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陶艺的新构成主义现象研究
浅谈现代陶艺发展的现状

浅谈现代陶艺发展的现状在当代艺术中,现代陶艺被定义为纯艺术行为,并日益受到大众的关注和重视.这门由中国传统陶瓷文化演变而来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丰富的表现力和充满想象的创作过程,吸引了众多的艺术家和欣赏者,从而开创了现代艺术的新世界。
中国现代陶艺意识的独立和陶艺语言的形成,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变化和发展过程。
从外部表现形式上看,中国现代陶艺是在本世纪60年代末,从传统陶艺中脱离出来,但是基本上是保持传统创作特点基础上的发展与延伸。
由于艺术工作者长时间受专注陶瓷艺术实用价值的经验模式和日趋狭隘的认识角度的影响,以致在很大范围上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陶艺的真正价值并没有得到实现,停步于实用领域而不能得到实质性的起步.在随后的十几年间,陶艺在形态样式上装饰性的突破和材质、色彩、肌理上的变化,开创了一代颇为清新的唯美结构模式,然而这些与实用陶瓷形态不尽相同的但又不感觉完全陌生的作品,仍然受到“实用兼审美”观念的直接影响,其表现形式受图案语言的绘画形式所支配。
中国现代陶艺发展到今天,表现出三种成熟的样式:一是在坚持传统的技艺,讲究制作精良的同时,非常注重个性与情感的表达,这一类称为传统陶艺.二是通过创新来追求新意,从器型、材料和工序上的变异,追求实验性的效果,即现代陶艺。
三是趋重艺术表现性,结合多种艺术手法、风格,探索形式美的各种可能性,笔者把这类陶艺称为前卫陶艺。
后两种就是我们习惯命名的现代陶艺。
中国现代陶艺充分体现了艺术家的个性表现,赋予现代人一种富有时代气息的审美境界,打开了一条表现现代生活个性的艺术通道,对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现代化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是,面对着中国现代陶艺繁荣的表面,仍不断暴露出捉襟见肘的难堪和尴尬。
同时为了保持中国陶艺特有的民族性,不得不思考中国陶艺自身发展的空间和定位,以使中国陶艺创作得以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在概念认识上的误区所谓“现代陶艺”是指由陶艺家以“陶”或“瓷”为载体进行创作的、用以表现个性和情感的、具有前卫意识的陶艺.现代陶艺的真正开始和迅速形成应该从20世纪的40年代算起。
中国陶艺当代特质的探讨

104文|邹 可中国陶艺当代特质的探讨摘要:中国陶艺要走向当代,就要在造型上创造出有别于传统和西方的新样式,在秞料色彩上融入到当代艺术的语境中,在艺术的精神骨髓中彰显中国气派,蕴含中国文化特质。
关键词:陶艺;当代;特质陶瓷艺术是中国几千年来都引以为豪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现当代陶艺的发展却是近几十年的事。
比较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中国当代陶艺起步很晚。
随着世界陶艺发展的变化,尤其是世界当代艺术对陶艺的冲击和影响,中国的陶瓷艺术近些年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中国的当代陶艺之路依然漫长,能够显现中国当代陶艺水平的力作应该具有如下的当代特质一、当代陶艺的造型时代感当代陶艺必须具有现代的造型。
纵观中国陶瓷的历史,每个时代都有一个时代的器型特点。
当前中国陶艺面临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诸多的现代陶艺家几乎缺失对造型的探索和研究,直接照搬和借鉴传统陶瓷的经典造型,在器型上面用釉料画现代的中国画,类似于“旧瓶装新酒”。
艺术的创作几乎是一个完美无缺的过程,立体艺术的造型好坏直接冲击人的视觉,似曾相识的造型将会极大消减艺术的感染力,相反可能带来的是艺术的审美疲劳。
当代陶艺的造型要符合这个时代的气息,吻合这个时代的节奏。
首先,当代陶艺要强化造型的视觉感,强调造型与视觉心里反映的对应关系。
诚然,当代艺术不是挑战视觉承受力的艺术,但是必要的造型语汇感染力是一件陶艺作品的基本要求。
这其中蕴含着作者的学养、秉性以及阅历,正因如此才构成了千差万别的造型形态。
无差别的当代陶艺造型本身也就有违当代艺术的创新精神。
其次,当代陶艺造型要发挥泥性的独有特点,充分显现泥的天然性,在造型的表现上要顺势而为,强调浑然天成的美感。
这既能体现现代陶艺的美感,又能区别于其姊妹艺术雕塑。
用雕塑的手法和造型来做陶艺,即达不到雕塑的力度和造型,也体现不出陶艺的魅力和优势。
陶艺更多的应该体现在材料的本身特性上,体现材料的一次成型的天然美感上。
对景德镇当代陶艺发展现象的几点思考

对景德镇当代陶艺发展现象的几点思考余勇;邓和清【摘要】景德镇当代陶艺发展迅速,风格多样,引人关注和思考.陶艺与当代的联系是在当代艺术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景德镇陶艺制作流程与艺术家个性的结合形成陶艺的当代性特征.前卫意识在当代陶艺创新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陶瓷作为当代艺术的材料使得其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The rapid and diversity development of Jingdezhen contemporary ceramic art has attracted attention and called for reflection. The connection of ceramic art and contemporariness is realiz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ontemporary art through the infusion of an artist's personality in the process of ceramic making. Avant-garde idea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contemporary ceramic art innovations, tapping into the greatest potential of ceramics as a contemporary art medium.【期刊名称】《中国陶瓷工业》【年(卷),期】2018(025)001【总页数】5页(P57-61)【关键词】当代;陶艺;原创;观念;现象【作者】余勇;邓和清【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美术学院江西景德镇 333403;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美术学院江西景德镇 3334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74.74当代陶艺,它与什么共当代呢?我们可以看到,景德镇当代陶艺创作的两大主力军是业内的各级别陶瓷大师和学院派。
中国现当代陶艺的思考探讨

中国现\当代陶艺的思考探讨作者:邓秀芳来源:《神州》2012年第14期摘要:谈及中国陶艺的发展,要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原始社会,从当时的简单制造到固定陶艺作坊的形成,再到现代陶艺工作室的建立,中国的陶艺事业一直处于发展阶段。
随着朝代更替和陶艺制作技术的提高,陶瓷不仅只有实用价值,还兼具了审美价值。
我针对中国陶艺发展状况,进行如下一系列探讨和思考。
关键词:陶艺的产生、中国现当代陶艺发展现状、传统走向现代、延续发展一、陶艺的产生陶瓷,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形态,远在九千多年前,原始社会的人们在进行狩猎、捕鱼和农业生产活动时,不但学会了钻木取火,而且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偶然从生活中获得启发,开始了陶器的创造和使用。
最初的陶艺制作,成形都很不规整,外表粗糙,色泽因为火候没掌握好,大抵不均。
但是随着无数代人经验的不断积累,陶瓷制作技术不断的完善,陶艺做工也变得精致,这些都是古代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集中体现。
当时各地“千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民族、文化差异,更有利于人们互相交流、彼此影响、互相借鉴,发展成丰富多彩的陶瓷文化,形成了独具东方艺术情韵的陶艺制作风格。
从陶瓷开始出现,历经了商、西周、春秋战国、东汉等多个朝代的发展,已经由不成熟过渡到成熟,具备了一套完整、精密的制作工序。
二.中国现、当代陶艺发展状况中国的现、当代陶艺现状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现代陶艺在销售环节、创作环节、制作理念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而且大众的审美角度和价值追求动向不断更变,致使作品形态不好创作和把握。
陶艺产业被商业家们一致认为成“烫手的山芋”,固然香甜可口,但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所以一大部分的商业家都选择避而远之,不去冒险。
因此严重抑制了陶艺的发展,没有资金,陶艺生产、陶艺作品展和宣传活动都无法进行。
二是大部分来自民间的传统陶艺制作技术处于失传状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陶艺制作不感兴趣,不愿意继承自家作坊的陶艺事业,陶艺师技无传人,只能任其失传。
中国当代陶艺文化精神的建构和创造

中国当代陶艺文化精神的建构和创造一、传统视觉在现代陶艺观念下的发展中国当代陶艺从起步就从未一刻退让和逃避时代现实文化,以及携载着当代艺术特征的发展状态。
它自身所具有对文化的“阻断性”和“冲击力”,最早反映在70年代末由中国陶艺本体语言的“纯粹”中抽离出来,由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当代陶艺从业者的首发阵容以其“颠覆先民手中的泥轮”为思想核心和行为模式,对当代艺术进行全新思考,开始了徒步漫长的“观念转型”,对文化重建注入了特殊的意义,它的反叛为后期当代陶艺的现代意识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而且显现出了足够能量的“现代性”品格和成为一种强盛的文化现象。
真正将当代陶艺置于全球文化性质和国际当代艺术范畴构架中,是集中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使陶艺观念具有一种明显的当代性和前卫意识,中国社会文化结构步入空前多元的时代,为中国当代陶艺后现代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广阔的背景,使中国当代陶艺概念走向一种真正的当代陶艺概念,显然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
而其斗争的实质在于,它是对当代陶艺观念和社会理念的操纵,而不是媒介的操纵,即社会文化产生陶艺,而不是陶艺本身的问题。
它与时代同步构架的结果,使它在原创的边缘文化性质,成为后续的“先锋观念陶艺”的有力推动者和承载者,这个时期已标志着当代陶艺向现代艺术突破和飞跃,汇入到中国当代艺术的主流中,呈现出很强的现代观念的“前卫陶艺”。
它以其独具的生机和文化挑衅性尖锐地碰触到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特征,它的这一模式把艺术观念与整个中国当代文化的特征的普遍事物联系起来和社会批判精神的启迪。
20世纪末叶至现今,中国社会思想的发展和文化领域新理念及全球文化及信息革命的到来,中国当代艺术出现了对以往“现代文化理念”的重新理喻,从而也给中国当代陶艺重新审视自己的语言,提供了一种批判的场所和广阔的对话余地。
这种精神已由“意义的样式”的实验性转构成对社会文化情景的批判,以自身的实践方式寻求当代文化的现实方位,成为了走向真正意义的中国当代陶艺概念。
当代陶艺造型与装饰艺术论文

当代陶艺造型与装饰艺术论文一当代陶艺文化出现的背景“陶艺”概念一般分为两个基本的概念。
一个是传统意义上的“陶瓷艺术”的简写;另一个是独立的新词汇―――“陶艺”(当代陶艺或者现代陶艺)。
“陶瓷艺术”在当代更多的指向是一种“传统陶瓷文化”的代名词,它具有传统陶瓷文化的一切象征意义。
而“当代陶艺”概念是相对于传统陶瓷概念而新提出来的新定义。
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开始使用这样的概念,这也仅停留于局部的语言交流与理论讨论层面。
“陶艺”概念注重更多的是指一种陶瓷个性化语言的表述,是一种传统陶瓷艺术表现不曾涉及的新的艺术形式。
相对于传统陶瓷的概念,现当代更注重材料本身泥性的表现,以及艺术家在造型及其釉色上全新科学探索与尝试。
在这样的一种创作观念下,许多陶艺家的创作不再是为“实用主义”所局限(当然许多现代陶艺作品依然选择实用主义创作的原则),或者不仅简单的以“实用主义”为原则,而是以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的形成与创造。
在创作作品时,或者在品评的原则上,传统的评判标准已经无法满足这些作品的实际传达内涵。
在工业浪潮冲击下的西方国家在20世纪中期已经开始,不断出现许多和现代艺术浪潮观念相融合的陶艺家。
诸如对现当代艺术各个艺术流派观念的吸收而衍生的同抽象、表现、波普、极限、超写实等风格相吻合的各个代表艺术家和代表作品。
“陶艺”是个外来词汇,一般认为日本20世纪30年代开始使用“陶艺”一词,但不管怎样其涵义已非传统陶瓷艺术的名称所能加以概括。
传统的“陶瓷艺术”在不同时期和不同艺术特色以及在评判标准上都有自身的艺术标准和价值。
例如,唐代的三彩艺术,以肥为美的大国造型风格;宋代精致简约造型的推敲及其釉色内敛的表现与追求等。
现当代陶艺的造型与装饰在国际范围内同样具有着各自时代民族与地域的创作风格,当然国际间的文化互动与影响,主流性质的文化侵袭同样可以在世界不同国家的当代陶艺创作中生根发芽。
这种状况使许多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的群体开始逐步关注外来文化对于陶瓷语言的表述。
浅谈现代陶艺

浅谈现代陶艺陶艺,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形态,她的神秘与抽象的美,让人类至今仍然孜孜不倦地投入其中并加以开拓创新。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和历史的发展,陶艺也在这种进步发展中,不断丰富、繁荣与发展。
从现代陶艺的表达主题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时代的文化内涵。
一、现代陶艺概述现代陶艺是陶艺家以陶和瓷为载体进行创作的,展示作者个性、认识、审美、情绪、意念的一种纯艺术表现形式。
它是陶瓷但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陶瓷,它具有比一般陶瓷产品更多的文化内涵及精神特质,它的创作是一个纯美术的思维审美过程。
现代陶艺是一种融当代个体审美及人文观念并借助于现代技术的陶瓷艺术,它更多的则是在精神领域的开拓与描绘,这使其充满了象征与浪漫的特征。
它凝聚了泥土之深沉、水之灵气、气之飘逸,最为壮观的则是融入了火的激情。
现代陶艺呈现给人们的是一种新的陶瓷文化精神。
人在劳动中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塑造了人,陶艺逐渐形成一种陶瓷文化。
现代陶艺作品不仅是物质产品,而且是一种精神产品,更是一种文化。
现代陶艺是现代艺术与陶瓷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二、现代陶艺的产生2 0 世纪初随着现代艺术的崛起,视觉艺术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建立了一系列反叛传统的新审美观念。
工业革命带动了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
东西方文化兼容并蓄,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得到解放,现代陶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它是以审美为前提的、体现艺术家个性的、有着鲜明个性的新视觉艺术媒体。
一种公认的观点是现代陶艺始于1 9 5 4 年,“ 以彼得? 沃克斯自1 9 5 4 年起受聘任教于洛杉矶县立美术学院( 后改名为奥蒂斯美术学院) 并启动被后人所称道的‘ 奥蒂斯革命’ 为标志。
” 他受当时抽象表现主义和行为画派的影响,尝试并实践一种完全抛弃传统形式限制的制陶方式和审美观念,以自由和偶发的形式体现黏土的可塑性、展现艺术家的感情。
他大规模的把陶瓷从工艺品拓展到纯艺术品的领域,他反对陶艺创作中的拘谨以及过分强调工艺性的作风,主张返朴归真、即兴发挥的创作风格,从而赋予陶瓷一种新的艺术生命力,为陶艺家的创作展示了一个新的思想空间。
浅谈中国当代陶艺中的“泛化现象”

129浅谈中国当代陶艺中的“泛化现象”摘要:关于艺术的泛化这一问题在近几年不断有人提出来,在当代语境中,艺术的边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宽泛,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艺术的泛化已然成为一种艺术的发展趋势和演变的过程。
本文从现当代人们观念的转变导致陶瓷艺术被泛化的角度出发,从观念、材料、工艺三个层面对中国当代陶艺的“泛化现象”进行具体分析与整理。
由于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传统陶艺的形式美感对现代观念表达的诉求,开始将作品的主题、形式、观念当做创作的“工具”,陶艺在呈现方式和表现形式上具有极强的灵活性与随机性,陶艺从精英审美走向了大众审美,当代陶艺的“泛化现象”在此时此刻凸显了出来。
中国当代陶艺的“泛化现象”一片繁荣的同时,也带来很多问题,比如,“陶艺泛化现象”导致艺术门类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当代陶艺泛化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传统陶艺的衰落;许多陶艺家重在表现观念而失去个体间的个性差异等。
笔者认为应当站在现当代文化语境之下,通过不断地实践与研究来消化这些新的陶艺观念、陶艺材料、陶瓷工艺,让这些东西在未来成为有创新性的对陶瓷艺术发展有利的艺术经验。
关键词:泛化现象;中国当代陶艺;观念;材料;陶瓷工艺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92(2023)04—129—(03)1“泛化”一种艺术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泛”是个形容词,其本意是广泛、空泛、肤浅、不深入。
其实“泛”字是一直伴随着艺术史而发展的一个概念性产物,那时它好像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或是说未被人们真正说出来的概念。
“泛”最早被艺术领域运用是在1978年由意大利艺术家米莫•帕拉狄诺和几位艺术家合作出版的《三、四个枯燥的艺术家》一书中出现,也可以说是“泛前卫运功”的开端[1]。
一年之后也就是1979年,意大利哲学家奥利瓦在《意大利的泛前卫》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把“泛”单独拿出来做了一定的概念与理论的艺术研究,此概念才出现在了世界当代艺术的视野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洁明快的特征 , 以, 所 一直以它巨大的渗透力影响
它们分别来源于各陶艺展览 , 基本上展示了当代
圆 圆
图 1白明 《 禅. 与过程》 参 形式
Fi. i ig “ n f r a d p o e s o r c ie g 1 Ba n Ze : o m n r c s fp a t ” M c
展 中, 构成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 不论造型还是装
饰都用构成法进行表达。于是 , 在现代陶艺中产生了
新构成 主义 。
景下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巨大影响力的艺术文化思 潮。它与传统绘画理念并行而最终形成构成主义, 后
中华 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传统陶瓷文化的民族, 从最初的陶瓷产生到发展成为陶瓷艺术 , 经过了漫长 的历史文化变革。现在 , 陶艺越来越多的走进了人们 的生活 , 它带给人们耳 目一新的视觉感受, 其中, 当代 陶艺中的新构成主义现象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从
胡 晓 洁
( 冈师 范学院美术 学院, 黄 湖北 黄 冈 4 80 ) 3 0 0
摘 要
随着当代艺术的不断发展 , 当代陶艺的新构成主义现象突出地显现出来 , 本文就 当代陶艺产生新构成主义现象的文化 背景 , 当代陶艺新构成主义的具体表现 以及其在陶艺中的再发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阐述 ,论述 了新构成主义 与当前陶艺创作之间的
图 2 张婧婧 《 系列》 孤
Fg2Z a gJn j g“ re“ i. h n i i Cuv s gn
收稿 日 :00 0—3 期 21- 72
通 讯联 系 人 : 晓 洁 胡
《 陶瓷学报) 0 0年第 4期 ) 1 2
图 3张温秩 《 吸》 呼
F g 3 Zh n e z i‘ e t i g i. a g W n h 。 Br a h n ”
当代陶 瓷 艺术 可 区分 为 以工 艺 美术 为主 体 的 陶
以下几幅 图例 中 , 我们可 以看到新 构成主义现象在 当
代学院吸收,作为了一种新 没计观
念, 运用于教学系统之 中。 由此 , 在欧洲乃至全球产生
了广泛 和深远的影 响 。直 到今 天 , 计与设计教 育 在设 领域 , 成依然 十分活 跃 , 广 泛应 用在平 面 、 构 被 立体 、 色彩 设计 之 中。因 为它 在表达 上具有组 织性强 、 达 表
者 而言 , 了需要 对 于构 成 的理 解 外 , 需 要 创作 者 除 还 对泥性 进行充 分 了解 与适 当驾驭 , 能达 到得 心应 手 才
与游 刃有余 。
全面和深入 。 他们以个性美学观表达艺术创作的目的
和 动机 , 在充 分 展现 个 性 的 同时 , 变 了陶瓷 文化 发 改 展 的方 向 , 展 示 了 中 国陶 瓷文 化 对 其它 文 化 巨大 一
图三就 均 是一种 同 中有 异 , 中有 同的 排 列 , 异 它在 单 体的形状 , 位置 , 大小 等方 面做 了小 小变动 , 形成 一种
艺 对社会文 化 发展 的认 汉与把 握 , 艺术观念 的理解 对 与 吸收 , 文 学 、 对 历史 等 各方面 的洞察 与体会 , 则更加
既有统一又有变化的丰富的视觉效果 , 从而避免了因 纯粹的重复而产生的单调感。当然 , 对于作品的创作
21 学院派 陶艺 占据 主流 , . 该创 作群 体 多半 都受 到过 包豪斯 的构 成体 系教 学的 影晌 当 代陶 艺直 N -十 世 纪八 十 年 代才 开 始在 中国 大地 上初步 萌芽并逐 渐形 成气 候 。 那是文 化开 放与 对 外交 流的增 加 , 促进 了 西方现 代艺术 对 中 国当代陶 瓷 文化 的影响 。人们思 维观 念 的不断 更新 , 促进 中国传 统陶 瓷艺术 向现 代陶 艺发 展 , 产生 了具 有新 艺术观 并 念的 陶艺家 。
院校 里的 陶艺 创 作 , : 如 中央 美术 学 院 、 清华 美 院 、 景 德 镇 陶瓷 学院 、中国 美 术 学院 等艺 术 院校 的 陶艺创 作 , 示了 当代陶艺 发展 的方 向 。 展 两厢 比较 , 学院派 陶
达 到视觉 形象 的秩 序 化 、 整齐 化 , 在 作 品 中形 成和 并 谐统一 , 给人造 成一种 富有 整体感 的视觉效 果 。 图一 ,
图 4邱红 《 》 粼
Fi. u Ho g “ i g 1 Qi n Sh mme ig r “ n
陶艺 的新构 成主 义面貌 。从构 成主 义 角度讲 , 秩序排
列来 源于生活 的重复 现象 , 它通 过恰 当 的排列方 式来
有 传统文 化 审美 的作 品 。 院派 陶艺主要 指各大艺术 学
的吸附能力。 当代陶艺家的群体绝大多数接受过包豪
斯 构成 主义教 学体 系 的影响 , 品中不少表现 了陶艺 作
创作 中的新 构成 主义思 想 。正 因为如 此 , 学院派 陶艺 代 表 了中国 当代陶 艺发 展的 方 向。
22 艺术创 作 多元化 的必然 要求 .
2 产 生 当代 陶 艺新 构 成 主 义 现 象的 文 化 背景
联系。
关键词 当代陶艺 , 新构成主义 , 现象 , 构成语言, 生活陶艺
中 图分 类号 :Q1 47 文 献标 识 码 : T 7 .4 A
其 它文化领 域 。例如 , 从传统 陶瓷 艺术向现代陶艺发
1 当代 陶 艺的新 构成 主 义现 象
构成, 最早 产生 于十九 世 纪 , 欧 洲工 业革 命背 在
第 3 卷第 4期 l 21 年 l 00 2月
《 瓷学报》 陶
J OURNAL F CERAM I O CS
Vo131 No. . . 4 De .2 1 c 00
文章 编 号 :00 2 7 (0 0 0- 5 5 0 10 — 28 2 1 )4 0 4 — 6
当代 陶艺 的新构成 主义现 象研 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