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荀子人性论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荀子人性论思想

摘要:荀子是我国先秦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教育学家,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影响深远。荀子在人性的研究上得出“性恶论”思想。荀子人性论思想是特殊的“百家争鸣”时代的产物。荀子深入发掘人性的特点,性论的精髓是“伪善”论。

关键词:人性论;“性善”论;“性恶”论;“伪善”论

一、荀子其人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238年),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因“荀”与“孙”字音相近,西汉时亦称孙卿,战国时赵国人,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他以儒家思想为中心,杂采先秦诸子尤其是道家、法家之精华,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和充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理论体系,是一位“儒而不纯”的集诸子百家思想之大成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思想家。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作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二、荀子人性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重要时期。社会发生深刻的变革,井田制遭到破坏,奴隶制经济基础逐渐瓦解,奴隶社会的社会结构遭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激烈冲击。原有的生产关系己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被淘汰,原有的各种规章制度不能适应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开始瓦解,原有的生活习俗也开始发生变化,礼崩乐坏。新兴地主阶级养士成风,依附于地主阶级的士人纷纷提出改造社会的主张,文化空前繁荣昌盛,新思想新学派层出不穷,各门各派的思想开始涌现并产生激烈的碰撞。虽然人们的生活遭受着战乱与动荡,思想却第一被

解放出来。许多学派的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形成巨大的影响,可以说后世的各种思想都能在此找到源头,人们把这个思想发达,文化繁荣的学术盛况称之为“百家争鸣”。荀子上承孔孟,兼修法墨道等学派思想精华,第一次论述了君主集权理论,其中许多论断还闪烁着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光辉。李泽厚先生指出:“荀子可以说上承孔孟,下接易庸,旁收诸子,开启汉儒,是中国思想史上从先秦到汉代的一个关键”。[1]但是荀子人性论思想的形成离不开其所处的独具特色的时代背。

(一)经济状况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同时政治与经济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在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诸侯各国纷纷招揽人才,变法图强,发展经济,以求富国强兵。在生产力的发展驱动下经济制度的变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不同程度的逐进行。诸侯各国纷纷自愿和不自愿的改革土地制度,公元前 594 年,鲁国率先实行“初税亩”,随后齐国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这些政策的实施一方面瓦解着奴隶制度的经济基础,动摇着大厦的根基;另一方面加速了封建土地制度的形成,农民比起奴隶人身依附减轻,劳动积极性增加,促进了封建经济因素更快的发展。随着农业的发展,交换的频繁,封建商品经济的繁荣,人民对财富有了新的认识。土地成为社会财富和地位的象征,逐利成为生活的主题,争夺就成为社会的主旋律,对于生活在同一社会的人们争夺也就成为生存的技能。利益的争夺使信仰彻底崩溃,无边的战乱使仁义荡然无存。上自君主,下至黎民,统一成为各民族的共同愿望和各阶层内心深处的呼唤。荀子正视人的基本生理需求,即是“饥而欲饱,寒而欲饥而欲饱,寒而欲温暖,劳而欲息”,“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荀子·性恶》天生贪利,天生憎恨这些本能和感情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荀子的人性论思想—“性恶论”较之于孟子更多地具备了经验的性格,而且显得更为具体和现实。为巩固新建的封建统治秩序并保持社会安定,荀子的“礼治”主张符合了当时的社会需要。“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荀子·礼论》性恶论正是“礼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二)社会政治

夏朝商周的社会组织继承了氏族血缘特征,社会中各种存在单位均是以家族

宗法为基础。这种时代背景和社会结构就决定了社会思想及社会政治的特点:尧舜之道,孝弟而已”《孟子·告子下》,儒家思想集中在对尧、舜、禹、文王、武王的统治思想的总结与提炼中。荀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也受到了上述影响。

在儒家学术“迁远而阔于事情”,儒家得不到当权者重用的同时,法家,兵家,纵横家们却得到诸侯们的青睐。《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当是之时,秦用商教,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奇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而朝齐。天下方物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柯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2]儒家所提倡的仁义道德已引不起人们的兴趣,因而人们的思想也处于混乱和焦躁状态之中,相反社会各个阶级阶层迫切的需要社会稳定,生产发展,以国家制度的权威肯定他们在社会变革中得到的成果。

荀子一生讲学于齐、仕宦于楚、议兵于赵、议政于燕、论风俗于秦,尤其是在齐国稷下学宫成为领袖人物和敢于打破“儒者不入秦”的常规,这两件事情可以证明荀子在当时社会的地位和影响是非常高的,同时也为其思想的形成和走向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荀子人性论思想

(一)荀子人性论的思想渊源

中国哲学史上最早论述了人性的问题是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是指人的本性,“习”是指习俗习惯,孔子只指出了人人有相近的本性,并未明确性善性恶,但实质上也包含了性善性恶两种可能。正是“性相近”与“习相远”之间的矛盾引发了孟子与荀子的性善性恶论之争。任何思想都是对当时社会的反应,在孟子所处的时代,周朝的奴隶制已经基本不复存在,新兴地主阶级代表人商鞅主张改革,推行法治,提倡战争,从而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孟子反对商鞅等人的观点,主张实行改良,施行“仁政”,因此宣扬天赋道德的“性善”论,从而为其“仁政”思想打下理论基础;荀子则认识到常年的战乱与社会斗争,在这样一个诸侯割据礼乐崩失的社会,由于各个阶级对于利益的攫取和掠夺,给社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阻碍,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先天性中的种种“恶”

暴露出。来孔门后学往往将“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理解为人性有善恶, 子宓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皆言性有善恶”。种种这些都是时代的时代的反映。

(二)荀子人性论思想

1、关于性恶论的论证

荀子把“性恶”中的“性”的内容确定为人天赋的维持自身生命存在的生理本能和欲望,那么荀子是怎样对人性恶进行论证的呢?首先是“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3]这里的“生”同“性”,人的本性,是说人的本性本来是充满了小人的欲望的。荀子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4]其次是:使人归于善的礼义不在性中,不出自人性,是外在于生命主体自我的东西,是有待外求的东西,善是外在人为的。人们之所以求善是因为本身之性恶。荀子是这样论证的:“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苟无之中者必求于外。故富而不愿财,贵而不愿势,苟有之中者必不及于外。用此观之,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今人之性,固无礼义,固强学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之也。然则生而己,则人无礼义,不知礼义。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仪则悖,然则生而已,则悖乱在己。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5]再次是人之所以能够合乎礼仪而归于善,是由师法教化而成。如果人性本善,人顺从自己的本性自然就会行善,用不着师法教化而治,用不着圣王制礼义而理正。但是事实上,人们却必须要有圣王师法和礼义教化。荀子认为,只有人性恶,才有礼义教化和治理人民的必要。所以说:“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性情而正义,以扰化人之性情而导之也。使皆出于治,合于道也。”[6]最后是:君子小人其性一也。性是人生而有之的,是不学而能、不事而成的,所以人生来性是同一的。“凡人之性者,尧、舜与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