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医药国际化
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中需要解决哪些关键问题

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中需要解决哪些关键问题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关键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中医药的理论体系与现代医学的差异是国际化进程中的一大障碍。
中医药的理论基础包括阴阳五行、经络气血等概念,这些理论对于西方人来说较为抽象和难以理解。
在国际交流中,如何用现代科学的语言和方法来阐释中医药的理论,使其能够被国际医学界所接受,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需要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的研究,将传统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通过实验研究和临床数据来验证中医药的疗效和作用机制。
其次,中医药的质量标准和规范也是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
中药材的质量参差不齐,种植、加工、炮制等环节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建立严格的中药材质量控制体系,从源头抓起,规范中药材的种植、采集、加工和储存。
同时,对于中药制剂的生产,也需要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和生产规范,确保药品的质量稳定和可控。
再者,中医药的临床研究和证据也是国际化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国际上对于药物的审批和认可通常依赖于大规模、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数据。
而中医药在临床研究方面相对薄弱,缺乏符合国际标准的高质量临床研究证据。
因此,需要加强中医药的临床研究设计,开展更多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试验,以提供充分的科学证据来证明中医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同时,也要建立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方法学体系,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中医药的特点和优势。
另外,知识产权保护也是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中医药拥有丰富的传统知识和方剂,但在国际竞争中,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足,导致一些传统知识被不当利用或侵权。
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创新和发明,对于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药的国际化还面临着文化差异和法律政策的障碍。
中药国际化的现状和对策分析

英文摘要CurrentStatusandStrategie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RongmingWangThispapergivesabriefdescriptionaboutthebasicstateofthedevelopmentofTCM(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scrutinyofTCMproductsintheworldmarketandthecurrentstateofexportationofTCMproducts.ByanalyzingtheTCM’sinternationalizationenvironment,thepaperpointsoutthatmanyfavorablefactorsincludingrichresources,uniquetherapeuticeffects,lesssideeffectsandactingasanimportantresourcesofthenoveldrugs,maketheTCMstandingattheentranceofintemationalizatlon,whichmeansabrightfutureintheworldmarket.Inthemeantime,thispaperanalysesthebasicenvironmentofTCMsuchastheconflictsbetweentheChineseandtheWesterncultures,thequalityproblemsofTCMproducts,thelaggarddosageformsandthetechnologytradebarrierretardingtheprocessoftheTCM’Sinternationalization,whichresultedinasmallportionoftheTCMproductsintheintemationalherbalmarketandstumbledthestepsoftheTCMinternationalization.ByUsingSWOTmatrix,thethreats,opportunities,strengthsandweaknessesofTCMareanalyzedindepth.ThispaperalsoemphaticallydiscussesthestrategyoftheTCM’Sinternationalization.ConcerningthethemeofhowtofulfillthetargetofTCMinternationalization,thepaperstressesonthestrategiesoftheTCMproductsdevelopment,internationalization,theplatform,worldmarketsale,wide.scopeoperationofTCMandprotectionofintelligencepropertyrightsofTCM,etc.Thepapersuggeststhatonthewayofitsinternationalization,TCMshouldpromotetheproducts’scientificproperty。
中药国际化途径探讨

中医 药相 辅 相 生 ,二者 犹 如肱 肘 相 连 、皮毛 相 依 。 中 医和 中药 唇 齿 相依 、唇亡 齿寒 ,没 有 中 医基础 在 理论 上 的继 承 和 发 展 ,仅 从 中 药 中提 取 有 效 成分 进 行 现代 化 的生 产 ,已经 不 是 真正 意义 上 的 “ 中药 ” , 最 多 只 能称 之 为 “ 物 药 ” 。 中 药是 中 医大 夫 按 照 中 植 医理论 、根 据 八 纲 辨 证 所 使 用 的 药物 。 中药 讲 求各 种
。
bare s nd t e nd o tt e s l to ri r,a h n f u h o u i n i
.
Re u t& Co c u i n Th x o t s l n lso e e p r
.
o a ii n lC h n s r g us b ae etrn l i u aie e e t fTrd to a i ee D u sm t e b s d on b te i g ci c c r t f c n v e a ig c m b n to fCh n s e cne a d W etr e ii e a c lrtn nh ncn o i ai n o i ee m 出 i n sen m d cn c ee ai g
Ch n s u sr li g o a i o lCh n s e ii e Met d To a a z i ee Dr g ey n n Trd t na i e e M dcn i ho nl e y
.
t rv in i a o ft e ta e o a i o a ie e Dr g p i tt he p e al g st t n o h rd fTrd t n lChn s u s ont0u he i u i i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意义与前景探讨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意义与前景探讨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数千年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这不仅是为了传承和发扬中医药的优秀传统,更是为了将其应用于现代医学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本文将就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意义与前景探讨。
一、中医药现代化的意义中医药现代化的意义在于创新与发展。
1. 创新药物开发模式中医药作为一种独特的医学体系,具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组合。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中医药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借鉴现代药物研发的经验,探索新的中药复方、提取物以及药食同源技术等,为创新药物开发模式提供更多的选择。
2. 拓展应用领域中医药在传统中广泛应用于疾病治疗、保健养生等方面,但其应用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此外,中医药在生态环保、农业生产、食品加工、化妆品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针对不同领域的需求,发挥中医药独特的作用,也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意义之一。
3. 传承发展中华民族文化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有的理论体系、药物组合、治疗方法等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对于传承发扬中华民族文化,弘扬中华文化自信、世界文化多样性,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意义不言而喻。
二、中医药现代化的前景中医药现代化的前景在于发挥中医药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
1. 综合疗效现代医学单一的疗效并不能完全解决病人的问题,而中医药具有更为综合的疗效。
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相互融合,通过合理地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疗效和治愈率。
2. 老龄化社会的重要需求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健康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中医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持续性,更适合具有代表性的老年人群的养生保健和康复需求。
3. 国际化发展趋势中医药是中国独特的医学体系,而且在海外市场上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随着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逐渐增强,中医药的应用和发展也将更具国际化的特点并在国际上获得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国外中医药发展现状

国外中医药发展现状
中医药在国外的发展现状正面临着不少挑战和机遇。
在全球范围内,中医药逐渐被认可并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使用。
以下是国外中医药发展的一些重要趋势和进展。
1. 专业教育和研究:许多国外大学和医学院设立了中医药专业,提供相关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同时,一些研究机构和专科中心致力于中医药的研究,推动了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2. 中西医结合:越来越多的西方医生和患者开始接受中医药,并将其与传统的西方医学结合使用。
这种综合治疗的方法被证明在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特别是在慢性疼痛、免疫系统失调和心理健康问题等方面。
3. 中药市场和出口: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不断增长。
许多国家开始进口中药材和制剂,同时也在当地生产和销售中成立了很多中药门诊和药房。
这为中药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4. 国际标准和监管:为了确保中医药的质量和安全性,一些国家已经制定了对中医药产品和服务的国际标准和监管机制。
这促使了中药产业的规范化发展,并有助于消除一些不法经营和信息混乱的问题。
5. 多元文化融合:在国外,中医药不仅受到亚洲裔移民的青睐,也得到了当地人的认可和喜爱。
一些国家开始将中医药纳入公共卫生体系,为民众提供更多的中医药服务和保健措施。
总的来说,国外中医药的发展正朝着更加多元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尽管仍然面临一些质量和形象方面的问题,但随着更多研究和实践的推动,中医药在国际医学领域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将会不断提升。
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战略(2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资源,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本文从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背景、目标、路径和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实现中医药“走出去”提供有益参考。
二、背景1. 国家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为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国际市场需求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发病率上升,人们对健康需求日益增长。
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病、调理身体、预防疾病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国际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3. 文化交流与合作需求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促进民心相通。
三、目标1. 提高中医药国际地位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升,使其成为世界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扩大中医药市场份额借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拓展中医药出口渠道,提高中医药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
3. 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世界医学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
4. 培养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中医药人才。
四、路径1. 加强政策引导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中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等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
2. 优化中医药产品结构提升中医药产品质量,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医药品牌,满足国际市场需求。
3. 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开展中医药国际合作项目,提升中医药国际影响力。
4. 建立中医药国际合作平台搭建中医药国际合作平台,为中医药企业提供信息、技术、人才等支持。
中医药如何实现国际化发展的新格局

中医药如何实现国际化发展的新格局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医药走向国际舞台,实现国际化发展的新格局,既是时代的需求,也是中医药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要实现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首先需要加强中医药的标准化建设。
标准是中医药走向国际的重要通行证。
目前,中医药在国际上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其在国际市场上的推广和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符合国际惯例的中医药标准体系,包括中药材的种植、加工、质量控制,中药制剂的生产工艺、质量标准,中医诊疗技术的规范等。
同时,要加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中医药标准的国际化认可,使中医药在国际上有章可循、有标可依。
人才培养是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关键。
一方面,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中医药专业人才。
这些人才不仅要精通中医药理论和技术,还要熟悉国际医药法规、市场需求和文化背景,能够在国际舞台上有效地传播和推广中医药。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国际人才的培养,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和从业者来学习和研究中医药,为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为此,我们需要优化中医药教育体系,加强国际合作办学,开展多样化的培训和交流项目,为中医药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科技创新是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中医药的研究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手段。
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加强对中医药的基础研究,深入挖掘中医药的科学内涵,阐明其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
同时,要加强中医药的研发创新,开发出更多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中药产品和诊疗技术。
例如,利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手段,对中药材进行基因鉴定、质量监测,开发智能化的中医诊疗设备和软件等。
此外,还要加强中医药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加强中医药的国际传播与交流也是实现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向世界展示中医药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药国际交流与民间外交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药国际交流与民间外交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中医药国际交流与民间外交在中医行业工作中的重要性变得愈发突出。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代表,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中医药国际交流的意义、形式以及现状等方面展开讨论,探究中医药国际交流与民间外交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中医药国际交流的意义中医药国际交流对于推广中医药、增进中外医学交流、提高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医药国际交流有助于传播中医药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中医药理论和疗效。
其次,中医药国际交流可以促进中西医学的互学互鉴,拓展医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此外,中医药国际交流还有助于提升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和地位,为中医药在国际医学领域的认可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二、中医药国际交流的形式中医药国际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学术交流、文化交流、赴外医疗、举办国际会议等。
学术交流是中医药国际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或学术讲座,与国际上的中医药学者和医生进行学术交流和研究合作。
文化交流是中医药国际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举办中医药文化展览、演讲、培训等活动,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医药的文化内涵和特色。
赴外医疗是中医药国际交流的一种形式,中医医生通过赴外诊疗、教学等方式,让更多的国际患者和医生了解中医药的疗效和特点。
同时,举办国际会议也是一种能够促进中医药国际交流的形式,通过此类会议,中医药专家可以与国际同行展开深入交流,分享研究成果和经验。
三、中医药国际交流的现状目前,中医药国际交流逐渐加强,展现出一些积极的发展趋势。
首先,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
其次,越来越多的国际学校和机构设立中医药专业,为国际学生提供中医药学习的机会。
此外,一些国际组织也积极推动中医药的国际交流,比如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国际中医药高级研究院等。
通过以上措施,中医药国际交流在国际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是 中华 民族 优 秀的传统 文化 ,是我 国独 具特色 和优势 的卫 生资源 。近年来 ,世界 各 国已经开 始认 可 中医 药 的治疗 和保健作 用 ,中医药在 国际 的地 位不 断提高 ,我 国的中药相关产 品 出 口总额呈 逐年递 增趋 势 ,出 1的 中药 2 1 产 品结构进一步 优化 。 目前 国际草药市 场 的竞 争趋 向 白热 化 ,给我 国的中医药行业 走 向国际化 ,带 来 了难得 的机遇 和挑战 。本文对 中医药 国际化的现状作出分析并提出对策。 1 中医药国际化的优势 11 中医药 自身 的优势 . 1 1 1 毒副作用小 中药来 源 于 自然界 的动 植物 或矿 物 , ..
医药在国际市场 的知识产权 。应尽快 建立 中医药 知识产权 3 3 复合型人才培养 .
我国地大物博,中药资源非常丰富,内地已建立接近 保护体系 ,维护 中医药知识产权的完整性。 万公顷。随着中药生产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
中药加 工企业 的规模 和利润 也不 断增加 ,现代 化 的中药产
2 5 出 口比例不合理 中药制剂加工技术在 我 国整个 医药 . 产业链中 比较薄 弱 ,其技术 研究 相对落后 ,造成我 国 中药 出 口产品以药材 和提取 物为 主 ,附加值较 低 ,出 口比例不 合理 ,已严重阻碍了中药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
3 中药 国际化对 策 3 1 政府职能性引导 .
作者简介 :何德刚 (9 2一 ,男,大专 ,三级医院中药剂工作 ,主管中药剂师。 16 )
药 物 研 究
T e me i i t d h d cne su y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ieejunlo tn m de e ad eh ohr c hns ora fe o e in n tnpamay h i ・3 ・ 3
naL )中提取 而得 ,对 脑 型及抗 氯 喹恶 性疟 疾 有特 殊 疗 u .
拌 。提取结束后 6 下 回收溶剂 ,大约每 1 K 0度 0 g青 蒿原材 料 的提取液可浓缩 至 60 0 mL膏状 物。在其 中加入 自配 的混
效 ,引起国 内外 的重视 。 目前 ,青蒿素 的提 取方法及 纯化 …
中 国 民族 民间 医 药
・
药 物 研 究
Th d c n t d e me i i e su y
3 ・ 2
C ieeju lo tnmeii n tnp am e hns oma fe o dcn ad eho hr ay h e
浅 析 中 医药 国 际化
何德 刚
验方被一些外 国制 药公 司抢先 注册 。而有 些 国家 甚至 不承 认 中医药 的合法地位 。 2 2 国外洋 中药后来居上 . 近年来 ,国际草药 市场 “ 技术 性贸易壁垒” 不断加高 ,为 中医药走 向国际化设 置 了重重 阻碍 。我 国中药创新 力量 薄弱 ,中药 质量控 制和 检验水 平 改进力度水平欠缺 ,而国外的洋 中药趁机 而入 ,以剂型新 、 单用剂量小等优势 “ 后来居上 ” ,抢 了中药的风头 。 2 3 文化差异 . 中医药有着浓厚 的东方文化色彩 ,用 其他
物滤去 ,下层液 体 回收为浸 膏 ,采用 3 1方法 处理 即可 得 . 到结 晶。滤饼 中经 H L P C检测仅 含约 1 %青蒿素 。 .
4 小 结
本工艺 的精 制部 分 ,取消 了繁琐 的柱 层析 方法 ,改 用 溶剂法 ,首先 使 用混 合溶 剂 除去 提取 物 中大 部分 的 杂质 , 得到粗 品 ,再用 乙醇 进行结 晶 一 结 晶 ,得 到纯 度很高 的 重 精 品。方法简 单易行 ,溶剂 消耗量 少 ,毒 性相 对较小 ,且 6 0度下 回收率 高,生 产周期 短 ( 约为 6 0小 时) ,易进行 工
走出国门的重 担。
2 1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 由于缺 乏中医药知识产 权保 .
. 护意识,我国丰富的传统中医药资源,曾经多次被一些国 3 4 加大宣传力度 中医药在国外 宣传 力度 不够 , 比较 中西 医学 的差别 应 家 的医药企业无偿 利用 ,甚 至于一些 属 于 中华 民族 的经方
现代质量控制技术 ,实现 “ 高精尖”技术 为疗效 开道 。 14 完善 的中药产业链 . 50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 ,规范化种植 中药 面积达 10 0 0
关权利 、中医药工业产 权及未 公开 中医药信 息保 护权三 方 面 内容 。要切实构筑 中 医药知识 产权 的保护屏障 ,保 障中
毒副作用较小 ,相 对于毒 副作 用较大 的化学 药 品,人们 从 心理上更愿意接受 中药治疗 。 1 12 成本低廉 中医望闻 问切 的诊 断方式 ,来源 于天然 ..
动植物及矿物 的中药 ,医疗成本低廉。
1 13 防治疑难杂症有潜力可挖 中医根 据个体差 异进行 .. 辨证分析 ,结合 流传多年 的临 床验证 ,使 用多成 份配合 的 中药对疑难杂症进行 治疗 ,往 往对 一些疑 难杂症 和慢性 病 有独特 的疗效 ,已经引起 了世界许多 国家的重视 。 1 14 方药优 势 我 国具 有 方药 的优 势 ,已发现 中药 材 .. 1 87种 ,保存完好的方剂 达 1 20 O多万 首 ,是我 国 中医药资 源库一笔宝贵 的财富 。 12 中医药在 国际市场上有较好 的疗效和 口碑 . 从北美 、西欧等 国家草药 市场 的兴起 到 “ 世界传 统 医 药 日” 的确定 ,充分表 明了世界 医药环境 有利 于 中医药 的 发扬光大 。中医药主要 以保健 品 、营养补 充剂 等形式 进人 国外市场 ,因其较 好 的疗 效 和 口碑 ,使 中医药 日渐受 到关
( = 3 ,R D = 0 3 n ) S .。 3 实验 步 骤
3 1 精制 过程 .
将 青蒿 原料 粉碎 至 6 目,然 后倒 人 5倍 0
[]李 国栋 ,周全 .青蒿素类药 物的研究现状 [] 中国药学杂 志,19 , 1 J. 98
3 ( ):35—39 3 7 8 8.
青 蒿总量 的 10号溶剂油 ( 2 价格为石油醚 的 12 / ,提取率相
药医疗资源。
32 知识产权保护 .
中医药知识产 权指人 们在 中医药 的研究 、生产 、经 营
13 中医药拥有强 势的现代技术 .
中医药在保 持原有 特点 的基础 上 ,发挥 自身 优势 ,运
等知识活动 中依法 取得 的权利 ,包括 中 医药 著作 权 以及 相
用现代科学技 术 ,使传 统 中药 与现代 高科 技相结 合 ,融入
中医药高等教 育事业 应根据 国际市 场变化 , 照行 业 按
需求培养多元 化 、高素 质的复合 型人才 。可通过 招收跨 专 业硕士生 和博 士生 的方式 ,培养 既熟悉 西 医 ,又 掌握 中医
业链得 到不断发展 。 2 中药 国际化 的劣势
药知识 的高素质 中医药复合型人才 ,以使担当起让 “ 国粹”
溶 剂 法 提 取 青 蒿 素 的 工 艺
周凌云
安徽省皖南医学院药学系 ,安徽 芜湖 2 10 402
【 摘
要 】 本实验提供 了一种采用多种溶剂对黄花蒿原植物进行处理 , 到纯度达 9%青 蒿素的方法 。避免 了柱层析时 间生产周期 得 9
长的缺点 ; 且对 母液中夹带的少 量青蒿素也用 相应 方法进 行处理从 而得 到结 晶,减少 了损失 ,回收率高。
产周期长 的缺点 。 本实验仅采 用溶 剂法处 理 ,简化 了生产 步骤 ,生产 周 期 短 ;且对滤饼 中夹 带 的少量 青蒿 素也 用溶剂 反 复处理 得 到结 晶 ,回收率高 。
1 原 料 及 试 剂
黄花蒿购 自安徽 毫州 中药基 地 ;青蒿 素对 照 品购 自中
国药品生物制 品检 定所 ;所 涉试 剂除 10号汽 油外 其余 均 2 为 国产化学纯 ;A i n 公 司 10 g et l 10系列 H L 。 P C 2 HP C检测 方法 L
合溶剂 ,经过滤 ,得到黄 色滤 饼 ,其 中夹杂有 白色 针状结 晶 ,该滤饼 中含 有 大量 的青 蒿素 ( 取 率约 9 % ,H L 提 o PC 检测含量约 4 %) 0 ,滤 液 中还 有约 1 %青 蒿素 ,留待合并 0 处理 。在黄色滤饼 中加入 固体物 2 0倍量 的 8 0—8 % 乙醇 , 5
【 关键词 】 青蒿素 ;溶剂法 【 中图分 类号】R 8. 242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 号】10 8 1 (02 1 03 一 1 07— 57 2 1)O - 03 O
青蒿素 ( r n un A t n i)是从 菊科 植物 青蒿 ( r m s n e A t iaa— e i
四川省广元市 中心医院 ,四川 广元 6 80 20 0
【 要 】 中医药是 中华 民族独特的重要卫 生资源 ,本文分析 了中医药 国际化的优势 和劣势 ,并提 出对 策 ,通过政府 引导 、产权保 摘
护 、人才培养 、加大宣传 以及剂型改革等方面来实现中医药 的国际化 。 【 关键词 】 中医药;国际化 【 中图分类号 】R 0 2—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 57 (02 1 03 - 2 07 81 21 )O — 02 0
国家 的语 言表 达时 很难 被外 国人 理解 和 接受 。除此之 外 , 中医学的诊断技术 、标准和疗 效判 断标准与西 医差 别很大 , 给 中医药的传播和交流设 置了一定 的障碍。 2 4 标准差异 中医药 自成一体 ,标准 和西 药大不相 . 同,西方 国家运用 西药质 量检验 标准来 衡量 中医药 ,使 中 草药进人 国际市场时受到不公正待遇。
Z R A — C 8色谱柱 ( .6 m lO m,5 m ) O 6 ;检 测 波 长 :2 0 m;柱 温 : 4 :5 ) 1n
32 滤液中剩 余 1%青蒿素的处理 合并多次滤液 ,浓缩 . 0 成浸膏 , 2 取 倍量 的无 水 乙醇与浓 缩剩余 物充 分混合 ,然 后缓缓加入水 ,加水 量约 为无水 乙醇量 的 3 % ,上层油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