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脑屏障ppt

合集下载

生理心理学第一章Bppt课件

生理心理学第一章Bppt课件
神经胶质细胞
数量上:神经胶质细胞为神经元的10倍。 体积上:各占脑体积的50%(胶质细胞)
45%(神经元) 星形胶质细胞:源于外胚层 少突胶质细胞:来自外胚层 小胶质细胞:来自中胚层
星形胶质细胞
功能: 1.调节细胞外间隙内化学物质的含量。 2.与毛细血管接触,构成血脑屏障。 3.其细 突起分成纤维网,深入到含有突触的狭小区
突触的一种形式。20世纪30年代就发现运动神经 纤维兴奋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ACh).乙酰胆碱加到肌肉上能够引起肌肉收缩。 箭毒对神经纤维并没有作用,对肌纤维也没有影 响,但是当蛙的神经肌肉标本被用箭毒溶液浸泡 后,电刺激神经纤维就不引起肌肉收缩。箭毒的 作用部位是在神经和肌肉的接头部位。
域内并包围之。 4.在发育过程中引导神经纤维按照正确目标生长。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 5.作为钾和水的贮存池神经元产生的代谢废物由胶
质细胞带入血流,清理出去。神胶质细胞 数量上:神经胶质细胞为神经元的10倍。 体积上:各占脑体积的50%(胶质细胞)
45%(神经元) 星形胶质细胞:源于外胚层 少突胶质细胞:来自外胚层 小胶质细胞:来自中胚层
组成:胶质细胞和上皮细胞。 蛋白质和脂质的通透性最小。 不同部位不同年龄脑脊液化学成分不同。 影响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因素:精神分裂症、癫痫、
脑膜炎、颅外伤、强电流、组织胺等增强通透性。 肾上腺素、吗啡、氯丙嗪加强屏蔽的保护作用。
突触的形态结构
典型的化学突触:突触前膜,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突触膜:5-6nm。 突触前膜:胞浆面有致密的物质堆积,蛋
白质,呈梯形排列在底部,突触小泡。 后膜:胞浆面有致密的物质堆积。
突触间隙:10-30nm.

兽医免疫学《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课件

兽医免疫学《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课件

能识别的抗原种类少,可识别CD1分子提 呈的磷脂和糖脂类抗原,没有MHC限制性
五、B-1细胞
主要分布于胸腔、腹腔和肠壁固有层中 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CD5+mIgM+B细胞 在机体早期抗感染免疫和维持自稳中具有重
要作用 B-1细胞产生抗体的应答特点:①48小时
内产生以IgM为主的低亲和力抗体②不发生 抗体类别转换③无免疫记忆
第二节 固有免疫细胞
固有免中性粒细胞
NK T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γδT细胞 B1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
吞噬细胞
(
单大
核吞

噬 细
胞胞
)
(
小中 吞性
噬 细 胞
粒 细

)
(

泡大
巨 噬
吞 噬 细
细胞
)

巨噬细胞吞噬作用 (大吞噬细胞)
多能造血干细胞
淋巴系前体细胞
髓系前体细胞
NK
T
B
髓系DC
单核细胞
GM-CSF TNF-a IL-4
中性粒细胞
NK细胞 T细胞 B细胞 淋巴系DC
髓系DC
巨噬细胞
(一)中性粒细胞
有很强的趋化作用和吞噬功能 局部感染时,中性粒细胞迅速穿越血管内皮 细胞进入感染部位,发挥吞噬杀伤和清除作 用
能表达IgG Fc受体和补体C3b受体,通过调 理作用促进和增强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杀菌 作用
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
1、固有免疫应答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DC、巨噬细胞
2、固有免疫应答影响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类型 巨噬细胞、mDC产生IL-12,诱导形成Th1细胞,介导 细胞免疫应答 肥大细胞、NK T细胞产生IL-4,诱导形成Th2细胞,介 导体液免疫应答

血脑屏障及其突破课堂讲解

血脑屏障及其突破课堂讲解

能有关。有一种β—淀粉样蛋白质与老 年痴呆的发展有关,通过影响血脑屏障, 可以减缓这种蛋白质的积累。
Hiv与血脑屏障:
耶鲁大学医学院和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人 研究者们采集了72份美国加州旧金
山的 HIV 新近感染者的血液和脑脊 液样品。他们发现,仅仅在几个月 内,70个人中的脑脊液中可以检出 HIV 的存在。被试验者中的四分之 一段时间之后,这些HIV病毒逐渐发生变异, 一的人在一年后,被发现他们体内 开始变得不同于血液循环系统中的那些 HIV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 HIV 可以独立 病毒颗粒。 于血液循环系统中的 HIV 完成复制。 然而,针对血液中的抗 HIV药物并不能很好 地杀死那些在脑部存在的变异后的 HIV病毒, 可能对清除 hiv 病毒储存库有潜在效 因而在一定时间之后,这些存活下来的变异 果。 hiv 病毒的储存库有相当一部分 HIV病毒能够对神经系统和精神健康产生很 躲在脑子里头。一些现有的储存库激 大的负面影响,比如可以造成大脑的萎缩。 活剂由于分子太大无法作用于大脑。 这个技术很有可能能帮助攻克hiv。 员们发现,在 HIV 感染后的四个月内, HIV 病毒就可以突破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并在 大脑中稳定存在。
当大脑生病的时候,这反而变
成了累赘:脑部肿瘤,帕金森, 阿兹海默,精神分裂 ... 等等等, 很多机理上对它们有效的药物, 都被会血脑屏障无情的拒之门 外
血脑屏障的阻碍:
更宽泛的来说,大多数药物,
由于“体型”或者“体质”的原因, 都无法越过血脑屏障。只有一些 特别设计的药物,通过“易容术” ,可以伪装成良民,透过屏障, 渗透进大脑。但是这些药物的体 量有限,一些化疗药,在最佳的 情况下,也只能渗透进20%,有 效性并不高。而且,易容术的适 用范围比较窄,并不是所有药物 都能靠整容蒙骗过关。血脑屏障 ,就这样,成为了每一个研究神 经类药物的研究者的噩梦。

脑脊液检查结果分析培训课件

脑脊液检查结果分析培训课件
脑膜炎
脑水肿
脑脊液吸收受抑
颅内占位病变
脑脊液检查结果分析
12




蛛网膜下腔阻塞
脱水
循环衰竭
脊液漏
脑脊液检查结果分析
13
3)收集标本:分别收集于3个无菌试管
①第一管:1-2ml→细菌学检查
②第二管:1-2ml→生化和免疫学检查
③第三管:1-2ml→细胞计数、分类
标本采集后必须立即送检,一般不能超过
CSF中肿瘤C一般分为四种类型:
原发性肿瘤C.
继发性肿瘤C.
白血病C

L瘤C.
脑脊液检查结果分析
38
5.CSF肿瘤C
肿瘤C的异常特征:
(1).C本身的改变:

A.核的改变:

▲ 核大,核浆比例失常核的染色质增多.

▲ 核的形态和结构异常.

▲ 核分裂的活跃.

脑脊液检查结果分析
39
可呈弱阳性
原理:蛋白 + 碳酸→蛋白盐→混浊或
沉淀
②定量试验
原理:蛋白 + 生物碱 → 混浊
浊度与蛋白量成正比
脑脊液检查结果分析
参考值:200-00mg/L
43
CSF蛋白含量明显低于血浆蛋白含量,
CSF蛋白含量仅相当于血浆蛋白的0.5%.
不同部位CSF蛋白含量也略有不同,不同
年龄CSF蛋白含量也有不同.
MS.病脑.GBS.脑囊虫病.
* 在MS患者CSF C计数正常情况下出现浆C
则有助于MS的诊断.

脑脊液检查结果分析
34
2.单核吞噬 C
A.单核样 C-为正常人CSF中的细胞.占 30%,

组胚人体六大屏障

组胚人体六大屏障
目录
01
血脑屏障
03
胎盘屏障
05
滤过屏障
02
血胸腺屏障
04 气血屏障
06
血睾屏障
血-脑屏障
它由脑连续毛细血管内皮、基膜和星形胶质细胞形成 的胶质膜组成。内皮细胞是血-脑屏障的主要结构, 它可阻止血液中某些物质进入脑组织,以维持脑组 织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毛细血管及其周围的结构,具有屏障作 用。它由五层组成:1、连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的 紧密连接;2、内皮外连续的里膜;3、血管周隙, 内含巨噬细胞;4、胸腺上皮细胞基膜;5、连续的 胸腺上皮细胞。该屏障的作用是阻止血液抗原物质 和某些药物进入胸腺皮质,维持胸腺内环境的稳定, 保证胸腺细胞的正常发育。
胎盘屏障
由绒毛血管壁、绒毛间质、基底膜和绒毛上皮组成的 屏障结构,可避免母体免疫细胞与胎儿组织接触, 防止胎儿被母体排斥。
气-血屏障
指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通过的结构,又称呼吸膜。 气-血屏障很薄,厚0.2~0.5um,有利于气体交换。 它由肺泡表面液体层(含表面活性物质)、I型肺泡 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及内皮 共同构成。
滤过屏障
血管球毛细血管的有孔内皮、基膜和足细胞裂孔膜三 层结构称滤过屏障。
血-睾屏障
由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结缔组织、生精上皮基膜 和支持细胞紧密连接组成,其中紧密连接是最重要 的结构。它的功能是阻止某些物质进出生精上皮, 维持有利于精子发生的微环境,还能防止精子抗原 物质逸出到生精小管外面引发自身免疫反应。

脑脊液检查PPT课件

脑脊液检查PPT课件
来源:
70%来自脑室系统脉络丛的超滤与分泌 30%由脑室的室管膜和蛛网膜下腔产生。
去路:蛛网膜绒毛回收入静脉。
编辑版ppt
3
脑脊液的主要功能: 1)缓冲作用 2)调节颅内压作用 3)营养作用 4)维持正常pH值
血脑屏障(血液与脑脊液之间):
具有对某些物质选择性的通透作用,防止血液中 的有害成分进入脑脊液中,对维持脑脊液成分的稳 定起了重要的用。炎症、损伤、肿瘤、缺血、缺氧 等原因均可致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从而使脑脊液 的性状和成分发生变化,通过对脑脊液的检查,可 帮助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编辑版ppt
20
免疫学检查
免疫球蛋白检测
IgG:0.01~0.04g/L
IgA:0.001~0.006g/L
IgM:0.00011~0.00022g/L
意பைடு நூலகம்:
IgG 多发性硬化,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结核性脑膜 炎
梅毒性脑膜炎
IgA 各种脑膜炎,脑血管病变
IgM 新近感染,脑肿瘤,多发性硬化(正常脑脊液
编辑版ppt
18
细胞数量/外观 细胞分类
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
1~20×109/L 外观浑浊 <1000×106/L 毛玻璃样浑浊
<500×106/L 微浊
编辑版ppt
中性粒细胞为主
淋巴为主,但中 性、浆细胞均可 见 淋巴细胞为主
19
细菌学检查
化脓性脑膜炎 可找到革兰氏染色G+球菌 结核性脑膜炎 薄膜抗酸染色阳性 隐球菌脑膜炎 涂片墨汁染色隐球菌阳性
编辑版ppt
14
氯化物
腰椎: 120-130mmol/L
(为维持渗透压平衡较血浆高20%。)

感染免疫ppt课件优选全文

感染免疫ppt课件优选全文
40
一,抗细菌的固有免疫效应 屏障结构 吞噬细胞 体液因素
41
屏障结构
1.皮肤与粘膜
(1)机械性阻挡与排除作用
如上皮细胞脱落,纤毛运动等 (2)分泌杀菌物质,如乳酸,脂肪酸
(3)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
42
2.血脑屏障
血脑屏障: •软脑膜 •脉络膜 •脑毛细血管 •星状胶质细胞
43
吞噬细胞
小吞噬细胞 中性粒细胞 大吞噬细胞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53
防御素(defensin)
•小分子多肽,位于中性粒细胞中 •作用于胞外菌,破坏细胞膜
54
固有免疫作用:
吞噬细胞 NK细胞 T细胞
55
特异性免疫效应
(1)胞外菌:体液免疫, B细胞介导
• 效应分子:抗体(免疫球蛋白)
• Th2细胞辅助(IL-4,5,6,10)
• 体液免疫的作用机制:
• 抑制病原菌粘附 • 调理吞噬作用 • 中和细菌外毒素 • 与补体联合溶菌作用 • ADCC-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如结核杆菌,只被吞噬但不被杀死。引起吞噬 细胞死亡,或扩散感染
3,组织损伤
吞噬过程中溶酶体释放蛋白水解酶,破坏正常 细胞
47
慢性肉芽肿内含有大量感染TB的M
48
体液因素
– 补体(complement)
• 球蛋白, M,肠上皮细胞产生; • 三条途径:经典,凝集素,旁
路途径激活; • 产生生物学活性分子,作用机制:
病毒
HBV EBV EBV HHV-8 HPV亚型 HPV-16、18 HTLV-1
34
(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损伤
✓ 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损伤
II型超敏反应:激活补体,导致细胞破坏 III型超敏反应:HBV病人,IC沉积于关节滑膜

氨中毒学说.ppt

氨中毒学说.ppt

精氨酸
代琥珀酸
( 2NH3+CO2→尿素+H2O
+NH3
消耗 3ATP)
1、血氨增高的原因
(1)氨清除不足 尿素
鸟氨酸循环障碍 能量不足 酶系统严重受损 各种底物缺失
鸟氨酸
精氨酸 酶,ATP 精氨酸 代琥珀酸
+NH3+CO2 瓜氨酸 +NH3
1、血氨增高的原因
(2)氨的产生增多
血氨主要来自于肠道,肠道内氨的主要来源是:
葡萄糖 丙酮酸
草酰乙酸
N↓H3 (—)

乙酰辅酶A
琥珀酸
枸橼酸
NH3+ α-酮戊二酸
NADH

NAD+
谷氨酸
①抑制丙酮酸脱羧酶活性 ②消耗 α-酮戊二酸和NADH ③ATP大量消耗
+NH3

谷氨酰胺
谷氨酸↓
兴奋性神经递质↓
乙酰胆碱↓
NH3
谷氨酰胺↑
抑制性神经递质↑
Γ-氨基丁酸↑
小结
氨中毒学说
血氨增高的原因
氨对脑的毒性作用
氨清除不足 氨产生增多
血氨↑ 血脑屏障 脑
脑的代

谢和功

能障碍


血氨增高
pH变化与血氨变化的关系
肠道pH对血氨的影响
pH↓
NH3 + H+
NH4+
pH↑
乳果糖 乳酸和醋酸 肠腔pH ↓
降低血氨
2、氨对脑的毒性作用
(1)干扰脑细胞的能量代谢 (2)脑内神经递质的改变 (3)对神经细胞膜有抑制作用 干扰神经细胞膜上的Na+-K+-ATP酶的活性 与K+有竞争作用,影响Na+、K+在神经细胞膜上正常分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