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概括
挥发油提取综述

挥发油提取工艺概况摘要:介绍了中药挥发油活性成分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阐述各种提取方法的特点及概况。
挥发油(volatile oil)又称精油,是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物。
临床及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常用的解表、行气活血、芳香化湿等中药所含的挥发油具有显著疗效。
在中药制剂的研制和生产中,提取和保留挥发油成分是保障药物疗效的重要步骤之一。
现将中药挥发油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1 中药挥发油的质量标准目前对中药挥发油的定量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是指纹图谱色谱法,包括薄层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毛细管电泳、高速逆流色谱其中又以GC-MS和HPLC测定中药挥发油含量较为常用。
[2]2 中药挥发油的提取方法2.1 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是最常用的挥发油连续动态提取法,具有操作简便、效率较高等优点,在中药的研制与生产中应用广泛。
其方法是将药材粗粉先用水浸泡,然后通入水蒸气,使挥发油和水蒸气一同蒸出,再通过不同方法或直接分层分取挥发油。
分取挥发油的方法有芳香水析分取,或用氯仿、石油醚、乙醚等有机溶剂萃取。
其不足之处是温度较高,耗时较长,易使对湿热不稳定和易氧化的挥发油成分发生变化,为此,许多人对此不足进行了改进。
对于热不稳定的挥发油有效成分,用水蒸气蒸馏法时需加以改进,可采用50 } 60℃浸取并减压的蒸馏工艺。
如当归挥发油提取川,常压下水蒸气蒸馏法的挥发油得率为0. 32%一0. 400lc,而且所需温度较高,作为当归挥发油的主要成分蔓木内酷会异构化;改进减压蒸馏工艺,在50 } 60℃浸取当归挥发油,得率可提高到0. 540lc0. 640lc,较常压下直接水蒸气蒸馏法的得率高出了400lc。
针对医院制剂生产品种多、规模小,而采用芳香水上盐析分取时难以形成油层、不易收油的问题,许多研究者对传统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加盐、降温的新工艺,降低了挥发油在水中的溶解度,从而减少了损失。
改进后的水蒸气蒸馏法,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香附挥发油提取工艺及主要成分的研究

香附挥发油提取工艺及主要成分的研究香附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止痛等功效。
其中,香附挥发油是其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香附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及主要成分的研究。
一、香附挥发油的提取工艺香附挥发油的提取工艺主要包括水蒸气蒸馏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等。
其中,水蒸气蒸馏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提取方法。
1.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是将香附粉末与水混合后,通过加热产生蒸汽,将挥发油蒸发出来,再通过冷凝器冷却收集。
该方法提取的香附挥发油质量较高,但提取效率较低。
2.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是将香附粉末与溶剂混合后,通过超声波的作用使挥发油从香附中释放出来。
该方法提取效率较高,但提取的香附挥发油质量较低。
3.微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是将香附粉末与溶剂混合后,通过微波的作用使挥发油从香附中释放出来。
该方法提取效率较高,但提取的香附挥发油质量较低。
二、香附挥发油的主要成分香附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包括挥发油、黄酮类、苷类、酚酸类等。
其中,挥发油是香附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占总量的70%以上。
挥发油中含有多种化合物,如β-香附烯、β-丁香烯、香茅醛、柠檬醛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止痛等功效。
除挥发油外,香附中还含有丰富的黄酮类、苷类、酚酸类等成分。
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苷类化合物具有降血压、降血糖、抗炎等作用。
酚酸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三、结论香附挥发油是香附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目前,水蒸气蒸馏法是提取香附挥发油的主要方法。
香附挥发油中含有多种化合物,如β-香附烯、β-丁香烯、香茅醛、柠檬醛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止痛等功效。
此外,香附中还含有丰富的黄酮类、苷类、酚酸类等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中药材挥发油收集

中药材挥发油收集挥发油是指中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和疗效。
为了提取和保留中药材中的挥发油,收集方法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材挥发油收集方法及其原理和应用范围。
一、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是最常见的中药材挥发油收集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利用水蒸气的热量蒸发中药材中的挥发油,然后通过冷凝收集蒸馏出的挥发油。
这种方法适用于挥发油蒸汽压较低的中药材。
水蒸气蒸馏法的步骤如下:首先,将中药材粉碎并置于蒸馏器中;接下来,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加热至沸腾;蒸馏过程中,水蒸气将带走中药材中的挥发油;最后,将冷凝管冷却后将收集的挥发油分离。
二、溶剂萃取法溶剂萃取法是一种常用的无水挥发油收集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溶剂的溶解力将中药材中的挥发油萃取出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挥发油蒸汽压较高的中药材。
溶剂萃取法的步骤如下:首先,将中药材粉碎并与适量的溶剂(如乙醇、醚类等)混合;接下来,加热混合溶剂,将其中的挥发油蒸发出来;最后,通过浓缩、冷却等操作将挥发油从溶剂中分离出来。
三、动态头空-固相微萃取法动态头空-固相微萃取法是一种高效的挥发油收集方法。
其原理是将中药材与固相萃取材料(如气相色谱柱填料)接触,通过气相传质将挥发油吸附于固相材料上。
这种方法适用于挥发油量较少的中药材。
动态头空-固相微萃取法的步骤如下:首先,将中药材与固相萃取材料装入萃取装置;接下来,通过加热、挥发或排气等操作,将挥发油蒸发出来;最后,通过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等手段对固相材料上的挥发油进行分析和检测。
四、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一种新兴的中药材挥发油收集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超临界流体(如二氧化碳等)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使中药材中的挥发油溶解于超临界流体中,然后通过降压或冷却将挥发油分离。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的步骤如下:首先,将中药材与超临界流体相接触,并达到超临界条件;接下来,通过降压或冷却等操作,使超临界流体中的挥发油分离出来;最后,通过回收超临界流体,得到纯净的挥发油。
艾叶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

艾叶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
艾叶(Artemisiaucheri)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由于其地方分布广泛和历史悠久,已被广泛用于草药治疗和药物研究。
艾叶中含有多种种类的挥发油,包括烯烃、芳樟、脑蒽、芳香醌、多芳物类物质、芳樟醇、脑醇等,它们各自在药物中具有不同作用,因此其制备提取技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二、研究现状
目前,对艾叶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的研究,主要以传统的溶剂提取法和气相色谱(GC)为主。
传统的溶剂提取方法,有效地分离出艾叶中的挥发油,但由于其手工操作繁多、时间长、成本高等缺点,已不能满足现实中的需求。
气相色谱(GC)技术在艾叶挥发油提取领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准确度,但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不能对稀有物质进行检测,检测效率较低,操作复杂等。
三、研究趋势
随着艾叶挥发油提取工艺的日趋完善,最近一些研究者也开始运用新技术,如液体-液体萃取、超临界液体萃取、超声波萃取、微波萃取、柱式挥发提取(SFE)等技术,多种技术联合应用,以提高艾叶挥发油提取工艺的效率和准确度。
四、结论
艾叶挥发油提取工艺已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如操作复杂、效率低、收率不高等。
未来的研究将努力改进传统的技术,开发新的方法,提高提取效率,以获得更优质的提取结果。
中药材挥发油收集

中药材挥发油收集中药材挥发油是中药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和药用价值。
收集中药材挥发油是提取药用成分的关键步骤之一,本文将介绍中药材挥发油的收集方法和技术,以及其应用和前景。
一、中药材挥发油的概述中药材挥发油是指中药材中挥发性较强的化学成分,在蒸馏或提取过程中能够以气体形式分离出来的物质。
它通常具有强烈的香气和独特的药理活性,可以用于药用、保健品和调味料等领域。
二、中药材挥发油的收集技术1. 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是一种常用的收集中药材挥发油的技术。
该方法是将中药材放入装有水的蒸馏器中,通过加热使水蒸气通过中药材,并将挥发油带出。
随后,通过冷凝收集器冷却,使水蒸气与挥发油分离,从而得到中药材挥发油。
2. 溶剂萃取法溶剂萃取法是利用有机溶剂将中药材的挥发油分离出来的方法。
首先,将中药材与指定的有机溶剂进行浸泡,使挥发油溶解在溶剂中。
然后,通过蒸发溶剂或减压蒸馏的方式,得到中药材挥发油。
3. 超声波萃取法超声波萃取法是利用超声波在溶剂中产生的微小气泡破裂的原理,促进中药材挥发油的分离和萃取。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效果好的特点,能够提高挥发油的收集效率和纯度。
三、中药材挥发油的应用中药材挥发油在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们可以用于制备中药注射液、口服药物和外用药膏,以及生产天然保健品。
此外,中药材挥发油还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炎和镇痛等药理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香料和食品等行业。
四、中药材挥发油收集技术的发展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药材挥发油的收集技术也得到了许多创新。
例如,微波辅助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和分子印迹技术等新兴技术,可以提高挥发油的收集效率和纯度,降低能耗和溶剂的使用量。
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中药材挥发油收集技术的发展。
总结:中药材挥发油的收集是中药制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水蒸气蒸馏法、溶剂萃取法和超声波萃取法是常用的收集技术。
中药材挥发油在医药、保健品和调味料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柴胡挥发油提取精制工艺研究

柴胡挥发油提取精制工艺研究柴胡挥发油是一种具有广泛药用价值的中药材。
它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特别是在治疗肝胆疾病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柴胡挥发油的提取和精制过程对其品质和功效具有重要影响。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柴胡挥发油的提取和精制工艺,帮助您深入了解柴胡挥发油的制备过程及其相关的研究。
1. 柴胡挥发油的概述柴胡,又称旋覆花,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其药用部位主要为根茎。
柴胡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平肝散郁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湿热病、黄疸和肝胆疾病等。
柴胡挥发油是由柴胡根茎经过提取和精制而得到的一种混合物,其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物质、挥发油和生物碱等。
2. 柴胡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柴胡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对其品质和功效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水蒸气蒸馏法、挥发油萃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等。
2.1 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是目前常用的柴胡挥发油提取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水蒸气的温和性质,将挥发油从柴胡中蒸馏出来。
具体步骤包括:将柴胡切碎,加入适量的水,然后通过加热使水蒸发,蒸气与挥发油混合,通过冷凝收集挥发油。
2.2 挥发油萃取法挥发油萃取法是一种利用非极性溶剂提取柴胡挥发油的方法。
常用的溶剂有乙醚、石油醚等。
具体步骤包括:将柴胡切碎,与溶剂充分混合,经过搅拌和震荡使挥发油溶解在溶剂中,然后通过过滤或离心分离出提取液,经蒸发后得到挥发油。
2.3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是一种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振动作用促进挥发油的提取过程。
该方法通过超声波的振动作用,加速提取液与柴胡之间的质量转移和传质过程,提高提取效果。
具体步骤包括:将柴胡与提取液放入超声波提取装置中,经过一定时间的超声波处理,使挥发油充分释放到提取液中,再经过过滤或离心分离得到挥发油。
3. 柴胡挥发油的精制工艺柴胡挥发油的精制工艺对其纯度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精制方法主要包括萃取结晶、蒸馏和净化等。
3.1 萃取结晶萃取结晶是一种将柴胡挥发油中的杂质通过溶剂的选择性溶解性来分离和纯化的方法。
香附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及其化学成分研究

香附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及其化学成分研究香附,又称白芷,是常见中药材之一。
香附挥发油是从香附中提取
的一种珍贵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香
附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及其化学成分研究。
提取工艺:
香附挥发油的提取工艺通常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香
附粉末先进行烘干处理,然后进行水蒸气蒸馏,最后将提取得到的香
附挥发油经过冷却、收集、去水等部分流程处理,得到精制的香附挥
发油。
化学成分:
香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挥发油类物质,包括香附烯、香附酮、芳香烃、醛类、醇类、酯类等,其中蟛蜞素是其主要成分之一。
此外,香附挥
发油中还含有一定量的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等成分。
药用价值:
香附挥发油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解痉、镇痛等作用。
据研究表明,香附挥发油对多种细菌、真菌、病毒等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能
够有效地抑制炎症的发生和发展,有很好的消炎作用。
同时,香附挥
发油还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等功效。
临床上常用于治
疗头痛、牙痛、胃痛、痛经等症状,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
总之,香附挥发油作为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制剂,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目前在提取工艺和化学成分研究方面,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但
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香附挥发油的应用范围将会越来越广泛,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当归挥发油提取工艺的研究

当归挥发油提取工艺的研究当归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其中,当归挥发油是当归的重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和药用价值。
因此,研究当归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对于深入了解当归的药理作用、开发当归的药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当归挥发油的提取工艺主要有蒸馏法、萃取法、超声波提取法等。
其中,蒸馏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提取方法之一。
蒸馏法的原理是利用当归挥发油的揮发性,通过蒸馏过程将其分离出来。
首先,将当归材料加水混合,形成混合物后,进行蒸馏。
蒸馏过程中,当归挥发油随蒸汽一起升腾,进入冷凝器,通过冷凝器的冷却作用,当归挥发油被冷凝成液体,最后收集得到当归挥发油。
萃取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提取方法。
萃取法的原理是利用溶剂与当归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将当归挥发油从当归材料中分离出来。
首先,将当归材料与合适的溶剂进行浸泡,使当归挥发油溶解到溶剂中。
然后,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将溶剂蒸发掉,最后得到当归挥发油。
超声波提取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提取方法。
超声波提取法的原理是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效应和热效应,加速当归挥发油从当归材料中溶解和扩散出来。
首先,将当归材料与溶剂混合后,置于超声波设备中进行超声波处理。
超声波的振动作用下,当归挥发油从当归材料中释放出来,并溶解到溶剂中。
最后,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当归挥发油。
以上提到的三种提取工艺各有优缺点。
蒸馏法提取效果较好,但提取时间较长;萃取法提取效率高,但溶剂的残留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超声波提取法提取速度快,但超声波对当归挥发油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提取工艺。
当归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研究不仅涉及到提取方法的选择,还包括提取条件的优化。
在蒸馏法中,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水与当归的比例等因素会影响提取效果。
在萃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中,溶剂的种类、浸泡时间、超声波功率等因素也会对提取效果产生影响。
因此,通过优化提取条件,可以提高当归挥发油的提取率和品质,增强当归挥发油的药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概括摘要:挥发油(volatile oils)又称精油(essential oils),是一类在常温下能挥发的、可随水蒸气蒸馏的、与水不相混的油状液体的总称;广泛存在于植物药的各个部位。
许多研究已表明挥发油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但研究也发现,在众多的挥发油中因结构的不同,所表现的生物活性也有很大差异。
挥发油是一类重要的活性成分,临床上除直接应用主要含挥发油的生药外,还可应用从中药精制的挥发油,如桉叶油、薄荷油等。
挥发油具有发散解表、芳香开窍、理气止痛、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祛寒温里、清热解毒、解暑祛秽、杀虫抗菌等作用。
所以提取分离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挥发油对医药和食品工业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中药挥发油,提取工艺,概况1.引言利用挥发油的挥发性及能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可用以下方法从生药中提取挥发油。
常用的方法有蒸馏法、溶剂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微波法、超声法等方法,现将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2. 蒸馏法在挥发油提取工艺中的应用蒸馏法可分为水蒸馏法与水蒸汽蒸馏法,是中国药典收载的方法;蒸馏法所得挥发油,除原有生药中的成分外,还可能包括蒸馏过程中所产生的某些挥发性分解产物。
何文斐等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以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以挥发油得率为考察指标,对影响金银花挥发油提取的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加水量3个因素进行了优选,得出最佳工艺为金银花加10倍量的水,浸泡1h,提取10h;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挥发油提取条件的温度因素(分别选取50、75、100℃3个温度)进行了考察,结果经t检验,50℃组与75℃组、100℃组的总体均数有极显著性差异(a=0.01),75℃组与100℃组总体均数有显著性差异(a=0.05),表明提取温度为75℃时得率最高。
并且蒸馏12h后金银花挥发油基本不再被蒸出,其中蒸馏10h的得率可达总得率的90%以上;经过3批重复试验此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高保栓等也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丁香挥发油,采用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以挥发油收取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丁香挥发油提取的药材粉碎度、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加水量为因素进行了3水平优选。
结果丁香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是将药材粗粉,加8倍量的水浸泡40min,水蒸汽蒸馏5h 收取挥发油。
通过验证实验,表明所选工艺条件可行,而且丁香挥发油4—5h可提取完全,4h的平均收率为98.61%(ml/g)。
李江等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莪术的挥发油,应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挥发油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加8倍量的水、提取温度130~140℃条件下,对影响挥发油提取的浸泡时间、蒸馏时间、药材粉碎度3个因素进行了优选,结果最佳条件为莪术粉碎成10-20目颗粒,加入8倍量的水在130-140℃条件下蒸馏8h,因为浸泡与否对莪术挥发油提取效率的影响不明显,因此可以不考虑浸泡因素。
霍祥宇等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肉桂的挥发油,应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挥发油得率为考察指标,对影响挥发油提取的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加水量3个因素进行了优选,最佳工艺为药材加6倍量的水浸泡2h,水蒸汽蒸馏5h,收取挥发油。
3.超临界(简称SFE)流体萃取技术在挥发油提取工艺中的应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超临界是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的流体,如C02、氨、乙烯、丙烷、水等;目前研究较多的为C02。
在超临界状态下流体兼有两相的双重特点,既具有与气体相当的高扩散系数和低粘度,又具有与液体相近的密度和对物质良好的溶解能力,因此可作为溶剂进行萃取。
由于挥发油组分多为低沸点、易氧化物质,传统方法提取时容易受到破坏,近年来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对其进行提取。
林秀仙等用C02-SFE技术萃取杏仁油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初步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并且与石油醚提取工艺进行了比较,发现C02-SFE法收油率是石油醚收油率的2.5倍,且提取时间大大缩短。
葛发欢等[6]用C02-SFE技术对姜黄油的萃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为25Mpa,温度45℃,分离I压力为12.5Mpa,温度60℃,分离Ⅱ压力为6Mpa,温度38℃,C02流量为9kg/kg·h,萃取时间为2h,收率为4%。
李金华等对珊瑚姜挥发油的C02-SFE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11.0~11.5Mpa,温度36-40℃,萃取时间为1h以内,提取率可在80%~12%。
4.微波技术在挥发油提取工艺中的应用微波萃取技术又称微波辅助提取(简称MAE),是指使用合适的溶剂在微波反应器中从天然药用植物、矿物、动物组织中提取各种化学成分的技术和方法,与传统的水蒸汽蒸馏技术相比较,微波萃取技术可以缩短时间、降低能耗、减少溶剂用量以及废物的产生,同时可以提高收率和提取物的纯度,微波是波长lmm~lm的高频电磁波,微波加热升温快,热在内部产生,是一种绿色清洁能源,因此研究微波提取中药挥发油有着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广阔前景。
鲁建江等运用微波技术从佩兰中提取挥发油,并测定其含量;结论表明运用微波技术提取速度大大加快,收率提高。
李学坚等[9] 采用溶剂回流提取、微波浸提和水蒸汽蒸馏法对丁香中的丁香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正己烷回流提取丁香油得率较高,但杂质含量高,色泽较深;微波提取物质色泽较浅,提取选择性较好;蒸馏法提取的丁香挥发油杂质最少,色泽最浅,但丁香油、丁香酚得率不及微波提取,并且微波提取可不经粉碎处理,仅用3h和300mi正己烷,溶剂回流法则用6h和450ml正己烷和大量电能,水蒸汽则需要8h和大量水、电,显示综合各方面考虑,微波提取工艺最好。
鲁建江[10-13]、刘志勇[14]、李艳[15]、闫豫君[16]等采用微波法对魁蒿叶、红花、藿香、佩兰、孜然以及新疆党参的根茎叶和红景天根茎叶中的挥发油提取进行了研究,其提取时间均由传统方法的5h减少为15min,缩短15倍。
魁蒿叶中总挥发油由原来的6.0ml/kg提高至7.5ml/kg,提高25.0%;红花中挥发油含量由1.77%提高到4.20%:藿香中挥发油含量由2.06%提高到4.2l%:佩兰中挥发油含量由1.83%提高到 2.11%;孜然果实挥发油含量由 3.82%提高到 4.87%:新疆党参根挥发油含量由0.15%提高到0.42%,茎、叶挥发油含量分别为0.30%和0.26%,而红景天根茎叶中挥发油含量分别由0.20%、0.05%和0.15%提高到0.50%、0.10%和0.40%,显然,微波技术有助于提高中药挥发油的提取效率。
5.溶剂提取在挥发油提取工艺中的应用乔小云等[17]通过有机溶剂法提取白术挥发油:用12倍量的正丁烷分3次,在70℃~90℃回流提取,每次1h,合并滤液,减压回收溶剂,得挥发油,重复3次,平均收率为1.712mUg;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白术挥发油: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中挥发油提取方法提取,重复3次,平均收率为0.7719ml/g。
在得率上说明有机溶剂提取法明显高于水蒸气蒸馏法,并且通过薄层对照和苍术酮含量比较成分组成相似,又选用L9(34)正交试验,以挥发油得率作为考察指标,对影响挥发油得率的溶媒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药材粒度4个因素,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重复进行4次测定,优选的机溶剂法提取白术挥发油最佳工艺为:白术最粗粉0.3~1.9mm用12倍量的正丁烷,在70℃~90℃回流提取3次,每次1h,冷却抽滤,合并滤液,减压回收至无溶媒滴出,得白术挥发油。
结果表明用优选工艺提取白术挥发油的得率最高,可达1.57%(0.01ml/g)。
6.超声法在挥发油提取工艺中的应用超声提取的机制包括机械机制、热学机制及空化机制。
由于超声波振动的空化、机械粉碎、搅拌以及热学等作用,在震荡过程中,空化泡周围的微流对溶液中药材产生的切向力以加速溶剂向细胞中的渗透,根据Sinisterra.J.V等人的研究低频超声不仅可使细胞周围形成微流,还可使植物药材细胞被击破,使细胞壁不完整,有利于溶剂浸入细胞中,加速药材中有效成分进入溶剂,以增加有效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以便有效成分提取。
所以超声振动促进了溶剂向细胞中的浸透,因此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提出率。
超声波机械破碎过程中是一个物理过程,浸提过程中无化学反应,被浸提的生物活性物质在短时间内保持不变,生物活性不减,同时提高了破碎速度,缩短了破碎时间,可极大地提高提取效率。
赵文彬等[18]采用均匀设计法优选了苦杏仁油的超声提取工艺,确定苦杏仁油的最佳超声提取条件为:石油醚体积与苦杏仁质量的比为8-10,超声提取时间10~20min,超声频率为45kHz,优化条件下的苦杏仁油的平均超声提取率达44.35%。
7.结语挥发油不但分布范围广,种类多,而且生物活性广泛,并且毒性小,因此人们对它的研究越来越感兴趣,使得其提取分离纯化包合技术得以快速发展。
近年来虽然掀起提取分离纯化包合技术研究的热潮,但对其吸收、代谢机制、活性机理,具有生理功能的活性基团、稳定性等方面仍缺乏全面的认识。
因此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弄清其生理功能从而进行有效的提取分离纯化包合技术的研究,为挥发油在医药、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加速植物药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生产出具有治疗和预防多种疾病的药品和天然保健品。
我们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挥发油的提取、分离、纯化、包合技术必将进一步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1] 何文斐,李士敏,杨鑫骥.正交试验探讨金银花挥发油的提取条件[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2):172-173[2] 高保栓,王宁,黄丽华,等.正交试验法优选丁香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11):734-735[3] 李江,贾富霞,王卉,等.正交实验法优选莪术挥发油提取工艺的研究[J].北京中医,2000,5:45-46[4] 霍祥宇,刘方亮,韩朝绘.正交试验法优选肉桂挥发油的提取工艺[J].齐鲁药事,2004,23(8):41-42[5] 林秀仙,梁宝钻,潭晓华,等.超临界C02萃取杏仁油的工艺研究[J].中药材,1998,21(8):403-405[6] 葛发欢,史庆龙,潭晓华,等。
超临界C02萃取姜黄油的工艺研究[J].中药材,1997,20(7):345-349[7] 李金华,万固存,刘毅,等.珊瑚姜挥发组分的超临界C02萃取工艺[J].中草药,1997,28(2):78-81[8] 鲁建江,王莉,陈宏伟,等.佩兰中挥发油的微波提取法[J].时珍国医国药,2001,12(9):774-774[9] 李学坚,黄海滨.微波浸提技术提取丁香油的研究闭[J]. 广西中医药,2000,25(3):173[10] 鲁建江,王莉,成怀玉,等.微波提取魁蒿叶中的总挥发油[J].药物生物技术,2001,8(4):221致谢从论文选题到搜集资料,从写稿到反复修改,期间经历了喜悦、烦躁、痛苦和彷徨,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心情是如此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