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病人的护理论文

合集下载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汇总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16例患者的资料,总结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结果:16例全部治愈出院。

结论: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合理应用抗生素。

【关键词】剖宫产;切口感染;无菌手套【中图分类号】r719.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111-01我院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二甲妇幼专科医院,近年来随着麻醉技术和外科手术的新进展,社会对母婴的重视,为保证母体健康及提高新生儿的成活质量,剖宫产率在我院有上升趋势。

剖宫产率的上升直接导致术后切口感染率的上升,在此,我们回顾性汇总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行剖宫产而发生切口感染的病例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希望尽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的痛苦和减少不必要的支出,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剖宫产分娩235例,有剖宫产手术适应症165例,年龄(29.82+7.23)岁,其中包括胎儿宫内窘迫78例占33.2%,头盆不称45例占19.1%,胎膜早破35例占14.9%,高龄产妇12例占5.1%,巨大胎儿10例占4.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8例占3.4%,另有择期手术产妇47例占20%,其中发生切口感染16人占6.8%。

2 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2.1 手术中的感染。

手术切口感染的关健是控制手术中的感染,因为绝大多数的术后伤口感染均可溯源于手术时刻,因此在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是控制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环节[1],资料证明[2];术中应用抗生素切口愈合均为甲级愈合,而术后用抗生素虽无伤口感染,但有乙级愈合,说明剖宫产术单次与3—5d用药没有明显差异,因为某一抗生素短时间用容易防止感染发生,而过长时间的预防性用抗生素会改变正常菌群,抑制敏感的细菌,造成耐药菌株容易在该地栖息[3]。

剖宫产论文剖宫产术后疤痕部位妊娠论文

剖宫产论文剖宫产术后疤痕部位妊娠论文

剖宫产论文剖宫产术后疤痕部位妊娠论文:剖宫产术后疤痕部位妊娠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探讨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辅助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妊娠(csp)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妊娠产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先行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后行扩刮宫术治疗。

对照组50例,先行甲氨蝶呤治疗后行刮宫术。

仔细观察并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产妇的治疗效果,并单独比较两组血β—hcg下降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术后显效3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包括显效和有效)为94%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具有较高的可比性。

1.2方法1.2.1治疗方法 :实验组先行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均由北京紫竹药品有限公司生产)后行扩刮宫术:予单次剂量 50 mg/m。

深部肌肉注射,另加米非司酮50 mg口服,2次/d共服3 d,如用药1周后血β-hcg下降<15 ,再重复用药1次,带符合手术适应症后后行常规扩刮宫术[2]。

对照组先行甲氨蝶呤治疗后行刮宫术,治疗方法和疗程同实验组。

对两组产妇术后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个月-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

1.2.2评分标准 :术后随访1月-2月,并对疗效结果进行统计。

统计采用本院指定的疗效判定标准,具体如下:①无效:治疗时术中出血较多,治疗后血β-hcg恢复正常值时间和住院时间较长;②有效:治疗时术中出血较少,治疗后血β-hcg恢复正常值时间和住院时间稍高于正常;③显效:治疗时术中基本无出血,治疗后血β-hcg恢复正常值时间和住院时间同相关报道的正常水平,其余各项监测指标亦恢复至正常。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检验水准定为p≤0.05,对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比较均采用χ 2检验。

2结果2.1两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术后显效3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包括显效和有效)为96%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一。

妇科护理论文参考范文

妇科护理论文参考范文

妇产科作为医院内的高风险科室之一,做好妇产科护理安全工作,对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有重要作用。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妇科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妇科护理论文范文一: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妇产科手术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上升,女性的压力也在逐渐上升。

妇产科手术能够解除患者的疾病,并且妇产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显著,良好地解除了患者的疾病。

但是患者在经过妇产科手术后,切口会伴有强烈的疼痛感,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现对本院妇产科收治的需行妇产科手术的240例妇产科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0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240例妇产科患者,应用信封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20例。

所有患者需符合以下标准:①患者均为成年女性。

②患者的年龄在80岁以下。

③患者是自愿参与研究。

对照组年龄29~58岁,平均年龄4476±441岁,其中行子宫切除术患者13例,行阴道手术8例,行剖宫产手术98例,行盆腔清扫手术1例。

实验组年龄30~59岁,平均年龄4557±448岁,其中行子宫切除术患者12例,行阴道手术8例,行剖宫产手术99例,行盆腔清扫手术1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评分越高焦虑程度越严重。

2运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质量评估表》评估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越高,护理质量越好。

3由参与治疗、护理的护士、医生共同评估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分为好、一般、差。

1.4统计学方法2.运用SA评分护理后,两组的HAMA评分均有所降低,研究组护理后的HAMA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更低,A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更低P<005。

这说明人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缓解妇产科患者的焦虑情绪。

结果还显示研究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这主要是人性化护理模式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得到有效提升。

临床路径在剖宫产病人围术期护理中应用论文

临床路径在剖宫产病人围术期护理中应用论文

临床路径在剖宫产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究临床路径在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对照组剖宫产围手术期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路径护理模式。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7.0±1.0)d、平均住院费用(2013.4±26.8)元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健康知识得分(95.1±6.3)及总满意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剖宫产围手术期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出院前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和比较。

1.2.1 临床路径患者入院后,评估患者基本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增减基础路径表上的内容,对患者进行入院宣教,从而使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环境,了解医生的技术水平、治疗方案、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及相关检查的目的、时间、费用、注意事项等,加强对患者饮食的指导,并向患者解释路径内容,从而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在最短时间为患者安排及完成相关的检查和术前准备工作,对患者进行的各项检查,要当天出检查报告单,各班护理人员根据整合后的路径表上的内容对患者认真的观察、护理和治疗,做好患者各阶段的教育工作,每完成路径表上的一项内容,就在相应栏内打“√”并签上执行护士姓名,护士长随时对每位患者的护理情况及治疗进展进行检查、指导和督促。

若患者出现异常情况而需要中断临床路径的,要及时为患者改用其他护理方案[3]。

1.2.2 效果评价主要调查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患者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等。

其中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是指对患者对手术方法、手术时间、麻醉方法、用药指导、注意事项及应对策略、乳房护理等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分,得分在90分以上者为优,得分在80-90分之间者为良,得分在60-79分之间者为中,得分低于60分者为差;满意程度分为不满意、一般、满意、十分满意4个级别,总满意率为满意和非常满意之和所占比例。

医用生物胶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论文

医用生物胶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论文

医用生物胶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医用生物蛋白胶在产科手术中的止血、促进伤口愈合、预防粘连的作用。

方法:观察组对7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关腹前应用医用生物胶10至20毫升喷洒腹膜及子宫切口创面和腹部切口,术后医用生物胶喷洒切口换药,对照组不使用医用生物胶,进行常规手术和换药。

观察两组术中渗血及切口愈合及腹腔粘连情况。

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术中出渗血明显少,且切口愈合时间短,术后3~6个月盆腔无粘连(p0.05)。

1.2方法观察组剖宫产手术患者关腹前应用医用生物胶10至20毫升喷洒腹膜及子宫切口创面和腹部切口,术后医用生物胶喷洒切口换药2~3次,对照组不使用医用生物胶,行常规手术和换药。

1.3临床观察观察术中手术创面渗血情况,术后切口有无渗出、红肿及皮下硬结等,愈合时间短,术后3~6个月门诊随访,询问是否存在肠粘连所引起的自觉症状,双合诊检查盆腔内有无压痛及盆腔包块形成,二次手术者观察粘连情况,腹膜无血管粘连为轻度,致密粘连伴丰富的血管分离困难为重度。

1.4 统计学方法粘连结果以百分比表示,对数据进行x2检验。

在spss统计软件进行两组均数t检验。

2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创面渗血很快停止,对照组创面渗血需用无菌纱布压迫或结扎、缝扎止血,严重者需静脉给予止血药物。

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瘢痕愈合时间10±1.2 天,对照组为13±1.6天,术后3~6个月门诊随访,观察组患者腹部柔软,双合诊检查盆腔内无压痛及粘连包块形成,无阵发性腹痛发作史。

对照组,8例有腹部阵发性疼痛不适,双合诊未扪及包块,但有盆腔增厚感。

观察组20例二次手术中探查患者腹腔粘连轻度4例(20%),重度0例;对照组20例患者中轻度10例(50%),重度8例(4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1.3 讨论剖宫产比较常见且棘手的并发症是术中出渗血、腹腔粘连及切口延期愈合,一方面是手术创伤导致的炎细胞和纤维渗出,很快即可形成腹腔内纤维性粘连,另一方面由于局部缺血,局部血管增生,纤维素性粘连而形成牢固的粘连带。

整体护理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论文

整体护理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论文

整体护理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252-01【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规范系统化的整体护理模式在促进产妇术后创口愈合、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防止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优势方法采取整体护理,综合产妇社会、生活、家庭、生理、精神等各方面因素,应用最合适的护理方案。

包括心理辅导、术前锻练、生理护理、术后镇痛护理及母乳喂养辅导等各个方面,且贯穿于产妇围手术期直至康复结果本组45例接受剖宫产术产妇经过整体护理后,44例产妇创口甲级愈合率97.8%,43例(95.6%)产妇术后成功进行母乳喂养,所有产妇未出现术后近期并发症,均恢复良好后出院结论系统规范的整体化护理为产妇安全平稳度过剖宫产手术并顺利康复提供了重要保障,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整体护理剖宫产质量作为产科最常见的手术,剖宫产近年来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而关于其近期及远期的并发症也逐渐受到重视。

而要减少剖宫产术的并发症,整个治疗过程中对于产妇的护理工作是极为重要的工作[1]。

术前充分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细致的心理疏导及无微不至的精心护理对产妇早日康复是极为重要的。

我院近年来对45例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实施了系统化的整体护理模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产妇45例,符合剖宫产指证[2],均接受剖宫产手术。

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6.8岁;初产妇30例,经产妇15例;孕周32-43周;新生儿重量1.3-5.8kg;试产失败后行剖宫产16例,因各方面因素直接接受剖宫产术29例。

2 护理方法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疏导一般随着预产期的临近,孕妇心理大多会发生一系列波动,焦躁不安、紧张害怕、过度恐惧等负性情感逐渐突显并达到高峰。

总结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对分娩的疼痛及即将到来的剖宫产术的恐惧。

②害怕术后要承受剧烈疼痛。

③担忧新生儿出生后的生命健康。

剖宫产术中护理体会论文

剖宫产术中护理体会论文

剖宫产术中的护理体会【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刨宫产术中常见护理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剖宫产术;胎儿;术中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293-02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剖宫产适应证的扩大,我国剖宫产率显著增高,因此,加强剖宫产术术中护理,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才能保证母儿安全。

现将我院256例剖宫产术术中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2011年7月~2011年10月,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256例。

其中年龄21岁~42岁,平均年龄28岁;初产妇203例,经产妇53例;足月产221例,早产26例,过期产9例;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3分1例,4分~8分8例,8分~10分247例;均行硬-腰联合麻醉,手术时间平均40min。

2 术中常见护理问题2.1 生理上的不适分娩时疼痛影响,消耗增加,产程较长的患者处于疲乏,劳累状态,无法与医护人员进行很好的交流[1] 。

2.2 恐惧患者多有紧张和焦虑情绪,精神负担很重,对手术缺乏正确认识,怕麻醉、怕疼痛,担心孩子发育是否良好,会不会有先天性疾病等。

进入手术室与亲人分离,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以及手术器械的碰撞声,仪器启动声,都会使患者产生恐惧感和孤独感 [2] 。

2.3 术中体温过低碘伏消毒时冷刺激、胎儿胎盘的娩出及羊水的排出、失血等使热能丢失;麻醉区域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散热增多[2];体腔开放、大量冷液体的输注等,均可造成患者体温过低。

2.4 新生儿窒息子宫切开至胎儿娩出间隔延长,新生儿娩出后仰卧俯屈位致羊水误吸[2];剖宫产娩出的新生儿,由于未受产道的挤压,其鼻咽部和肺内积存的液体难以排出,这些因素易致新生儿窒息。

2.5 术中恶心呕吐患者处于清醒状态,而且多数为急诊及饱腹情况下手术,所以发生恶心呕吐的几率相对较高,若不及时处理,则会发生误吸甚至呼吸骤停等危险[3]。

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论文

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论文

浅谈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196-01【摘要】:本文通过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以供临床护理工作参考。

方法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产妇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产妇在对照组产妇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

结论采用舒适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促进产妇睡眠,使其能够以最佳的状态迎接分娩,并在分娩后得到充分的休息。

【关键词】:舒适护理;剖宫产;护理干预随着剖宫产适应证的放宽,我国的剖宫产率正逐年上升,尽管患者多为择期手术,但是产妇仍然会伴有较为严重的焦虑和抑郁感[1-2]。

一旦产妇出现了严重的紧张情况,会降低胎盘的血流量,进而影响胎儿的供氧[3]。

此外,产妇的严重紧张状态,还会导致痛阈降低等,导致手术时间延长,手术后的并发症也会较多。

如何加强剖宫产手术的术中护理,使产妇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以减少产妇出血和降低合并感染,利于母婴安全,这是广大手术室护理人员关注的问题。

舒适护理是使人的心理、生理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缩短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

本院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急诊剖宫产产妇在手术期间采取了舒适护理模式,取得了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2012 年1 月至12 月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10例,产妇年龄19~38 岁,平均27. 75 岁。

在阴道试产过程中因出现对产妇及新生儿不利的因素而改为剖宫产的有82 例,因胎位胎盘异常、胎儿严重宫内窘迫、产妇合并有严重的躯体疾病不宜或产妇坚决要求剖宫产不愿阴道试产的有28 例。

110 例中择期手术11 例、急诊手术99例。

新生儿1min apgar 评分0~3分3例、8~10分107例。

行硬膜外腔持续阻滞麻醉21例、腰麻89 例。

2 方法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它是使人无论在生理- 心理- 社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剖宫产术后病人的护理心得
【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3783(2012)07-0187-01
【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的剖宫产手术后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865例剖宫产术后患者采用改良的护理流程,从感染发生
率和病人满意度和住院平均日与前两个月576例采取传统护理的患
者进行比较。结果:产后泌尿系感染、妇科感染发生率较前两个月
均明显下降,病人满意度较前半年度提高。结论:剖宫手术后病人
在术后得到规范的护理有利于产妇的恢复。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护理心得
目前剖宫产是产科最广泛使用的手术,对术式的要求以及围产
期的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术后产妇的良好护理能有效
减少并发症并缩短康复期,我院产科近半年通过改良护理流程和规
范护理环节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1年6月一12月共做剖宫产手术1441例,其中2011
年6月一8月576例采取传统护理模式,2011年9月一12月865
例采取改良护理模式,两组年龄26岁左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我们通过以下改良的护理措施的实施让产妇均得到了有效康复,保
障了母婴健康水平。
2. 护理
2.1 健康教育 我科根据剖宫产术后患者产褥期的特点,列
出健康教育的内容,实施分步骤进行健康教育。
2.1.1 目标:使患者掌握产褥期保健的相关知识。防止或减
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母子平安地度过产褥期。
2.1.2 内容[1]①预防产褥感染。剖宫产术后患者出血较多,
体质虚弱。术后伤口疼痛,患者不愿早活动,护士应耐心解释早下
地活动的意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伤口及会阴清洁。②坚
持母乳喂养[2]。剖官产术后患者伤口疼痛.由助产士到床边指导
喂奶。向产妇及家属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哺乳可以推迟排卵,有
利于避孕。③心理健康指导[3]。术后体质虚弱、疲劳、睡眠不足
等原因易使产妇产生焦虑心理.甚至发展为产后抑郁症。使每个产
妇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④饮食指导。剖宫产术后患者若营养
不良将影响伤口愈合和乳汁分泌,饮食应遵循流食一半流食一普食
的规律。⑤避孕知识指导。产褥期禁止同房。
2.2 病情观察及护理:
2. 2.1 一般情况及体征观察:产妇返回病房后,立即测血压、
脉博、呼吸体温,切口压沙袋以压迫止血。6h后取下,观察手术室
带回的输液管和导尿管是否通畅,观察尿量,嘱产妇平卧6—8h,
并注意保暖。次日取半卧位,鼓励多翻身。
2. 2.2 恶露观察: 剖宫时,子宫出血较多,应注意阴道出血
量,如发现阴道大量出血,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2. 2.3 伤口观察:产后第2天,伤口换下敷料,观察有无渗
血及肿胀,术后伤口换药2次,7天拆线,如术后体温高伴伤口疼
痛且出现红肿,可用75%乙醇沙布湿敷,2次/d,若数天后仍元
好转,红肿处有波动感,可确认有感染,要及时拆线引流,并给予
抗感染治疗。
2. 2.4 适当按摩子宫:帮助或指导产妇适当地按摩子宫,增强
子宫收缩。同时可以静脉滴注或口服子宫收缩剂。
2.3 饮食护理:术后饮食质量尤为重要。剖宫产产妇术后6小
时全身反应低下,应暂时禁食,若产妇确实口渴,可间隔一定时间
喂少量温水。术后6小时,可进食流食,逐步由进流质过度到半流
质,逐渐改为普食,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铁、易消化
饮食,加强营养,促进机体尽快恢复[5]。此外多摄取纤维素以促
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2.4 心理护理:剖宫产产妇易产生许多不良心理,做好剖宫产
孕产妇围手术期的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术后心理特征术后产妇往
往感到饥饿,这就增加了产妇的烦躁心理[4]。产妇产后面临许多
的压力,如身体心理及生理的改变,家庭关系的改变、经济需求增
加,这些压力常常导致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症[5]。护理人员应及时
告知产妇胎儿性别、发育情况同时鼓励产妇战胜疼痛,鼓励其家属
给予产妇足够的关心。
2. 5 尽早活动:术后48小时拨除尿管,特殊情况可酌情延长
时间,尿管拨除后鼓励患者自行排尿并下床活动,早下床多走动有
利于肠蠕动,促使排气,减轻腹胀,增进食欲.还可预防肠粘连及
静脉血栓形成以及肥胖患者的褥疮感染[6]。
2.6 自我护理及出院指导:产妇从产房回到病房后,专科护士
向产妇说明产后子宫复旧的过程及恶露的变化,嘱咐注意产褥期卫
生,有研究表明我们护理人员的正确指导对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和
预后都是有效的[7];
3. 结果:由于改良了护理流程、规范了护理措施,20011年较
前半年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缩短1.4天,泌尿系感染发病率同比下降
53%,产道感染发生率同比下降64%,病人满意度从2011年的前三
个月的88%上升到后三个月的99%。实现了产科护理的专业化流
程,工作效率得到切实提高。
4. 讨论:剖宫产毕竟是一个较大的手术,并发症也时有发生,
而术后密观察病情,通过制订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可
以有效防范护理缺陷。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细致、
周到的护理措施,能防止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轻产妇的痛
苦。减轻了精神负担,缩短了病程,提高了治愈率,使产妇顺利康
复。
参考文献
[1] 童宝琴,赵志妹.住院产妇剖宫产术后阶梯健康教育的
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6,2l(4):365—366.
[2] 朱燕飞,宁修芹,李泳.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3):1629—1630
[3] 张风珍,成琳.剖官产产妇的心理护理[j].家庭护士,
2007,5(5c):60.
[4] 刘海兰,田艳,剖宫产术后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
2009,3:101.
[5] 李桂荣.剖官产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指
南,2011,9(16):339-340
[6] 赵炳华.现代护理管理[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
社,2002:33—35.
[7] kenealy t, arroll b, kenealy h,etal. diabetes care:
practice nurse roles, attitudes and concerns. j adv nurs.
2004,48(1):68-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