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综合治疗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遵义医学院研究生院贵州遵义 563000)【中图分类号】R68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356-02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部至小转子水平以上区域的骨折,通常也称为转子间骨折或转子部骨折,老年人多发,多与骨质疏松有关。
随着社会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增高,保守治疗需长期卧床,并发症较多,成功的手术治疗不仅能降低患者致残率和死亡风险,而且有助于减轻个人及社会的经济负担。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方法目前主要包括外固定支架、内固定及人工髋关节置换,其中内固定又可根据固定方法分为髓外钉板系统与髓内固定装置[1],髓外钉板系统有Jewett钉、麦氏鹅头钉、角度钢板、动力髋螺钉(DHS)、动力髁螺钉(DCS)、经皮加压钢板(PCCP)、锁定加压钢板(LCP);髓内固定系统有Ender钉、Gamma钉、股骨近端髓内钉(PFN)、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联合交锁拉力髓内钉系统(Inter Tan)。
临床上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物的选择,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拟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相关手术方法及进展综述如下。
1 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型目前临床上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型方法很多,按照骨折线的方向、粉碎程度及稳定性分型,主要分类方法有Evens分型、Evens-Jensen分型和A0分型[2],其中是Evens分型和AO分型最为常用,两种分型方法能比较充分地判定骨折的稳定性。
2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2.1 手术治疗的依据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保守治疗需长期卧床,并发症较多。
Lin等[3]报道非手术治疗引起髋内翻的发生率达40%~50%,死亡率则高达35%。
因此对于可以耐受麻醉及手术的患者,绝大多数学者主张积极手术治疗[4、5],早日使患者离床活动,避免长期卧床造成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2 术前评估及处理合并症对预后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降低手术风险,对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前请麻醉科及相关科室会诊,评估麻醉、手术风险。
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病因】骨折多为间接外力引起。
下肢突然扭转、跌倒时强力内收或外展,或受直接外力撞击均可发生。
因局部骨质疏松脆弱,骨折多为粉碎性。
老年人骨折疏松,当下肢突然扭转、跌倒甚易造成骨折。
由于粗隆部受到内翻,引起髋内翻畸形。
【症状】一、临床表现:1.外伤后局部疼痛、肿胀、压痛和功能障碍均较明显,有时髋外侧可见皮下瘀血斑,伤后患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行走。
2.大粗隆部肿胀、压痛、伤肢有短缩,远侧骨折段处于极度外旋位,严重者可达90°外旋。
还可伴有内收畸形。
二、诊断依据:1.有外伤史。
2.上述临床症状和体征:疼痛、压痛、外旋畸形等。
3.X线摄片可见骨折。
【饮食保健】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食疗方(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请询问医生)早期三七10克,当归10克,肉鸽1只,共炖熟烂,汤肉并进,每日1次,连续7-10天。
中期当归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新鲜猪排或牛排骨250克,炖煮1小时以上,汤肉共进,连用2周后期枸杞子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苡米50克。
将骨碎补与续断先煎去渣,再入余2味煮粥进食其它食疗方方1 赤小豆适量煎服,加赤砂糖少许温服之,本方适用于活血化瘀期。
方2 猪骨头1000克,黄豆250克,加水小火烧烂,加盐姜调味分饮食之。
方3 猪脊骨一具,洗净,红枣120克,莲子90克,降香、生甘草各9克,加水小火烧烂,加姜盐调味分多次饮之。
方4 鲜湖蟹2只,取肉(带黄),待粳米粥熟时,入蟹肉,再加以适量生姜、醋和酱油服食,常服。
方5 乌雄鸡1只(约500克),去皮毛内脏,洗净,“三七”5克切片,纳入鸡肚中,加少量黄酒,隔水清炖,熟后用酱油蘸服,常服。
方6 生黄芪30~60克,浓煎取汁,加粳米100克,煮粥,早晚服食。
方7 当归20克,黄芪100克,嫩母鸡1只,加水同煮汤食用。
方8 紫丹参50克,洗净,加水煮,取汁,其汁与猪长骨1000克、黄豆250克同煮,待烂熟,加入少量桂皮、盐即成。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经验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经验杨鹏;袁志;龚凯;张伟;李鹏斌;马志军;陈钊;李岩;雷伟【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及动力髋螺钉系统(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总结该类患者治疗经验.方法选取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病例103例,其中采用DHS术式71例;采用人工关节置换32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情况,术后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结果 DHS 组平均手术时间(96.7±8.6) m in,平均出血量(317.7±26.5) ml,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32例,良26例,可6例,差7例,优良率81.7%;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手术时间平均( 107.0±12.8) min,手术出血量平均(335.3±28.1) ml,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0例,良1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8.9%.结论结合抗骨质疏松治疗,只要适应证选择恰当,DHS及人工股骨头置换均为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治疗手段,中短期疗效满意.%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and indications of dynamic hip screw (DHS) and hemiarthroplasty in the treat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the clinical data of 103 elderly patients diagnosed as inter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s between January 2007 and December 2009 in our hospital. The DHS system was used in 71 patients, and hemiarthroplasty was used to treat the other 32 patients. The clinical data including operation time, blood loss volum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fracture healing and function recovery were recorded and analyzed. Results In the DHS group, the mean operation time was (96.7 ± 8.6)min; the mean blood loss volume was (317.7 ± 26.5)ml. Harris's hipfunction was excellent in 32 cases, good in 26 cases, moderate in 6 cases, and poor in 7 cases, with satisfaction rate of 81.7%. In the hemiarthroplasty group, the mean operation time was (107.0 ± 12.8)min; the mean blood loss volume was (335.3 ± 28.1)ml. Harris's hip function was excellent in 10 cases, good in 14 cases, moderate in 2 case, and poor in 1 case, with satisfaction rate of 88.9%. Conclusions Both DHS and hemiarthroplasty are effective in the management for the inter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if combined with anti-osteoporosis treatment and suitable indications. The short and middle-term outcome are both satisfactory.【期刊名称】《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年(卷),期】2012(011)010【总页数】4页(P731-734)【关键词】老年人;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动力髋螺钉【作者】杨鹏;袁志;龚凯;张伟;李鹏斌;马志军;陈钊;李岩;雷伟【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西安710032;成都军区成都总医院骨科,成都610083;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西安7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明显上升,该类骨折有其特殊性,如处理不当常致使治疗失败。
中医骨折诊疗方案

股骨粗隆间骨折诊疗方案一、概述:股骨粗隆间骨折,又称股骨转子间骨折,系指由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以上部位的骨折,是中老年人常见骨折之一,股骨粗隆部是老年骨质疏松的主要部位,骨折强度降低,很容易发生骨折。
二、诊断(一)诊断依据1、病史:有明显外伤史。
2、临床表现:(1)、伤后患部疼痛、活动时加重,疼痛可放射至大腿内侧或膝部,髋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不能站立或坐起。
(2)、患髋疼痛及轻度肿胀,患肢呈内收、外旋和短缩畸形,大粗隆向上移位,股骨大转子处压痛,纵轴冲击痛(+)。
3、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入院后常规检查血、尿、大便检查、生化全套、心电图及胸片,需手术病人查丙肝、乙肝表面抗原、凝血系统、梅毒血清、爱滋病抗体等。
(2)、患肢X线片及CT三维重建检查,了解骨折类型及损伤程度。
(3)、高龄患者,需增加检查双下肢动、静脉彩超、心脏彩超。
(二)证候分类1、Evans根据骨折线方向分为2种主要类型。
其中I型又进一步分4个亚型。
I型:骨折线从小粗隆向外、向上延伸。
la型:骨折无移位,小粗隆无骨折,骨折稳定;Ib型:骨折有移位,小粗隆有骨折,复位后内存皮质能附着,骨折稳定;Ic型:骨折有移位,小粗隆有骨折,复位后内存骨皮质不能附着,骨折不稳定;Id型:粉碎骨折,至少包括大小粗隆4部分骨折块,骨折不稳定。
Ⅱ型:骨折线自小粗隆斜向外下方,骨折不稳定。
2、按骨折线部位分类:(1)、顺粗隆间骨折:骨折线从大粗隆上方斜向小粗隆。
(2)、逆粗隆间骨折:骨折线从大粗隆下方斜向小粗隆。
(3)、粗隆下骨折:骨折线经过大小粗隆的下方,成横形,斜形骨折。
3、中医辨证分型:(1)早期:气血瘀阻型临床证候:伤后1~2周内,患髋疼痛明显,局部肿胀,瘀血斑,不能站立,患侧髋关节功能丧失,患肢外旋及短缩畸形,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
证候分析:外伤跌仆初期,骨折筋伤,血离经脉,瘀积不散,气血瘀阻不通,故局部肿胀,疼痛明显。
骨折后肢体不能支撑负重,故不能站立,患肢外旋短缩畸形。
PFNA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体会

间骨折 临床疗效 。方法
置入 P N 内固定 , F A 同时注重 围手术期处理及抗 骨质疏松治疗 。结果
1 9) 患者 , 例 (岁 于术后 9个月死于脑梗塞 , 其余 3 5例骨折 全部 愈合 , 无感 染 、 骨不 连 、 内翻 、 固定 失效等 并发症 的发 生。 髋 内 根据 Har 功能评 分标准 :8 ri s 2 例优 , 良, 中, 良率 9 . 。结论 4例 3例 优 14
26o 2 1 o.Ch n ia
[ btat O jci T vlaetec ncl f csi h rame to e i sep rt e rlnetoh nei As c r ] bet e v o eaut h l i f t n tet t n fsnl o t ooi fmoa itr c atr i a ee e e o c r c
微创性 , 固定可靠 , 疗效 满意等优点 。 【 关键词】 股 骨骨折 ; 内固定术 ; 骨质疏松 ; 老年人
T e t e to n l o to o t mo a tr r c a trc fa t r t r xma e r l a l n i t t n r am n f e i se p r i f s e o c e r l n e to h n e i r cu wi p o i l mo a i a t r a i .M aXi n - a g, i e h f n - o o a gy n
骨科 2 1 0 2年第 3卷第 1 期
・
21 ・
PN F A治 疗 高龄 骨 质 疏松ຫໍສະໝຸດ 性 股 骨 粗 隆 间骨 折体 会
(210 海f) 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骨科 马 向 阳 黄永 刚 刁振 鸿 秦步 平 260 1
股骨粗隆间骨折课件PPT下载

发病原因
01
02
03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骨骼疾病 ,导致骨组织变薄、骨密 度降低,容易发生骨折。
摔倒
摔倒时,股骨受到直接撞 击或扭转力作用,可能导 致骨折。
其他外伤
车祸、跌落等意外事故也 可能导致股骨粗隆间骨折 。
疾病的症状和诊断
症状
疼痛、肿胀、活动受限、 患肢缩短等。
诊断
医生通常通过X光、CT或 MRI等影像学检查来确诊 股骨粗隆间骨折。
手术治疗
适应症
不稳定性骨折、骨折移位明显、需要 早期活动的高龄患者。
手术方法
注意事项
手术需在受伤后尽早进行,以减少并 发症的发生。术后需进行康复训练, 以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切开复位内固定,常用内固定材料包 括钢板、髓内针等。
康复治疗
康复目标
恢复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提高 生活质量。
康复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 的康复计划,包括物理治疗、关
股骨粗隆间骨折课 件
目 录
• 介绍 • 治疗 • 预防 • 并发症 • 问答环节
01
介绍
什么是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近端 靠近髋关节处发生的骨折,通 常是由于摔倒、撞击等外部力 量导致的。
该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因为随 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和骨 强度下降,容易发生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严重的 损伤,需要及时就医并进行手 术治疗。
05
问答环节
患者常见问题解答
患者通常会问
什么是股骨粗隆间骨折?
回答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近端 靠近髋关节处发生的骨折,通 常是由于摔倒或跌落等意外伤 害引起。
患者还会问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症状是什么 ?
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综合康复治疗作用的观察

文章 编 号 :0 1 14 ( 0)0 — 7 80 10 — 222 8一 8 0 1- 2 0
T e e e t f r h b l a i n t e t e t f r a e a i n fe n e t o h n e i r c u e o e a o / h f cs o e a i t to r a m n o g d p te t a tr i t rr c a trc f a t r p r t n LU eb , i s i W i o
it rr c n e c fa tr o rto n eto ha t r r cu e pea in. M e h i t od: One un r d o r td a e s fe e fom it rr c a t rc fa t e h d e pe ae c s s u r d r n et h n e r cur o i we s l ce .nd r tos e tv daa t d Wa d n . l h paint wee e r ee td a a er p c ie t su y s o eAl t e te s r dii d i t t go sr ha ii to vde no wo r up : e blt in a
t a me t r u a d o t l r u . T e o to go p e e v d o v n i n l o t o e ain r ame t n t e e r t n g o p n c nr g o p o h c n rl r u r c i e c n e t a p s - p r t te t n a d h o o r h b l ain te t n ru a c mp e e sv r h b l ain t ame t d i o al.T e VAS S O ,Sn h i d x e a i tt r ame t go p h d o r h n i e e a i tt r t n a dt n l h i o i o e i y Cr e ig n e , b d r s u a in a d i cd n e f c mp i ain we e e au t d n 1 w e s at r o e ain e et d rt n n i e c o o l t r v l ae 6 a d 2 e k e p r o .Re utCo a e o c o f t s l: mp r d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与康复护理

水 中分娩具有纯 自然 、 预少 、 险小 、 干 风 无须 麻醉 、 降低 会 阴侧 切率 、 产后 恢复 快等 优 点。工作 中只要 掌 握好 适应
证, 做好充分 的环境准 备和 消毒 隔离 , 把握 好正 确 的入 水 时
2 结 果 2 患 者 , 后 随访 3—1 月 , 均 9个 月 。均 获 骨 2例 术 2个 平
1 1 对象 .
20 0 6年 2月起我 院采用 P N F A治疗 老年股骨粗
隆 间骨折患者 2 2例 , 7例 , 1 ; 男 女 5例 年龄 5 4~8 9岁 , 平均
性 愈合 , 无畸形愈合 。根据 Ha i髋关节评 分 , 1 , 7 rs r 优 4例 良
松, 促进 宫颈 扩张 , 让胎儿更容易通过产道 , 从而使传统 意义 上 的分娩所产生 的痛苦大 大减轻 。本组 1 8例产 妇 自觉疼 痛减轻 、 舒适 、 情绪稳定 , 免能量消耗 , 避 且不需要 镇痛药物 ,
使产妇把更多 的能量用于子宫 收缩加速产程 , 积极配合 助产 士完成分娩 。产妇取 自由体位 , 改变 传统 产床 上分娩 单一 、 固定姿势 , 更舒适 、 更具人性化 , 提高产妇 的满意度 , 保护 、 支 持、 促进 自然 分娩 。
位 的骨折 , 多发生于老年人 。而老年患者常伴有多种或 多系 统 内科病患 , 治疗 难度增 加 。因老年患 者骨 质疏松 、 量 使 骨
d 平 均 5 7d , . 。
12 手术方法 .
连 续硬膜 外麻醉 下 , 患者仰 卧于骨 科牵 引
床上 , 患肢 中立 位 , 健肢 外展 , 身 向健侧 倾 斜 1 上 5度。牵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综合治疗 目的 观察综合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诊治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在实施手术治疗的同时,配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并且行个性化的康复、选择性制动等综合治疗。 结果 术后随访平均18个月,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为4.5个月,骨质疏松与术前比较,Singh指数增加1度20例,无变化66例,术后髋关节功能的优良率为86.46%。 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选用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能够有效防治骨质疏松,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clinical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therapy treating senile osteoporotic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86 patients with osteoporotic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wa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5 to December 2011,all patents were given comprehensive theatment such as surgery treatment, anti osteoporosis drugs,personalized rehabilitation and selective braking and so on.Results Patients were followed-up for an average of 18 months after operation,the average time of fracture healing was 4.5 months,and compared to before operation,the Singh index increased 1 degree in 20 cases,and no change in 66 cases,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postoperative hip joint function was 86.46%. Conclusion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in senile osteoporotic fracture based on operative treatment can prevent and treat osteoporosis effectively,enhance fracture healing and reduce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patients′life quality.
[Key words] Osteoporosis;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Treatment method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增长,社会人口的老年化,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据统计我国老年人口已达1.5亿,骨质疏松症主要并发髋部骨折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有效处理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有较积极的意义。本研究共选取75岁以上并发不同程度骨质疏松症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86例,采用手术、药物、康复等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5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6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54例,年龄75~101岁,平均82.2岁;致伤原因:全部患者均是从床上或椅上跌下和在行走时摔倒所致的低能量损伤,其中新鲜骨折78例,陈旧性骨折8例;骨折分型:按Evans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标准[1]分为:Ⅰ型6例、Ⅱ型25例,ⅢA型19例、ⅢB16例、Ⅳ型20例。患者 均有不同程度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诊断依据年龄、胸背部骨痛表现、股骨上端X线片(Singh指数)或骨密度检查。Singh指数Ⅳ度以下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2],本组Singh指数Ⅱ度有8例,Ⅲ度有42例,Ⅳ36例。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依据患者的全身情况及骨折损伤程度,给予胫骨结节骨牵引或患肢皮牵引制动,减轻骨折处疼痛。完善术前相关检查,了解患者的重要脏器功能情况,评估其麻醉和手术风险,争取3~5 d内手术。手术在骨科牵引床上进行,麻醉选用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术中用C型臂X线机透视指引下行骨折复位。用碘酒和酒精消毒术野,铺无菌巾,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选取不同的手术切口;髓内固定选择大粗隆顶点的纵形切口;髓外固定选择髋部外侧切口,而人工关节置换选择髋部后外侧切口。骨折固定方式: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35例,Gamma钉内固定44例,PFN钉内固定4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例。所有患者在术前半小时开始应用抗生素,至术后1~3 d,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关闭切口前常规放置负压引流管1条,引流24~48 h,并记录引流量。术前后均规范用骨化三醇、降钙素、钙剂及双膦酸盐等药物抗骨质疏松治疗,并制订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术后6 h开始行患肢的股四头肌和臀肌的静力性收缩,趾踝关节主动伸屈,术后第三天开始行患侧髋膝关节的被动伸屈(CPM机训练),幅度及强度根据患者的骨折固定情况及骨质疏松情况等因素而定,由小到大,夜间非康复治疗时间给予“丁”字鞋或皮牵引制动。1周后可扶拐或助行器下地不负重活动;根据患者的个体及内固定物稳定情况,2周后患肢逐渐部分负重下地活动锻练,至骨折愈合。出院以后,门诊随访时间每月1次,在骨折临床愈合后改为每3个月1次。1.3 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评价标准
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评估在骨折平均临床愈合时间时进行,采用Harris法评分[3],疗效标准:优≥9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80岁,预期寿命≤10年,并有较严重的骨质疏松性不稳定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承受麻醉和手术风险的患者,选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本组病例由于手术适应证掌握较好、内固定物选择合适、手术方式正确,没有发生骨折移位、内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
3.3 抗骨质疏松的治疗 骨质疏松性骨折源于骨质疏松症,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同时,应注意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8]。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抑制快速骨丢失、改善骨质量、提高骨强度、减轻疼痛。邱贵兴等[9]对77例髋部骨折的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观察阿仑膦酸钠(固邦)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症的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发现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显著,能降低骨转换、抑制骨吸收减少骨丢失、增加骨密度。本组病例在患者入院后即开始行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分别选用骨化三醇、降钙素、钙剂及双膦酸盐等药物联合治疗,达到了减少骨溶解、增加骨矿化、改善骨质量、提高骨强度的目的。通过对本组病例的观察,我们认为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术后, 积极地运用药物对患者骨质量进行干预是必要的,能改善骨的质量,有利于维持内固定物和骨折端的稳定,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3.4 康复治疗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在行复位内固定治疗或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为促进骨折愈合,减少骨溶解,恢复关节的功能,除应常规药物抗骨质疏松治疗外,康复治疗也是十分重要的,任何治疗都无法替代。术后应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骨质疏松程度、内固定的稳定性综合判断并制订个体化的循序渐进的康复治疗方案。我们的体会是术后2周内以肌肉自主等长收缩体疗为主,早期应用CPM机行关节被动功能训练,活动幅度根据患者的综合情况制订,从小度数开始,患肢关节没有疼痛;因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强度较正常人的骨强度弱,为防止内固定物因负重对骨质产生切割、骨折移位或再骨折,患者术后下地负重及行走时间要适当延长,同时早期行患肢功能锻炼,能够加速血液循环,防止静脉和淋巴淤滞,对预防患肢深静脉栓塞有重要意义。本组病例因早期能正确指导患者行康复训练,患肢关节功能恢复较理想。综上所述,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在治疗上掌握好手术适应证,正确选择内固定物及手术方式,规范进行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和个体化的指导康复训练,有助于防治因骨折而加重骨质疏松,促进骨折愈合和减少并发症,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677-678.
[2] 黄俊,纪方,曹磊,等.DHS、Gamma钉和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29(10):1261-1263.
[3] Strauss E,Frank J,Lee J,et al.Helical blade versus sliding hip screw for treatmenl of 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hip fractures:a biomechanical evaluation[J].Injury,2006,37(10):984-989.
[4] 孟增东,裴福兴.骨科中的骨质疏松问题[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9):570-571.
[5] 卢正楷,钱晓岚.DHS和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对比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8):48-49.
[6] 陆明,潘福根,金冬泉.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两种髓内固定方法的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7):59-61.
[7] Rodop O,Kiral A,Kaplan H,et al.Primary bipolar hemiprosthesis for 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J].Int Orthop,2002,26(4):23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