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最新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最新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方

国家高速公路网厦成线

厦门(海沧)至漳州(天宝)公路工程(厦门段)A4标段

雷公山隧道监控量测

施工方案

文件号: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厦漳公路(厦门段)A4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10年4月6日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1.1 工程概述 (1)

1.2 总体施工方法 (2)

1.3 监测的目的 (4)

1.4 工程监测的必要性 (4)

1.5 监测方案制定的原则 (5)

1.6 编制主要依据 (5)

第二章监测项目实施方案 (6)

2.1 洞内外观察 (11)

2.2 隧道周边收敛监测 (12)

2.3 隧道拱顶下沉监测 (15)

2.4 地表下沉监测 (16)

第三章量测数据处理与应用 (18)

3.1 一般要求 (18)

3.2 量测数据整理、分析与反馈 (18)

3.3 围岩稳定性的综合判别 (19)

3.4 量测资料 (20)

第一章概述

1.1 工程概述

1、工程概况

雷公山隧道为上下行分离式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隧道,位于厦门市海沧区与漳州龙海交界处海沧区青礁村。本隧道左线起讫里程为LK7+474—LK9+185,长1711m;右线起讫里程为RK7+424—RK9+150,长1726m。设计行车速度100km/h,正常隧道净宽14.5m,净高5m。隧道进口受青礁枢纽互通影响,加减速车道都进入了隧道内(左线约21m,路面加宽1m;右线约81m,路面加宽4~1m),分别设置了加宽值不同(正常段+1m、2m、3m、4m)的大拱段,不同加宽值的大拱段采用突变形式进行连接。

2、气象与气候

本区气候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多雨,四季不甚分明,年平均气温约20.4℃,年平均降水量1275.0mm,年平均相对湿度78.9%。每年5-9月份为雨季,11月至次年3月为旱季,7至9月为台风季节。风暴潮为本区主要气象灾害。本区位于滨海地区,河流大体呈树枝状,十分短促,溪流均为独立入海水系。河网水系属于九龙江水系。河水位受潮汐影响,随季节变化较大。

3、地形地貌

雷公山隧道沿线穿越的地貌单元残积台地或残丘平台地貌、剥蚀侵蚀陡坡丘陵地貌、山间河谷堆积地貌,地形高程20.2~219.1m最高点为雷公山隧道顶高程219.1m。

山间凹地为周围的山谷洪流洪积作用和山坡面流坡积作用形成,多分布于侵蚀剥蚀残丘间的低洼地带。线路沿线多被开垦为果园、稻田等,沿线主要在城区内,交通方便。

雷公山隧道进口段西侧为漳州市龙海地区,线路位于城区或附近,隧道出口段线路多位于乡村附近。

本隧道洞口围岩主要为坡积土和全~强风化花岗岩,岩体破碎,结构松散,围岩级别为Ⅴ级,施工采用套拱+长管棚进洞方案。

4、地层岩性

根据本次调查资料及钻探揭露,线路沿线出露地层有第四系残破积层

(Q11d e )等,线路左侧公路、住宅和厂房附近多分布有人工填土(Q

4

1

m)。基岩主要

为以燕山早期侵入的花岗岩(γ

5

2)为主,岩性主要有中粗粒花岗岩、二长花岗岩、花岗

闪长岩;局部夹燕山晚期侵入蚀变花岗岩等。其次为侏罗系南园组(J

n3

)的英安质凝灰熔岩、流纹质凝灰熔岩、流纹质晶屑凝灰熔岩及后期侵入的辉绿岩脉(β)。

5、地质构造

测区位于闽东南滨海断隆带以西,闽东火山断拗带以东,处与闽东南沿海地幔陡坡带的变异带上。复杂的地质改造背景,导致了区内中生代强烈的岩浆活动,形成遍布测区中酸—酸性火山岩,从而也造就了测区以北东向构造为主,北西向构造为次的构造格架。

区域构造受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特别是中新生代以来受太平洋内板块运动的影响,区域主要发育北东—北北东向断裂,主要有平潭—东山北东向断裂带和南靖—厦门东西向断裂带(均属于长乐—广东南澳深大断裂带的一部分)。

1.2 总体施工方法

1、严格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加强监控量测工作,用量测信息指导施工,及时反馈信息以修正设计和采取应急措施。施工中的必测项目为:洞外观测、地表下沉量测、拱

顶下沉量测、净空收敛量测、每一施工循环工作面地质描述。量测数据应及时整理分析,并及时预报变位状况,以便修改设计,或制定加强措施,防止坍塌。

2、隧道施工放样应保证精度。施工时应根据隧道各主要控制点的坐标计算隧道的长度和方向,并据此实地放线。为保证隧道底部按图纸所示的纵坡开挖并满足衬砌的正确放样,洞内每隔50米应设置一个水准点。

3、施工开挖必须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技术。在Ⅴ级围岩中需爆破时,应采用微震光面爆破技术,尽可能减少超挖及减轻对围岩的扰动和破坏。隧道洞身不允许存在欠挖现象。施工前应做好各级围岩特别是Ⅴ、Ⅳ级石质围岩的光爆技术设计,合理选用爆破参数,并根据围岩的变化适时调整爆破参数,以确保开挖断面有良好的光爆效果,Ⅴ~Ⅳ级的土质围岩宜采用人工开挖或挖掘机开挖。

4、地质超前预报是做好动态设计、动态施工的重要环节。施工时应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具体情况的要求做好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采用相应的超前预报措施,井及时反馈预报结果,以便修改支护参数或开挖方式,确保施工和营运的安全。

5、施工初期应做好洞口范围的排水,成洞时应选择有利的施工方法,严禁洞口大开挖,防止滑坡及坍塌。

6、施工中应及时核对围岩级别,如发现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提出,以便修改设计。

7、施工中遇到地下水应逐段取样化验,了解有否侵蚀性,以便采取防腐蚀措施。隧道进口大拱段的成洞面采用喷射砼、锚杆群及挂网加固稳定,进口大拱段采用长管棚注浆并以工字型钢和系统锚杆形成较强的初期支护。仰拱开挖后应及时施作,尽快形成闭合环。

8、小导管及中空注浆锚杆的注浆压力为0.5Mpa~1.0Mpa,达到压力时持续15分钟即可终止注浆。大管棚的注浆压力为0.1Mpa~1.5Mpa,必要时可增加到

2.0Mpa,达到压力时持续15分钟即可终止注浆。

隧道监控量测论文

毕业生顶岗实训报告 专业:工程测量技术班级:08134 姓名:孙雨学号:03 实训单位:中铁十九局云桂铁路八标四分部 指导教师:吴文波 时间:2011 年05 月28 日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工程系

目录 1 绪论 1.1、工程概况 (1) 1.2、全新的隧道施工概念 (2) 1.3、检测依据及目的 (3) 2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内容 2.1监控量测要求 (4) 2.2监控量测项目 (4) 2.3监控量测频率 (5) 3 监控量测点布设要求 (6) 4 必测项目的监控量测方法 4.1隧道现场调查 (6) 4.2 洞内围岩观察 (7) 4.3周边位移监测 (9) 4.4 拱顶下沉监测 (12) 5 隧道施工质量检测 5.1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 (14) 总结 (15) 致谢····································································

隧道监控量测 1 绪论 1.1 全新的隧道施工概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国民经济蓬勃发展,在山区公路建设中突破过去传统的修路思想,不采取盘山绕行,不破坏沿线生态环境,不增长公路里程用设置隧道避免因采取高边坡路基带来的滑坡、塌方、滚石、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确保了行车的安全可靠,亦缩短了行车时间,同时又适应了建设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新奥法作为一种全新的隧道施工概念,其基本原理是运用各种手段 (开挖法——弱爆破,支护形式——早封闭,监控量测——勤量测)抑制围岩变形,最大限度地发挥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使隧道施工更安全、更经济。而隧道经济性与安全性就是通过现场监控量测所获得的围岩、支护系统的应变和应力信息及时反馈并应用于隧道设计和施工中来实现的。 随着新奥法(NATM)在隧道施工中的广泛运用,现场监控量测作为新奥法的灵魂也越来越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因此,快速、准确地进行现场监控量测和信息反馈是应用新奥法施工的关键。隧道监控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通过施工和环境监测进行信息反馈及预测预报,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指导现场施工,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与质量和工程项目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2)掌握围岩动态,了解支护结构在不同工况时的受力状态和应力分布,对围岩稳定性作出评价。 (3)验证支护结构型式、支护参数,评价支护结构、施工方法的合理性及其安全性,确定支护时间而监控量测是信息化设计与施工的重要内容,应将监控量测纳入工序管理,为隧道施工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地下工程的受力特点及其复杂性,通过施工现场的监控量测所得到的信息,为判断围岩稳定性,支护、衬砌可靠性,二次衬砌合理施作时间,以及修改施工方法、调整围岩类别、变更支护设计参数、调整预留变形量等修正设计提供原始依据,同时将量测等到的结果迅速反馈到设计施工中去,以提高隧道施工的安全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乐昌至广州高速公路T10标长基岭隧道、龙归隧道 施工监控量测专项计划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隧道集团广乐高速T10标项目部 二零一零年七月

乐昌至广东高速公路T10表标段内共有2隧道,分别为长基岭隧道和龙归隧道。其中长基岭隧道为特长隧道,是广乐高速控制性工程,长基岭隧道左线长3920m,右线长3940m;龙归隧道右线长640m,左线长565m。长基岭隧道位于粤北凹褶束~韶关凹褶中的天门坳隆起地区,地层复杂、断层发育。断裂主要为北北东向和北东向,南北向。隧道穿越14条断层破碎带或岩溶侵蚀破碎带。龙归隧道位于湘粤坳褶束的粤北凹褶束,以华夏构造为主体,形成以南北向褶皱-瑶山复背斜的褶皱和盆地。断裂主要为北北东向和北东向。隧道穿越1条断层破碎带。隧道开挖埋深浅、跨度大,采用的支护措施和结构形式复杂多样,施工中各种工法转换复杂,因此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经济、顺利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全过程监控量测措施,以根据监测信息反馈设计和指导施工,积极优化与调整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控制支护结构变形,了解围岩动态变化,掌握最佳工序过程,从而确保工程安全与质量,并保护周围环境的安全。 1 监测目的和意义 监控量测是地下工程动态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隧道安全开挖的基础。在施工中,通过监控量测,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利用监控量测结果调整设计支护参数,指导施工,积累资料并为以后的类似工程提供类比依据;同时预测事故和险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1)了解围护结构和周围地层的变形情况,为施工日常管理提供信息,保证施工安全。 监测数据和成果是现场施工管理和技术人员判断工程是否安全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通常依据监测结果验证施工方案的合理性,调整施工参数,必要时采取辅助工程措施,以达到信息化施工之目的。 (2)通过对隧道支护结构的变位、应力监测,及时修改支护系统设计。 (3) 验证支护结构设计,为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案的修订提供反馈信息。 (4) 积累资料,以提高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水平。 支护结构的围岩压力分布受支护方式、支护结构刚度、施工过程和被支护围岩种类的影响,通常很复杂,现行设计分析理论尚未达到成熟的阶段,积累完整准确的地下工程开挖与支护监测结果,对于总结工程经验,完善设计分析理论是很有价值的。 2 监测的主要技术依据 2.1 执行的技术标准

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编制原则 (2) 1.高效、适用原则 (2) 2.安全原则 (2) 3.符合本单位技术水平的原则 (2) 三.适用范围 (3) 四.工程概况 (3) 1.隧道概况 (3) 2.施工存在的风险 (4) 3.监控量测目的 (4) 4.监控量测手段 (4) 五.监控量测预报方案 (4) 1.组织机构、人员及设备 (4) 2.监控量测程序和项目 (5) 3.监控量测方法及工作要点 (8) 4.监控量测方法 (10) 5.量测数据的处理与应用 (10) 六.监控量测工作制度 (12)

一.编制依据 1.青荣城际铁路招标文件及新建青岛至荣城铁路工程施工图 2.青荣城际铁路Ⅳ标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3.铁道部颁发的规范、规程、标准: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10063-2007 J774-2008); 《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 4.青荣城际铁路建设指挥部有关要求。 二.编制原则 1.高效、适用原则 本方案的高效运行,能确保预报质量并有效的指导施工,适合本工程所有隧道 2.安全原则 本方案的操作实施要安全,并能指导安全施工; 3.符合本单位技术水平的原则 本方案拟投入的设备、实施人员均符合本单位现有水平,能确保

方案顺利实施。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青荣城际铁路Ⅳ标段隧道监控量测。 四.工程概况 1.隧道概况 本标段共有隧道3座,总长度1.345Km。隧道全部位于山东省烟台市境内,地貌形态为剥蚀丘陵,地形高低起伏,部分地段冲沟发育,基岩大部分裸露。隧道穿越的地层岩性多为片岩、花岗岩、变质岩等,岩性变化较大。 隧道概况见表1-1。 表1-1隧道工程及围岩分级表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完整版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四川省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工程项目 C17合同段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雅康高速公路C17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0一四年九月十五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4、隧道监控施工技术规范 3、招投标文件、设计图纸等有关资料。 二、编制目的 现场监控量测是斜井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指导施工,预报险情,确保安全,而且通过现场监测获得围岩动态的信息(数据),为修正和确定初期支护参数及混凝土衬砌支护时间提供信息依据,为完善斜井工程设计与指导施工提供可靠的足够的数据。 三、工程概况 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项目路基土建工程施工C17标段位于四川省西部二郎麓、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界于邛崃山脉与大雪山脉之间,大渡河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川藏公路穿越东北部,是进藏出川的咽喉要道,素有之称。 本合同段横跨泸定县烹坝乡喇嘛寺村与黄草坪村、康定县姑咱镇大杠村与上瓦斯村,涉及2县2乡镇4村,起讫桩号为 K108+450~K118+370,线路全长9.92km。本标段工程主要包括路基工程:1段长283.5米;桥梁工程:3座总长522.5米;隧道工程:3座隧道,其中大坪隧道长3021米,最大埋深863m;大杠山隧道长

4799米,最大埋深669米,龙进隧道长1287.5米,最大埋深 328m;涵洞工程:钢筋混凝土盖板涵,33m+12.52m两处。 四、监控量测管理 1、成立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小组,受项目总工领导并配齐必须的检测仪器、设备、用品,明确工作职责和标准,承担量测任务。 2、量测组负责测点埋设、日常量测、数据处理和仪器设备的保养维修工作,并及时将量测信息反馈于施工和设计。 3、现场监控量测按制定的量测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并与其它施工环节紧密配合,不间断的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 4、各预埋测点埋设要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妥善保护,不能任意撤换和避免破坏。 5、按现场监控量测计划,在做好现场量测工作的同时,及时分析整理内业资料并分类归档,按规范要求做好量测竣工文件。 6、监控量测组织机构框图 图一监控量测组织机构图 五、监控量测技术要求 1.量测数据必须准确可靠。

隧道监控量测观测标埋设要求

隧道监控量测观测标埋设要求 根据10月14日隧道监控量测现场检查结果,各隧道监控量测观测标均未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埋设,为加强本标段监控量测工作管理,保证监控量测作业满足规范要求,确保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监控量测标志埋设要求进一步明确如下: 1.地表沉降观测标 1.1埋设时间 地表沉降观测标志应在隧道正洞开挖施工前埋设,并于正洞开挖前及时采集初始读数。 1.2断面布置 地表沉降断面应超前隧道开挖面至少30米,地表沉降测点和隧道内测点应布置在同一里程。一般情况下,地表沉降测点间距按下表要求布置: 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距为2~5m,隧道开挖范围内地表沉降点横向间距按2m要求布设,开挖范围外按照5m要求布设。在隧道路线附近测点应适当加密,隧道中线两侧量测范围不应小于H+B,地表有控制性建(构)筑物时,量测范围应适当加宽。 岩石地段地表沉降观测标志埋设入岩深度不小于0.5m,黄土地段地表沉降观测标志埋设深度不小于1.0m。采用钻孔的方式进行埋设并用混凝土进行加固,观测标直径不小于20mm。

图1.2.1 地表沉降横向测点布置示意图 注:上图中H为隧道埋深,B为隧道开挖宽度。 2.洞内监控量测观测标 2.1埋设时间 洞内拱顶下沉及净空变化监控量测观测标应在隧道开挖后12小时内布设,并及时读取数据,最迟不得大于24小时。 2.2断面布置 顶拱下沉测点和净空变化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上。拱顶下沉测点应布置在隧道轴线上,偏差不大于3cm,隧道拱顶下沉及净空变化测点断面按下表要求布置: 注:Ⅱ级围岩视具体情况确定间距。 根据《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及隧道工程监控量测设计图纸要求,本标段隧道均采用三台阶法进行开挖,隧道监控量测顶拱下沉测点及周边收敛测点埋设形式如图2.2.1所示: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目 录一.编制依据 1 二.编制原则 1 1.高效、适用原则 1 2.安全原则 1 3.符合本单位技术水平的原则 2三.适用范围 2 四.工程概况 2 1.隧道概况 2 2.施工存在的风险 2 3.监控量测目的 2 4.监控量测手段 3 五.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3 1.组织机构、人员及设备 3 2.监控量测程序和项目 4 3.监控量测点布置及方法 5 4.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与信息反馈 9六.无尺渐测现场应用 10 七.监控量测工作制度 11

八附件 12 表 施-CL-012 沉降观测记录表 13 表 施原-029 隧道工程现场监控量测记录表 14 表 施原-030 隧道工程周边位移现场监控量测记录表 15表 施原-031 隧道工程周边位移现场监控量测记录表 16

一.编制依据 1.承赤高速工程施工图; 2.承赤高速16标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3.交通部的规范、规程、标准: (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二.编制原则 1.高效、适用原则 监控量测是新奥法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内容,是监视围岩和支护稳定性的重要手段,是判断设计、施工是否正确合理的主要依据,是监视施工是否安全可靠的眼睛。为了更精确更迅速的了解围岩的动态变化,判定其稳定性,从而保证施工安全。 本方案的高效运行,能确保预报质量并有效的指导施工,适合本工程所有隧道。 2.安全原则 隧道施工中开挖形成后,必须立即喷射不小于4cm厚的混凝土及时封闭围岩作为初支初喷层,紧跟监控量测,监控量测应在开挖后2-4小时进行,否则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掌子面作业。 本方案的操作实施要安全,并能指导安全施工。 3.符合本单位技术水平的原则 本方案拟投入的设备、实施人员均符合本单位现有水平,能确保方案顺利实施。 三.适用范围

隧道洞口监控量测方案

渝万铁路I标二工区 隧道洞口监控量测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十二局渝万铁路I标二工区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三年三月

隧道洞口监控量测方案 一、量测目的 玉峰山隧道出口段局部覆盖0~2m厚坡残积层粉质粘土,大部基岩出露良好,斜坡稳定,无不良地质现象,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双溪隧道,进口明洞63m,V级围岩557m,最大埋深25m,洞身岩体节理、裂隙发育,泥岩岩质软,易风化,隧道埋深浅,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洞口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玉峰山隧道出口、双溪隧道进口段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掌握洞口段地层稳定性变化规律,预见事故和险情,为隧道施工提供基础资料,作为调整和修正支护设计参数及施工方法的依据,为本工区隧道施工提供安全保障。 二、编制依据 (1)《时速200~250公里有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指南[试行]》(铁建设函〔2007〕〕76号); (2)《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 (3)渝万铁路隧道施工设计文件; (4)渝万铁路(YWZQ-1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5)渝万铁路I 标段二工区隧道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三、量测项目 根据本工区隧道的特点,量测项目主要包括: ⑴洞内、外观察;⑵二次衬砌前净空变化;⑶地表下沉。

四、人员配备 1、量测仪器 隧道洞口监控量测设备配备表 2、人员配备 ⑴监控量测小组 五、监控量测方法 1地表观察 地表观察主要记录地表开裂、地表变形、边仰坡稳定状态、地表

水渗漏情况。 2地表下沉量测 采用精准水准仪和铟钢尺测出各沉降点标高即可。在工程开挖前对每一个测点读取初始值。首次观测时,对测点进行三次观测(三次差值小于±1mm),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值。量测过程中读数时各项限差宜严格控制,每个测点读数误差不宜大于0.3mm。 横断面方向地表下沉量测的测点间隔为2~5m,在一个量测断面内设5个测点,具体见下图1。地表下沉量测在衬砌结构封闭、下沉基本停止为止。地表下沉的量测频率和拱顶下沉及水平相对净空变化的量测频率相同。 量测范围 图1 地表沉降横向测点布置示意 3净空变形量测 净空变形量测包括拱顶下沉和周边围岩收敛。洞口段监控量测断面间距为5m,测量测线的布置如下图图2。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长沙市渔业路及延伸道路工程 下穿京广铁路段暗挖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二○一二年三月十三日

目录 1、监控量测的目的 (3) 2、监控量测的项目 (3) 3、量测断面的间距和频率 (3) 4、测点设置要求及测设工具 (4) 5、量测方法及数据处理 (5) 5.1、水平收敛量测 (5) 5.2、拱顶下沉量测 (6) 5.3、量测数据的处理与应用 (7) 6、量测数据整理、分析与反馈的要求 (9) 7、监控量测规范要求 (9) 8.监控量测仪器及量测作业要求 (10) 8.1.量测仪器 (10) 8.2.量测作业要点 (11) 9、量测的管理及人员配备 (12) 9.1、量测的管理 (12) 9.2、量测人员配备 (12) 10、监控量测与信息反馈程序图 (12)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1、监控量测的目的 监控量测是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不仅监测地层、围护结构体系、浅埋段围岩、支护动态,及施工对既有建(构)筑物的影响,通过对两侧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及时确定相应的施工措施,确保施工过程和既有建筑的安全。 2、监控量测的项目 2.1、必测项目是施工中必须作为一道工序进行的监控量测项目。它包括: (1)洞内外观察 (2)水平相对净空变化值的量测 (3)拱顶下沉的量测。 (4)地表沉降 2.2、选测项目是根据围岩性质、隧道埋置深度、开挖方式等条件自行确定的监控量测项目,作为必测项目的验证和补充。它包括: (1)围岩压力 (2)钢架压力 (3)隧底隆起 3、量测断面的间距和频率 3.1、洞内观察分为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初期支护观察,地质及支护状况的观察,对判断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开挖前方的地质预报等十分重要,所以地质观察和记录对开挖后的每一个工作面都应及时进行地质素描及数码成像,必要时应进行物理力学试验。初期支护完成后应进行喷层表面裂缝及其发展、渗水、变形观察和记录。 3.2、洞外观察包括边仰坡稳定,地表水渗透等观察。 3.3、净空变形量测断面的间距应根据围岩级别、隧道断面尺寸、埋置深度等确定,其间距按表1采用。拱顶下沉量测与净空水平收敛量测应在同一断面内

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国家重点公路杭州至兰州线重庆巫山至奉节段 楚阳隧道 监控量测方案 中铁二十二局巫奉A1标 2011年10月

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

楚阳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楚阳隧道重庆境内段楚阳隧道为一座上、下行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特长隧道。楚阳隧道位于湖北省巴东县沿渡河镇红岩村至重庆市巫山县楚阳乡和平村之间,进口位于湖北省巴东县境内红岩村三尖角两条冲沟交汇处,出口位于巫山县楚阳乡和平村范家河与其分支冲沟交汇处,隧道最大埋深约585m。本次施工组织设计仅为隧道处于重庆境内部分,左线长2824.907m(ZK0+012.093~ZK2+837),右线长2884m(YK0+011~YK2+895)。左线曲线半径R=1500m,缓和曲线长度Ls=240m;右线曲线半径R=1420m,缓和曲线长度Ls=253.521m。隧道左洞为双向坡:0.8%,-0.7%;隧道右洞为双向坡:0.8%,-0.54766%(湖北至巫山方向上坡为正)。隧道中部布置了3处车行横通道,4处人行通道,以方便左右隧道洞内的联系和发生事故时的救援和逃生,当隧道发生火灾等事故时,左右洞互为救援和逃生通道。 隧道净宽:0.75+0.5+2*3.75+0.75+0.75+0.75=10.25m 隧道净高:5.0m 隧道计算行车速度:80km/h 二、编制目的 为确保监控量测工作顺利正常开展,了解围岩状态,及时反馈信息于设计和指导施工,调整支护参数和二衬施作时间,确保施工安全和结构的长期稳定性,有效保护周边环境,尽量降低监控量测费用,减少对工程施工的干扰,同时为加强监控量测实施人员规范操作,全面掌握监控量测实施全过程,结合隧道工程特点,制定本方案。 三、组织机构及作业程序 3.1 组织机构 为保证监控量测工作正常有序开展,本项目部建立总工程师负责的管理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项目部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二章编制依据 1、XXX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XXX施工组织设计;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第三章施工计划 第一节人员计划 为满足隧道监控量测需要,项目部特进行以下人员安排。 第二节设备计划

第三节进度计划 本监控量测方案伴随隧道施工全过程。 第四章监控量测目的 现场监控量测是隧道按新奥法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现场量测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指导施工,预报险情,确保安全,进行日常的施工。 为了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使隧道结构既安全,满足其使用要求,又经济合理;在不良地质、突水、洞口浅埋等有特殊要求的地段或业主及监理认为有必要监控的地段设置监控量测断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控量测。 1、根据监测围岩变形和压力情况,验证支护衬砌的设计效果,保证围岩稳定和施工安全,掌握围岩和支护的状态,根据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进行日常施工管理; 2、提供判断围岩和支护系统基本稳定的依据,通过监测数据的连续变化,分析支护结构的作用及效果,确定二衬和仰拱的施作时间; 3、通过对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掌握地层稳定性变化规律,预见事故和险情,为大变形发展情况及研究、决策提供基础资料,作为调整和修正支护设计参数及施工方法的依据,提供围岩和支护衬砌最终稳定的信息; 4、将监控量测结果及时反馈于隧道设计、施工、建设管理中,确定施工管理等级; 5、积累资料,供以后工程设计、施工参考。

第五章监控量测的内容及方法 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隧道监控量测,隧道监控量测流程如下:

第八章 隧道监测方案设计

8 隧道监测方案设计 8.1 隧道监控量测的目的 大青山一号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该施工方法的特点之一是注重现场监控量测,既要允许围岩产生一定的变形,又要防止围岩产生过大的变形,并利用检测结果及时补充设计和指导施工。 隧道检测的目的如下: (1)掌握围岩动态,了解支护结构在不同情形下的受力状态,并对围岩的稳定性作出评价; (2)验证支护结构型式、支护参数的合理性,评价支护结构、施工方法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3)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指导现场施工,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和工程项目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4)为节省工程投资,提高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保证。 8.2 隧道监控量测的内容 为及时提供施工所需的围岩稳定程度和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保证施工安全和提高施工效率,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将施工监控量测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 (1)必测项目:必测项目包括围岩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拱顶下沉量测、周边收敛位移量测和地表沉降观测等。这类量测是为了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围岩稳定和施工安全。量测密度大,工作量大,量测信息直观可靠,贯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 (2)选测项目:选测项目包括围岩内部位移量测、锚杆轴力量测、围岩与喷射混凝土间接触压力量测、喷射混凝土与二次衬砌间接触压力量测、

喷射混凝土内应力量测、二次衬砌内应力量测、钢支撑内力量测、衬砌裂缝及表面应力量测。这类量测是对必测项目的扩展和补充,对特殊地段或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量测,以便更深入的掌握围岩稳定状态与支护效果。选择项目安装埋设比较麻烦,量测项目较多、时间长、费用较大、但工程竣工后还可以进行长期观测。 8.3 隧道监控量测方法 8.3.1 围岩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 所谓隧道工程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就是通过观察实际揭露的隧道掌子面地质情况,掌握隧道的实际围岩状态,分析隧道掌子面的稳定状态,预测前方隧道围岩情况,并提出必要的预警;通过观察隧道洞内初期支护的状态,及时发现各种异常现象并进行观察,评价初期支护的稳定性。 (1)观察方法 隧道掌子面的地质情况采用目测、地质罗盘和锤击检查进行观测,及时绘制掌子面地质素描,记录围岩的岩性、产状等详细特征,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特征,地下水的水量。压力等特征,填写掌子面地质观察记录。 隧道初期支护状况采用目测观察为主,对初期支护中的喷射混凝土、钢支撑,锚杆出现的外鼓、裂缝、扭曲等异常现象,进行跟踪观测并做好原始记录。观测中,如果发现异常现象,要详细记录发现的时间、距开挖工作面的距离以及附近测点的各项量测数据。 (2)观察频率 隧道工程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应在隧道开挖及初期支护后进行,每次开挖后需进行掌子面地质情况观察,每个监测断面应绘制隧道开挖工作面及素描剖面图。 8.3.2 周边收敛位移量测

隧道监控量测监理实施细则

渝万铁路客运专线 隧道监控量测监理实施细则 北京铁研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渝万铁路3标监理项目部

渝万铁路客运专线 隧道监控量测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2013年01月18日 北京铁研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渝万铁路3标监理项目部

目录 一、工程特点及技术、质量标准 (1) (一)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 (1) (二)控制及重点工程 (2) (三)主要技术标准 (3) (四)编制依据 (3) 二、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 (4) (一)监理工作的范围 (4) (二)监理工作的重点 (4) 三、监理工作流程 (4) 四、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手段 (5) (一)监理监控要点 (5) (二)监控目标 (5) (三)监控手段 (5) 五、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5) (一)监控量测的项目 (6) (二)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6) (三)监控量测断面及测点布置原则 (6) (四)监控量测频率 (7) (五)监控量测方法 (8) (六)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及信息反馈 (10) (七)监控量测验收资料 (11)

六、见证具体部位和工序 (11) 隧道监控量测监理实施细则 一、工程特点及技术、质量标准 (一)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 新建重庆至万州铁路位于重庆市境内,自重庆铁路枢纽的重庆北站引出,沿正在建设中的渝利铁路向东北经江北、渝北并行至长寿,尔后经垫江、梁平至万州北。该铁路连接重庆主城区和渝东北中心城市万州,是成渝地区铁路网主骨架线路,也是郑州至重庆快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渝万铁路正线全长247.257km。其中桥梁235座117.073km;隧道55座,58.157km;桥隧总长175.230km,占线路长度的70.87%。 全线设重庆北、复盛、长寿北、长寿湖、垫江、云龙(预留)、梁平南、三正北(预留)、万州北共9个车站。最小站间距为长寿北至长寿湖,为17.175km;最大站间距为长寿湖至垫江,为43.067km;平均站间距为30.907km。 新建重庆至万州铁路YWJL-3标段起乞里程DK166+178~DK249+861,全长83.68Km,全标段设梁平南、三正北(预留)、万州北共3个车站。 主要工程数量:全标段共计桥梁86座,合计长度32683.961m,占线路长度39.06%;隧道32座,合计长度34061m,占线路长度40.70%;框架涵63座合计201.5m,占线路长度0. 24%;路基长度16733.539m,占线路长度20.0%。 标段内双线特大桥24座,合计长度18073.29m,双线大桥45座,合计长度12380.852m,双线中桥7座,合计长度566.269m,四线特大桥1座, 633.40m,四线大桥2座,合计长度709m,七线大桥1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项目部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2) 第二章编制依据 (2) 第三章施工计划 (2) 第一节人员计划 (2) 第二节设备计划 (2) 第三节进度计划 (2) 第四章监控量测目的 (3) 第五章监控量测的内容及方法 (3) 第一节量测期间及量测频率的确定 (4) 第二节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 (5) 第三节地表下沉量测 (6) 第四节拱顶下沉及周边位移量测 (7) 第五节数据分析与反馈 (9) 第六节隧道二衬施作 (9) 第六章监控量测管理 (10)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二章编制依据 1、XXX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XXX施工组织设计;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第三章施工计划 第一节人员计划 为满足隧道监控量测需要,项目部特进行以下人员安排。 第二节设备计划 第三节进度计划 本监控量测方案伴随隧道施工全过程。

第四章监控量测目的 现场监控量测是隧道按新奥法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现场量测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指导施工,预报险情,确保安全,进行日常的施工。 为了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使隧道结构既安全,满足其使用要求,又经济合理;在不良地质、突水、洞口浅埋等有特殊要求的地段或业主及监理认为有必要监控的地段设置监控量测断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控量测。 1、根据监测围岩变形和压力情况,验证支护衬砌的设计效果,保证围岩稳定和施工安全,掌握围岩和支护的状态,根据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进行日常施工管理; 2、提供判断围岩和支护系统基本稳定的依据,通过监测数据的连续变化,分析支护结构的作用及效果,确定二衬和仰拱的施作时间; 3、通过对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掌握地层稳定性变化规律,预见事故和险情,为大变形发展情况及研究、决策提供基础资料,作为调整和修正支护设计参数及施工方法的依据,提供围岩和支护衬砌最终稳定的信息; 4、将监控量测结果及时反馈于隧道设计、施工、建设管理中,确定施工管理等级; 5、积累资料,供以后工程设计、施工参考。 第五章监控量测的内容及方法 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隧道监控量测,隧道监控量测流程如下: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审批稿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四川省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工程项目 C17合同段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雅康高速公路C17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0一四年九月十五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4、隧道监控施工技术规范 3、招投标文件、设计图纸等有关资料。 二、编制目的 现场监控量测是斜井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指导施工,预报险情,确保安全,而且通过现场监测获得围岩动态的信息(数据),为修正和确定初期支护参数及混凝土衬砌支护时间提供信息依据,为完善斜井工程设计与指导施工提供可靠的足够的数据。 三、工程概况 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项目路基土建工程施工C17标段位于四川省西部二郎麓、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界于邛崃山脉与大雪山脉之间,大渡河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川藏公路穿越东北部,是进藏出川的咽喉要道,素有之称。 本合同段横跨泸定县烹坝乡喇嘛寺村与黄草坪村、康定县姑咱镇大杠村与上瓦斯村,涉及2县2乡镇4村,起讫桩号为 K108+450~K118+370,线路全长9.92km。本标段工程主要包括路基工程:1段长283.5米;桥梁工程:3座总长522.5米;隧道工程:3座隧道,其中大坪隧道长3021米,最大埋深863m;大杠山隧道长

4799米,最大埋深669米,龙进隧道长1287.5米,最大埋深 328m;涵洞工程:钢筋混凝土盖板涵,33m+12.52m两处。 四、监控量测管理 1、成立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小组,受项目总工领导并配齐必须的检测仪器、设备、用品,明确工作职责和标准,承担量测任务。 2、量测组负责测点埋设、日常量测、数据处理和仪器设备的保养维修工作,并及时将量测信息反馈于施工和设计。 3、现场监控量测按制定的量测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并与其它施工环节紧密配合,不间断的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 4、各预埋测点埋设要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妥善保护,不能任意撤换和避免破坏。 5、按现场监控量测计划,在做好现场量测工作的同时,及时分析整理内业资料并分类归档,按规范要求做好量测竣工文件。 6、监控量测组织机构框图 图一监控量测组织机构图 五、监控量测技术要求 1.量测数据必须准确可靠。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设计(项目部)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2) 第二章编制依据 (2) 第三章施工计划 (2) 第一节人员计划 (2) 第二节设备计划 (2) 第三节进度计划 (2) 第四章监控量测目的 (3) 第五章监控量测的内容及方法 (3) 第一节量测期间及量测频率的确定 (4) 第二节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 (5) 第三节地表下沉量测 (6) 第四节拱顶下沉及周边位移量测 (6) 第五节数据分析与反馈 (8) 第六节隧道二衬施作 (9) 第六章监控量测管理 (9)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二章编制依据 1、XXX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XXX施工组织设计;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第三章施工计划 第一节人员计划 为满足隧道监控量测需要,项目部特进行以下人员安排。 第二节设备计划 第三节进度计划 本监控量测方案伴随隧道施工全过程。

第四章监控量测目的 现场监控量测是隧道按新奥法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现场量测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指导施工,预报险情,确保安全,进行日常的施工。 为了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使隧道结构既安全,满足其使用要求,又经济合理;在不良地质、突水、洞口浅埋等有特殊要求的地段或业主及监理认为有必要监控的地段设置监控量测断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控量测。 1、根据监测围岩变形和压力情况,验证支护衬砌的设计效果,保证围岩稳定和施工安全,掌握围岩和支护的状态,根据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进行日常施工管理; 2、提供判断围岩和支护系统基本稳定的依据,通过监测数据的连续变化,分析支护结构的作用及效果,确定二衬和仰拱的施作时间; 3、通过对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掌握地层稳定性变化规律,预见事故和险情,为大变形发展情况及研究、决策提供基础资料,作为调整和修正支护设计参数及施工方法的依据,提供围岩和支护衬砌最终稳定的信息; 4、将监控量测结果及时反馈于隧道设计、施工、建设管理中,确定施工管理等级; 5、积累资料,供以后工程设计、施工参考。 第五章监控量测的内容及方法 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隧道监控量测,隧道监控量测流程如下: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五台山至盂县高速公路 五盂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阳五高速公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二〇一一年八月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目录 1、监控量测的目的 (3) 2、监控量测的项目 (3) 3、量测断面的间距和频率 (4) 4、测点设置要求及测设工具 (5) 5、量测方法及数据处理 (5) 5.1、水平收敛量测 (5) 5.2、拱顶下沉量测 (7) 5.3、量测数据的处理与应用 (8) 6、量测数据整理、分析与反馈的要求 (9) 7、监控量测规范要求............................................................................

8.监控量测仪器及量测作业要求........................................................ 11 8.1.量测仪器.......................................................................................... 11 8.2.量测作业要点 ................................................................................. 14 9、量测的管理及人员配备.................................................................... 14 9.1、量测的管理 (14) 9.2、量测人员配备 (14) 10、监控量测与信息反馈程序图 (15) 2 1、监控量测的目的 监控量测是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对围岩支护体系的稳定状态进行监测,为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设计参数的调整提出依据,是确保施工及结构运营安全、指导施工过程、便利施工管理的重要手段,采用新奥法原理设计、施工的隧道,监控量测是施工中不可缺少的施工程序。 2、监控量测的项目 2.1、必测项目是施工中必须作为一道工序进行的监控量测项目。它包括:(1)洞内外观察

隧道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

中缅油气管道工程隧道(国内段) 第五合同项 监控量测专项方案 编制: 审核: 技术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 中铁八局中缅油气管道工程隧道第五EPC项目部 二零一二年二月贵州·普安

目录 第一章简介 (2) 1.1概述 (2) 1.2 监控量测目的 (2) 1.3 编制依据 (2) 1.4、适用范围 (3) 第二章监控量测方案 (3) 2.1监控量测的基本要求 (3) 2.2监控量测的主要内容 (4) 2.3 洞内、外观察 (6) 2.4必测项目的测点布置 (12) 2.5必测项目的量测频率及数据分析 (16) 2.6 部分选测项目的监控量测 (19) 第三章监控量测安全预警措施 (21)

第一章简介 1.1概述 隧道施工过程中使用各种类型的仪表和工具,对围岩和支护的力学行为以及它们之间的力学关系进行量测和观察,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统称为监控量测。 隧道监控量测的必要性: (1)隧道工程作为工程建筑物,受力特点与地面工程有很大的差别。 (2)隧道在开挖支护成形运营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受力状态变化这 一特性。 1.2 监控量测目的 1、保证隧道暗挖和明挖结构的稳定和施工安全。 2、确保临近建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等周边环境的正常使用。 3、根据量测结果,分析可能发生危险的征兆,判断工程的安全状况,采取 措施,遏制危险的趋势,确保施工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4、以施工量测的结果指导现场施工,进行信息化反馈优化设计,使设计更 切合实际,安全合理,有利施工。 5、将现场量测的结果与理论预测值相比较,修正设计参数,为优化设计提 供依据。 1.3 编制依据 1、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1)《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J163-2002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D70-2004); (3)《隧道爆破现代技术》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 (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50086-2001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技术规范 1.1 一般规定 1.1.1 采用复合式衬砌的隧道,必须将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列入施工组织设计,并在施工中认真实施。 1.1.2 量测计划应根据隧道的围岩条件、支护类型和参数、施工方法以及所确定的量测目的进行编制。同时应考虑量测费用的经济性,并注意与施工的进程相适应。 1.1.3 监控量测应达到以下目的: (1)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 (2)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位、应力量测,修改支护系统设计。 1.1.4 采用复合式衬砌的隧道,施工、设计单位必须紧密配合,共同研究,分析各项量测信息,确认或修正设计参数。 1.2 量测内容与方法 1.2.1 复合式衬砌的隧道应按表1.2.1选择量测项目。表1.2.1中的1~4项为必测项目;5~11项为选测项目,应根据围岩条件、地表沉降要求等确定。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及量测方法表1.2.1

注:B为隧道开挖宽度 1.2.2爆破开挖后应立即进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状况观察和记录,并进行地质描述。地质变化处和重要地段,应有照片记载,量测记录表见附录E。 初期支护完成后应进行喷层表面的观察和记录,并进行裂缝描述。 1.2.3 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围岩、初期支护的周边位移量测、拱顶下沉量测;安设锚杆后,应进行锚杆抗拔力试验。当围岩差、段面大或地表沉降控制严时宜进行围岩体内位移

量测和其它量测。位于Ⅲ~Ⅰ围岩中且覆盖层厚度小于40m 的隧道,应进行地表沉降量测。 1.2.4 量测部位和测点布置,应根据地质条件、量测项目和施工方法等确定。 1.2.5 测点应距开挖面2m的范围内尽快安设,并应保证爆破后24h内或下一次爆破前测读初次读数。 1.2.6 测点的测试频率应根据围岩和支护的位移速度及离开挖面的距离确定。 现场量测手段,应根据量测项目及国内量测仪器 1.2.7 的现状来选用。一般应尽量选择简单可靠、耐久、成本低、稳定性能好,被测量的物理概念明确,有足够大的量程,便于进行分析和反馈的测试仪具。 1.3 量测数据处理与应用 1.3.1 应及时对现场量测数据绘制时态曲线(或散点图)和空间关系曲线。 1.3.2 当位移-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时,应进行数据处理或回归分析,以推算最终位移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 1.3.3 当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时,则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此时应密切监视围岩动态,并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开挖。 1.3.4 隧道周壁任意点的实测相对位移值或用回归分析推

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国家重点公路杭州至兰州线 重庆巫山至奉节段 楚阳隧道 监控量测方案 中铁二十二局巫奉A1标 2011年10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楚阳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楚阳隧道重庆境内段楚阳隧道为一座上、下行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特长隧道。楚阳隧道位于湖北省巴东县沿渡河镇红岩村至重庆市巫山县楚阳乡和平村之间,进口位于湖北省巴东县境内红岩村三尖角两条冲沟交汇处,出口位于巫山县楚阳乡和平村范家河与其分支冲沟交汇处,隧道最大埋深约585m。本次施工组织设计仅为隧道处于重庆境内部分,左线长2824.907m(ZK0+~ZK2+837),右线长2884m(YK0+011~YK2+895)。左线曲线半径R=1500m,缓和曲线长度Ls=240m;右线曲线半径R=1420m,缓和曲线长度Ls=253.521m。隧道左洞为双向坡:%,%;隧道右洞为双向坡:%,%(湖北至巫山方向上坡为正)。隧道中部布置了3处车行横通道,4处人行通道,以方便左右隧道洞内的联系和发生事故时的救援和逃生,当隧道发生火灾等事故时,左右洞互为救援和逃生通道。 隧道净宽:++2*+++=10.25m 隧道净高:5.0m 隧道计算行车速度:80km/h 二、编制目的 为确保监控量测工作顺利正常开展,了解围岩状态,及时反馈信息于设计和指导施工,调整支护参数和二衬施作时间,确保施工安全和结构的长期稳定性,有效保护周边环境,尽量降低监控量测费用,减少对工程施工的干扰,同时为加强监控

量测实施人员规范操作,全面掌握监控量测实施全过程,结合隧道工程特点,制定本方案。 三、组织机构及作业程序 组织机构 为保证监控量测工作正常有序开展,本项目部建立总工程师负责的管理体系,工程部和安质部负责对隧道的监控量测进行日常检查、指导和重大问题上报工作。并成立监控量测小组,制定各岗位职责,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总负责人: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监控量测工作组织安排和重大问题的处理。 主管部门:工程部、安质部,负责监控量测全面管理,日常检查、指导和重大问题上报工作,并参与重大问题的处理。 监控量测负责人:测量队负责主管监控量测组工作,掌握监控量测工作状态,分析和上报有关监控量测数据和情况,制定处理措施,下达技术交底资料。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开展监控量测工作,并对监控量测结果负责,分析监控量测数据和上报监控量测动态。 现场监控量测实施人:监控量测组员(操作人员和资料员),操作人员负责现场监控量测具体实施,负责测点的布设和保护,及时取得监控量测数据;资料员负责监控量测资料的收集、整理、签认、汇总和归档等资料管理工作。 作业程序 (1)熟悉资料(施工图纸、规范和作业指导书等);(2)布点量测;(3)取得数据;(4)整理签认;(5)分析处理;(6)位移管理;(7)信息反馈;(8)工程对策;(9)资料归档。 四、技术要求 量测仪器 量测仪器配备:数码相机、收敛仪、全站仪、水准仪、塔尺、钢尺等。 辅助工具:爬梯、手电筒及其它辅助工具。 量测项目 根据设计要求,结合楚阳隧道具体情况,确定围岩量测必测项目(见表4-1)。 表4-1 围岩量测必测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