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运行、维护规程-全向信标 4000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运行、维护规程-全向信标 4000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运行、维护规程-全向信标 4000

4000型多普勒全向信标

1. 适用范围

本附件适用于中国民用航空使用的ALCATEL公司生产的4000型多普勒全向信标(DVOR)的运行和维护。

2. 引用标准和依据

本附件的技术要求、性能指标、名词术语引用了如下标准和资料: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

GB6364-86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MH/T4003-1996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和空中交通管制雷达站设置场地规范;

MH/T4006.2-1998 航空无线电导航设备第2部分:甚高频全向信标(VOR)技术要求;

ALCATEL 4000型多普勒全向信标技术手册。

3. 设备运行保证条件

为保证4000型多普勒全向信标设备的正常运行,达到下述第4章所规定的技术性能指标,除要求严格执行下述第5章“设备测试与调试程序”和第6章“设备运行定期维护”外,还要求以下条件予以保证。

3.1 对维护人员的要求

本设备的维护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证书,达到上岗要求。

3.2 测试仪表

3.3 环境条件

温度:-50℃~+70℃(室外),-10℃~+50℃(室内);

相对湿度:100%(室外),90%(室内);

为使设备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室内温度应尽可能控制在15℃ ~ 25℃之间。

3.4 主、备用电源

主用电源:交流220伏,+10%、-15%,频率50Hz;

备用电源:直流48V,满足连续工作时间不小于4小时。

3.5 通信及传输

电缆:10对电话电缆;

3.6 台站接地及避雷

设备接地电阻:≤4欧姆;

避雷接地电阻:≤4欧姆;

遥控信号避雷由厂家提供,接地电阻≤3欧姆。

3.7 消防与安全

机房应按消防要求配备消防设施,机房内禁放易燃、易爆品。

4. 设备组成与技术性能

4.1 设备简要说明

4000型DVOR系统由基于RF及AF子组件的硬件和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硬件的软件组成,自动化程度较高。发射机与监控器受各自的微处理器控制。它们都通过LRCI通信并与本地或远程遥控计算机中的控制软件通信。该设备内部参数的调整、控制、维护、维修均通过本地或遥控计算机中的控制软件WIN ADRACS完成。设备备用方式有热备份、冷备份两种。热备份时双发射机均工作,主备转换时间不大于20ms。冷备份单发射机工作,主备转换时间大约6s。

发射机微处理器执行数字信号生成;幅度(包络)、RF相位及相位极性的控制和调节;发射机子组件参数的设置与计算;通信等任务。

监控器微处理器执行远场监视天线的信号的处理与评估;在检测到故障状态时执行适当的动作(设备的切换或关闭);检测自身情况保证其性能稳定可靠等任务。

4000型DVOR软件包(发射机SW,监控器SW,LRCI SW及WIN ADRACS)执行启动(矫正及校准天线系统与导航系统)、调制与发射机控制、信号生成、监视导航信号、支持系统修复与维护、系统的工作(本地和遥控)、合装设备监控(如:DME、ILS、NDB、MB)等任务。

日常设备监视、维护、维修、检测工作均通过安装在计算机中的设备监控软件WIN ADRACS完成。

4.2 设备组成

发射机、天线切换单元、LRCI单元和监控器、电源、天线系统、RCSI、计算机等单元组成。

4.2.1 发射机

发射机部分的功能是产生、放大射频信号,载波信号的音频调制信号生成由微处理器控制,所产生的载波30Hz调幅信号、上边带和下边带等幅波信号均送至天线切换单元。其组成为:

(1)频率合成器(SYN-D)

(2)载波调制器(MOD-110)

(3)载波放大器(CA-100)

(4)边带调制器(MOD-110P)

(5)控制耦合器(CCP-D)

(6)射频双工器(RFD1-VD\RFD2-VD)

(7)天线切换单元接口(ASU-INT)

(8)调制信号发生器-信号(MSG-S)

(9)调制信号发生器-控制(MSG-C)

4.2.2 天线切换单元

天线切换单元的功能是模拟边带天线环绕载波天线的几乎连续的轨道运动,实现边带信号混合调制与天线切换控制。并将上、下边带信号处理成边带天线所需的上、下边带奇、偶信号馈电形式,通过天线切换开关送至边带天线辐射。

天线切换单元的组成:

(1)混合信号产生器(BSG-D)

(2)天线切换控制(ASC-D)

(3)天线切换组件(ASM-D)

(4)边带调制混合器(MOD-SBA、MOD-SBB)

(5)相位监视与控制(PMC-D)

(6)直流电源转换器(DCC-MVD)

4.2.3LRCI单元

LRCI的功能是提供通信接口,如:各个功能组间通信接口,设备的控制接口,操作员使用的本地显示与设备的本地控制接口,远程控制接口。

LRCI的组成:

(1)本地状态与控制单元(LCSU)

(2)交换线调制解调器(LGM14.4)

(3)专线调制解调器(ZUA29)

(4)话音放大器(VAM)

4.2.4 监控器

监控器有两个功能。第一个是通过监视实际的外场信号,监测信号的变化。若检测到信号不正确,超出已编程并存储的告警门限则向控制系统发出故障信号,使得发射机切换或关闭。第二个是保证变化的环境条件与元件老化不影响监控器自身的性能。监视过程通过硬件和软件模块实现。监视参数如下:方位角、30Hz AM的幅度调制深度、9960Hz AM的幅度调制深度、30Hz FM的调频指数、载波电平、载波频率、莫尔斯编码的识别音调的可用性与正确性、所有边带天线的辐射。双监控器配置可选择“与”逻辑或“或”逻辑。

监控器组成:

(1)监控信号处理器(MSP-VD)

(2)控制与选择器逻辑(CSL)

4.2.5 电源

电源为整个系统提供工作所需直流电压和电池充电电源。

电源的组成:

(1)交直流转换器(ACC-54)

(2)直流电源转换器(DCC-28)

(3)直流电源转换器(DCC-MV)

(4)直流电源转换器(DCC-05)

(5)电源管理器(PMM-5)

4.2.6 天线系统

(1)天线地网

(2)1个载波天线

(3)50个边带天线

(4)去耦组件50个

(5)射频电缆

(6)监控偶极子天线

4.2.7RCSI

远程遥控与状态监视器和监控计算机构成远程遥控维护监视系统,为维护操作员和导航设备之间提供一个数据链路,实现远程对设备的监视控制。它可以通过专用线、交换线或无线电链路对一个或多个不同址的导航设备进行远程监控。

4.2.8 监控计算机

计算机配置:处理器PENTIUM90或更高;内存8M以上;大于120M硬盘;VGA适配器;

3.5”软驱;彩色显示器;鼠标器;2个串行接口连接器;WINDOWS3.1或更高级操作系统。

4.3 设备的简要框图

见设备技术手册图1--30

4.4 设备的技术性能和指标

4.4.1 系统指标

方位角精度:≤±1°;

方位角稳定性:在平坦地面,3°仰角及300m距离上测量小于±0.5°;

覆盖范围:取决于发射机功率及天线地网超出地面的高度及周围电磁环境。

4.4.2 设备指标

(1)载波发射机

无线电频率范围:108.00 ~ 117.95MHz;

信道模式:50KHZ,由频率合成器定义;

频率稳定度:0.001%;

输出阻抗:50欧姆;

射频输出功率:100W;

载波的输出功率设置:1.0W步进可编程;

载波的谐波:≤2×10_5 W;

假信号:≤2×10_7 W。

(2)载波调制

——30Hz基准信号:

调制频率:30 0.01%;

调制深度:30 1%,0.1%步进可编程;

航路设置范围:0 ~ 359.9,0.1步进可编程;

——识别:

音调频率:1020Hz 0.01%;

键控:任何多至4个国际莫尔斯电报码,可编程;

调制深度:0 ~ 12.2%,0.2%步进可编程。

——话音:

范围:300 ~ 3000Hz;

调制深度:0 ~ 12.2%,0.2%步进可编程;

载波相位稳定性:<±5,相对于频率合成器基准相位。

(3)边带发射机

载波的边带偏移;

上边带:+9960Hz1Hz;

下边带:-9960Hz1Hz;

输出阻抗:50欧姆;

输出功率:0 ~ 30W,取决于载波功率,0.5%步进可编程;

RF相位设置范围:在上边带与下边带间0 ~ 359,1步进可编程;

9960Hz谐波:2次谐波≤-40db、3次谐波≤-50db、4次或更高次谐波≤-60db

边带相位稳定性:<±5。

(4)边带调制

调制频率:750Hz用于上边带及下边带和用于正弦及余弦;

混合函数:正弦/余弦半波,其他函数;

电平:1%步进可编程;

幅度调制深度:>99%。

(5)天线切换单元

RF开关数:共计70个RF开关。50个用于上、下边带供给天线,20个用于分配到天线开关控制上、下边带奇、偶信号;阻抗50。

开关频率:750Hz0.01%,以30Hz基准信号锁相。

FM同步:25步,可选择并可编程。

4.4.3 天线系统

频率范围:108—118MHz;

类型:Alford环形天线;

载波天线:1个Alford天线;

边带天线:50个Alford天线,均匀排列在直径为13.5米的圆周上;

阻抗:50;

极化方式:全方位水平极化;

垂直极化抑制:>40db;

去耦合:>20db;

有源反射抑制:通过各天线馈线中的去耦合组件;

监控器偶极子天线:1个八木天线,在距中央天线60—200米处。

4.4.4 监视

方位角测量范围:0~359.9°;

方位角测量精度:±0.1°;

可用监视信道:最多2个RF信道;

告警条件:按照IACO附件10的建议;

监控器信号处理:时分多路复用;

边带信号的傅里叶分析;

重要的DVOR参数与可编程告警门限的参数比较;

对方位角的预警;

可编程的告警延迟;

监控器自测试。

告警与预警门限

方位角:0.1°步进自0 ~ 359.9可编程的上/下门限。

可变30Hz FM调频指数:0.1°步进可编程的上/下门限。

基准30Hz AM调制深度:0.1°步进可编程的上/下门限。

9960Hz AM调制深度:0.1°步进可编程的上/下门限。

载波RF电平:0.1°步进可编程的上/下门限。

识别:如果不出现识别码则告警。

校直及性能测量:通过PC与ADRACS软件可显示各种测量数据。

4.4.5BIT与测量功能

数字子功能:以BIT字显示的OK/NOT OK位。

模拟子功能:定期采样的模拟测试信号,数字化后由BIT子程序评估。

故障位置:通过PC与ADRACS软件查询。

5. 设备测试及调试程序

5.1 设备监控软件WIN ADRACS使用说明

5.1.1 软件的安装

软件安装按以下顺序执行:ODBC、ADRACS(根据安装软件提示选择安装路径、通信端口、

操作系统)

5.1.2软件使用简述

点击图标运行4000型DVOR监控程序,如左下图:

点击login登录,此时要求输入用户及密码。

如右图。选择用户后,输入密码后,确认。login

→logout。

注意:若需对设备发射机、监控器、CSB、ASU

等进行调整,必须首先在登录时选择最高控制级别

五级,同时输入五级相应密码。执行监控器旁路指

令,即执行COMMANDS下拉菜单中Set both mon

bypass on 使双监控器旁路。

选择控制设备进入DVOR监控。如右图:

以下是右图中各个指令、图标的简要说明。

点击打开桌面,激活

的。

进入维护界面,可调取监控器、发射机、CSB、

混合参数详细数据窗口。

监控器窗口包括:

MON1/2 Measurement 监控器测量

MON1/2 Alarm Limits 监控器告警门限

MON1/2 Calibration 监控器校准

MON1/2 Miscellaneous 监控器其它参数

MON1/2 BITE Measurement 监控器内置测试测量

MON1/2 BITE Results 监控器内置测试结果

MON1/2 Meas. History at switch over

MON1/2 Meas. History at switch off

MON1/2 BITE Results switch over

MON1/2 BITE Results switch off

MON1/2 BITE Meas. switch over

MON1/2 BITE Meas. switch off

发射机(XMT1/2)窗口包括:

TX1/2 Adjustments 发射机调整

TX1/2 Adjustments ASU 发射机天线切换单元调整

TX1/2 Measurement 发射机测量

TX1/2 Miscellaneous 发射机其它参数

TX1/2 BITE ADC-1 发射机模数转换1内置测试

TX1/2 BITE ADC-2 发射机模数转换2内置测试

TX1/2 BITE Digital 发射机内置测试数据

TX1/2 BITE ASU 发射机天线切换单元内置测试

CSB窗口包括:

CSB Miscellanous CSB其它参数

CSB Operational Data CSB运行数据

CSB Measurement CSB测量

混合参数(MIXED DATA)窗口包含上述所有窗口中的每一个参数,可以选择其中的若干参数建立一个新的窗口。

选择一组或一个设备参数作为预警、告警触发源,在设定时间间隔内,若产生预警、告警则将预警、告警存储到文件或传输到打印机。

监控参数状态显示,绿色——正常,黄色——预警,红色——告警。

打印数据,可选择打印数据内容,如下左图。

数据存储/恢复,可保存/恢复发射机、监控器、ASU、CSB数据,如下右图。

系统检测(Checks):对整个DVOR系统内部数据交换、发射机、监控器、CSB有无预警、告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可以打印。

5.2 设备检测调试

5.2.1 安装后的检查

(1)检查发射机和ASU机柜及各组件是否全部配齐并可靠插入。

(2)检查天线系统的馈线电缆是否都已接到相应的天线,机柜间电缆连接是否正确,监控电缆是否接入机柜。

(3)检查电源及后备电池连接是否正确,市电电压是否与BCPS输入电压范围一致。

(4)检查所有的接地线是否牢靠,尤其是地网接地,检查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欧姆。

(5)检查各组件跨接片及DIP—FIX开关位置是否正确。

(6)检查计算机WIN ADRACS软件是否已安装。

5.2.2 接通电源

(1)使用零调制解调电缆连接PC串行接口与设备LCSU前面板上的RS232接口。

(2)接通市电电源,打开BCPS上的POWER开关(ACC-54置于ON),用万用表测量ACC-54输出电压,测试孔在ACC-54面板上。若电压不是54VDC则调整ACC-54面板上的微调电阻R32,使其输出为54VDC。

(3)将电源管理组件PMM-5开关NAV置于ON,再将开关TX1、TX2置于ON,此时LCSU/CSB 开始初始化,蜂鸣器工作。

5.2.3 设备调试

5.2.3.1 配置文件的安装

(1)初始化完成后,蜂鸣声停止,LCSU面板显示DVOR OK。若LCSU面板显示CSB,则进行(2)。

(2)在PC机上运行WIN ADRACS监控软件,登录用户1,五级。

(3)点击CONTROL。

(4)选择菜单REU OPERATIONS中的FILE TRANSFER,选择COPY PC FILE TO SITE。

(5)将配置盘中的配置文件(*.SIT,*.LKE,*.PTT)复制到现场。

(6)执行选择菜单REU OPERATIONS中FILE TRANSFER中的RESET SITE,启动输入的文件和数据。

(7)初始化完成后,LCSU面板显示DVOR OK。

5.2.3.2 系统时间的设定

(1)再次运行WIN ADRACS监控软件,完成登录用户1,五级。

(2)点击CONTROL。

(3)执行菜单REU OPERATIONS中的DATE TIME REU。

(4)输入日期和时间,并点击OK确认。关闭日期时间REU窗口。

(5)点击EXIT关闭程序。

5.2.3.3 输入台站配置数据

(1)运行WIN ADRACS监控软件,完成登录用户1,五级。

(2)选择COMMANDS中Set both mon bypass on和Switch both Tx on.

(3)在TX Adjustments窗口和MON Alarm Limits窗口中的Transmitter Frequency、Station Type、Identity Morse Code输入发射机和监控器的台站频率、台站类型及台站识别码。

(4)选择COMMANDS中Switch both Tx off,关闭发射机。

5.2.3.4 监控器预校准

使用CSL控制信号逻辑组件上的测试产生器TSG完成监控器校准。BCD开关位置对应信号如下表:

(1)Set both mon bypass on使双监控器旁路。

(2)Switch TX1 on开启发射机。

(3)调取MON1 Measurement和MON1 Calibration两个窗口。

(4)对应上表BCD开关位置,由CSL中TSG产生相应信号,根据MON1 Measurement窗口中相应TSG Azimuth、TSG Mod. Depth 30Hz AM、TSG Mod. Depth 9960Hz AM、TSG Mod. Index 30Hz FM的显示,用MON1 Calibration窗口中Calibrate Azimuth、Calibrate Mod. Depth 30Hz AM、Calibrate Mod. Depth 9960Hz AM、 Calibrate Mod. Index 30Hz FM作相应调整,完成MON1的校准。

(5)MON2的校准与MON1的校准类同。

(6)Switch TX1/2 off关闭发射机。

5.2.3.5 发射机和监控器的设定

TX1、TX2、MON1、MON2设定方法相同

(1)基本设定

1)将通过式功率计接到CSB输出端。

2)开启发射机。

3)在TX Adjustments窗口中设定Mod. Depth 30Hz AM、Mod. Depth Voice AM、 Mod. Depth Identity AM均为0%。

4)CSB功率设定到标称值100W:在TX Adjustments窗口中设定Carrier Power 100W。如果标称值与功率计测量值存在差异,则可通过发射机背板的X16(即控制耦合器CCP-D的R1)调节使之一致。

5)边带SB1和SB2混合网络预置

6)TX Adjustments ASU窗口中SBA Sinus Blending、SBA Cosinus Blending、SBB Sinus Blending、SBB Cosinus Blending 均预设为90%。

7)在TX Adjustments窗口中调整SBA Power level、SBB Power level将边带功率预设为50%。若上、下边带功率不一致,应以功率计测量值为基准,调整预设值使上、下边带功率一致。

8)关闭发射机。

9)断开功率计。

(2)RF定相(载波边带)

1)开启TX发射机。

2)在MON Calibration窗口中调整AGC Adjustment使得MON Measurement窗口RF—level显示为100%。

3)将示波器接至MSP-VD的TP5。

4)在TX Adjustments窗口中调整SBA RF-Phase值。使得MON Measurement窗口Mod. Depth 9960Hz AM的显示最大。同时检查9960Hz AM 信号的失真度,在确保失真度≤55%的前提下使Mod. Depth 9960Hz AM达到最大。

(3)混合网络信号电平一致性检查

1)使用示波器在ASU机柜的测试板上测量去调制的混合信号电平:1b5:SB1-S 1b7:SB1-C 1b6:SB2-S 1b8:SB2-C

2)如果电平之差大于5%,则调整TX Adjustments ASU窗口中相应SBA Sinus Blending、SBA Cosinus Blending、SBB Sinus Blending、SBB Cosinus Blending预设值使它们的电平值一致。

3)如果执行2)则必须重复RF定相。

(4)9960Hz AM调制深度

1)对MON Measurement窗口中的Mod. Depth 9960Hz AM的读数,用一个恒定系数来

调节混合信号的所有电平(在TX Adjustment ASU窗口中调整Alignment all Blending level 数值)。该数值范围:80.0 ~ 120.0,系数=30%×(100%/9960HZ AM调制深度读数)。最终MON Measurement窗口中显示Mod. Depth 9960Hz AM 30%。

2)边带SB1功率调整:将示波器接至ASU测试板1b5、1b7,在TX Adjustments窗口中调整SBA Power level 数值,减小SB1功率至信号波形处于临界限幅状态。

3)边带SB2功率调整:将示波器接至ASU测试板1b6 、1b8,在TX Adjustments窗口中调整SBA Power level 数值,减小SB2功率至信号波形处于临界限幅状态。

4)设定边带SB1、SB2功率:在TX Adjustments中Alignment SBA+SBB Power level 项输入105%,将SB1、SB2功率同时相应增加5%。

(5)30Hz AM调制深度

在TX Adjustments窗口中调整Mod. Depth 30Hz AM数值,使得MON Measurement窗口中显示Mod. Depth 30Hz AM 30%。

(6)方位预调

1)在TX Adjustments ASU窗口中设定Start Antenna Normal Operation为Antenna-1。

2)MON Measurement窗口中Azimuth显示得出监控偶极子天线的方位读数。

(7)识别调制度设定

1)在TX Adjustments窗口中设定 Mod. Depth Identity AM为10%。

2)关闭发射机。

(8)RF电平设定

1)在MON Calibration窗口中调整AGC Adjustment使得MON Measurement窗口RF—level显示为100%。

2)若上述调整后RF—level显示仍大于100%,则将MON Calibration窗口中Digital Ctrl. Attenuation 16db衰减器打开,再按1)调整。

3)1)、2)调整后RF—level显示仍大于100%,则需在监控器二分配器输入端加装10db 衰减器后,按1)调整即可。

(9)30Hz FM调频指数设定

在MON Calibration窗口中调整Calibrate Mod. Index 30Hz FM使得MON Measurement 窗口Mod. Index 30Hz FM显示为16。

5.2.3.6 地面误差曲线测量

(1)TX1的误差曲线

1)开启TX1。

2)在如下测试表格记录MON Measurement窗口Azimuth数值N。

3)在TX Adjustments ASU窗口中设定Start Antenna Normal Operation依次为Antenna-1、Antenna-3、 Antenna-5….. Antenna-49,记录Azimuth数值。所测数值应以14.4的幅度依次增加,标准误差范围<±0.4。

4)在TX Adjustments ASU窗口中设定Start Antenna Normal Operation为Antenna-1。

5)关闭TX1。

(2)TX2的误差曲线

测量方法同TX1的误差曲线测量。

起始天线号标称值/

TX1TX2

测量值/误差/测量值/误差/

1N

3N+14.4

5.2.3.7 监控器告警门限的设定

(1)选择MON1/2 Alarm Limits窗口,输入各参数告警上、下限门限。

(2)选择CSB Warning limits窗口,输入各参数预警上、下限门限。

(3)选择TX1/2 Adjustments ASU窗口,输入RF相位告警上、下限门限。

5.2.3.8 监控器校准

(1)调取MON1 Measurement和MON1 Calibration两个窗口。

(2)对MON1 Measurement 窗口中的Azimuth、Mod. Depth 30Hz AM、 Mod. Depth 9960Hz AM、Mod. Index 30Hz FM的显示,用MON1 Calibration窗口中Calibrate Azimuth、Calibrate Mod. Depth 30Hz AM、Calibrate Mod. Depth 9960Hz AM、Calibrate Mod. Index 30Hz FM 作相应调整,使之显示为标称值,完成MON1的校准。

(3)MON2的校准与MON1的校准类同。

5.2.3.9 正常操作

上述调整、设定完成后,依次开启发射机Tx1、Tx2检查设备工作情况,并将设备参数、监控参数、CSB参数打印存档。

6.设备运行定期维护

6.1 日维护

6.1.1 日维护内容

(1) 检查设备的工作是否正常;

(2) 检查遥控联机状况是否正常(有遥控装置台);

(3) 检查电源、空调器及其它附属设备工作是否正常;

(4) 检查天线及周围环境有无不正常情况;

(5) 设备与机房清洁;

(6) 填写日维护记录。

6.1.2 日维护记录表格

参见附表1。

6.2 周维护

6.2.1 周维护内容

(1) 完成日维护工作内容;

(2) 检查本地控制和联机状况;

(3) 执行Check检查设备系统工作状况;

(4) 检查设备方位角显示;

(5) 测量交流电压及ACC-54直流电压;

(6) 模拟交流电源故障检查交直流电源切换功能及电瓶工作状态;

(7) 交换主、备机工作;

(8) 检查电源避雷装置状况;

6.2.2 维护记录表格

参见附表2的1 ~ 6项内容记录有关参数。

6.3 季维护

6.3.1季维护内容

(1) 完成周维护工作内容;

(2) 测量载波和上下边带功率;

(3) 测量载波和边带频率;

(4) 通过模拟监控器告警检查主备转换功能;

(5) 维护稳压器、空调等附属设备;

(6) 清洁设备的主要部件,打扫设备卫生;

(7) 完成电瓶充放电维护,记录放电时间及对应的电压、电流。

6.3.2 维护记录表格

参见附表2的1 ~ 11项内容记录有关参数。

6.4 年维护

6.4.1年维护内容

(1) 完成季维护工作内容;

(2) 测量30Hz AM、9960Hz AM、1020Hz AM调制度;

(3) 检查整机;

(4) 检查天线振子及电缆;

(5) 测量设备接地电阻和避雷接地电阻;

(6) 按维护表内容记录有关参数。

6.4.2 维护记录表格

参见附表2的全部内容记录有关参数。

6.5 维护说明

日、周、季维护时设备参数检查以监控软件测量值为准;年维护时应以外部仪表完成各项测量。

7.飞行校验时设备的调整与测量

7.1 飞行校验前的设备维护

飞行校验前应根据本附件第5章“设备测试与调试程序”做整机测试,确定设备运行的各项指标均正常,并做一次年维护。

7.2 飞行校验时的地面设备调整

设备飞行校验依据有关规定执行。进行飞行校验时,根据不同的校飞项目,地面设备应作相应的调整,以得到最佳的校飞数据。

(1) 飞行校验中可能需要调整的发射机参数如下:

30HZ AM调制度、识别信号调制度、边带功率及ASU混合函数调制电平、方位角设置。

(2) 飞行校验中可能需要校准的监控器参数如下:

30HZ AM 调制度、识别调制度、9960Hz调制度、方位角上下门限。

(3) 方法:

将微机与设备联机,进入控制软件WIN ADRACS,首先将双监控器旁路,调出对应发射机的“TX Adjustment”、“ASU Adjustment”窗口及监控器的“Measurement”、“Calibration”窗口。

根据校验员的指示,在“TX Adjustment”窗口中调整MOD. Depth 30Hz AM,直到达到机组要求(30%);在“TX Adjustment”窗口中调整MOD. Depth Identity AM,直到达到机组要求(10%)。其中,调制度的改变量可由监控器的“Measurement”读出。

——边带功率及ASU混合函数调制电平调整:

当校验机组要求调整9960Hz调制度时,可在“ASU Adjustment”窗口调整Alignment all blending level值,使监控器“Measurement”中的9960Hz调制度改变要求的量值。此调整在增大量较大时会受边带功率限制,并导致输出失真,应同时相应提高边带功率,通过调整“TX Adjustment”窗口的Alignment SBA+ABB power level值实现。最终应保证边带功率具有5%的不失真余量,判断输出是否失真,应用示波器检查ASU机柜的独立测试点1b5、6、7、8四点的波形,顶部出现平顶或抖动现象则为失真。

——方位角调整:

根据校验员要求,在“TX Adjustment”窗口中调整Azimuth Alignment值,以满足要求,正误差则增大,负误差则减小。

所有发射机参数调整完成后,应及时在监控器“Calibration”窗口中完成监控参数的校准,以及方位告警上下门限的设定。

7.3 飞行校验后的测量记录

在飞行校验达到要求后,应立即对设备的有关参数进行测量,打印所有数据并存档。在日后的维护工作中,要保持这些参数的数值,直到下一次飞行校验。

本规程附件编写人:民航华东管理局江苏省局张春亭联系电话:025-2482288-5151

4000型多普勒全向信标日维护记录表

4000型多普勒全向信标维护记录表

通信导航监视现场的精细化管理

通信导航监视现场的精细化管理 发表时间:2018-11-19T17:36:13.777Z 来源:《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8年第1期作者:杨拯纲 [导读] 本文主要便针对这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并且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和解决办法,希望能够对改进这一问题提供有力的帮助。 杨拯纲 内蒙古自治区民航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 摘要:我国正处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伴随着出行方式的多样化,方便化,采用飞机出行也成为了许多人首选的出行方式,同时也对我国的民航的各个方面的发展的要求更为严格,但是我国的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系统目前为止的发展仍然处于较为缓慢的阶段,所以,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对通信导航监视系统采取精细化管理。本文主要便针对这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并且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和解决办法,希望能够对改进这一问题提供有力的帮助。 关键词:通信导航监视;精细化管理;民航业 一、通信导航监视系统简介 通信导航监视系统主要是由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系统构成的。其中,民航通信系统主要是负责着信息的传递。信息传递的大概流程是通过末端的设备转变成为电信号,经过处理之后传递到信宿,最后会转变成为消息到达接受者处。 导航系统主要分为航路导航和着陆导航,为飞机提供距离和角度的导航信号,为飞机的安全飞行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导航系统可以计算飞机当时的距离及方位,同时为飞机提供着陆引导信息,保障飞机可以从一地安全飞行到另一地。 民航监视系统是对飞机航行过程中的方向以及飞机自身的状况进行监控的作用,以此更好的保证航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当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的进行解决。 二、我国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通信系统功能不够完备 通信系统主要是在飞行员和地下管制机构之间起到中间联系的作用,这一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对与飞机的飞行工作有深远的影响,但是,目前我国的通信系统的功能仍然不够完善。在跨越大陆与大陆之间,尤其是信息传递效果较好的地域,可以充分的发挥作用,但是,在跨越大洋等信号较差的地域时,就会凸显出许多的问题和弊端。 我国当前在对大洋进行跨越时,飞行员会作用提前设定好的程序,方便更好的控制飞机,使其按照规定的速度,高度,线路航行,但是,一旦在航行的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需要更改线路之时,飞行员将很难根据自身的判断进行及时精确的改变。 2.2导航及监视系统具有局限性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民航导航及监视系统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并且其中还运用了计算机技术,但是,尽管如此,我国目前的民航导航监视系统任然具有一定程度的不足。例如设备单一,有时其功能不足以完全发挥,监视系统的作用范围不足,极容易收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且不具备足够的抗干扰能力,这会对航机的飞行过程造成极大的影响,严重时甚至造成安全的隐患。 2.3工作人员素质较低 民航是一个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自然对于相关的工作人员的技术专业水平有些较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的民航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不足,仍有提高的空间,例如,工作人员的思想落后,在很多方面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思想,不能做到紧跟时代脚步进行创新,还有一些人较为散漫,工作不够积极,严重时会出现重大失误影响航机的正常工作。还有就是,相关人员不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会直接影响航机的正常工作。 三、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现场精细化管理对策分析 3.1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理念 目前我国的民航行业在通信导航监视系统的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缺陷,所以要想真正实现民航行业的快速发展,改进缺点,就必须要具备先进的科学技术,还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应该大力地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理念,从而进一步地改进我国目前存在的不足,为航机的安全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民航行业的运转效率与先进的管理理念密切相关,所以,我国的相关部门必须要采取先进的管理理念,完善管理的机制,还可以采取奖励机制,专门为工作人员建立一套合理的评价的体系,以此更好的促进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改正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在运行过程中失误的发生,有利于加快我国民航行业的高速发展。 3.2切实落实对系统的抗干扰检测工作 在飞机航行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恶劣的天气情况,或者途径信号强度较为薄弱的地区,在这样的情况下,首要的便是系统自身的抗干扰能力,但是,目前我国的民航在遇到这种情况时,监视系统常常会有失灵的情况出现,因为太容易收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原因。 针对于这一问题,我国的民航急需解决失灵的情况。可以从硬件和软件方面进行改进,硬件方面主要是在通过系统升级,硬件优化,加入抗干扰功能,以此来完成抗干扰的目的,同时对系统进行升级和安装,以达到监控更加全面的目的。软件方面则是要大力地引进国内外的新型技术,并且不断地进行创新,以提高系统自身的抗干扰的能力。 3.3加强工作人员的准入机制和培训机制 只有工作人员的密切配合才能使航机高效安全的飞行,所以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会直接影响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的劲头和方向,那么就要求我们积极培养和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可以提高工作人员进入民航的条件要求,进入之前必须经过相对严格的审查是否具备资格进入,并且在审查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公平公正的原则,要坚决抵制人脉关系进入。另外,在对通过了审核的人员要定期的对其进行培训,着重培训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对待工作的态度,要让工作人员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还要培养的是创新的意识,要积极创新,与时俱进。其次,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的培训也是极其重要的,在工作过程中频繁出现失误的情况必须要严格杜绝。 3.4提高管理工作的自主性 管理不仅仅是存在于管理层间,在员工之间的存在也是必要的,具有积极的意义。当有员工针对于管理工作提出意见时,管理者要进

航空无线电导航设备第2部分:甚高频全向信标(VOR)-推荐下载

MH/T4006.2-1998 航空无线电导航设备第2部分;甚高频全向信标(VOR)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民用航空甚高频全向信标设备的通用技术要求,它是民用航空甚高频全向信标制定规划和更新、设计、制造、检验以及运行的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航空行业各类甚高频全向信标设备。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条方应探讨使用下列要求最新的版本的可能性。GB6364-86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MH/T4003-1996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和空中交通管制雷达站设置场地规范 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设备运行维护规程(1985年10月版)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航空电信(第一卷)(第4版1985年4月) 国际民航组织8071文件无线电导航设备测试手册(第3册1972年)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甚高全向信标very high frequency omnidirectional range (VOR) 一种工作于甚高频波段,提供装有相应设备的航空器相对于该地面设备磁方位信息的导航设备。 3.2 多普勒甚高频全向信标doppler VOR(DVOR) 利用多普勒原理而产生方位信息的甚高频全向信标。 3.3 基准相位reference phase 甚高频全向信标辐射的两个30Hz调制信号中的一个调制信号的相位与观察点的方位角无关。3.4 可变相位variable phase 甚高频全向信标辐,射的两个30Hz调制信号中的一个调制信号的相位与观察点的方位角有关,在同一时刻的不同方位上,该调制信号的相位不同。 4 一般技术要求 4.1 用途 甚高频全向信标是国际民航组织规定的近程导航设备,它提供航空器相对于地面甚高频全向信标台的磁方位。具体作用如下: a)利用机场范围内的甚高频全向信标,保障飞机的进出港; b)利用两个甚高频全向信标台,可以实现直线位置线定位; c)利用航路上的甚高频全向信标,保证飞机沿航路飞行(甚高频全向信标常和测距仪配合使 用,形成极坐标定位系统,直接为民航飞机定位); d)甚高频全向信标还可以作为仪表着陆系统的辅助设备,保障飞机安全着陆。 4.2 组成 甚高频全向信标设备组成如下: a)发射机系统; b)监视系统; c)控制和交换系统; d)天线系统;

民航空管系统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管理规定

民航空管系统通信导航监视设备 使用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民航空管系统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以下简称“设备”)的管理,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设备使用年限指设备投入使用到退役所经历的时间。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民航空管系统各级空管单位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运行、管理、维护、维修及保养工作。 第二章设备使用年限及更新计划 第四条设备运行维护和管理单位必须按照《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运行、维护规程》(以下简称《规程》)、《通信导航监视设备值班管理规定(试行)》等要求,做好设备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有关工作,使设备达到规定的使用年限。 (一)甚高频通信设备、高频通信设备、语音通信交换系统、仪表着陆系统、全向信标、测距设备、无方向性信标、雷达(包括SSR、PSR、SMR)、自动化系统、程控交换机和记录仪使用年限不少于15年。 (二)数据通信网的硬件设备使用年限不少于10年,卫星网的基带硬件设备使用年限不少于15年,室外单元设备使用年限不少于12年。 (三)自动转报系统设备的使用年限不少于10年。 第五条在设备达到使用年限之前应提前启动设备更新改造项目,以保证设备能够提供连续可靠的服务。 (一)甚高频通信设备、高频通信设备、语音通信交换系统等单点通信设备,仪表着陆系统、全向信标、测距设备、无方向性信标等导航设备,雷达、自动化系统、程控交换机和记录仪应在投入使用第13年启动更新改造项目。 (二)数据通信网的硬件设备应在投入使用第7年启动更新改造项目;自动转报系统应在投入使用第8年启动更新改造项目;卫星网的基带硬件设备应在投入使用第12年启动更新改造项目,室外单元设备应在投入使用第9年启动更新改造项目。

中国民用航空导航业务工作指南资料

中国民用航空 导航业务工作指南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2006-1-5 - 1 -

目录 前言………………………………………………………………………………… 1. 导航台站的建设………………………………………………………………… 1.1 预可行性研究………………………………………………………………… 1.2 可行性研究…………………………………………………………………… 1.3 选址…………………………………………………………………………… 1.4 初步设计……………………………………………………………………… 1.5 选购设备……………………………………………………………………… 1.6 建设…………………………………………………………………………… 1.7 频率申请……………………………………………………………………… 1.8 校飞…………………………………………………………………………… 1.9 项目验收……………………………………………………………………… 1.10 开放…………………………………………………………………………… 2. 导航台的飞行校验……………………………………………………………… 2.1定期飞行校验………………………………………………………………… 2.2不定期飞行校验……………………………………………………………… 3. 设备运行工作条件……………………………………………………………… 3.1 人员…………………………………………………………………………… 3.2 设备…………………………………………………………………………… 3.3 备件、仪表及工具…………………………………………………………… 3.4 制度…………………………………………………………………………… 4. 设备停工报告………………………………………………………………… 4.1设备故障报告流程…………………………………………………………… 4.2 进度报告……………………………………………………………………… 4.3停工检修………………………………………………………………………- 2 -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工作规则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工作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29号)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工作规则》已于2016年3月24日经第6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4月28日起施行。 部长杨传堂 2016年3月28日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工作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以下简称通信导航监视)工作,保障民用航空活动的安全、正常和高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和《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以及根据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提供通信导航监视服务以及与通信导航监视服务有关的活动。 本规则是组织实施通信导航监视工作的依据。提供通信导航监视服务的单位以及其他与通信导航监视工作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规则。 第三条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负责统一管理全国通信导航监视工作,民航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地区管理局)负责监

督管理本地区通信导航监视工作。 第四条通信导航监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配置和管理相应的人员及设施设备,为民用航空活动提供准确、及时、连续、可靠的通信导航监视服务。 第五条组织与实施通信导航监视工作,贯彻安全第一、保障可靠、服务优质的方针,遵循科学配置、协调运行、集中统一、分工负责的原则。 第六条民航局鼓励和支持通信导航监视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通信导航监视服务水平。对通信导航监视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七条本规则所用术语的含义在本规则附件一《定义》中规定。 第二章机构与人员 第一节机构 第八条通信导航监视服务由通信导航监视运行保障单位提供。通信导航监视运行保障单位应当在指定的职责范围内提供通信导航监视服务。 第九条通信导航监视运行保障单位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具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二)具有满足通信导航监视服务保障工作需要的,持有有效执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目录2014newest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目录 第一部分:许可类别目录 类别名称适用范围包含要素 通信类高频地空通信电台(HF)适用于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高频地空语音通信。功放型号电源型号终端设备 通信类甚高频地空通信电台(VHF)适用于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甚高频地空语音通信。功放型号天线型号滤波器型号遥控器型号 通信类甚高频地空通信共用系统(VHF)适用于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甚高频地空语音通信。电台型号 天线型号 滤波器型号控制单元型号监控系统型号 通信类语音通信交换系统(VCS)适用于民用航空空中交通语音通信控制和交换。触摸屏型号耳麦型号 通信类航空固定电信网自动转报机(AFTN-MS)适用于民用航空航空固定电信网自动转报业务。操作系统通信类自动航站情报服务(ATIS)适用于民用航空空中交通航站情报自动通播。

类别名称适用范围包含要素通信类记录仪(DR)适用于民用航空空中交通语音和数据记录。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型号 导航类仪表着陆系统(ILS)适用于民用航空地基无线电精密进近着陆导航。航向信标型号 航向信标天线型号航向信标天线单元下滑信标型号 下滑信标天线型号 导航类指点信标(MB)适用于民用航空地基无线电进近着陆辅助导航。天线型号导航类多普勒甚高频全向信标(DVOR)适用于民用航空地基无线电相位测角导航。天线型号 导航类测距仪(DME)适用于民用航空地基无线电脉冲测距导航。天线型号功放型号发射功率制式 导航类无方向信标(NDB)适用于民用航空地基无线电近程振幅测角导航。功放型号发射功率 监视类一次监视雷达(PSR)适用于民用航空机场或航路的监视。天线型号 旋转铰链型号波段 作用距离

VRB-51D型全向信标电源故障两例分析

VRB-51D型全向信标电源故障两例分析 摘要:本文讲述了VRB-51D型全向信标电源系统各个组件间的信号流程及相互关系,着重对其中CCB组件和DCC组件所出现故障进行分析,为日后设备故障的排除提供。 关键词:CCB DCC 故障 多普勒甚高频全向信标是一种近程相位测角系统,是为机载全向信标接收机提供一个复杂的无线电信号,经机载接收机解调后,测出地面甚高频全向信标台相对于飞机的磁方位。VRB-51D型全向信标由澳大利亚AW A公司生产,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投入使用。在我中心某导航台服役至今已超过15年,由于运行时间较长,在日常维护的过程中,会发生一些故障情况,下面是我对该设备电源组件所发生的故障进行简单分析。 1、电源组件工作流程 该套设备的电源系统主要由主电源(2A71130)、电源控制开关组件(CCB/1A71128)、直流变换组件(DCC/1A71129)、限压器(1A71168)和蓄电池组成。 主电源的输出送入电源控制开关CCB组件。CCB组件主要由两个电路开关Q1、Q2和一个继电器K1组成,输出两种类型的24V电压。一种是不受从CTL 组件送来的控制信号控制的+24V,它被加于CTL、监视器和测试单元需要一直供电的组件,即使关机状态供电也不停止。CCB组件输出的另一种类型的电压则受来自CTL组件控制信号的控制,这种受控制的电压被馈往限压器和直流变换组件DCC,只有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CCB组件才会输出这种类型的电压,从而开启机柜。 限压器输出的24V电压为载波发射机和边带发射机中的射频放大器提供工作电源,其作用是使它的输出电压限制在24V,以严格限制射频放大器的功耗。 2、故障分析及解决 2.1 故障现象一 主机CTL单元出现方位告警、副载波告警、缺口告警、正向功率、反向功率等红灯告警、方位误差信号跳变、主机停机关闭,转为备机正常工作。 2.1.1 故障分析 (1)由于备机工作正常,故障不在设备主备共用的天线系统和监控系统。用万用表测量载波功率、边带功率为0。重新启动主机,不能启动。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首先检查设备电源系统。 (2)查看主电源电压表输出27V正常,电瓶供电正常。检查限压器未输出标准的24V电压,查看DCC组件未输出标准的+24V电压。后更换限压器、DCC组件到备机,机器显示工作正常,判断限压器、DCC组件无故障。由此初步判断是CCB 组件出现故障。 (3)又因监控、测试系统正常,判断CCB组件前面板操作的控制开关Q1及相应电路应正常。 (4)DCC组件及限压器没有输出的+24V电压,怀疑控制开关Q2及相应电路。而这一路+24V是否输出,还取决于CCB组件中继电器K1的工作状态。 (5)用万用表量取K1两端状态,发现在Q2合上时K1不能导通,从而判断继电器K1故障。

民航通信导航监视信息的传输策略分析

民航通信导航监视信息的传输策略分析 摘要:民航飞行是民用交通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民用航空领域 的发展使得搭载民航客机出行的费用越来越亲民,且逐年提升的服务质量也使得 民航越来越成为人们出行的首先交通工具。根据《民用航空通讯导航监视工作规划》规定,通信导航监视信息音节管理主要是针对民用航空通讯导航监视信息的 提供和使用进行的管理。本规则所成通讯导航监视信息是指由通讯导航监视设备 产生、处理、传输和集成的信息。为此为了提升民航客机的通讯导航监视信息的 传输质量一方面要配备专业的信息传输质量,同时还要逐步完善监视信息传输体 系的管理和监督,从而保证民航客机的安全运行。近年来由通讯导航监视信息的 传输故障导致的民航客机飞行事故时有发生,如传输中断导致天气消息推送终止、甚高频设备发射机长发以及机场施工造成传输线路挖断等问题均在很大程度上对 民航客机的安全飞行带来了干扰。因此加强通讯导航监视信息的传输策略研究对 于提升民航飞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信息传输的及时性、可靠性等均具有关键性 的意义。 关键词:民航;通讯导航监视信息;信息传输;策略 引言:文章鉴于民航通讯导航监视信息传输的重要性,本文从技术层面以及 管理层面对传输策略进行了探讨,并相应的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管理策略,指出 民航飞行部门需要不断完善技术层面与管理层面的手段和策略,同时也要完善维 护人员的知识架构和自身建设,积累更多的专业知识,才能真正提升空管线路的 保护意识和保护等级,提高信息传输的安全保障裕度。 1.传输技术层面探究信息传输保障策略 民航通信导航监视信息不仅需要在科技与地面指挥系统中间传递,还需要在 各个单位或是台站之间传递。当前导航监视信息传输系统中主要有PDM、微波、 通讯微型和光传输设备等设备共同参与信息传输,必要的时候还要借助当前主流 运营商的传输系统进行地面长距离传输,信息交互和传递方式应该采用地空相互 结合的方式,同时各个通讯子系统各自负责不同空间和频段的信息传送,如卫星 和微波铜须系统可以在高空中进行通讯的路由保障,两个机场或多个机场之间的 监视信息传输则是通过C网和KU网卫星地面站来实现的,基于卫星信号的高覆 盖率可以实现监控信息在地面上的远距离传送,且信息传输质量较好。同一机场 或是相距较近机场间的信息传递则依靠微波传输系统来完成。由于空中传输路由 所使用的传输设备价格十分高昂,且后期维护和保养难度较大,视距要求较高, 所以监视信息的传输只能利用单一的空中传输路由通道作为保障,多通路的保障 策略难以实现,这也是空中信息传输系统的劣势所在。而对于同一机场内或是邻 近机场间的地面信息传递则相对简单的多,可以采用地面空管系统中现有的转报、ATM、帧中继以及VANGUARD等系统进行短距离的监视信息传输。另外,根据网 络运用商的光通讯线路布局特征,采用就近原则租借运营商的光传输网络可以也 可以对地面监视信息的传输提供保障和加持,并可以取得更好的信息传输效果。 为加强对运营商传输电路的设备供电、设备配置、光缆路由等的管理,应在租用 运营商设备或建设前期与运营商充分沟通,尽可能满足以下要求:一是在设备配 置方面,对航管楼等核心节点的传输设备主要板卡实现冗余配置;二是在设备供 电方面,对航管楼核心节点的传输设备进行双路直流供电,对外台站的运营商传 输设备保障至少一路带电池的直流供电;三是在光缆路由方面,对进入航管楼等 核心节点的光缆有不同物理路由的双方向光缆,不同物理路由的光纤应接在传输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飞行校验管理规则》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飞行校验管 理规则》 为了规范民用航空飞行校验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工作规则》,制定了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飞行校验管理规则,下面是规则的详细内容,欢迎大家阅读与收藏。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飞行校验管理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民用航空飞行校验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工作规则》,制定本规则。 本规则所称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飞行校验(以下简称飞行校验)是指为保证飞行安全,使用装有专门校验设备的飞行校验飞

机,按照飞行校验的有关标准、规范,检查、校准和评估各种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空间信号质量、容限及系统功能,并依据检查、校准和评估结果出具飞行校验的过程。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飞行校验,校验对象为地面通信导航监视设备。 新技术应用中涉及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验证的飞行校验及军民合用机场中涉及民用航空的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飞行校验工作参照本规则实施。 第三条校验对象在投产使用前应当进行飞行校验。 第四条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负责飞行校验工作的统一管理。 民航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地区管理局)负责监督本辖区的飞行

校验工作。 飞行校验工作由民航局飞行校验机构(以下简称校验机构)和校验对象的运行管理单位具体实施。 第二章飞行校验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飞行校验的种类和优先次序 第五条飞行校验分为投产校验、监视性校验、定期校验、特殊校验四类。 第六条投产校验是指校验对象新建、迁建或更新后,为获取校验对象全部技术参数和信息而进行的飞行校验。 第七条监视性校验是指投产校验后的符合性飞行校验,或者民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 使用许可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飞行安全,加强对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以下简称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生产厂家申请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临时使用许可证(以下简称临时使用许可证)和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证(以下简称使用许可证),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购置或者使用通信导航监视设备提供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服务的单位(以下简称通信导航监视运行保障单位),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通信导航监视设备是指提供通信导航监视服务的通信设备、导航设备、监视设备。 通信设备包括甚高频地空通信系统、高频地空通信系统、语音通信交换系统、自动转报系统、记录仪等。 导航设备包括仪表着陆系统、全向信标、测距设备、无方向性信标、指点信标、卫星导航地面设备等。 监视设备包括一次监视雷达、二次监视雷达、场面监视

雷达、多点定位系统、自动相关监视系统、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等。 第五条根据本办法规定的需要实行使用许可管理的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目录,由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定期公布。 第六条通信导航监视运行保障单位不得使用未取得临时使用许可证或者使用许可证的设备提供通信导航监视服务。 第七条民航局对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使用许可实施统一管理。临时使用许可证和使用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情况由民航局定期公布。 民航地区管理局负责本辖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的监督检查。 第八条本办法中有关用语定义如下: (一)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合格审定机构:由民航局指定的负责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评审与测试组织工作的机构。 (二)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合格审定委员会:由民航局成立的负责合格审定工作监督和决策的机构。 第二章临时使用许可证的申请与颁发 第九条通信导航监视设备要申请使用许可证以在中国民用航空领域推广使用的,设备生产厂家应当先申请临时使

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运行、维护规程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 编号:AP-115TM-134-R1 部门代号:TM 日期:2004年10月8日 关于印发《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运行、维护 规程》的通知 各地区空管局、空管中心(站)、民航飞行学院: 随着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的逐年增加,设备在种类上及数量上较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进一步做好通信导航监视系统的运行维护,保障空管安全生产运行,我局组织修改了《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运行、维护规程》(以下简称《规则》),现印发给你们,自2004年12月1日起在全民航空管系统施行。 目前空管系统施行的1985年10月18日《颁发<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设备运行、维修规程>的通知》((85)民航航通字055号)将另行通知取消。 二○○四年十月八日

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运行、维护规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通信导航监视设备运行、维护的管理,保障飞行安全,根据《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工作规则》第三条、第五条的规定制订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民用航空地面通信导航监视系统和设备(以下简称设备)运行管理的组织与实施,全体通信导航监视工作人员必须遵照执行。 第三条设备运行维护工作的基本任务包括: (一)组织与实施设备的运行,使设备按规定的技术指标正常工作,提供高质量的通信导航监视保障。 (二)组织与实施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实行以预防为主,定期维护和计划检修并重的原则,确保设备的性能指标、环境条件符合规定。 (三)组织与实施设备、器材、仪表和工具的保管及零备件和器材的保障工作。 第四条各级通信导航监视主管部门,必须负责设备运行管理工作的组织和监督检查。建立岗位责任制或承包责任制,征集使用部门的意见,分析研究存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第五条各类设备运行维护人员应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熟悉有关规章制度和所管设备的性能、工作原理、操作程序和维修方法,必须经过专业学习和考核,取得相关执照,才能参加值班或维修设备。凡未经考核和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能独立工作。 第六条已经投入使用而需要停工维护和修理的设备,必须报请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批准。经过修理,但检验不合格的设备不得投入工作。 第七条全体通信导航人员,必须遵守安全规定,定期检查安全和防护用品,密切注视设备的危险征候,认真查找原因,迅速排除,确保人身、设备、工具和仪表的安全。 第八条本规程的附件是实施设备运行维护的细则,本规程的附件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本规程附件尚未包含的设备,另作补充规定。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飞行校验管理规则(中国民用航空局令 第221号 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国民用航空局令 第221号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飞行校验管理规则》(CCAR-86)已经2013年7月29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局长李家祥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四日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飞行校验管理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民用航空飞行校验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工作规则》,制定本规则。 本规则所称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飞行校验(以下简称"飞行校验")是指为保证飞行安全,使用装有专门校验设备的飞行校验飞机,按照飞行校验的有关标准、规范,检查、校准和评估各种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空间信号质量、容限及系统功能,并依据检查、校准和评估结果出具飞行校验报告的过程。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飞行校验,校验对象为地面通信导航监视设备。 新技术应用中涉及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验证的飞行校验及军民合用机场中涉及民用航空的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飞行校验工作参照本规则实施。 第三条校验对象在投产使用前应当进行飞行校验。 第四条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负责飞行校验工作的统一管理。 民航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地区管理局)负责监督本辖区的飞行校验工作。 飞行校验工作由民航局飞行校验机构(以下简称校验机构)和

校验对象的运行管理单位具体实施。 第二章飞行校验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飞行校验的种类和优先次序 第五条飞行校验分为投产校验、监视性校验、定期校验、特殊校验四类。 第六条投产校验是指校验对象新建、迁建或更新后,为获取校验对象全部技术参数和信息而进行的飞行校验。 第七条监视性校验是指投产校验后的符合性飞行校验,或者民航局、地区管理局认为其他必要的情况下,对运行中的校验对象进行的不定期飞行校验。 第八条定期校验是指为确定校验对象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和满足持续运行要求,按照规定的校验周期对运行中的校验对象所进行的飞行校验。 第九条特殊校验是指在出现下列特殊情况之一时,对校验对象受影响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飞行校验: (一)飞行事故调查需要时; (二)设备大修、重大调整或重大功能升级,包括设备的工作频率、天线系统、场地保护区域、电磁环境等因素发生改变,或者设备主要参数发生变化、导航完好性监视信号基准发生改变以及其它可能导致系统运行风险增大并无法通过地面测试调整进行有效控制时;

民航飞机的通信系统

民航飞机的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的主要用途是使飞机在飞行的各阶段中和地面的航行管制人员、签派、维修等相关人员保持双向的语音和信号联系,当然这个系统也提供了飞机内部人员之间和与旅客联络服务。 它主要分为:甚高频通信系统、高频通信系统、选择呼叫系统和音频系统。 (本页插图以空中客车320驾驶舱为例,是目前较为先进的一套,其他现代化民航客机均类似。只是名称、面板设计、功能强弱有所不同) 空中客车320驾驶舱左图红色圈选部分是驾驶舱内机长和副驾驶的无线电管理面板(RMP)、音频控制面板(ACP)的位置,其他现代化客机都类似,位于驾驶舱后电子面板(机长和副驾驶座位间),观察员也有一套,位于后顶板,未在图中列出。 A320无线电管理面板(部分)RMP:Radio Management Panel

A320无线电管理面板(部分): 机长、副驾驶和观察员各配备一套, 用于调谐各VHF、HF的主通信频率 和备用频率。 1.甚高频通信系统(VHF :Very High Frequency ) 使用甚高频无线电波。它的有效作用范围较短,只在目视范围之内,作用距离随高度变化,在高度为300米时距离为74公里。是目前民航飞机主要的通信工具,用于飞机在起飞、降落时或通过控制空域时机组人员和地面管制人员的双向语音通信。起飞和降落时期是驾驶员处理问题最繁忙的时期,也是飞行中最容易发生事故的时间,因此必须保证甚高频通信的高度可靠,民航飞机上一般都装有一套以上的备用系统。 甚高频通信系统由收发机组、控制盒和天线三部分组成。收发机组用频率合成器提供稳定的基准频率,然后和信号一起,通过天线发射出去。接收部分则从天线上收到信号,经过放大、检波、静噪后变成音频信号,输入驾驶员的耳机。天线为刀形,一般在机腹和机背上都有安装。 甚高频所使用的频率范围按照国际民航组织的统一规定在118.000~ 135.975MHZ ,每25KHZ为一个频道,可设置720个频道由飞机和地面控制台选用,频率具体分配为: 118.000~121.400MHZ、123.675~128.800MHZ和132.025~135.975MHZ三个频段主要用于空中交通管制人员与飞机驾驶员间的通话,其中主要集中在118.000~

甚高频全向信标

Very High Frequency Omnidirectional Radio Range 是一种用于航空的无线电导航系统。其工作频段为108.00 兆赫- 117.95 兆赫的甚高频段,故此得名。 VOR是以地面设施上放射出30Hz回转的心型图形后,撘载受讯机会输出30Hz之讯号。另外,地面设施也会发送出不含方位数据,由基准30Hz 讯号变调而成的无向性讯号。两个30Hz之间之向位差就成为地面上之磁方位。使用VHF的VOR虽然容易因为地面发送设施附近之地形影响而产生误差,但是由于不受空间波的妨碍而没有传送特性之变动。 地面设施的基地误差是VOR的缺点。一般来说,在地面发送讯号站半径五百公尺以内没有树木,没有大型反射建筑物的平滑地面,通常是设置VOR基地之地点,但是,由于预定场所通常不得已会选在非良好条件的地方,这时候就可以设置多普勒VOR(D-VOR)。 D-VOR乃利用广开口面天线使误差减小,在其半径6.7公尺的圆周上等间隔地设置50基Alford环型天线,然后在一圆中心设置传统型VOR (Conventional VOR)的天线。中心天线乃无指向性的放射以30Hz进行振幅调变后所得之连续波,此讯号是方位的基本讯号,至于圆周上配列的Alford环型天线,则由中心所放射的讯号周波数,顺次传送9960Hz高连续波过去。 VOR系统于1949年被国际民航组织批准为国际标准的无线电导航设备,是目前广泛使用的陆基近程测角系统之一。VOR台的发射机有两种形式即普通VOR(CVOR)和多普勒VOR(DVOR)。机载VOR接收机对两种VOR台都是兼容的。中国民航引进安装的VOR地面信标台自1987年以来多以DVOR为主。 VOR发射机发送的信号有两个:一个是相位固定的基准信号;另一个信号的相位随着围绕信标台的圆周角度是连续变化的,也就是说各个角度发射的信号的相位都是不同的。向360度(指向磁北极)发射的与基准信号是同相的(相位差为0),而向180度(指向磁南极)发射的信号与基准信号相位差180度。飞行器上的VOR接收机根据所收到的两个信号的相位差就可以计算出自身处于信标台向哪一个角度发射的信号上。VOR通常与测距仪(DME)同址安装,在提供给飞行器方向信息的同时,还能提供飞行器到导航台的距离信息,这样飞行器的位置就可以唯一的被确定下来。 机载VOR接收机接受VOR地面台发射的基准相位信号和可变相位型号。并通过比较两种信号的相位差,得出飞机相对地面VOR台的径向方位即飞机磁方位QDR,通过指示器指示出方位信息。供飞行员确定飞机的位置并引导飞机航行。 VOR系统主要具有以下3种功能;

111号令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管理办法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 许可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飞行安全,加强对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三条、第八十四条和第八十七条,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以下简称通信导航监视设备或者设备)生产厂家申办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临时使用许可证(以下简称临时使用许可证)和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证(以下简称使用许可证),适用本办法。 购臵或者使用通信导航监视设备提供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服务的,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通信导航监视设备是指提供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服务的设备,包括甚高频通信、高频通信、集群通信、卫星通信导航监视、话音交换、记录仪、数据通信、自动转报、电传终端、无线电监测、全向信标、测距仪、无方向信标、指点信标、航管一次雷达、航管二次雷达、场面监视雷达、精密进近雷达设备和仪表着陆系统、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以及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空中交

通管理局(以下简称民航总局空管局)指定的提供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服务的其他设备。 本条前款所称提供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服务的其他设备由民航总局空管局定期公布。 第四条民航总局空管局对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使用许可实施统一管理。 临时使用许可证和使用许可证的颁发和注销由民航总局空管局定期公布。 第五条中国境内提供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服务的单位不得使用未取得临时使用许可证或者使用许可证的设备提供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服务。 第二章临时使用许可证的申请与颁发 第六条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生产厂家申请临时使用许可证,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设备的技术指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国家标准、国际民用航空组织颁布的相关技术标准和中国民用航空相关行业标准、规章; (二)设备生产厂家持有设备生产国批准生产或者销售的证明文件和有关部门核发的技术鉴定文件,同时持有ISO9001和ISO9002的认证书;

民航电信人员执照考试通信导航实操题-通信导航操作题

通信导航设备实操题 一.NDB部分:NBB200殴备 1.N DB-200G设备无天线电流和调谐指示时故障排除 答:将功放保险取掉,.排除人员查找到并恢复 2.如何更换备用设备进行应急工作? 答:首先关掉主用设备,进行天线转换,然后按开机步骤进行开机 3.NDB-200G设备出现射频告警时的故障排除. 答:射频电频的大小由射频告警门限电位器RV5调整而定?降低功率并失谐时,恢复设备正常工作4.NDB-200G设备无直流15v,5v故障排除. 答:准备将12v,5v连线取掉,排除人员查找到并恢复. 5.如何给电瓶充电,及注意事项。

答:关断待充电设备的电池开关,将充电机的充电电流置于最小,正负极正确接于待充电电瓶上,调整充电电流

至10A,进行充电 二、甚高频部分:OTE设备 1.利用万用表判断OTE电台RF继电器的好坏 要 1.继电器线圈是否完好; 点: 2.常接点为接收触点,此时发射触点接地; 3.继电器吸合时,接收触点接地,发射触点与输出触点短接; 4.由以上判断收发继电器是完好的。 2.OTE电台在遥控工作状态下测量电台的发射功率、调制度、电压驻波比、接收场强要点:1.在遥控状态下按“1”数字键进入测试 2 .利用遥控盒使电台处于发射状态 3.读取测量参数

4.按“ 1”数字键返回

3.利用电台测量菜单测量OTE电台的功率并将功率调整至14W 要 1.本地状态按“1”数字键进入测量状态 点: 2.按“ 6”数字键测量输出功率(发射状 态) 3.按“E”键返回主显示状态 4 .进入编程状态 5.按要求调整发射功率 4.按要求为OTE电台设置频偏 要 1.将电台转为本地状态, 点: 2.进入编程状态; 3.进入频偏调整项,调整频偏,按P键; 4.按E键退出编程状态; 5.请你利用GTR-100电台的测量程序测量电台的驻波比、交流输入电压、直流工作电压、调制度

浅谈甚高频全向信标(VOR)系统

浅谈甚高频全向信标(VOR)系统 关键词甚高频全向信标导航 摘要甚高频全向信标(VOR)是现代航空无线电测向的一种地面导航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短距及中距制导。多普勒甚高频全方位信标(DVOR)是常规VOR的进一步发展。它利用多普勒效应及宽孔径天线系统从而使它能产生更加精密得多的方位角信号。本文通过对甚高频全向信标原理介绍,使我们能够对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一、甚高频全向信标系统概念 VOR(甚高频全向信标测距)是一种用于航空的无线电导航系统,由美国从20世纪20年代的“旋转信标”发展而来,1946年作为美国航空标准系统,1949年被ICAO采纳为国际标准导航系统。其工作频段为108.00 兆赫- 117.95 兆赫的甚高频段,并且在全球范围内作为中短距离航空器引导方式的无线电导航设备。这一设备可以进行远程控制和远程监视。 DVOR导航设备是传统VOR设备的改进。通过利用多普勒效应和宽幅度天线,它可以提供相对来说更加精确的方位角信息。DVOR导航系统一般应用于地理条件恶劣的地区。 VOR系统的运行的理论基础是测量地面站发射的2个30Hz的信号的相位偏移。一个信号(参考信号)在所有方向上的相位都相同。而对于第2个30Hz的信号(变化信号)来说,它与参考信号之间的相位偏移就是与方位角相关的函数。机载的接收机通过测量两个信号之间的相位偏移就可以计算得到方位角。 DVOR系统可以和DME(Distance Measuring Equipment)系统联合使用形成DVOR/ DME台站。这样飞行器就可以通过单个DVOR/DME台站的位置来判定自身的位置。 DVOR设备可以安装在10英尺高的建筑内。DVOR天线系统则安装在地网上,其高度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二、VOR/DVOR信号的产生 VOR台产生的射频信号由2个30Hz的正弦波调制。这两个30Hz的信号之间有确定的相位关系,与从什么方向接收到此信号有关。相位关系反映了地面台站的正北方向和飞行器方向相对于地面台站之间的夹角(方向角)。2个30Hz信号中1个是方向无关的信号(参考信号),与此同时,第2个30Hz的信号随着方向角的变化而变化(可变信号)。参考信号和可变信号是由不同的方式调制的。 方向无关信号的载波频率为f0±9660Hz,频偏为±480Hz。载波通过调幅产生,调制深

通信导航监视系统.

通信、导航、雷达、ADS设备 130001 超短波通信的特点是(C 。 A:不受地形地物的影响 B:无衰落现象 C:通信距离限定在视距 D:频段范围宽,干扰小 130002 在AM信号中,有用信号是(C 。 A:载波 B:调制音频 C:下边带 D:载波和上边带 130003 高频通信采用的调制方式是(B。 A:等幅制 B:调幅制 C:调频制 D:调相制 130004 一般远程一次雷达的工作波段在(C 。A:C B:S

C:L D:X 130005 甚高频通信频率为(D 。 A:100MHz?350MHz B:10MHz?136.975MHz C:2MHz?29.9999MHz D:30MHz?300MHz 130006 相对于单独使用二次雷达,使用一次、二次雷达合装的优点是( C 。A:发现目标的距离更远 B:常规二次雷达条件下提高雷达系统的距离分辨力 C:能够发现无应答机的目标 D:克服顶空盲区的影响 130007 目前我国民航常用的空管雷达是(B 。 A:一、二次监视雷达 B:脉冲多普勒雷达 C:着陆雷达 D:气象雷达 130008 二次监视雷达与一次监视雷达相比的主要优点是(C。 A:能够准确提供飞机的高度信息

B:能够探测气象信息并能够给出气象轮廓 C:能够准确提供飞机的距离信息 D:不受顶空盲区的影响 130009 二次雷达的主要缺点是( A 。 A:不能发现无应答机的飞行器 B:作用距离不如一次雷达远 C:对气象条件比较敏感 D:不能提供过渡层以下准确的高度信息130010 长波、中波的传播是以(B传播方式为主。 A:天波 B:地波 C:直射波 D:地面反射波 130011 短波传播是以(A 传播方式为主。 A:天波 B:地波 C:直射波 D:地面反射波 130012 超短波传播是以(C 传播方式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