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课程作业4

分析化学课程作业4
分析化学课程作业4

分析化学课程作业_A一、单选题1.(4分)

下列对荧光产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从第一电子激发态的不同能阶发出光量子回到基态

? B. 从激发三线态的不同能阶发出光量子回到基态

? C. 从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阶发出光量子回到基态

? D. 从激发三线态的最低振动能阶发出光量子回到基态答案C

2.(4分)在色谱过程中,组分在固定相中停留的时间为( )

? A. t0

? B. t R

? C. t R′

? D. k答案C

3.(4分)当分子中含有1个溴原子时,由同位素提供的M和M+2峰强度比( )

? A. 4:1

? B. 2:1

? C. 1:1

? D. 3:1答案C

4.(4分)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的重量为( )

? A. 0.05 g

? B. 0.1 g

? C. 0.2 g

? D. 1.0 g答案C

5.(4分)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Na2C2O4时,反应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因是( )

? A. 歧化反应

? B. 诱导反应

? C. 催化反应

? D. 自身催化反应答案D

6.(4分)某二元酸H2A的pK a1=1.2,pK a2=4.2。欲使HA-为主要存在形式,则需要将溶液pH控制在( )

? A. 小于1.2

? B. 1.2~4.2

? C. 大于1.2

? D. 大于5.2答案B

7.(4分)某物质在某波长处的摩尔吸光系数(ε)很大,则表明( )

? A. 该物质对某波长的吸光能力很强

? B. 该物质浓度很大

? C. 光通过该物质的溶液的光程长

? D. 测定该物质的精密度很高答案A

8.(4分)沉淀滴定中,与滴定突跃的大小无关的是( )

? A. Ag+的浓度

? B. Cl-的浓度

? C. 沉淀的溶解度

? D. 指示剂的浓度答案D

9.(4分)电子能级间隔越小,跃迁时吸收的光子的( )

? A. 能量越大

? B. 波长越长

? C. 波数越大

? D. 频率越高答案B

10.(4分)在pH=0.5时,银量法测定CaCl2中的Cl?合适的指示剂是( )? A. K2CrO4

? B. 铁铵矾

? C. 荧光黄

? D. 溴甲酚绿答案B

二、多选题1.(4分)偏离Lambert-Beer定律的光学因素是( )

? A. 杂散光

? B. 散射光

? C. 非平行光

? D. 荧光

? E. 反射光答案A,E

2.(4分)用下列那几个参数可以确定分子中基团的连接关系( )

? A. 化学位移

? B. 偶合常数

? C. 峰裂分数

? D. 弛豫历程

? E. 屏蔽常数答案A,B,C

4.(4分)下列操作中,能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是

? A. 对称量所用的仪器进行校正

? B. 容量分析中,滴加标准溶液的体积越少越好

? C. 增加平行测量的次数

? D. 进行空白试验,以消除试剂误差

? E. 进行对照试验,以保证分析方法可靠答案A,C,D,E

5.(4分)对于永停滴定法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

? A. 滴定曲线是电流—滴定剂体积的关系图

? B. 滴定装置使用双铂电极系统

? C. 滴定过程存在可逆电对产生的电解电流的变化

? D. 要求滴定剂和被测物至少有一个氧化还原电对

? E. 永停滴定法组成的是电解池答案A,B,D,E

三、判断1.(4分)

当溶剂的自递常数pK S值越大,滴定突跃范围越小,滴定终点越不敏锐。

答案错误

4.(4分)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是指示剂变色范围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符合。

答案错误

5.(4分)配位滴定的终点误差与ΔpM'有关,而与金属离子的浓度无关。

答案错误

6.(4分)玻璃膜电极使用前必须浸泡24小时,在玻璃表面形成能进行H+离子交换的水化膜。故所有膜电极使用前都必须浸泡较长时间。

答案错误

7.(4分)用相对保留值做定性分析可以提高定性分析的准确度。

答案正确

8.(4分)在重量分析中,欲获得晶型沉淀,常在稀、热溶液中进行沉淀并进行陈化。答案正确

9.(4分)参比电极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只对特定离子有Nernst响应。

答案错误

10.(4分)标定NaOH标准溶液时所用的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未经干燥,可使标定结果偏低。

答案错误

分析化学作业及答案概要

分析化学作业 第一章 概述 一、选择题 1.根据置信度为 95% 对某项分析结果计算后,写出的合理分析结果表达式应为(B )。 a. ( 25.48 ± 0.1) % b. ( 25.48 ± 0.13 ) % c . ( 25.48 ± 0.135 )% d. ( 25.48 ± 0.1348 ) % 2.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就统计规律来讲,(d )。 a. 数值固定不变 b. 数值随机可变 c. 无法确定 d. 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 3. 某小于1的数精确到万分之一位,此有效数字的位数是( d )。 a.1 b .2 c.4 d.无法确定 4. 消除或减小试剂中微量杂质引起的误差常用的方法是( A )。 A.空白实验 B.对照实验 C.平行实验 D.校准仪器 5.可用于减小测定过程中偶然误差的方法是( D)。 A .对照实验 B. 空白实验 C .校正仪器 D .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6.对某试样进行平行三次测定,得 Ca O 平均含量为 30.60% ,而真实含量为 30.30% ,则 30.60%-30.30% = 0.30% 为( B )。 A. 相对误差 B . 绝对误差 C. 相对偏差 D. 绝对偏差 二、判断正误 1.在分析测定中,测定的精密度越高,则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越高(x )。 2.有效数字是指所用仪器可以显示的数字( x)。 3.分析结果的置信度要求越高 , 置信区间越小(x )。 4.对某项测定来说,它的系统误差大小是不可测量的(x )。 第二章 滴定分析概论 一、选择题 1.欲配制 1000ml 0.1m ol/L HC l 溶液,应取浓盐酸(B )。 a. 0.84m l b . 8.4m l c . 1.2m l d. 12ml 2. .用Na C2O 4( A )标定KM nO 4( B )时,其反应系数之间的关系为(a )。 a. n A =5/2nB b. n A =2/5n B c. n A =1/2 n B d. n A =1/5n B 3. .已知1mLKM nO 4相当于0.005682g Fe 2+,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b)。 a . 4KMnO /Fe T =1mL /0.005682g b. 4KMnO /Fe T =0.005682g /mL c. Fe /KMnO 4T =1m L/0.005682g d . Fe /KMnO 4T =0.005682g/mL 4. 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符合的条件是( C ) A.反应速度可快可慢 B.反应速度要慢一点 C.反应必须定量地完成,反应速度快且有确定终点的方法 D.有确定终点的方法 5.若以反应物的化学式为物质的基本单元,则( A)。 A. 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应成简单的整数比

分析化学课程作业3备课讲稿

分析化学课程作业3

分析化学课程作业_A 一、单选题1.(4分)下列四种化合物中,在紫外光区出现2个吸收带的是( ) ? A. 乙烯 ? B. 1,4-戊二烯 ? C. 1,3-丁二烯 D. 丙烯醛答案 D 2.(4分)电子能级间隔越小,跃迁时吸收的光子的( ) ? A. 能量越大 ? B. 波长越长 ? C. 波数越大 ? D. 频率越高答案 B 3.(4分)玻璃电极在使用前需要在蒸馏水中浸泡24小时,目的是( ) ? A. 消除液接电位 ? B. 消除不对称电位 ? C. 彻底清除电极表面的杂质离子 ? D. 形成水化层,使不对成电位稳定答案 D 4.(4分)某二元酸H2A的pK a1=1.2,pK a2=4.2。欲使HA-为主要存在形式,则需要将溶液pH控制在( ) ? A. 小于1.2

? B. 1.2~4.2 ? C. 大于1.2 ? D. 大于5.2 答案 B 5.(4分)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的重量为( ) ? A. 0.05 g ? B. 0.1 g ? C. 0.2 g ? D. 1.0 g 答案 C 6.(4分)当分子中含有1个溴原子时,由同位素提供的M和M+2峰强度比( ) ? A. 4:1 ? B. 2:1 ? C. 1:1 ? D. 3:1 答案 C 7.(4分)在重量分析中,洗涤无定形沉淀的洗涤液应是( ) ? A. 冷水 ? B. 含沉淀剂的稀溶液 ? C. 热的电解质溶液 ? D. 热水答案 C

8.(4分)要获得红外活性振动,吸收红外线发生能级跃迁,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 Δμ>0或Δμ<0 ? B. Δμ≠0并服从σL=ΔV·σ ? C. Δμ=0且σL=ΔV·σ ? D. Δμ≠0 答案 B 9.(4分)某弱碱B-(0.1mol/l),其HB的Ka=1.0×10-9,该酸水溶液的pH为( )? A. 3.0 ? B. 5.0 ? C. 9.0 ? D. 11.0 答案 C 10.(4分)在电位法中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位与被测离子的浓度( ) ? A. 成正比 ? B. 对数成正比 ? C. 符合扩散电流公式的关系 ? D. 符合能斯特方程答案 D 二、多选题1.(4分)单纯开裂电子分配通常有( ) ? A. 均裂 ? B. 异裂 ? C. 半异裂 ? D. 重排开裂

分析化学课后作业答案解析

2014年分析化学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P25: 1.指出在下列情况下,各会引起哪种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减免 (1) 砝码被腐蚀; (2) 天平的两臂不等长; (3) 容量瓶和移液管不配套; (4) 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 (5) 天平的零点有微小变动; (6) 读取滴定体积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 (7) 滴定时不慎从锥形瓶中溅出一滴溶液; (8) 标定HCl 溶液用的NaOH 标准溶液中吸收了CO 2。 答:(1)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2)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3)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4)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减免的方法:做空白实验。 (5)随机误差。减免的方法:多读几次取平均值。 (6)随机误差。减免的方法:多读几次取平均值。 (7)过失误差。 (8)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减免的方法:做空白实验。 3.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如果滴定中用去标准溶液的体积分别为2mL 和20mL 左右,读数的相对误差各是多少从相对误差的大小说明了什么问题 解:因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mL 02.0±,故读数的绝对误差mL a 02.0±=E 根据%100?T E = E a r 可得 %1%100202.02±=?±= E mL mL mL r %1.0%1002002.020±=?±=E mL mL mL r 这说明,量取两溶液的绝对误差相等,但他们的相对误差并不相同。也就是说,当被测定的量较大时,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小,测定的准确程度也就较高。 4.下列数据各包括了几位有效数字 (1) (2) (3) (4) ×10-5 (5) pKa= (6) pH= 答:(1)三位有效数字 (2)五位有效数字 (3)四位有效数字 (4) 两位有效数字 (5) 两位有效数字 (6)两位有效数字 9.标定浓度约为·L -1的NaOH ,欲消耗NaOH 溶液20mL 左右,应称取基准物质H 2C 2O 4·2H 2O 多少克其称量的相对误差能否达到0. 1%若不能,可以用什么方法予以改善若改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为基准物,结果又如何 解:根据方程2NaOH+H 2C 2O 4·H 2O==Na 2C 2O 4+3H 2O 可知, 需H 2C 2O 4·H 2O 的质量m 1为: g m 13.007.1262 020 .01.01=??=

分析化学试题1(含答案)

分析化学试题1(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20 分) 】 1.测得邻苯二甲酸pKa1=, pKa2=,则Ka1,Ka2值应表示为:( B ) A. Ka1=1×10-3, Ka2=3×10-6; B. Ka1=×10-3, Ka2=×10-6 ; C. Ka1=×10-3, Ka2=×10-6; D. Ka1=1×10-3, Ka2=×10-6; … 2.由计算器算得的结果为,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将结果修约为:( B ) A. ; B. ; C. ; D. ; 3.测定中出现下列情况, 属于偶然误差的是:( B ) ! A. 滴定时所加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物质; B. 某分析人员几次读取同一滴定管的读数不能取得一致; C. 某分析人员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总是偏高或偏低; D.滴定管体积不准确; < 4. 从精密度好就可断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B ) A. 随机误差小; B. 系统误差小; C. 平均偏差小; D. 相对偏差小; ! 5.下列有关NaHCO3在水溶液中质子条件的叙述,哪个是正确的( C ) A. [H+]+[HCO3-]+[Na+]=[OH-]; B. [H+]+[Na+]=[OH-]+[CO32-]; C. [H+]+[H2CO3]= [OH-]+[CO32-]; D. [HCO3-]+[Na+]=[OH-]+[CO32-]; — 6.在EDTA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EDTA酸效应的叙述,何者是正确的(B ) A. 酸效应系数愈大,配合物的稳定性愈高; B. 酸效应系数愈小,配合物稳定性愈高; )

C. 反应的pH愈大,EDTA酸效应系数愈大; D. 选择配位滴定的指示剂与酸效应无关; 7.当被滴定溶液中有M和N两种离子共存时,欲使EDTA滴定M而N不干扰,则在%的误差要求下滴定反应要符合: ( C ) A. KMY/KNY104; B.KMY/KNY105; C.KMY/KNY106; D. KMY/KNY108; ~ 8.在EDTA滴定中,下列有关掩蔽剂的应用陈述,哪一个是错误的(A ) A. 当Al3+、Zn2+离子共存时,可用NH4F掩蔽Zn2+而测定Al3+; ~ B. 测定钙镁时,可用三乙醇胺掩蔽少量Fe3+、Al3+; C. 使用掩蔽剂时,要控制一定的酸度条件; D. Bi3+、Fe3+共存时,可用盐酸羟胺掩蔽Fe3+的干扰; { 9.今有A,B相同浓度的Zn2+-EDTA溶液两份:A为pH = 10的NaOH溶液;B为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对叙述两溶液K’ZnY的大小,哪一种是正确的( B ) A. 溶液的K’ZnY和B溶液相等; B. A溶液的K’ZnY小于B溶液的K’ZnY; 。 C. A溶液的K’ZnY大于B溶液的K’ZnY; D.无法确定; 10. 条件电势是(D ) A. 标准电极电势; B. 任意温度下的电极电势; C. 任意浓度下的电极电势; ` D. 在特定条件时,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总浓度均为1mol·L-1时,校正了各种外界因素影响后的实际电极电势; 11. 已知:E0F2/2F-=,E0Cl2/2Cl-=,E0Br2/2Br-=,E0I2/2I-=,E0Fe3+/Fe2+=,根据电极电势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 A. 卤离子中只有I-能被Fe3+氧化; B. 卤离子中只有Br-和I-能被Fe3+氧化; C. 卤离子中除F-外都能被Fe3+氧化; D. 全部卤离子都能被Fe3+氧化;

分析化学作业2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20 姓名谈中山 课程代码20036 : 课程名称分析化学评阅教师刘霞 第 2 次任务 共 4 次任务—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半微量分析中对固体物质称样量范围的要求是( B ) A.—1g B.~ C. ~ D ~ 2. 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 ) A. 准确度高,一定需要精密度好; B. 进行分析时,过失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C. 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D. 精密度高,系统误差一定小; - 3. 下面哪一种方法不属于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 D ) A. 做对照实验 B. 校正仪器 C. 做空白实验 D.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4. 用下列何种方法可减免分析测定中的系统误差( A ) A. 进行仪器校正 B. 增加测定次数 C. 认真细心操作 D. 测定时保证环境的湿度一致 5.滴定终点是指( A ) A. 滴定液和待测物质质量完全相等的那一点 B.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的那一点 C. 滴定液与待测组份按化学反比式反应完全时的那一点 ^ D.待测液与滴定液体积相等的那一点 6.下列物质中,不能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A )

A.盐酸 B. 碳酸钠 C.重铬酸钾 D.邻苯二甲酸氢钾 7.NaOH滴定HCl属于何种滴定方法( A ) A.返滴定法B.置换滴定法 C.直接滴定法D.间接滴定法 8. 水溶液中共轭酸碱对Ka与Kb的关系为( B )。 A. K a×K b=1 B. K a×K b=K w C. K a/K b=K w D. K b/K a=K w 9. HPO42-的共轭碱是( A ) ¥ B. H3PO4 C.PO43- D. OH- 10、强酸滴定弱碱,以下指示剂中不适用的是( B ) A.甲基橙 B. 甲基红 C. 酚酞 D.溴酚蓝(pT = 11. 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试样中若含有NaOH和Na2CO3,则消耗标准盐酸溶液的体积为 ( A ) A. V1=V2 B. V1V2 D. V2=0 12. 不是标定EDTA标准溶液的基准物是( B )。 A. Zn B K2Cr2O7 C CaCO3 D ZnO 13. 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测定水中钙硬度时,消除Mg2+干扰的方法是( D ) A. 配位掩蔽法 B. 氧化还原掩蔽法 C. 沉淀分离法 D. 沉淀掩蔽法 14.在滴定分析中所用标准溶液浓度不宜过大,其原因是( C ) [ A. 过量半滴造成误差大 B. 造成终点与化学计量点差值大,终点误差大 C. 造成试样与标液的浪费 D. A 、C 兼有之 15. 下列不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B ) A.滴定管未校准 B. 试样吸水 C. 砝码被腐蚀 D. 测量时温度变化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用“√”或“×”,表示对 或错的判断)

分析化学习题答案汇总

一、选择题 1. 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C) A. 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不可避免的 B. 随机误差出现正误差和负误差的机会相等 C. 随机误差具有单向性 D. 随机误差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 2. 在下列分析过程中,不会出现系统误差的是(B) A. 过滤时使用了定性滤纸,因而使最后的灰分加大 B. 使用分析天平时,天平的零点稍有变动 C. 试剂中含有少量的被测组分 D. 以含量为99%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标定碱溶液 3. 下述有关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曲线的论述中,错误的是(C) A. 横坐标x值等于总体平均值μ时,曲线出现极大值 B. 曲线与横坐标之间所夹面积的总和代表所有测量值出现的概率,其值为1 C. 纵坐标y值代表概率,它与标准偏差σ成正比,σ越小,测量值越分散,曲线越平坦 D.分布曲线以x=μ点做纵坐标为其对称轴呈镜面对称,说明正负误差出现概率相等

4. 某试样含Cl-的质量分数的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 ±%(置信度为90%),对此结果应理解为(D) A. 有90%的测定结果落在%~%范围内; B. 总体平均值μ落在此区域的概率为90%; C. 若再做一次测定,落在此区间的概率为90%; D. 在此区间内,包括总体平均值μ的把握为90% 5. 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某氮肥试样中的含量,其百分含量为%,%,%,%,%,结果的平均偏差是(B)% A. 0.15 B. 0.05 C. D. 6. 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测量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采用:(A) A. F检验 B. t检验 C. Q检验 D. 格鲁布斯法 7. 有一组平行测定的分析数据,要判断其中是否有异常值,应采用(D) A. F检验 B. t检验 C. 方差分析 D. 格鲁布斯法 8. 两位分析工作人员对同一试样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分析,得到两组数据,若判断两位分析人员所测的数据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该

20 兰大 分析化学 试题B

分析化学课程作业_B 交卷时间:2020-09-06 22:14:56一、单选题 1. (4分) 进行纸色谱时,滤纸的作用是( ) ? A. 固定相 ? B. 展开剂 ? C. 吸附剂 ? D. 惰性载体 得分: 0 知识点: 16 平面色谱法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2. (4分)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结论是( ) ? A. 酸效应使配合物稳定性降低。 ? B. 羟基配位效应使配合物稳定性降低。 ? C. 辅助配位效应使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 D. 各种副反应均使配合物稳定性降低。 得分: 4 知识点: 5.1 配位平衡及其副反应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3. (4分) 引起滴定分析终点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A. 指示剂不在化学计量点时变色

? B. 有副反应的发生 ? C. 滴定管估读不准 ? D. 反应速度过慢 得分: 4 知识点: 3.1 滴定分析法和滴定方式 收起解析 答案A 解析 4. (4分) 强酸滴定强碱时,酸和碱的浓度均增大1 0倍,则滴定突越的范围将( ) ? A. 不变 ? B. 增大0.5个pH单位 ? C. 增大1个pH单位 ? D. 增大2个pH 单位 得分: 4 知识点: 4.3 强酸(碱)的滴定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5. (4分) 配制Na2S2O3时,加入少量Na2CO3的目的是( ) ? A. 作抗氧剂 ? B. 增强Na2S2O3的还原性? C. 中和Na2S2O3溶液的酸性? D. 防止嗜硫细菌生长和Na2S2O3分解 得分: 4 知识点: 6.5 常见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完整版)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误差与数据处理 1-1 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1)做平行测定的目的是减小系统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随机误差影响精密度,对准确度无影响。 (3)测定结果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 (4)只要多做几次平行测定,就可避免随机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2 下列情况,将造成哪类误差?如何改进? (1)天平两臂不等长(2)测定天然水硬度时,所用蒸馏水中含Ca2+。 1-3填空 (1)若只作两次平行测定,则精密度应用表示。 (2)对照试验的目的是,空白试验的目的是。 (3)F检验的目的是。 (4)为检验测定结果与标准值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用检验。 (5)对一样品做六次平行测定,已知d1~d5分别为0、+0.0003、-0.0002、-0.0001、+0.0002,则d6为。 1-4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纯品FeSO4·7H2O中铁的质量分数,4次平行测定结果分别为20.10%,20.03%,20.04%,20.05%。计算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 1-5有一铜矿样品,w(Cu) 经过两次平行测定,分别为24.87%和24.93%,而实际w(Cu)为25.05%,计算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和相对相差。 1-6某试样5次测定结果为:12.42%,12.34%,12.38%,12.33%,12.47%。用Q值检验法和4d检验法分别判断数据12.47%是否应舍弃?(P = 0.95) 1-7某分析人员测定试样中Cl的质量分数,结果如下:21.64%,21.62%,21.66%,21.58%。已知标准值为21.42%,问置信度为0.95时,分析结果中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1-8 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试样的结果如下: 10℃::96.5%,95.8%,97.1%,96.0% 37℃:94.2%,93.0%,95.0%,93.0%,94.5% 试比较两组数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P = 0.95)温度对测定是否有影响?

分析化学习题(含答案).

1、在pH=9.0时,以0.0200mol·L-1EDTA滴定50.0ml 0.0200mol·L-1Cu2+溶液,当加入100.00ml EDTA溶液后,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 pCu'=lgK'CuY B. pCu'=pK'CuY C. lg[Cu2+]=lgK'CuY 2、DETA滴定法中所用金属离子指示剂,要求它与被测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 ( B)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不好说 3、比色分析中,用1cm比色皿测得透光率为T,若用2cm比色皿,则测得透光率为:( C) A. 2T B. T/2 C. T2 D. (T)1/2 4.下列不属于ISE的是:( D) A. 晶体膜电极; B. 非晶体膜电极; C. 玻璃电极; D. 参比电极。 5、用0.10mol·L-1的NaOH滴定0.10mol·L-1,pKa=3.0的弱酸,其pH突跃范围是7.0~9.7,用同浓度的NaOH滴定0.10mol·L-1,pKa=4.0的弱酸时,其pH 突跃范围将是( A) A. 8.0~9.7 B. 7.0~10.0 C. 6.0~9.7 D. 6.0~10.7

6、下列数据中,那一组数据所涉及的红外光谱区能够包括CH3CH2COH的吸收带( D) A. 3000-2700 cm-1,1675-1500 cm-1,1475-1300 cm-1 B. 3300-3010 cm-1,1675-1500 cm-1,1475-1300 cm-1 C. 3300-3010 cm-1,1900-1650 cm-1,1000-650 cm-1 D. 3000-2700 cm-1,1900-1650 cm-1,1475-1300 cm-1 7.(2分)偏差是衡量(A ) A. 精密度 B. 置信度 C. 准确度 D. 精确度 8.(2分)0.01mol/L某一元弱算能被准确滴定的条件是(A ) A. Kaθ≧10-6 B. Kaθ≧10-8 C. Kbθ≧10-6 D. Kbθ≧10-8 9、浓度为c mol·L-1(NH4)2CO3溶液质子条件是(B ) A. [H+]=[OH]-[NH3]+[HCO3-]+2[H2CO3] B. [H+]=[OH]-[NH3]-[HCO3-]-2[H2CO3] C. [H+]=[OH]-[NH3]-[HCO3-]+2[H2CO3] D. [NH3]=[HCO3-]

分析化学课程作业 2

(4分) 在其他实验条件不变得情况下,若柱长增加一倍,色谱峰的宽度为原色谱峰宽度的( )。(忽略柱外死体积) ? A. 一半 ? B. 1倍 ? C. 倍 ? D. 4倍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15.3 色谱法基本理论 收起解析 答案 C 解析 2. (4分) 配制Na2S2O3时,加入少量Na2CO3的目的是( ) ? A. 作抗氧剂 ? B. 增强Na2S2O3的还原性 ? C. 中和Na2S2O3溶液的酸性 ? D. 防止嗜硫细菌生长和Na2S2O3分解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 6.5 常见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 展开解析 答案D解析

(4分) 用玻璃电极测量溶液pH值时,采用的定量方法是( ) ? A. 工作曲线法 ? B. 直接比较法 ? C. 一次加入法 ? D. 增量法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 8.2 直接电位法测溶液的pH值 展开解析 答案B解析 4. (4分) 下列各量中,描述测量值精密度的量是( ) ? A. 相对误差 ? B. 绝对误差 ? C. 标准偏差 ? D. 真值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 2.1 测量值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展开解析 答案C解析 5.

(4分) 可用下列何种方法减免分析测试中的系统误差( ) ? A. 进行仪器校正 ? B. 增加测定次数 ? C. 更换操作人员 ? D. 测定时保证环境的湿度一致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 2.2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展开解析 答案A解析 6. (4分) 电位滴定法中,滴定终点为E-V曲线的( ) ? A. 曲线的最大斜率 ? B. 曲线的最小斜率 ? C. E为正值的点 ? D. E为负值的点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8.4 电位滴定法的原理 收起解析 答案 A 解析 7. (4分)

分析化学习题答案及详解

第二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思考题答案 1 正确理解准确度和精密度,误差和偏差的概念。 答:准确度表示测定结果和真实值的接近程度,用误差表示。精密度表示测定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用偏差表示。误差表示测定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偏差表示测定结果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用来衡量分析结果的精密度,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在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精密度高准确度就高,精密度差,则测定结果不可靠。即准确度高,精密度一定好,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好。 2 下列情况分别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 (1)砝码被腐蚀; 答:系统误差。校正或更换准确砝码。 (2)天平两臂不等长; 答:系统误差。校正天平。 (3)容量瓶和吸管不配套; 答:系统误差。进行校正或换用配套仪器。 (4)重量分析中杂质被共沉淀; 答:系统误差。分离杂质;进行对照实验。 (5)天平称量时最后一位读数估计不准;答:随机误差。增加平行测定次数求平均值。 (6)以含量为99%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标定碱溶液; 答:系统误差。做空白实验或提纯或换用分析试剂。 3 用标准偏差和算术平均偏差表示结果,哪一个更合理? 答:标准偏差。因为标准偏差将单次测定的偏差平方后,能将较大的偏差显著地表现出来。 4 如何减少偶然误差?如何减少系统误差? 答:增加平行测定次数,进行数据处理可以减少偶然误差。通过对照实验、空白实验、校正仪器、提纯试剂等方法可消除系统误差。 5 某铁矿石中含铁%,若甲分析结果为%,%,%,乙分析得%,%,%。试比较甲、乙两人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答:通过误差和标准偏差计算可得出甲的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的结论。 x 1 = ++÷3 =(%) x 2 = ++ ÷3 = (%) E 1=- =(%) E 2=- = (%) %030.01 /)(1)(222 1=-∑-∑= --∑= n n x x n x x s i %045.01 /)(222=-∑-= ∑n n x x s i 6 甲、乙两人同时分析同一矿物中的含硫量。每次取样3.5 g ,分析结果分别报告为 甲:%,% 乙:%,% 哪一份报告是合理的?为什么? 答:甲的分析报告是合理的。因为题上给的有效数字是两位,回答也应该是两位。

分析化学作业

1.事件:日本发生的公害病──痛痛病和水俣病 2.时间:20世纪50年代 3.地点:熊本县水俣湾 4.事件详情: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外围的“不知火海”是被九州本土和天草诸岛围起来的内海,那里海产丰富,是渔民们赖以生存的主要渔场。水俣镇是水俣湾东部的一个小镇,有4万多人居住,周围的村庄还居住着1万多农民和渔民。“不知火海”丰富的渔产使小镇格外兴旺。 1925年,日本氮肥公司在这里建厂,后又开设了合成醋酸厂。1949年后,这个公司开始生产氯乙烯(C2H5Cl),年产量不断提高,1956年超过6000吨。与此同时,工厂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排放到水俣湾中。 1956年,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这种病症最初出现在猫身上,被称为“猫舞蹈症”。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称为“自杀猫”。随后不久,此地也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患者由于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症状如上。当时这种病由于病因不明而被叫做“怪病”。这种“怪病”就是日后轰动世界的“水俣病”,是最早出现的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 “水俣病”的罪魁祸首是当时处于世界化工业尖端技术的氮(N)生产企业。氮用于肥皂、化学调味料等日用品以及醋酸(CH3COOH)、硫酸(H2SO4)等工业用品的制造上。日本的氮产业始创于1906年,其后由于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而使化肥制造业飞速发展,甚至有人说“氮的历史就是日本化学工业的历史”,日本的经济成长是“在以氮为首的化学工业的支撑下完成的”。然而,这个“先驱产业”肆意的发展,却给当地居民及其生存环境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氯乙烯和醋酸乙烯在制造过程中要使用含汞(Hg)的催化剂,这使排放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汞。当汞在水中被水生物食用后,会转化成甲基汞(CH3HgCl)。这种剧毒物质只要有挖耳勺的一半大小就可以致人于死命,而当时由于氮的持续生产已使水俣湾的甲基汞含量达到了足以毒死日本全国人口2次都有余的程度。水俣湾由于常年的工业废水排放而被严重污染了,水俣湾里的鱼虾类也由此被污染了。这些被污染的鱼虾通过食物链又进入了动物和人类的体内。甲基汞通过鱼虾进入人体,被肠胃吸收,侵害脑部和身体其他部分。进入脑部的甲基汞会使脑萎缩,侵害神经细胞,破坏掌握身体平衡的小脑和知觉系统。据统计,有数十万人食用了水俣湾中被甲基汞污染的鱼虾。 早在多年前,就屡屡有过关于“不知火海”的鱼、鸟、猫等生物异变的报道,有的地方 甚至连猫都绝迹了。“水俣病”危害了当地人的健康和家庭幸福,使很多人身心受到摧残,经济上受到沉重的打击,甚至家破人亡。更可悲的是,由于甲基汞污染,水俣湾的鱼虾不能再捕捞食用,当地渔民的生活失去了依赖,很多家庭陷于贫困之中。“不知火海”失去了生命力,伴随它的是无期的萧索。 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复苏,工业飞速发展,但由于当时没有相应的环境保护和公害治理措施,致使工业污染和各种公害病随之泛滥成灾。除了“水俣病”外,四日市哮喘病、富山“痛痛病”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日本的工业发展虽然使经济获利不菲,但难以挽回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贻害无穷的公害病使日本政府和企业日后为此付出了极其昂贵的治理、治疗

分析化学习题答案(人卫版)

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1、 指出下列各种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差、仪器 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免方法。 答:①砝码受腐蚀: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更换砝码。 ②天平的两臂不等长: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③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④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修正方法,严格沉淀条件。 ⑤试剂含被测组分: 系统误差(试剂误差);做空白实验。 ⑥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潮: 系统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控制环境湿度。 ⑦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另选指示剂。 ⑧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 偶然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增加测定次数。 ⑨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⑩在HPLC 测定中,待测组分峰与相邻杂质峰部分重叠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改进分析方法 11、两人测定同一标准试样,各得一组数据的偏差如下: ① 求两组数据的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 ② 为什么两组数据计算出的平均偏差相等,而标准偏差不等; ③ 哪组数据的精密度高? 解:①n d d d d d 321n ++++= 0.241=d 0.242=d

1 2 i -∑= n d s 0.281=s 0.312=s ②标准偏差能突出大偏差。 ③第一组数据精密度高。 13、测定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所得数据:12.0080、12.0095、12.0099、12.0101、12.0102、12.0106、12.0111、12.0113、12.0118及12.0120。求算:①平均值;②标准偏差;③平均值的标准偏差;④平均值在99%置信水平的置信限。 解:①12.0104i =∑= n x x ②0.00121)(2 i =--∑= n x x s ③0.00038== n s s ④0.0012 0.000383.25 25.3t 92-2 0.01±=?±==±±==时,,查表置信限=f n s t n s t x u 15、解:(本题不作要求) ,存在显著性差异。 得查表8,05.08,05.021R 2121 306.2 228 24649.34 64 60008 .04602 .04620.00008.00008.0%08.0 4602.0%02.46 4620.0%20.46t t t f t S S S S S x x >=-=-+==+?-= ========== 16、在用氯丁二烯氯化生产二氯丁二烯时,产品中总有少量的三氯丁二烯杂质存在。分析表明,杂质的平均含量为1.60%。改变反应条件进行试生产,取样测定,共取6次,测定杂质含量分别为:1.46%、1.62%、1.37%、1.71%、1.52%及1.40%。问改变反应条件后,产品中杂质百分含量与改变前相比,有明显差别吗?(α=0.05时) 解: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分析化学简答题总结 一、绪论 二.简答题(每题10 分,共30 分) 1.请简述影响峰强和峰位的因素. 2.质谱中分子电离的方式有哪些及用于何类化合物的电离. 3.化学位移相同的氢为什么会出现磁不等同,请举例说明. 1、简述分析化学的分类方法 答:按分析任务:①定性分析:确定物质组成;②定量分析:测定某一组份某些组分的含量;3:结构分析:研究物质的价态,晶态,结合态等存在状态及其含量; 按分析对象①无机分析:分析分析无机物,定量定性;②分析有机物,定性定量 按测定原理①化学分析:利用化学反应及计量关系确定被测物质组成及其含量②仪器分析:利用特殊仪器进行分析。如电化学分析,光学分析等。 ④根据试样量多少,分为常量,半微量,微量,超微量 ⑤根据试样中北侧祖坟含量高低,分为常量组分,微量组分,痕量组分。 2、分析过程和步骤 答:①分析任务和计划:明确任务,制定研究计划 ②取样:组分测定的实际试样,必须能代表待测定的整个物质系统 ③试样准备:使试样适合于选定的分析方法 ④测定:根据待测组分的性质,含量和对分析测定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⑤结果处理和表达: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分析测定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形成书面报告。 第二章误差分析数据处理 1、简答如何检验和消除测量过程中的误差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答:误差主要来源有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为了减少随机误差,需要仔细地进行多次测定取平均结果。 系统误差是由固定的原因产生的,是由规律性的,因此首先要知道误差来源,

再用适当方法校正。 如何检验: 2、简述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的来源特点,及消除方法 答:①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实验设计不当, 仪器试剂误差:仪器为校准,试剂不合格引起。如砝码生锈,试剂不纯等。操作误差:操作不当引起的误差,不包括过失。如滴定终点判断不准等。 特点:有固定的方向,大小可测,重复测定时重复出现。 消除:修改实验方案;校准仪器,更换试剂;做对照试验,空白试验,回收实验以及多加训练,规范操作等。 ②偶然误差:偶然因素引起的。如实验室温度,湿度,电压,仪器性能等的偶然变化及操作者平行试样处理的微小差异等。 特点:大小方向不可测,无重复性,且具有随机性。 消除:可以通过增加平行测定次数来避免。 3、误差与偏差,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偏差反应结果的准确度? 答: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 偏差:测定结果与平均结果的差值 1. 准确度高,要求精密度一定高 但精密度好,准确度不一定高 2、准确度: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接近程度,反应结果正确性。 精密度:各平行测量值之间互相接近的程度。反应重现性。 精密度是准确度的先决条件,精密度不好,衡量准确度没有意义。 在系统误差消除的前提下,可以用偏差反应结果的准确度。 4、表示样品精密度的统计量有哪些?与平均偏差相比,标准偏差能更好地表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为什么? 答:表示精密度的统计量有——偏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平均标准偏差, 用标准偏差,突出了较大偏差的影响,

分析化学课程作业

分析化学课程作业_A一、单选题1.(4分)从精密度好就可判断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 ) ? A. 随机误差小 ? B. 系统误差小 ? C. 平均偏差小 ? D. 相对偏差小 得分:4 2.(4分)用玻璃电极测量溶液pH值时,采用的定量方法是( ) ? A. 工作曲线法 ? B. 直接比较法 ? C. 一次加入法 ? D. 增量法 答案B 3.(4分)引起滴定分析终点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 A. 指示剂不在化学计量点时变色 ? B. 有副反应的发生 ? C. 滴定管估读不准 ? D. 反应速度过慢 答案A 4.(4分)下列化合物中,同时又n→π*,π→π*,δ→δ*跃迁的化合物是( )

? A. 一氯甲烷 ? B. 丙酮 ? C. 1,3-丁二烯 ? D. 甲醇 答案B 5.(4分)下列叙述中错误的结论是( ) ? A. 酸效应使配合物稳定性降低。 ? B. 羟基配位效应使配合物稳定性降低。 ? C. 辅助配位效应使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D. 各种副反应均使配合物稳定性降低。 答案D 6.(4分)助色团对谱带的影响是使谱带( ) ? A. 波长变长 ? B. 波长变短 ? C. 波长不变 ? D. 谱带蓝移 答案A 7.(4分)下列不属于沉淀重量法对沉淀形式要求的是( )? A. 沉淀的溶解度小 ? B. 沉淀纯净 ? C. 沉淀颗粒易于过滤和洗涤

? D. 沉淀的摩尔质量大 答案D 8.(4分)EDTA滴定金属离子,准确滴定(TE<0.1%)的条件是( ) ? A. lgK MY≥6 ? B. lgK'MY≥6 ? C. lg(cK MY)≥6 ? D. lg(cK'MY)≥6 答案D 9.(4分)红外光谱中,不是分子的所有振动形式的相应红外谱都能被观察到,这是因为( ) A. 分子中既有振动运动,又有转动运动 ? B. 分子中有些振动能量石简并的 ? C. 分子中有C、H、O以外的原子存在 ? D. 分子中有些振动能量是相互抵消 答案B 10.(4分) 在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柱长增加一倍,则理论塔板数( )。(忽略柱外死体积)? A. 不变 ? B. 增加1倍 ? C. 增加倍 ? D. 减小倍 答案B

分析化学模拟试题和答案

(一)一.填空(每空1分。共35分) 1.写出下列各体系的质子条件式: (1)c 1() 4 H 24 : []+[H 34 ]=[]+[ 3 ] +[ 4 2-]+2[ 4 3-] (2)c 1() c 2 ()H 33 []+[]=[H 23 -]+[] 2.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当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大时,其最大吸收波长不变,透射比减小。 3.检验两组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t检验法,检验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是否 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F检验法。 4.二元弱酸H 2 B,已知=1.92时,δH2B =δ;=6.22时δ=δB2-,则H2B的1=1.92,2=6.22。 5.已知(32+)=0.68V,(43+)=1.44V,则在1 H 24 溶液中用0.1000 4+滴定0.1000 2+,当滴定分数为0.5时的电位为0.6,化学计量点电位为1.06,电位突跃范围 是0.86—1.26。 6.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在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用2+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由_黄_变为_红_。 8.某溶液含3+10,用等体积的有机溶剂萃取一次后,该溶液中剩余0.1,则3+在两相中的分配比=8.99:1。 9.容量分析法中滴定方式有直接滴定,反滴定,置换滴定和间接滴定。 8 2与 2 S 2 O 3 的反应式为I 2 +2S 2 O 3 22 S 4 O 6 2-。 10.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测量某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所获得的曲线称谓吸收光谱曲线;光吸收最大处的波长叫做最大吸收波长,可用符号λ表示。 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部分四部分组成. 12.桑德尔灵敏度以符号S表示,等于ε;桑德尔灵敏度与溶液浓度无关,与波长无关。 13..在纸色谱分离中,水或H 2 O是固定相。 14..定量分析过程包括采样与制样,称样、样品分解、分离与测定、结果计算和数据处理。

第七版 分析化学第三章作业

分析化学第三章 思考题 1.什么叫滴定分析?它的主要分析方法有哪些? 答:将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加到待测溶液中,直至所加溶液的物质的量与待测溶液的物质的量按化学计量关系恰好反应完全,达到化学计量点。再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计算出待测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叫滴定分析。 主要有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 2.能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答: ①反应能定量进行,无副反应发生,反应进行得完全(>99.9%); ②反应速率快; ③能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如指示剂确定滴定的终点; ④共存物质不干扰反应或者有方法避免干扰。

3.什么是化学计量点,什么是滴定终点? 答:滴加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反应完全的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的这一点为滴定终点。 4.下列物质中哪些可以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哪些只能用间接法配制? H2SO4, KOH, KMnO4, K2Cr2O7, KIO3, Na2S2O3?5H2O 答: K2Cr2O7,KIO3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其他用间接法(标定法)配制标准溶液。 5.表示标准溶液浓度的方法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答: 表示方法有两种:物质的量浓度、滴定度。 滴定度便于直接用滴定毫升数计算样品的含量。 6.基准物条件之一是要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对这个条件如何理解? 答: 因为分析天平的绝对误差是一定的,称量的质量较大,称量的相对误差就较小。

7.若将H2C2O4?2H2O基准物长期放在有硅胶的干燥器中,当用它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结果是偏低还是偏高? 答:偏低。因为H2C2O4?2H2O会失去结晶水,导致称量的草酸比理论计算的多,多消耗NaOH溶液,使计算的NaOH溶液浓度偏低。 8.什么叫滴定度?滴定度与物质的量浓度如何换算?试举例说明。 答:滴定度是指与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的被测组分的质量或百分数。 换算公式:T(A/B)=a/b*C(B)*M(A)/1000 例求0.1000mol?L-1NaOH标准溶液对H2C2O4的滴定度. 解: H2C2O4 + 2NaOH = Na2C2O4 + 2H2O T(H2C2O4/NaOH)=1/2*C(NaOH)*M(H2C2O4)/1000 g/ml=1/2*0.1000*90/1000g/ml=0.004500 g/ml 习题 1.已知浓硝酸的相对密度1.42,其中含HNO3约为70.0%,求其浓度。欲配制1L 0.25 mol/L HNO3溶液,应取这种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64138

2007级年《分析化学》试题 一、填空题. 1、分析化学的任务是_____________;定量分析包括的主要步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莫尔 (Mohr)法和佛尔哈德(Volhard)法所用指示剂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高锰酸钾法分析铁时,如有少量Cl-存在,则分析结果会偏高,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间接碘量法应注意__________。 2、用硫酸滴定NaOH时,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B,则硫酸对NaOH的滴定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试样中K2O的质量分数为a,则换算成K3PO4的化学因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图所示滴定曲线类型,并选择一适当的指示剂。(见下图、表) 曲线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宜选用_________为指示剂。 指示剂变色范围p H 苯胺黄 1. 3 — 3. 2 甲基橙 3. 1 — 4. 4 甲基红 4 .4 — 6. 2 酚酞8. 0 — 10.0 8 硝胺11.0 — 12. 3 6 4 2 50 100 150 200 标准溶液加入量% 4、滴定分析的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差吸光光度法与普通吸 光光度法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三元酸的电离常数分别是K a1 = 1×10-2,K a2 = 1×10-6,K a3 = 1×10-12。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 时有_______(个)滴定突跃。滴定至第一计量点时,溶液pH =_________,可选用_________作指示剂;滴定至第二计量点时pH=_________,可选用__________作指示剂。 6、NH4H2PO4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草酸钠为基准物质,用直接滴定法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时应注意的条件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摩尔吸光系数ε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反应中滴定曲线对称的反应是(A )。 A、Ce4++ Fe2+= Ce3++ Fe3+ B、 2 Fe3+ + Sn2+= 2 Fe2+ + Sn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