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数学》2004年总目次

合集下载

20世纪中国中学数学课程的发展(一)(1901—1949)

20世纪中国中学数学课程的发展(一)(1901—1949)

20世纪中国中学数学课程的发展(一)(1901—1949)(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吕世虎)本文拟从课程文本(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发展变化的视角对20世纪中国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做一个梳理,为思考中国数学教育发展历史提供一些思路。

中国的学校数学教育始于1902年。

为了对20世纪中国中学数学课程的历史渊源有比较完整的认识,首先对1902年之前40年数学课程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因此,这里把1862—1901作为一个阶段来考虑。

20世纪前半期(1901—1949)中国中学数学课程的发展阶段从时间上大体可以作如下划分:1、1901年至1911年。

一般教育史上称为清末初订学制的时期;2、中华民国建立后的1912年到1922年。

这段时间中国实行中学4年制,也称为中学4年制时期;3、1923年至1928年。

这段时间中国中学实行的是6年制,此期颁布了比较完整的课程纲要和学科课程纲要,这段时期也称课程纲要时期;4、1929年至1949年。

这段时间中国中学仍然实行的是6年制,此期颁布了系统的课程标准,这段时期也称为课程标准时期;首先,对于1902年之前40年的数学课程作一个简单回顾。

中国兴办学堂始于1862年(清朝同治元年)。

当时办的学堂有多种类型,如,专门学堂、普通学堂等。

专门学堂培养的是翻译人员或者军事人员等等,开设一些语言、技术、数学等课程。

普通学堂包括大学堂、中学堂、小学堂等,相当于现在的普通教育。

普通学堂不同程度的设置数学课。

当时,没有关于整个教育系统和教育宗旨的规定,更没有关于数学课程要教授的科目以及数学教学的要求的规定。

这一时期使用的数学教科书主要是中国三种古本数学书(《算经十书》、《数理精蕴》、《几何原本》)和美国传教士翻译六本数学书(《笔算数学》、《代数备旨》、《形学备旨》、《八线备旨》、《代形合参》、《代微积拾级》)。

美国传教士翻译六本数学书的内容包括算术、代数、几何、三角、解析几何和微积分等,这些内容分别在不同的学堂教授,但是各学堂教授什么内容是比较随意的。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数学(2001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数学(2001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数出版的图书
01 内容简介
03 推荐
目录
02 图书目录 04 目录
基本信息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数学(第1册)(财经类)》根据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 纲(试行)》的教学要求编写。教材体现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按照“加强基础,注重 能力,突出应用,增加弹性,适度更新,兼顾体系”的原则编写。全套教材分为三册出版,每册教材均配有教学 参考书和习题册。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数学(第1册)(财经类)》为第一册,主要内容包括: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 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的极限。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管理类专业,也可 作为其他专业的教学用书。
图书目录
图书目录
第一章集合与逻辑用语 1-1集合的概念 1-2集合的运算 1-3逻辑用语 本章小结 复习题一 阅读材料(一) 第二章不等式 2-1不等式的性质 2-2不等式的解集 本章小结
目录
目录
第八章平面解析几何 一曲线与方程 二直线方程 三圆的方程 四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一) 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二) 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三) 五极坐标 六综合练习 第九章立体几何 一平面的基本性质
谢谢观看
推荐
推荐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数学练习册(第2册)(基础版)》是根据2002年秋季开始使用的人教版中等职 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数学(基础版)第二册编写的学生练习册,现在各级各类高等学校招生都要测试数学,一些 单位和企业招聘员工时,也要进行数学能力测试,所以学好数学是每个同学展示自己智力水平和知识基础的重要 一面,是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取胜的保障,“多做练习”是学好数学的重要途径。

中等数学2012年总目次

中等数学2012年总目次

20 1 1 年四川初 中数学联赛决赛 (初二)
20 1 1 中国西部数学 奥林 匹克
(1
l
0 1 年高 中联赛加 试第 三题 的归纳法证 明 2
( 王建伟 11 12 )
20 1 1 年全 国高 中数学联 赛天津赛 区预赛 20 1 1 年全 国高中数学联赛辽 宁赛 区预赛 20 1 1 年全 国高中数学联赛福建赛 区预赛
专题写作
20 1 1 年北京市 中学生数学竞赛初赛 (高六 ) (2
20 1 1 年全 国高 中数学联赛 山东赛区预赛
(黄 全福 . 14 2 ) 20 1 1 年全 国高 中数学联赛湖北赛区预赛
(2
(2
一个与完全 四边形有关 的命题
一道平面几何题 的证 明及其 改进 正整数 的 T 结构
(谢 建伟 8 14 ) (陶平生 9 . 13 )
简证一道 I M O 预选题 (王建荣
毅 旭
2 x
人 勺 . , 且 了
, 少 . ,产/ 6 7
20 1 2 年四川省初 中数学 联赛决赛 (初二)
20 1 1 年全国高中数学联 赛河南 赛区预赛 (高二 )
( 俞辰捷 2
一道英 国竞赛题 的另解
再品佳题
0 1 年河北省高 中数学 竞赛 2 0 1 2 2 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 赛
(李世 臣 7 . 9 )
9一 2
10 .2


三角形内一点到三边距离 的一个关 系式
11 3 )
几何最值 问题
高中
(刘清泉
12 2 )
U 乙
一道伊 朗竞赛题探究 (沈 毅 7 . 11 ) 近年国内外与数表棋盘有关 的竞赛题
(瞿振 华 8 11)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资料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资料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资料MA 教育理论MA1 教育研究MA11 教育改革(教材改革及分析)MA111 教学计划MA112 课程标准·对《“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框架设想》的思考/李世杰、候万胜、吴卫国//《中学教研(数学)》2003.3第1页·《台湾国民中学数学课程标准》简介/佳声//《初中数学教与学》2003.4第38页·高中数学新课标有哪些重要变化/江西省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究组//《数学通报》2004.1第4页·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材的研究与编写/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委会//《数学通报》2004.6第3页·数学课程标准和新教学大纲中的选修课程比较/江雪萍//《数学通报》2004.7第9页·新课程标准与《中学数学教学论》教学应注意的几个变化/杨建辉//《数学通报》2004.9第4页·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分析/罗新兵、乔梓//《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4第1页·辨析:新课标理解途径的一种归结/郭其俊//《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8第22页MA113 中数发展·新大纲新理念新认识/徐永忠、王红兵//《中学数学研究》2003.1第15页·数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认识/匡继昌//《数学通报》2004.7第3页MA114 课程改革及论述·数学课程改革与教材编写——简论教材编写的恰当定位/郑毓信//《中学教研(数学)》2003.10第1页·课程改革中的数学教学研究问题/王光明//《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3第11页·有关中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与建设的一些思考/陈昌平//《数学教学》2003.6封二·关于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陈理//《数学通报》2004.5第2页·数学新课程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探讨/侯峻梅、李伯春、徐红萍//《数学通报》2004.5第7页·对北师大版课程教材的几点建议/束仁武//《数学通报》2004.5第30页·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韩明莲//《数学通报》2004.7第12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挑战竞争师生双赢——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改进课堂教学/黄安成//《数学通报》2004.8第10页·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认识与思考/江兴代//《中学数学教学》2004.2第3页·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的知识结构教学/王立强//《中学教研(数学)》2004.6第25页·审思数学课程改革/郑毓信//《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1~2第5页MA115 教改专论等·构建培养综合性人才的新课程/瞿少华//《数学通报》2003.3第9页·我国数学类专业的教育改革/姜伯驹、李忠等//《数学通报》2003.5封二·高考制度改革与优质教育(摘要)(附)韩国高考制度及数学试卷结构介绍/刘昌堃//《数学教学》2003.1第17页·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之之实践与理论思考/郑毓信//《中学教研(数学)》2004.7第1页·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之实践与理论思考(续)/郑毓信//《中学教研(数学)》2004.8第1页MA12 教学研究MA121 教学理论·主体·参与·创新/徐新民//《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第1页·立体几何入门要学数学方法/汤希龙//《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第11页·三角变换中应注意的两个原则/金良//《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第9页·实施分层教学提高学生素质/李孟编//《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3第3页·巧变·妙解·活用·深挖——一道例题的研究性学习/朱峰//《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4第3页·加强数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沈红娟//《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5第4页·谈谈概率的教学/袁桐、陈晓红//《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7第1页·教学过程中的研究性学习/凌定海//《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7第2页·数学教学要强化数学意识——从2003年高考试题谈起/何忠贤//《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9第1页·数学学习中的反思——关于新课程背景下数学学习的思考/郭其俊//《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2第9页·“读、讲、评、伸、练”王字教学法/王瑞栋//《中学数学研究》2003.1第18页·构建知识探究过程培养探究创新能力/江金彪//《数学通报》2003.1第17页·数学总复习的目的任务、功能、特点和教学原则的探究/王富英//《数学通报》2003.2第14页·运用抽象度分析法进行高三数学复习的尝试/钱铭//《数学通报》2003.2第17页·在数学学科中恰当选定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何棋//《数学通报》2003.2第21页·浅谈建构观下的课堂例题设计/潘青//《数学通报》2003.3第13页·对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反思/连春兴、王霞//《数学通报》2003.4第10页·数学探究性教学的基本类型及其教学实践/吴国建//《数学通报》2003.4第24页·从几个案例浅谈研究性学习的探索/杨飞//《中学数学教学》2003.1第5页·中学数学课堂内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楼关浪//《中学数学教学》2003.第8页·用矛盾观点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李荣民//《中数生数理化》2003.1第6页·中学数学课堂内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楼关浪//《中学数学教学》2003.1第8页·学生数学思维的常见障碍/顾定安//《中学数学教学》2003.1第21页·数学创新的课堂教学建构观/李倩文//《中学数学教学》2003.1第41页·数学形式与结构特征引导下的原型启发/潘林源//《中学数学教学》2003.2第3页·浅谈《数学课程标准》对当前教与学的新导向/周玉琦、丁明忠//《数学通讯》2003.3第3页·有关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问题/王光明、胡庆玲//《数学通讯》2003.5第6页·浅谈课堂布白的艺术/王学青//《数学通讯》2003.9第1页·例谈探索性问题的解题策略/张清芳、袁明豪//《数学通讯》2003.9第15页·研究性学习及基本特征/龙开奋//《数学通讯》2003.17第2页·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no)方法/魏志平//《数学通讯》2003.19第1页·例说“主体探究与达标”/庄科、张月极//《数学通讯》2003.23第1页·数学认知策略教学的探索/徐光考、朱学燕//《数学通报》2003.5第13页·数学教学环节间的衔接及其设计/李平龙//《数学通报》2003.6第10页·数学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案例剖析/潘巧明//《数学通报》2003.8第3页·浅谈隐含条件的思维价值/王志//《数学通报》2003.8第16页·数学开放题及其教学/黄根初//《数学通报》2003.10第7页·数学教学模式的选择与活运用/曹一鸣//《中学教研(数学)》2003.1第1页·“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郝澎//《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1~2第13页·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教学问答/蔡上鹤//《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3第4页·谈数学教学中的元认知提问/徐伯华//《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3第6页·数学课程标准与数学能力培养/熊丙章、黄翔//《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4第1页·基于网络环境的数学住处素养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汪国华//《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6第4页·中考前需做的准备/曾进、张伟//《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6第57页·几个问题尚待完善——试题:清新的视觉,鲜活的素材/巩平文、把光红、张永超、王玉梅、张俊、张惠荣//《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8第37页·问题从何而来?——引导学生设计问题的开放式教学研究/崔萍、符永平//《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10第13页·变式教学研究/鲍建生、黄荣金、易凌峰、顾冷沅//《数学教学》2003.1第11页·传统数学题的情景性改造/薛党鹏//《数学教学》2003.6第8页·寻求数学教学中的情景“支撑”/周学祁、钱春林//《数学教学》2003.7第2页·数学教育研究的社会转向/郑毓信//《数学教学》2003.12第5页·浅析数学选择题的教学功能/王军//《初中数学教与学》2003.7第3页·听课教师的角色转换/廖泽春//《数学通报》2004.1第23页·新课程理念下的“双基”教学/钱珮玲//《数学通报》2004.4第3页·基于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对数函数概念的引入教学/陈柏良//《数学通报》2004.4第22页·用新课标理念设计一堂课的教学/陶维林//《数学通报》2004.8第13页·中学数学教学方式改革的理发思考与课堂实践/丁益祥//《数学通报》2004.8第20页·试论数学“探究性学习”教学的基本过程/郭要红//《中学数学教学》2004.1第1页·谈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设疑的时机/孙伟奇//《中学数学教学》2004.1第6页·如何设计“数学探究式学案”蔡晓文、吕成荣///《中学数学教学》2004.1第8页·从一节课的设计谈新课标理念的实施/薛正华//《中学数学教学》2004.1第42页·以创新意识探究新教材的教学/刘定勇//《中学数学教学》2004.1第45页·习题课教学中师生互动带来的“意外”收获/王军//《中学数学教学》2004.2第44页·谈数学教学中开放探索问题的设计/沈志刚//《中学数学教学》2004.4第3页·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信息化数学教学模式/陈华庆//《数学通讯》2004.3第1页·一种可资借鉴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陈柏良//《数学通讯》2004.3第4页·数学学科探究学习的特征及其指导策略/宁连华//《数学通讯》2004.7第3页·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创新潜能/郑日锋//《中学教研(数学)》2004.7第9页·头脑风暴法——一种值得借鉴的数学教研活动方式/丁华元//《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1~2第25页·案例方法在数学教育研究中的运用/王林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4第19页·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单国炎//《初中数学教与学》2004.4第1页·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择原则初探/颜建华//《高中数学教与学》2004.9第1页·谈创新教育下数学习题课的艺术构成/曹凤东、刘洋//《高中数理化》2004.5第14页·变式教学——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模式/谢全苗、刘淑珍//《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10第4页·简论数学教学的“过程化”/冯斌//《数学通报》2004.10第14页MA122 数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心理)·数列中的数学思想/丁赛军//《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1第10页·数列问题中重要的数学思想/李相普//《中数生数理化》2003.11第27页·解题教学应渗透数学思想/曹夏清//《中学数学研究》2003.8第13页·例谈解题中的对立思想/刘巨新//《中学教研(数学)》2003.3第30页·以动求活以活促思/韩子荣//《中学教研(数学)》2003.3第33页·波利亚数学教育思想研究综述/陈汉君、时丽霞、王信林//《数学通讯》2004.9第1页·不等式问题中的数学思想/田宝运//《中学数学研究》2004.1第16页·中考试题中蕴涵的数学思想/邱金龙//《中学数学研究》2004.2封二·代数式求值问题中的数学思想/谢丽珠//《初中数学教与学》2004.3第15页·重视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运用/施伟琛、盛陆飞//《初中数学教与学》2004.5第5页·数学解题中要重视的几种数学思想/林福茂//《中学生数理化》2004.1第14页·统计初步中的数学思想/毕保洪、毕燕//《初中数学教与学》2004.10第9页MA123 解题教学等MA123.1 代数·利用函数性质解抽象函数问题/王秀奎、王永强//《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第14页·巧解数列题/沈卫忠//《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第16页·不等式应用问题分类解析/张贤梁//《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2第9页·奇函数的一个性质与“希望杯”赛题/许锐军//《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2第16页·解二次函数综合问题的思想方法/杨浦斌//《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2第27页·排列组合学习中的常用方法与技巧/陈星春//《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3第23页·最值问题中的几何方法/李德才//《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3第26页·顺水推舟适当渗透拓展/杨利刚//《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2第18页·解应用题三字诀/李武学//《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4第6页·分析法在数学归纳法中的妙用/李国梅//《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4第13页·从一道高考题谈起/卜照泽//《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5第18页·近几年高考题有关周期函数内容的三个特点/李缨梅//《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6第9页·数列应用题分类例析/许少华//《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6第12页·待定系数法求四类函数最值/聂文喜//《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6第19页·例说向量的广泛应用/樊文联//《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6第24页·用判别式法解题的注意点/尹述喜//《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6第30页·“不动点”问题的解题思路/王勇//《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9第12页·恒成立问题的解题策略/陆权一//《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9第15页·代换法证明的不等式/严东//《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9第17页·数列综合题的常见题型及解法/沈志刚//《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9第22页·数列探索性问题的求解策略/王荣峰//《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0第11页·小议代数综合题的解题策略/杨浦斌//《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0第13页·你会“一分为二”吗?/程玉平//《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0第16页·例谈数列极限应用题/郑传枝//《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0第19页·例析抽象函数问题的求解策略/贺明荣//《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1第12页·逆用等比数列各项和证一类分式不等式/张黎庆//《数学通报》2003.1第36页·例说通过联想类比开发数学问题/刘小满//《数学通报》2003.2第27页·一道不等式的证明及推广/黄言勤//《数学通报》2003.3第34页·一类函数值域题的几种解法/张征海//《中数生数理化》2003.3第13页·极值原理与恒成立问题/王连笑//《中数生数理化》2003.3第16页·多题一解启迪思维/赵强等//《中数生数理化》2003.4第24页·离散型随机变量解题要点例析/杨新兰//《中数生数理化》2003.7-8第21页·变量代数法在抽象函数题中的应用/陈永箴//《中数生数理化》2003.7-8第24页·分段函数常见类型及解法/赵春祥//《中数生数理化》2003.9第15页·判断抽象函数单调性的两种技巧/姚祥尹//《中数生数理化》2003.9第24页·抽象函数题的解题思路/段全庆等//《中数生数理化》2003.10第20页·用函数思想求解数列问题/夏锦府//《中数生数理化》2003.12第20页·构造方差求最值/周以宏//《中学数学教学》2003.1第30页·一类线性约束条件下目标函数最值的求法/尚蕾//《中学数学教学》2003.3第28页·构造向量巧证不等式/张朝军//《中学数学教学》2003.3第32页·几类不容忽视的常见不等式解题错误/杨德新//《中学数学教学》2003.5第34页·一个等式的解题功能初探/田发胜//《中学数学教学》2003.5第37页·谈三角代换解题/戚德江、张新全//《中学数学教学》2003.5第39页·排列组合题解法举例/朱卫华//《中学理科》2003.7第5页·构造向量巧解不等式问题/曾安雄、陈卫华//《中学理科》2003.8第11页·不等约束条件下二元函数最值问题的解法/刘南山//《数学通讯》2003.11第13页·等差数列的两个性质及其应用/阎硕//《数学通讯》2003.11第18页·差差数列的一个性质及其应用/方世跃//《数学通讯》2003.11第19页·例说运用函数思想解题/吕佐良//《中学数学研究》2003.5第24页·等差数列的一个性质及其应用/杨应亮//《中学数学研究》2003.6第22页·解抽象函数问题的几种模型/王秀奎、李坤//《中学数学研究》2003.6第23页·有关反函数的解题技巧/肖泰来//《中学数学研究》2003.6第28页·浅谈以等式为条件的抽象函数问题/杨桂荣//《中学数学研究》2003.7第18页·构造函数求参数(或变量)的范围/周以宏//《中学数学研究》2003.7第20页·含绝对值的函数的多向处理思想/陈金跃//《中学数学研究》2003.9第32页·用构造法证明不等式/钟焕清//《数学通报》2003.12第30页·二次根式中常见的几种问题/张爱华//《初中数学教与学》2003.8第7页·巧用构造法证不等式/齐如意//《数学通报》2004.1第26页·几何图形在代数解题中的应用/蔡惠萍//《数学通报》2004.3第20页·关于一道数学问题的研究性学习/孙建斌、黄宝玲//《数学通报》2004.6第33页·一个排列组合问题的模型构建/彭海燕//《数学通报》2004.7第36页·利用不定方程解一类排列组合问题/蒋彩荣//《数学通报》2004.8第36页·构造一元二次方程求解一类最值赛题/曹军//《中学数学教学》2004.1第24页·函数思想——解决规律型探索题的一把金钥匙/俞凯、郑飞海//《中学数学教学》2004.1第26页·解决三角函数的有效方法——三看分析法/李志刚、李彦玲//《数学通讯》2004.9第25页·一道典型条件最值题的探究性学习/孙建斌//《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9第28页·根式条件下代数式求值十二招/马祥吉、石少玉//《初中数学教与学》2004.4第5页·例谈困扰思路的项数问题/王辉//《高中数学教与学》2004.4第17页·三角函数最值的求法/范玉明、张光菊//《高中数学教与学》2004.4第19页·抽象函数常见题型例析/秦振//《高中数学教与学》2004.5第18页·函数与方程思想应用面面观/严碧友//《中学生数理化》2004.3第19页·数列中项的变换/王重阳等//《中学生数理化》2004.5第9页·函数值域的若干求法/刘允忠//《中学生数理化》2004.7-8第31页·浅谈求函数解析式的类型/陈晓风//《中学生数理化》2004.7-8第49页·利用构造法求三角函数/王景超//《中学生数理化》2004.9第14页·条件不等式证明的五种分析策略/陈千勇//《中学生数理化》2004.10第14页·利用定比分点证明不等式/牛保林//《中学生数理化》2004.10第15页·换元法在解题中的简单应用/韦云燕//《中学生数理化》2004.10第24页 MA123.2 平面三角·例谈三角解题的切入点/曾经//《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5第6页·选用合适的三角函数/罗建宇//《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5第8页·解三角问题的一个重要策略/陈永明//《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5第0页·求三角函数最值的几种方法/孙秀河//《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6第28页·求解三角函数问题时注意数学思想的运用/包水耿//《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7第4页·构造单位圆,巧解三角题/朱明辉//《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0第18页·一道全国对外联招题的几种解法/张卓//《中学数学研究》2003.1第24页·三角运算中的常值代换/王向群//《中数生数理化》2003.3第9页·等价变形是关键/徐照武//《中数生数理化》2003.3第18页·三角形中的等比等差数列问题/严承利//《中数生数理化》2003.4第12页·运用整体思想处理三角问题/刘万蒲等//《中数生数理化》2003.4第15页·三角函数的三“性”/曹海涛//《中数生数理化》2003.4第24页·三角变形的策略/蒋智东等//《中数生数理化》2003.7-8第14页·构造图形解三角题/魏圣玮//《中数生数理化》2003.9第23页·例谈利用方程思想解三角函数题/袁拥军//《中学数学教学》2003.3第29页·利用向量解代数三角问题/付伦传、金铨//《中学数学教学》2003.5第36页·一类三角不等式的通用证法/房元霞、周金峰//《数学通报》2003.12第28页MA123.3 平面几何·共线向量在平面几何中的某些应用/徐明满//《中学数学教学》2003.4第37页·三角形面积比一个定理的浅显证明/郭兴甫//《中学数学教学》2003.4第40页·实验猜想,向量证明/黄臻峰//《中学数学研究》2003.5第17页·一个内涵丰富的几何定理的应用程序/李道生//《中学数学研究》2003.5第23页·关于圆外切闭折线的几个不等式/曾建国、廖华生//《数学通报》2003.5第39页 MA123.4 立体几何·活用“共线”、“共面”的充要条件/袁桐、杨如刚//《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第22页·立几中的“折”与“展”/王云寿//《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2第14页·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解立体几何题/张传法、李霞//《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5第20页·注意中点的作用/林明成//《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5第12页·向量——求空间距离的有力工具/俞汉林//《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6第15页·运用类比法巧解立体几何题/林爱群//《中数生数理化》2003.3第12页·一题多法各显其妙/尹承利//《中数生数理化》2003.4第18页·立体几何中取值范围问题导析/王勇//《中数生数理化》2003.7-8第17页·一道考试题的几种解法/李清喜//《中数生数理化》2003.12第22页·注意立体几何中的多解情况/杨浩亮//《中数生数理化》2003.12第23页·应用均值不等式求圆锥体积的最大值/杨志明//《数学通讯》2003.11第17页·解决体积问题的“三招”/冯寅//《中学数学研究》2003.7第13页·空间向量在角和距离求解中的运用/周子君//《数学通报》2003.11第21页·巧练“四元素”、定式“三步曲”——记一种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作法/王增良//《数学教学》2003.5第27页·巧用“模型”妙解立几题/卢巧梅//《数学通报》2004.1第30页·异面直线距离的一种简便解法/张传伟、丁振年//《数学通报》2004.5第35页·用向量方法求空间角和距离/邹明//《数学通报》2004.5第36页·解答立体几何判断题的8个特效技巧/王志进、牟宝义//《高中数理化》2004.2第5页·类比思想应用一例——欧拉直线在空间的推广/陈先力、徐元根//《中学教研(数学)》2004.8第26页·空间“角”与“距离”的向量解法/储岩//《中学生数理化》2004.1第27页·例谈向量在立体几何中巧用/江伯南//《中学生数理化》2004.5第17页 MA123.5 平面解析几何·抓住不变量,求圆锥曲线的方程/杜炜//《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第20页·解析几何的两类对称问题/史建娣//《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3第18页·例说解析几何中求参数范围的几种方法/曹国弘//《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4第16页·向量数量积的一个性质的应用/庄瑞国//《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2第17页·你会“设而不求”吗?/李光裕//《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3第20页·一道高考数学题的推广/何鹏//《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5第24页·使用一高考试题的体会/王承宣//《数学通报》2003.1第26页·圆锥曲线是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解析证明/王申怀//《数学通报》2003.4第9页·利用等积变换求三棱锥体积的几种技巧/李桂春//《数学通报》2003.4第13页·抛物线焦点弦几个值得注意的性质/王国忠//《中数生数理化》2003.7-8第20页·怎样确定出曲线的范围/杨行保//《中数生数理化》2003.7-8第27页·对称点存在问题的几种解题思路/林德宽等//《中数生数理化》2003.7-8第42页·解析几何中参数取值范围求解策略/田宝运等//《中数生数理化》2003.7-8第45页·要重视参数的运用/刘祖希//《中数生数理化》2003.12第18页·巧用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解题/张同语//《中学数学教学》2003.2第21页·不求交点的技巧/田慧兰//《中学数学教学》2003.3第35页·巧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求动点轨迹方程/耿玉明//《数学通讯》2003.11第15页·焦点三角形的中线长定理与应用/玉邴图//《中学数学研究》2003.5第20页·双曲线定义的妙用/童加森、丁平//《中学数学研究》2003.5第21页·例谈解析几何中的减元策略/聂文喜//《中学数学研究》2003.7第26页·解析几何中参数取值范围问题求解策略/田宝运、牛本富//《中学数学研究》2003.9第26页·椭圆两个定义等价性的纯几何证明/左加//《数学通报》2003.5第35页·利用直线生成圆锥曲线解题/嵇国平//《数学通报》2003.5第36页·试论解析几何解题策略/闻杰//《数学通报》2003.7第23页·三点共线——打开思维通道的钥匙/尹述喜//《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5第38页·圆锥曲线中最值问题分类例析/许少华//《数学教学》2003.3第41页·在解析几何中“解三角形”/金保华//《数学通报》2004.3第18页·运动变化观点及极限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桂淑英//《数学通报》2004.3第24页·斜率在解题中的应用/朱胜强//《数学通报》2004.7第34页·圆锥曲线准线的几何作图/王芝平//《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4第30页·例说圆锥曲线定义的应用/李继等//《中学生数理化》2004.1第10页·解析几何中信息迁移题分类导析/王勇//《中学生数理化》2004.1第18页 MA123.6 微积分初步·浅谈导数的意义/陈冬良//《中学生数理化》2004.1第6页·例谈导数的应用/张莲真//《中学生数理化》2004.9第11页MA123.7 综合、复习、辅导·一道高考题的逆向思考方法/程国柱//《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第18页·浅议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张宪华//《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5第14页·例谈化归法在解题中的应用/李玉琪//《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6第17页·略谈应用问题的审题策略/毛仕理//《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6第21页·数学解题中的类比法/王建新//《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6第26页·一类“四色问题”的解法/肖剑//《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9第21页·例谈差异分析法在解题中的应用/王启东//《数学通报》2003.1第34页·用构造法巧解数学题/郭可根//《中数生数理化》2003.7-8第34页·考试前,最好记着它们……/宋吉//《中数生数理化》2003.7-8第38页·设“角”求解应用题/何勇、鲁芝珍//《中学数学教学》2003.3第30页·一道课本习题的有趣变形/李泽衣、郭祖权//《中学数学教学》2003.4第33页·一堂作业讲评课引发的探究性学习/郑日峰//《中学数学教学》2003.4第21页·数形结合巧解题/颜秀芬//《中学理科》2003.7第6页·解题教学中的目标意识/徐新民、汤希龙//《数学通讯》2003.11第11页·解题思维辩证谈/王芝平//《中学数学研究》2003.6第24页·“是否存在型”探索问题的解题策略/叶炼//《中学数学研究》2003.7第15页·审题思考与解题设计/何豪明//《中学数学研究》2003.8第32页·解几种避免分类讨论的常用策略/聂文喜//《中学数学研究》2003.10第28页·数学直觉与解题思路/周以宏//《数学通报》2003.5第30页·例析捕捉试题信息解题/张庆芬、孙令华//《数学通报》2003.5第32页·一堂解题教学课的实录与启发/曹文培、母向阳//《数学通报》2003.7第30页·用定比分点解题的常见类型/王辉、刘康宁//《数学通报》2003.7第31页·平面向量解题初探/龚运勤//《数学通报》2003.8第27页·思维发散多样解题/汪洋//《数学通报》2003.9第43页·解题分析与方法提炼——演算两次/罗增儒//《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5第31页·一类设计型问题的分析及探索/潘纯平//《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9第33页·善用向量工具提高解题能力/严国良//《数学教学》2003.3第30页·数学特殊情形的解题功能/梁彩红//《数学教学》2003.3第38页·关于复合命题的若干误区/刘德明//《数学教学》2003.3第45页·例谈解题教学中的反思调控/程国红//《数学教学》2003.11第16页·活用方法巧妙解题/游发全//《初中数学教与学》2003.8第4页·只有想得好才能解得巧/李再湘//《数学通报》2004.8第31页·如何寻找解数学题的突破口/张丰远//《高中数理化》2004.2第3页·极限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赵春祥//《数学通讯》2004.15第16页·利用线性规划思想解题/商俊宇//《数学通讯》2004.15第19页·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罗增儒、罗新兵//《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4第23页·数学设计型应用题解析/张继海//《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4第28页·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续)/罗增儒、罗新兵//《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5第页·参数范围问题的解题策略/陆逢波//《高中数学教与学》2004.4第14页·如何解综合梯度题/王晓军等//《中学生数理化》2004.3第7页·如何引导学生解题后多思善想/秦卫东、母建军//《数学通报》2004.10第20页MA13 教学评估MA131 教学效果·一题“多解”的产生过程——记一次习题课的真切感受/欧阳尚昭//《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7第31页MA132 经验总结·一道课本习题的再探讨——一次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胡振福//《中学教研(数学)》2003.8第19页·上海数学高考二十年/奚定华、陈嘉驹//《数学教学》2004.8第4页MA133 教学试验、实践·渗透式数学学习指导的研究与实验/任勇//《数学通报》2003.7第3页·中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王振中//《数学通讯》2003.11第5页·为数学打开一扇天窗,让学生插上智慧的翅膀——关于培养学生数学写作能力的实验研究/陈会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9第19页·注重数学与现实的沟通——上海高中新教材的尝试/袁震东、赵小平//《数学教学》2003.1第23页·关于复数的一次探究性教学活动/金兔//《数学教学》2003.1第31页·对考试方式“主体参与式”的尝试与探讨/张志淼//《数学通报》2004.3第15页·应用问题教学方法的一次尝试/陈大勇//《数学教学》2004.7第5页·生成式的数学概念教学——一次“众数、中位数”教学尝试/沈岱、曹治安、黄荣金//《中学教研(数学)》2004.3第4页。

2004年全国各地数学高考模拟试题集锦——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

2004年全国各地数学高考模拟试题集锦——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

2004年全国各地数学高考模拟试题集锦——第一章集合与
简易逻辑
佚名
【期刊名称】《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教师版》
【年(卷),期】2005(000)001
【总页数】3页(P51-5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一册(上)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简介
2.年年岁岁“卷”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2011年全国各地数学高考
试卷的特点透视和趋势分析3.巧借集合运算理解简易逻辑4.利用集合运算巧解简
易逻辑题5.2021年高考“集合、简易逻辑”经典问题聚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04年中考函数型综合题分析

04年中考函数型综合题分析

04年中考函数型综合题分析
罗永清
【期刊名称】《上海中学数学》
【年(卷),期】2005(000)004
【摘要】函数型综合题是历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和“亮点”.笔者对2004年全国30个省市的中考试题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每份试题中都有函数型综合题,分值平均占到12.11%左右,如:北京占7.3%,上海市占18.3%,黑龙江省、吉林省、陕西省都占8.3%等,黄冈市最高占22.5%.
【总页数】2页(P12-13)
【作者】罗永清
【作者单位】743300,甘肃省通渭县第二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
【相关文献】
1.2004年中考函数型综合题特点分析及解法探讨 [J], 罗永清
2.近年中考函数图象综合题解答分析 [J], 卢文
3.提炼解题模型,突破函数综合——以一道中考二次函数综合题为例 [J], 王玉荷;
4.二次函数综合题型探究——2018年中考试题题例分析 [J], 刘近涛;
5.从二次函数、相似的运动型综合题看中考考什么——2010年中考压轴题探析[J], 徐菊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合2004年高考命题趋势的一套详尽的数学模拟试卷——兼谈冲刺阶段的数学复习

结合2004年高考命题趋势的一套详尽的数学模拟试卷——兼谈冲刺阶段的数学复习

结合2004年高考命题趋势的一套详尽的数学模拟试卷——兼谈冲刺阶段的数学复习江苏王海平2004年高考全国大部分省市将统一采用新课程卷。

回顾2003年的数学高考试题,一个重大变化是试题内容的综合性明显加强,大部分试题在知识网络的交汇处命题,涉及多个知识点,跨越不同学科。

由此可以看出,2004试题内容会更加丰富,要求把握知识间的联系,要求对知识、方法、思想进行较大范围的迁移。

2004年高考数学命题的中心是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对能力的考查,考试命题有四个基本点:1.在基础中考能力,这主要体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

由于在基础中考能力,所以要注重解题的快法和巧法,注意思想方法的恰当使用,能在30分钟左右,完成全部的选择填空题,这是夺取高分的关键。

2.在综合中考能力,主要体现在后三道大题。

3.在应用中考能力,在选择填空中,会出现一、二道大众数学的题目,在大题中有一道应用题。

4.在新型题中考能力。

这“四考能力”,围绕着对中心就是考查数学思想。

我们从四个方面注重高考试题的新特点:1.客观题提高了思维深度在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中,一些需要使用逻辑推理、数形结合等思维方法的题目越来越多。

因此,在复习中要多练一些上述类型的题目,以提高解此类题的能力。

2.重视“做着别扭”的题型,在2003年的新课程卷中,出现了一些考生感到“做着别扭”的题目,这些题目均对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较高要求,平时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3.熟悉实际应用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新教材中的新应用题多达40余道。

其中,反复出现的题目有10处(指开篇与每章中都出现)。

对这些应用题应十分熟练地掌握它们的解法。

仔细想想,2003年河南卷的概率题不是和教材中的题目“很像”吗?4.关注新课程的新重点对比新老两种数学课本的教学内容,不难看出简易逻辑、平面向量、线性规划、空间向量、简单几何体中正多面体、概率与统计、极限、导数均为新内容,由2003年新课程卷不难看出,这部分内容已占有40%分值。

中学数学各类期刊杂志名录仅供参考

中学数学各类期刊杂志名录仅供参考

中学数学各类期刊杂志名录仅供参考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中学数学各类期刊杂志名录2014年7月江苏省泰州市民兴实验中学初中数学教研组汇编核心期刊:1.北师大的《数学通报》(月刊),2.陕西师范大学的《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旬刊),(上旬高中刊)、(中旬初中刊),(下旬学研刊)3.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数学教学》(月刊),4.天津师范大学的《中等数学》(月刊),(数学竞赛方面)5.天津师范大学的《数学教育学报》(双月刊),国家级期刊:1.中国教育学会(首师大)的《中小学数学》(旬刊),(上旬小学版)、(中旬初中版),(下旬高中版)2.武汉华中师大的《数学通讯》(高中版,无初中版),省级重要期刊:1.湖北大学的《中学数学》(半月刊),(上半月高中版、下半月初中版),2.苏州大学的《中学数学月刊》(月刊),3.浙江师范大学《中学教研》(数学)(月刊),4.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的《现代中小学教育》(月刊),5.上海师范大学的《上海中学数学》(月刊),6.福建师范大学的《福建中学数学》(月刊),7.扬州大学的《初中数学教与学》(月刊),省级及省级以上普通期刊:1.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的《数学学习与研究》(月刊),2.甘肃省西北师范大学的《数学教学研究》(月刊),3.广州华南师范大学的《中学数学研究》(半月刊),(上半月高中版、下半月初中版),3.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的《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双月刊),4.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的《数学教学通讯》(教师版月刊),5.安徽教育学院的《中学数学教学》(双月刊),6.内蒙古社科联主管,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的《课程教育研究》,7.哈尔滨师范大学的《数理化解题研究》(半月刊),8.哈尔滨师范大学的《数理化学习》(旬刊),9.山西太原师范学院的《教学与管理》(月刊),10.河南教育社的《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月刊),1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儿童中心的《中国校外教育》(旬刊),12.山西期刊协会的《新课程学习》(旬刊),13.天津市新蕾出版社的《中学生语数外》(教研版半月刊),14.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教育探索》(月刊),15.首都师范大学青年教育艺术研究会的《教育艺术》(月刊),16.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的《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杂志,(旬刊),17.中国残联、华夏出版社的《课外阅读》,(旬刊),18.成都日报报业集团的《时代教育》杂志,(半月刊),19.海南出版社的《教师》,(旬刊),20.河北教育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主办的《教育教学论坛》,(周刊),21.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中国教师》,(半月刊),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 年第 6 期
关于 2003 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第二题 (王景周 崔建英 6·13)
我为数学竞赛命题
从函数方程到初中联赛试题
(罗增儒 1·13)
同旁内角的计数 ———从具体到抽象 (罗增儒 3·14)
负数进入应用题
(罗增儒 5·15)
巧思妙解
好题与巧解
(解兴武 2·14)
巧思探求的过程 妙解本质的揭示
(方廷刚 2·9)
用三角代换解竞赛题
(齐文友 2·12)
含绝对值竞赛题的求解策略
(王启东 3·8)
数学竞赛中的计数问题
(费振鹏 3·11)
关于两道高中联赛题的背景研究 (刘培杰 4·8)
解数学竞赛题的局部调整策略 (郑日锋 4·10)
让向量进入竞赛数学
(邹 明 5·9)
一道全国初中竞赛题的解法研究 (江明芬 5·14)
48
中等数学
《中等数学》2004 年总目次
数学活动课程讲座
·初中·
几何计数问题 (下)
(罗增儒 1·3)
存在性问题
(李建泉 2·2)
好玩的平移
(周春荔 3·2)
构造法在初中数学竞赛中的应用
(王盛裕 4·2 ,5·2)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
(杨贵武 6·2)
·高中·
根轴的性质及应用
(沈文选 1·6)
学生习作
一道数学奥林匹克问题的思考 一道 IMO 试题的推广及简证 一个几何不等式的简证
短论集锦
(石文博 5·18) (程 俊 5·19) (崔振嵛 5·20)
简证一道国家集训队选拔考试题 (胡昱希 1·17) 边长为 1 ,2 ,3 , …的正方形铺砌问题 (吴振奎 1·17) 一个集组计数问题的简证 (王景周 崔建英 1·18)
∠BMS ∠AMS
=
BMsin AMsin
∠BMS ∠AMS
.
同理
,
AK KN
=
ACsin NCsin
∠ACK ∠NCK
,
NH HB
=
NDsin BDsin
∠∠BNDDHH.
易知 △PMA △PMB , △PAC △PDB ,
△PNC △PDN .
所以 ,ABMM
=
PM PA
,
AC BD
=
PA PD
PQ2 = PG2 + QG2 .
从而 , PE·PF - PQ2 = MG2 - QG2 = ( MG + QG) ( MG - QG) = QN·QM = QE·QF = ( PQ - PE) ( PF - PQ) = PQ·PF - PQ2 - PE·PF + PE·PQ. 于是 , PQ·PF + PE·PQ = 2 PE·PF.
———谈 2003 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第一题
(惠州人 2·15)
纵思横想 ———由形到数作推广 (罗增儒 4·13)
一道国家集训队选拔考试题的简证 (程 俊 4·17)
判别式的整体结构 : b2 - 4 ac = ( 2 ax + b) 2 (上)
(罗增儒 6·14)
一道白俄罗斯竞赛题的几何研究 (赵临龙 6·17)
数海拾贝
“平均”问题拾穗
(吴振奎 2·18)
一个猜子游戏双方的最佳获胜策略 (石赛英 5·21)
缤纷广角镜
非典阴影下的参赛之旅
(苏 淳 2·20)
竞赛之窗
第 29 届俄罗斯数学奥林匹克
(苏 淳 肖果能 1·19)
2001 —2002 年国内外数学竞赛题选解 (五)
(李建泉 娄姗姗 张 茗 1·26)
,
ND NC
=
PD PN
.
因为 ∠BMS = ∠NCK , ∠ACK = ∠BDH , ∠AMS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NDH ,
PM
=
PN
,所以
,
BS SA
·A K·NH KN HB
=
1
.
由塞瓦定理的逆定理知 AD 、BC、MN 相交于 Q ,
即点 Q 在弦 MN 上.
过 P 作 PG ⊥MN 于 G ,则
MG = NG , PM2 = PE·PF = PG2 + MG2 ,
2004 年 IMO 中国国家集训队选拔考试试题
(3·封底)
第 45 届 IMO 试题
(4·封底)
2004 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
(4·22)
2004 年四川省初中数学联赛
(4·25)
2004 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天津赛区初赛 (4·28)
2003 年北京市中学生数学竞赛 (初二复赛) (4·31)
2003 年 (宇振杯) 上海市初中数学竞赛
一道数学竞赛题的另解
(余凤冈 4·49)
关联三个三角形面积的一个命题 一道名题的对偶命题及引申 一个三角形不等式
(张 宁 6·18) (杨浦斌 6·18) (董 林 6·19)
专题写作
三角形的内接最大正三角形 (焦亚军 郭要红 4·18)
49
有关三角形极值点的两个命题 (王 璐 李纯毅 4·19)
解析三角法证明平面几何中的多圆问题
(茹双林 2·5)
裴蜀定理的应用
(胡生淼 3·5)
与二次函数性质有关的竞赛题
(余永安 4·4)
数学竞赛中的集合问题 分组数列及其应用
(韩保席 5·5) (蒋明斌 6·5)
命题与解题
2003 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题另解
(李建泉 整理 1·11)
用同一法证平面几何竞赛题
2003 年河北省初中数学创新与知识应用竞赛 (1·32)
2003 年太原市初中数学竞赛
(1·35)
2004 中国数学奥林匹克
(2·23)
2003 女子数学奥林匹克
(2·26)
2003 西部数学奥林匹克
(2·29)
2003 年湖南省高中数学竞赛
(2·31)
2003 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天津赛区初赛 (2·36)
Bokov 不等式的加强
(李永利 1·18)
一道 CMO 试题的简证
(王 勇 3·17)
关于筛法的几点思考
(王晓明 3·17)
一个几何不等式的加强
(张 宁 3·18)
对等周毕达哥拉斯三角形周长最小值问题的补注
对一道希腊竞赛题的探究 关于三角形面积的一个有趣结论
(曾令辉 3·18) (钟 诚 4·21) (沈 毅 4·21)
因此
,
1 PE
+
1 PF
=
2 PQ
.
本文作者还给出了另外一种证法 ,由于版面所
限 ,不再刊出.
(侯明辉 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教师进修学
校 ,114300)
编后语 :本刊 2004 年第 4 期推出的“数学奥林匹
克问题征解”中的问题已解决 。此题是第 44 届 IMO
预选题 (组合部分的第 6 题) ,刊登在本期第 29 页上 。
2004 年“TRULT 信利杯”全国初中数学竞赛 (3·19)
2003 年北京市中学生数学竞赛 (高一)
(3·22)
2003 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山东赛区预赛 (3·26)
2003 年安徽省高中数学竞赛 (初赛)
(3·30)
2003 美国数学奥林匹克
(3·33)
2003 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高中数学竞赛 (3·36)
运用函数单调性解竞赛题
(徐文兵 6·9)
图5
图6
证明 :如图 6 ,过 P 作圆的切线 PM 、PN , M 、N 为
切点 ,记 MN 和 AB 交于点 S , BN 和 AD 交于点 H , AN
和 BC 交于点 K. 则
BS = S △BMS = SA S △AMS
1 2 1 2
BM·MS sin AM·MS sin
2003 年重庆市初中数学竞赛
(5·34)
(4·33)
2003 年山东省“KLT 快灵通杯”初中数学竞赛 (4·35)
第 18 届江苏省初中数学竞赛 (初三)
(4·37)
第 45 届 IMO 试题解答
(5·22)
第 44 届 IMO 预选题解答
(李建泉 译 5·27 ,6·25)
2003 年上海市高中数学竞赛 (CASIO 杯)
(5·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