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骨质疏松症诊治新进展课件

合集下载

2024版年度骨质疏松ppt课件完整版

2024版年度骨质疏松ppt课件完整版
2024/2/3
心理支持与关爱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减轻 其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共同参与康复计划
指导家属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促进功能恢复。
31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健康教育
向患者传授骨质疏松相关知识,提高其自我 认知和管理意识。
遵医嘱用药
强调按医嘱规范用药的重要性,提高药物治 疗效果。
2024/2/3
建立完善的骨质疏松防治体系和服务网络。
政府加大对骨质疏松防治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加强对骨质疏松防治工作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2024/2/3
17
04 药物治疗选择及 注意事项
2024/2/3
18
药物治疗原则及适应症
治疗原则
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增加骨量、预防骨折
适应症
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特别是出现骨折等严重并发症时
三级预防:康复治疗及并发症管理
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如运 动疗法、物理疗法等。
对严重骨质疏松患者采取手术治疗, 如椎体成形术等。
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并发症,如骨 折、疼痛等。
2024/2/3
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和护理,提高生 活质量。
16
跨学科合作与政策支持
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骨质疏松的防 治工作。
7
02 骨质疏松危险因 素及评估
2024/2/3
8
年龄、性别与遗传因素
01
02
03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 松的风险逐渐增加,尤其 是女性绝经后。
2024/2/3
性别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骨 质疏松,这与女性的生理 特点有关。
遗传因素
骨质疏松有明显的家族聚 集性,遗传因素在骨质疏 松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

骨质疏松症门诊诊疗研究课件

骨质疏松症门诊诊疗研究课件
倒风险。
其他非药物治疗方法
01
02
03
04
总结词
除营养、饮食、运动疗法外, 还有其他非药物治疗方法可用 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
物理疗法
如超声、电刺激等物理疗法可 以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 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有益。
针灸和中医治疗
针灸和中医治疗可以通过调节 身体内部环境,改善骨骼健康
状况。
生活方式调整
动骨质疏松症诊疗研究的开展和实施。
THANKS
实验室检查
进行骨密度检测、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等,以评估患者的骨代谢状况和病情严重程 度。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患者病史、身体检查结果和实验 室检查数据,综合分析,对患者的病 情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对于症状相似的疾病,需要进行鉴别 诊断,以避免误诊和漏诊。
治疗建议与方案制定
治疗建议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提出个性化的治疗建议,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性 别等因素制定个性化治疗 方案。
疗效评估
定期监测骨密度、血钙、 血磷等指标,评估治疗效 果。
疗程与随访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疗程, 定期随访,调整治疗方案 。
04
非药物治疗在骨质疏松症中的 应用
营养与饮食疗法
总结词
摄入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
合理的营养与饮食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 症的基础,有助于提高骨密度和减少骨折 风险。
02 骨质疏松症门诊诊疗流程
患者接待与病史采集
患者接待
热情接待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为后续诊疗工作打下 基础。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家族史、用药史、既往骨折史等, 以了解患者的发病原因和病情状况。

骨质疏松症诊断和治疗进展ppt课件

骨质疏松症诊断和治疗进展ppt课件

诊断
临床
物理检查
生化检查
临床

低能量的暴力即导致脊柱压缩性骨折、 尺桡骨远端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或股 骨颈骨折。

注意要鉴别继发性的骨质疏松症。
物理检查

X线检查—腰椎侧位骨小梁 ---髋Singh指数 ---掌骨指数(比值)
价廉易行,但骨量丢失30%以上X线
检查才能发现,不具备早期诊断价值。

全球大约有2亿人口罹患骨质疏松症。在整 个欧洲, 1-1.5%的床位被骨质疏松病人占用。

全美每年有40万人因骨质疏松所至脆性骨 折入院治疗,250万人接受门诊治疗。每年用于 治疗骨质疏松骨折花费约在7-20亿美元之间 。

今年9月,Dr.Cooper 报告:全球65岁以 上人群,每年约有467万发生脊椎骨折。 其中约140万人需接受治疗。花费约在24 亿美元。
可促进骨的形成、增加骨量及改善骨的
生物力学性能。
主要是34片断(hPTH 1-34),临床
研究示耐受性良好,无明显的高血钙和
高尿钙。
确切的给药时间和剂量尚待深入研究、
探讨。
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应采取积极的
治疗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预计今后60年,全球髋部骨折发生率将
增加到现在的4倍,到2050年,亚洲每年
髋部骨折的人数将超过一千万 。
骨质疏松症的分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骨质疏松分为两型:Ι型为绝经后骨 质疏松,卵巢功能衰竭是其主要原因。II型为 老年性骨质疏松,与年龄、慢性钙缺乏及PTH 分泌增加有关,这两种类型可在同一患者身上 发生。

骨质疏松症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骨质疏松症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效果。
生活调养
患者在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同时 ,应注意生活调养,包括合理饮食 、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等。
04
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
常用中药及方剂
01
常用单味中药
淫羊藿、补骨脂、骨碎补、女贞 子、菟丝子等。
02
03
常用复方制剂
中药汤剂
仙灵骨葆胶囊、骨疏康颗粒、金 天格胶囊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可 辨证选用补肾壮骨、益气养血、 活血化瘀等中药汤剂进行治疗。
针灸治疗的疗效评价
疼痛缓解
针灸治疗可显著缓解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疼痛症状,提 高患者生活质量。
骨密度改善
针灸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 度,降低骨折风险。
全身症状改善
针灸治疗还可改善患者的全身症状,如乏力、腰膝酸 软等。
针灸治疗的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需在正规医院由专业医师操作,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推拿治疗的注意事项
明确诊断
在进行推拿治疗前,应明确诊断患 者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症,以避免因 推拿手法过重导致骨折等意外情况

密切观察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 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选
择合适的推拿手法和穴位。
个体化治疗
推拿治疗时应控制力度,避免过 重的手法造成患者不适或损伤。
控制力度
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 应,如出现疼痛加重、局部肿胀等 情况应立即停止治疗并及时处理。
治疗期间患者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避免过度 劳累等。
针灸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骨质疏松症患者,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孕妇、 严重心脏病患者等,需谨慎选择或避免使用针灸治疗。
06
推拿治疗骨质疏松症

老年骨质疏松性疼痛诊疗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

老年骨质疏松性疼痛诊疗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
生活方式指导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饮食,增加富含 钙、磷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摄入,戒 烟限酒,避免过度饮用碳酸饮料等 。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新型药物研发
随着对骨质疏松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未来有望出现更多 针对不同靶点的新型治疗药物,提高临床疗效。
智能化诊疗技术应用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对老年骨质疏松 性疼痛的更精准诊断与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制定标准化诊疗流程
在多学科合作的基础上,制定并推广标准化的老年骨质疏松性疼痛诊疗流程,提高诊疗 的规范性和效率。
THANKS
骨密度测定
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可定 量测定骨量流失情况。
MRI检查
对于发现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 骨折具有重要意义,可明确骨
折新旧及脊髓受压情况。
核素骨显像
主要用于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 断和鉴别诊断,有助于发现早
期骨转移病灶。
诊断标准及流程
基于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骨密度测定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诊断标准
与风湿性疾病的鉴别
风湿性疾病疼痛多伴有关节肿胀、晨僵等症状,而骨质疏松性疼痛 关节表现较少。
与脊柱退行性疾病的鉴别
脊柱退行性疾病疼痛多与活动相关,休息后可缓解,而骨质疏松性 疼痛静息时也可发生。
影像学检查选择及应用
01
02
03
04
X线检查
观察骨小梁是否稀疏、骨皮质 是否变薄,以及有无压缩性骨
折等。
当前老年骨质疏松性疼痛诊疗规范性有待提高,同时患者和医生对疾病的知晓率不足,需 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
疼痛评估与记录不完善
在疼痛评估环节,部分医疗机构存在评估不全面、记录不规范等问题,需进一步完善评估 体系和记录标准。

《骨质疏松规范诊疗》课件

《骨质疏松规范诊疗》课件

有氧运动
平衡与灵活性训练
如跑步、游泳、骑车等有氧运动有助 于增强心肺功能和代谢水平,提高骨 骼密度。
如瑜伽、太极等平衡与灵活性训练有 助于提高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降 低骨折风险。
负重运动
如步行、爬楼梯、跳舞等负重运动有 助于增加骨骼负荷,促进骨骼生长和 维持骨密度。
03
CATALOGUE
骨质疏松的治疗
高钙饮食
增加钙的摄入量是预防骨 质疏松的重要措施,应尽 量食用富含钙的食物,如 牛奶、豆腐、鱼类等。
适量蛋白质摄入
蛋白质是骨骼的重要组成 部分,应适量摄入优质蛋 白质,如瘦肉、蛋类、豆 类等。
维生素D的补充
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的 吸收和利用,适量晒太阳 和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 物,如鱼类、蘑菇等。
适当的运动锻炼
分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 松和特发性骨质疏松。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年龄、性别、遗传、内分泌、生活方 式、药物等因素均可影响骨质疏松的 发生。
病理机制
骨重建失衡、骨细胞凋亡、骨组织微 结构破坏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疼痛、脊柱变形、骨折等。
诊断标准
骨密度测定、X线检查、骨生化指标等。
02
骨质疏松的未来展望
总结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骨质疏松的诊疗 将迎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详细描述
未来,骨质疏松的基础研究将继续深入探索疾病机制, 为新疗法的研发提供更多思路。临床研究将更加注重个 体化治疗和综合治疗,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同时, 随着转化医学的兴起,基础研究成果将更快地转化为临 床应用,造福更多的患者。此外,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 能技术的应用,骨质疏松的诊疗将更加智能化和精准化 。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 效率,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体验。

骨质疏松症门诊诊疗研究课件

骨质疏松症门诊诊疗研究课件

社区活动
组织各种社区活动,鼓励居民积极参 与,提高健康水平。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自我管理
合理饮食
根据医生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增加钙、磷和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摄入量。
规律运动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量的负重运动,以增强骨骼密度和骨强度。
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避免过度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等不良生活习惯。
定期复查
骨质疏松症门诊诊疗研究课件
目录
• 骨质疏松症概述 • 骨质疏松症门诊诊疗流程 •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 非药物治疗与康复 •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控制 • 骨质疏松症门诊诊疗研究进展
01
骨质疏松症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病, 特征为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 破坏、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 。
非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运动疗法
通过适量的运动,增加骨 密度,提高骨骼健康。
营养补充
合理补充钙、维生素D等 营养素,有助于维护骨骼 健康。
物理疗法
如超声、电刺激等,通过 物理刺激促进骨骼健康。
诊疗标准与指南更新
诊疗标准的更新
随着研究的深入,骨质疏松症的诊疗标准也 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诊疗指南的发布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特点,制定相应 的诊疗指南,以提高诊疗效果。
患者接待
热情接待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为后续诊疗工作打下 基础。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疼痛时间 等,以及家族史、用药史、生活方式等,为诊断提供依据。
临床检查与辅助检查
临床检查
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观察骨骼形态、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等,初步判断病情 。
辅助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骨质疏松的分型
常见分型
原发性---
绝经后骨质疏 松、老龄性骨 质疏松
2021/3/14
继发性---
药物、内分泌 系统疾病等引 起
10
骨质疏松症特点
“无声无息”
患者往往等到骨折才知 道;
女性比男性多;
随着年龄增加,骨质疏 松症的患病率亦相继上
升。
2021/3/14
11
骨质疏松的症状
1.腰酸背痛 2.容易发生骨折 3.会驼背,脊椎或关节变形 4.呼吸功能下降
在我国,患骨质疏松症的人口约有 8000万,发病率为6.97%。
2021/3/14
4
骨质疏松原因
1.骨吸收因素 2.骨形成因素
2021/3/14
老兄,我已经运了 那么多砖给你, 怎么房子还越来 越矮呀?
唉,没办法,他拆得比 我盖得更快呀!
5
骨质疏松原因
3. 骨质量下降:与遗传因素有关, 包括几何形态、矿化程度、微损伤 积累等。
服用过导致骨质丢失的药物
2021/3/14
24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更重要 从任何时候都不算早 从任何时候都不算迟
2021/3/14
25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原则
尽早预防、 长期预防!
2021/3/14
26
卫生部关于骨质疏松防治的11点提示
(一)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二)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 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成年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2021/3/14
27
卫生部关于骨质疏松防治的11点提示
(三)富含钙、低盐和 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 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益。
2021/3/14
28
卫生部关于骨质疏松防治的11点提示
(四)无论男性或女性,吸烟都会增加骨折的风险。
2021/3/14
29
卫生部关于骨质疏松防治的11点提示
(五)不过量饮酒。每日饮酒量应当控制在标准啤酒 570ml、白酒60ml、葡萄酒240ml或开胃酒120ml之内。
2.您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激素类药品吗?
3.您的身高是否比年轻时降低了三厘米?
4.您经常过度饮酒吗?(每天饮酒2次,或一周中只有1-2天不饮酒)
5.您每天吸烟超过20支吗?
6.您经常腹泻吗?(由于腹腔疾病或者肠炎而引起)
7.父母有没有轻微碰撞或跌倒就会发生髋部骨折的情况?
8.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岁之前就绝经了?
照对年轻人来讲同样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2021/3/14
19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检查和评估个人的身体状况,日常生活习惯与方式, 以帮助诊断致病的原因。
了解骨的存量-检查骨密度。
了解骨量流失速度-生化指标测定
2021/3/14
20
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的自我检测
1.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会伤到自己的骨骼?
绝经后女性
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低体重
母系家族史
2021/3/14
16
哪些人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老年

➢女性

➢母系家族史

➢出生低体重

➢先天性

(特发性骨质疏松)
2021/3/14
17
可 控 制 因 素
2021/3/14
➢ 低体重 ➢ 药物 (皮质激素等) ➢ 雌激素低下(闭经和早绝经) ➢ 吸烟,过度饮酒、咖啡等 ➢ 体力活动缺乏 ➢ 饮食中钙缺乏 ➢ 维生素D缺乏
2021/3/14
为人体提供支持及保护的功能; 人体制造血液的中心; 人体内有99%的钙质储存于骨骼。 运动功能
8
骨代谢及钙平衡的调节
▪ 骨形成时,钙从血浆中进入骨质
▪ 骨吸收时钙从 骨中释放入血
骨的形成 与骨的吸 收相当时, 钙处于平
这种平衡状态受到体内激素的调衡状节态
2021/3/14
2021/3/14
椎骨 髋骨 腕骨
12
2021/3/14
骨质疏松与疼痛的恶性
骨质疏松
恶病加性的循情重环
循环 疼痛 骨折
活动减 少卧床
骨吸收 增加
13
骨折好发的几个部位和相应的检查腕骨指骨 跟骨
腰椎 髋
2021/3/14
14
常见骨折部位
2021/3/14
15
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您了解吗?
老龄(70岁以上)
关于骨质疏松症诊治 新进展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低骨量,骨的微结构破坏 ↓
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 ↓
容易发生骨折
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
2021/3/14
2
骨质疏松症: 是一种以骨量降低 和骨微结构破坏为 特征,导致骨脆性 增加和易发生骨折 的代谢性骨病。
--WHO定义
2021/3/14
3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
18
哪些人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妇女过早绝经 遗传因素、体形瘦小 钙质不足、缺乏运动 吸烟、酗酒、过量饮用咖啡或浓茶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类固醇、过量的甲状腺激素等 患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甲亢、糖尿病
提示:高龄、低体重女性尤其需要注意骨质疏松,医生常用“
瘦小老太太”来形容这类高危人群。此外,缺乏运动、缺乏光
23
Guidelines of preclinical evaluation and clinical trials in osteoporosis,1998,Geneva 23
应当进行骨密度测定的人群
年龄超过65岁的妇女
年龄小于65岁但有骨质疏松症的相关风险因素
年龄超过70的男性
有过脆性骨折的成人
2021/3/14
6
骨质疏松原因
4.年龄:50-60岁以上,性别:
女性比男性患病率高3-5倍,其
它:缺乏适当的活动和日晒,
烟酒过量或咖啡因过量者,
有慢性肝病、肾病及甲亢者
长期服用类固醇激素及抗癫
痫药者食物结构不合理、偏 食。
Age
Age
Age
55
65
75
2021/3/14
7
骨 骼 为 何 如 此 重 要
2021/3/14
22
骨密度(BMD):能反映大约70%的骨强度 双能X线吸收法(DXA)—— 诊断金标准
临床上常用的推荐测量部位是腰椎1-4和股骨颈
• 正常
:≥-1SD
• 骨量减少 :-1SD~-2.5SD
• 骨质疏松 :≤-2.5SD
2021/3/14
• 严重骨质疏松:≤-2.5SD+≥1处非暴力性骨折
9.您是否曾经有过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月经(除了怀孕期间)?
10.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阳痿或者缺乏性欲这些症状?
2021/3/14
21
骨密度测定方法
双能X线吸收法(DXA)---诊断金标准 其他评估方法 1、定量超声测定法 2、X线摄片法:只有当骨量下降30%才可以在X线摄片中显现出
来,故对早期诊断意义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