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穗腐病和粒腐病的发生及防治方法

玉米穗腐病和粒腐病的发生及防治方法
玉米穗腐病和粒腐病的发生及防治方法

玉米穗腐病和粒腐病的发生及防治方法

巍山县植保植检站蹇永祥

玉米穗腐病在各玉米产区都有发生。为多种病原菌浸染引

起的病害,主要由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串株镰刀菌(F.moniliforme)青霉菌(Penicilliumspp)曲霉菌(Aspergilllus spp)、枝孢菌(Cladosporium spp)、单瑞孢菌(Trichothecium spp)等近20多种霉菌浸染引起。曲霉菌中的黄曲霉菌(Aflavus)不仅为害玉米等多种粮食,还产生有毒代谢产物黄曲霉素,引起人和家畜、家禽中毒。

症状:果穗及籽粒均可受害,被害果穗顶部或中部变色,并出现粉红色、蓝绿色、黑灰色或暗褐色、黄褐色霉层,即病原蓖的菌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粒无光泽,不饱满,质脆,内部空虚,常为交织的菌丝所充塞。果穗病部苞叶常被密集的菌丝贯穿,黏结在一起贴于果穗上不易剥离,导致穗轴变松软,不耐贮藏,穗粒数减少,千粒重降低,品质变劣,单株产量下降。仓贮玉米受害后,粮堆内外则长出疏密不等,各种颜色的菌丝和分生孢子,并散出发霉的气味。

发病规律:病菌种子、病残体上越冬,为初浸染病源。病菌主要从伤口侵入,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温度在15~28℃,相对湿度在75%以上,有利于病菌的浸染和流行,高温多雨以及玉米虫害发生偏重的年份,穗腐和粒腐病也较重发生。玉米粒没有晒

干。入库时含水量偏高。以及贮藏期仓库密封不严,库内温度升高,也利于各种霉菌腐生蔓延,引起玉米粒腐烂或发霉。

防治方法:

玉米穗腐病的初侵染来源广,湿度是关键,因此在防治策略上,必须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充分利用抗(耐)病品种,改善贮存条件,农药灌心与喷施保护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亲本(制种)或品种

建议科研单位、制种企业选用对穗腐病具有优良抗性的亲本及组合,建立无病制种基地,培育健康种子。同时县市种子公司、农技中心在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中,应把对该病的抗性列为鉴选重点,对抗性差的品种不予引种;积极引进高产、抗病的新品种。

2.地膜覆盖,适期早播

采用地膜全覆盖或半覆盖、适期早播可使玉米提早成熟,降低感病品种的穗轴和籽粒含水量,能有效减轻收获和贮存期的病菌感染。3.及时剥掉苞叶,防雨淋湿受潮

玉米收获期多秋雨,收获后的果穗不要堆集过厚,应及早剥去苞叶,打结成串挂在通风向阳处晾晒,对不能打结成串的果穗应摊薄晾晒,并经常翻动,防止受热而发病,如有降雨及时遮挡,防止雨淋。折断病果穗霉烂顶端,防止穗腐病再新扩展

在剥苞叶过程中,对发现有病的果穗,应在发病与健康交接部位折去霉烂的顶端,防止病害进一步扩展,增加损失。据试验观察:果穗受雨淋不剥苞叶堆积3d,果穗顶端霉烂长度由3cm扩展到7cm;剥

掉苞叶如不清除病果穗顶端霉烂部分,在脱粒前期,穗腐病还会由5cm扩展到15cm;对果穗霉烂部分清除不彻底,脱粒前期,穗腐病还会扩展2-5cm;而清除彻底干净,穗腐病就不在发展。

4.早脱粒,防霉变

收获后将病果穗挑检出,尽早脱粒,并在日光下晾晒或在土坑上烘干,以防籽粒进一步受病菌感染霉烂。

处理玉米秸秆,压低初侵染源。

玉米秸秆、穗轴、根茬大量累积是镰刀菌、玉米螟越冬的有利场所。所以,必须对玉米秸秆、穗轴、根茬及时采取喂(饲喂家畜)、氨化(氨化饲草)、粉(粉碎喂猪)、沤(沤制肥料或作为沼气填充料)、烧(烧坑做饭)的办法彻底处理,减轻病虫初侵染源。

5.种子精选包衣

因玉米种子表面病菌存活时间1a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供种前要对种子进行精选,剔除秕小病籽,用20%福克种衣剂包衣],每100kg 种子用药量500-800g,或用30%多克福种衣剂包衣,每100kg种子用药量250-300g。

6.化学药剂防治

在玉米喇叭口期,用直径2mm左右水洗河沙5kg与20%氰戊菊酯8-10ml,50%多菌灵WP50g均匀搅拌制成的颗粒剂,每hm2用量60-75kg灌入玉米心叶正中心和组成心叶丛的4-5片叶间隙,避免在结露和卷叶时施药,据试验:灌心不仅对玉米螟防治效果达100%,

而且对玉米穗腐病、粘虫、蚜虫防治效果达90%以上。同时在玉米收获前15d左右用50%多菌灵WP1000倍液在果。

形位公差检测方法

一、轴径 在单件小批生产中,中低精度轴径的实际尺寸通常用卡尺、千分尺、专用量表等普通计量器具进行检测;在大批量生产中,多用光滑极限量规判断轴的实际尺寸和形状误差是否合格;;高精度的轴径常用机械式测微仪、电动式测微仪或光学仪器进行比较测量,用立式光学计测量轴径是最常用的测量方法。 二、孔径 单件小批生产通常用卡尺、内径千分尺、内径规、内径摇表、内测卡规等普通量具、通用量仪;大批量生产多用光滑极限量规;高精度深孔和精密孔等的测量常用内径百分表(千分表)或卧式测长仪(也叫万能测长仪)测量,用小孔内视镜、反射内视镜等检测小孔径,用电子深度卡尺测量细孔(细孔专用)。 三、长度、厚度 长度尺寸一般用卡尺、千分尺、专用量表、测长仪、比测仪、高度仪、气动量仪等;厚度尺寸一般用塞尺、间隙片结合卡尺、千分尺、高度尺、量规;壁厚尺寸可使用超声波测厚仪或壁厚千分尺来检测管类、薄壁件等的厚度,用膜厚计、涂层测厚计检测刀片或其他零件涂镀层的厚度;用偏心检查器检测偏心距值,用半径规检测圆弧角半径值,用螺距规检测螺距尺寸值,用孔距卡尺测量孔距尺寸。 四、表面粗糙度 借助放大镜、比较显微镜等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直接进行比较;用光切显微镜(又称为双管显微镜测量用车、铣、刨等加工方法完成的金属平面或外圆表面;用干涉显微镜(如双光束干涉显微镜、多光束干涉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要求高的表面;用电动轮廓仪可直接显示Ra0.025~6.3μm 的值;用某些塑性材料做成块状印模贴在大型笨重零件和难以用仪器直接测量或样板比较的表面(如深孔、盲孔、凹槽、内螺纹等)零件表面上,将零件表面轮廓印制印模上,然后对印模进行测量,得出粗糙度参数值(测得印模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比零件实际参数值要小,因此糙度测量结果需要凭经验进行修正);用激光测微仪激光结合图谱法和激光光能法测量Ra0.01~0.32μm的表面粗糙度。 五、角度 1.相对测量:用角度量块直接检测精度高的工件;用直角尺检验直角;用多面棱体测量分度盘精密齿轮、涡轮等的分度误差。 2.直接测量:用角度仪、电子角度规测量角度量块、多面棱体、棱镜等具有反射面的工作角度;用光学分度头测量工件的圆周分度或;用样板、角尺、万能角度尺直接测量精度要求不高的角度零件。 3.间接测量:常用的测量器具有正弦规、滚柱和钢球等,也可使用三坐标测量机。 4.小角度测量:测量器具有水平仪、自准直仪、激光小角度测量仪等。 六、直线度

核桃病虫害防治方案

2020年**街道核桃病虫害防治方案 为预防核桃病虫害的发生,进一步遏制核桃病虫害的发展,**街道拟采取以下举措开展核桃综合管护及病虫害防治工作。 一、明确管理责任。成立以街道主任担任组长的综合管理领导小组,组建由农业综合服务办公室专职人员、护林员10人组成的机防大队(后附名单),负责指导各村做好核桃举肢蛾、黑斑病、炭疽病等病虫害防治工作。 二、营造浓厚氛围。开展核桃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工作动员会2-3次,发放《关于做好核桃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通知》到各村,相关部门迅速行动,通力配合,全面展开核桃综合管护及病虫害防治工作。及时组织人员深入村组农户发放《经济林综合管护要点》明白纸,每户一份,面对面讲解指导,形成人人皆知、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技术指导。召开核桃综合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工作培训会,邀请市核桃专家、林业专家2名详细讲解核桃病虫害防治措施,现场实地指导修剪、施肥、防治技术。组织人员入村入户指导群众进行病虫害防治,不留死角。 四、加强人物两防。抓住病虫害防治最佳时机,组织技术人员和核桃种植户科学合理选用药物,购买毒死蜱、噻森铜、戊唑醇、吡唑醚菌酯、炭疽灵等农药(后附详表),购置喷雾器等喷药工具,及时进行拉网式防治。 五、集中防治。1、由村成立专业病虫害防治工作队进行统一防治,在苇沟、泥东、泥西、闫家、蔡家五个村建立核桃病虫害防治示范点,其他管区根据各村意愿各选一个村建立示范点,示范带动周边群众加强核桃病虫害防治。2、农业综合服务办公室组织专业技术队伍,对公路沿线、镇驻地、管委会驻地进行集中连片防治,配备农用车辆和工具集中防治,提高防治效率。 六、农户自主防治。发放农药到村,由村将农药发放到示范点以外农户,农户积极参与防治,派遣技术人员指导农户自主防治,保证防治工作全覆盖。

南阳市玉米顶腐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南阳市玉米顶腐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作者:熊晓瑜 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5年第3期 南阳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熊晓瑜 玉米是南阳市主要秋粮作物,常年种植面积40万hm2,其经济效益显著,市场前景广阔。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多种病虫害也逐年加重,加上连年重茬种植,土壤中积累的菌源数量不断增加,尤其是玉米顶腐病在南阳市玉米田发生呈上升趋势。据调查,一般发病轻的植株可抽穗结实,但果穗较小;发病严重的植株雄穗败育,不能正常抽雄散粉,造成授粉不良甚至空秆,使玉米产量严重受损,对南阳市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症状特点 (一)叶缘缺刻型 发病叶片的基部或边缘出现“刀切状”缺刻,叶缘和顶部褪绿,呈亮黄色,严重时叶片的半边或者全叶脱落,只留下叶片中脉以及中脉上残留的少量叶肉组织。 (二)叶片枯死型 叶片基部边缘变褐腐烂,有时叶片呈“撕裂状”,严重时顶部4~5 叶的叶尖或全叶枯死。 (三)扭曲卷裹型 顶部叶片卷缩直立呈“长鞭状”,有时被其他叶片包裹不能伸展形成“弓状”。 (四)叶鞘、茎秆腐烂型 病株穗位节的叶片基部变褐腐烂,叶鞘和茎秆髓部也常腐烂,叶鞘内侧和紧靠茎秆皮层呈“铁锈色”,剖开茎部,可见内部维管束和茎节出现褐色病点或短条状变色,有的出现空洞,内生白色或红色霉状物,易折倒。 (五)弯头型 穗位节叶基和茎部发病发黄,叶鞘茎秆组织软化,植株顶端向一侧倾斜。 (六)顶叶丛生型 有的品种感病后顶端叶片丛生、直立。 (七)雄穗败育型 感病轻的植株可抽穗结实,但果穗小、结籽少;严重的雌雄穗败育、畸形而不能抽穗,或形成空秆(注意:该症状与“缺硼症”相似,但缺硼一般在沙性土、保肥保水性差、有机质少的地块,且长期持续干旱时发生;而该病是在多雨、高湿条件下发生)。病株的根系通常不发达,主根短小,根毛细而多,呈绒状,根冠变褐腐烂。高湿的条件下,病部出现粉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

豆角根腐病如何防治 豆角根腐病的防治方法

豆角根腐病如何防治豆角根腐病的防治方法夏季雨水较多,豆角很容易发生根腐病,发病严重时造成成片死秧,给菜农带来严重损失。对此,菜农要引起高度注意。那么豆角根腐病如何防治呢?下面农资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豆角根腐病如何防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豆角根腐病为害症状 根腐病引起豆角枯蔓死藤。根腐病的病原称腐皮镰孢菌菜豆专化型能侵染豆角和菜豆。一般早期症状不明显,直到开花结荚时植株较矮小,病株下部叶片从叶缘开始变黄,慢慢枯萎,一般不脱落,病株容易拔出。茎的地下部和主根变成红褐色,病部稍凹陷,有的开裂深达皮层,侧根脱落腐烂,甚至主根全部腐烂。病原菌都以菌丝体、厚垣孢子等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有较强腐生性,能在土中和厩肥中腐生存活多年。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水、工具和带菌肥料传播,从根部伤口侵入致皮层腐烂。一般在土质粘重、过湿、偏酸、肥力不足和管理粗放的连作地上发病较严重。 豆角根腐病如何防治 1、首先避免豆角和菜豆连作,能实行2-3年轮作更好,并注意选用较抗病和耐病的品种。用新高脂膜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2、及时拔除、烧毁病残株,及时喷施护树大将军控制气传性病毒滋

生和扩散,保护植株树体自我防卫反应本能,破坏有害病菌给养源,渗透式消灭病毒,封闭病毒复制和传播路径。堆肥、厩肥要发酵腐、熟透。使用酵素菌肥也有助于抑制和消灭土中病原菌。 3、选择地势较高、疏水性较好的地块,深沟高畦整地,并适量施用石灰,防止漫灌,雨后及时排水。 4、播种时用艾菌托或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配成1:50的药土穴施或沟施。 5、发病初期可用选用根施通加护树将军配合灌根,能诱导病毒集结,供护树将军靶向消毒,抑制果树根部病毒传导式感染及叶片和果实,保养植株输导系统健康工作。

平面度测量与评定形位公差之二

平面度测量与评定形位 公差之二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二)、平面度误差的测量和评定方法1、平面度公差: 被测平面对理想平面的允许变动量。 2、平面度公差带: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3、平面度误差的测量方法 1)直接方法 (1)间隙法:刀口尺、平尺等 (2)指示表法: 调整被测表面与平板平行(即确定理想平面的位置),一般有两种方法: A、对角线法(四点法): 调整支撑使被测表面两端点等高,即1点与2点等高,3 点与4 B、三点法: 调整支撑使被测表面最远三点等高(结果不唯一且不符合 示表的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之差近似地做为被测平面的平面度误

差。必要时可根据记录的示值用计算法(图解法)按最小条件计算平面度误差。 (3)光轴法 :自准直仪 将反射镜放在被测表面上,并把自准值仪调整到与被测表 面平行,沿对角线按一定布点测量、重复上述方法分别测量另一条对角线和被测表面上其他各直线上的各布点。把各点示值换算成线值,记录在图表上,通过中心点建立参考平面,由计算法(图解法)按对角线法计算平面度误差。必要时按最小条件计算平面度误差。标准27页 (4)干涉法 :平晶 将平晶放在被测表面上,观测它们之间的干涉条纹。平面度误差为: 对于封闭环形:平面度误差等于干涉条 纹数×光波波 长之半(图a ), 即 2f n λ =? 对于不封闭图形:平面度误差等于条纹 的 弯曲度与相邻两条纹间距之比再乘以光波波 长之半(图b )2v f λ ω=?

2)间接方法 (1)布点形式 矩形平面的布点形式:网格布点、对角线布点 园形平面的布点形式:网格布点、对角线布点 园环形平面的布点形式:对于较宽的环形平面,其圆环测量线不得少于两圈,对于较窄的环形平面,可采用单圈测量线的形式。 3)水平仪法 4)斑点法 4、平面度误差的评定方法 1)最小包容区域法; 对被测平面的偏差进行旋转和平移,不改变被测平面的平面度评定 结果,是以构成平面度最小包容区域的两平行平面之一作为理想平面。 最小包容区域面的判定准则 A、三角形准则 有三个高极点(极点是实际被测平面与最小包容区域面的接触点)与一个极低点,或相反有三个低极点与一个高极

核桃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核桃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杨留新

核桃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山阳是核桃老产区,也是病虫危害的多发区。危害全县核桃的害虫多达100余种,病害20余种,其中八虫三病是危害的主要种类由于它们长期危害,造成核桃果实变黑,枝条枯死,根、干腐烂,树势衰弱,有些树颗粒无收,甚至致树死亡,每年因此造成的减产20%以上。因此,大力防治核桃病虫害,对于减轻危害,恢复权势,提高产量和品质,增加果农收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核桃主要病虫的危害和防治技术作以介绍,供在实际防治工作中参考。

一、核桃主要害虫的危害及防治 ?1、核桃举肢蛾 ?分布及危害 ?核桃举肢蛾,又名核桃黑,属鳞翅目举肢蛾科。在我县每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在核桃树冠下1-2cm的表土层中以及草皮下、枯果内、树缝中结茧越冬。该虫在我县发生普遍,危害严重,每年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万元以上。此虫是专性食核桃果实的害虫。它以幼虫大量食核桃青果皮,乃至果仁。 每年6-8月份,幼虫蛀入核桃青果内纵横穿食为害,致使大量青果变黑而早落,存留的黑果也失去经济价值。一般果实受害率达60%以上,重发区可达100%,导致颗粒无收。因此,该虫已成为全县核桃生产的危险性害虫,也是目前急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综合防治措施 ?根据核桃举肢蛾的发生规律和防治试验、示范结果,提出以树下垦复、耕种,清除枯枝落叶、杂草,树下药剂封闭为基础,以树冠喷药为应急手段;摘拾虫果,强化树体管理为主要措施的综合防治技术,把历年的严重发生区作为防治重点,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1)树下防治。树冠下垦复、耕种,清除枯枝落叶、杂草,地面药剂封闭处理,将举肢蛾控制在出土之前。依据核桃举肢蛾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土表层、草皮下结茧越冬的习性,其脱果盛期和来年举肢蛾后蛹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翌年5月下旬)进行药剂封锁地面,以触杀脱果幼虫和出土成虫。前者药剂选用500倍的磷胺或辛硫磷(地面喷雾),后者可选用甲敌粉或20%的杀螟松粉剂,施药量 5g/m2左右,均匀撒在稍大于树冠正投影面积范围内。

食用菌根腐病与软腐病的区别与防治

食用菌根腐病与软腐病的区别与防治 软腐病和根腐病是食用菌生产中比较多见的一种真菌病害,我们在下乡调研时许多菇农朋友多次询问根腐病和软腐病是否属于一种病害?现一并解答如下: 软腐病也叫绵腐病、腐烂病,葡枝霉病,蛛网病、湿腐病等;而根腐病又叫基腐病、灰霉病等。 软腐病病原菌为树枝状轮指孢霉菌,属于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葡枝霉属;而根腐病病原菌为瓶梗青霉菌,属于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科。 基腐病病害主要发生在菌柄基部,在子实体生长阶段,菌柄基部变黑褐色至黑色腐烂,基部腐烂后子实体倒伏。幼菇丛发病虽不倒伏,但不能继续生长发育,最后死亡。 软腐病在染病初期,先在出菇面上形成白色菌皮,似金针菇气生菌丝状,后渐渐侵染子实体基部,使之呈水渍状褐色斑点或斑块,病菌逐渐上移,使菌盖表面形成不规则褐色病斑,最后感染菇体,使之基部变软,发生群体性倒伏并腐烂,病菇上随即有白色絮状菌丝物覆盖或包围。

二者发病症状相仿,仅病原菌不同,该病可侵染蘑菇、平菇金针菇,银耳等。 发生条件:其病原菌都属土壤习居真菌,由空气、覆土、水滴、人体、昆虫传布。10`C左右即可发生危害,尤其在初春季节,气温逐渐升高,相对通气不良时,发生速度随之加重。它多发生在棉籽壳生料栽培的菇床上和第二潮后的菇体上,以及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过高,床面长时间有积水,加之长时间覆盖塑料薄膜,通风不良,湿度过大,均利于该病的发生。 防治措施:(1)控制菇棚空气湿度在85%以下,不利病害的发生。 (2)菇房在使用前,应喷洒1:1000倍的疣霉净药液或1:50倍的金星消毒液,彻底杀灭菇房内病原菌。 (3)子实体生长阶段控制用水量,经常清除床面积水。 (4)发菌及出菇期间,间隔5-7天对地面、墙体及通风口、进出口等喷洒1:800倍的疣霉净或1:50倍的金星消毒液 (5)发病后,要及时清除病菇,然后喷洒1:500倍疣霉净,可有效控制其病菌扩展。

核桃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核桃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作者:————————————————————————————————日期:

核桃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一、核桃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 (一)核桃腐烂病核桃腐烂病又称烂皮病或黑水病,是一种真菌危害的病害,主要危害枝干的树皮,严重时造成枝枯,结果能力下降,也会造成整株树死亡。防治办法:加强树体管理,增强树势,这是防治该病的基本措施。改良土壤,促进根系发育;增施有机肥,提高树体的营养平衡,增加抗病力。结合冬季修剪进行树干涂白,减少病菌侵入通道。春季彻底刮除病斑,以微露皮为准,然后涂上1%的硫酸铜或50%的甲基托布津。 (二)核桃溃疡病该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核桃树的主干、嫩枝和果实,严重时,可引起植株生长衰弱、枯枝或死亡。防治方法:结合冬季修剪,清除园内病叶病枝,集中销毁。树干涂白,防止日灼和冻害,涂白剂为生石灰5份,食盐2份,食用油份,面0.1份,水20份,调和均匀后涂刷树干和枝。发病严重时,用刀刮除病部达木质部或将病斑纵横划几道口子,然后涂刷1%硫酸铜液或10%的碱水或1:3:15的波尔多液,均可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核桃白粉病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核桃的叶、幼芽及新梢,干旱年份或季节,核桃树感病可达100%,造成早期落叶,树势衰弱,影响产量。表现为受害叶片的正反面出现明显的片状薄层白粉,即病菌的菌丝,秋后在白粉层中出现褐色至黑色小颗粒,发病初期,核桃叶面有褪绿的黄色斑块,严重时嫩梢停止生长,叶片变形扭曲,皱缩,嫩芽不能展开,顶端枯死。防治办法:在发病初期的7-8月份,喷施5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25%粉锈宁500-800倍液,防治效果甚佳。及时清除病叶、病枝并销毁;加强管理,增强树势和抗病力: (四)核桃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和嫩梢,可造成落叶、枯梢。叶片感病后,先出现近圆形和中间呈灰色的小褐斑,病斑上略呈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病斑增多后呈枯花斑,果实表面病斑小而凹陷,嫩苗上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一年多次侵染,5月~6月发病,7月~8月为盛期。防治方法:清除病叶,结合修剪除病梢,深埋或烧掉。开花前后和6月中旬各喷一次1:2:200倍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五)核桃炭疽病该病由真菌侵染引起。主要危害核桃的果实,也危害核桃的叶、芽和嫩梢。防治办法:在发芽前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发病前的6月下旬至7月中旬喷施1:1:200(硫酸铜:石灰:水)的波尔多液或50%的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3次。在发病期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或50%托布津800-1000倍液,每半月喷一次,连喷2-3次。 (六)核桃黑斑病该病是由细菌侵染引起的,发病范围较广。主要危害核桃果实,也危害核桃的枝叶,核桃感病后引起果实变黑或早落、核仁腐烂或干瘪。防治办法:加强树体管理,深翻改土,中耕除草,采用科学配方施肥,使树体保持营养平衡,减轻发病率。及时清理果园的残留病果、病枝和病叶,集中销毁,减少病菌感染传播。发病期的防治从5月中旬开始,每20天-30天喷一次1:1:200(硫酸铜:石灰:水)的波尔多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治疗效果明显,连续2-3次,于雌花开花前、开花后和

【CN110018201A】玉米品种镰孢菌穗腐病抗性快速鉴定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67376.1 (22)申请日 2019.04.03 (71)申请人 上海交通大学 地址 200240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72)发明人 贺安乐 孙佳楠 王新华 陈捷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236 代理人 庄文莉 (51)Int.Cl. G01N 27/04(2006.01) G01N 27/06(2006.01) C12Q 1/18(2006.01) C12R 1/77(2006.01) (54)发明名称 玉米品种镰孢菌穗腐病抗性快速鉴定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品种镰孢菌穗腐病 抗性快速鉴定方法;本发明采用已知的抗性和感 病品种,将不同品种的籽粒分别在一定温度下催 芽,石英砂磨擦造成机械伤口,接种镰孢菌悬液, 保湿培养,测定电导率,计算不同玉米品种籽粒 电导率校正值。田间种植不同抗性品种,并在灌 浆期的果穗人工接种镰孢菌,计算不同品种果穗 籽粒被镰孢菌侵染的病情指数,计算不同抗性品 种果穗籽粒电导率校正值与穗腐病病情指数相 关性,形成基于电导率的玉米品种抗镰孢菌穗腐 病评价分级标准;根据籽粒抗性离体评价分级标 准和标准化的籽粒电导率测定方法,实现玉米品 种抗镰孢菌穗腐病快速鉴定与评价。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CN 110018201 A 2019.07.16 C N 110018201 A

权 利 要 求 书1/2页CN 110018201 A 1.一种玉米品种镰孢菌穗腐病抗性电导率评价分级标准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取对穗腐病抗性不同的玉米品种; S2、玉米籽粒催芽至籽粒露白; S3、将每品种玉米籽粒平分为两份,一份加入ddH2O,另一份通过石英砂摩擦造成玉米籽粒胚微伤口、接种镰孢菌孢子悬液; S4、将步骤S3的玉米籽粒取出进行保湿培养; S5、测定所述保湿培养后的玉米籽粒的电导率,计算玉米品种籽粒电导率校正值:电导率校正值=接种镰孢菌的籽粒电导率值-未接种镰孢菌的籽粒电导率值; S6、田间种植步骤S1中选取的玉米品种,在灌浆期接种镰孢菌孢子悬液,以自然发病为对照,调查不同品种发生穗腐病发生情况,按穗腐病抗性分级标准统计病情指数; S7、对品种电导率校正值与穗腐病病情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形成玉米品种镰孢菌穗腐病抗性电导率评价分级标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品种镰孢菌穗腐病抗性电导率评价分级标准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玉米品种包括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品种镰孢菌穗腐病抗性电导率评价分级标准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镰孢菌孢子悬液的浓度为1.0×108~1.0×109CFU/m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品种镰孢菌穗腐病抗性电导率评价分级标准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通过石英砂摩擦造成玉米籽粒胚微伤口、接种镰孢菌孢子悬液具体为:将籽粒放入盛有与所述ddH2O等量的镰孢菌孢子悬浮液的锥形瓶中,按砂、种质量比为1:4~1:5向锥形瓶中加入2~7目灭菌石英砂,25~28℃、150~180rpm/min摇床震荡1~2h。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玉米品种镰孢菌穗腐病抗性电导率评价分级标准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不同品种玉米籽粒通过石英砂摩擦造成玉米籽粒胚微伤口、接种镰孢菌孢子悬液时,采用的灭菌石英砂细度、用量、摇床震荡温度、摇床震荡时间以及摇床转数均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品种镰孢菌穗腐病抗性电导率评价分级标准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接种的镰孢菌孢子悬液同步骤S3中的镰孢菌孢子悬液。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品种镰孢菌穗腐病抗性电导率评价分级标准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所述穗腐病抗性分级标准依据的是NY/T 1248.8-2016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中的第8部分:镰孢穗腐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品种镰孢菌穗腐病抗性电导率评价分级标准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中,所述玉米品种镰孢菌穗腐病抗性电导率评价分级标准为:高抗品种电导率校正值(病情级别1级以下):≤15μs/cm, 中抗品种电导率评价值(病情级别1-3级):>15μs/cm,且≤27μs/cm, 感病品种电导率评价值(病情级别5-7级):>27μs/cm,且≤39μs/cm, 高感品种电导率评价值(病情级别7-9级):>39μs/cm。 9.一种玉米品种镰孢菌穗腐病抗性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构建得到的玉米品种镰孢菌穗腐病抗性电导率评价分级标准进行鉴定,鉴定步骤、参数与标准构建相应步骤、参数相同;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

我国根腐病绿色防治研究进展

Han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农业科学, 2019, 9(12), 1193-1196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c32394666.html,/journal/hjas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32394666.html,/10.12677/hjas.2019.912170 Research Progress on Green Control of Root Rot in China Xiangping Sun Institute of Bast Fiber Crops,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angsha Hunan Received: Dec. 5th, 2019; accepted: Dec. 19th, 2019; published: Dec. 26th, 2019 Abstract Root rot is a typical fungal disease. Its dominant pathogenic bacteria vary according to the region, year, season,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nd host changes. Biological control is one of the possible ways to solve the root rot disease of crops, which is better and safer for the environment. Keywords Root Rot,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Biological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我国根腐病绿色防治研究进展 孙向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长沙 收稿日期:2019年12月5日;录用日期:2019年12月19日;发布日期:2019年12月26日 摘要 根腐病是一种典型的真菌性病害,其优势病原菌因地区、年度、季节、温湿度及寄主的变化而不同。生物防治是解决作物根腐病的可能途径之一,对环境更友好、更安全。 关键词 根腐病,绿色防控,生物防控

芸豆根腐病及防治

芸豆根腐病及防治 发布日期:2013-05-23 作者:信息来源:查看次数:260 一、症状 芸豆根腐病一般从复叶出现后开始发病,植株表现明显矮小,开花结荚后,症状逐渐明显,植株下部叶片枯黄,叶片边缘枯萎,但不脱落,植株易拔除。主根上部、茎地下部变褐色或黑色,病部稍凹陷,有时开裂。纵剖病根,维管束呈红褐色。主根全部染病后,地上茎叶萎蔫枯死。潮湿时,病部产生粉红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 一、病原菌 芸豆根腐病是由因半知菌亚门镰孢属、芸豆腐皮镰孢真菌等微生物侵染导致的一种植物常见病。 三、侵染循环 根腐病是因半知菌亚门镰孢属、芸豆腐皮镰孢真菌侵染所致。病菌在病残体上或土壤中越冬,可存活10年左右。病菌主要借土壤传播,通过灌水、施肥及风雨进行侵染。病菌最适宜生育温度为29-30℃,最高35℃,最低13℃。土壤湿度大,灌水多,利于该病发展;连作、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发病较重 四、预防措施 1.实行3—4年轮作、深翻改土,结合深翻,土壤喷施“免深耕”调理剂,增施有机肥料、磷钾肥和微肥,适量施用氮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保肥保水性能,促进根系发达,植株健壮 2.选用抗病品种,播种时以50%四氯苯醌可湿性粉剂拌种,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进行种子消毒(药量为种子量的0.2%),4.结合根外追肥和防治其它病虫害,每10—15天喷施1次600—1000倍“天达2116”,(或5000倍康凯或5000倍芸苔素内酯)连续喷洒4—6次,提高芸豆植株自身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提高光合效率,促进植株健壮,减少发病 五、在药剂防治 1.播种前土壤消毒:结合翻耕,每667米2喷洒5000倍96%天达恶霉灵药液50千克,或撒施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 2.5千克,或70%的甲霜灵锰锌2.5千克,杀灭土壤中残留病菌。 2.生长期防治:每10--15天喷洒1次1:1: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进行保护,防止发病。每2次波尔多液之间,喷1次600—1000倍“天达2116”(豆类专用型),与波尔多液交替喷洒 主要用药如下: 30%恶霉灵水剂1000倍液, 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 50%超微多菌灵500倍液, 50%扑海因1000倍液, 70%敌克松1000倍液, 23%络氨铜400倍液, 以上药液交替使用,每7-10天一次,连喷2-3次, 喷药时注意细致喷洒根部、茎基部、地面, 用以上药液灌根,每墩100-200毫升,每10-15天一次,连灌2-3次。为提高防治效果和植株自身的抗逆性,每间隔10—15天,药液中掺加1次600--1000倍“天达2116”(或5000倍康凯)

形位公差及其检测方法

形位公差及其检测方法 一、概念: 定义: 形状公差:单一实际要素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位置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形位公差: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总称。它控制着零件的实际要素在形状、位置及方向上的变化。 形位公差带:用以限制实际要素形状或位置变动的区域。由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四个要素所确定。 公差原则: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独立原则与相关要求。 独立原则:图样上给出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各自独立,彼此无关,分别满足要求的公差原则。 相关要求:图样上给定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相互有关的公差要求。具体可分为

形位公差带的形式: 二、形状误差与形状公差:

项目 公差带定义示 例说 明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在给定平面内 圆柱表面上的任一素线必须位于轴向平面内,距离为0.02的两平行线之间 0.02 在给定方向上、当给定一个方向 公差带是距 离为公差值t的两 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棱线必须位于箭头所示方向距离为公差 值0.02的两平行平面内 0.02 、当给定两 个互相垂直的两个 方向 公差带为截面边长t1*t2的四 棱柱内的区域 棱线必须位于水平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02,垂直方向距离为0.01的四棱柱内 0.01 0.02 3、在任意方向 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的区域 d 圆柱体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2的圆柱面内 直 线 度平面度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上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的两平行平面内 0.1 圆度 公差带是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在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该圆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02的两同心圆之间

白及根腐病该如何防治

白及根腐病防治技术 一、病害说明 白及根腐病属于土传性病害,致病因素复杂,主要是细菌和真菌混合致病。每年5~8月高温高湿季节发病重。发病时地上部叶色不正,叶片萎蔫、发黄脱落,地下部腐烂。连作地较轮作地和新栽地发病重,且连作地年限越长病情越重。三、推荐产品: 《青枯立克》:中药制剂,主治根腐病、立枯病等,双向传导能力强,内含杀菌成份(绿原酸、生物碱等)及营养复壮成份(氨基酸、多糖等),能杀菌、抑菌,调理内循环,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修复伤口,减少病菌侵入途径等作用,同时具有补充营养、辅助生根、提苗快、长势好等作用,连续使用无抗药性,任何时期使用50倍液以上对作物安全。 《大蒜油》:高仿类硫醚化合物,真细菌通杀,内吸强(与中药杀菌剂等复配能提高其药效),其气味对空气中病菌孢子有直接杀灭作用,对粉虱、蛾类等害虫有驱避作用。 《沃丰素》:内含氨基酸、腐植酸、多糖、微量元素锌、硼等,补充作物营养,提高光合速率,增强株体免疫力,增加产量,改善品质。 四、治疗方案: 用《青枯立克》150-250 ml +《大蒜油》15ml+《沃丰素》25ml+有机硅兑水30斤喷雾2-3次,每次间隔3天。 五、预防方案: 1、春季分切块茎播种时,用当地主推浸种农药进行种茎消毒。 2、早春出苗前,使用《青枯立克》100ml +《大蒜油》15ml+有机硅兑水30

斤喷洒床面,借雨水使药液均匀渗入土层下,兼杀土壤中病菌。 3、雨季来临前,使用《青枯立克》50-100ml+《大蒜油》15ml+《沃丰素》25ml+有机硅兑水30斤进行全面喷雾,连喷3-4次,间隔7-10天。 四、注意事项 1、《青枯立克》与《大蒜油》复配时需依次稀释; 2、公司产品与其他药物复配时,应先稀释本产品作为母液,再加入其他产品;

核桃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核桃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云南省核桃分布广,栽培历史悠久,加之云南各地生态环境的差异,形成了核桃病虫害多样性和区域性。核桃在其生长、发育和种子贮藏过程中,经常遭受各种病虫害的危害,造成生长不良,树体衰弱,果实减产,品质下降等,因此,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才能保障核桃的正常生长,才能保证核桃高产、稳产和优质、高效。 1、主要病害 (1)核桃白粉病 危害叶片幼芽和新梢,造成早期落叶,甚至苗木死亡,7-8月发病,发病初期叶片退绿或造成黄斑,严重时叶片扭曲皱缩,幼芽萌发而不能展叶,在叶片的正面或反面出现圆片状白粉层,后期在白粉中产生褐色或黑色粒点。 防治方法:(1)连续清除病叶,病枝并烧掉,加强管理增强树势和抗病力。(2)7月份发病初期用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喷施。 (2)核桃褐斑病 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和嫩梢,可造成落叶枯梢。叶片感病后,先出现近圆形和中间呈灰色的小褐斑,病斑上略呈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病斑增多后呈枯花斑,果实表面病斑小而凹陷。嫩苗上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一年多次侵染。5-6月发病,7-8月为盛期。 防治方法:(1)清除病叶和结合修剪除病梢,深埋或烧掉。(2)开花前后和6月中旬各喷一次1:2:200倍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

(3)核桃黑斑病 该病是一种病原细菌引起,别名核桃细菌性黑斑病。产要危害果实,4-8月发病。果实受害初期表面出现褐色油浸状微隆起小黑斑,以后病斑逐渐扩大下陷,变黑,外缘有小浸状晕圈。 防治方法:(1)培育和栽培抗病品种。(2)保持树体健壮生长,增强病力,及时清除病果、病叶等病源物。(3)发芽前喷波美3-5度石硫合剂。5-6月喷洒1:2:200倍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于雌花开花前、开花后和幼果期各喷1次。 2主要虫害 (1)核桃举肢蛾 其幼虫危害核桃果实和种仁,受害果变黑皱缩,引起早期落果。一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1-3厘米深土中或杂草、石块、枯叶中结茧越冬,6、7月化蛹,产卵于两果相接处或警洼梗洼叶柄上,初孵幼虫在果面爬行1-3时后蛀入果实危害,8月为脱果盛期。 防治方法:宜采用树上防治与树下防治相结合的方法。(1)冬春细致耕翻树盘,消灭越冬虫蛹。8月上旬摘除树上被害虫果并集中处理。(2)成虫羽化出土前可用50%辛硫磷乳剂200-300倍液树下土壤喷洒,然后浅锄或盖上一层薄土。(3)成虫产卵期每10-15天向树上喷洒一次速灭杀丁2000倍液。 (2)核桃小吉丁虫(又名串皮虫) 是危害核桃的重要害虫。以幼虫在枝干的皮层内镙旋状取食,被害处枝肿大,表皮变为黑褐色,直接破坏输导组织,导致大枝脱水干

玉米干腐病

玉米 干腐病 沈阳农业大学植保系宋佐衡 玉米干腐病,也叫玉米穗粒干腐病,是辽宁省补充农业植物检疫对象。该病为害严重,据报道,在美国因干腐病所致损失几乎等于其它各种玉米病害损失数量的总和。在我国干腐病最早于1941年在云南发现,以后在贵州、广东、广西、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四川、陕西、山西及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陆续发生,但通常为害不重。 1.症状特点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但以生育后期发生较重。症状以茎秆和果穗最为明显。茎秆被害,多在植株近基部4~5节或病穗附近的茎秆节间产生褐色、紫红色或黑褐色的斑块,叶鞘和茎秆之间常有白色菌丝相连。严重时病节髓部碎裂,组织腐败,极易倒折。在节部与节间产生大量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果穗被害,穗轴空松,易于折断。剥去苞叶,病穗一端(通常在下端),以致全穗籽粒变为暗褐色,失去光泽,粒间常有大量白色的菌丝体。病穗与苞叶之间也长满白色菌丝体,以致苞叶与果穗粘连,不易剥离。感染较晚较轻的果穗,在贮藏过程中也会逐渐加重,引起霉烂。 2.病原菌及发病规律该病是由一种称为玉蜀黍壳色单隔孢菌的真菌寄生引起的。寄生在玉米上引起穗粒干腐病的病原菌,此外,还有大孢壳色单隔孢菌、干腐壳色单隔孢菌和蒂腐壳色单隔孢菌等。大孢壳色单隔孢菌引起的干腐病症状与玉蜀黍壳色单隔孢菌引起的症状相同,在我国主要发生在广东、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干腐壳色单隔孢菌引起的干腐病仅山西有发生。症状略有不同,病菌在籽粒和穗轴均产生暗褐色的菌丝体,严重时整个果穗变成黑色,被害籽粒充满变黑的组织和菌丝体,内埋生黑色的分生孢子器。茎秆的髓部也变黑,后期纵裂,突出黑粒状的分生孢子器。蒂腐壳色单隔孢菌主要分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寄主范围很广。由该菌引起的玉米干腐病在我国尚未发现。 干腐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种子和病株残体上越冬。带病种子是该病传入新区的主要途径,病株残体则是病区该病发生的重要初侵染来源。播种带病种子可以引起苗枯,但因苗期土温较低发病不重。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的分生孢子器,条件适宜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传播发病。在田间条件下,侵染和发病高峰期出现在果穗成熟期及以后阶段,延迟收获会加重发病。玉 -25-

蓝莓根腐病综合防治方案

2011年蓝莓根腐病综合防治方案 1根腐病预防背景 蓝莓根腐病是近几年发生较重的病害,尤其在今年大部分植株受冻情况下,预测今年根腐病的发生会加重,特别是2-3年生未结果幼树。因此,在增强植株树势基础上,有必要结合药剂预防。 根腐病症状:植株长势缓慢,不发新枝、不展新叶,已发出的叶片较小、黄化,逐渐萎蔫、脱落,最后1~2个分蘖枝或整株枯死。将病株拔出,大部分较粗的根系变黑坏死,而根冠、茎下部和部分主根的维管束变褐。雨后晴天大多会发生植株骤然萎蔫现象。 经分离确定,蓝莓根系坏死腐烂、根冠(颈)和茎基枯死和维管束变褐以及植株枯死主要是由疫霉造成的,而土壤中的镰刀菌在导致根系腐烂和根颈腐烂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2防控措施 2.1农业防治 (1)土壤管理。去除覆盖根冠的低有机质土壤,结合秋季增施有机肥,改善和保持根系良好透气环境。 (2)水分管理科学灌水,合理确定灌水时间,避免灌水过多,保持灌水的一致性,避免产生过湿和过干交替出现的现象,避免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水平超过48h。夏季加强排水措施,雨后及时、彻底排除积水,特别是树盘内的积水,使地表尽快干燥。对于已发病的植株,控制浇水。滴头尽量控制不要在蓝莓基部。 (3)当发病率小于50%时,清除死株和重病株,用福尔马林对病穴进行彻底覆膜消毒,消毒10d后再进行补植,并且要用多菌灵或恶霉灵药液浇根;当死株达50%时,清除果园所有植株,对土壤用溴甲烷等进行熏蒸消毒。 2.2药剂防治 (1)药剂用精甲霜灵、恶霉灵、甲基硫菌灵等药剂灌根。 第一遍用百菌清.精甲霜灵(菲戈)500-750倍+甲基硫菌灵600倍淋灌根部,第二

遍用恶霉灵原药3000倍淋灌根基部。如此进行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进行淋灌处理。在花芽萌动时进行第一次灌根,7-10天后进行第二次。每株使用药液0.5-1L。 (2)灌药方法:用喷雾器在根基部处淋灌,使药液随植株基部下渗。药液要下渗到根范围内。 (3)灌药范围:露天内所有不结果小苗、以往发生较重的冷棚内不结果苗、以往发生较重的露天不结果苗。

形位公差的测量方法

在单件小批生产中,中低精度轴径的实际尺寸通常用卡尺、千分尺、专用量表等普通计量器具进行检测;在大批量生产中,多用光滑极限量规判断轴的实际尺寸和形状误差是否合格;;高精度的轴径常用机械式测微仪、电动式测微仪或光学仪器进行比较测量,用立式光学计测量轴径是最常用的测量方法。 二、孔径 单件小批生产通常用卡尺、内径千分尺、内径规、内径摇表、内测卡规等普通量具、通用量仪;大批量生产多用光滑极限量规;高精度深孔和精密孔等的测量常用内径百分表(千分表)或卧式测长仪(也叫万能测长仪)测量,用小孔内视镜、反射内视镜等检测小孔径,用电子深度卡尺测量细孔(细孔专用)。 三、长度、厚度 长度尺寸一般用卡尺、千分尺、专用量表、测长仪、比测仪、高度仪、气动量仪等;厚度尺寸一般用塞尺、间隙片结合卡尺、千分尺、高度尺、量规;壁厚尺寸可使用超声波测厚仪或壁厚千分尺来检测管类、薄壁件等的厚度,用膜厚计、涂层测厚计检测刀片或其他零件涂镀层的厚度;用偏心检查器检测偏心距值,用半径规检测圆弧角半径值,用螺距规检测螺距尺寸值,用孔距卡尺测量孔距尺寸。 四、表面粗糙度 借助放大镜、比较显微镜等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直接进行比较;用光切显微镜(又称为双管显微镜测量用车、铣、刨等加工方法完成的金属平面或外圆表面;用干涉显微镜(如双光束干涉显微镜、多光束干涉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要求高的表面;用电动轮廓仪可直接显示Ra0.025~6.3μm 的值;用某些塑性材料做成块状印模贴在大型笨重零件和难以用仪器直接测量或样板比较的表面(如深孔、盲孔、凹槽、内螺纹等)零件表面上,将零件表面轮廓印制印模上,然后对印模进行测量,得出粗糙度参数值(测得印模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比零件实际参数值要小,因此糙度测量结果需要凭经验进行修正);用激光测微仪激光结合图谱法和激光光能法测量Ra0.01~0.32μm的表面粗糙度。 五、角度 1.相对测量:用角度量块直接检测精度高的工件;用直角尺检验直角;用多面棱体测量分度盘精密齿轮、涡轮等的分度误差。 2.直接测量:用角度仪、电子角度规测量角度量块、多面棱体、棱镜等具有反射面的工作角度;用光学分度头测量工件的圆周分度或;用样板、角尺、万能角度尺直接测量精度要求不高的角度零件。 3.间接测量:常用的测量器具有正弦规、滚柱和钢球等,也可使用三坐标测量机。 4.小角度测量:测量器具有水平仪、自准直仪、激光小角度测量仪等。 六、直线度 用平尺(或刀口尺)测量间隙为0.5μm(0.5~3μm 为有色光,3μm 以上为白光)的直线度,间隙偏大时可用塞尺配合测量;用平板、平尺作测量基维,用百分表或千分表测量直线度误差;用直径0.1~0.2mm 钢丝拉紧,用V 型铁上垂直安装读数显微镜检查直线度;用水准仪、自准直仪、准直望远镜等光学仪器测量直线度误差;用方框水平仪加桥板测直线度;用光学平晶分段指示器检测精度高的直线度误差。

机械制图常用形位公差符号表示方法

机械制图常用形位公差符号表示方法

一、形位公差 零件加工时,不仅会产生尺寸误差,还会产生形状和位置误差。零件表面的实际形状对其理想形状所允许的变动量,称为形状误差。零件表面的实际位置对其理想位置所允许的变动量,称为位置误差。形状和位置公差简称形位公差。 二、形位公差符号 标注符号 直线度(-)——是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直与不直的一项指标。 平面度——符号为一平行四边形,是限制实际平面对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针对平面发生不平而提出的要求。 圆度(○)——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圆形轮廓要求。圆柱度(/○/)——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控制了圆柱体横截面和轴截面内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圆柱度是圆柱体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指标。 线轮廓度(⌒)——是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非圆曲线的形状精度要求。 面轮廓度——符号是用一短线将线轮廓度的符号下面封闭,是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曲面的形状精度要求。

定向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向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 平行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等距。 垂直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9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90°。 倾斜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某一给定角度(0°~90°)的程度,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一定角度(除90°外)。 定位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位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和位置度。 同轴度(◎)——用来控制理论上应该同轴的被测轴线与基准轴线的不同轴程度。对称度——符号是中间一横长的三条横线,一般用来控制理论上要求共面的被测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与基准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的不重合程度。 位置度——符号是带互相垂直的两直线的圆,用来控制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其理想位置的变动量,其理想位置由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跳动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或连续回转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 跳动公差包括圆跳动和全跳动。 圆跳动——符号为一带箭头的斜线,圆跳动是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一周中,由位置固定的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全跳动——符号为两带箭头的斜线,全跳动是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连续回转,同时指示器沿理想素线连续移动,由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