍偏小,实力普遍较弱,缺乏强有力的市场领军者。具体到个体企业层面,我国各出版社的资金实力和获利能力与发达国家出版机构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2006年,我国出版业新版图书定价总金额为649.13亿元,1其中出版集团中排名第一的浙江出版集团发货码洋达34.2亿元。但即便如此,和许多国外跨国出版传媒巨头相比较,我国出版单位仍显得过于弱小。同年,世界出版集团中销售额最高的励德·爱思唯尔出版集团总收入高达58.51亿欧元,相当于浙江出版集团的近二十倍。

表52006年国内出版集团发货码洋前十强2(单位:亿元)

1数据来源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

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现状分析

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现状分析 摘要:本文从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的总体规模、主体特征、产业结构、区域分布等角度分析了近年来,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verall scal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industrial structure, regional distribution, etc.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opera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operation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since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关键词:制造业;跨国经营;现状 key words: manufacture;transnational operation;status quo 中图分类号:f1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198-02 1 跨国经营总体规模 2006年末我国对外企业投资非金融类累计存量为750亿美元,是2002年末的3.3倍,占世界fdi存量的0.85%,排第13位。2012年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72.2亿美元,同比增长28.8%,其中,对俄罗斯投资实现高速增长,达117.8%,对美国、日本、东盟、中国香港的投资均实现两位数的较快增长。目前已有5000多家国内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班级:机械五班 学号:2010301390148 姓名:李维崧

摘要:制造业是一个提供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物质产品的行业,是一切生产和装配制成品企业群体的总称,是工业的主体。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造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虽然我国制造业发展迅猛,可其制造实力仍排在美国、日本之后,位居第三。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制造业的现状、趋势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关键词:制造业、发展现状、发达国家、差距 一、引言 制造业是一个提供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物质产品的行业,是一切生产和装配制成品企业群体的总称,是工业的主体。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制造业。制造业从手工作坊、机器生产、机械化生产、流水线生产到自动生产线,再发展到柔性生产,经历了两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但是,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仍然处于领先地位,美日等国领先我国的差距仍然较大,尤其是在劳动生产率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研发能力弱,有些市场还不够完善,教育制度较落后等方面差距仍然非常明显。我国制造业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强人才培养,合理规划发展战略,改善教学体系,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产业分工调整重组的机遇,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二、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造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一方面,为了满足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需求,制造业的发展必须紧跟国民经济的步伐。于是大型工业机械、重大民用装备和众多武器装备快速发展起来。通过从国外引进新的技术,再进行消化、吸收、创新等举措。把制造业提高到新的台阶。另一方面,国际产业的转移使得我国装备制造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虽然我国制造业发展迅猛,可其制造实力仍排在美国、日本之后,位居第三。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美国的服务业已经超过80%,但是它还是世界上制造业最强的国家。可见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始终是高于GDP的速度在增长,它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产业和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制造技术经建国以来40余年的发展已形成较完整的技术体系,为国民经济发展所需各类机械产品的制造提供基本的工艺技术,并取得了重要成就。虽然在80年代受到“第三次浪潮”的影响,一度认为制造业进入了夕阳阶段,影响到了制造业的发展。但近几年来国家对制造技术的发展获得了重新认识,政府及有关领导对制造业的发展都给与了高度的关注。 国务院委员宋健1995年4月在接见先进制造技术专家时,对于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给予高度的重视。并指出“先进制造技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繁荣昌盛的重要手段”、“如果制造技术不发达,这个国家、民族就不可能富裕”。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中提出:为提高工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重点开发推广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节能降耗技术、清洁生产和环保技术等共性技术。1995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要大力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在“九五”计划的实施中,制造技术也有多个项目开始实施,如“精密成型与加工研究开发和应用示范”、“金属材料热成形过程动态模拟及组织性能质量优

简述中国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战略的内容

简述中国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战略的内容 走出去就是把我国的产品,科技等投放国际市场,引进来就是把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核心技术和科研人员等通过一定的政策吸引到我国。 十六大报告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鼓励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 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性 1."走出去"是发展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必由之路 2."走出去"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条件 3."走出去"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条件 4."走出去"是我国企业发展壮大后国际扩张的必然选择 “走出去”则是以中国的公司为主导,服务于中国公司战略的一种跨国整合模式,我们从中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当前,无论从开拓市场空间,优化产业结构,获取经济资源,争取技术来源,还是突破贸易保护壁垒,培育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走出去”都是一种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重要标志。 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第一,在更加市场化、更加开放、更加相互依存的世界,国家必须考虑,通过具有宏观影响力和国家长远发展战略意义的对外投资,提高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在国际资源分配中争取一个更加有利的形势并改善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关系。 第二,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对外贸易依存度超过70%的情况下,国家必须考虑通过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和扩大对外投资两个轮子,主动地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在保持制造业优势的同时,向产业链高增值环节迈进,提升中国在国际分工中扮演的角色。 第三,无论从中国为全球制造产品,还是自身工业化、现代化的需要,都必须考虑如何通过对外投资主动地从全球获取资金、技术、市场、战略资源。 第四,在外资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分享中国市场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必须考虑新的发展空间。在外资企业走进来的同时,中国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各自发挥优势,“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将是一种必然的现实。 第五,在跨国公司利用自己实力,重组中国优势的同时,中国有实力的企业也应利用跨国公司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以自己的比较优势重组他国产业和企业,主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以获得市场份额和技术开发能力。在这过程中,壮大自己,培育与经济大国相匹配的跨国公司。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是实现对外开放全面协调发展的必要途径。作为对外开放工作的两个方面,“引进来”是利用外资促进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走出去”则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从资本流向上看,“引进来”与“走出去”恰好相反;但是从相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分析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1、总体看来,目前中国制造业发展异常迅速,产业基础越做越大,但总体科技含量不高,军工我不知道,就民用而言。凑合在中低端。 2、生产设备方面。机器的制造称为制造的制造,目前虽然很多设备可以国产了,但比其品质,稳定性,扩展性上看和国外相比,还有差距。像我现在搞的精密模具,要用的加工中心就是纯进口。 3、从业人员,奋斗在制造业第一线的人文化素质不高,缺少技术工人。 4、自主产品有限,很多厂就是外国世界工厂上的一点,依赖性强。 据我在工厂接触的几个外国技术人员来看,世界上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应该是标准化数字制造,即生产实现数字化控制,人只要把需要设计出东西输入电脑后,即可实现全自动生产。但这样的生产建立的前提是精加工。 所以很多外国企业把初级加工转嫁给第三世界国家,自己做精加工,然后出自主产品,赚取高额利润。

中国装备制造如何走出国门 推动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的合作,让更多中国企业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作用,可以为全球经济质量提升作出中国应有的贡献,也能够为中国化解过剩产能提供一个重要出口,为中国经济转型、提质增效创造有利条件。 国务院公布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包括加快铁路“走出去”步伐、大力开发和实施境外电力项目、加快自主品牌汽车走向国际市场等主要任务。这份文件对于推进我国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实现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处于快速发展之中,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在遭遇全球金融危机侵袭后的最近几年来,全球产业结构出现加速调整趋势,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一轮新的高潮,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视。国际市场出现的这种变化,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国门,在全球市场上占据制高点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在评估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前景时,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组建亚投行的倡议,受到了相关国家的广泛认同。国家领导人频频出访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地区,不仅使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了一个新台阶,也为中国与相关国家创造了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良机。目前,无论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还是亚非拉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都较为薄弱,中国企业如果能够在这方面的合作中占领先机,对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基础提升将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使“一带一路”和其他一些合作构想出现突破性进展。因此,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对于我国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

中国制造的利弊分析

中国制造的利弊分析 苟琦 (西安翻译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710105) 摘要:近十年来,我国外贸出口大幅增长,开始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显示出国际竞争力。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及全球,其中玩具占世界市场的70%、自行车占60%、鞋占50%,微波炉占50%、个人电脑占2/5、电视机和空调占1/3及冰箱占20%。我国正在重演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曾经走过的发展之路,即凭借低成本优势承接世界制造业的产业转移,如日本、韩国的电子产品、重型装备、汽车、造船等产业都曾在世界上获得了很大的竞争优势。本文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分析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关键词: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优势困境 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分析 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从多层次和多构面的角度,分析一个国家赢得某些产业竞争优势的原因,在层次上,它包括国际、国家、产业和企业;在构面上,历史、文化、经济、科技、信息、管理等等无不涉及,其核心是所谓的“钻石体系”理论。波特认为,一产业在某一国家内产生优势地位的原因来自下列四组关键因素:生产因素;需求状况;相关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组织和竞争。波特同时也认为,一国特定产业的发展及其竞争优势又受“机遇”与“政府”因素影响,“政府”因素所带给产业的影响可正可负,此点对于政府产业政策制定应有重要涵义。 下面就根据“钻石体系”理论来分析我国能在制造产业上获得的国际竞争优势。 生产因素优势

从生产因素方面来看,我国具备低成本制造的要素。首先,人力资源充足,人力成本低。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城市提供低成本的低技术产业工人。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工人的平均收入等于美国工人的1%。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2002年和2003年的时候,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平均时薪为21.11美元,而中国只有64美分。这跟我国长期的贫穷,特别是城乡隔绝造成大量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业是分不开的。这一项是发达国家制造业难以逾越的。同时,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的数量连年大幅增长,这对我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尤为重要,因为我国制造业不仅有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还要有高附加值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其次,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资本资源也相对充足。最后,我国政府自改革开放以来就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公路、电信设施、电力建设等在发展中国家是最先进的,这对整个经济的发展,当然也包括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最基本的支持作用。 国内需求优势 从国内需求来说,我国作为具有10多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国内需求旺盛,且发展潜力巨大。2004年中国GDP占到全球总量的4%,居世界第六;按平价购买力算,占全球总量13%,居第二位。2001-2003年中国GDP增量占全球增量的1/3,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量大国。我国正在经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需要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城市人口面临人均收入跨过1000美元关口的消费升级,消费正从温饱型向享受型和发展型过渡,对房地产、汽车、数码电子等的需求旺盛,同时,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对家用电器等大件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我国的内需完全可以支持某些制造业的发展。

中国走出去的对外投资战略(上)试卷答案说课讲解

中国走出去的对外投资战略(上)试卷答案

中国走出去的对外投资战略(上)试卷88分答案 [考试时限]:60分钟 [及格分数]:60分 [考试说明]: 1、纵向并购是以扩大规模,降低边际成本为核心的行业内并购。 正确 错误 2、绿地投资是指跨国公司通过在东道国新建厂房、设备的方式建立企业,实现对东道国的投资。 正确 错误 3、按人均计算,截止2009年,中国人均海外投资额不到全世界人均海外投资额的5%。 正确 错误 4、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管理体系在1980年建立,之后持续改进。早期的监管严格、限制多,近期的变得更加自由化。 正确 错误 5、根据本讲,对外投资的目的在于对该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有效的发言权。 正确 错误 6、根据本讲,铝是我国最为紧缺的大宗有色金属商品之一,对外依存度长期保持在65%左右。 正确 错误 7、根据本讲,中国从七十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第一大国。 正确 错误 8、根据本讲,中国现在目前对外投资的额度仅仅相当于丹麦的水平,略微低于我们中国台湾省的水平。 正确 错误 9、根据本讲,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企业发展的重点是从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转变成为真正的企业主体。 正确 错误 10、本讲认为,中国对外投资在起步晚基数小的情况下,对外的政策应该是逐渐考虑到从一个贸易地国开始转向对外投资的阶段。 正确

错误 11、中国最大制药企业三九集团的海外投资基本上属于市场获取型的模式。 正确 错误 12、跨国并购是()的一种方式。 区域直接投资 区域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间接投资 13、按照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定义,收购境内企业()以上的股权,就使境内企业的资产和经营的控制权转移到外国企业。 10% 20% 30% 40% 14、(),中国第一次进入全球十大投资者之列。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15、从2004-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年增长率为()。 50% 70% 100% 130% 16、(),国家提出了“走出去”的战略,对外投资批准简单化、地方化。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17、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18、根据本讲,中国在投资的区域上布局最多的()。 非洲 欧洲 亚洲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 摘要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环节。现阶段中国制造业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创新能力差、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税负过重和成本增加、缺乏国际品牌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结合中国制造业的实际情况,从中国制造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参考国外成功的发展经验,为中国制造业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础,采取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为重点,降低税负水平和成本,打造中国制造国际品牌,使中国制造业又好又快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制造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自主品牌

The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bstract Manufacturing is a national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rehensive strengt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not only for the country'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Manufacturing in China at present stage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cluding the poor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r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enterprise tax burden is overweight, and the cost increase,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international brands.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tarting from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ference of foreign successful experience, put forward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as the foundation, take the right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as the key point, reduce the tax burden level and cost, create international brand made in China, make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nice and fas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n all-round way. Keyword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self-ownsdbrand

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障碍及对策

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障碍及对策 在90年代,中国经历了历史变革的时期。外商投入中国的巨大资金和大量技术有如输血;于是,继60和70年代意大利、东亚四小龙相继成为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发展的“福地”之后,中国成了新的“成本洼地”和“世界工厂”。中国政府对外商的低税收优惠政策、近于零成本的污染宽容政策以及“血汗工资制”,使得中国在外资眼中成了一个巨大的“掘金场”。 在使用外来资本发展本国经济多年之后,中国的经济实体已经经历了巨大的蜕变。进出口总额实现了成倍的增长。如今的中国,坐拥近两万亿的外汇,充当着美国的债主,在金融危机扫荡了全球之际,也在重新计划着它走出国门的投资计划。然而,这场雄心壮志的旅程究竟面临怎样的困难呢?对于这些障碍,又将怎样扫除,值得探讨。 60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飞速发展。其中,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1950年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0.9%,2008年已达到8%以上。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如今的中国,走过了在产业链低端积累财富的岁月。在我们的劳动力优势被我们使用殆尽,面临着西方贸易伙伴的频频反倾销,贸易保护。也许,在贸易转型的时期,我们“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也要转变一下我们的思维方式。 从世界的加工厂到品牌发源地也许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过程。可是在任何一个极端困难的时期,都会孕育着微弱但是清晰的机遇。对中国来说,也许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机会了。在世界的智囊库普遍停止转动时,中国有了“走出去”的最好机会。去海外并购,或者直接投资设厂。无论是什么样的方式,无疑都是面向机遇去的。可是海外市场陌生的环境,以及政治因素的影响都让这场掘金之旅变得障碍重重。 近5年我国对海外直接投资增速达40%以上,2008年全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总额

我国机械制造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中国机械制造业现状分析 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行业,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起步早,但发展又最令人担忧,比如现在中国的汽车工业相比机械制造业来说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效率都要高得多,当然这也是因为机械行业的特性起了决定性的因素。机械制造业如何发展,本人做以下几大现状分析: 一、“节省”意识助长了低效率 机械制造业设备是万能的,精雕细着搞出一辆坦克来也没什么惊奇,有了这种优越的条件就极尽之发挥,在加上中国人的“节省、勤劳”意识,生产辅助用具、夹具、刀具等等辅助性的生产无所不干,最后企业成了一个大杂铺。这在中国机械制造业是一个通病,表面看起来企业运转顺利,实质算一算辅助性工作人员所占的比例和产出价值就会惊人。如果站在整个行业的角度来看,这个行业就是在浪费资源。如何简化企业,剥离出非主导性的业务是未来机械制造业需重视的一个方向。 二、“机械盲”关闭了企业的大门 企业大门不打开就难以有大的发展。企业如何对外宣传?看过很多机械企业的产品宣传资料、企业网站,感觉就是个机械盲,不懂得用户到底需要什么信息?信息模糊。在这方面机械配件生产企业表现得更为突出。很多企业也很想将自己的一些零散性的任务转发出去,但不知找谁,逗逗转转还是自己干。一些零散性的生产任务在一个企业是零散,将很多企业的累积起来就成了专业。 “啊里把把”的机械配件交易版块就是一个最大的“机械盲”,如果其结构稍做一下改正就能解决好机械行业许多的问题。 三、“保守思想”守住的是无效率 “大而全”是保守的模范,同时也是一种最虚假规模的表现,其实质就是没有效率,样样上,样样不专业。 “将图纸当机密”其实质是最没技术水平缺乏自信的表现,现代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创新与经管模式的有效性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将一些机械配件的图纸转化为一种公共资源进而促进更多的产品成为半规范化的产品将能大步的提高整个行业的制造水平。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趋势.docx

关于《中国产业集群高层论坛》的报告 ——中国产业集群现状、趋势及招商建议报告 一、中国产业集群现状 1、中国产业集群类型和形成机制 ◆ 资源驱动型产业集群:如广东的五金、家电产业集群、山西的 煤炭产业集群 该产业集群包括社会资源驱动型和自然资源驱动型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依靠当地的工商业传统、文化等社会资源; 后者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依靠当地的矿产、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 ◆ 贸易驱动型产业集群:如温州打火机产业集群、中山古镇灯饰 产业集群 以本土企业为主的国内贸易和出口贸易带动的产业集群。特点是小规模企业成功创业后,迅速带动其他企业的跟进,并有相应的配套 企业共同成长,最终形成面向全国和全球市场的产业集群。 ◆ 外商直接投资型产业集群:如昆山台资企业群 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集群以以IT 产业为典型,主要有两类:一是围绕个别外商投资的龙头企业形成众多企业配套的产业集群,如北京 以诺基亚为龙头的移动通信产业集群;二是全球行业内大企业和产业 链上下游企业齐聚的产业群,如苏州昆山的2583 个外商投资企业集群。

◆ 科技资源衍生型产业集群:如中关村产业集群 形成以科研资源为依托,科技创新为重点,技术推广应用为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 大企业种子型产业集群:如青岛家电产业集群 大企业专注于某一环节的核心能力建设,将其他业务外包出去,吸引了众多中小企业依附在周边,提供配套服务。 ◆ 产业转移型产业集群:东部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的 产业集群转移,如成都女鞋产业 此类产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市场、人才、对外贸易等方面处于弱势,但在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随着东部地区产业容量的缩小,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产业进行产业转移。 2、中国产业集群的宏观特点: ◆ 产业集群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尚处于培育 期 ◆ 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对市场环境依赖性高,外向型和创新型产 业集群所占比例较大;中西部地区以资源依赖性为主 ◆ 产业集群的主导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其 中技术、资源和市场对产业聚集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 ◆ 产业集群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少数大型企业正在引领产业集群

中国手机制造业的演化发展分析

中国手机制造业的演化发展分析 2008年9月15日12:43 泰尔网 从于机产加的技术特征和紆济特征出发?旺过为析川国于机产计#的发展特M 和皿L 产业诜 分化、整合的演化趋势,指出未来手机产业个性化的发展趋向, 并对国内厂商的发展提出了 一些意见。 中国公众移动通信自1987年底开始发展,至今已走过17年的历程,现已成为全球最大 的移动通信市场。随着移动通信产业的不断成长, 中国手机厂商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一度 占有国内市场 55%的份额。这既有外因一一中国市场爆炸式发展和政府支持,也有内因一 —国内厂商的营销创新和手机产业自身的演化。 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深入, 随着国外厂商产业 布局及其竞争策略的调整, 中国手机厂商纷纷陷入了困境。 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因为中国手机 厂商规模小和不掌握核心技术。但这样的分析无法解释一些规模小和不掌握核心技术的手机 厂商崛起这一现象。本文试图从手机产业的技术特征和经济特征出发, 通过分析中国手机产 业的发展特点和手机产业链分化、整合的演化趋,提出一些不同于前人的解释和观点。 国内手机厂商发展综述 从图1可以看出,中国移动通信市场 2002年之后进入到成熟期。 (来源:CCID ,2004.02) 图1中国移动通信市场新增用户数 国内手机厂商从1991年东方通信的前身邮电部 522厂技贸结合组装摩托罗拉手机开始 起步,继而在上世纪 90年代末推出自主品牌手机,一直到今天为止,随着中国移动通信产 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国内手机厂商的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 (1) 中国市场巨大 国内手机厂商起步之初,正值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始终保持两位数以上爆炸式的增长速度 的时期,使得容量巨大的市场能容纳更多厂商的发展。 (2) 国家政策扶持 1998年12月底,国务院下发信息产业部和国家计委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快移动通信产 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手机制造业准入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外资或合资企业必须取得生 产许可证并保证一定比例的出口,未取得生产许可证,产品必须全部出口。 2001年国家批 复的19家CDMA 厂商中,国外厂商仅摩托罗拉 1家。这一政策不仅限制了国外厂商的进入,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业内厂商的数量,对国内厂商的发展起到了非常有力的扶持作 用。 (3)营销模式创新 1987-1994年是萌芽期, 1995-2001年是成长期 ,

中国企业走出去案例分析与策略探讨

现代服务业学院 课程论文 题目中国企业“走出去”案例分析与策略讨论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132班 姓名李家炜 指导教师吴卫芬 完成时间:2015年6月

中国企业“走出去”案例分析与策略探讨 目录 一、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总体态势 (1) 二、成功案例分析:吉利收购沃尔沃 (2) (一)收购背景 (3) (二)吉利收购沃尔沃大事记 (4) (三)成功收购的主要原因 (5) 三、失败案例分析:光明收购优诺 (7) (一)收购背景 (7) (二)光明收购优诺大事记 (9) (三)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 (10) (四)光明从中吸取的教训 (11) 四、持续挑战与应对策略 (12) (一)持续挑战 (12) (二)应对策略 (13)

一、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总体态势 在进入21世纪的最初几年,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相对稳定,规模也不大,2002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额仅为2亿美元,2003年达到8.34亿美元。但是自2004年起,海外收购呈现出迅猛增长的势头。2004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额达70亿美元,仅联想收购IBM PC业务一项交易的金额即达17.5亿美元。2004-2010年间,我国企业境外并购交易额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4.9%,单项并购交易的金额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甚至出现了单笔金额达上百亿美元的并购(参见表1)。同时,并购的目的也正逐步从初期的拓展海外市场、获取资源逐步转向了获取技术、收购品牌、整合国内外资源和推动国内产业升级。此外,在进行大额并购时中国企业还表现出比较喜欢收购多数股权的特点。2000年至2010年,境外并购交易额在五亿美金以上的,收购多数股权的交易占到63%;而在境内的大额并购交易中,收购多数股权的交易仅占到36%。 表1 中国十大海外并购交易(2003-2010 )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一些权威数据分析中国制造业目前的发展现状,研究中国制造业落后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制造业今后发展的策略和方向。 引言 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经济转型的基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制造业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极大地带动中国的经济,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找出问题所在,加以重视,中国的制造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不是继续着“大而不强”。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1.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2001-2010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为10.5%,由2000年的99214.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03260.0亿元,第一产业增长4.2%,第二产业为11.5%,第三产业为11.2%。2010年工业总产值为698591亿元。1990-2003年我国制造业出口年均增长达17.5% ,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生产基地 由1980年为49.7%,1990年为74.4%,1999年为89.8%,2000年以后接近90%,2003年已上升到92.1%。 单位(亿美元) 3.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上升 (1)2003年机电产品进、出口规模均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分别达到2249.9亿美元、2274.6亿美元,占总进口和总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54.5%和51.9%,其中出口比重较上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2003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也突破了1000亿美元,达到1101.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2.7%。

中国机械制造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中国机械制造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摘要】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中国的机械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发展体系。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机械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但机械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因此必须对我国机械制造业现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对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技术特点进行分析,并简述了21世纪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国机械制造业基础设备国家的宏观方针政策发展现状发展方向 机械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为用户创造和提供机械产品的行业,包括机械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流通、和售后服务全过程。在整个制造业中,机械制造业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因为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部,它以各种机器设备供应和装备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并使其不断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械制造工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速度。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制造业有了显著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机械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它的发展已经跟不上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想跟上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必须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才能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机械制造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以下几个方面是机械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分析比较,基本上可以了解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现状。 1 基础设备 在机械制造业中,机床、刀具、夹具、检测仪器等设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加工水p2 存在着技术对外依存度高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机械行业存在一个巨大的技术隐患,最突出的表现是对外技术依存度高。当今世界,制造业的中心正在向我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制造大国,令世界瞩目。然而,由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品牌,制造业的许多领域还停留在国际价值链分工的低端。 3 国家扶持的支点偏离 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仍然很低,且投入不足和浪费低效并存。我国历史上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最高是1960年的2.32%,以后逐年下降,到1998年为0.69%,2000年以后有所回升,到2004年为1.23%,而创新型发达国家及新

用钻石模型分析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备课讲稿

用钻石模型分析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用钻石模型分析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伴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和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制造业迅速成长,制造业是现代工业的主体,其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高低.文章主要运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及辅助产业状况、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方式、机遇与政府六个方面客观地分析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在此基础上找出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以期对今后的制造业发展提供政策性的建议. 一、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现状 加人WTO以来。中国制造业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制造业中将近两百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中国制造业还存在大而不强,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 1.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我国国民经济2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是与第二产业.尤其是与制造业的高速增长联系在一起的.这也正是工业化中后期的一个显著特征。2000年一2007年,我国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除2001年和2002年不到50%.其余均远高于50%,并且远高于第一、第三产业,制造业在第二产业GDP贡献率占90%以上.因此制造业对中国经济的拉动效应是显而易见的。 2.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优势正逐渐降低。我国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我国的优势产业在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是低劳动成本。低水平的劳动力成本支持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工资水平逐渐上升。低附加值的工厂必然从中国迁移到劳动力成本更加低廉的国家。 3.制造业高附加值产品竞争优势缺乏。虽然我国有200多种制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其中玩具占全球产量的70%,鞋类产品占全球产量的50%.彩电占全球产量的45%。空调占全球产量的30%。纺织品服装贸易占全球的24%,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很少。在2008年度《世界500强》排行榜上,中国企业则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上榜企业数量也只达到35家(内地25家、香港4家、台湾6家)。制造型企业上榜的更是稀少。缺乏品牌效应,产品附加值必然降低,最终导致处于竞争劣势。4.制造业大部分企业被国外企业主导。在经济全球化下,大规模收购、兼并愈演愈烈。外国企业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有些企业几乎垄断了中国市场。据统计,外资股份在传真机、摄影机市场分别占98%、99%。移动通信占80%。电脑占75%,汽车占70%及数字式程序控制开关占50%.可以说外资在很多企业占有绝对控股地位。在中国微电子产业研发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8家大型企业中。5家是中外合资企业。1家外商独资企业。而5家合资企业中,只有l家由中国企业控股;在工程机械业。126家合资企业中36%由国外控股,47%中国控股,17%对等控股。虽然FDI会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但无疑也会带来潜在的威胁。 二、影响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因素 1.生产要素条件方面。波特认为生产要素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而在高级生产要素中高技术人才、知识资源、资金投入等起关键作用。 (1)人力资源。人力资源除了包括劳动力成本外,还包括劳动力熟练程度、高级专业化人才等方面。我国制造业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是:全国大中型企业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人数为发达国家的l0%~16%.可见,中国制造业的人力资源竞争力比较弱。同时低劳动成本严重制约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很多企业把自动化的工艺化整为零.分解成工人可以简单操作的手工工

对中国制造业的研究分析

对中国制造业的分析

————————————————————————————————作者:————————————————————————————————日期: 2

对中国制造业的分析 一、从政治角度分析: 1、金融危机以后,欧美国家将重新回归并更加重视“高端制造”,并有一系列的 奖励措施,如美国将“再工业化”作为其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 2、东盟国家希望将高端制造迁回本国,或者转移到比中国生产成本更低的东南 亚、墨西哥等地; 3、中国进行产业升级,政府要求“腾龙换鸟”,即让高端制造业进来,低端制造 业出去,造成发展不平衡; 4、中国颁布的法律,如员工的基本工资不能低于GDP的增幅,每个月加班不能 超过36个小时,知识产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这些对制造业来说不是很实用; 5、中国的制造业的配套设施跟不上,如电力、水力、煤使用有限制; 二、从技术角度分析: 1、技术创造能力低,缺乏核心竞争力。中国多数行业的核心技术与装备基本依 赖国外,大部分产品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基本停留在仿制的低层次阶段;绝大部分制造业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技术创新的机制和优秀人才,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原创性技术和产品甚少,自主开发能力薄弱; 2、竞争优势的层次低下。中国制造业大多集中在低水平层次上,增值能力有限, 附加值较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高技术产业严重不足。在我同外贸领域取得领先竞争优势的行业80%以上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高技术领域中,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电子技术的竞争力指数均非常低,“世界制造工厂”实际上是世界低端产品及零部件的廉价供应商。

中国企业“走出去”优劣势分析及战略选择

中国企业“走出去”优劣势分析及战略选择 ——理事、北京仁达方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李亚丽 摘要: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要坚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按照国际商业规则到境外投资,扩大互利合作和共同开发。这将是我们长期实行的重要战略。中国企业应在“走出去”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发挥优势,制定逐步占领国际市场的多种策略,实施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相互交织的战略。 关键词: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 开放经济的条件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和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中国要想谋求更大的发展,必须要以更加积 极的姿态“走出去”。 一、“走出去”战略的理论依据及内涵 1、“走出去”战略思想的提出并不是偶然的,它有深厚的思想理论渊源,马克思的世界市场理论就是这一战略思想的理论基石。 在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在这里,马克思对世界市场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并指出,这一世界市场并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而且表现在文化的、伦理道德的和政治的领域,其发展的结果是相互依赖的加强,民族的局限性和区域的封闭性被最终打破,世界从而走向一体。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自给自足、闭关自守的情况下高速发展其经济,都必须参与到世界市场中去。况且,社会主义本身要求在世界市场基础上实行普遍的交往和全面的开放发展。“走出去”战略正是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世界市场发展的一种必然势。马克思的世界市场理论是“走出去”战略的理论基石和思想渊源。

2、“走出去”战略的内涵 “走出去”战略又称为国际化经营战略、海外经营战略、跨国经营战略或全球经营战略。 从微观层面讲,“走出去”战略是国际化经营战略,实施主体是各类企业。从宏观层面讲,“走出去”不仅是企业战略,更是国家战略,中国通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更大程度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竞争。 实施“走出去”战略就是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进行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拓展国际市场,培育跨国公司,增强国际竞争力,为经济发展开辟新的空间,并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二、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优势 1、区位优势 一是资源区位,部分资源的区域专有性和区位指定性,形成比较明显的发展优势;二是产业区位,中国的企业总体上是以资源为依托发展起来的,资源的比较优势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而对特殊资源的开发则形成企业的特殊优势);三是市场区位,中国市场既有与世界市场的同一性,也有其区域市场的独特性,创造了需求的多样性,构成市场的区位优势。 2、政策支持优势 由于特殊的成长背景,中国企业在政策支持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经济条件下,有效利用各种规则和政策支持,仍是中国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重要特点。 3、要素禀赋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