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全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表

2017年10月全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表
2017年10月全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表

2017年10月全市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表(一)

总死亡人数

其中:

较大事故

重大事故 特别重大事故 累计 同比±

同比±%

累计

同比±

同比±%

累计

同比±

同比±%

累计

同比± 同比±%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合计

0 0 0

A 农

林牧渔业 小计

其中

1、农业机械

2、渔业船舶

B 采矿业 小计

中 1、煤矿

2、金属非金属矿山

C 、F 、

H 商

贸制造业

小计

其中 1、化工 2、冶金机械八大行业

3、其他

E 建

筑业 小计

其中

1、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

2、工矿工程

3、其他 G 交

通运

输和仓储业

小计

其中 1、铁路运输

2、道路运输

3、水上运输业

4、航空运输业

D 、I —T 其他行业

2017年1-10月全市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表(二)

总死亡人数

其中:

较大事故

重大事故 特别重大事故 累计 同比±

同比±%

累计

同比±

同比±%

累计

同比±

同比±%

累计

同比± 同比±%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合计

15 35 4 22 36.36 169.23 2

10

1

7 100 233.3 1 10

1

10

A 农

林牧渔业 小计

其中

1、农业机械

2、渔业船舶

B 采矿业 小计

2 11 1 10 100 1000 1 10 1 10 其

中 1、煤矿 2

11 1 10

100 1000

1

10

1

10

2、金属非金属矿山

C 、F 、

H 商

贸制造业

小计

1 1 1 1 其中 1、化工

2、冶金机械八大行业 1 1 1 1

3、其他

E 建

筑业 小计 1 2 0 -1 0 -33.33 0 0 -1 -3 -100 -100

其中

1、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

2、工矿工程 1

2 1 2

3、其他 0 0

-1 -3 -100 -100 0 0 -1 -3 -100 -100 G 交

通运

输和仓储业

小计

10 20

2 12 25

150

2 10 2 10 其中 1、铁路运输

2、道路运输 10 20 2 12

25

150 2

10 2

10

3、水上运输业

4、航空运输业

D 、I —T 其他行业

1

1

2017年1-10月全市各县区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表(三)

其中:

总死亡人数

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商贸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其他行业累计同比+-累计同比+-累计同比+-累计同比+-累计同比+-累计同比+-累计同比+-起数死亡起数死亡起数死亡起数死亡起数死亡起数死亡起数死亡起数死亡起数死亡起数死亡起数死亡起数死亡起数死亡起数死亡合计15 35 4 22 2 11 1 10 1 1 1 1 1 2 0 -1 10 20 2 12 1 1 0 0 市直 1 2 0 1 1 2 1 2 0 0 -1 -1 朔城 4 18 3 17 1 10 1 10 1 1 1 1 1 2 1 2 1 5 0 4

平鲁 3 3 -1 -1 1 1 0 0 2 2 -1 -1

山阴 3 4 3 4 3 4 3 4

怀仁 2 6 -2 0 0 0 -1 -3 1 5 -2 2 1 1 1 1 应县 2 2 2 2 2 2 2 2

右玉0 0 -1 -1 0 0 -1 -1

开发区0 0

报:

省安委办,省安监局,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发:

各县区政府,朔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县区安委办、安监局,开发区安委办、安监局,市安委会成员单位,局领导。

(共60份)

【2019年整理】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 一、11月份事故及生产情况 11月发生煤矿事故8起,死亡11人,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同比减少12起、11人,分别下降%和%。发生较大事故1起(煤与瓦斯突出),死亡4人,同比增加1起、4人。11月全省煤炭产量(快报数)万吨,同比减产万吨。11月百万吨死亡率,同比上升%。 二、1-11月份事故及生产情况 1.事故总量:1-11月共发生煤矿事故116起,死亡196人,同比减少76起、31人,分别下降%和%。其中:在建矿井(新建、技改扩能、资源整合矿井)事故45起,死亡56人,分别占事故总量的%和%,同比减少52起、58人,分别下降%和%;生产矿井事故71起,死亡140人,分别占事故总量的%和%,事故起数同比减少24起,下降%,死亡人数同比增加27人,上升%。 2.较大事故:4起,死亡19人,事故起数同比持平,死亡人数同比增加2人、上升%。

2月事故8起21人,同比增加2起、15人,分别上升%和%。3月事故11起12人,同比减少11起、11人,分别下降%和%。4月事故17起17人,同比减少5起、6人,分别下降%和%。5月事故14起18人,同比减少8起、10人,分别下降%和%。

6月事故11起12人,同比减少3起、5人,分别下降%和%。 7月事故12起14人,同比减少5起、3人,分别下降%和%。 8月事故21起69人,事故起数同比减少2起,下降%,死亡人数同比增加28人,上升%。9月事故4起12人,同比减少12起、7人,分别下降%和%。 10月事故4起4人,同比减少8起、9人,分别下降%和%。 11月事故8起11人,同比减少12起、11人,分别下降%和%。 6.事故类别:

安全事故报告和统计分析制度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802 安全事故报告和统计分析制度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安全事故报告和统计分析制度通用 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安监室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按有关规定以书面形式(安全事故调度汇报卡)准确、完整地向镇安监站、镇人民政府上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可越级上报事故情况,紧急情况下可直接电话报告,在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进行事故续报。 二、报告事故的主要内容为: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已经采取的措施和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三、在做好报告工作的同时,及时赶赴事故现场,协助事故救援,配合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四、事故报表执行零报告制度,每月月底向镇安监站上报《伤亡事故情况报表》。 五、对本辖区内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每半年全面分析一次,做到事实叙述清楚,原因分析准确,防范措施得当。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汇报【最新版】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汇报 一、全省安全生产事故情况 2009年10月全省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779起,同比增加67起,上升9.41%;死亡205人,同比减少37人,下降15.29%。 发生一次死亡3-9人的较大事故2起,同比减少2起,下降50.00%;死亡8人,同比减少7人,下降46.67%。 2009年1-10月,全省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8351起,同比减少2079起,下降19.93%;死亡1591人,同比减少378人,下降19.20%。 发生一次死亡3-9人的较大事故28起,同比减少18起,下降39.13%;死亡102人,同比减少86人,下降45.74%。 较大事故分市区情况:西安6起,死亡20人;宝鸡2起,死亡10人;咸阳2起,死亡7人;铜川2起,死亡7人;渭南5起,死亡15人;榆林1起,死亡5人;汉中4起,死亡15人;安康6起,死亡23人。

较大事故分行业情况:道路交通事故23起,死亡84人;火灾事故1起,死亡3人;建筑施工事故2起,死亡8人;工矿商贸其他事故2起,死亡7人。 (一)工矿商贸企业 工矿商贸企业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06起,同比减少39起,下降26.90%;死亡134人,同比减少105人,下降43.93%。 1、煤矿企业发生伤亡事故24起,同比减少19起,下降44.19%;死亡26人,同比减少78人,下降75.00%。 2、金属与非金属矿企业发生伤亡事故27起,同比减少8起,下降22.86%;死亡29人,同比减少18人,下降38.30%。 3、建筑施工企业发生伤亡事故23起,同比减少8起,下降25.81%;死亡35人,同比减少18人,下降33.96%。 4、危险化学品企业未发生伤亡事故。 5、烟花爆竹企业发生伤亡事故1起,同比增加1起;死

安全事故报告和统计分析制度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48704 安全事故报告和统计分析制度标准 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安全事故报告和统计分析制度标准 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安监室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按有关规定以书面形式(安全事故调度汇报卡)准确、完整地向镇安监站、镇人民政府上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可越级上报事故情况,紧急情况下可直接电话报告,在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进行事故续报。 二、报告事故的主要内容为: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已经采取的措施和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事故调查、安全考核与统计报表规定示范文本

事故调查、安全考核与统计报表规定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事故调查、安全考核与统计报表规定示 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事故调查统计 1、对发生的事故必须及时进行调查、分析和统计。 调查分析应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严肃认真,要做到“四 不放过”,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受 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 2、事故发生后,事故部门应立即向公司领导和有关 部门报告,保护现场,抢救受伤人员,并尽量避免事故扩 大。 3、安监及有关人员接到事故通知后,应迅速赶赴事 故现场,及时进行现场调查、记录、查阅和索取有关现场 的原始资料,有权要求当事人如实写出事故的原始材料。

4、事故后,发生事故的部门要进行事故的调查分析,并及时向公司安全员做出事故报告和整理出有关书面材料(一般事故三日内,重大事故五日内)。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干涉事故调查的正常进行,对弄虚作假、隐瞒事故真相或阻碍事故调查工作的,根据情况给予批评教育和必要的处罚。 6、对人身及设备事故的调查按上级有关规定明确如下: ①发生的人身不安全现象和设备异常由所属部门自行组织调查分析,结果报公司安全监察室备案。 ②发生的人身轻伤和设备障碍,公司安监室主持调查分析,相关部门、工会、劳资人员参加,调查结果和有关原始材料报总经理。 ③一般人身和设备事故(人身重伤三人以下,统计事故、考核事故)由公司副总经理组织调查,安全员、工程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制度全

安全事故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制度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进一步规范安全事故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四川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及上级有关事规定和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生产安全事故报告 (一)、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后,车辆驾驶人必须采取以下紧急处置措施。 1、立即停车。当发生交通事故时,驾驶人首先采取制动措施停车,避免交通事故损害的进一步扩大,也有利于交通事故的处理和现场证据的固定。 2、保护现场。发生交通事故时,要注意保护现场,有利于查清事故原因和认定相关方的责任。事故现场的范围通常是指机动车采取制动措施时的地域或停车的地域,以及受害人进、终止的位置。对于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立即撤离现场或者报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 3、立即抢救伤员。机动车驾驶人如果发现受害人受伤,应立即抢

救伤员。如立即止血,防止失血过多。及时拨打120,紧急情况下,可拦截过往车辆或事故车辆直接将伤员送往医院,但注意保护好现场和有关证据。 4、及时报案。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人应及时报案,报案时讲清楚交通事故发生时间、地点、车辆类型、号牌、伤亡和损失情况等。 5、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交通运输部制定《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除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报案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或安全部门报告,公司接到报告后必须在1小时内向行业管理部门报告,如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应同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等报告,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二)、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车辆牌号、车型、运行线路、核载(实载)人数,驾驶员姓名、驾驶证、从业证号);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以及采取的措施; 6、事故报告出现的新情况(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

15.1.1-3.2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完成】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加强生产安全事故预防,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规范事故报告、调查、处理流程,贯彻“四不放过”的事故查处原则,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调查、统计和分析、处理、预防等过程。 3.引用文件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2《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3.3《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3.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3.5《交通运输行业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 4.管理职责 4.1公司安全生产部负责组织事故调查处理工作,配合有关政府行政部门对事故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 4.2安全生产委员会在发生事故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组织抢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5.1内容及要求 5.1事故统计与分析 5.1.1事故统计要求 1)公司安全生产部负责事故统计表的填写; 2)事故统计表要填写准确无误; 3)对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统计分析。 5.1.2事故统计的范围 1)发生造成人员死亡、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都要按规定报告和统计,并按《建设系统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年)报表》和《交通运输行业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快报表》的内容进行填写上报。

2)发生事故及在救灾过程中造成人员伤亡或非本单位的人员伤亡都应统计报告。 3)因事故造成的失踪人员,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后(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事故发生之日起7日后),按照死亡人员进行统计,并重新确定事故等级。 4)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0元以下、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不列入统计范围。 5)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因病导致死亡,必须先按规定时限和程序报告公司。经公司调查确认系由职工本人疾病造成的,不按事故统计。 6)下列事故不统计到本企业伤亡事故总数中,列表统计上报备案。 a本企业支援或承包外单位工程发生伤亡事故由外单位统计报告。 b企业外组织的安全检查、培训、科研、学习、参观等活动发生的伤亡事故。 c职工在生产岗位因突发疾病造成的伤亡事故。 d发生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的伤亡事故。如冰雹、地震、龙卷风等。 5.2事故分析 事故原因分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分析事故的时候,应从直接原因入手,逐步深入到间接原因,从而掌握事故的全部原因,再分清主次,进行责任分析。 5.2.1直接原因 事故直接原因包括装备、物质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 1)装备、物资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包括: a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b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c个人防护品用具,如安全帽、安全鞋、护目镜、防护服等缺少或有缺陷; d道路及其环境不良。 2)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 a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b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c使用不安全设备; d以手代替工具操作; e物体存放不当; f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g攀、坐不安全位置; h装备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 制度正式版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第一条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制度》的通知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统计和分析范围:本公司所属办公区、生活区、车间、库房及危险品装卸、搬运、操作等环节发生伤亡事故,凡由于管理不善或安全防护设施不健全而造成的职工伤亡事故,都作为职工伤亡事故来报告和进行统计和分析。公司按规定配备专职装备技术管理人员,负责公司车辆、救援设施和设备的管理,熟练掌握相关装备的使用和维护工作。

第三条统计和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事故发生单位的基本情况、事故发生的起数、死亡人数、重伤人数、急性工业中毒人数、单位经济类型、事故类别、事故原因、直接经济损失等特种设备技术专管员应定期学习安全法律法规,参加相关部门的技术培训和考核。 第四条凡公司的救援车辆和司机,在执行公司的任务时发生伤亡事故,都按职工伤亡事故来报告和进行统计和分析。建立车辆设备技术台帐,按时对车辆装备进行维护、保养,定期组织检查,对失效,过期的装备技术及时更新。 第五条职工乘坐公司交通工具在外执行任务途中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

(安全生产)我国安全事故统计分析

1995-2004年 我国安全事故统计分析 一、全国各类事故情况 1995年全国发生各类事故346868起,死亡103543人;2004年全国发生各类事故803571起,死亡136755人。1995年至2004年全国平均每年发生各类事故702173起,死亡118843人(历年伤亡事故情况见附表1)。其中: 1、工矿商贸企业平均每年发生15102起,死亡15688人。其中: 煤矿企业平均每年发生4341起,死亡7288人。 非煤矿山企业平均每年发生1782起,死亡2072人。 非矿山企业平均每年发生8979起,死亡6328人。 2、火灾事故(不含森林、草原火灾)平均每年发生170821起,死亡2514人。 3、道路交通事故平均每年发生495839起,死亡90239人。 4、水上交通平均每年发生870起,死亡585人。 5、铁路交通平均每年发生12748起,死亡8368人。 6、民航飞行平均每年发生3起,死亡36人。

7、农业机械平均每年发生6569起,死亡1150人。 8、渔业船舶平均每年发生128起,死亡111人。 全国各类事故中,道路交通死亡人数最多,占75.91 %。工矿商贸企业中,煤矿企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占40.85 %,其次是非矿山企业,占40.47 %。 二、全国特大事故情况 2001年全国发生10人以上特大事故140起,死亡2556人;2004年全国发生各类事故129起,死亡2530人。2001年至2004年全国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平均每年发生132起,死亡2498人(全国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情况见附表2)。其中: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平均每年发生14起,死亡755人。 1、工矿商贸企业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平均每年发生

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

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 1.制定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调查、统计和分析、处理、预防等过程。 3.实施主体及职责分工 (1)安全科负责组织事故调查处理工作,配合有关政府行政部门对事故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 (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在发生事故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组织抢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4.内容及要求 4.1 生产安全事故定义 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领域中发生的意外的突发事故,通常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使正常生产活动中断的事件。安全生产事故包括道路交通事故和停车场站事故,但不包括商务事故。 4.2 事故等级划分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安全生产事故一般分为四个等级: 5.2.1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5.2.2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 人以上10 人以下死亡,或者10 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5.2.3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5.2.4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3 事故报告 (1)报告程序 1)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公司员工中首先发现者应立即报告安全科负责人,一般及以上等级事故必须报告总经理。对一般及以上等级事故,公司总经理接到报告后,在1小时内向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2)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3)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 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2)报告内容: 1) 事故发生单位名称及概况;

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示范文本

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示范 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为了积极预防、妥善处理道路运输安全事故,保护公 司、他人的合法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 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浙江省道路运输行 业行车事故统计报告制度》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发生道路行车安全事故后,当班驾驶员及现 场有关人员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组织抢救,同时应当立即 报告本单位主要负责人。 第二条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 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 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三条发生道路行车安全死亡事故后,公司应当在2小时内向有关职能部门报告,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第四条安全事故报告的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情况、财产损失金额、事故简要经过、采取的施救措施、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报告单位、报告人及其他应当报告的事项。 第五条事故调查 事故发生单位在事故发生后应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对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损失等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小组应将调查情况和处理建议以书面形式向单位和上级有关部门汇报。第六条事故处理 1. 事故处理要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

全省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汇报材料—汇报材料

全省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汇报材料—汇报材料 2009年1-10月,全省安全生产状况继续保持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绝大多数行业和地区安全生产水平明显提高,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呈下降趋势。 一、全省安全生产事故情况 2009年10月全省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779起,同比增加67起,上升9.41%;死亡205人,同比减少37人,下降15.29%。 发生一次死亡3-9人的较大事故2起,同比减少2起,下降50.00%;死亡8人,同比减少7人,下降46.67%。 2009年1-10月,全省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8351起,同比减少2079起,下降19.93%;死亡1591人,同比减少378人,下降19.20%。 发生一次死亡3-9人的较大事故28起,同比减少18起,下降39.13%;死亡102人,同比减少86人,下降45.74%。 较大事故分市区情况:西安6起,死亡20人;宝鸡2起,死亡10人;咸阳2起,死亡7人;铜川2起,死亡7人;渭南5起,死亡15人;榆林1起,死亡5人;汉中4起,死亡15人;安康6起,死亡23人。 较大事故分行业情况:道路交通事故23起,死亡84人;火灾事故1起,死亡3人;建筑施工事故2起,死亡8人;工矿商贸其他事故2起,死亡7人。

(一)工矿商贸企业 工矿商贸企业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06起,同比减少39起,下降26.90%;死亡134人,同比减少105人,下降43.93%。 1、煤矿企业发生伤亡事故24起,同比减少19起,下降44.19%;死亡26人,同比减少78人,下降75.00%。 2、金属与非金属矿企业发生伤亡事故27起,同比减少8起,下降22.86%;死亡29人,同比减少18人,下降38.30%。 3、建筑施工企业发生伤亡事故23起,同比减少8起,下降25.81%;死亡35人,同比减少18人,下降33.96%。 4、危险化学品企业未发生伤亡事故。 5、烟花爆竹企业发生伤亡事故1起,同比增加1起;死亡2人,同比增加2人。 6、工矿商贸其他企业发生伤亡事故31起,同比减少5起,下降13.89%;死亡42人,同比增加7人,上升20.00%。 (二)火灾 全省共发生火灾(不含森林、草原等火灾)4043起,同比减少197起,下降4.65%;死亡23人,同比增加4人,上升21.05%。 (三)道路交通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 析制度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第一条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制度》的通知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统计和分析范围:本公司所属办公区、生活区、车间、库房及危险品装卸、搬运、操作等环节发生伤亡事故,凡由于管理不善或安全防护设施不健全而造成的职工伤亡事故,都作为职工伤亡事故来报告和进行统计和分析。公司按规定配备专职装备技术管理人员,负责公司车辆、救援设施和设备的管理,熟练掌握相关装备的使用和维护工作。 第三条统计和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事故发生单位的基本情况、事故发生的起数、死亡人数、重伤人数、急性工业中毒人数、单位经济类型、事故类别、事故原因、直接经济损失等特种设备技术专管员应定期学习安全法律法规,参加相关部门的技术培训和考核。 第四条凡公司的救援车辆和司机,在执行公司的任务时发生伤亡事故,都按职工伤亡事故来报告和进行统计和分析。建立车辆设备技术台帐,按时对车辆装备进行维护、保养,定期组织检查,对失效,过期的装备技术及时更新。

第五条职工乘坐公司交通工具在外执行任务途中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不论交通部门是否报告统计,都作为职工伤亡事故来报告和进行统计。 第六条公司职工因违反劳动纪律而发生伤亡事故,凡在劳动过程中,或虽不在劳动过程中,但与企业设备有关的,都应报告统计和分析。 第七条职工负伤后,在30天以内死亡的(因医疗事故而死亡的除外,但必须得到医疗事故鉴定部门的确认),均按死亡事故来报告和进行统计和分析;超过30天死亡的,不再进行补报和统计。 第八条公司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因病导致受伤、死亡,经县级以上医院诊断和劳动安全监察部门的调查,确认系本人疾病造成的,则不按因工伤亡事故来报告和进行统计和分析。 第九条凡涉及两个以上主体时发生的伤亡事故,由事故主要责任方负责报告和统计。若主要责任分不清的,暂由公司统计伤亡人数,但要注明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说明事故概况。 第十条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生产办负责解释并监督实施。 第十一条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安全事故报告统计和处理制度

嘉兴市龙腾运输有限公司 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强化安全运输事故管理,落实安全运输责任制,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发生事故后,事故所属部门或者队伍应根据有关规定启动应急预案,积极救援,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安全事故,包括道路行车安全事故、设备事故、火灾事故、危化品事故、职业病危害事故、环境污染事故以及对社会造成影响的其它安全事故。 第四条安全事故分类 1、轻伤事故:只有轻伤的事故; 2、重伤事故:只有重伤及以下的事故; 3、一般事故(指一次死亡1-2人的事故); 4、重大事故(指一次死亡3-9人的事故); 5、特大事故(指一次死亡10-29人的事故); 6、特别重大事故(指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事故)。 二、设备、财产损失事故分类: 1、一般事故:直接经济损失2-30万元; 2、重大事故:直接经济损失30-100万元的事故; 3、特大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00-500万元以上的事故; 4、特别重大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的事故。

第二章事故信息管理 第五条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如实报告安全科负责人,并如实报告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指挥部接到报告后以最快的方式向公司报告事故的简要情况。相关事故部门负责人按规定及时上报,不得隐瞒不报、谎报。 第六条安全科负责人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及时报告公司领导和 有关部门。 第七条安全事故报告规定 一、轻、重伤事故:事故发生公司相关部门,轻伤应在10日内,重伤5日内报指挥部安全监管部门。 二、死亡事故 1、一般伤亡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告安全科,安全科应向地方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在10小时内报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规定上报。 2、重大伤亡事故发生后,指挥部立即向地方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在5小时内报局有限公司领导。公司公司领导、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规定上报。 3、特大及以上伤亡事故发生后,立即向地方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在4小时内报告局有限公司,局有限公司按规定上报。 第三章事故调查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制度(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制度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391-36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制度(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统计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员死亡、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其中:火灾、道路交通、水上交通、铁路交通、民航飞行、农业机械、渔业船舶等事故由其主管部门统计,每月抄送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2.统计内容 主要包括事故发生单位的基本情况、事故发生的起数、死亡人数、重伤人数、急性工业中毒人数、单位经济类型、事故类别、事故原因、直接经济损失等。 3.报表种类及填报单位 (1)《生产安全事故情况》工矿商贸A1表、《生产安全事故情况(续)》工矿商贸A2表、《各类生产安

全事故综合情况》综合B1表、《地区生产安全事故情况》综合B2表,工矿商贸C1-C6表是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统计工作表,不上报。 (2)《火灾事故情况》行业表D1-1、《火灾死亡事故情况》行业表D1-2、《火灾重伤事故情况》行业表D1-3、《火灾直接经济损失事故情况》行业表D1-4,由公安消防部门填报,并抄送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道路交通事故情况》行业表D2-1、《道路交通死亡事故情况》行业表D2-2、《道路交通重伤事故情况》行业表D2-3、《道路交通直接经济损失事故情况》行业表D2-4,由公安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填报,并抄送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水上交通事故情况》行业表D3-1、《水上交通死亡事故情况》行业表D3-2、《水上交通重伤事故情况》行业表D3-3、《水上交通直接经济损失事故情况》行业表D3-4,由交通海事部门填报,并抄送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 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及时采取自救措施,保护事故现场,并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事故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或者发生次生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重要证据应妥善保护:发生一般、重大、特大、特别重大安全 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不得在事故抢救期间和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逃匿;不在单位的应立即返回。 事故现场的重要证据应当妥善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由于抢救、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物体时,应当作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拍摄现场照片,事故抢救完成后,事故现场能够恢复原状的应当恢复原状。一般、重大、特大、特别重大事故现场需经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同意,方可撤除和清理。 二、重特大事故2小时内报告: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应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和处理。事故报告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发生安全事故,由事故所属车辆驾驶员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向分公司报告。 三、60日内完成事故调查: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完成事故调查工作、写出事故调查报告并报有权作出事故批

复结案的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特殊情况一般不得超过90日。 轻伤事故由事故单位根据事故调查报告批复结案。事故单位自作出批复结案之日起10日内,报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备案。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在接到事故调查报告30日内对事故进行批复结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60日。自作出结案批复之日起10日内,报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备案。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分六类: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但没有重伤和死亡的事故; 重伤事故:指一次重伤(含急性中毒,下同)3人以下、没有死亡的事故(本办法所称“以上”,包含本数;所称“以下”,不包含本数,下同); 一般安全事故:指一次死亡3人以下,或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事故; 重大安全事故:指一次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事故; 特大安全事故:指一次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事故; 特别重大安全事故:指一次死亡30人以上,或重伤10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事故。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管理办法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管理办法 (2016年7月27日安监总厅统计〔2016〕80号)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 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査处理条 例》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生产安全事故统计(不涉及事故报告和事 故调査处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生产安全事故由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归口统计、联网直报 (以下简称“归口直报”)。 跨县级行政区域的特殊行业领域生产安全事故统计信息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有关行业领域主管部门确定的生产安全事故统计信息通报形式, 实行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归口直报。 第四条 县级以上(含本级,下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接收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报告和同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通报的生产 安全事故信息,依据本办法真实、准确、完整、及时进行统计。 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按规定时限要求在“安全生产综合统计信息直报系统”中填报生产安全事故信息,并按照(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有关规定进行统计。 第五条 生产安全事故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分类统计。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且直接经济损失小于100万元(不含)的生产安全事 故,暂不纳入统计。 第六条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按照“先行填报、调査认定、信息公开、统计核销”的原则开展。经调査认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按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程序进 行统计核销。 (一)超过设计风险抵御标准,工程选址合理,且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救援 措施到位的情况下,由不能预见或者不能抗拒的自然灾害直接引发的。 (二)经由公安机关侦査,结案认定事故原因是蓄意破坏、恐怖行动、投毒、 纵火、盗窃等人为故意行为直接或间接造成的。 (三)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突发疾病(非遭受外 部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肌体创伤)导致伤亡的。 第七条 经调査(或由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出具鉴定结论等文书)

2017年11月全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表

2017年11月全市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表(一) 总死亡人数 其中: 较大事故 重大事故 特别重大事故 累计 同比± 同比±% 累计 同比± 同比±% 累计 同比± 同比±% 累计 同比± 同比±%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合计 0 0 -8 -9 -100 -100 A 农 林牧渔业 小计 其中 1、农业机械 2、渔业船舶 B 采矿业 小计 0 0 -1 -2 -100 -100 其 中 1、煤矿 0 0 -1 -2 -100 -100 2、金属非金属矿山 C 、F 、 H 商 贸制造业 小计 其中 1、化工 2、冶金机械八大行业 3、其他 E 建 筑业 小计 其中 1、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 2、工矿工程 3、其他 G 交 通运 输和仓储业 小计 0 0 -6 -6 -100 -100 其中 1、铁路运输 2、道路运输 0 0 -6 -6 -100 -100 3、水上运输业 4、航空运输业 D 、I —T 其他行业 -1 -1 -100 -100

2017年1-11月全市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表(二) 总死亡人数 其中: 较大事故 重大事故 特别重大事故 累计 同比± 同比±% 累计 同比± 同比±% 累计 同比± 同比±% 累计 同比± 同比±%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合计 15 35 -3 13 -16.67 59.09 2 10 1 7 100 233.3 1 10 1 10 A 农 林牧渔业 小计 其中 1、农业机械 2、渔业船舶 B 采矿业 小计 2 11 0 8 0 266.67 1 10 1 10 其 中 1、煤矿 2 11 0 8 0 266.67 1 10 1 10 2、金属非金属矿山 C 、F 、 H 商 贸制造业 小计 1 1 1 1 其中 1、化工 2、冶金机械八大行业 1 1 1 1 3、其他 E 建 筑业 小计 1 2 0 -1 0 -33.33 0 0 -1 -3 -100 -100 其中 1、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 2、工矿工程 1 2 1 2 3、其他 0 0 -1 -3 -100 -100 0 0 -1 -3 -100 -100 G 交 通运 输和仓储业 小计 10 20 -3 6 -23.08 42.86 2 10 2 10 其中 1、铁路运输 2、道路运输 10 20 -3 6 -23.08 42.86 2 10 2 10 3、水上运输业 4、航空运输业 D 、I —T 其他行业 1 1 -1 -1 -100 -100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月报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月报 (2017年9月) 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7年10月16日 主要内容 一、2017年9月份生产安全事故情况 二、2017年1-9月生产安全事故情况 三、2017年10月份防控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建议 —1—

— 2 — 一、2017年9月份生产安全事故情况 (一)总体情况。 9月份,全省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562起、死亡319人,同比分别下降16.6%和1.2%;环比分别上升13.5%和 9.2%。发生较大事故3起,死亡11人,同比、环比均持平;未发生重大及以上事故。 9月份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情况表 (二)各行业事故情况。 1.农林牧渔业。9月份,全省发生事故3起、死亡3人,同比事故起数下降25%,死亡人数持平;环比分别增加2起、3人(上月未发生人员死亡),事故起数上升200%。 2.采矿业。9月份,全省发生事故1起、死亡1人,同比分别减少3起、6人,下降75%和85.7%;环比分别减少2起、4人,下降66.7%和80%。 3.商贸制造业。9月份,全省发生事故41起、死亡29 人,同比

分别增加18起、10人,上升78.3%和52.6%;环比事故起数增加1起,上升2.5%,死亡人数减少5人,下降14.7%。其中:冶金机械等八行业发生事故21起、死亡16人,同比分别增加14起、11人,上升200%和220%;环比分别减少2起、3人,下降8.7%和15.8%。 4.建筑业。9月份,全省发生事故49起、死亡46人,同比分别增加22起、21人,上升81.5%和84.0%;环比分别增加7起、1人,上升16.7%和2.2%。其中: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发生事故19起、死亡18人,同比分别上升46.2%和38.5%,环比事故起数上升 5.6%,死亡人数下降14.3%;交通建设工程发生事故5起、死亡4人,同比分别上升400%和300%,环比分别下降1 6.7%和42.9%。 5.交通运输和仓储业。9月份,全省发生事故454起,死亡227人,同比分别减少152起、35人,下降25.1%和13.4%;环比分别增加58起、31人,上升14.6%和15.8%。其中:道路运输业发生事故447起、死亡223人,同比分别下降25.4%和11.9%;环比分别上升14.0%和1 6.8%;水上运输业发生事故3起,死亡1人,去年同期未发生水上运输业事故,环比事故起数上升50%,死亡人数下降50%;铁路运输业发生事故2起、死亡2人,同比各下降60%,环比各上升100%。 6.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等其他13个行业。9月份,发生事故14起、死亡13人,同比分别增加4起、6人,上升40.0%和85.7%;环比分别增加1起、1人,上升 7.7%和 8.3%。 9月份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各行业占比图 —3—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制度(正式)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制度(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 1、工作中发生事故,应积极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事态的扩大,并保护好现场,立即向站领导报告。 2、站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及时赶到事故现场进行处理,对发生或有可能发生危急情况的,迅速进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程序。 3、对各类事故要按照“四不放过”即:原

因没有查清不放过;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并根据事故的性质和造成的损失危害程度,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4、工作人员不准以任何理由,隐瞒事故,若隐瞒事故,一经发现,按相关规定从重处罚。 5、对需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的事故,按规定时效以单位名义及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 二、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1、单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后,应认真接受并配合有关人员的事故调查,事故的调查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事的原则,应积极配合有关人员及时、准确地查清

事故的经过、原因、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2、安全生产事故调查结束后,应认真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后的处理工作,有关资料归档保存。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