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线束设计开发流程图

整车线束设计开发流程图
整车线束设计开发流程图

汽车线束培训教程

线束培训教程 一、电器设备: 汽车主要是由四大部分组成,即:底盘、发动机、车身、电器设备。 以下是电器设备的组成结构图 供电电源蓄电池、发电机 起动系点火开关、起动继电器、起动机 点火系(多见于汽油机上) 照明和和信号装置喇叭、灯具、报警 用电设备仪表装置水温表、机油压力表、燃油电器设备表、转速表、里程表等 辅助电器雨刮器、空调器、预热装置、 音响、防盗装置等 电子控制系统利用微电脑控制的电子 系统:制动防抱死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电喷等 配电控制装置线束、接插件、继电器、电路开关、 电器控制盒、熔断装置(保险)等 二、汽车电器设备的特点: 汽车电器设备尽管形式多样、结构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概括为: 1、两个电源:汽车上电能供给是由蓄电池和发电机两个直流电源共同来完成的,其供电电压一般为12V或24V。 2、低压直流: 3、并联单线:一般情况下,电器设备与电源之间都是用两根导线连接才能构成回路,而汽车上的电器设备与电源之间只有一根导线连接,另一条导线利用底盘或发动机上的金属体来代替。 4、负极接地:汽车采用单线制后,电源或电器设备的一端必须与金属机体相连,这种连接方式称为“负极接地”。 总之,用一句话概括为“负极搭铁单线制”。 三、汽车线束: 1、概论: 线束主要是由导线、端子、接插件以及护套等组成,是车辆电器元件工作的

桥梁和纽带,整车电器要达到正常、稳定工作,除了各电器元件的自身质量以外,与线束在车辆上的铺设情况也是密切相关的。 2、汽车线束的分类: 汽车线束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底盘线束、空调线束、加热器线束、ABS线束、发电机线束、启动机线束、蓄电池的正、负极线、特殊配置状态下还有饮水机线、冰箱线、门泵线等。 3、线束铺设的原则及规范要点: 目前,根据现场所生产的车型种类、特征可以看出:前置发动机的线束多铺设在车架槽型梁内,根据用电设备的具体位置确定线束分布,后置发动机的一个总原则就是:右侧铺设加热器线、其他线束多铺设于左侧。 实际上,线束居左居右的问题也可以通过以下的原则来确认: 线束分一根整体线束,其上又分为若干分支,它们将连接到车辆的电源或其他用电设备,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大家是否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车辆在向左或向右转向行驶时,两侧都会有一个或多个呈琥珀色闪烁状的灯光信号,这就是转向灯。转向灯的线束代号为左侧5#,右侧4#,这样,在铺设线束前,5#线所在的线束就铺设于左侧,4#线所在的线束就铺设于右侧。 以下是助记词便于记忆:“左五右四”或“左单右双”。 线束对于车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所以线束铺设时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应的工艺规范。请认真学习以下内容: 1、根据车型使用相应的底盘线束。 2、核对流程卡配置,确定特殊配置。 3、所有线束与任何金属件干涉处均需保护。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过车架上 圆孔一般用槽型圈,过车架上、下翼面及半圆孔处用龙骨条。保护的目 的是为了防止车辆的震动,线束与车架或其他金属件磨擦造成线束胶皮 破损,因搭铁产生故障或失火。 4、除后置发动机系列外,线束一般都铺设在车架槽形梁内。 5、线束接插件一定要对插牢靠,防止接插件松动或脱开,造成接触不良。 6、线束不能与高温部件固定在一起,防止烫坏。如有难以布置的情况,需 加以保护。一般采用隔热纸或隔热棉。 7、线束不能与发动机或其他运动件接触,防止线束被卷入造成事故。 8、线束由静止状态向发动机等运动件过渡时,需将线束保留约20mm左右 的运动长度,防止发动机等运动件运动时将线束拉断。 9、线束不能与制动管路、燃油管路捆扎在一起,防止线束短路产生火花造 成气管路漏气和燃油管路漏油,造成制动失效和火灾。一般规定:油管 居下,气管居中,线束居上。 10、线束在捆扎时不可松旷。规定:相邻两线扣之间距离为300mm,在悬空 处应适当加扎线扣。 11、线束捆扎不可偏紧,松紧适度。 12、线束捆扎不可过“死“,应略成”几“字形状。因为绷得太直,当车辆 振动时接线端子松动易造成接触不良,其次在维修时拔、插也会不便。有一个线束捆扎原则:安全比美观更重要。 13、负极线应接在车架上,接触面上的油漆应刮去,露出金属光亮,接触面 与车架接触面间入剧齿垫片。

整车线束设计开发流程图

整车线束设计开发流程 本设计指南制定了公司乘用车一般整车线束设计开发流程 1.1 该系统综述 汽车整车线束,就是将汽车的电源和各用电器按照它们各自的工作原理特性及相互间的在联系,用导线连接起来所构成的一个整体。汽车整车线束由于各车型的结构型式,电器设备的数量,安装位置、接线方法不同而有差异,但有基本的规定 A、单线制 B、各用电器并联 C、有保险装置以保护线路 D、采用单色或双色导线、多色线 1.2 适用围 本指南适用于公司整车线束的开发。 1.3 系统基本组成 整车线束是分布在车体,根据它所处位置的不同可分成各种线束。 线束的基本组成主要由导线、插接器、胶带、波纹管、固定卡、电器盒和固定支架等组成,如下图: 左后组合尾灯 接地 2.设计构想

2.1 设计原则 1、完整正确地体现整车电器系统的功能 2、根据车型的需要设计成整体或分组分段的电线束 3、根据汽车电线束所处的工作环境及在汽车的空间布置合理选择保护层和固定方式 4、选择线束部的电线时要针对用电设备的负载合理选择电线截面积和颜色 5、在设计过程中尽量减少连接点和过渡接头以提高线束质量、改善制造工艺 6、为降低电线电阻和降低电线成本,设计时应避免重复布线,使线的长度最短 7、对汽车上一些电器信号应增加防干扰措施 2.1.1功能要求 1、满足整车装配要求和布置要求 2、为用电器提供电源和搭铁 3、同汽车上某些开关及继电器结合起来实现对电器设备的功能控制 4、把某些传感器和开关信号输送给汽车上的相应控制单元,并把控制单元的控制信 号传递给相应的执行机构 5、电器部的通讯(如CAN—BUS) 2.1.2 顾客要求 1、线束走向整洁、合理,安装牢固 2、方便维修 3、价格低,使用寿命长 4、标识清楚 2.1.3 性能要求 使用寿命:用户正常使用不得少于50万公里或10年(以先到为限) 连接可靠性:线束与线束之间、线束与用电器之间的连接可靠,满足Q/YYY.04.030中所规定 工作温度:在-40℃~130℃中的不同温度能正常工作,高低温实验后,线束包扎紧密不松散,可弯曲,端子无退位。 工作环境:耐油、防尘、防腐蚀、防水,线束经耐油实验(耐机油、汽油、玻璃清洗剂)

汽车线束设计之一:整车电路设计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随着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要求的提高,汽车线束变得越来越复杂,但车身给予线束的空间却越来越小。因此,如何提高汽车线束的综合性能设计便成为关注的焦点,而且汽车线束制造厂家不再单纯地搞线束后期设计和制造,和汽车主机厂家联合进行前期开发成为必然的趋势。根据几年来从事线束设计和制造的经验,谈谈线束的一般设计流程和设计原则。 一、整车电路设计 (一)电源分配设计 汽车的供电系统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汽车电器件的正常工作与否和全车的安全性,因此世界各国的汽车线束设计出发点基本都是以安全为主。整车电气系统基本上由3个部分组成。 蓄电池直接供电系统(一般称常电或30电)。这部分的电源所接负载一般都是汽车的安全件或重要件,主要目的是在为这些件提供电能时尽量少的加以控制,确保这些件即使汽车发动不起来也能短暂正常工作,以方便到站点维修等。如:发动机ECU及发动机传感器的工作电源、燃油泵的工作电源、ABS控制器的电源、诊断接口电源等。 点火开关控制的供电系统(一般称为IG档或巧电)。这部分电器件基本上是在发动机工作运转的情况下才使用,取自发电机的电源,避免了为蓄电池充电时争电源的可能性。如:仪表电源、制动灯电源、安全气囊电源等。 发动机起动时卸掉负载的电源(一般称为ACC电源)。这部分电器件一般所带的负载较大,且在汽车起动时不必工作。一般有点烟器电源、空调电源、收放机电源、刮水器电源等。(二)线路保护设计 线路保护就是要对导线加以保护,兼顾对回路电器件的保护。保护装置主要有熔断器、断路顺和易熔线。 1.熔断器的选取原则 发动机ECU、ABS等对整车性能及安全影响大,另外,易受其他用电设备千扰的电器件必须单设熔断器。 发动机传感器、各类报警信号灯和外部照明灯、喇叭等电器件对整车性能及安全影响也较大,但该类电负荷对相互间的干扰并不敏感。因此,这类电负荷可以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共同使用一个熔断器。 对于为增加舒适性而设置的普通电器件类的电负荷可以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共同使用一个熔断器。 熔断器分快熔式和慢熔式。快熔式熔断器的主要部件是细锡线,其中片式熔断器结构简单、可靠性和耐振好、易检测,所以被广泛采用;慢熔式熔断器实际上是锡合金片,这种结构的熔断器一般串接到感性负载的电路中,如电机电路。 电阻型的负载与电感型的负载尽量避开使用同一个熔断器。 一般根据电器件的最大连续工作电流计算并确定熔断器容量,可按经验公式:熔断器额定容量=电路最大工作电流÷80%(或70%)。 2.断路器 断路器最大的特点是可恢复性,但其成本较高,使用较少。断路器一般都是热敏机械装置,它利用两种金属的不同热变形,使触点开闭或自行接通。新型的断路器,使用PTC固体材料作为过流保护元件,它是一种正温度系数的电阻,根据电流或温度的高低断开或接通。这种保护元件的最大优势是当故障排除后能自动接通,不需人工调节和拆换。 3.易熔线 易熔线的特点是当线路通过极大的过载电流时,易熔线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一般≤5s)熔断,从而切断电源,防止产生恶性事故。易熔线也是由导体和绝缘层构成,绝缘层一般为氯磺化聚乙烯材料,因为绝缘层较厚,所以看。起来比同规格的导线粗。 易熔线一般接在蓄电池直接引出的电路中。易熔线的常用的公称截面有0.3mm2、0.5mm2、0.75mm2、1.0mm2、1.5mm2,甚至还有8mm2等更大截面的易熔线。易熔线的导线线段长度分为(50±5)mm、(100±10)mm、(150±15)mm3种。 易熔线应有明显的标志,当其熔断后,其标志仍应存在以便于更换。易熔线的熔断特性如表1所示。

汽车线束装配

汽车线束装配之前,要彻底熟悉电路图和线路图,熟知车身电器安装位置和车身具体结构,弄清各部分的工作器的控制方式,以便正确接线。下面我浅谈下汽车线束装配与维修的工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束装配时不要把线束拉的太紧(尤其在横向布置线束),避免行 驶车辆在颠簸状态下,引起线束固定点位置错动,导致两固定点之间距离瞬间增大,从而拉长线束造成线束内部接点拉脱/虚接、导线参数变化,甚至拉断导线。 2、汽车线束装配后,周围要有足够的间隙通过,保证不被其它部件 压到、不被其它部件及其紧固件绊到。避免线束绝缘层被夹断、磨损或破裂引起接地等故障。 3、不在临近位置布置型号和颜色均相同的插接件。避免装配过程中 出现误插,损坏线束和用电器。 4、插接件布置在容易发现的位置、布置在手和工具容易操作的位 置。为了便于检查、维修,需要按照实际装配情况考虑电器件所带导线的长度。如果电器件安装在表面易操作的位置,可以省去导线直接将插接件连接到部件上;若电器件安装位置比较隐蔽,且后期维修拆卸困难时,可以按照需要将电器件所带的导线长度适当增加,使插接件的布置在便于检查、维修的位置。 5、 和发动机舱线束、发动机控制器ECU的连接。由于发动机在工作状态下处于振动状态,为了使发动机线束和机舱线束、ECU连

接可靠,不但需要适当增加发动机线束的长度(一般增加长度不小于50mm),还需要在发动机线束端的插接件前100mm左右增加一个固定点,将其固定在车身上以避免发动机振动的传递, 6、线束如从驾驶室内向室外通过钣金孔,外部线束必须低于过线 孔,避免在线束上滴、洒液体后,有进入室内的可能。 7、四门线束和座舱线束连接时,车门上过线孔低于车身侧围上过线 孔。如门线束胶套上有液体,只有可能进入车门而不能进入驾驶室。 8、插接件和线束可以很容易的通过车身的过线孔,方便装配、节约 安装时间 9、在仪表板处安装的电器装置:组合仪表、开关面板、空调面板和 音响系统及显示屏等与仪表板线束连接的插接件接头,应按实际需要预留足够的长度。根据电器装置的安装深度、插座的位置、插座开口方向和电器件装配后的后部空间,按照操作的方便性,适当增加线束上接头的预留长度。 10、四门开关线束的预留长度、室内顶棚上的顶灯及开关线束接头 的预留长度,也参照仪表板处安装的电器装置的计算方法计算。 11、需要考虑在插接件的插接方向,必须留有大于两倍插头对插方 向长度的空间 12、音响天线线束的长度确定同样需要考虑装配时预留足够长度 13、其它对插的线束接头,考虑线束拆卸方便的需要预留长度。对

汽车线束设计

汽车线束设计 及线束用原材料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随着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要求的提高,汽车线束变得越来越复杂,但车身给予线束的空间却越来越小。因此,如何提高汽车线束的综合性能设计便成为关注的焦点,而且汽车线束制造厂家不再单纯地搞线束后期设计和制造,和汽车主机厂家联合进行前期开发成为必然的趋势。根据几年来从事线束设计和制造的经验,谈谈线束的一般设计流程和设计原则。一、整车电路设计电源分配设计 汽车的供电系统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汽车电器件的正常工作与否和全车的安全性,因此世界各国的出发点基本都是以安全为主。整车电气系统基本上3个部分组成。 1、蓄电池直接供电系统。 这部分的电源所接负载一般都是汽车的安全件或重要件,主要目的是在为这些件提供电能时尽量少的加以控制,确保这些件即使汽车发动不起来也能短暂正常工作,以方便到站点维修等。如:发动机ECU及发动机传感器的工作电源、燃油泵的工作电源、ABS控制器的电源、诊断接口电源等。 2、点火开关控制的供电系统。这部分电器件基本上

是在发动机工作运转的情况下才使用,取自发电 机的电源,避免了为蓄电池充电时争电源的可能性。如:仪表电源、制动灯电源、安全气囊电源等。 3、发动机起动时卸掉负载的电源。这部分电器件一般所带的负载较大,且在汽车起动时不必工作。一般有点烟器电源、空调电源、收放机电源、刮水器电源等。线路保护设计 线路保护就是要对导线加以保护,兼顾对回路电器件的保护。保护装置主要有熔断器、断路顺和易熔线。 1.熔断器的选取原则 发动机ECU、ABS等对整车性能及安全影响大,另外,易受其他用电设备千扰的电器件必须单设熔断器。发动机传感器、各类报警信号灯和外部照明灯、喇叭等电器件对整车性能及安全影响也较大,但该类电负荷对相互间的干扰并不敏感。因此,这类电负荷可以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共同使用一个熔断器。对于为增加舒适性而设置的普通电器件类的电负荷可以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共同使用一个熔断器。熔断器分快熔式和慢熔式。快熔式熔断器的主要部件是细锡线,其中片式熔断器结构简单、可靠性和耐振好、易检测,所以被广泛采用;慢熔式熔断器实际上是锡合金片,这种结构的熔断器一般串接到感性负载的电路中,如电机电路。电阻型的负载与电感型的负载尽量避开使用同一个熔断器。一般根据

汽车线束的生产工艺大揭秘

汽车线束的生产工艺大揭秘 线束工艺 在线束二维产品图纸出来以后,要编排线束的生产工艺,工艺是服务于生产的两者密不可分,因此将两者结合起来一起分析。 开线工艺 开线是线束生产的第一个工位,开线工艺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生产进度,一旦出现错误特别是开线尺寸偏短,会导致所有工位的返工,费时费力影响生产效率。所以在编制开线工艺是一定要根据图纸的要求合理确定导线的开线尺寸,剥头尺寸。制作开线操作说明书,制作流程跟踪卡。 压接工艺 开线之后的第二个生产工位,根据图纸要求的端子类型确定压接参数,制作压接操作说明书,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需要在工艺文件上注明并培训操作工。比如:有的导线需要先穿过护套后才可压接,它需要先预装导线然后从预装工位返回再压接;还有刺破式压接用到专用的压接工具,这种压接方式具有良好的电接触性能。 预装工艺 编制预装工艺操作说明书,为了提高总装效率,复杂的线束都要设置预装工位,预装工艺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总装配的效率也反映出一个工艺人员的技术水平高低。如果预装部分装配的偏少或者装配的导线路径不合理会加大总装配人员的工作量,放慢流水线的速度所以工

艺人员要经常呆在现场不断总结经验,这样才能编制出合理的生产工艺。 总装工艺 根据产品开发部门设计的装配台板,设计工装设备、物料盒规格尺寸并将所有装配护套和附件的编号贴于物料盒上以提高装配效率。编制各个工位装配内容和要求,平衡整个总装工位防止出现一点工作量过大,拉下整个流水线速度的情况。要做到工位平衡,工艺人员必须对每个操作了熟于心并现场测算工时,随时调整装配工艺。线束工艺还包括编制材料消耗定额明细表、工时测算、工人培训等。 汽车线束主要以端子线为主,焊接,成型的都不太多,所以投资主要是端子机,而且通常来说半自动端子机就完全可以满足了,要全自动的端子机太浪费,还有就是成型机(两万左右一台),测试机,拉力机,脱皮机,裁线机,焊锡机,电子称,冲床 汽车线束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 1)电线剪切将所需各种电线剪切至所需长度 2)端子压接将端子压接至电线上 3)分装subassembly 安装接插件等成为小股分线 4)总装assembly将各种小股分线在大的工装板上组装,用胶带包扎,安装各种保护件(波纹管,保护支架等) 5)检测在专设检测板上检测各个电路是否畅通,外观检测,grommet防水检测等 线束的生产流程就是开线——压接——预装——总装——检验——电测试——打包——发运 在目前,不管是高级豪华汽车还是经济型普通汽车,线束编成的形式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由电线、联插件和包裹胶带组成。 汽车电线又称低压电线,它与普通家用电线是不一样的。普通

汽车线束设计原则

汽车线束设计原则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随着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要求的提高,汽车上的电器配置、功能也越来越多,所以连接各个电器件的线束也越来越复杂,成为当代汽车故障的多发环节,也因此在汽车设计和生产制造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提高汽车线束的综合性能成为关注的焦点,汽车线束制造厂家不再单纯地搞线束后期设计和制造,增加与汽车主机厂联合进行前期开发已成为必然的趋势。汽车电线束的设计电线束在整车中的作用是将电气系统的电源信号或数据信号进行传递或交换,实现电气系统的功能及要求。电线束的设计流程和制造流程 (1)由电气布置工程师提供整车电气系统的功能,电气负荷及相关的特殊要求。电器件的状态、安装位置、线束与电器件对接的形式。 (2)根据电气功能及要求,绘制整车电气原理图及线路图。(3)根据电气原理圈对每个电气子系统及回路进行能源分配,其中包括电源的搭铁线,以及接地点的分配。 (4)根据各子系统电气件的分布情况,确定线束的布线形式,每根线束连接的电器件及在汽车上的走向;确定线束的外保护形式及过孔的保护;根据电气负荷确定熔断器或断路器;再根据熔断器或断路器的量确定导线的线径;根据电器件的功能,依据相关标准确定导线的线色;根据电器件本身的接插件确定线束上与其对接的端子和护套的型号。 (5)绘制二维线束图和三维线束布置图。(6)根据经核准的三维线束布置图,校核二维线束图,二维线束图准确无误方可发图,经认可后试制、生产。二维线束图设计要点配电盒配电盒(保险和继电器)是整车电气的核心,起到分配负荷、集中供电、节省空间、简化线束、降低成本和方便检修的作用。一般根据需要可设计成2~3个。一些新开发车型的配电盒已兼有电子控制的功能;并且无触点、无保险丝的中央控制盒也将越来越有市场。导线的选取 (1)导线颜色的选用依据《汽车用低压电线的颜色》执行。 (2)发动机周围环

汽车线束电路原理

汽车线束设计综述 汽车上的电源和各种电气零件通过线束来实现电路物理连接,线束分布遍布全车。如果把发动机比作汽车心脏的话,那么线束就是汽车的神经网络系统它负责整车各个电器零件之间的信息传递工作。随着人们对舒适性、经济性、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上的电子产品种类也在不断增加,汽车线束越来越复杂线束的故障率也相应增加。这就要求提高线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等性能,在这里笔者就汽车线束设计、工艺、生产及检验方面的知识同各位同仁探讨一下。 1、电气原理图的设计、计算 汽车线束是全车汽车电气原理的物理表现形式,因此应先有电气原理图再有线束图进而根据线束图生产线束,在设计电气原理图前应具备以下条件: 1.1掌握《电气设计任务书》的技术要求和全车电气配置情况; 1.2根据电气负载功率消耗确定熔断器容量大小、计算导线线径并根据负载工作原理和功能要求进行载荷分配,确定电路的保护方式及确定总保险的容量。《电气设计任务书》的技术要求和全车电气配置情况是由各个汽车制造厂自己制定的,不再多说。下面重点介绍一下1.2的相关内容: 1.2.1如何确定熔断器容量大小 熔断器按保护形式分,可分为:过电流保护与过热保护。用于过电流保护的熔断器就是平常所说的保险丝。采用熔断器保护电路时,用电设备的最大持续电流应小于熔断器额定电流的80%。根据每一路的最大工作电流来选定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其关系式为:熔断器的额定电流=每一路的最大工作电流÷0.8。例如:众泰2008右前照灯远光灯功率60w,稳态最大工作电流5A,按此关系式得出熔断器的额定容量为6.25A,考虑到安全系数熔断器容量确定为10A。对于一些感性原件比如点火线圈、怠速步进电机其瞬时自感电动势产生的峰值电流远远超过正常工作时的最大电流,熔断器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很大的峰值电流,因此对于带有感性原件的电路一般不考虑自感电动势产生的电流。 1.2.2导线线径的确定 在确定导线截面积时要考虑电压降和导线的发热 (1)用电设备的电流强度为: I=P/UN(P—负载功率; UN—额定电压) (2)导线截面积计算公式为: A=IρL/UVL(I--电流,安培;P---功率,瓦;A—导线截面积,平方毫米;ρ—铜导线电阻率,一般取值0.0185Ω.mm2/m;L--导线长度,米;UVL--导线允许的电压降,伏特) (3)为避免导线过渡发热,应该检查电流密度其公式为: S=I/A

汽车线束设计之一:整车电路设计

万库网——最专业的天下品牌连接器交易平台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随着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要求的提高,汽车线束变得越来越复杂,但车身给予线束的空间却越来越小。因此,如何提高汽车线束的综合性能设计便成为关注的焦点,而且汽车线束制造厂家不再单纯地搞线束后期设计和制造,和汽车主机厂家联合进行前期开发成为必然的趋势。根据几年来从事线束设计和制造的经验,谈谈线束的一般设计流程和设计原则。 一、整车电路设计 万库网——立志于做中国最专业的电子元器件上的连接器“战斗机” https://www.360docs.net/doc/c51153057.html,点击进入查看最所有天下品牌的连接器现货库存 (一)电源分配设计 汽车的供电系统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汽车电器件的正常工作与否和全车的安全性,因此世界各国的汽车线束设计出发点基本都是以安全为主。整车电气系统基本上由3个部分组成。 蓄电池直接供电系统(一般称常电或30电)。这部分的电源所接负载一般都是汽车的安全件或重要件,主要目的是在为这些件提供电能时尽量少的加以控制,确保这些件即使汽车发动不起来也能短暂正常工作,以方便到站点维修等。如:发动机ECU及发动机传感器的工作电源、燃油泵的工作电源、ABS控制器的电源、诊断接口电源等。 点火开关控制的供电系统(一般称为IG档或巧电)。这部分电器件基本上是在发动机工作运转的情况下才使用,取自发电机的电源,避免了为蓄电池充电时争电源的可能性。如:仪表电源、制动灯电源、安全气囊电源等。 发动机起动时卸掉负载的电源(一般称为ACC电源)。这部分电器件一般所带的负载较大,且在汽车起动时不必工作。一般有点烟器电源、空调电源、收放机电源、刮水器电源等。

汽车线束工艺基础知识3

入职培训的目的 了解线束的基本组成元件,线束在汽车上的作用,生产线束的基本操作,以及工艺文件的基本知识,初步了解我公司的产品及线束的生产。 ?什么是线束? 线束是汽车动力和信号传输分配系统的总成. --通过线束传递汽车所需的驱动信号,驱动汽车;--将信号转换成电流传递给车内的其他设备

一/ 工艺知识 1.线束的定义:线束是一种组装产品,用于动力的传输和分配. 2.线束的分类:前门,后门,发动机,仪表板,尾箱,传感器等. 3.线束的型号:生产产品的编号(零件号码)P/N如(5483407/5438409等) .

4.线束的分类:线束组成部分的定义和作用. A.塑件:一种零件,通常由塑料制成,用已压端子的导线插入其内,保证连接的可靠性. B.端子:一种成形的五金部件,压接在导线上将不同的导线连接起来传输信号。分阴端, 阳端子,环形端子,圆端子等。

C.导线:外面包有绝缘层的铜心线,用来将信号和动力从一端传到另一端。 D.密封件(密封圈):一种原件,通常由硅胶制成,将塑件的槽和端子与外界环境隔离开。 E.盲栓(密封塞):一种原件,由橡胶制成,在线束上起密封和保护作用。或用于塞在接插上未插导线的插孔,起到密封作用的橡胶件。

F.导管:PVC套管,硬管,软管,编织管,波纹管等,用来保护线束。(由直径不同而分类)。 G.二次锁定片(TPA):一种塑胶原件,用于将连有导线的端子进一步固定在接插件上,保证端子 和塑件可靠的连接。二次锁定安装要到位,与塑件相扣,特别注意部分质量或工艺要求有方向性。

H.卡钉:一种原件通常由塑胶制成,用来将线束固定在汽车中。有扎带卡钉,波纹管锁卡钉, 圣诞树卡钉等。 I.胶带:生产用胶带:缠绕在线束表面。(分为PVC,海绵胶带,布胶带,毛胶带,纸胶带等) 质量标识胶带:红白胶带,红胶带,用于标识生产产品的缺陷。 J.防水泥:包裹在导线上,与橡胶件配合,起到防水功能。

客车整车高压线束设计规范

客车整车高压线束设计规范 编制: 审核: 批准:

目录文件变更日志 前言 一、范围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三、术语和定义 四、应满足的功能要求及应达到的性能要求 五、设计输入、输出要求 六、装配要求 七、关键件选用规范要求 八、设计计算

九、安装、试验要求 十、安全使用要求 文档变更日志

前言 本设计规范意在规定纯电动客车高压系统的高压线束设计规范。 本规范由上海万象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电气技术部负责起草。本设计规范适用于上海万象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车辆。

一、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电动汽车高压线束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符号、代号、术语及其定义,设计准则,布置要求,结构设计要求,材料选用要求,性能设计要求,设计计算方法,安全使用要求等。 本规范适用于上海万象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各类新能源客车。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23.17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盐雾试验 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12528 交流额定电压3kV及以下轨道交通车用电缆 GB 14315 电力电缆导体用压接型铜、铝接线端子和连接管 GB/T 14691 技术制图字体 GB/T 18384.2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2部分功能安全和故障防护 GB/T 18384.3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 GB/T 18487.1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 GB/T 18487.2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 GB/T 18488.1 电动汽车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技术条件 GB/T 19596 电动汽车术语 QC/T 413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Q/TEV 100 整车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编号规则 Q/TEV 31306 电动汽车线束号编号规则 Q/TEV 31307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线号编号规则 SAE J1654 高压电缆 High Voltage Primary Cable SAE J1673 电动汽车高压电缆总成设计 High Voltage Automotive Wiring Assembly Design SAE J1742 道路车辆车载电线束高压连接-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Connections for High Voltage On-Board Vehicle Electrical Wiring Harnesses-Test Methods and General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汽车线束的生产工艺与功能介绍

汽车线束的生产工艺与功能介绍 随着人们对舒适性、经济性、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上的电子产品种类也在不断增加,汽车线束越来越复杂线束的故障率也相应增加。这就要求提高线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等性能,许多人对于汽车线束的工艺和生产比较有兴趣,在这里浩智电子就汽车线束工艺和生产这方面的知识做个简单的叙述,您只需要花几分钟阅读,就能大致了解。 在汽车线束二维产品图纸出来以后,要编排线束的生产工艺,工艺是服务于生产的两者密不可分,因此笔者将汽车线束的生产和工艺二者结合起来一起分析。 线束生产的第一个工位是开线工艺。开线工艺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生产进度,一旦出现错误特别是开线尺寸偏短,会导致所有工位的返工,费时费力影响生产效率。所以在编制开线工艺是一定要根据图纸的要求合理确定导线的开线尺寸,剥头尺寸。 开线之后的第二个工位就是压接工艺,根据图纸要求的端子类型确定压接参数,制作压接操作说明书,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需要在工艺文件上注明并培训操作工。比如:有的导线需要先穿过护套后才可压接,它需要先预装导线然后从预装工位返回再压接;还有刺破式压接用到专用的压接工具,这种压接方式具有良好的电接触性能。 接着就是预装工艺了,首先要编制预装工艺操作说明书,为了提高总装效率,复杂的线束都要设置预装工位,预装工艺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总装配的效率也反映出一个工艺人员的技术水平高低。如果预装部分装配的偏少或者装配的导线路径不合理会加大总装配人员的工作量,减慢流水线的速度,所以工艺人员要经常待在现场不断总结。 最后一步就是,总装工艺。能够编根据产品开发部门设计的装配台板,设计工装设备、物料盒规格尺寸并将所有装配护套和附件的编号贴于物料盒上以提高装配效率。编制各个工位装配内容和要求,平衡整个总装工位防止出现一点工作量过大,拉下整个流水线速度的情况。要做到工位平衡,工艺人员必须对每个操作了熟于心并现场测算工时,随时调整装配工艺。 此外,线束工艺还包括编制材料消耗定额明细表、工时测算、工人培训等,由于技术含量值不高,这些也就不细说了。总而言之,汽车线束在车内电子技术含量和质量,逐渐成为评价汽车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汽车厂商对于线束的选择应该尤为重视,也有必要了解下汽车线束的工艺和生产。 在现代汽车上,汽车线束特别多,电子控制系统与线束有着密切关系。有人曾经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微机、传感器与执行元件的功能用人体来比喻,可以说微机相当于人脑,传感器相当于感觉器官,执行元件相当于运动器官,那么线束就是神经和血管了。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连接汽车的电气电子部件并使之发挥功能,没有普莱德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在目前,不管是高级豪华汽车还是经济型普通汽车,线束编成的形式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由电线、联插件和包裹胶带组成,它既要确保传送电信号,也要保证连接电路的可靠性,向电子电气部件供应规定的电流值,防止对周围电路的电磁干扰,并要排除电器短路。 汽车线束从功能上来分,有运载驱动执行元件(作动器)电力的电力线和传递传感器输入指令的信号线二种。电力线是运送大电流的粗电线,而信号线是不运载电力的细电线(光纤维通信);例如信号电路用的导线截面积为0.3、0.5mm2。 在电机、执行元件用的导线截面积为0.85、1.25mm2,而电源电路用导线截面积为2、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指南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指南 概述 本设计指南对新车型线束的布置起指导作用,它概括ZGGC开发车型的线束的固定,走向,分布及其相关附件的选用;同时,该指南也对相关的车型的线束进行了总结。可以用作后续开发车型的参考。本设计指南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线束的总体布置;二、前舱线束的布置;三、动力总成线束的布置;四、仪表线束的布置;五、室内线束布置;六,四门线束布置;七、其他线束布置;八、线束固定方式的选择;九、线束布置问题及其解决;十、其他。 本设计指南需要不断的补充和完善,所涉及的线束布置方法需要不断更新和丰富。以满足不同车型的开发要求。 第一章线束布置的总体设计 一、概述 线束是电器的神经系统,对整车电器电子功能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线束布置的总体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各相关的边界条件,对车身、动力总成、仪表台、底盘、内饰件必须充分、系统的了解,充分考虑各相关件对线束布置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对相关件的设计提出相应合理的要求。同时,我们要充分考虑整车的温度分布和震动,避免线束通过高温区,避免线束剧烈震动。二、整车电器件的布置分布 在整车中,前舱的电器件或者相关件有:动力总成(包括其上的所有传感器和执行器)、蓄电池、冷却风扇、发电机、灯具、压缩机、启动机、ABS 控制器、轮速传感器、雨刮洗涤系统、环境温度传感器、喇叭、防盗喇叭、风扇控制器、电器盒及其他开关和传感器等。同时,前舱中的温度较高,且运动件较多,在设计线束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这些情况。在仪表台的部位通常有:HVAC、音响系统、安全气囊、仪表电器盒、BCM、ECU、TCU、制动开关,电子油门踏板、离合器开关、点烟器、备用电源及各种开关件(如组合开关、报警开关等);地板部分主要的电器件有:电动座椅及加热,电子油泵、安全带开关、后轮速传感器、转角传感器等;顶棚的电器件有:顶灯、电动天窗等;门上的主要电器件有:扬声器、电动窗、门锁、及相关的开关件等;后行李箱部分的电器件主要有:后BCM、停车辅助装置、后尾灯、后雨刮、高位制动灯、行李箱灯等。对于不同的车型,由于配置的不同,以上的电器件或有增减,但是对于同类型的车而言,基本的分布位

汽车线束设计流程

汽车线束设计流程

摘要 (3) 关键词 (3) 第一章 汽车线束简介 (4) 第二章 汽车线束设计主流程图 (5) 第三章 整车电器原理图设计 (6) 第四章 汽车线束三维布置 (15) 第五章 汽车线束二维线束图纸设计 (15) 第六章 结束语 (16)

摘 要 汽车上的电源和各种电气零件通过线束来实现电路物理连接,线束分布遍布全车。如果把发动机比作汽车心脏的话,那么线束就是汽车的神经网络系统它负责整车各个电器零件之间的信息传递工作,可见汽车线束对于汽车线路的重要性。随着人们对舒适性、经济性、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上的电子产品种类也在不断增加,汽车线束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电线束的设计必须具有优质的数据传输性能,很高的可靠性,同时要求节省空间,减少汽车自身的重量,要同时达到这些要求这就对汽车线是来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汽车线束设计的综合性能便成为重中之重。笔者根据几年以来从事汽车线束设计工作的经验,结合线束开发在汽车研发项目中的进度,谈谈汽车线束设计的一般流程和设计原则。 本文主要从整车厂线束开发的角度介绍汽车线束的设计流程,介绍线束设计的主要节点步骤以及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主要的设计流程包括:整车电器原理设计、汽车线束三维布置、二维线束图纸设计、线束的检验等环节主要的工作内容。 关键词:电器原理,设计流程,三维布置,二维线束图纸

一、 汽车线束简介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在目前,不管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高级轿车还是普通轿车线束编成的形式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由电线、联插件和包裹胶带组成。 本文所说的汽车电线又称低压电线,一般是指12V或者是24V(不包括混合动力和电动车中的高压线束),它与普通家用电线是不一样的。普通家用电线是铜质单蕊电线,有一定硬度。而汽车电线都是铜质多蕊软线,有些软线细如毛发,几条乃至几十条软铜线包裹在塑料绝缘管(聚氯乙烯)内,柔软而不容易折断。 随着人们对舒适性、经济性、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上的电子产品种类也在不断增加,汽车线束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电线束的设计必须具有优质的数据传输性能,很高的可靠性,同时要求节省空间,减少汽车自身的重量,要同时达到这些要求这就对汽车线是来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汽车线束设计的综合性能便成为重中之重。

汽车线束设计及线束用原材料

汽车线束设计及线束用原材料

————————————————————————————————作者: ————————————————————————————————日期: ?

汽车线束设计及线束用原材料 2007-3-20 16:49:40 【文章字体:大中小】打印收藏关 闭 原作者:谷孝卫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随着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要求的提高,汽车线束变得越来越复杂,但车身给予线束的空间却越来越小。因此,如何提高汽车线束的综合性能设计便成为关注的焦点,而且汽车线束制造厂家不再单纯地搞线束后期设计和制造,和汽车主机厂家联合进行前期开发成为必然的趋势。笔者根据几年来从事线束设计和制造的经验,谈谈线束的一般设计流程和设计原则。 一、整车电路设计 (一)电源分配设计 汽车的供电系统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汽车电器件的正常工作与否和全车的安全性,因此世界各国的汽车线束设计出发点基本都是以安全为主。整车电气系统基本上由3个部分组成。 蓄电池直接供电系统(一般称常电或30电)。这部分的电源所接负载一般都是汽车的安全件或重要件,主要目的是在为这些件提供电能时尽量少的加以控制,确保这些件即使汽车发动不起来也能短暂正常工作,以方便到站点维修等。如:发动机ECU及发动机传感器的工作电源、燃油泵的工作电源、ABS控制器的电源、诊断接口电源等。 点火开关控制的供电系统(一般称为IG档或巧电)。这部分电器件基本上是在

发动机工作运转的情况下才使用,取自发电机的电源,避免了为蓄电池充电时争电源的可能性。如:仪表电源、制动灯电源、安全气囊电源等。 发动机起动时卸掉负载的电源(一般称为ACC电源)。这部分电器件一般所带的负载较大,且在汽车起动时不必工作。一般有点烟器电源、空调电源、收放机电源、刮水器电源等。 (二)线路保护设计 线路保护就是要对导线加以保护,兼顾对回路电器件的保护。保护装置主要有熔断器、断路顺和易熔线。 1.熔断器的选取原则 发动机ECU、ABS等对整车性能及安全影响大,另外,易受其他用电设备千扰的电器件必须单设熔断器。 发动机传感器、各类报警信号灯和外部照明灯、喇叭等电器件对整车性能及安全影响也较大,但该类电负荷对相互间的干扰并不敏感。因此,这类电负荷可以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共同使用一个熔断器。 对于为增加舒适性而设置的普通电器件类的电负荷可以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共同使用一个熔断器。 熔断器分快熔式和慢熔式。快熔式熔断器的主要部件是细锡线,其中片式熔断器结构简单、可靠性和耐振好、易检测,所以被广泛采用;慢熔式熔断器实际上是锡合金片,这种结构的熔断器一般串接到感性负载的电路中,如电机电路。 电阻型的负载与电感型的负载尽量避开使用同一个熔断器。 一般根据电器件的最大连续工作电流计算并确定熔断器容量,可按经验公式:熔断器额定容量=电路最大工作电流÷80%(或70%)。

整车线束设计

整车线束设计开发流程

整车线束设计开发流程 本设计指南制定了公司乘用车一般整车线束设计开发流程 1.1 该系统综述 汽车整车线束,就是将汽车的电源和各用电器按照它们各自的工作原理特性及相互间的内在联系,用导线连接起来所构成的一个整体。汽车整车线束由于各车型的结构型式,电器设备的数量,安装位置、接线方法不同而有差异,但有基本的规定 A、单线制 B、各用电器并联 C、有保险装置以保护线路 D、采用单色或双色导线、多色线 1.2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公司整车线束的开发。 1.3 系统基本组成 整车线束是分布在车体内,根据它所处位置的不同可分成各种线束。 线束的基本组成主要由导线、插接器、胶带、

波纹管、固定卡、电器盒和固定支架等组成,如下图: 支线 固定卡 主线 接插件 覆盖件 分支点 右后组合尾灯 左后组合尾灯 车身对接 接地 2.设计构想 2.1 设计原则 1、完整正确地体现整车电器系统的功能 2、根据车型的需要设计成整体或分组分段 的电线束 3、根据汽车电线束所处的工作环境及在汽 车内的空间布置合理选择保护层和固定方式 4、选择线束内部的电线时要针对用电设备 的负载合理选择电线截面积和颜色 5、在设计过程中尽量减少连接点和过渡接

头以提高线束质量、改善制造工艺 6、为降低电线电阻和降低电线成本,设计 时应避免重复布线,使线的长度最短 7、对汽车上一些电器信号应增加防干扰措 施 2.1.1功能要求 1、满足整车装配要求和布置要求 2、为用电器提供电源和搭铁 3、同汽车上某些开关及继电器结合起来实现对电器设备的功能控制 4、把某些传感器和开关信号输送给汽车 上的相应控制单元,并把控制单元的 控制信号传递给相应的执行机构 5、电器内部的通讯(如CAN—BUS) 2.1.2 顾客要求 1、线束走向整洁、合理,安装牢固 2、方便维修 3、价格低,使用寿命长 4、标识清楚 2.1.3 性能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