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曲阜市土地利用结构预测

曲阜市土地利用结构预测
吕宜平;徐刚强
【期刊名称】《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0(036)001
【摘要】根据马尔可夫模型和灰色系统GM(1,1)模型分别对曲阜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预测,得出了2010年和2015年曲阜市土地利用预测结果.经过比对,两种方法均可作为土地利用结构预测方法.并根据预测结果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的措施.
【总页数】4页(P109-112)
【作者】吕宜平;徐刚强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273165;曲阜市国土资源局,273100,山东省曲阜市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01.24
【相关文献】
1.“两型社会”建设下的长沙市土地利用结构预测研究 [J], 范国兵
2.基于多目标准则的大丰市土地利用结构预测与优化 [J], 张龙深;杜政
3.曲阜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李相兰;陈龙乾;赵德福;张明溪;韦良杰
4.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土地利用结构预测 [J], 王建英;李江风;张丽琴;邹利林
5.长沙市土地利用结构预测及其驱动力研究 [J], 肖志坤;王芳;全斌;姜良美;王昭生;雷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安全影响的研究(以济宁市为例)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安全影响的研究(以济宁市为例)在RS/GIS技术的支持下,选择南四湖流域典型市域——济宁市为研究区,基于多源数据,揭示了研究区1987~2008年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点,进一步构建“隐患-状态-免疫”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应用改进TOPSIS模型实现了100 m×100 m栅格水平上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较为剧烈且具有独特的区域特色,其总体特征为耕地、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积持续下降,建设用地急剧扩张,水域面积则先降后升;20 a来,研究区生态安全状况经历了先恶化后改善的变化趋势,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加大是2000年后研究区生态安全好转的主要驱动力;研究区生态安全状态空间差异明显,东部山地丘陵区和南四湖区最好,中部和西北部地区最差,其余区域基本处在预警状态。
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生态建设和土地生态安全格局的制定提供依据。
1. 引言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新主题。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全球性生态问题凸显,区域乃至全球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区域尺度的生态安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目前已成为国家、地区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生态安全主要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共同影响,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覆被变化必然对地球系统的气候、水文、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生物多样性等产生重大影响,对区域生态安全起着决定性作用。
随着IGBPⅡ与IHDP的GLP(Global Land Project)工作的展开,强调与GCTE(Global Change and Terrestrial Eco-systems Project)研究计划的综合,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
因此,整合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两大热点,研究区域生态安全的时空变化,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安全的影响机制,逐渐成为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摘要:土地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本报告旨在分析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探讨其性质和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以促进可持续土地利用。
一、引言土地利用变化是指土地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土地功能发生改变的过程。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土地利用变化愈发引起关注。
本章将介绍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以及相关概念和定义。
二、土地利用变化的性质1.土地利用变化的时间性质:土地利用变化具有一定的时间特征,可以分为短期变化和长期变化。
2.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性质:土地利用变化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分布规律,不同地区之间的土地利用情况存在显著差异。
3.土地利用变化的功能性质:土地利用变化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各种影响,可分为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
三、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1.人口增长和城市化: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是导致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城市扩张和农村人口外流导致了大量耕地流失和自然环境破坏。
2.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工业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土地用于建设工厂、基础设施和商业用地,这导致了耕地的减少和土地利用型态的改变。
3.政策因素:政府的土地政策和规划对土地利用变化起到重要的影响。
土地征收和城市建设规划的实施,会导致土地利用的变化。
四、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1.经济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会对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2.社会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会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收入水平,同时也会带来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
3.环境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剧资源的耗竭和污染问题。
五、土地利用变化的对策和建议1.制定合理的土地规划:政府应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土地规划和发展策略,合理分配土地资源,促进可持续土地利用。
2.加强土地保护和管理:完善土地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防止土地的过度开发和滥用。
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分析报告一、引言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土地进行开发、利用的一种方式,是农业、工矿、交通运输、旅游和城市建设等人类活动的基础。
本报告旨在对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进行详细分析,以求全面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
二、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概述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是指土地利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断变化和演化。
根据数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用地面积的减少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农村劳动力的向城市流动,大量农用地被转为工矿用地和城市用地,导致农用地面积的减少。
根据数据,过去十年间,我国农用地面积减少了约10%,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计。
2.城市用地的扩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用地不断扩张,主要体现在新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中,我国城市用地面积增加了约20%,城市化对土地利用造成了较大影响。
3.工矿用地的增加近年来,为了满足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需求,大量农用地被转为工矿用地,导致工矿用地面积的增加。
根据数据,过去十年间,我国工矿用地面积增加了约15%,给环境和生态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4.林地和草地的变化近年来,随着国家生态建设的不断推进,林地和草地的面积有所增加。
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中,我国林地和草地面积分别增加了约5%和10%,但仍存在一些地区的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问题。
三、土地利用现状变化原因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根据研究和调查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化的推进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规模的扩大需要大量土地资源用于建设住房、工业区和商业区等,导致农用地被转为城市用地,土地利用现状发生变化。
2.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渐衰退,大规模农业生产成为主流,需要更多的土地资源用于农业生产,导致农用地面积减少。
3.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为了满足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大量土地被拿来建设工矿用地,导致农业用地减少,工矿用地增加。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和生态效应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和生态效应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利用土地资源的方式和行为,包括农业、城市建设、工业、交通、旅游等各个领域。
土地利用的变化可以对经济、社会和生态产生广泛的影响。
因此,理解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和生态效应十分重要。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1.经济因素:经济是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
自工业革命以来,经济的发展对土地利用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例如,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城市扩张和工业用地增加,农业用地减少。
经济发展促进旅游业和第二住宅建设的兴起,导致耕地和自然保护区的开发。
此外,经济的增长还会推动水电站、水利工程、城市基础设施等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工程对土地利用具有长期的影响。
2.政策因素:政策是另一个重要的驱动因素,它可以通过立法、规划等方式对土地利用变化产生巨大的影响。
例如,政府可以制定有关土地的开发和利用规划,以调控城市扩张和生态保护等问题。
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金融保障等政策手段,激励或限制某些土地利用行为。
政策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直接,可以在短时间内带来显著的影响。
3.技术因素:技术进步是另一个重要的驱动因素,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和优化更为容易。
例如,精准农业技术的发展,使农民可以更好地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产出和效益。
智能城市、智慧建筑等新型城市建设方式的涌现,让人们可以更好地控制城市建设的节奏和方向。
4.人口因素:人口增长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一个直接因素。
随着人口的增加,对土地利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减少,自然生态被破坏等现象也随之出现。
此外,人口增加还会导致旅游业、交通、商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土地利用也有推动作用。
5.自然因素: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和自然生态系统演替等因素,也对土地利用产生重要的影响。
例如,洪水和干旱会使农业生产受到影响,导致农业耕地转为其他用途。
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城市和岛屿居民造成威胁。
曲阜参考资料自然地理

曲阜自然地理曲阜图1—1 曲阜在山东省的地理位置曲阜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北距省会济南135公里,西南距济宁45公里。
北依泰山,南瞻凫峄,东连泗水,西抵兖州。
地理坐标为东经116°51′~117°13′,北纬35°29′~35°49′。
总面积895.93平方公里。
◎思考:①你能根据所学知识计算出曲阜的南北最大纵距约多少公里吗?②结合曲阜的地理位置和2002年平均气温、降水量、蒸发量表,你能说说我市气候的基本特征吗?曲阜市2002年平均气温、降水量、蒸发量1 2 3 4 5 6月份要素平均气温(℃) 2.3 6.3 11.6 16.0 20.2 26.4降水量(mm)10.3 0.2 1.9 16.3 101.4 54.8蒸发量(mm) 48.3 83.6 144.5 187.1 170.9 250.27 8 9 10 11 12 全年月份要素平均气温(℃)28.6 27.2 21.9 14.9 6.8 1.3 15.349降水量(mm )132.8 24.6 36.6 20.0 0.0 16.4 415.6 蒸发量(mm) 263.1 208.8 152.1 114.7 69.0 25.1 1717.4一、气候曲阜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较为丰沛,夏季(6~8月)在自海洋吹向大陆的夏季风控制下,高温多雨,冬季(12~2月)受自大陆吹向海洋的冬季风控制,天气干冷,雨雪稀少。
境内常年平均气温为13.6℃,月平均气温最高是7月份,为26.8℃,最低是1月份,为-1.5℃。
境内常年稳定通过0℃期间的积温为5053.2℃,常年稳定通过10℃期间的积温4457.8℃,可以满足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对积温的要求。
常年平均降水量为666.3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751.7毫米。
夏季主导风向是东南偏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偏北风,春季平均风速最大,为3.2米/秒。
◎讨论:结合我市气候的常年统计资料,分析讨论我市2002年气候有何特点,该年产生了哪些气象灾害?二、地形曲阜北、东、南三面环山,有凤凰山、九仙山、石门山、防山、尼山等百余座山头分布,中西部是泗河、沂河冲积平原,位于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构成了东北高、西南低的基本地势。
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为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土地利用变化是指土地用途、土地覆盖和土地所有权的变化。
通过对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环境影响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情况,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2. 数据搜集与处理为了进行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我们收集了相关的土地利用数据,并进行了处理和整理。
数据包括土地用途类型、土地覆盖分类、土地所有权等信息。
我们使用了GIS软件对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可视化展示,以便更好地理解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布和趋势。
3.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情况通过对土地利用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土地利用类型在过去十年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其中,农田面积减少了10%,而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了15%。
这表明农地被城市用地取代的趋势在加剧,农田资源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缩。
工业用地和交通用地也有所增加,反映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增长。
4. 土地覆盖变化情况土地覆盖是指地表被不同类型地物所遮盖的情况。
我们观察到,在过去十年间,森林覆盖率下降了5%,而人工地物覆盖(如建筑物和道路)增加了10%。
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森林和其他自然地物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和改变。
5. 土地所有权变化情况土地所有权是指土地使用和支配的权力。
在过去十年间,土地所有权发生了一些变化。
农村地区的土地由农民集体所有转为国有,而城市地区的土地则由国有转为个人或企业所有。
这反映了土地改革和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所有权关系的调整和变革。
6. 影响因素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有多方面,包括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政策调整等。
我们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土地利用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也对土地利用产生了重要影响。
曲阜调研报告

中华文化标志城推进情况
2007年:山东省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办公室成立(准正厅级); 2008年2月28日:季羡林将担任中华文化标志城建设文化顾问; 2008年3月1日:官方网站开通,中华文化标志城面向全球征集创意规划; 2008年3月4日:海内外知名人士贺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创意征集启动; 2008年3月12日:中华文化标志城创意规划征集新闻发布会发布辞; 2008年8月:中华文化标志城创意规划方案知识产权确认,济宁统一编制曲阜邹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008年8月3日:深入展开九龙山山体和生态恢复工作 2008年8月9日: 九龙山流域水利工作实施; 2008年11月:编制《规划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总体规划》; 2009年11月:公布中华文化标志城创意规划应征方案评选结果,举行《山东曲阜寿丘大遗址保护利用规划》汇报会; 2010年4月:《九龙山山体水系生态建设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2011年6月10日:公布《中华文化标志城总体规划纲要编制要点》; 2011年9月20日: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城的级别,任命徐向红(副省级)为山东省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办公室主任; 谢治秀(正厅级)、周晓波(副厅级)、孙世勤为(副厅级)、高述群(副厅级)、由少平(副厅级)为副主任。
五是建成砥砺心性的精神家园。深入研究少昊之墟、邹鲁之地中华文化发展的考古学谱系、文献典籍和文物遗址,清理北辛文化、大汶 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夏、商、周三代文化以及秦汉以降的文脉线索。继承发扬中华民族最具崇高价值的精神财富,修养道德 心性,砥砺人生志节,培育高尚情操,涵养浩然正气,使孔孟之乡成为砥砺心性、催人奋进的精神家园。
500 1200 1300 1700 距离 2800 2700 4400 4400 2800 2200
2、周边主要景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1 —2005 变化面积
( hm2 )
50620. 53
62. 22
49237. 63
60. 46
47418. 27
58. 20
- 1382. 90 - 1819. 36 - 3202. 26
2732. 33
3. 36
3276. 63
4. 02
2363. 90
2. 90
544. 3
居民点及 耕地 园地 林地
工矿用地 - 0. 30 2. 21 - 0. 32 0. 87 - 0. 74 - 5. 57 17. 97 2. 44 - 0. 45 - 0. 96 6. 02 1. 50
交通 用地 2. 20 3. 72 3. 01
未利 水域
用地 - 1. 77 1. 43 - 8. 69 - 1. 05 - 3. 74 0. 50
1954. 77 1191. 37 - 3242. 92 393. 13
2. 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为反映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 ,可用单一土地 利用类型动态度模型来进行分析 [ 3 ] 。单一土地利
用类型动态度模型为 :
K = Ub - Ua × 1 ×100%
Ua
T
式中 : K为研究时段内某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 (即
年变化率 ) ; Ua , Ub 分别为研究期初及研究期末某一
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 ; T为研究时段年数 。
由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模型 ,结合表 1 中
的有关数据 , 可计算出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度
(表 2) 。
表 2 曲阜市 1991—2005年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 ( % )
年份
1991—2000 2000—2005 1991—2005
A i ×Cia )
i
i
式中 : Ia , Ib 分别为 b时间和 a时间的一定区域的土
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 ; Ai 为第 i级的土地利用程度
分组指数 ; Cib , Cia分别为 b时间和 a时间第 i级的土
地利用程度面积百分比 。若 ΔIb - a为正值 ,则该区域
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期 ,否则处于衰退期 。
3 收稿日期 : 2007 - 04 - 16;修订日期 : 2007 - 10 - 23;编辑 :曹丽丽 作者简介 :李相兰 (1983 - ) ,女 ,江苏仪征人 ,中国矿业大学硕士生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管理 。
·21·
第 23卷第 11期 山 东 国 土 资用地或难利用地 ) ,林 、草 、水用地级 (林
地 、天然草地 、水域 ) ,农业用地级 (耕地 、园地 、人工
草地 )和城镇聚落用地级 (城镇 、居民点及工矿 、交
通用地 ) ,分级指数依次为 1, 2, 3, 4。并给出了土地
利用程度变化值的表达式 [ 4 ] :
∑ ∑ ΔIb- a = Ib - Ia = 100 ×( A i ×Cib -
现有资料状况 ,从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发 展影响因子中选取 13个分析因子 ———X1 :年末总人 口 (万人 ) ; X2 : 城市化水平 ( % ) ; X3 : GDP (万元 ) ; X4 :第一产业产出量 (亿元 ) ; X5 : 第二产业产出量 (亿元 ) ; X6 :第三产业产出量 (亿元 ) ; X7 : 公路客运 量 (万人 ) ; X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万元 ) ; X9 : 人 均地区生产总值 (元 /人 ) ; X1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完成额 (万元 ) ; X11 :粮食单产 ( kg) ; X12 :农民人均收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随着资源 、环境和人口问 题的日益突出 ,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研究已成为国际 上全球变化研 究的 前沿 和热 点课 题 [ 1, 2 ] 。土地 利 用 /覆盖变化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全 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现已被 列入“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 ”( IGBP)和“全球环 境变化人文计划 ”(HDP)的核心项目之一 。土地利 用变化是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研究的核心 ,也是新 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工作的重点内容 。因此 ,研 究土地利用变化 ,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 ,对于制 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和更好地做好土地管理工作 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文以曲阜市为例 ,分析 1991— 200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
1 研究区概况
曲阜市位于鲁西平原与鲁中南山地丘陵的结合 部 。全境南北长 35. 5 km , 东西宽 25 km , 总面积 895. 93 km2 ,属泰沂蒙山前倾斜冲积平原的中上部 , 东 、东南 、北 3面环山 ,地形以平原为主 ,丘陵 、山地 兼备 ,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农业气候区 ,总的气候特点 是 :春季干旱多风 ,夏季高温多雨 ,秋季温和凉爽 ,冬 季干冷少雪 。曲阜市属淮河流域 ,南四湖水系 ,地表 水资源较充足 。土壤有褐土 、棕壤土 、潮土 、砂礓黑 土和水稻土 5种类型 。其中 ,褐土面积最大 ,占可利
第 23卷第 山 11期 东 国 土 资 源 2007年 11月
曲阜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3
李相兰 1 ,陈龙乾 1 ,赵德福 2 ,张明溪 2 ,韦良杰 2
(1. 中国矿业大学 国土资源研究所 ,江苏 徐州 221008; 2. 曲阜市国土资源局 ,山东 曲阜 273100)
- 912. 73 - 368. 43
4017. 33
4. 94
3900. 25
4. 79
7405. 29
9. 09
- 117. 08 3505. 04
3387. 96
9325. 47 2830. 07 6185. 80 5649. 00
11. 46 3. 48 7. 60 6. 94
10054. 45 3390. 85 5202. 17 6375. 52
由表 2可以看出 ,耕地 、水域用地一直在减少 , 且减少的速度越来越快 ,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交通 用地一直在增加 ,且增加的速率也越来越快 ,其主要 原因是自 20世纪 90 年代以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 加快 ,城市化率的提高 ,大量的耕地 、水域转变为建 设用地 ,地方为发展企业而占用大量的农用地 。林 地面积在 2000—2005 年迅速增加 , 动态度达到了 17. 97% ,主要与植树造林 、保护耕地 、优化环境政策 的推广相对应 。
摘要 :该文根据曲阜市 1991年 、2000年 、2005年 3期土地利用变化数据 ,分析了曲阜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点 , 即耕地 、园地 、水域面积大量减少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交通用地 、林地面积大量增加 。运用 SPSS12. 0软件分析了 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因素 。结果表明 ,经济发展 、城镇化和工业化 、人口增长和农业生产效益是曲阜市土地利 用变化的主导因素 。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影响因素 ;曲阜市 中图分类号 : F301. 24 文献标识码 : A
12. 35 4. 16 6. 39 7. 83
11280. 24 4021. 44 2942. 88 6042. 13
13. 85 4. 94 3. 61 7. 42
728. 98 560. 78 - 983. 63 726. 52
1225. 79 630. 59 - 2259. 29 - 333. 39
第 23卷第 11期 成 果 与 方 法 2007年 11月
入 (元 ) ; X13 : 职工年均工资 (元 ) 。依据《曲阜市统 计年鉴 ( 1991—2005 ) 》和《济宁市土地统计综合资 料 (1991—2005) 》,选取 1991—2005 年的数据为分 析样本 。将上述影响因子的有关数据 ,运用统计分 析软件 SPSS12. 0 中的 Factor Analysis命令进行分 析 ,计算得特征值及各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与累计贡 献率 (表 3) 。由表 3可知 ,第一 、第二主成分的特征 值大于 1,累计贡献率已达 95. 309% ,完全达到分析 要求 ,故只需求出第一 、第二主成分即可 。根据主成 分载荷计算公式 ,计算各变量在各主成分上的载荷 得到主成分载荷矩阵 。
表 3 特征值和主成分贡献率及其主成分载荷矩阵 累计 因 第一 第二
主成分 特征值 贡献率 贡献率 子 主成分 主成分
1 10. 737 82. 593 82. 593 X1 0. 972 - 0. 078 2 1. 653 12. 716 95. 309 X2 0. 960 - 0. 137 3 0. 312 2. 402 97. 711 X3 0. 997 - 0. 027 4 0. 199 1. 529 99. 240 X4 0. 770 0. 563 5 0. 035 0. 268 99. 508 X5 0. 979 0. 127 6 0. 025 0. 189 99. 697 X6 0. 973 - 0. 218 7 0. 019 0. 144 99. 841 X7 0. 808 0. 424 8 0. 011 0. 085 99. 926 X8 0. 983 - 0. 146 9 0. 006 0. 049 99. 976 X9 0. 996 0. 029 10 0. 003 0. 019 99. 995 X10 0. 914 - 0. 318 11 0. 000 0. 003 99. 998 X11 0. 007 0. 956 12 0. 000 0. 002 100. 000 X12 0. 984 0. 094 13 0. 000 0. 000 100. 000 X13 0. 981 - 0. 151
土地类型
耕地
园地
林地 居民点及 工矿用地 交通用地
水域 未利用地
表 1 曲阜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1991年面积 ( hm2 ) 所占比例 ( % )
2000 年面积 ( hm2 ) 所占比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