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与舞蹈审美的关系

地域文化与舞蹈审美的关系
地域文化与舞蹈审美的关系

地域文化与舞蹈审美的关系

摘要:东方舞蹈文化圈,以中国舞蹈为代表来说,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地理风貌复杂多样,山川平原河流错综复杂,半封闭的割据状态,造就了中国古典舞的含蓄和内倾性的审美风格。西方芭蕾舞的产生地—古希腊,是一个地域分散,居民种族繁多的地区,因海外移民较多,使当地人们的思想观念开放,造就芭蕾舞的星射状,外倾性和“向上”性。地域文化决定和制约了舞蹈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要求。

关键词:地域文化;古典舞;芭蕾;审美

引言

在人类和文化同存的历史长河中,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都在不停的变化,舞蹈文化的生成离不开地理环境的塑造。在人—地的关系中,自然环境主要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生理特点和心理特征产生影响。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民族生产方式有别,生活习俗差异很大,犹如我国南北方的人们,而生理差异则主要表现在人种的差异,心理特点和精神特质上的差异,而这种特征基本是受社会环境作用的影响所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制约着地域环境特征,人类活动形成文化,因而由于生产,生活活动所创造的人类文化,就必然地带有地域环境的基本属性,这就决定了地域文化的形成。由于各地区地域文化的不同,各民族的民族心理、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就会不同。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一套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备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艺术是每个民族开创时间最早,历史延续时间最长,流传范围最广,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也是每个民族历史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一门艺术。在形形色色的舞蹈中每一种舞蹈都有它对美的不同要求。我要说的是舞蹈的审美情趣和地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地域文化这一因素决定和制约了舞蹈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要求。我浅从西方舞蹈和东方舞蹈的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与其地域文化来谈谈微薄的见解。

第一节、东方舞蹈文化圈的典型性代表—中国舞蹈

“东方舞”,一个宽泛而神秘的概念。所谓“东方舞”,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东方舞指的是风靡于埃及、土耳其等中东国家的肚皮舞。广义的“东方舞”,则指的整个东方国家,即亚洲和非洲诸国的舞蹈,还包括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的舞蹈。我们今天作为教学机制来筹建的“东方舞蹈”专业,主要包括典范的中国传统舞蹈以及以中国为地域中心的“环中”各国的舞蹈—东有日本舞蹈、朝鲜舞蹈;东南有泰国舞蹈、缅

甸舞蹈、叙利亚舞蹈、印尼舞蹈、哈萨克斯坦的舞蹈;北有蒙古舞蹈。我们所说的东方舞蹈文化圈是位于北半球、涉临太平洋西岸的欧亚大陆的“东方”的舞蹈。东方舞蹈文化圈各个国家在历史上就有过密切的交流,而在几百甚至几千年前是这个文化圈的中心地带。

(一)华夏五千年的文明积淀的中国古典舞

一、中国古典舞的溯源

中国古典舞最初发轫于戏曲舞蹈,中国古典舞的形体动律与审美规范的基础则是自戏曲舞蹈。戏曲舞蹈被认为是中国舞蹈的历史延续。中国戏曲舞蹈艺术是继承、融合前代多种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汉魏六朝脚抵百戏的精湛技艺、隋唐音乐舞蹈的高度成就。历代参军戏的流传,武术、说唱等各种文化因素的积淀。中国古典舞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产生的新名词,但确实中国几千年传统舞蹈积淀下来的艺术结晶,也是历朝历代与东方各个国家频繁交流的融合的艺术品。中国舞蹈发展历史上有三大集大成的时代,周代,汉代,唐代,特别是汉代和唐代。汉朝时,汉武帝曾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历经千辛万苦,沟通了西域与中原的交往。西域诸国也相继派遣使者来到中原,文化艺术的交流已逐渐开始。武帝以后,随着汉公主远嫁西域,致使西域与中原的交往更为频繁,尤其是乐舞艺术的交流。西域也将“胡舞”

等传入中原。倭国(今日本)在武帝灭朝鲜后曾派使者通汉朝。倭国有办丧“歌舞为乐”的风俗,类似湖北等地流传的古老风俗舞蹈—《跳丧》。强大的大唐帝国,在把我国古代舞蹈艺术的发展推向高峰的同时,也对域外特别是亚洲邻国的舞蹈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唐舞曾传入日本、朝鲜,名样啊印度等国,至今日本雅乐舞蹈中仍保存了不少与无哦哦唐舞同名的“唐乐”,如《破阵乐》《春莺转》《围乱转》等,且有舞图传世。中国与朝鲜半岛的舞蹈交流自古有之,而且互相影响更是俯拾即是。宋朝的“队舞”形式,包括《献桃仙》《五羊仙》等。那时候的中国地广物博,成了文化交流的中心地带。中国古代舞蹈是整个东方舞蹈文化圈互相交流的结晶,中国古典舞是对中国古代舞蹈艺术吸收融合的精华。

二、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点“拧、倾、圆、曲”

中国各类型艺术和表现艺术是线的艺术,是它们的灵魂,也是中国古典舞的灵魂。,而线最大的特点是“曲”,曲折堪称所有线中的至美,它是主宰中国整个文化艺术的特性。舞蹈是视觉的艺术,具体地说,中国古典舞的特性体现在他的形态上“拧、倾、圆、曲”。中国舞蹈讲究“圆”,讲究“曲”。所谓“圆”就是讲究“形圆”,“线圆”,“大圆套小圆”,‘姿势要求圆”。在以腰为轴的特点所形成的—平圆、

立圆、8字圆的动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生发出一发百动,瞬息万变的动作、舞姿和上下翻飞,拧倾仰俯的民族身法和技巧,以及千变万化,龙飞凤舞的势态。所谓“曲”,就是贯穿在中国古典舞中,讲究形体的曲线美和运动路线的迂回曲折、感情表现方式的含蓄和隽永的内涵美,忌讳直来直去,一览无余,总给人一种余音未尽、余音缭绕、回味无穷的意味和感觉。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点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拧、倾、圆、曲”。

三、中国古典舞审美特点与地域文化

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特性的形成,是经过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所欲与,它带有地域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所生成的民族心理、民族精神的深刻烙印,也是赋予民族语言,民族艺术的表现手段,民族风格的明显标志。中国古典舞植根于中国民间舞的土壤,中华大地的每块土地上。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东林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拥有位居世界第三的960完平方公里的土地,幅员辽阔,腹里纵深,海岸线屈曲盘旋,中国人生活在半封闭的大陆性地理环境,气候温和,自然资源和生物种类丰富繁多,自然生存条件具有优越性、多样性和独特性,为其他文明古国所不能比拟,这一构造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历史和文化的基本因素。半封闭状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古代中国大陆的民族意识,既安逸闲适、眷恋故土、自尊自强、偏执保守的民族心态;加之中国历史上流动和战乱的局面长期普遍存在,这种环境造成了中国人们对安宁的巨大心理需求。另外中国封建制度的三纲五常,宗法制度的影响,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中和为美等宇宙观的束缚,重义轻利,重农抑商等价值观取向等,也影响着中国古典舞的审美取向“拧、倾、圆、曲”。地理风貌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造就了中国古典舞面部表情丰富多样,肢体动作也丰富多彩。中国地貌蜿蜒曲曲,海岸线屈曲盘旋。所以中国古典舞舞姿动作上更是“平圆、立圆、8字圆”的运动路线。大大小小的弧线,大圆套小圆的舞姿动作。无不体现着以“曲”“圆”为美的审美倾向。“中和为美”的思想,造就中国人追求对称美平衡的美的思想。中国人的图腾崇拜也对其审美产生着影响,中国人几千年来以“龙”这种“人手蛇身”的动物作为图腾,在现实中这种动物是不存在的,闻一多先生曾说“龙族文化做了我国四千年文化的核心……龙族的文化才是我们真正的本位文化。”几千年来始终在中国大地上徘徊,或为中华民族崇尚的对象,直至今日,炎黄子孙仍自称为“龙的传人”。一提到“龙”,就会想到龙的形态是蜿蜒弯曲的,首尾相顾。正是这种龙族文化的意识造就了审美

特点的“圆”“曲”内核。造就了中国古典舞的含蓄朦胧的艺术风格,形成了内倾

含蓄的特点。

(二)中国民族民间舞与中国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泱泱大国,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历史的民族,而每一个民族都有它各自的风俗文化,语言文字,民族民间舞蹈更是丰富多彩,而每一个民族都有她不一样的审美情趣。

一“世界屋脊”的藏族舞蹈

被人们称作“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山脉横亘绵长,雄伟高峻,名山广布。地处我国西藏自治区和西南边界的喜马拉雅山脉,绵延达2450公里。青藏高原缺氧,人们劳动的节奏不能过于急促;气候温差大,人们多穿着宽大的长袍,劳动时,把两只长袖系于腰后,以便双手进行劳动。高原道路崎岖,人们喜欢穿软底,软帮的长靴以便行走;搬运物品或劳动时,一般不用肩挑,而是用背来负。在住房,饮食,起居方式等方面,也不渲染着高原色彩与情趣,从而形成高原民族特有的心理,这种审美特征反映在民间舞蹈中,就成为高原“一顺边”的美。“一顺边”的美,是高原农牧文化型民间舞蹈的主要特征之一,“一顺边”指的是手和脚同出一侧所形成的“一顺儿”,即俗语说的“顺拐”。但舞蹈的“一顺边”完全不同于生活中因过于紧张手足无措时所形成的一顺儿,而是人们在高原上劳动生活中形成和所持有的艺术升华。高原上山路崎岖,人们往来其间诸多不便,上山,下坡自不必说,就是一般走路也和平原上大不相同,主要区别在于脚掌的着力点和身体的平衡上。例如背水,人们多用木桶或竹桶来背,并且把水紧贴在背上,腰部着力最多。这样做身体易于平衡,可以减少水桶的晃动,水不易溢出。脚步着地时,身体重心多移向一侧,两手也随向一侧自然微摆,于是逐渐形成了一顺边的舞姿体态,这种审美心理与地域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二英姿飒爽的蒙古舞蹈

地处中国北方辽阔无垠的大草原,是中国游牧民族的发祥地,在这里有奔驰的骏马,展翅翱翔的雄鹰;所以蒙古人的舞蹈以热情奔放为美,以展胸展臂为美,游牧民族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马,马和游牧民族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通过肩部动作和上身的动态展示出在骏马上奔驰的动作;用双肩大幅度绕八字生动的模仿展翅翱翔的雄鹰的形象。这些从中央民族大学创作表演的舞蹈《奔腾》、《蒙古人》都可以清清楚楚看到草原游牧民族的审美情趣的豪迈、奔放。

三充满亚热带风情的傣族舞蹈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坡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和孟连两自治州,傣族人多居住在群山环抱的河谷平坝地区。那里土地肥沃,山川秀丽,四季常青。村寨多依山傍水,椰树高耸,焦林处处。傣族所处地区天气炎热,人们自然喜欢树荫和水边,喜欢明月和繁星,连劳作的时候节奏也不能过快过于激烈;劳动后清洗洁净,素有洁净,爱美和歌舞风习的傣族,就是这样把水的清纯和水波轻柔的流淌,化为他们安详,舒缓的舞蹈动律。傣族姑娘轻柔优美的舞蹈动作动律处处洋溢着亚热带风情。

在中国还有很多的民族,它们同样有着自己的风俗习惯,受其地域环境的影响,在中国大江南北传承着属于它们自己的舞蹈文化。同样,在西方其它国家同样受其地域文化的影响,而有他们自己对舞蹈的审美标准。

第二节、古希腊文明与芭蕾舞的美

(一)芭蕾舞的发展

西方芭蕾舞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特别是对于一些民间舞蹈艺术来说,她还是近代发展形成的一门年轻的艺术。芭蕾舞起源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形成于17世纪的法国,18世纪传入俄罗斯,19世纪初期至中世纪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并创立了脚尖站立的舞蹈技巧和一套完整的训练方法,逐渐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的学派。

(二)芭蕾舞的美

芭蕾舞的美学特征可概括为“开,绷,直,立”四大美学原则。一、“开”是芭蕾舞美学的最主要的特征,是芭蕾舞艺术的精髓。所谓“开”,指的是芭蕾舞者不分男女,均需从肩、胸、胯、膝、踝五大关节部位,左右对称的向外打开,或向两侧打开,尤其是两脚应该向外打开180度。这一美学原则奠定了芭蕾舞最显著的特点,即使在芭蕾舞手脚的五位中,也表现了“向外”的本质,这是一种贯穿以一切芭蕾舞动作的倾向性的特征。“外开”的艺术特性主要表现在:1、延伸身体线条:外开主要是为了在表演时最大限度地延伸舞者肢体原有的线条,扩大舞蹈动作的范围,增强艺术表现力。当动作范围得到空前的扩展,其表现力变得格外丰富而饱满。所以正如科恩所言“舞者整个身体看上去都是外倾的—向其他身体开放,对周围的空间开放”。2、夸大表现空间,增强运动的灵活,保持身体的平衡力。二、除了“开”的原则以外,还有绷、直、立,也是芭蕾者,均需将肢体各个部位“绷”到丰润挺直,又美丽饱满的艺术效果,从而产生形体美与肌肉美之审美感觉,产生对生命活力的向往和追求。

三、“直”是芭蕾舞者自身的挺拔直立感。四、“立”指舞者整体表现出来的在静态

时是的傲然挺立感,气宇轩昂的稳重状态。芭蕾舞这种身体躯干保持直立的美学原则,透射出明显的优势心理,那种满足与充实,自信与骄傲,坦诚与无畏,高贵与正直……

在配合上开、绷的美学特点,造就了芭蕾舞的男子舞者潇洒的绅士风度和举止,颇具刻意炫耀的浓郁气味;而芭蕾舞女子舞者的淑女风采和姿态,洋溢出清雅,高洁的艺术风范,是艺术中高贵与典雅的典范。

(三)古希腊文明孕育的芭蕾艺术

西方文化以古希腊为最初代表,所以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源地,也是欧洲芭蕾舞的发生地。在地理环境上,古希腊位于地中海,爱情海畔的巴尔半岛南端,古希腊的文明是在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文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古希腊文明的形成伴随着不同文明的吸收与多种文明的混合,所以希腊文化具有开放性和松散性,有利于思想的发展,又因居民种族繁多,海外移民较多,所以人们的思想观念是开放的、积极活跃的。面对大海,容易产生对自然深深的思考和探索,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征服苦难的竞争意识和勇敢精神。

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和古代希腊的民主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都为舞蹈这种以人体美为中心的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古代频繁的战争促使希腊人民极其重视强健的体魄。在当时一个强健的人体是受人尊敬的,肌肉发达柔美的线条是令人羡慕的。正是这种崇拜,奠定了芭蕾舞崇尚人体的自然美的艺术风格。所以我芭蕾舞“开、绷、直、立”

美学原则的产生也成了情理之中的。这种“向上的”“外倾的”审美情趣的形成与地中海地域文化那种奋发向上,征服苦难的竞争意识和勇敢精神是分不开的。

结语

中国舞蹈和西方芭蕾的产生都有着深深的地域民族文化根源,中国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民族风情,宗教信仰,造就了中国丰富多彩的舞蹈文化,造就了其“拧、倾、圆、曲”审美特点和含蓄隽永内敛的风格。古希腊文化,地中海爱琴海文明,开阔和奋勇向上的探索空间,孕育了芭蕾“外开”“外倾”的艺术。世界各国的舞蹈艺术发展到今天,是因为他们扎根于他们的地域民族文化,传承着自己的舞蹈。对于我们应该了解我们所表演的舞蹈的民族文化,审美特点,追其溯源,提高我们的理论知识,增强我们的素养。使我们的在表演中能抓住表演的根本,更好的将我们自己的舞蹈文化传承下去。

谢辞

走的最快的总是时间,来不及感叹,大学生活已近尾声,四年多的努力与付出,随着本次论文的完成,将要划下完美的句号。本论文设计在王媛雄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

已完成,从课题选择到具体的写作过程,论文初稿与定稿无不凝聚着王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我的毕业设计期间,王老师为我提供了种种专业知识上的指导和一些富于创造性的建议,王老师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使我深受感动,没有这样的帮助和关怀和熏陶,我不会这么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在此向王媛雄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临近毕业之际,我还要借此机会向在这四年中给予我诸多教诲和帮助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由衷的感谢!

参考文献:

1、李雪梅.地域民间舞蹈文化的演变[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2、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3、于平.高教舞蹈综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4、于平.舞蹈文化与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隆荫培、徐尔充、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6、欧建平.世界艺术史舞蹈卷[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7、金秋.舞蹈欣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金秋.外国舞蹈文化史略[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9、朱立人.西方芭蕾舞史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10、于平.中外舞蹈思想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环境艺术设计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环境艺术设计受地域文化的影响探析 一、地域文化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制约 地域文化是综合性的地理概念,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界过程中 形成的具有鲜明地理特征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地域文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人与自然界互动而产生的各种要素的有机组合。地域文化是伴随人类劳动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而丰富发展的人工环境的表现形式,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象征。地域文化通常有其鲜明的文化标志,最常见的也就是建筑或典籍。诸如汉文化的代表性教建筑万里长城和西方文化的代表性建筑巴黎凯旋门都具备了鲜明的地域性,鉴赏者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对其进行赏析,都可以发现其明确的分属于东方和西方两种文化形式。地域文化包含了该地区鲜明的民族特征,它常常贯穿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对环境艺术设计来说,其制约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在这里我们可以从环境艺术设计的 主客体两个方面来进行简单的阐述: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主体是设计者 环境艺术的主体是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设计者,设计者本身就来自不同的地域,就有着各自不同的知识背景,受着不同文化环境的熏陶。来自不同地域的设计者在面对同一环境时,就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审美思路。当某处的环境设计需要执行固定的方案时,就会产生一定的矛盾,甚至很长时间内不能形成统一的思路,导致设计延迟甚至中断。设计者的思路决定者设计思路和大众的审美实践,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地方的特色建筑都是由本地的设计师进行全程设计的原因之一。 (二)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更加凸显了地域文化的制约作用 环境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人类对环境的一种升级改造,是人类发挥创造力讲思维能力作用于环境的结果。环境艺术设计中主客体是以相辅相成的形式而存在的,其相互作用由内而外的不断进行着。 最终一个环境设计作品的诞生,就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一定要明确的是,这种相互作最为凸显的是就是地域文化的制约作用。从我们最直观的城市建筑风格来出发,如果将西方的哥特式环境艺术设计受地域文化的影响探析建筑风格移植到中国南方水乡地区,那就会出现种种的格格不入。如果一个西方设计者来到中国,他首先能找到的只是地理条件的异同,对老百姓最普通的审美则是陌生的,而当他的一个奇思妙想经过成百上千次的推敲并最终定格在地面上时,那么这个建筑一定是杂糅而不是纯粹的。 二、地域文化对环境艺术设计的促进作用 谈到地域文化对环境艺术设计的促进作用就一定要明确地域文化的解构与重组,以及地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合目的性。

大文化、大美学视野中的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

复旦科技园学院“黄果树领导干部创新发展专题研修班”演讲提纲2014年元月11日 大文化、大美学视野中的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 主讲:庄志民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旅游学系) Email:zzmy@hotmail. com 新浪微博:上海庄志民 庄老师简历自述 曾是下放知识,文革期间进的大学,硬是靠鲁迅所赞美的“韧”劲,在高校打拼到现在。所以在“卡拉”时喜欢“OK”那首《爱拼才会赢》。 1974年留校任教,高校教龄近四十年,热爱教育事业,一心想做个好老师。 1986年在安徽大学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因为在这之前在上海人民出本社出版了两本美学著作。 1991~1993年作为交流教授赴美在中部华盛顿大学任教并进修。 回国后作为引进人才到华东师范大学旅游学系任教,被聘为教授,1995~2001年期间任系主任,后任旅游文化创意设计研究室主任。 社会兼职有:国际休闲产业协会休闲乡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美学学会副会长、安徽大学兼职教授、东联(上海)创意设计发展有限公司首席旅游顾问、上海景语旅游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等。 研究方向:旅游规划、旅游文化与战略管理 与本论题相关的主要著作(独立撰著): ●旅游经济发展的文化空间,学林出版社,1999 ●旅游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9 ●审美心理的奥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2002年以来出版发表的部分相关论文: ●《国际化视野中的上海都市旅游形象定位和塑造》,《2003年上海文化发展蓝皮书: 文化发展与国际大都市建设》,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合作者:吴杨 ●《体验经济时代的上海都市旅游产品创新设计研究》,《2002年上海文化发展蓝皮 书:文化创新与城市发展》,2002 ●《美学视野中的上海都市旅游形象定位》,收入《世纪之交的上海审美文化建设》一 书,作家出版社2002 ●《论千古名作<醉翁亭记>与滁州市旅游产业发展以及产品设计的相关性》,发表于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注重对“心”经济的研究》,《文汇报》2002年10月8日 ●《申博成功的上海将使世界更精彩》,《现代领导》2003-1 ●《打造上海的“精彩”》,《文汇报》“文汇时评”专栏2002年12月6日 ●《上海旅游定位:精彩之都》,《人民日报华东版》2002年9月26日

论建筑空间的艺术美

论建筑空间的艺术美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建筑不仅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门特殊的艺术门派,其在本质上与绘画、美术、音乐等没有多大差别,都是一种艺术形式,都必须要遵循美学原则,都必须要讲究统一、协调、韵律、尺度等,一旦对这些没有把握好,不仅会影响到建筑空间的艺术审美,而且也会给建筑空间的实用性功能带来一定的不好影响,因此必须要把握好建筑空间的艺术特征,确保建筑空间在具有实用性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艺术性,提高建筑空间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将建筑物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出来,这不仅可以为人们的生活与社会的建设创造更好的环境,而且对于实现建筑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而言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是关于建筑空间的艺术美的分析。 1 筑空间艺术美的分析 所谓建筑空间艺术美,指的就是通过建筑物空间的结构形式、形体形式、色彩装饰、建筑群组织以及建筑内外空间的结合等多方面协调处理得到的一种实用性艺术,建筑空间的艺术美不仅是一种美的呈现,

更是现代社会审美观念进步的体现。对于建筑空间艺术来说,其不仅可以跨越时代场所与时间维度,而且还是构成城市生活与群体记忆的组成部分,其作为一种永恒艺术,可以打破时代、地域的限制,在这种由实体与空间构成的艺术中,包含着各种建筑形式具有的美的规律,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是综合了实用性、艺术性与科学性的一种艺术形式。 2 建筑空间的艺术美 2. 1 建筑空间的造型美 建筑空间的造型美并不是单纯由建筑空间的外观造型来决定的,更重要的是建筑空间造型所蕴含的节奏韵律美与时代精神。建筑物必须要在确保其合理实用功能的前提下,再结合建筑物所想要表现的思想主体进行相应的艺术设计,确保最终设计出来的建筑空间在色彩、体积、装饰以及各部分空间形式上都达到了一种统一丰富的和谐美。建筑物的结构可以分为内部与外部,其中建筑内部空间的艺术性更是重要,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效果。在内部的建筑空间结构中,建筑群体的不同疏密度、聚散度等都会表现出不同的节奏感,这种不同节奏感就是建筑空间造型美的最好体现。 2. 2 建筑空间的风格美

艺术与审美 第八章 舞蹈简体

艺术与审美第八章舞蹈 中国舞蹈的艺术特征 中国当代舞蹈的历史背景 1*中国舞蹈的艺术特征,.2*中西舞蹈交汇的特点。3*中国舞蹈的现在和未来。 当代中国舞蹈在新中国创立之初的时候,却没有直接的,动态性的参照。国际形势,两大阵营对立,冷战让中国舞蹈不能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仅有的影响就是苏联,但是不过就是十年而已 20世纪初西方创造了现代舞,把舞蹈艺术推向了抽象表现主义的道路 20世纪中期中国创造了中国舞蹈,具有中国当代独特审美样式.两者研究价值等同! 中国舞蹈有很悠久的历史,却没有直接的,动态性的参照。 中国舞蹈的当代的复兴,是处在一个封闭也是被封闭的状态下。 中午到的礼乐结合性 中国舞蹈又不同于其他国家舞蹈之特色。 中国一支舞蹈,就是一个故事。舞蹈表现积极有明确主题,讲究结构完整、突出人物、还具有较强的宣传意味。 讲究技巧,讲究专业能力,注重服装、舞蹈的华丽。 从审美的角度概括中国舞蹈: 礼乐结合性叙事性技艺性 礼乐结合性 礼为天,乐为地,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互为对应,缺一不可!礼乐结合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根本之道! 春秋之前,舞蹈《六代乐》

礼是按等级进行的一种祭祀活动!乐包括乐诗舞,既艺术总和 《史记乐书》: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祭祀天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内含合敬同爱矣。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 中国舞蹈的叙事性 中国舞蹈编导具有高超叙事能力使中国舞蹈具有特殊艺术特性。 苏联影响虽然只有五年,但是影响深远,这五年,苏联派来了,查普林,古雪夫, 戏剧芭蕾创作主力,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一)地域文化是城市生活的灵魂和核心,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 (二)城市建筑所体现的地域文化特征: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建筑空间布局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若干个建筑在空间上的分布;建筑结构是指一个建筑内部空间的组合关系;而建筑风格则是指建筑的整体外在表现。 1、从建筑布局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 (1)美国城市中心→围绕摩天大楼布局,外围建筑高度逐渐下降,立体化发展,是现代城市布局。这是因为美国城市发展历史短,缺少体现历史文化底蕴的传统建筑,所体现出来的只能是代表近代工业文明的高楼大厦,同时也反映了美国崇尚个人奋斗、个人成功的居民心理。(2)欧洲城市中心→围绕教堂、市政厅、城市广场布局,中心与四周建筑物高度差别小,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外围,体现了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如巴黎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外发散,反映了西方城市发展一般都是以教堂或广场为中心逐步发展而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3)中国城市中心→围绕衙门、中轴线四方布局:如故宫,反映了我们国家很早就将“天圆地方”的文化理念融入在城市建设布局上。 2、从建筑结构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 (1)中国地域文化的内向性、封闭性使我国民居有围墙,园林讲究含蓄。如东方园林讲究园林构景的层次,追求的是“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并通过回廊、门洞以隔景、障景等艺术手法创设“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园林道路设计上讲究“避直求曲”,这反映了东方文化的“内敛”和表达方式上的“含蓄”。正如说“郑和下西洋”,中国人称之为“交流”,而外国人则认为是“探险”。 (2)西方文化外向、开放,民居往往没有围墙,园林注重整齐划一、均衡对称。园林“道路”设计直率、明朗、和盘托出。反映了西方文化性格上的“外向”和表达方式上的“直白”。 3、从建筑风格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 (1)中国式宫殿建筑的红墙、黄瓦、斗拱、仙人走兽、飞檐、亭、台、楼、阁等,注重“神似”,反映了东方建筑艺术充满了想象力,也体现了东方文化中“以意传情”,对美的一种更高境界的理解。西方式宫殿建筑的喷泉、雕塑、修剪整齐的园林绿地,重视尺寸比例,务求逼真,注重“形似”,反映了西方文化务实的一面。东方古典建筑突出皇权的重要地位,西方的教堂表现宗教的崇高和庄重。 (2)中国民居讲究院落(如“四合院”)的一统和大家团圆;西方的花园洋房、绿篱、草地讲究户外休闲。伊斯兰国家的宗教建筑也别具一格。 4、从城市建筑变化还可以看出地域文化的变化:如银川西夏历史建筑先有中式风格,因为银川西夏历史时期正值唐宋中原文化的鼎盛时期,受中原外来文化的影响,建筑风格多表现为中式风格。后来受宗教传播的影响,又有伊斯兰风格,如“清真寺”,城市建筑布局也多围绕寺庙发展。现代银川又出现了许多高楼大厦,城市布局沿主要铁路、国道和城市交通干道布局,这反映了内陆城市发展与陆路交通的密切联系,说明了现代文明的影响。

中西旅游文化审美比较

《中西旅游文化审美比较》课程整体教学设计(2012~ 2013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中西旅游文化审美比较 所属系部:文化与艺术系 制定人: XXX 合作人: 制定时间: 2012年7月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西旅游文化审美比较 课程代码:0104 FE学分:2 学时:32 授课时间:第学期授课对象:全院各专业学生 课程类型: 基本素质选修课(文化类) 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无 二、课程目标设计 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以旅游为切入点,使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史上的一些基础知识,丰富比较文化知识和旅游审美知识,培养其国际视野,使其会游能悟,并掌握跨文化交流的本领,掌握基本的用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点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力目标: 1. 通过教师介绍和视频观赏,能基本分辨中西旅游文化的审美特征。 2. 通过自我学习和师生互动,能熟练讲述中西造园的艺术手法及各自特点。 3. 通过课堂视听和课外练习,能够掌握中西建筑的不同风格。 4. 通过课外作业、资料查找、编写旅游资料等,提高对中西方人文景观的鉴赏能力。 知识目标: 1. 知道中西旅游文化的审美特征。 2. 理解中西双方在自然景观审美趣味上的差异。 3. 了解中西造园及园艺的艺术手法及各自特点。 4. 懂得中西雕塑的题材样式、雕塑的材料和技巧。 5. 掌握书法与西方美术字、中西绘画观念与绘画题材之异趣。 素质目标: 1.通过对中西旅游文化审美特征的了解,感受中西旅游文化的不同审美魅力。

2.通过对中国旅游景点和营造艺术的具体了解,产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自豪之情。 3.通过对中西旅游文化的深入赏析,感悟其中蕴含的人类文明、传统美德和现代理念。 4.通过学习写游记、编写旅游资料等,体验旅游之美,激发对旅游持续性的游赏和热爱之情。 与职业岗位相关的能力与素质 1、针对动漫专业的学生,课程中《书画品》单元补充了艺术史论,培养其艺术素质。 2、针对电艺专业的学生,培养其综合艺术素质。 3、针对旅游专业的学生,培养对旅游文化的深刻理解和领悟能力。 4、针对国际教育学院尤其是其商务外语专业的学生,培养跨文化交流及传播中国文化的意识和能力。 5、对其他工科各专业,培养学生的旅游能力(有钱有闲只是外部条件,会旅游能感悟才是自身能力),丰富其业余生活,调济、支持其职业生涯。 三、课程内容设计: 序号模块(或子模块)名称学时 1 风土情 2 2 审美心 2 3 山水游 2 4 建筑观 4 5 园林景 4 6 雕塑赏 2 7 书画品 4 8 工艺饰、服装艺 4 9 饮食尝、游乐术 4 10 游记文 2 11 学生旅游影视(照片、视频)文字作品交流 2 合计32 四、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如何看待审美文化和大众文化

如何看待审美文化和大众文化 审美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异同,缺一个可不可以? 就其内涵来说,当代审美文化恰恰只是一种“小众文化”,它的生产者、制作者恰恰不是“大众”而只是“小众”,只是在人口数量上所占比例极小的制作人、策划人、广告商和经纪人,而大众只是其推销和牟利的对象。虽然大众在市场上作为买方常常倍受逢迎、倍受奉承,但在文化上恰恰不具主动性和支配权。 如今人们所说的“大众”已不是往常所说的“工农大众”,而主要是指现代都市大众,是指那些生活在现代都市之中、或受到现代都市化进程影响的乡镇和农村的社会人口,其人多势众,但成分复杂、界限模糊、情况多变,完全不是“工农兵”等概念所能涵盖。 大众文化是社会全面发展、综合进步的结果。从大众文化的产生看,它有赖于3个基本条件:一是商品经济的相对发达,这是经济条件;二是言论出版自由的保障和社会观念的普遍开放,这是政治条件;三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和渠道的形成,这是技术条件。而当代和当前大众文化之所以呈现前所未有的普及浪潮及强劲的发展势头,是由于在这3个基本条件上又增加了新的因素。在经济条件上,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一体化趋势打破了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壁垒,而横向交流中首先和直接的交流是大众文化的交流。在政治条件上,社会生活日趋民主开放,社会文化信息激增,人们的文化程度普遍提高。在技术条件上,在广播电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卫星、电脑和因特网,形成全球信息一体化的传播网络。这种信息一体化不仅是跨地域的,也是跨阶层的,百万富翁与平民、政治文化精英与寻常百姓,都收看同样的电视节目和电视转播,在电脑面前人人平等,结果是阶层特征淡化,文化朝雅俗共赏的方向发展。 大众文化是反映最大多数人的文化心理和取向,具有最为广泛的群众基础的文化。这里的“大众”兼有数量、时间和空间的3种规定性。其一是数量庞大,大众文化大量复制,消费对象或受众人数众多,与象牙塔上曲高和寡的所谓“文化精品”截然不同;其二是时间迅速,影视文化代替了印刷文化的主宰地位,大众文化借助现代传播手段广泛传播,使过去对文化消费的“读”和“想”变成了“看”与“听”,在极短的时间内甚至几乎是同时被人们迅速认同和接受;其三是空间广阔,大众文化辐射范围宽广,冲破政治、经济、宗教、教育等因素造成的障碍,跨越年龄、性别、职业、阶层、地域等等的界限,为大众所喜闻乐见,雅俗共赏。而大众文化中的“文化”,无疑是广义的文化概念,即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在内的广泛的社会文化。 大众文化是以消费为中心,以大众传媒市场流行为走向,以文化时尚为内容,以社会大众为对象的文化样式。商业性、流行性和庞杂性是大众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商业性。大众文化的商品性能压倒非商品性能,直接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制约,是要市场上的大众拿钱购买和消费的。这就决定了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即它是商业性文化。 第二,流行性。大众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最新文化时尚的表现。只有流行才有市场,流行性是大众文化生命力之所在。“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没几年”,正是大众文化流行性的写照。 第三,庞杂性。由于大众文化在构成上的复杂性,以及产生大众文化的社会复杂性,使得大众文化先天带有自发和盲目的成分,具有庞杂性的特征。 大众文化的积极意义在于,它打破了文化阶层对文化的垄断这种文化特权现象,使文化从文化的金字塔里走出来,走向民间,走向广场,走向家庭,与亿万普通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生直接的关系,成为他们的日常活动,使文化(特别是狭义的文化艺术)摆脱了过去那种只依附于极少数人的寄生性,而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性。

建筑美学的知识点

艺术史和美学史上的6种解释:美学标准 作品必须体现艺术家精湛的技艺 作品必须给人愉悦的感受 作品必须传达艺术家的情感 作品必须传达重要的道德教训,或帮助我们过更美好的人生 作品的形式特征必须具有和谐和美感 作品必须展示艺术家对现实的洞察 什么成就了伟大的艺术? 作品必须体现艺术家精湛的技艺 艺术家的技艺一直不是哲学史和美学史关心的重点,通常也不构成任何哲学家之艺术观的核心。 欣赏艺术作品与艺术家本人全无关系,这等于说人们不需要考虑艺术家的艺术技巧。 罗杰·斯克鲁顿“一个人若觉得风雨侵蚀而成的塑像与手工雕刻的作品之间毫无区别,他就没有阐释作品甚至理解作品的能力。” 作品必须给人愉悦的感受 艺术给人带来的愉悦,被视为艺术价值的关键,但强调“适度”。 康德清楚的区分,他认为,真正的审美愉悦是非功利的。 作品必须传达艺术家的情感 艺术作品必须传达艺术家的情感。艺术作品反映了艺术家的情感,并把这种情感传递给欣赏者。 托尔斯塔认为,艺术作品旨在诱发观众、读者或听众的情感。 作品必须传达重要的道德教训,或帮助我们过更美好的人生 托尔斯泰认为,无论我们沉浸在一件艺术作品当中还是以其他方式来欣赏它,完全是个主观问题。任何试图对审美趣味标准作出客观规定的尝试注定都会失败。然而,有一个方法可以让我们客观地评价艺术作品,那就是它的道德内容。 席勒认为,通过艺术,我们得以向世界敞开;一个创造性的戏剧给我们的启示,甚至都能使我们了悟世界的意义。艺术使我们的身心得以修养,帮我们走向自我提升之路。 作品的形式特征必须具有和谐和美感 有些哲学家认为,艺术作品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它描绘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而是体现在它以何种形式组合而成。 作品必须展示艺术家对现实的洞察 通过揭示现实世界的一些重要的一般特征,艺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 荀子,音乐反映了天道的和谐,通过养成正确的音乐欣赏方式,我们就能深刻理解终极真是。叔本华,艺术反映了真实世界的基本特征——意志,它是宇宙一切活动背后的动力。 康德对于“美”的定义:美得概念是人类思想的一种独特、自主的运用。 美学的首要任务,就在于对某种思想认识的正确理解,即对体验和判断能力的理解。 建筑美学与建筑理论: 建筑理论的意图在于阐明准则、规律和规则,它们指导着建设者的实践。 维特鲁威、阿尔伯蒂等,为建筑各部分的系统结合和建筑部件的装饰制定了许多规则。 只有当建筑理论具有普遍效果时,才能对美学有所冲击,因为那时他必须以取得建筑美的本质为其目的。 建筑的明显特征:功能性 首先,实用功能。建筑是人类生活、工作和进行礼拜的地方。在决定某种形式之前,建筑首先要满足需求和愿望。

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

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 舞蹈是人类生命中最为重要、最活跃、最充分直接的 情绪,是人类历史上最基本古老的艺术,它表现了人肢体运动的艺象美。歌舞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舞蹈同人类其他进步文明一样,都是社会发展的表现。舞蹈不是一种仅仅靠身体来表达情意的形式,而是通过与音乐节奏结合组成的种文化艺术,我们的一切情绪如喜怒哀乐都可以以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舞蹈艺术来源于生活,并反映生活,是一种既通俗又高雅的艺术。舞蹈表演通过肢体语言的变化、节奏音乐的渲染和情感因素的融入来完成艺术的展现。舞蹈表现人的内在情感、理想、思想等方面,它以内在的心动、情动去驾驭外部的形动。舞蹈和舞蹈审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舞蹈艺术本身得以产生舞蹈审美。审美特征是体现一部舞蹈作品艺术高低的重要标准,要求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紧紧把握住独创性这一点,在选取舞蹈题材和主题上标新立异,同时还需要加入抒情性因素,带给观众生动形象的舞蹈欣赏。 1情感美情感作为一切艺术的共同审美特征,早已被人们所认 知。而舞蹈作为艺术中的重要一种,情感自然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事实的确如此,舞蹈美千真万确是舞蹈艺术的重要审 美特征之一。许多舞蹈艺术精品充分而有力地证明了这点,例如,舞蹈《红绸舞》表达了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当家做主人的欢欣鼓舞之情;舞剧《红楼梦》表达了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真挚、复杂、曲折、悲剧的爱情……不胜枚举。因为情感性的存在,可以让人从欣赏舞蹈的过程中尽情感知舞蹈所蕴含的美感。舞蹈艺术的创造主要是结合人们日常的感进行的创作。它来源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主要是通过人体动作来对其情感进行充分表达。舞蹈艺术情感美的审美特征,要求所有舞蹈创编人员,满怀激情地选择富有情感含量的题材,从而创作出含情量极高的舞蹈作品。由此可见,情感美的审美特征对于舞蹈艺术而言,是何等重要。 2独创美独创美赋予舞蹈作品一个独立可行的空间,无论是题材

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发展关系

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发展关系 吴宇亭 摘要:地域文化是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的,不是固定不动的,而建筑设计现在越来越商业化、工业化,缺少了自我的个性,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结合越来越少。 关键词:地域性、文化、建筑设计 Abstract:The local culture is in constant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not stationary, but now more and more commercial building design,industrialization,lack of self-personality,architectural design combined with fewer and fewer local culture. Keywords:regional,cultural,architectural design 引言: 当今的建筑设计越来越趋向于机械化,同一个建筑你感受不到任何的特色,总会觉的建筑都是一样的,哪个城市都可以看到类似的建筑。建筑越来越失去了它本来的特色,越来越不能够表现当地建筑的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失去了他固有的文化形态。 一、.地域性文化的回归 1、文化与建筑 文化,广义上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则是文化发展的历史连续性的基础(引自辞海)。 建筑的本身就是当地的人们根据本地的自然环境,以及经济技术条件所创建的,来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由于这些条件都是因时、因地而异的,所以一个建筑理应既能反映它所建造的时代特征,包括经济、技术以及人们的思想状态,又能反映它所处的地域特征。各种优秀建筑的产生都离不开当地的人文状态以及社会风气。一件传世的建筑作品,往往会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精神和文化的象征,成为一个城市永久的标志性。 勒.柯布西耶曾指出,建筑应成为时代的镜子。建筑反映了国家和地区文化的水平,是时代历史的纪录。一部建筑史本来就是地域文化发展的总和。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类型,看有明显的时代和地域特征。从设计进程的最早阶段开始,建筑

审美与文化关系密切

审美与文化关系密切 审美与文化关系密切。审美活动可说是一种受制于文化意识的生理活动,因它必然包含着一个“刺激——反应”的过程。即外在的事物通过人的感官,刺激了入的大脑皮层,人的大脑作出一定的反应。当然,审美活动的这种“刺激一反应”过程有它的特殊性,因它是情感性的,自然不同于一般的认识活动。但作为“刺激——反应”的生理过程,乃是一样的。作为一个“刺激一—反应”过程,审美问题也就是外在的物理现象与内在的生理、心理现象的关系问题。所以,审美活动必然受文化意识的影响和规范。苟子在《苟子·法行》中有段话颇能说明这一问题。他说:“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诗》口:‘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此之渭也。”古今中外之美玉就其物理性能言之,大约无所不同;但古今中外之人,是否都会对玉产生美感呢?甚至产生仁、智、义之类的心理反应?显然不可能。只有我们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中国人,因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才会产生如此之美感。同理,初来中国的西洋人往往为中国特色的园林大为惊讶。中国的一些传统画家,往往不欣赏西洋绘画,甚至认为“虽工亦匠”’“不入凶品”。(见邹一桂《小山画谱》) 审美活动就这样受制于文化意识的,所以我们研究传统的审美文化,一开篇就得讨论其与文化之关系。 一、文化和审美文化所谓传统文化,就是经时间的洗礼而沿传下来的一定阶级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巾审美文化则是整个社会文化的蚤耍组成部分。对审美文化的理论界说,隅前尚处亨创阶段,在审美文化理论中,存/1着一系列未经深入探讨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它是界十美学和文化学的边缘性科学,对它的深人研究,直接有赖于美学和义化学的现有研究的从体性成就。我国美学的研究,虽已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在衬会主义新时期,出于对外开放,引进了曲方各种流派的美学理论,这对建设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无疑有着极大的启发作用。仅见的说来,美学尚处于前科学阶段,因为对美学的研究对象尚有不同的争议。晰文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我国长期来缺乏必要的重视,虽在八十年代掀起厂热潮,但育至目前尚无一部系统而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学专著或中国文化史、中同文化学说史这说明建设科学的文化学还须走一段艰巨的道路。鉴丁L述原阅,我国对审美文化的研究方才起步。 所谓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继承全部人类经验的—种重要机制,通常指的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巾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专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在文化小应区分:个相对独大的层次,即物质的、精神的和艺术的;巾审美文化,既是物质文化的一个必要方面,也是精神文化和艺术文化的一个必要方面,其巾每一方面都仑某种特点。这里,最为重要的是要把审美文化与艺术文化这两个概念的内容加以明确的区分。 艺术文化足以艺术性为其特点的,专供社会审美需要的文化,它包括各类文学、艺术及工艺品,活动的范围涉及艺术价值的生产和消费、艺术价值的保存和传播,以及对艺术价值

论建筑背后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论建筑背后所蕴含的文化 建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熔铸、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审美追求,建筑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显示出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精神文明,以其触目的巨大形象,具有四维空间(包括顶面)和时代的流动性,讲究空间组合的节律感等,而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画”、“无形的诗”和“石头写成的史书”。中国古代建筑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东方最为显著的独立的工程技术,也具有特殊的建筑形式。在这种人工营构之物中,具有中国人所特有的精神,即“中和”、“亲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我自然”、“返璞归真”的美学思想。 例如中国北方的传统建筑四合院,是我国古老、传统的文化象征。“四”东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这就是四合院的基本特征。四合院的房屋布局是既定的,对家庭成员的居住安排也有严格规定,反映出传统大家庭的等级观念,“长幼有序”的传统要求。布局上一般是正房高于侧房,面积也比侧房大,住房安排上一般是家长住在正房,晚辈住在厢房霍泽华耳房,一家老少,从上到下,什么辈分的人住什么样的房,一切都是按规矩来,没有可争议的。这种安排不仅突出了家长的地位,而且有助于家族内部的秩序,强化等级观念。内宅中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老一代的老爷、太太居住。北房三间仅中间一间向外开门,称为堂屋。两侧两间仅向堂屋开门,形成套间,成为一明两暗的格局。堂屋是家人起居、招待亲戚或年节时设供祭祖的地方,两

侧多做卧室。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东侧为尊,由正室居住,西侧为卑,由偏房居住。东西厢房则由晚辈居住,厢房也是一明两暗,正中一间为起居室,两侧为卧室。也可将偏南侧一间分割出来用做厨房或餐厅。 此外,四合院还内含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院落中的门楼、门墩、照壁、花坊、房檐屋脊和门窗等处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出人们对美好、幸福、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替、门头上的吉祥语,附在抱柱上的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鹊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有如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四合院的建筑设计正是符合了儒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又如故宫在设计建造时,遵循了许多儒家的原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前朝,后市,左祖,右社。”所谓前朝,是指宫殿的前面是百官议政的朝堂;所谓后市,是指皇宫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交易市场,以满足宫廷生活的需要;左祖,指的是皇宫的左面,是皇帝祭祀祖先的太庙;右社,指皇宫的右面,是皇帝祭祀土地神、谷物神的社稷坛。故宫的建筑都严格遵循对称的规则,沿一条南北走向的中轴线排列,而这条中轴线上的建筑,更以故宫为重心,这些建筑都坐北朝南,体现着皇帝的至尊。午门是故宫的正门,红墙黄瓦,朱漆大柱,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平面呈“凹”

舞蹈的审美特性论述

一、舞蹈的动律美 舞蹈通过其特定的艺术形式表现出丰富的艺术情感和认知力,其承载了几千年来的民族文化,鲜明的展现出我国各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这里提及的独特艺术形式实指动律,动律是舞蹈艺术的灵魂,是区分不同舞种和艺术风格的核心标志。而动律美则是舞蹈艺术的审美价值。动律是舞蹈艺术的内在灵魂,通过富有节奏感的形体动作来展现出舞蹈艺术的魅力。舞蹈艺术并不是日常生活中毫无规律性的形体动作,由于这些动作没有进行艺术处理,所以无法给人带来美的感受。舞蹈中的节奏感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与人的形体动作相互的配合,并植入富有韵味的动律美,才成为了舞蹈艺术的核心。简言之,在舞蹈中通过个体的形体动作来营造出节奏感,例如腰、四肢等,与此同时还要在节奏中植入动律才能构成完整而又富有审美性的舞蹈艺术。而动律美则是随着肢体在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加以韵化,这里所说的韵化是指舞蹈艺术中以基本的形体动作为基础,再融入多变的动律,把音乐、表情以及动律三者完美的糅合在一起,给人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享受。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得知舞蹈艺术的动律美不仅要借助人的形体动作来诠释出舞蹈的内涵, 还要舞者对配曲的主题内涵以及其中的思想情感,通过自身的表情变化和肢体动作生动的演绎出来。因此,舞蹈作为一门综合的艺术形式,充分的体现了舞者对外界事物的客观认识,并把这些认知进行加工使其富有美感。舞蹈艺术的动律美是我国每一个民族的舞者共同追求的审美境界,例如藏族的舞蹈艺术,舞者会利用服饰的袖子跟随者肢体动作的转变而勾勒出美的意境,把藏族的文化风以及由内到外的艺术美淋漓尽致的呈现出来。试想一下,如果舞者没有充分的理解舞蹈中的美与精神,那么不论舞者的肢体动作和节奏如何的出彩,也难以呈现出舞蹈中审美内涵,这也就不能称为是舞蹈艺术了。另外,动律也在不同程度上强化了舞蹈的表现艺术,例如在我国壮族极为流行的采茶戏中,舞者就把采茶过程中的肢体动作与全脚等步法相结合,即使是在舞台的表演中也把采茶时的形态摸样形象的营造出来了。 二、舞蹈的整体美 舞蹈造型是舞蹈整个舞台艺术的有形表现,特别是新时期的舞蹈艺术,尤其要结合舞台的灯光、音效、舞美等,使整个舞蹈形成一个整体,通过舞蹈队形的变化,形成富有感染力的艺术效果。舞蹈造型是遵循一定审美要求的过程,从整个舞蹈构图来看,有分散集中、平衡整齐与多样统一等几种分类:分散集中是舞蹈演员在舞台上展现的整体风貌,分散的造型使得舞台饱满,而集中造型则起到特写效果;平衡整齐也是新时期舞蹈审美艺术的基本要求,节奏鲜明,动作和谐,舞蹈演员以舞蹈中心进行扩散,保持整个舞台的平衡,使得观众形成稳健协调的观赏效果;多样统一则要求舞蹈艺术具有创新要素,敢于打破常规,形成富有时代意义和个性特点的舞蹈造型,形成眼前一亮的视觉效果。 三、舞蹈的灵魂美 情感要素是舞蹈审美艺术的核心灵魂,有了舞蹈的动作编排和造型设计,更加要突出舞蹈艺术的情感需求,犹如一盏华丽的灯,释放五彩斑斓的光芒。舞蹈艺术在进行舞蹈编排之前,一定要对舞蹈的主题思想进行了解,从舞蹈所要表达的主旨基础上,进行情感的释放和身体的舒展,才能通过自己的动作造型真实的反应舞蹈所要体现的深度和广度。舞蹈什么艺术的情感要素,不是舞蹈者个人的情感要素,而是所有的舞蹈演员作为一个整体所体现的一种思想或者一宗心情,舞者在进行角色转换以前要进行个人的情感转化,用角色感情来实现舞蹈审美艺术这一创作过程。例如舞蹈《巴黎圣母院》表达的是艾丝美拉达受刑中的苦痛和忧伤,而舞蹈动作使用夸张的艺术形式,通过融入舞者的感情,仿佛自己就是受刑中的艾丝美拉达,悲伤的情感自身体流露出来,才能有效的感染观众。 四、舞蹈的内涵美 一个好的舞蹈作品应是在真正切入到人的生命精神状态之中,准确地把握并开掘人的深层心理变化,深刻地呈现出人的特定生存状态的作品。舞蹈创作的价值领域是审美活动,而这

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探析

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探析 摘要:新时期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国内地域文化也受到了一 定的影响,更多现代文化融入到地域文化当中,也使得地域文化环境艺术氛围得 以改变,因而我国地域文化取得了全新发展成绩。受外国文化入侵与冲击影响, 使传统地域文化环境变化,难以遵循既有发展轨迹。而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 中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所以有必要实现传承与创新。基于此,文章将地域文 化作为研究重点,阐述其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地域文化;环境艺术设计;传承;创新;探析 一、地域文化和环境艺术设计关系阐释 环境艺术设计和地域文化是互相影响与作用的关系,以地域文化视角探索 环境艺术设计风格,能够融入大量文化认知,同时在精神诉求层面也会获取全新 文化内容。特别是蕴含地域文化内容的生活,要求环境设计能够与地域发展需求 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地域全面可持续发展[1]。在环境设计中,地域文 化是最关键的来源,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环境艺术在有效美化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也将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真实地体现出来。在融合科学技术、人文理念以及自然 科学的基础上,使得环境艺术可以借助地域文化得以深入发展,在实际设计和现 代科学技术有效融合的同时,实现理论实际同步发展的地域文化,与精神文化的 融合趋势相适应。对于环境设计艺术来讲,致力于对地域文化状况的研究,实现 设计的延伸性发展。如果以长远角度思考,通过有机融合地域文化和生态环境的 方式,能够确保两者的有效传承和发展[2]。 二、地域文化融入于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具体表现 我国是文明古国,同样也是多个民族聚集的国家,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 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各民族的生活习惯也各具特色,为中国文化的绚烂多彩发展 提供了必要的保障。然而,在各区域范围内,人们会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 将地域文化真实地体现出来,而且地域环境建筑艺术也突显了民族风格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方面,地域文化集中表现在各地区标识性建筑亦或是人文建筑方面。 以江南水乡为例,其河网密集度较高且由流水环绕,使得房前屋后形成了小桥流 水为基础的空间布局。特别是江南地区的民居一般都是黑白灰为主色调,为了能 够与江南气候特点相适应,在布局方面会采用穿堂传统布局,注重空间明亮性与 宽敞性[3]。另外,在建筑风格方面,更强调建筑整体细节的雅致性,尤其是屋檐 与门窗,会选用复杂纹饰雕刻,而很少通过彩色修饰,以免对布局风格造成不利 的影响。除此之外,在房屋处理方面,多以褐色与墨绿色为主,和白墙灰瓦相互 映衬。 三、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传承与创新中的应用原则 (一)环境艺术设计和自然环境的融合 实施地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应将自然环境当做主要对象。结 合地域文化设计作品可以发现,几乎全部的设计师都会将自然放在首位,而且在 设计过程中,仍将环境艺术设计当做核心内容。特别是环境艺术设计方面,更强 调设计和地域文化之间的有效融合,进而优化设计工作自身特点与文化环境的结 合效果,将设计所蕴含的本土精神充分地彰显出来。 (二)环境艺术设计和地域文化的融合 基于地域背景,有必要正确认知环境艺术设计与地域文化设计,才能够实 现两者的有效融合,以保证对自然地形与地貌形成系统化地了解[4]。当前,在大

浅谈建筑之美

浅谈建筑之美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2012 年 5 月

浅谈建筑之美 摘要:本文通过对建筑美的涵义的界定,阐述了对建筑美的产生与发展,及建筑美的特征和原则等几个方面的一些感受与认识,提出并总结了当代建筑审美认知趋势和当代建筑的审美准则。 关键词:建筑美建筑美学评价因素审美准则 建筑是伴随着人类成长的一部史书。自有人类开始,人类就不断地创造着建筑物与建筑艺术。从原始岩洞、树木巢居到罗马建筑的宏大壮阔,再到哥特建筑的奇异灵动,乃至现代建筑的理性表达,建筑美始终在不断的建筑追求中被表达着。建筑是人类按照实用要求,在对自然界加工改造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实体。同时又是在这个加工改造过程中运用了美学规律,注入了审美理想。 1 建筑美学的内涵 建筑美是城市美丽的音符。建筑和谐,人才能诗意栖居。建筑美学,这一学科遵循学科发展,顺应时代要求应运而生,方兴未艾。其任务不仅在认识和解释客观的建筑艺术现象,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于进一步更好地指导“建筑学”的发展和提高。我们知道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协调观点。建筑美学中要求用这个观点去理解造型艺术上的规律和法则,也要用这个观点去处理建筑的科技性和艺术性的关系,研究建筑艺术的特点,并最终落脚于和谐之美。国语 《楚语》曰:夫美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这个定义道出了美的本质特征“和谐”。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的说法,形象地说出了建筑的形式美是有法则可循的,其最高层次的法则就是和谐美。从构图角度讲,和谐美包含了曲线美和对称美,是建筑形式美的综合体现和最佳体现。而建筑除形式美之外,还有一种更为重要的美,那就是内涵的“生机美”。如果说形式美是建筑美的肉体,那么生机美则是建筑美的灵魂。和谐创造美,建筑的和谐不仅使建筑本身的美得以展现,更令由众多建筑组成的城市美不胜收,令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美好之中。 2 建筑美的产生与发展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有关建筑的观念和美学知识随着人类对主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化,其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地拓展和变化。人类建筑及其美学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历程经历了六个阶段:(1)实用阶段。自原始人类的建筑产生以来,最初主要是把建筑当作遮风避雨,防止野兽侵袭的生存手段。把这种观念理论化的代表人物是公元前1世纪的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他所著的《建筑十书》首次提出了“坚固、使用、美观”的建筑三原则,以安全使用为出发点,并且有了美观的要求。该书为建筑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有些经验和技术原理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2)艺术阶段。这是把建筑奉为“艺术之母”和“凝固的音乐”的阶段。以14世纪~ 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为代表,反对神权,要求人权,追求自由和人文主义现实思潮,大大推动了建筑观念的发

成都地域文化特色

前言 “我们生存的城市环境,不是越来越有差异,而是越来越雷同。……不仅如此,这种情况还愈演愈烈,一个城市在拷贝着另一个城市,而正在城市化的乡镇却拷贝着更加恶俗的城市。……那时,你见不到相同的面貌,你每到一地,都会感受到独特的地域文化的关于独特空间的构成。”对于马钦忠在《公共艺术基本理论》一书中所提到的城市问题,吴良镛在《广义建筑学》一书中也同样指出:“现在全世界城市正面临所谓‘特色危机’。几十年来我们一度对巨大的建设量颇为自豪。曾几何时,在全国范围的大兴土木之后,惊然发现,‘南方北方一个样’、‘城市城外一个样’,对清一色的单调的建筑样式,人们越来越不满,并提出了批评。”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我们对公共艺术的需求不是仅限于形式上的基础层面,而应该越来越注重内在的精神。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设计者们也似乎体会到了大众的精神诉求,开始放慢脚步,回望曾经的城市痕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在此时开始反复被大众所提及,一方水土孕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孕一座城市,这样的联系也使得快速发展下的公共空间除了其本身的作用外,更肩负起了传承和发扬地域文化精髓、推动城市发展、塑造城市形象的使命。作为城市人流量相对密集的公共场所,公共艺术是传达城市名片,传承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公共空间,为此,把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当中,从而提升城市整体品味,满足市民精神诉求,促进城市建设发展。由于当代艺术的多样性,公共艺术的形式和载体更加丰富多元,当代公共艺术更加重视文化属性,艺术如何发展、怎样发展重新摆在了我们面前,因此城市公共艺术应以地域文化为导向来督促其自身的发展和创新,也成为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原因。

旅游文化与审美

其中以自然环境说影响最大。文化是在一定地理条件下人类社会实践(劳动、社会分工、学习、教育等)作用的结晶。⑴地理环境是文化生成的重要外因;⑵劳动和分工是文化产生的重要内因;⑶群体生活、实践和创造、学习和效仿、传授和教育、交流与融合、历史基础等也是文化生成的原因或影响因 游者;⑵旅游审美客体:是指旅游审美行为所及的客体,具体地说,就是具有审美价值属性(即符合“美的法则”)并与主体结成一定审美关系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⑶旅游审美关系:是指在旅游活动中,主体的审美需要、审美结构与客 ⑴自然审美文化:以大自然为载体的审美文化,也可谓之 造过程,旅游者所到之处,必然会以审美的态度观察、体验这些美,由此形成一种社会审美文化形态;⑶艺术审美文化:是指旅游者与作为旅游审美客体的各种 ⑴悦耳悦目:以悦耳、悦目为主的全部审美感官为体 透过眼前或耳边具有审美价值的感性形象,领悟到审美对象某些较为深刻的意蕴,获得审美感受和情感升华;⑶悦志悦神:主体在观赏审美对象时,经由感知、想象、情感尤其是理解等心理活动,从而唤起的那 感受自然与人的心情的契合⑵山水审美偏爱不同:中:阴柔美形态、虚幻景;西:阳刚美形态、险峻美⑶山水审美情趣不同:中:人与自然的融合,情景交融,讲究“物我合一”;西:虽然也讲究人的心情与自然的契合,但是将人与景置于不同的位置进行“对接”,互作观照⑷山水景观的人文性表现不同:中:特色点化、诗文的描绘、神话故事与传说的渲染、与宗教的结合,多是歌颂勇敢、智慧和战胜邪恶;西:戏剧、小说描绘的环境和传说依附,多带有传奇和悲壮的 中国园林的分类:⑴按归属分类:①皇家园林:特点是规模较大、气势恢宏、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