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心得体会100字
长征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篇

长征读书心得体会范文长征是指1934~1936年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长征读书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长征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对于我们生长在幸福、快乐的现代生活里的孩子们来说,什么是苦、什么是累几乎从来没有切身的感受,但读了《长征》这本书之后,终于知道什么叫千辛万苦,什么是恒心和毅力,什么才算真正的英雄!两万五千里的长征,红军叔叔们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
面对寒风凛冽,冰雪覆盖的高山,红军叔叔、阿姨,甚至有的年龄小的只能叫哥哥的战士们,没有吃的,就吃炒面,到后来甚至吃煮的皮带;没有太多穿的,有的只能靠吃辣椒御寒。
经过漫漫草地,遇到的却是可怕的淤泥和沼泽,陷阱去就会再也爬不出来。
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倒在了长征的路上,可是红军叔叔们却有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英雄气概,他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用超乎想象的努力和艰辛走出了一条前进的道路。
这既是一条淬炼意志的艰难之路,也是一条生命之路。
长征路上的感人故事太多太多,每一个故事都深深地触动着人们的心灵,就像书中写的那样: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
想想现在的我们,始终沐浴在阳光明媚的春天里,衣食无忧,欢声笑语,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在老师、同学们的关心下不断进步。
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却因遇到一点点困难就打退堂鼓,这和红军叔叔们比那该差的多远啊!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那种坚强的意志和不怕困难的斗志;学习他们那种顽强的毅力和不怕死的拼命精神。
在国家越来越富裕、越来越强大的今天,让我们珍惜时光,勇于拼搏,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为祖国更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长征读书心得体会范文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七律·长征》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珍藏了他们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留下了他们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记录着他们胜利后的笑容;三军会师,会宁载歌载舞恭贺他们创造人间神话。
学习红军长征精神心得体会10篇

学习红军长征精神心得体会10篇学习红军长征精神心得体会1长征就是一部信念锻造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能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精神之钙、力量凝聚。
坚定一个信念,就是坚守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不动摇。
长征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靠的就是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
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共产党人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无论遭遇什么样的挫折,他们始终坚定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信念;无论面对任何艰难险阻,他们始终怀着不怕牺牲勇往无前的必胜信心。
“金沙江流水闪金光,胜利的红军来渡江,不怕它水深河流急,更不怕山高路又长。
我们真顽强,战胜了困难,克服一切疲劳,下决心我们要渡江!”当年红军留下来的《渡金沙江胜利歌》,时至今日还在金沙江畔传唱,从这首歌欢快优美的旋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年红军战士坚韧不拔的意志、英勇无畏的勇气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坚定信心。
山雄有脊,房固因梁。
在_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从嘉兴南湖起航时不过50多人的小党,到今天超过9500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尽管历经磨难,却始终走得自信满满、一往无前,靠的就是一种“九死不悔”的信仰。
进入新时代,我们就是要坚定走好社会主义道路,牢牢把握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优势,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始终保持昂扬的革命精神和旺盛斗志,为实现两个_年奋斗目标矢志奋斗。
学习红军长征精神心得体会2长征就是一部真理探索史。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突出强调的就是求真务实、实事求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经过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检验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制胜法宝。
《长征》读后感心得体会优秀范文10篇

《长征》读后感心得体会优秀范文10篇王树增的《长征》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了长征的重要意义,是第一部用纪实的方式最全面的反映长征的文学作品。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征》读后感心得体会优秀范文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长征》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一这些天,重新拿起了王树增先生的《长征》,翻开书本,重新阅读那些用强大的意志和坚定的毅力刻成的文字,心里不禁生起涟漪,平静的心灵重新被震撼。
知名报告文学作家王树增历时六年,收集大量长征资料,采访上百位亲历长征的老红军,并数度行走长征路线而创作的60万字长篇纪实文学《长征》,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这是一部以全面的视角,理性地反映“长征”的作品。
王树增的《长征》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了长征的重要意义,是红军长征70年以来,第一部用纪实的方式最全面的反映长征的文学作品;王树增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实地采访了许多老红军战士,书中的许多重大事件和资料都是首次披露;在书中,作者弘扬了长征体现出来的国家统一精神和不朽的信念力量;此外,作者还讲述了在这一伟大壮举中许多感人小事,让我们通过丰富的细节更加亲近地去接触长征的历史。
数万人的万里长征,面对的是百万虎狼之师,面对的是高山悬崖、冰天雪地,面对的是湍急的河流、渺茫的沙漠和无底的沼泽……雄关漫道、险象环生,红军一共爬过 18 条山脉,其中 5 条是终年积雪覆盖的,渡过 24 条河流,经过 14 个省份,占领过 62 座大小城市,突破 10 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此外还打败、躲过或胜过敌人派来追击的中央各部队。
他们开进和顺利穿过 6 个不同的少数名族放牧地区,有些地方是中国军队几十年所没有去过的地方,但他们多以野菜、草根甚至牛皮、皮带充饥……这令人感到绝望的险境,却被这支队伍以滚烫的热血与钢铁的意志战胜了!这是红军,这就是百折不挠的红军。
身着薄衣,饥寒交迫,是什么让他们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克服种种困难的呢?是意志,坚强的意志。
观看长征心得体会(六篇)

观看长征心得体会(六篇)观看长征心得体会200字篇一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要求航天科技工业把力量集中到发展实用、急用的应用卫星上来,实行军民结合。
我国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技术获得长足进步,航天技术广泛应用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党中央批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后,仅2023年的时间就实现了载人航天飞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自主掌握载人航天技术、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党中央先后作出实施月球探测工程、载人航天二期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决策,为航天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各行各业的大力协同和无私支持下,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立足基本国情,充分利用国内的材料、技术和产品,按照系统工程的科学方法和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系统集成,掌握了型号研制发展的规律和关键技术,在研制中真正做到了“少花钱、办大事”,又好又快地发展。
回忆起中国人首次遨游太空的21小时,杨利伟感慨万千:“是改革开放托起了神舟,是千千万万人把我送上了太空。
”航天事业的每一项重大成就,都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
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航天事业在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的同时,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用自主研制的运载火箭发射美国、欧洲制造的卫星,跻身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与巴西联合研制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
“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航天生产力,为航天科技铸造新时期的辉煌业绩创造了体制和机制优势。
”马兴瑞说。
观看长征心得体会200字篇二2023年10月17日07时30分31秒,神舟十一号飞船搭载着长征二号fy11火箭在酒泉发射场成功发射,入轨后完成与天宫二号的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将在组合体中工作30天。
中国空间站建设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今天,中国最大重型火箭长征五号整装待发!而在此之前,我国已经先后成功发射新的长征六号、十一号、七号等新一代火箭,形成完整的体系。
长征观后感100字日记

长征观后感100字日记长征观后感100字日记的范文有哪些?以下是XX收集的关于《长征观后感100字日记》的范文,仅供大家阅读参考!范文一:长征观后感100字日记为了迎接国庆67周年,在国庆节前期,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革命历史题材巨片《长征》,影片真实再现了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壮举。
让我在深刻了解中国历史的同时,心灵受到了无比地冲击和震撼,更感受到了伟大祖国那坚强不屈、坚韧不拔的精神。
1934年,蒋介石对红军中央苏区进行了五次疯狂地大围剿,在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进行了战略性转移,从而开始了震惊中外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在长征的艰难路程中,经历了飞夺泸定桥、湘江战役、强渡乌江、四渡赤水等战役,但是让我感触最深地还是在那艰苦环境下,没有食物、没有交通工具、物资极度缺乏、恶劣的自然环境再加上国民党部队的拦截追击,有多少红军战士牺牲在战场上;有多少舍生忘死的感人事迹;更有多少爱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可是工农红军们毅然表现出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令人无比敬佩!看,无论是爬雪山还是过草地,无论是大渡河还是金沙江,无论蒋介石的部队有多么的精锐和残忍,都无法阻挡红军前进的步伐!更无法阻挡伟大中国共产党的复兴之路!长征不仅是一段光荣的历史,更是一种坚强的精神,它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每一代人。
让我们记住那段历史、发扬那顽强的拼搏精神,为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范文二:长征观后感100字日记今天,我看了红军《长征》的电视剧,我认为红军叔叔不怕困难,翻山越岭,爬雪山,过草地,他们十分了不起。
特别是在过草地时,警卫员同志把自己的炒面悄悄的全部分给了首长吃。
在快要走出草地时,他们遇到了沼泽地,他们就手挽着手一起走出了沼泽地。
我们要向红军叔叔学习不怕困难的精神。
长征的心得体会6篇

长征的心得体会6篇长征的心得体会篇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长征,是一首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长征,把惊涛壮观推出,把日出瑰丽托起,让松柏昂首挺拔,让雄鹰翱翔蓝天!还记得80年前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辛,它见证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艰险历程,体现了中国的辉煌与僮景,矗立起长征者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积极进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英勇的雕像。
随着新中国的发展,一座座大楼拔地而起,开发区星罗棋布,作为新一代的少先队员,我们更应该好好发扬长征精神。
在学校里,我们要帮助、关心身边的小同学,和同学们和睦相处;在家里,我们要尊敬父母……想想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你曾想到,这是革命烈士抛头颅,撒热血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着幸福的生活,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我们只有在为远大理想的顽强奋斗中,青年的人生抱负才能真正实现,青年的人生道路才会焕发光彩。
我始终牢记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句话: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废,在学习的道路上,我奋发向上。
上课了,一双小手写个不停;双休日,在房里看课外书,有时,也画几幅图,写几篇趣文。
一天到晚忙个不停。
正因为这些的努力,我还获得了不少奖项,但这离我的理想还有一大段的距离。
《长征》纪录片给我们的启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支军队,一个人,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不畏艰辛,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就一定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
具体到我们学生,就是要学习上高要求,生活上艰苦朴素。
作为未来的接班人,要树立历史责任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时刻准备着,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让长征精神永远流传下去,让长征精神化作一种不朽的精神,光照千秋、流芳千古!长征的心得体会篇2昨天下午,我上网看了《长征》这部电影,我聚精会神、全神贯注,深深地被影片中红军战士那种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怕艰难困苦,勇于牺牲的忘我精神而感动。
长征电视剧观后感100字5篇读友吧

长征电视剧观后感100字5篇长征电视剧观后感100字1南昌起义后,由于国民党的迫害,无奈之下,红军8万人马向陕北转移。
这次转移行程共两万五千里,这就是举世瞩目的长征。
暑假里,我就看了一部介绍长征的历史电影-——《长征》。
整部影片讲述了一次艰难,坎坷,伟大而又可歌可泣的征战。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战士的心情十分低落,而与此同时国民党反动派的几十万大军铺天盖地地向中央苏区袭来。
为了摆脱困境,红军在湘江展开血战,强渡湘江,突出了重围。
但此战红军伤亡很大,原本的八万人一眨眼就损失了五万,元气大伤。
面对如此形势,一直没有发言权的毛泽东在大家的帮助下,对国际共产组织代表李德进行了批评,并解除三人党组织,最终使党的领导权重新回到了毛泽东等领导人手中。
此后红军的行动变得正确,红军的作战也变得勇猛,胜利也多了起来。
毛泽东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了声东击西,调虎离山,四渡赤水,佯攻云南等战略,击破泸定桥,带着队伍,翻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到达陕北,组建了川陕根据地,与红军二、六军团会师,长征终于获得了胜利。
看完影片我不禁赞叹道:“这长征的两万五千里真是坎坷的很呐!”刚开始的湘江之战中,战士们冒着敌人飞机的狂轰乱炸,鲜血把江水给染红了,江面上浮着战士们的尸体,一战过去红军横尸遍野,这个景象惨不忍睹,湘江两岸血流成河,活着的战士也只能为牺牲了的战友痛哭,不能给他们埋葬,因为在后面有几十万大军在追赶他们;在翻越雪山的时候,战士们没有专业的装备,没有取暖的工具,许多战士在攀登雪山的时候因为雪崩、饥饿、疾病,寒冷而死亡。
其中有一个小女孩,在征途中因病而死去,她死后只能埋于风雪之下,让纯洁的雪花将她掩埋,这一切都是多么让人痛楚啊!攻打泸定桥时,战士们吃力地爬着铁索,敌人的枪炮猛烈地向他们射击。
在枪林弹雨中,中弹的战士身体痛苦的抽搐着,时不时地掉入万丈深渊,但另外的战士还是顽强地爬向桥对岸。
伟大的主席——毛泽东,在无可奈何下,将自己幼子托付给沿途的群众抚养。
永远的长征读后感100字(精选3篇)

永远的长征读后感100字(精选3篇)【永远的长征读后感100字第1篇】大家应该知道长征吧,你们知道原因吗?是因为中央红军不能打破敌人的第五次“围剿”,为了保存力量,建立新的.根据地,以开创发展的新局面,被迫于1934年10月实行战略转移。
就这样,红军开始了漫长的长征之路。
强渡大渡河和湘江时,河水被战士们的鲜血染成一片红色;森林里进攻时,地上布满了“红军坟。
”这些战士为了革命,付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在这么多感人的事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在红军翻雪山的那几天中发生的一件事。
有一个红小鬼(小红军)一直想带红军帽,扛着枪上战场。
但他在雪山中走不动了,一位首长见了,急忙走过来,掏出一些肉皮子给他吃。
一开始他还推辞,但首长一直坚持让他吃下去,最后红小鬼答应了。
走了一段路程之后,他看见路边躺着一位战士,这个战士就是那位首长,红小鬼伤心说:“首长,你快吃啊!”但首长说:“小子,别浪费食物了,对了,帽子、枪给你。
”说着吃力的把枪和帽子给了他,接着,闭上眼睛去世了。
红小鬼用些草把首长盖住,就跟着队伍翻雪山了。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在整整两年中,红军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打败了蒋介石,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永远的长征读后感100字第2篇】今天,我读了毛主席的《长征》,终究晓得了赤军具有的坚强意志,想到过去的事,脸不由自主地烫了起来。
长征经过了两万五千里,已成为了一种精神。
这种精神的载体正是那些征途上的兵士,赤军兵士!他们那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自我的大无畏精神让我打动落泪。
当年红三十四师师长趁树湘率领部队为赤军垫后,在保护主力部队撤离后,他们只剩下四五百人了。
比及他们撤离时,湘江已被国民党封锁,他们又饿着肚子退回山西打游击。
撤离途中,陈师长腹中中了仇敌的子弹。
但他仍然坚持到底,命令其他兵士撤离,本人来保护,最终被仇敌抓住,壮烈牺牲,年仅29岁。
多么可敬的人啊!多么可爱的兵士啊!如果没有了陈树湘这样的兵士,这场战役如何能取胜?如果没有了千千万万个陈树湘,长征能胜利吗?在这样无数的光环下,还有许许多多同样超卓的兵士,他们大概没有令人们为之称赞的勇敢事迹,但“长征精神”在他们身上,同样是熠熠生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征心得体会100字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岁月易老,但长征精神历
久弥新。长征精神,没有终点。长征精神永垂不朽,是因为
我们不会忘记,当年有那么多人投身革命、加入红军,其初
心就是追求理想,让全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长征精神永垂
不朽,是因为我们不会忘记,当年红军的命运可以说是九死
一生,但红军战士“虽九死其犹未悔”,以革命理想高于天
的英雄气概,杀出一条生路;长征精神永垂不朽,是因为我
们不会忘记,共产党人的忠诚和铁一般纪律,是克敌制胜最
有力武器.......... 而今天的我们,少年轻则国强,要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保持理想信念,风雨
如磐不动摇,要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为一代一代中国
人注入自豪勇气,实现我们自己的梦,实现中华民族的梦,
实现中国梦!
我读过许多关于长征的文章。每一篇文章都深深的打动
着我。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名叫《金色的鱼钩》的课
文,这篇课文是一位红军回忆他的老班长为了让他和另外两
个病号顺利走出草原,而最终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的故事。
文中的老班长为了让三个病号顺利的走出草原,不断的
为他们增加营养。为了让他们补充更多的营养,老班长把用
来缝衣服的针烧红了,做成了钓鱼的鱼钩。为了找到鱼饵,
老班长不知翻了多少草皮,老班长的眼睛也渐渐的开始模糊
了,但是他还是坚持给三个病号做鱼汤喝。有时老班长等了
半夜也钓不到一条鱼。而每次煮的鱼汤老班长一口也不喝。
就这样老班长和病号们一天天消瘦下去,而老班长却不断的
鼓舞着病号们要走出草原。直到他在去世前还不肯喝下病号
们为他煮的鱼汤
老班长最终还是没能和病号们一起走出草原。但是他那
为别人着想的精神还一直活在我们的心中!
今年,是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早在八十年前,我们
英勇的共产党员,冒着蒋介石密集的炮火,针锋相对的跟他
们国民党斗。为的是让饱受艰辛的中国重新奋起。
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共产党员们饱受辛苦:飞夺卢定
桥,巧渡金沙江,翻越皑皑雪山……损失人力近三万,但是,
最后共产党还是胜利了。中国这片破碎的山河又重新统一了!
长征非常的艰苦,红军屡次遭到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在
飞夺卢定桥时,多少红军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被敌人的
炮火打下山谷,红军损失惨重。在翻越夹金山时,高山上的
氧气稀薄,给几万红军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上山前,每人都
带好了几个辣椒,用来驱寒,已防冻僵。在过草地时,红军
严重缺粮,彭德怀杀掉自己心爱的坐骑——大黑骡子。以解
危机。
伟大的红军战士们,谢谢!如果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
幸福的生活,我们会铭记你们的功劳,每一年,每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