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的思考
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浅析

业 的会计准则为模板设计政府会计 的会计准则 。另一方面 是政 府主观意识不强 。 大多数的政府在进行政府会计 改革时不如企
三、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主要 内容
.
( 1 ) 建立公共部 门会计准 则体系 。建立政 府会 计准则体 系
业采用新会计准则 时有 动力。对 于政府而言 , 提供 的财务信 息 的 目的在于规范政府会计工作 , 使政府会 计信息有可 比性和有 从而提 高财务报 表的可读性 , 满足 政府财务 信息使用者 对政 府决策 的相 关性较弱 , 因此较少有 人关注 , 从而 产生 了政 用性 , 府财 务信 息需求不 强的假象。当然 , 在 改革过程 中得政治决策 的 需 求 。制 定 的会 计 准 则 要 从 简 单 到复 杂 , 逐 步 形 成 一 个 完 整 问题 、 思想 认识 问题 、 用款部门的阻力等 也是难 点。 二、 实行政府会计改革成功的基础
在 总体层次上 , 权 责发生制 能 的国家影响力。国家审计推动政府会 计改革 的优势有 以下三个 果为导 向的公告管理 改革潮流 ;
方面 : 一方 面是体制优 势, 国家审计和 政府会计 都是政府 的 内 提 供财务政府 可持续性 的完整信 息 ,为政府 受托责任 提供基 部部 门, 在 统一 的领 导下 , 运行环境 和最终 目标 都有 高度 的一 础 , 更好 的反 映政府政 策对 经济 的影响: 在组织层次上 , 权责 发 致性 , 这样 它们的沟通 就更频繁 , 就 更能知道政 府会计 的局 限 生 制 财 务 报 表 提 供 了 关 于 组 织 效 率 和 效 益 的 更 好 的度 量 和 评 减少欺诈和腐败的机会 。 性: 另一方面是专业优势 , 国家审计具有很高 的专业性 , 会计信 价, 息是 审计的基础 , 因此 国家 审计对政府会 计 比较 熟悉 , 知道现 行会计 的不足和未来 改革的方 向, 所 以能为政府会 计的改革提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探讨

对收入和 费用 的确认是 以款项 的实际收付为基准, 有科 目设置 少、 记录方式简单、 易掌握的优势, 但收付实现制也存 在反映 的 内容不准确 、 不全面, 不利于成本核算, 容易引发不合 理的收支 波动等问题。一些单位会计人 员为全 面反映所发生的业 务, 采
取 了 收付 实现 制 与 权 责 发 生 制混 用 的 现 象 , 这 又 违 反 了现 行 《 行
确各 位的性质, 还 需要相关部 门政策制定出保 证会计信息可 比性 、 统 一 性 的 标 准 。除 了相 关 制 度 的准 备 之 外 , 最 为重 要 的 两 点就是政府会计从业人 员的培 训和政府会 计软件的开发 。 我 国 现有的政府会计从业人员大多埘权责发生制基础. 卜 的会计业务 处理方法 了解 甚少 , 在 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依据政府会计 、 财 务报 告 的有关准则和制度对 关 人员进 行深 入的业务知识的培训, 提高其业务素质。财务 l 乜 算化 的今天 , 新软件的开发在发挥市 场 竞 争 机 制 的 前提 下 , 还要 保 证 丛 本标 准 的统 一 性 , 以利 于 全 图 财政信息系统的连接和操作 。改革 } I 还有最重要 一点就是考虑
政 事 业 单 位 中 过 快 地 推 行 权 责 发 生 制 会 计 计 量 基础 的 改革 , 难 免会在短期 内造成核算要求与业务核算能力之间的不匹配 ,甚 有 可能 会 因 基 层 财 务 人 员知 识 更 新 的 不 到 位 ,导致 行 政 事 业 单 位 财 经 秩 序 一 定 程 度 上 的混 乱 。 在 内涵和外 延上 , 我 随的事业单位与市场经济团家通常意 义 上的非政府组织或民间非营利组织 , 都存在着较大的区别 。 埘 于一 自收 自支、 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 , 由于其在性质和 核算要求 上与企业 近 , 应 该实行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 。但
关于推进中国政府会计改革的思考

会 计 报 告 是 会 计 核 算 的 最 后 一 个 环 节 , 是 解 除 会 计 改 革 的 思 路 是 : 体 规 划 , 易 后 难 , 点 突 破 , 它 总 先 重 逐 政 府 受 托 责 任 、 现 会 计 信 息 使 用 者 决 策 有 用 的 重 要 步 推 进 。 先 整 合 现 行 预 算 会 计 制 度 , 项 领 域 适 当 引 实 单
量 性 、 靠 性 、 关 性 的顺 序进 行确 认 。 可 相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算 基础 , 后研 究制定 统一 的政府 会计制 度 、 府会计 然 政
准 则 和 政 府 财 务 报 告 制 度 , 后 在 试 点 的 基 础 上 进 一 最
4 会计 报告 .
步 完 善 并 逐 步 推 开 。 娄 洪 ( 0 8) 出 , 进 我 国 政 府 20 指 推
政 府 会 计 改 革 采 取 渐 进 式 改 革 , 不 过 改 革 的 步 骤 及 会 计 纳 入 “ 账 ” 第 四 , 了 解 决 现 行 制 度 下 医 院 医 只 大 。 为 改革 的具 体 内容不 尽相 同 。
疗 和 药 品 收 支 不 配 比 、 本 核 算 体 系 不 健 全 、 研 教 学 成 科
1 . 医院会计改革
医 院作 为事 业单 位 中十分 重要 的一 个组 成 部分 ,
笔 者 认 为 应 以政 府 会 计 目标 为 出 发 点 , 善 政 府 其 会 计 制 度 有 自身 的 特 殊 性 , 此 医 院 会 计 制 度 的 改 完 因 财 务 报 告 体 系 。 继 续 保 留 资 产 负 债 表 、 算 执 行 情 况 革 也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具 备 不 同 于 其 他 组 织 的特 点 。 对 预 针 说 明 书 、 入 支 出 总 表 、 业 支 出 明 细 表 、 费 支 出 明 固 定 资 产 设 置 “ 计 折 旧”; 用 “ 理 费 用 ” 为 期 间 收 事 经 累 利 管 作
探讨权责发生制政府预算会计改革

财会研究
探讨权责发 生制 政府预算会计改革
临沂 市 兰 山 区财 政 局 邢 成 林
摘要: 近些年来, 随 着我 国 市场 经 济 体 制 的 深入 改 革, 以及 市 场机 制 的逐 渐 健 全 , 我 国政 府预 算 会 计 的 管 理制 度 也 在 不 断 完 善 。 对 于 政 府 公 共 资源 的 实际 存 量 与 长期 负债 状 况 。传 统 的 收 付 实 现 制 已无 法 全 面 反 映 出来 。因而 。 实施 政 府 预 算 会 计权 责发 生制 的 改 革 势在 必行 。下 文 不 仅 介 绍 了权 责 发 生 制 对政 府 预 算 会 计 改 革 的 作 用 . 同时 还 具 体介 绍 了 有 关政 府 会 计 改 革 的 建议 措 施 。 关键词: 政 府 预 算 会 计 权 责 发 生 制 改 革
刍议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有效对策

李 宏 仁 ( 内蒙 古 翁 牛特 旗 乌 丹 镇 人 民政 府
【 摘 要】 国 内外环境 的发展 变化 要 求政 府 亟 需推 进 会 计 体 系的 变革 。
0 2 4 5 0 0 )
二、 政 府 会 计 引入 权 责 发 生 制 的 影 响 因 素
1 、 政 府 利 益 相 关者 的信 息 需 求
所谓政府会计 是指以政府 整体 作为核 算对象 , 以货币计 量 为 主要 手段 , 用于确认 、 计量、 报告政 府在 实现其 职能 过程 中发生 的 经 济业务 并反 映政府受 托责任履 行情况 的会计 系统 , 其 主要 目的 是提供政府活 动及 其结果的会计信息 , 特征表现为公共性 、 非 营利 性、 财政性 和专用性 。我 国政府会计 由行政单位会计 、 财政总预 算 会计 和事业单位会 计构成 。 政 府 会 计 引 入 权 责 发 生 制 的 必 要 性
一
政府利益相关者之 间的信息需 求博弈 , 决定 了政府会 计信 息 披露的广度和深 度 , 一 定程度 上决 定 了权 责发 生制 引入 的程度 。 如果社会 公众 占据 政府会计 信息使用 的主导地位 , 那么就应 该也
有必要 引入权责发 生制 , 以监督和控 制政府在各 项活动方 面的经 费支 出; 若政 府会 计 目标是满足预算 收支合规性的信息需求 , 则应 该在现金收付实现制 的基础上 弓 l 人权责发生制 。我 国现 阶段的政
三、 政 府 会 计 引入 权 责 发 生 制 的有 效 对 策
供给与需求 之间的差距 , 以满足环境变化对政府会计 信息的要求 。
3 、 权 责发 生 制 自身的 优 势 力推 政 府 会 计 信 息 变革
政府会计基础改革有关问题的思考

《 经济师)09 ) 0 年第 6 2 期
政府会计基础 改革有 关 问题 的思考
●刘彦 霞
摘 要: 文章探 讨财政 改革对政府会 计的要 求, 针对我国现行政府会 计基础存在的 问题, 分析引入权责发生制的优 势, 就政府会计基础 改革有
关 问题 展 开 深 入 研 究 。
关键词 : 政府会计基础 弊端 权责发生制 中图分类号:806 F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 942 0 )6 18 0 1 4- 1 (090 — 3 — 2 0 4
优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政府采购制度 ; 国库集 中收付制度改革 , 财政收支实现 了规范管理 , 资金 使用效益也明显提高 ; 加强政府非税收人 管理 , 提高非税收入的管理水 平和效率 。公共财政改革的推进 的同时 , 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和政府执政 管理效率需要更准确地评价 , 使财政政策有效 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 原来 的预算会计会计基础 已不能适应新 的变化 , 引入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 已 成为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方 向。
量、 有效期进行核 对后 在入库单上签章 , 以药 剂科 负责人 复核 签章后将发票与入库 单 交财 务科 审核付款 。而财务科重点 审核供 货单位 发 票 是 否 规 范 , 库 手 续 是 否 齐全 , 额 是 否 入 金 准确 ,加成 率是否符合 国家规定等 。月末 , 应 核对 HI S药房核销 的药品 成本 与会计核算软 件 系统 的 药 品 收入 数 是 否 相 符 ; 库 药 品每 月 药 入库数额 与会 计核 算软件 系统应付账 款的相 关金额是否相符等 。 5库 存 物 资 的 内部 控 制 。医院 的库 存 物 资 . 种类繁 多, 用频率 高、 使 周转 速度快 , 从请 应 购、 审批 、 采购、 验收 、 付款 等方面加强 内部控 制, 降低 医院的运营成本 , 高经济效益。 月 提 末。应核 对 HI S库存物 资余额 与会计核算软 件 系统 的相 关 余额 是 否 相 符 。 6固定资产的 内部控制。 总务库房 、 . 医疗 器械库 房负责医院 固定资产的数量 与金 额管 理。 财务科 对固定资产 实行金额控 制。固定资 产 信 息 系 统 中 , 固定 资产 分 为 土地 、 屋 及 将 房 建筑物 、 通用设备 、 专用设备 、 交通 运输设备 、 电 气设 备 、 子 产 品 及 通 讯 设 备 、 器 仪 表 及 电 仪 其他设备 、 艺体育设备 、 书等 1 文 图 O个 类 别 。 每购入一台 固定资产, 由财产会计将该 固定 就 资产 卡 片 , 成 基 础 数 据 库 , 中部 分 信 息 自 形 其
权责发生制概念、挑战及思考

会计之友2021年第12期一、引言客观物质世界是什么样的?客观经济世界又是什么样的?第一个问题是一个哲学问题,但第二个问题,是值得思考的一个有趣话题。
可以推想,在人类发明温度计之前,人们只有热与冷的感知,但无法控制安全与危险的边界;在发明热流量计之前,住宅暖气只能按面积收费,但却无法控制热损问题;在发明尺子之后,人们可以不通过现场比较就能知道物体的通过性问题;在有了睡眠监测穿戴设备之后,人们更乐意通过它来反映睡眠质量高低;同理,在货币出现之前,人们只能通过以物易物这样的简单经济活动来满足自身需求。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人们对事物、世界的认知,由于技术手段的创新而变得更加深入。
或者说,许多的发明创造扩大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感知范围与程度。
德国哲学家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个命题即是此理。
如果将会计的功能定位于对经济活动的核算和监督,未免有点认识上的被动和站位不高,难以应对新经济和新技术环境带来的各种挑战。
笔者的问题是,会计在人类探索未知世界,尤其是未知价值世界中,该发挥一种什么样的积极作用近年来,会计边界得到了较大拓展。
从全球范围来说,对自然资源的会计核算,对山水林田湖生态系统的核算,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路径的有效探索;从对金融资产计提预期信用损失来说,我们已将权责发生制的应用程度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从我国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来看,全面实行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信息基础,也是财政现代化的信息基础。
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需要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以“大智移云”为代表的新技术环境大大拓展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感知程度,作为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在面对新的PEST (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尤其是技术环境影响时,其发展和应用的程度,直接决定了会计的边界。
对此,有必要进一步思考权责发生制的本意、内涵与面临的挑战,并对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的会计边界进行探讨。
论我国新一轮政府权责发生制会计改革

认 、 记 录 和核 算 ; 9 0年 代 初 , 澳 大 利 亚 扩 大 政 府 部 门
权 责 发 生 制 是 按 照 经 济 业 务 实 际 发 生 的 权 责 关 系 财 务 责 任 范 围 ,并 连 续 修 改 发 布 一 系 列 政 府 会 计 准
为标准 , 依 据应计制 来确定收 益 、 费 用 归 属 期 并 进 行 账 则 ①,开 始 由 下 而 上 逐 步 实 行 政 府 会 计 基 础 的 转 换 ;
9 8 4年 ,澳 大 利 亚 公 共 服 务 委 员 会 和 财 政 部 发 表 联 忽 视 对 固定 资 产 的 管 理 , 没 有 对 固定 资 产 计 提 折 旧 , 直 1
要 求在 各 政府 部 门实施 强 化财 务 管理 计划 , 接 影 响 到 费 用 核 算 的 完 整 性 。 由于 无 法 准 确 、 完 整计 合 公 报 , 算 费用 , 收 付 实 现 制 不 能 适 应 以 产 出 为 导 向 的绩 效 预 部 分 政 府 部 门 开 始 以 权 责 发 生 制 方 式 对 资 产 进 行 确
成 了 良好 的 示 范 效 应 。 澳 大 利 亚 率 先 效 仿 , 瑞典 、 意 结 果 的 责 任 , 有 利 于 促 进 全 面 的 绩 效 管 理 改 革 因此 , 随
各 国会 计 核 算 基 础 纷 纷 从 收 大利 、 美 国、 瑞 士等 先后 在 9 0年 代 实 行 。进 入 新 世 纪 着 绩 效 预 算 改 革 的推 进 , 后, 更 多 的 国 家 响 应 政 府 权 责 发 生 制 会 计 改 革 ,日本 付 实 现 制 转 向权 责 发 生 制 。
行 和对预算执 行结果 的总结 , 三者之 间紧密相 连 、 但 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我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的思考
摘要:在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政府会计的收付
实现制核算制度已经暴露出层层弊病,在世界政府会计核算基础改
革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会计也应该从自身情况出发,逐步推进修
正的权责发生制改革,以会计手段强化我国财政资金管理。
关键词:政府会计改革;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一、引言
来自2012年中新网北京12月13日的报道显示,2013年1月1
日我国将实施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新准则在1997年实施的《事
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的基础上修订了包括事业单位会计基本
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核算基础、一般确认计量原则等基
本事项。纵观新旧准则,我们可以发现,近几年来一直备受关注的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的改革问题并没有在新准则中有所突破,新
旧准则的规定仍然保持一致。由此,引发了对中国政府会计核算基
础从收付实现制到权责发生制改革的思考。笔者认为,政府会计的
会计核算基础改革,既是国际趋势,也是提高财政透明度、加强资
金监管的必然选择。
二、我国政府会计核算基础的现实情况
目前,会计核算基础分为两大类,即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它以本期款项的实际收付作为确认基础
而不考虑该项经济业务实质上是否发生;权责发生制,又称为应计
制原则,它以现金权利或义务的实际发生作为确认基础。
在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规定了我国政府会计核算除经
营性收支业务外,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而在2013年执行的新《事
业单位会计准则》中则规定除部分经济事项和业务,事业单位会计
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从新旧准则的对比中可以看到,新旧准
则对会计核算基础的规定基本一致,收付实现制仍是主基调。从
1997年到2013年,我国的政府会计在核算基础改革上都处在停滞
不前的状态,从这一点上看,要真正建议科学合理的政府会计体系,
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政府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存在的缺陷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会计都实行收付实现制。从历史沿革来看,
在政府会计发展初期,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不高,财务人员整体业务
素质较低,理解权责发生制具有较大难度,倘若强行运行权责发生
制体系,必会产生高额的运营管理成本。而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核
算基础具有操作简单、便于理解的优越性,因此,历史选择了收付
实现制。对于这个历史的选择,我们应该客观地承认其功劳,但同
时也应该看到在现发展阶段收付实现制暴露出的层层弊病。
(一)不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从收付实现制的定义可以看出,收付实现制无法充分反映应收
应付款项,支出不能与收入匹配;同时,收付实现制不核算资本的
损耗,不区分资本性支出与费用性支出。如购建固定资产时直接将
所有费用作为支出列示,这使得政府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政府所
拥有的经济资源,会计信息失真。
(二)无法真实反映债务信息
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导致现行政府会计体系以控制现
金为重点,忽视了其他影响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的相关因素,然
而我国各级政府现存的大量债务信息并没有在政府会计中得到及
时反映,如当年应发未发的工资、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隐性缺口及
地方政府为企业贷款担保产生的或有负债等。财务风险高居不下,
政府整体债务情况无法得到真实反映,债务管理也无从谈起。
(三)忽视政府的管理受托责任。
在收付实现制下,受托责任局限于现金使用,忽视了政府管理
资产和负债的受托责任。我国目前主要根据预算科目的设置反映预
算资金的投入情况,而没有对预算拨款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于是,
支出使用者只对资金的投入负责而没有动力对投入后的资产与新
增的负债进行精心管理,从而无法对政府活动成本进行准确核算。
值得注意的是,完全的权责发生制与完全的收付实现制并非是
截然相反的两种选择,它们作为不同的会计核算基础,既有自身的
优越性,也有相对性的局限性。收付实现制同样具有权责发生制不
可比拟的优点,它很好地揭示了会计主体的现金流状况,这也正是
世界各国政府会计报表体系中都包含以收付实现制为编制基础的
现金流量表的重要原因。
四、改革建议
我们在呼吁核算基础改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在牵一发而动全
身的庞大国家财务体系下,要实现从收付实现制到权责发生制的突
变既不现实也不合理。本着温和改革、循序渐进的原则,笔者认为,
首先要在改革之前,做好铺垫工作,推行修正的收付实现制,在顺
利度过改革过渡期后,正式推行修正的权责发生制。
首先,开展一系列基础准备工作。在引入新的核算基础时,必
须建立与之相应的政府绩效评价新体系,同时培养对口的财务人
才,制定科学适当的政府会计准则来规范政府会计核算。
其次,由收付实现制过渡为修正的收付实现制,即仍以收付实
现制为主,只是在现有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适度引入权责发生制来
对部分项目进行核算。其中的部分项目主要是指在会计确认期内已
经发生但很可能在以后期间才会收付现金的部分事项,如应付借
款、员工养老金等亟待改革的项目。
最后,仅在小范围内按收付实现制基础进行会计核算,开始全
面推进权责发生制,使我国政府会计核算体系正式转为修正的权责
发生制。
五、结语
每一项改革的进行,都是一次利益边界的重新划分,也就注定
了每一次变革都是一段时间和精力充分交织的过程。没有一蹴而就
的改革,改革本身就是一次次重复的博弈。20 世纪80年代末,新
西兰对政府会计确认基础的改革 掀起一场世界范围内的政府会计
核算基础改革大浪潮,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美国等也紧随新
西兰的脚步,开始了政府会计核算基础的改革。相信在国际改革大
背景下,中国政府会计也将成功引入修正的权责发生制,以会计手
段来强化我国的财政资金管理。(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
院)
参考文献:
[1]邬励军,吴昊华.政府会计改革——论权责发生制的引入[j]
会计之友,2013,(01)
[2]马瑛.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会计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
2013,(01)
[3]陈敏,沈俊玲,肖海英,陈菁菁.对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的解读与思考[j].会计之友,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