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图的画法

波特图的画法
波特图的画法

二、 对数频率特性

假设:)

()()(ω?ωωj e j H j H =。对其取对数:

[][]

[])()()()(ln )(ln )(ln )

(ω?ωω?ωωωω?j G j j H e j H j H j +=+==

其虚部正是系统的相频特性,而实部:

[])(ln )(ωωj H G =

称为对数增益,反映了系统幅频特性,单位奈培(Np, Neper )。 一般情况下不用自然对数,而取常用对数,定义: [])(log 20)(ωωj H G =

单位:分贝(Deci-Bel,dB)。

奈培与分贝的转换关系:1 Np = 8.686 dB

在理论分析中,一般使用Np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使用dB

用分贝表示增益,解决了信号动态范围与精度之间的矛盾。如果在频率坐标中同样使用对数坐标,则同样可以解决频率的范围与精度之间的矛盾。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波特图。

? 波特图的横坐标可以用ωlog ,也可以用f log ; ? 在波特图的横坐标上,一般直接标注频率值;

? 波特图的横坐标上只能表示0>ω或者0>f 频率下的系统特性。

图中的二、三象限并非表示频率小于零的部分,而是表示频率小于1(大于零)部分频率特性。

? 根据系统频率特性的共扼对称性,不难得到频率小于零部分的

特性。

? 在波特图的纵坐标上,可以标注系统幅频特性值(如图中红字所

示),也可以标注分贝值。 ? 为了方便参数的判读,实际工程中的波特图中的刻度也不是按照等

间隔设置的,而是按照对数间隔设置。例如下图。

有专用的对数坐标图纸可以用于手工绘制波特图。

波特图的纵坐标上同样也只表示了系统幅频特性中大于零的部分。

图中的三、四象限并非表示系统的幅频特性小于零,而是表示系统的幅频特性小于1(大于零)。

三、 线性系统的波特图

1、一般系统的波特图

???

?

??-==∑

∑==∏∏--=n i i m i i j n i i

m

i i

e p

j z

j H j H 111

10

)(αβωωω

∑∑∑∑====-+=---+==

=n

i pi m

i zi n

i i

m

i i G G H p j z j H j H G 1

1

01

10)

()(log 20log 20log 20log 20)(log 20)(ωωωωωω

所以,不仅系统的相频特性是各个零点或极点的相频特性的叠加,而且系统的幅频特性是各个零点或极点的相频特性的叠加。所以,可以根据各个零点或极点的波特图的叠加得到系统的波特图。

2、一次因式的波特图 1) 单个零点的波特图:

)1(1

)1()(i i

i

i i zi T j T z j

z z j j H ωω

ωω+=

-+-=-=

(1)幅频特性

()[]

2

1log 10log 201log 201

log 20)(log 20)(i i i i

zi zi T T T j T j H j G ωωωω++-=++==

其中第一项是固定的常数,可以暂时不考虑;对第二项,有:

a 、 当1<

01log 102

≈+i T ω

——>低频渐近线; b 、 当1>>i T ω时,

()[]

i i T T log 20log 201log 102

+≈+ωω

——>高频渐近线。

如果频率也取对数,则高频渐近线是一个斜率为20的直线,其

与低频渐近线(横坐标)的交点为i

i

z T ==1ω。

可以用高、低频渐近线近似单个零点的波特图,在适当加以修正。单个零点的波特图高频部分增益每倍频程增加6dB, 每10倍频程衰减20dB

(2)相频特性

同样可以得到相频特性在对数坐标下也可以近似表示为两段折线

2) 单个极点的波特图

单个极点的波特图与单个零点的波特图相似,只不过折线方向相反。

3) 共扼零点或者极点(或称二次因式)的波特图。

幅频特性

其中高频部分增益每倍频程增加12dB, 每10倍频程衰减40dB 。但是其修正方式与单极点不同。

相频特性

详细讨论见P305页。

● 如果在计算中出现了一个0 i A ,则下面各行无法再计算下去。解决

方法有两个:

1) 将原来的D(s)乘以(s+1),再重新计算。 2) 将0用一个正无穷小量代替,继续计算。

例6-6-2

● 如果在计算中出现了一个全零行,则说明系统在虚轴上有极点,系

统最多是临界稳定的。可以直接认为系统是不稳定的(如果将临界稳定划归于不稳定之列),或者对系统是否临界稳定作出进一步判定,步骤如下:

1) 首先用全零行上面一行的辅助多项式的导数的系数替代全零行,继

续进行计算,判定是否有实部大于零的根;

2) 判断虚轴上的极点的阶数——求解辅助多项式的根——从而判定系

统是否临界稳定。

例6-6-3

§6-7 反馈系统稳定性

1)线性反馈系统:将系统的输出反过来作用在输入端,从而引起输

G(s):前

向路径;

H(s):反

馈路径

?这

统。

?这种反馈系统不仅在电、机械等系统中存在,这种控制理论

可以广泛地扩展到生物、医学、社会等各种领域。由此产生

的“控制论”盛极一时,其代表性的著作就是维纳的《控制

论》。

?研究这种系统的特性,特别是稳定性,对于很或领域都有很

大的参考价值。

2)线性反馈系统稳定性判定法则:

(1)奈奎斯特判据

(2)根轨迹

附:关于LT变换方法的讨论:

在计算机应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LT方法在有些地方已

经不合时宜,例如:

1、用流图简化的方法求H(s)不如直接求解线性方程组,

2、由

)

( j

H

画频谱非常方便,使得用极零图分析频响没有必要

3、波特图的快速画法也没有用武之地。

但是LT方法在有些方面仍然有实际意义,如:

1、对数刻度的波特图比线性标度的频率特性更有实用价值;

2、波特图的某些特性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也依然由其参考价值;

3、极零图对系统综合、系统稳定性分析等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由

此更容易导出一些一般性的结论,例如全通系统和最小相位系统。

项目现场管理组织机构网络图及人员职责

项目现场管理组织机构网络图

项目经理岗位职责 1.项目经理就是公司在该工程项目的代理人,代表公司对工程项目全面负责,就是安全生产与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2.认真贯彻执行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3.遵守国家与地方政府的政策法规,执行公司的规章制度与指令。在该项目中代表公司履行合同执行中的有关技术、工程进度、现场管理、质量检验、结算与支付等方面工作。 4.主持制定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编制年、季、月施工进度计划。 5.深入施工现场,处理矛盾,解决问题。不断完善经济制度,正确处理工期、质量与效益的关系。 6.搞好施工现场管理与精神文明建设,关心职工生活,确保安全生产,抓好消防保卫,保障职工人身、财产的安全。依法参与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决策,维护职工利益,做好困难补助工作,并对病、伤、残职工的慰问。 7.做好项目的基础管理工作,保证文件、资料、数据与信息等准确及时地传递与反馈,及时进行工程结算、清算。 8.完成公司交办的其她工作。 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政策及上级技术管理制度,对项目技术工作全面负责。 2.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学习并贯彻执行各项技术政策、技术规程、规范、标准与技术管理制度。贯彻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合同文件与施工图纸,参加施工调查、图纸会审与设计交底。 3.负责制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工艺组织设计,并向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交底。 4.组织项目各项规划、计划的制定,协助项目经理对工程项目的成本、安全、工期及现场文明施工等日常管理工作。 5.组织项目部的质量检查工作,督促检查生产班组开展自检、互检与交接检,开展创优质工程活动。 6.负责整理变更设计报告、索赔意向报告及索赔资料。 7.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各种施工生产、协调会,编制年、季、月施工进度计划。

项目现场管理组织机构网络图及人员职责

项目现场管理组织机构网络图 项目经理:王凤梅 技术负责人:曹存显项目总工:薛建敏 试质安造施测材验价工量量全料员员员员员员员 王何蒋刘祝汤窦赟伟申杰长海娜嫣涛华英

安泥机木钢工装工械 项目经理岗位职责 1.项目经理是公司在该工程项目的代理人,代表公司对工程项目全面负责,是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2.认真贯彻执行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3.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法规,执行公司的规章制度和指令。在该项目中代表公司履行合同执行中的有关技术、工程进度、现场管理、质量检验、结算与支付等方面工作。 4.主持制定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编制年、季、月施工进度计划。5.深入施工现场,处理矛盾,解决问题。不断完善经济制度,正确处理工期、质量和效益的关系。 6.搞好施工现场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关心职工生活,确保安全生产,抓好消防保卫,保障职工人身、财产的安全。依法参与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决策,维护职工利益,做好困难补助工作,并对病、伤、残职工的慰问。 7.做好项目的基础管理工作,保证文件、资料、数据和信息等准确及时地传递和反馈,及时进行工程结算、清算。 8.完成公司交办的其他工作。 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政策及上级技术管理制度,对项目技术工作全面负责。2.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学习并贯彻执行各项技术政策、技术规程、规范、标准和技术管理制度。贯彻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合同文件和施工图纸,参加施工调查、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 3.负责制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工艺组织设计,并向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交底。4.组织项目各项规划、计划的制定,协助项目经理对工程项目的成本、安全、工期及现场文明施工等日常管理工作。 5.组织项目部的质量检查工作,督促检查生产班组开展自检、互检和交接检,开展创优质工程活动。 6.负责整理变更设计报告、索赔意向报告及索赔资料。

展开图画法

展开图画法 在管道安装工程中,经常遇到转弯、分支和变径所需的管配件,这些管配件中的相当一部分要在安装过程中根据 实际情况现场制作,而制作这类管件必须先进行展开放样,因此,展开放样是管道工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一、弯头的放样 弯头又称马蹄弯,根据角度的不同,可以分为直角马蹄弯和任意角度马蹄弯两类,它们均可以采用投影法进 行展开放样。 图3-1直角马蹄弯图3-2 任意角度马蹄弯 1.任意角度马蹄弯的展开方法与步骤(己知尺寸a、b、D和角度)。 (1)按已知尺寸画出立面图,如图3-3所示。 (2)以D/2为半径画圆,然后将断面图中的半圆6等分,等分点的顺序设为1、2、3、4、5、6、7。 (3)由各等分点作侧管中心线的平行线,与投影接合线相交,得交点为1'、2'、3'、4'、5'、6'、7'。 (4)作一水平线段,长为πD,并将其12等分,得各等分点1、2、3、4、5、6、7、6、5、4、3、2、1。 (5)过各等分点,作水平线段的垂直引上线,使其与投影接合线上的各点1'、2'、3'、4'、5'、6'、7'引来的水平线相交。 (6)用圆滑的曲线将相交所得点连结起来,即得任意角度马蹄弯展开图。 图3-3 任意角度马蹄弯的展开放样图 2、直角马蹄弯的展开放样(己知直径D) 由于直角马蹄弯的侧管与立管垂直,因此,可以不画立面图和断面图,以D/2为半径画圆,然后将半圆6 等分,其余与任意角度马蹄弯的展开放样方法相似。

图3-4 直角弯展开图 二、虾壳弯的展开放样 虾壳弯由若干个带斜截面的直管段组成,有两个端节及若干个中节组成,端节为中节的一半,根据中节数的 多少,虾壳弯分为单节、两节、三节等;节数越多,弯头的外观越圆滑,对介质的阻力越小,但制作越困难。 1、90°单节虾壳弯展开方法、步骤: (1)作∠AOB=90°,以O为圆心,以半径R为弯曲半径,画出虾壳弯的中心线。 (2)将∠AOB平分成两个45°,即图中∠AOC、∠COB,再将∠AOC、∠COB各平分成两个22.5°的角, 即∠AOK、∠KOC、∠COD与∠DOE。 (3)以弯管中心线与OB的交点4为圆心,以D/2为半径画半圆,并将其6等分。 (4)通过半圆上的各等分点作OB的垂线,与OB相交于1、2、3、4、5、6、7,与OD相交于1'、2'、3'、4'5'、6'、7',直角梯形11'77'就是需要展开的弯头端节。 (5)在OB的延长线的方向上,画线段EF,使EF=πD,并将EF 12等分,得各等分点l、2、3、4、5、6、7、6、5、4、3、2、1,通过各等分点作垂线。 (6)以EF上的各等分点为基点,分别截取11'、22′、33′、44′、55'、66′、77'线段长,画在EF 相应的垂直线上,得到各交点1′、2′、3'、4′、5'、6'、7'、6′、5'、4′、3'、2′、1′,将各交点用 圆滑的曲线依次连接起来,所得几何图形即为端节展开图。用同样方法对称地截取11'、22′、33′、44′、5 5'、66′、77'后,用圆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即得到中节展开图,如图3-5所示。 图3-5 90°单节虾壳弯展开图 2、90°两节虾壳弯展开图 从展开图可以看出,其展开画法与单节虾壳弯的展开法相似,只是将∠AOB=90°等分成6等份,即∠COB =15°,其余请大家参考单节虾壳弯的展开画法。

圆顶方底通风管的展开图画法

圆顶方底通风管的展开图画法 圆顶方底通风管也称天圆地方,如图1所示。从图2所示的投影图中已知尺寸方底边长a、顶圆直径d、高h。 从视图中可以看出,天圆地方是由四个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和四个具有单向弯度的圆角部分所组成。等腰三角形展开实形还是等腰三角形,而圆角部分的弧长和弦长差距就很大, 因此,必须将圆周分成若干等分,以便达到弦长近似等于弧长,再加画辅助线才能作出圆角部分的展开图。将图2的俯视图圆周分成12等分,同时画出辅助线,这些辅助线可以叫做投影线。再将俯视图的等分点投影到主视图顶口,画出辅助线,如图3、图4所示。从视图中可以看出,这些投影线都是倾斜的。在主视图向里倾斜,投影高度为h。因此,这些投影线都不表示实长。 求实长线的方法,一般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用俯视图投影线和主视图高度支线求出,如图5所示。另一种是用主视图投影线和俯视图投影线的两点水平距离支线求出,如图6。下面用各投影线的实长线,画出展开图。 展开图画法:1.先画ADH三角形部分: 画一条水平线DH,使DH等于方底边长的一半,即DH=EH/2,过D点,作DH 的垂线AD,使AD等于实长线c′,即AD= c′,联接AH,侧AH等于实长线f′。

2.画AHL单向弯度的圆角部分:作出实长线e′和实长线f′。以H点为圆心,分别以e′和f′为半径画圆弧。以A点为圆心,1、2点弧长为半径画圆弧交Re′弧于点2,以点2为圆心,1、2点弧长为半径画圆弧交Re′弧于点3,以点3为圆心,1、2点弧长为半径画圆弧交Rf′弧于点4。 3.画LHG等腰三角形部分: 以L点为圆心,f′长为半径画圆弧,以H点为圆心,HG长为半径画圆弧,两弧交于点G; 4.画LGB单向弯度的圆角部分:以G点为圆心,分别以e′和f′为半径画圆弧。以L点为圆心,1、2点弧长为半径画圆弧交Re′弧于点3,以点3为圆心,1、2点弧长为半径画圆弧交Re′弧于点2,以点2为圆心,1、2点弧长为半径画圆弧交Rf′弧于点1(即B点)。 5.画BGF等腰三角形部分: 以B点为圆心,f′长为半径画圆弧,以G点为圆心,GF长为半径画圆弧,两弧交于点F。 6.画BFM单向弯度的圆角部分:以F点为圆心,分别以e′和f′为半径画圆弧。以B点为圆心,1、2点弧长为半径画圆弧交Re′弧于点2,以点2为圆心,1、2点弧长为半径画圆弧交Re′弧于点3,以点3为圆心,1、2点弧长为半径画圆弧交Rf′弧于点4(即M点)。 7.画MFE等腰三角形部分: 以M点为圆心,f′长为半径画圆弧,以F点为圆心,FE长为半径画圆弧,两弧交于点E; 8.画MEA单向弯度的圆角部分:以E点为圆心,分别

零件图的画法

9.零件图 零件图概述 9.1.1零件图的作用 零件是组成机器或部件的基本单位。零件图是用来表示零件结构形状、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样,是直接指导制造和检验零件的重要技术文件。机器或部件中,除标准件外,其余零件,一般均应绘制零件图。 9.1.2 零件图的内容 1、一组视图:用以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的结构和形状。

2、全部尺寸:用以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表达零件各部分的大小和各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3、技术要求:用以表示或说明零件在加工、检验过程中所需的要求。如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材料、热处理、硬度及其它要求。技术要求常用符号或文字来表示。

4、标题栏:标准的标题栏由更改区、签字区、其他区、名称及代号区组成。一般填写零件的名称、材料标记、阶段标记、重量、比例、图样代号、单位名称以及设计、制图、审核、工艺、标准化、更改、批准等人员的签名和日期等内容。学校一般用校用简易标题栏,如图中所示。

零件图的选择 9.2.1主视图的选择 主视图是零件的视图中最重要的视图,选择零件图的主视图时,一般应从主视图的投射方向和零件的摆放位置两方面来考虑。 1. 选择主视图的投射方向 形体特征原则:所选择的投射方向所得到的主视图应最能反映零件的形状特征。 (a)(b) A 向好 2. 选择主视图的位置 当零件主视图的投射方向确定以后,还需确定主视图的位置。所谓主视图的位置,即是零件的摆放位置。一般分别从以下几个原则来考虑: ( 1 )工作位置原则所选择的主视图的位置,应尽可能与零件在机械或部件中的工作位置相一致 (a) (b) A 向好 ( 2 )加工位置原则工作位置不易确定或按工作位置画图不方便的零件,主视图一般按零件在机械加工中所处的位置作为主视图的位置,方便工人加工时看图。 该零件的主要加工方法是车削,有些重要表面还要在磨床上进一步加工。为了便于工人对照图样进行加工,故按该轴在车床和磨床上加工时所处的位置(轴线侧垂放置)来绘制主视图。 (a)加工位置(b)工作位置 ( 3 )自然摆放稳定原则如果零件为运动件,工作位置不固定,或零件的加工工序较多其加工位置多变,则可按其自然摆放平稳的位置作为画主视图的位置。 主视图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从有利于看图出发,在满足形体特征原则的前提下,充分

电动机绕组展开图的画法

电动机绕组展开图的画法 所谓展开图,就是将电动机定子铁心带绕组用刀切开并摊平,按电动机绕组在定子铁心上的布置,画出的一种绕组展开图。 例1、一台24槽,4极电机,要求采用同心式绕组布置,求画绕组展开图。 1、根据要求先出每极所占槽数 每极所占槽数=电动机的总槽数/(2P) 或=电动机的总槽数/4(极数) 每极所占槽数=24/4=6槽如下图所示 2、求出每极每相所占(即为极相组)槽数,即在一个磁极里(N或S)按三相平分所得的槽数。每相在每个磁极里均按A、C、B的规律排列,而每相所占的槽数必定相等。如下图所示。 每极每相所占槽数=每极所占槽数/3相=6/3=2槽 3、画第一相绕组展开图

根据上面计算分配得知,每极每相所占槽数为2,即第一极N中,A相占2槽(1、2槽)。而第二极S中,A相也占2槽(7、8槽)。第三极N中,A相也一样占2槽(13、14槽)。而第四极S中,A相同样也占2槽(19、20槽)。对于单层电动机而言,一个线圈有二个有效边,如果它的第一个有效边在N极,则另一个有效边就是在S极。根据同心式绕组的画法,我们得出第一个N极和第二个S极的1------8槽(y=7)、2------7槽(y=5)相连的二个绕组,而第三个N极与第四个S极的连接与上面是相同的,分别是13------20、14------19相连,同样组成另二个绕组。这样A相绕组全部画完(画时应逆时针方向)。 4、绕组的连接绕组的连接是按顺电流方向,逆时针,依绕组先后排列顺序依次连接。 A、电流的方向在同性磁极下电流方向必定相同,在异性磁极下电流的方向必定相反。根据经验,相邻二相的电流方向恰恰相反(初学时电流方向一定要搞清)。 对于一个绕组而言,若规定了它的进出线的位置,按上图第一个线圈是由第1槽进线(它位于N极),可以确定电流的流向是向上。而电流不管匝数有多少电流总是由第8槽流出(它位于S极),故电流的流向必定是向下的。又由于第2槽与第1槽同处于N极,故第2槽的电流方向与第1槽相同,同是向上。而第7槽则与第8槽一样同处于S极,其电流流向相同,均向下。现我们来看第13、14槽它们位于N极与第1、2槽同极性故其电流方向应相同而向上,而第19、20槽则处于S极,故其电流流向与第7、8槽(处于S极)其流向相同,均向下。至此线圈的8个有效边的电流方向均已确定,并把它标于图上。 B、逆序依次连接我们把1------8槽的线圈编为第一个线圈,把2------7的线圈编为第二个线圈,再把13------20的线圈编为第三个线圈,又把14------19的线圈编为第四个线圈。我们把第一个线圈的第1槽作为A相的进线,按规定编为U1。而它的出线在第8槽,第8槽的出线要么与第二个线圈的第2槽或第7槽相接,若假定与第8槽与第7槽相接,我们就会发现其电流方向恰好与原标定的方向相反,而只有与第2槽相接才会顺着电流的方向,故应跟第2槽相接。此时的线尾则是由第7槽出来。而第7槽则应与第三个线圈的第13槽相接,而由第20槽出来,而第20槽的出线则与第14槽相接,由第19槽出来,而第19槽出来的线,则为A相绕组的尾线。只有这样连接才能保持电流的方向不变。而尾线则按规定编为U2。 按上述的顺序连接方向,即为逆序方向,不得反向连接。 5、确定三相绕组的进线电动机三相绕组在空间位置上,应分别相差120度电角度。以第一相进线为准,以每槽的电角度累计和120度后的第1槽即为第二相进线的头。而第三相进线,则以第二相进线头为准,依上法确定。其计算方法如下:

展开图画法标准

冷冲模设计指导规范 展开图画法标准 一、展开图定义 冲压产品展开成平面,能反映产品料片实际大小的图。 二、展开图图面要求 1.图面要求 a.展开图中必须包含产品图中的所有内孔,内部成型和外部成型的展开的图元。 b.展开图的毛刺面必须向下。 c.展开图中除圆孔外所有圆元必须串联成复线。 d.所有冲裁尖角(除特殊要求外)均要倒圆角R=0.3。 e.冲凸和冲桥形应进行局部剖剖视(剖视方向只能向左或向上)。有较复杂折弯(小 折,抽孔等时应画出局部断面图表示成形以后的断面形状,并用英文注解为 “PRODUCTINAGE…”,在展开主视图中的表示方法同剖视图的形式,只能画为对 应示意图.) 三、图层 0层内孔线,外形线,正面压印线,正面压字压毛边的界限线 BEND层可见折弯线 HIDDEN层不可见折弯线,反面压印线,反面压字 BURR层压毛边线 MARK层英文注解 四、标注 a.展开图必须使用坐标标注形式,小数点精确到二位(UNIT2),尺寸标注放在DIM 层,坐标原点应选为产品的设计基准,尺寸尽量标注齐全(尺寸或图元密集处除 外),但必须标注最外形尺寸、折线尺寸、产品图上标注尺寸对应的展开尺寸、圆 孔大小(相同大小圆孔要在右上角用小写英文字母标识,并标注其数量)。 b.局部剖视和局部断面图形状大小及高度等尺寸尽量标注齐全。 c.局部放大视图采用双数比例:2:1,4:1等等。 d.所有抽牙,抽凸,压毛边,压印,压字等局部成型都必须用英文(特殊情况除外) 按顺序标注其类型、方向的中英文对照如下: FORMING FARSIDE 抽凸向下FORMING NEARSIDE 抽凸向上 TICK-MARK FARSIDE 反面压印TICK-MARK NEARSIDE 正面压印 S TAMP LETTER NEARRSIDE 正面压字STAMP LETTER PARSIDE 反面压字 DEBURR 压毛边 e.图框中必须填写料厚,材质和毛边方向,其余项须遵守图框内容填写标准。 f.有其他特殊要求时,加注解说明。

机床电气控制原理图

---------------------------------------------------------------最新资料推荐------------------------------------------------------ 机床电气控制原理图 机床电气第3章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原理图本章主要内容:机床电机(交流电机、直流电机、步进电机)的启动、运行(调速)、制动等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基本线路识图、绘图、设计等;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下一页 1/ 92

2.2.1 电气原理图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机床电气 1、文字符号用来表示电气设备、装置、元器件的名称、功能、状态和特征的字符代码。 例如, FR表示热继电器。 2、图形符号用来表示一台设备或概念的图形、标记或字符。 例如,“~”表示交流,R表示电阻等。 国家电气图用符号标准GB/T4728-1985规定了电气简图中图形符号的画法,该标准及国家电气制图标准GB/T6988-1986于1990年1月1日正式开始执行。 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下一页

---------------------------------------------------------------最新资料推荐------------------------------------------------------ 机床电气电气控制系统图:指根据国家电气制图标准,用规定的电气符号、图线来表示系统中各电气设备、装置、元器件的连接关系的电气工程图。 电气控制系统图包括: 1、电气原理图 2、电器元件布置图 3、电气安装接线图电气原理图:用图形符号、文字符号、项目代号等表示电路的各个电气元器件之间的关系和工作原理的图。 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下一页 3/ 92

零件图教案

.

. .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复习直齿圆锥齿轮和蜗杆、蜗轮的画法和啮合画法。 2、复习滚动轴承和弹簧的种类、用途和规定画法 二、引入新课题 机器或部件都是由许多零件装配而成,制造机器或部件必须首先制造零件。零件图是表单个零件的图样,它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主要依据。本次课开始学习零件图的有关内容。 三、教学内容 (一)零件图的作用 零件图是表示零件结构、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样。 任何机器或部件都是由若干零件按一定要求装配而成的。 零件图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主要依据,是指导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 (二)零件图的内容 零件图是生产中指导制造和检验该零件的主要图样,它不仅仅是把零件的内、外结构形状和大小表达清楚,还需要对零件的材料、加工、检验、测量提出必要的技术要求。零件图必须包含制造和检验零件的全部技术资料。因此,一张完整的零件图一般应包括以下几项内):—2容(如图9(1)一组图形用于正确、完整、清晰和简便地表达出零件内外形状的图形,其中包括机件的各种表达方法,如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等。 (2)完整的尺寸零件图中应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注出制造零件所需的全部尺寸。(3)技术要求零件图中必须用规定的代号、数字、字母和文字注解说明制造和检验零件时在技术指标上应达到的要求。如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材料和热处理, 检验方法以及其它特殊要求等。技术要求的文字一般注写在标题栏上方图纸空白处。 (4)标题栏题栏应配置在图框的右下角。它一般由更改区、签字区、其它区、名称以及代号区组成。填写的内容主要有零件的名称、材料、数量、比例、图样代号以及设计、审核、批准者的姓名、日期等。标题栏的尺寸和格式已经标准化,可参见有关标准。 . .

展开图画法

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 班级:电气10-2 姓名文鹏 学号:10034020231 指导老师:杨柏松

一实训目的 1.本次实训为电机绕组实训,通过实训能够进一步的了解电动机的结构组成。 2 通过本次的电机实训,能够更深入的了解电机的运行原理,会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 子绕组进行正确的三角形或者星型连接。 3.加深理解三相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并且能够锻炼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4.促进理论学习,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初步的基础知识。 二异步电机的基础理论 2.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种类很多,但各类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它们都由定子和转子这两大基本部分组成。图2.1.1所示为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结构图。 图2.1.1 封闭式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结构图 1—轴承;2—前端盖;3—转轴;4—接线盒;5—吊环;6—定子铁心; 7—转子;8—定子绕组;9—机座;10—后端盖;11—风罩;12—风扇 (一)定子和转子 (1)转子铁心 是用0.5mm厚的硅钢片叠压而成,套在转轴上,作用和定子铁心相同,一方面作为电动机磁路的一部分,一方面用来安放转子绕组。 (2)转子绕组 异步电动机的转子绕组分为绕线形与笼形两种,由此分为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与笼形异步电动机。 ①绕线形绕组 与定子绕组一样也是一个三相绕组,一般接成星形,三相引出线分别接到转轴上的三个与转轴绝缘的集电环上,通过电刷装置与外电路相连,这就有可能在转子电路中串接电阻或电动势以改善电动机的运行性能,见图2.1.2:

1—集电环;2—电刷;3—变阻器 图2.1.2 绕线形转子与外加变阻器的连接 ②笼形绕组 在转子铁心的每一个槽中插入一根铜条,在铜条两端各用一个铜环(称为端环)把导条连接起来,称为铜排转子,如图2.1,3所示。也可用铸铝的方法,把转子导条和端环风扇叶片用铝液一次浇铸而成,称为铸铝转子,如图2.1.4所示。100kW以下的异步电动机一般采用铸铝转子。 2.1.3铜排转子 2.1.4铸铝转子 2)定子。定子是用来产生旋转磁场的部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主要由机座、定子铁芯、定子绕组三部分组成。 机座是由铸铁或铸钢制成,在机座内装有定子铁芯,铁芯是由互相绝缘的硅钢片叠成。铁芯的内圆周表面冲有均匀分布的平行槽,在槽中放置了对称的三相绕组。 ①定子铁芯:定子铁芯是电动机磁路的一部分,由相互绝缘的厚度为0.5mm的硅钢片叠压而成。定子铁芯硅钢片的内圆上冲有均匀分布的槽,槽内嵌放定子绕组,定子铁芯结构和铁芯片形状如图2.1.5所示。 图2.1.5定子铁芯结构和铁芯片形状 ②定子绕组:定子绕组是电动机的电路部分,由三相对称绕组组成。定子绕组一般采用聚酯漆包圆铜线或双玻璃丝包扁铜线绕制,按照一定的空间角度依次嵌入定子铁芯槽内,绕组与铁芯之间垫放绝缘材料,使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共有六个引线端,固定在接线盒内的接线柱上,按现行国家标准规定,U1、V1、W1表示各相绕组的始端(首端),U2、V2、W2表示末端。旧标准

零件图画法

9.零件图 9.1零件图概述 9.1.1零件图的作用 零件是组成机器或部件的基本单位。零件图是用来表示零件结构形状、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样,是直接指导制造和检验零件的重要技术文件。机器或部件中,除标准件外,其余零件,一般均应绘制零件图。 9.1.2 零件图的内容 1、一组视图:用以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的结构和形状。

2、全部尺寸:用以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表达零件各部分的大小和各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3、技术要求:用以表示或说明零件在加工、检验过程中所需的要求。如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材料、热处理、硬度及其它要求。技术要求常用符号或文字来表示。

4、标题栏:标准的标题栏由更改区、签字区、其他区、名称及代号区组成。一般填写零件的名称、材料标记、阶段标记、重量、比例、图样代号、单位名称以及设计、制图、审核、工艺、标准化、更改、批准等人员的签名和日期等内容。学校一般用校用简易标题栏,如图中所示。

9.2零件图的选择 9.2.1主视图的选择 主视图是零件的视图中最重要的视图,选择零件图的主视图时,一般应从主视图的投射方向和零件的摆放位置两方面来考虑。 1. 选择主视图的投射方向 形体特征原则:所选择的投射方向所得到的主视图应最能反映零件的形状特征。 (a)(b) A 向好 2. 选择主视图的位置 当零件主视图的投射方向确定以后,还需确定主视图的位置。所谓主视图的位置,即是零件的摆放位置。一般分别从以下几个原则来考虑: ( 1 )工作位置原则所选择的主视图的位置,应尽可能与零件在机械或部件中的工作位置相一致 (a) (b) A 向好 ( 2 )加工位置原则工作位置不易确定或按工作位置画图不方便的零件,主视图一般按零件在机械加工中所处的位置作为主视图的位置,方便工人加工时看图。 该零件的主要加工方法是车削,有些重要表面还要在磨床上进一步加工。为了便于工人对照图样进行加工,故按该轴在车床和磨床上加工时所处的位置(轴线侧垂放置)来绘制主视图。 (a)加工位置(b)工作位置 ( 3 )自然摆放稳定原则如果零件为运动件,工作位置不固定,或零件的加工工序较多其加工位置多变,则可按其自然摆放平稳的位置作为画主视图的位置。 主视图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从有利于看图出发,在满足形体特征原则的前提下,充分

cad展开下料作图

立体表面的展开 在生产中,经常用到各种薄板制件,如管道、容器等,图11-1所示的集粉筒即为其例子之一。制造这类制件时,通常是先在薄板上画出表面展开图,然后下料成型,再用咬缝或焊缝连接。 图11-1 集粉筒 将立体表面按其实际大小和形状,依次连续地展平在一 个平面上,称为立体表面的展开。展开后所得的图形, 称为展开图。立体表面分为可展与不可展两种。平面立 体的表面都是平面,是可展的;曲面立体的表面是否可 展,则要根据组成其表面的曲面是否可展而定。凡是相 邻两条素线彼此平行或相交(能构成一个平面)的曲面, 是可展曲面,如柱面和锥面等。凡是相邻两条素线成交 叉两直线(不能构成一个平面)或母线是曲线的曲面, 是不可展曲面,如球面、环面等。不可展表面可采用近 似作图法展开。 绘制展开图有两种方法:图解法和计算法。图解法是根 据展开原理得到的,其实质是作立体表面的实形,而作 实形的关键是求线段的实长和曲线的展开长度。图解法 具有作图简捷、直观等优点,目前应用较广。计算法是 用解析计算代替图解法中的展开作图过程,求出曲线的 解析表达式及展开图中一系列点的坐标、线段长度,然 后绘出图形或直接下料的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这种方法更显示出准确、高效、便于修改、保存等优点, 它必将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11.1 图解法展开 11.1.1 平面立体的表面展开 作平面立体的表面展开图,就是分别求出属于立体表面的所有多边形的实形,并将它们依次连续地画在一个平面上。 1.斜截四棱柱管的展开,图11-2a为斜截四棱柱管的立体图。由于从两面投影图(图11-2b)中可直接量得各表面实形的边长,因此作图较简单,具体作图步骤如下:1)按各底边的实长展开成一条水平线,标出Ⅰ、Ⅱ、Ⅲ、Ⅳ、Ⅰ诸点; 2)过这些点作铅垂线,在其上分别量取各棱线的实长,即得诸端点A、B、C、D、A。 3)用直线依次连接各端点,即可得展开图。见图11-2c。

机床电气设计入门知识汇总

机床电气设计入门知识 汇总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机床设计的入门知 识 本章介绍机床电气系统设计的一般规则性知识。 第一节:常用机床电路逻辑 一、驱动线圈与触点的关系 (一)线圈与触点 接触器、继电器等在机床控制电路中是最典型的参与控制的器件,它们都有自身的线圈和触点。 图 器件触点又分常开(动合)触点和常闭(动断)触点,常开触点在线圈被送电激励的瞬间闭合(接通),常闭触点在线圈被送电激励的瞬间打开(分断)。 我们可以利用对线圈的通/断电来控制常开、常闭触点动作来实现局部电路的通断,并通过适当的触点互连关系来组成控制逻辑。 (二)触点在电路图中的画法 触点在电路图中,有两种画法,一是竖着画,一是横着画。 竖画时,遵行左开、右闭的原则,即常开点在左,常闭点在右。如图3-1。 横画时,遵行上开、下闭的原则,即常开点在上,常闭点在下。如图3-2。 图3-2:常开、常闭触点横画 实际项目使用中,国标符号的基本结构得到比较好的采用,但画法的方向性并不规范,更多的是受个人的制图习惯影响。 二、触点的串联、并联、混联 串联:两个触点的首尾相连的连接方式。 图 3-3:触点的串联 串联的触点必须两个同时接通时,电路才形成通路。 并联:两个触点的首端相连、尾端相连的连接方式。 图3-4:触点的并联 并联的触点只要有其中一个接通时,电路就形成通路。 混联:串联、并联相混用的方式。 1、2看做一个触点,它又 和32串联。 线圈 常开/常闭

事实上,无论如何混联,通过等效电路的方法,都可以最终变为串并联的基本连接关系。 三、自锁、互锁、连锁 (一)自锁 在线圈的控制电路中,使用该线圈本身的触点,保持线圈接通后不再掉电的连接方法叫做自锁。 如图3-6:线圈KM通过按钮SB1送电,接触器KM的辅助触点闭合,使电源被持续送到线圈,这时即使启动按钮SB1松开,线圈KM也持续供电。KM通过其辅助触点实现了自我锁定,即自锁。 KM 有我无你的控制形式,以杜绝两个事件同时发生。 这类事件如工作台的前进/后退、升降机的上升/下降、电动机的正转/反转等等,都是不允许同时发生的事件。如果控制电路不可靠,造成同一时间内发生,轻则出现故障,重则诱发重大事故。 图3-7给出了互锁的控制逻辑。 KM1的控制 KM2线圈无法在同一时间 KM2线圈送电时,KM1线圈也无 (三)连锁 连锁是指一个事件的发生作为另一个事件允许或不允许发生的条件,两个事件之间不形成对立,只形成单向锁定关系。 这样的连锁关系在现实生活和设备控制中非常多见:如砂轮不旋转时,不允许工作台工进;吊具不打开到位时,不允许升降机下降;夹具不夹紧时,不允许加工开始等等。我们可以用前一个事件的发生,作为后一个事件的连锁条件。 图3-7中,如果去掉KM2的辅助触点,那么KM1对KM2就形成了单向的连锁关系,即KM1得电时,KM2不允许得电。 四、启动/停止、点动 启动/停止和点动电路是最简单也最常用的电路。

5 典型零件图的识读

项目六典型零件图的识读 任务1 识读锥度轴零件图(见上一节内容) 任务2 识读轴零件图 【课题名称】 断面图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掌握移出断面图、重合断面图的画法和标注方法。 二、能力目标 会画和标注移出断面图、重合断面图。 三、素质目标 掌握并会画和标注移出断面图、重合断面图。 四、教学要求 掌握移出断面图、重合断面图的画法和标注。 【教学重点】 移出断面图、重合断面图的画法和标注。 【难点分析】 移出断面图、重合断面图的画法。 【分析学生】 1)有剖视图的学习基础,掌握断面图不困难。 2)画断面图也不会有困难。 3)在学习困难不大的情况下,要多练习,多熟练。

【教学设计思路】 演示法、讲练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 【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授与演示交叉进行,讲授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简述画剖视图的注意事项、剖视图的标注方法。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 二、导入新课 视图能表达物体外部的结构形状,剖视图能表达物体内部的结构形状,断面图用于表达物体断面的形状,熟练地运用这些图样画法,相互配合起来就能将零件各个方向的内、外部形状准确而简便地表达出来。 三、讲授新课 1.断面图的概念 教师教授断面图的概念,交叉演示网络课程中断面图的概念、断面图与剖视图的区别。 学生进行习题集相关习题练习。

2.断面图的分类及其画法 教师讲授移出断面图、重合断面图的画法和标注;交叉演示网络课程中移出断面图的画法、重合断面图的画法、移出断面图的标注、重合断面图的配置和标注。 学生进行习题集相关习题练习。 四、小结 简述断面图的概念、分类、画法与标注。 五、布置作业 习题集相关习题。 【课题名称】 其他表示法及表达方法的应用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熟悉局部放大图及常用简化画法和图样表示方法的综合应用。 二、能力目标 会画局部放大图和常用简化画法,能理解图样表示方法的综合应用。 三、素质目标 熟悉局部放大图和常用简化画法,能理解图样表示方法的综合应用。 四、教学要求 熟悉并能画局部放大图和常用简化画法。

管件断节下料展开图(实用自学版)

一、弯头的放样 弯头又称马蹄弯,根据角度的不同,可以分为直角马蹄弯和任意角度马蹄弯两类,它们均可以采用投影法进行展开放样。 图3-1直角马蹄弯图3-2 任意角度马蹄弯 1.任意角度马蹄弯的展开方法与步骤(己知尺寸a、b、D和角度)。 (1)按已知尺寸画出立面图,如图3-3所示。 (2)以D/2为半径画圆,然后将断面图中的半圆6等分,等分点的顺序设为1、2、3、4、5、6、7。 (3)由各等分点作侧管中心线的平行线,与投影接合线相交,得交点为1'、2'、3'、4'、5'、6'、7'。 (4)作一水平线段,长为πD,并将其12等分,得各等分点1、2、3、4、5、6、7、6、5、4、3、2、1。 (5)过各等分点,作水平线段的垂直引上线,使其与投影接合线上的各点1'、2'、3'、4'、5'、6'、7'引来的水平线相交。 (6)用圆滑的曲线将相交所得点连结起来,即得任意角度马蹄弯展开图。 图3-3 任意角度马蹄弯的展开放样图

2、直角马蹄弯的展开放样(己知直径D) 由于直角马蹄弯的侧管与立管垂直,因此,可以不画立面图和断面图,以D/2为半径画圆,然后将半圆6等分,其余与任意角度马蹄弯的展开放样方法相似。 图3-4 直角弯展开图 二、虾壳弯的展开放样 虾壳弯由若干个带斜截面的直管段组成,有两个端节及若干个中节组成,端节为中节的一半,根据中节数的多少,虾壳弯分为单节、两节、三节等;节数越多,弯头的外观越圆滑,对介质的阻力越小,但制作越困难。 1、90°单节虾壳弯展开方法、步骤: (1)作∠AOB=90°,以O为圆心,以半径R为弯曲半径,画出虾壳弯的中心线。 (2)将∠AOB平分成两个45°,即图中∠AOC、∠COB,再将∠AOC、∠COB各平分成两个22.5°的角,即∠AOK、∠KOC、∠COD与∠DOE。 (3)以弯管中心线与OB的交点4为圆心,以D/2为半径画半圆,并将其6等分。 (4)通过半圆上的各等分点作OB的垂线,与OB相交于1、2、3、4、5、6、7,与OD相交于1'、2'、3'、4'5'、6'、7',直角梯形11'77'就是需要展开的弯头端节。 (5)在OB的延长线的方向上,画线段EF,使EF=πD,并将EF 12等分,得各等分点l、2、3、4、5、6、7、6、5、4、3、2、1,通过各等分点作垂线。 (6)以EF上的各等分点为基点,分别截取11'、22′、33′、44′、55'、66′、77'线段长,画在EF相应的垂直线上,得到各交点1′、2′、3'、4′、5'、6'、7'、6′、5'、4′、3'、2′、1′,将各交点用圆滑的曲线依次连接起来,所得几何图形即为端节展开图。用同样方法对称地截取11'、22′、33′、44′、55'、66′、77'后,用圆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即得到中节展开图,如图3-5所示。

电气原理图的画法及阅读方法

电气原理图的画法及阅读方法 电气控制线路主要由各种电器元件(如接触器、继电器、开关、按钮)和电动机等用电设备组成。为了设计、研究分析、安装维修时阅读方便,在绘制电气控制线路图时,必须使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电气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电气设备图样有三种:电气原理图、电气设备安装图、电气设备接线图。 一、 电气原理图 电气原理图表示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各电器元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而不考虑电器元件实际安装的位置和实际连线情况。电气原理图一般由主电路、控制电路、照明电路、信号指示电路等几部分组成。 1.绘制电气原理图遵循的规则 (1) 电气控制线路分为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主电路用粗实线绘出,而控制电路用细实线画出。一般主电路画在左 侧,控制电路画在右侧。 (2) 电气控制线路内的所有电机、电器和其它元件的通电部分均应在原理图中画出。 (3) 电器元件的各部件不按实际位置画出,而是以阅读和分析线路工作原理的需求为主画出。 (4) 同一电器的不同部件可画在线路的不同地方,但为了表示是同一元件,电器的不同部件要用同一文字符号来 表示。 (5) 图中电器的各个部件,均以“常态”画出,即电器未受激(通电)时的状态画出。 (6) 在原理图中,若有几个同一种类的电器,在表示名称的文字符号后加上一个数字序号,以示区别。 (7) 控制线路的各分支线路,基本上按动作顺序由上而下(从左到右)平行排列,两根以上的导线连接处要用黑 点标明。 2.电气原理图的阅读方法 (1) 清楚电路中所用到的各个电器元件及电器元件的各导电部件在电路中的位置。对于复杂的控制线路,应首先 阅读电气元件目录表。

(2) 先看主电路,再看控制电路,最后再看照明、信号指示及保护电路。 (3) 总体检查:化整为零,集零为整、 二、 电气设备安装图 电气设备安装图表示各种电气设备在机床机械设备和电气控制柜的实际安装位置。各电气元件的安装位置市由机床的结构和工作要求决定的,如电动机要和被拖动的机械部件在一起,行程开关应放在要取得信号的地方,操作元件要放在操作方便的地方,一般电气元件应放在控制柜内。 三、 电气设备接线图 表示各电气设备之间实际接线情况。绘制接线图时应把各电器元件的各个部分(如触点与线圈)画在一起;文字符号、元件连接顺序、线路号码编制都必须与电气原理图一致。电气设备安装图和接线图是用于安装接线、检查维修和施工的。 车间保全培训资料 编制:*** 参考资料:《电气控制技术》

(完整版)钣金展开图的绘制技巧

一. 图面展开步骤: 审图建立文件档案确定图框幅面零件展开标注尺寸审核 二. 图面展开之注意事项 1. 展开方式要合理,尽可能减小不必要的工序及考虑加工方便性 考虑实际加工工艺合理安排加工工序(孔与折边距离,压铆.折弯加工工艺.焊接加工工艺等),以上情形要考虑加工顺序的安排. 2. 合理选择间隙及包边方式 间隙及包边关系的选择的一般原则为:长边包短边,折弯展开间隙为 0.2~1mm(根据板材板厚不同而取值不同) 3. 必须合理考虑公差 图面公差标注有如下几种: 4. 对于门板类及盒体必须考虑毛刺方向 对于该类零件的展开,必须要考虑毛刺,达到折弯后毛刺向里.对于一些大门板类零件设计时如未考虑烤漆掉挂工艺孔,而该类零件又无其它孔,在展开时考虑加开掉挂工艺孔. 5. 抽牙,压铆,冲凸,撕裂等位置方向必须明确,画出剖面图 6. 对于图面上不同孔径的孔为了加以区别应在图面上用字母分别标识,不同孔径采用不同的字母. 7. 必须选择合理刀具; 8. 考虑烤漆及喷粉膜厚; 9. 尺寸标注规范化.齐全.清楚,压铆类标注需统一规范化

尺寸标注规范化:在任一图面绘制好尺寸标注前都要对尺寸标注比例进行设置,设置公式为AXP=1(A>0,P>0,P为所设置值既overall scale值为P),尺寸文本字高为3. 10. 材质,板厚要与表处方式相结合; 11. 选择合适的图纸幅面; 12. 特殊角度折弯系数及内R角变化要试验确定; 13. 部分尺寸较多的地方可画出放大图以便清楚表达; 14. 易出错的地方需重点提示,如不对称零件,部分零件可在展开图上画出折弯示意; 15. 对于需保护的地方要加以标示. 16. 拉丝件要标明拉丝方向. 三. 展开图的绘制技巧 1. 采用拼图的方式: ①若有客户提供的有CAD图檔,我们可根据三视图选择适当的视图作为基准,然后将需要的视图移至到基准视图对应位置上,在拼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视图方向与板厚的加减.每拼一处使用拉伸命令(STRETCH)减一次折弯系数,完成后都要进行尺寸检查,发现错误及时修正.不要等到拼完后再来计算就很难找出错误的位置,在全部完成后再整体计算一次, 检查展开图时,一般先计算总体外形尺寸,然后按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一个一个尺寸的校对,每一处尺寸都不要放过.对于形状较难的图纸可以先用二手纸打印出来后进行检查,不对之处用笔作个记号,检查完后再对计

画零件图

项目七画零件图 【学习目标】熟悉轴套类、盘盖类、支架类、箱体类零件的结构特点、视图特点,掌握四类零件图的画法特点,熟练并综合应用各类绘图和编辑命令,进一步提高绘图速度。 任务1:轴套类零件的绘制 【操作要点】轴套类零件包括各种轴、套筒和衬套等,零件的形体特征都是回转体,主视图表达零件的内外结构,相对于轴线具有对称性,可以先画出零件的一半内外形(轴线上方的部分),然后利用镜像命令进行复制下半部分,其余主要是用局部放大图、断面图等表达轴上的油槽、倒角、退刀槽、螺纹、油孔、销孔。基本作法: 1.调用A3标准图幅样板图; 2.以轴线为界先绘制一半主视图,完成倒角、螺纹等结构的绘制,然后应 用镜像命令画全主视图; 3.完成其余辅助视图的绘制; 4.标注尺寸和注写相关技术要求。

图7-1-1 【实例演示】轴零件图(图7-1-1) 1.打开A3样板图,另存为轴.dwg,用直线命令(距离输入)绘制图6-1-2; 图7-1-2 2.完成倒角、螺纹、键槽等结构的绘制(图7-1-3); 图7-1-3 3.用镜像命令完成主视图下部分的复制; 4.绘制两个移出断面图; 5.标注尺寸和注写相关技术。 【练习与实践】 1.绘制滑阀零件图,字体高度为3.5,以滑阀.dwg为文件名保存在E盘CAD作业文件夹

中 任务2:轮盘类零件的绘制 【操作要点】轮盘类零件包括各种手轮、带轮、花盘、法兰盘、端盖及压盖等,轮盘类零件的形体特征是同一轴线不同直径的的若干回转体组成,盘体部分的厚度比较薄。常见的结构有轴孔、键槽、退刀槽、倒角、凸台、凹坑、均匀分布的孔、轮辐、肋板等。主视图一般画成剖视图,左视图表示外形,局部细节常用剖视图、辅助视图、剖面图及简化画法进行表达。基本作法: 1.调用A4标准图幅样板图; 2.进行主视图和左视图的布图; 3.完成主视图和左视图的绘制,对称的主视图可以先画一半,左视图的均 布孔可以通过阵列进行复制; 3.完成其余辅助视图的绘制; 4.标注尺寸和注写相关技术要求。 【实例演示】端盖零件图,图7-2-1 1.打开A4样板图,另存为端盖.dwg,用直线命令(距离输入)绘制主视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