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试题库

《古代汉语》试题库
《古代汉语》试题库

古代汉语试题库

一、填空题

1、《说文解字》由东汉_______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书。

2、清代阮元主编的《经籍籑诂》是专门收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字典。

3、清代纪昀主编的《四库全书总目》成书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书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部分类。

4、我国最早的分类学词典是________________。

5、《佩文韵府》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书,所收的词语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类的。

6、“衍文”简称“衍”,也叫“衍字”,指古籍中因传抄、刻印________的文字。

7、“脱文”简称“脱”,也叫“夺字”,指古籍中因传抄、刻印________的文字。

8、“曰,为,谓之”这三个古书注解术语的作用相同,它们不仅用来释义,并且用来分别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之间的细微差别。

9、古书注解术语“谓”后面的话往往用来说明前面词语所指的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物。

10、“貌、之貌”这两个古书注解术语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说明被释的词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的形容词。

11、古书注解术语“犹”往往用____________作注,或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古书注解术语“读为”和“读曰”一般是用本字来说明____________。

13、刻书中标明句读是从________开始的。

14、前人对古代文体分类,其中“诗词歌赋”是按________________来分的,“史传行状”是按________来分的,“书信赠序”是按________________来分的。

15、今人认为中国古代的文体,按照语言形式的不同可以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16、“史传文”,也有人叫做“历史散文”,主要有三种体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寓言是用________或________来说明某一哲理的一种文学形式。

18、所谓“原”,就是对一种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从根本上加以探索、考察。

19、铭是韵文,从作用上可以归于应用文,它的作用有二:一用于________,二用于________。

20、箴往往是________________的格言。

21、骈体文句法结构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22、骈体文用词的特点是________和________。

2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属于骈文“四六”基本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

24、骈体文用典最讲究________和________。

25、赋可以分为骚赋、________、骈赋和________四种。

26、古赋一般采用____________形式,可以分为三个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词调是指写词时所依据的________。

28、词牌(如[念奴娇]、[西江月]等)是各种词调的________。

29、词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这是根据字数的多少来分类的。传统的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小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中调。

30、清代为《说文解字》注疏的人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四大家有:段玉裁《说文解字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经籍籑诂》在编排上采用韵目排列法,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编次被释的韵。

32、《中国人名大辞典》是一部专门查检我国________________的工具书。

33、我国现存的古代最早的韵书是《________》。

34、清干隆时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共200卷,收书目10254种,其中收入《四库全书》的有________种,存目的有________种。

35、唐代出现了一种新的注解方法,叫做“疏”,也叫“正义”,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6、《楚辞·离骚》:“又重之以修能。”洪兴祖注:“故有绝才者谓之能,此读若耐。”洪注中“读若”的作用是________。

37、《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朱熹注:“直,犹但也。”朱熹注中,“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近代著名翻译家严复在外文翻译方面曾提出____、____、____三点要求,此要求同样适用于古文今译问题。

39、最早研究文体特点的是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0、关于文体的分类,清代姚鼐有著作《____________________》。

41、现代一般将古典散文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四类。

42、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采用的体裁是____________。

43、说理文中最主要的体裁有____、____、____、____等。

44、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以品评人物为主,属于杂记文中的____________一类。

45、骈体文语句方面的特点是________和________,语音方面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46、王勃《腾王阁序》:“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体现了骈体文词汇________方面的特色。

47、杨炯《王勃集序》:“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柴青黄”,体现了骈体文词汇________方面的特色。

48、中唐以后,受古文运动影响产生了一种赋体,叫做________。这种赋体摆脱了骈偶平仄的桎梏,不重视铺排和藻饰,通篇贯串________的气势,苏轼的《赤壁赋》便是这类赋体的典范。

49、骈体文是受汉代辞赋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文体,____________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唐代一般把骈体文叫做________,用来和“古文”相对,晚唐开始又称________或____________。

50、曹丕在他的《典论·论文》中,将文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

51、南朝________在他的《________________》中对各种文体的流别有详细的论述。

52、汉字六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四体二用”的“四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从________变成________,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由此,汉字从古文字阶段过渡到了今文字阶段。

55、“日”、“月”的造字法是________。

56、“亦”的造字法是________。

57、“莫”的造字法是________。

58、“江”的造字法是________。

59、从造字法分析,“甘”是________字。

60、从造字法分析,“衷”是________字。

61、从造字法分析,“企”是________字。

62、从造字法分析,“风”是________字。

63、现今所说的“六书”采用的是________的定名,________的排序。

64、“左阜右邑”是指耳旁在左即与________有关,耳旁在右则与________有关。

65、许慎建立说文部首________部。

66、汉字六书中最多的字是________字。

67、许慎《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作了论断,并分别举例加以了说明:如____、____是象形字,____、____是指事字,____、____是会意字,____、____是形声字。

68、“此鸟不蜚则已,一蜚冲天。”(《史记·滑稽列传》)句中____通____。

69、“泪”和“泪”是一对异体字,“泪”的造字方法是________,“泪”的造字法是________。

70、“只”的简化字是____。

71、“覩”是____的异体字。

72、“礼”和“礼”是一对古今字,其中____是古字, ____是今字,而简化字采用了____字

73、“灶”的简化字是____。

74、“鸟”和“隹”都指鸟,区别是“鸟”是指____________,“隹”是指____________。

75、“徒”是________字,其中部首“”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76、每个字音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古代语音和现代语音的差别即表现在字音的这三个方面。

77、古代有所谓的三十六个字母,音韵学上按字母的发音部位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五类,叫做五音。

78、三十六字母相传是宋人在唐释________创制的三十字母的基础上增订而成的,它大致反映了唐宋之间的汉语________系统。

79、分别写出三十六字母中全清、全浊的舌头音:____、____。

80、三十六字母中,全浊的齿音为:____、____。

81、上古音是指________________时期的语音,可以拿《________》音系作为代表。

82、中古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的语音,一般以《________》音系作为代表。

83、近古音是指____________时期的语音,《________________》是反映这个时期语音系统的代表作。

84、《切韵》是隋朝____________所编,原本已失传,它的音系保存在北宋陈彭年等编的《________》里。

85、在上古音的研究中,出现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错误主张,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86、古书中的________字,既是个文字和词汇的问题,也是个重要的语音问题。

87、用改变字(词)的读音以区别不同的意义或词性的方法叫做________,它产生的客观原因

是词义引申和词义分化,属于________构词手段。

88、近体诗最本质的特点是讲究________。

89、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近体诗平仄的大忌。

90、近体诗和古体诗不同的地方,主要有四点:(1)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

91、古代联绵词两个音节有声音联系的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____联绵词,一类是________联绵词。

92、古今词义异同表现在词义范围方面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三是________。

93、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历代文字学家都重视从分析________入手探求本义。

94、从造字方法看,________造字法最能反映词的本义。

95、写出下列汉字的本义:解,________;特,________;踵,____________。

96、《左传》中有“止戈为武”、“反正为乏”之语,这种释义的方法在训诂学上称为________,与之相并列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方法。

97、一个字有形、音、义三方面,因而编纂词书的方式与之相对应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98、请分别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感情色彩及其主要含义:爪牙: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___。诽谤: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9、请分别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词义及其轻重情况:

诛:古_______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激:古_______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_______。

100、请分别写出下列汉字的本义:

(1)题:___________(2)来:________(3)旨:___________(4)造:________

(5)策:___________(6)叔:________(7)岁:___________(8)行:________

101、判断下列词语是否联绵词,请将序号填入适当的横线。

A、辗转

B、须臾

C、仓庚

D、参差

E、缤纷

F、栗烈

双声联绵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叠韵联绵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102、古代汉语词类的划分,根据是否有实在意义将词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103、古代汉语最重要的一个特殊语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4、“或”是肯定性不定代词,可译为“____________________”;“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译为“没有谁”。

105、“也”是________性语气词,“矣”是________性语气词。

106、“____”是古代汉语中的近指代词,“____”是远指代词。

107、柳宗元《捕蛇者说》:“吾恂恂而起。”句中的“而”是表示________关系的连词。108、《史记·项羽本纪》:“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句中第一个“为”是____词,读________,第二个“为”是____词,读________。

109、《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句中“再”表示____________。110、《诗经·邶风·击鼓》:“不我以归,忧心有忡。”句中的“有”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句中的“是”字是____________词。

112、《左传·宣公二年》:“晋侯饮赵盾酒。”句中的“饮”是动词的________用法。113、《战国策·齐策》:“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句中“美”字是形容词的________用

法。

114、《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句中的“时”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特殊用法。

115、引用的目的是为了“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文心雕龙·事类》),引用的类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6、刘禹锡《陋室铭》:“孔子云:‘何陋之有?’”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117、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118、《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119、《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曹公,豺虎也。”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120、郦道元《水经注·江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采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121、《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披坚执锐。”采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

122、诸葛亮《出师表》:“五月渡泸,深入不毛。”采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

123、《后汉书·华佗传》:“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采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

124、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采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

125、郦道元《水经注·江水》:“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采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126、《后汉书·华佗传》:“耳目聪明,齿牙完坚。”采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

127、江淹《别赋》:“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采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128、郭茂倩《乐府诗集·木兰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采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

129、李斯《谏逐客书》:“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马駃騠,不实外厩。”采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

130、《史记·项羽本纪》:“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采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

131、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瞾檄》:“喑鸣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采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

132、《左传·昭公十九年》:“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

133、司马迁《报任安书》:“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采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

134、廖廷相《切韵考外篇·跋》:“越数月,而先生亦捐馆。”采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135、《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刀。”采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

二、选择题

1、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共收字______个。

A、9353

B、9533

C、9355

D、1163

2、检索唐代以前各种古书对于“诛”的注解,应查找工具书______。

A、《说文解字》

B、《十三经索引》

C、《经传释词》

D、《经籍纂诂》

3、利用______可以方便地查找出诗句“五月金陵西,祖余白下亭”的作者。

A、《经籍籑诂》

B、《康熙字典》

C、《尔雅》

D、《佩文韵府》

4、《四库全书总目》共200卷,收入书目______种。

A、10524

B、10254

C、10452

D、10542

5、古书上对于“止”的解释有三种:(1)毛传:“止:所止息也。”(2)郑笺:“止,容止。”(3)韩诗:“止,节。”其中,“郑笺”中的“郑”和“毛传”中的“毛”分别指______。A、郑燮和毛苌 B、郑光祖和毛亨

C、郑玄和毛亨

D、郑光祖和毛苌

6、古书注解术语“之言,之为言”使用时,必然用______相同或相近的词来作注释。

A、意义

B、形式

C、词性

D、声音

7、______产生了研究文体的专著。

A、东汉

B、晋代

C、三国

D、唐初

8、司马迁的《史记》以人物为中心,首先开创了______的先例。

A、编年体

B、纪事本末体

C、纪传体

D、行状

9、郦道元的《水经注》,是记山水地理的______。

A、史传文

B、说理文

C、应用文

D、杂记文

10、刘勰《文心雕龙·情采》:“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对仗的结构为______。

A、主谓对主谓

B、述宾对述宾

C、偏正对偏正

D、复句对复句

11、现存最早的自传散文是______。

A、《离骚》

B、《汉书·叙传》

C、《论衡·自纪》

D、《史记·太史公自序》

12、从文体上看,《庖丁解牛》属于______。

A、论

B、寓言

C、说

D、原

13、送序这种文体是唐朝以后才有的,从表达方式来说,它属于______。

A、杂记文

B、史传文

C、论说文

D、应用文

14、下列不属于杂记文的是______。

A、《庖丁解牛》

B、《梦溪笔谈》

C、《日知录》

D、《随园随笔》

15、下列不属于骈体文特点的一项是______。

A、句法结构对称

B、字音讲究平仄

C、词汇讲究用典和藻饰

D、句式讲究押韵

16、下列属于文赋特点的一项是______。

A、字音讲究平仄

B、不重视铺排和藻饰

C、采用问答体

D、句式讲究押韵

17、词中,长调的字数一般为______。

A、八十一字以上

B、七十一字以上

C、九十一字以上

D、一百字以上

18、下列说法与六朝赋不符的一项是______。

A、无韵的骈体文

B、具有骈体文的一般特点

C、叫骈赋

D、具有赋的铺陈夸张的特色

19、下列著作对文体的分类有重要贡献的是______。

A、《汉书·艺文志》

B、《诗品》

C、《昭明文选》

D、《通典》

20、《文体明辨》是______的作品,它是明代论文体的重要著作之一。

A、李充

B、徐师曾

C、吴讷

D、挚虞

21、汉字造字法中最具科学性的是______。

A、象形

B、会意

C、指事

D、形声

22、汉字是______体系的文字。

A、表意

B、表音

C、象形

D、图画

23、许慎创立的540部说文部首,指的是______部首。

A、检字法

B、造字法

C、会意字

D、形声字

24、许慎《说文解字》中的部首都是用______书写的。

A、甲骨字

B、大篆

C、小篆

D、隶书

25、现在能够看到的最古的成批的汉字数据,是距今三千多年前商代后期的______卜辞和器物铭文中的文字。

A、甲骨文

B、古文

C、籀文

D、篆文

26、秦代,秦始皇将字体统一为______。

A、大篆

B、籀文

C、小篆

D、隶书

27、“考、老”两字依许慎的解释属于______字。

A、指事

B、会意

C、转注

D、假借

28、“令、长”两字依许慎的解释属于______字。

A、指事

B、会意

C、转注

D、假借

29、指事字与______字联系最紧密。

A、象形

B、会意

C、形声

D、转注

30、汉字发展的总趋势是______。

A、简化字形

B、繁化字形

C、美化字形

D、删减字数

31、“淼”属于“六书”中的______字。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32、“井”属于“六书”中的______字。

A、象形

B、指事

33、“亢”属于“六书”中的______字。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34、“章”属于“六书”中的______字。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35、“放”属于“六书”中的______字。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36、“祭”属于“六书”中的______。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37、“仁”属于“六书”中的______字。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38、“美”属于“六书”中的______字。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39、“鱼”属于“六书”中的______字。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40、“亦”属于“六书”中的______。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41、“大”属于“六书”中的______字。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42、“裹”属于“六书”中的______字。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43、“云”属于“六书”中的______字。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44、“并”属于“六书”中的______字。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45、“具”属于“六书”中的______字。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46、“车”属于“六书”中的______字。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47、“北”属于“六书”中的______字。

C、会意

D、形声

48、“都”属于“六书”中的______字。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49、“虫”属于“六书”中的______字。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50、“甘”属于“六书”中的______字。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51、“明”属于“六书”中的______字。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52、“信”属于“六书”中的______字。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53、“而”属于“六书”中的______字。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54、“自”属于“六书”中的______字。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55、“册”属于“六书”中的______字。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56、“看”属于“六书”中的______字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57、“上”属于“六书”中的______字。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58、“火”属于“六书”中的______字。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59、“邦”属于“六书”中的______字。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60、“烦”属于“六书”中的______字。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61、“照”的义符是______。

A、日

B、刀

C、口

D、火

62、“徒”的义符是______。

63、“衢”的义符是______。

A、彳

B、行

C、瞿

D、亍

64、“屐”的义符是______。

A、尸

B、彳

C、履

D、支

65、“胜”的声符是______。

A、月

B、肉

C、力

D、朕

66、“佞”的义符是______。

A、亻

B、二

C、仁

D、女

67、“叔”字表示年少,所以“叔父”是“比父亲年少的父辈”,这是“叔”的______。

A、本义

B、引申义

C、假借义

D、比喻义

68、“岩”和“巌”两字是______字。

A、异体

B、繁简

C、通假

D、同音

69、下列四个选项中有三项表意范围可以相通,请选出相异的一项______。

A、口

B、舌

C、甘

D、目

70、下列四组繁简字中,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通用的一组是______。

A、粮,粮

B、才,纔

C、谷,谷

D、后,后

71、三十六字母中,次清轻唇音为______。

A、非

B、敷

C、奉

D、微

72、三十六字母中,全浊牙音为______。

A、见

B、溪

C、群

D、疑

73、三十六字母中,全清喉音为______。

A、影

B、喻

C、晓

D、匣

74、下列字母中,并非全浊的字母是______。

A、娘

B、邪

C、禅

D、匣

75、半舌音“来”的发音方法是______。

A、全清

B、次清

C、全浊

D、次浊

76、齿音“穿”的发音方法是______。

A、全清

B、次清

C、全浊

D、次浊

77、喉音“喻”的发音方法是______。

A、全清

B、次清

C、全浊

D、次浊

78、次浊音“微”的发音部位是______。

A、唇

B、舌

C、喉

D、牙

79、次浊音“日”的发音部位是______。

A、唇

B、舌

C、齿

D、牙

80、全清音“见”的发音部位是______。

A、唇

B、舌

C、齿

D、牙

81、近人黄侃先生分古韵为______。

A、十七部

B、三十三部

C、二十八部

D、二十九部

82、对于上古声母的研究,“娘日二母归泥说”是由______提出的。

A、钱大昕

B、黄侃

C、章太炎

D、曾运乾

83、对于上古汉语声调的研究,认为古无去声,只有平、上、入三声的是______。

A、段玉裁

B、江有诰

C、黄侃

D、王力

84、下列哪个字现代只留下单一的读法,已无本音和破读区别______。

85、下列哪个字现代仍有本音和破读的区别______。

A、易

B、近

C、饭

D、沿

86、下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______。

A、身毒Yuān dú

B、吐蕃Tǔ fān

C、番禺Fān yú

D、尉迟Yùchí

87、下列不属于“平水韵”入声韵韵目的是______。

A、沃

B、质

C、屑

D、御

88、平水韵的平声包括______韵。

A、三十

B、二十九

C、十七

D、十八

89、下列不属于“平水韵”平声韵目的是______。

A、东

B、虞

C、寒

D、潸

90、同一词牌可以有不同的名称,下列不属于[念奴娇]又名的是______。

A、大江东去

B、酹江月

C、江月令

D、百字令

91.表示“策”本义的一项是。

A、振长策而御宇内(贾谊《过秦论》)

B、善计,不用善筹策(《老子》)

C、大事书之于策(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

D、詹尹乃端策拂龟(《楚辞·卜居》)

92、表示“端”本义的一项是

A、席不端,弗坐《墨子·非儒下》)

B、颜回端拱还目而窥之(《庄子·山木》)

C、法者,治之端也(《荀子·君道》)

D、若环之无端也(《荀子·王制》)

93、表示“纲”本义的一项是

A、则纲领昭畅(《文心雕龙·矪裁》)

B、乱其纪纲(《左传·哀公六年》)

C、纲绝而维驰(《史记·淮阴候列传》)

D、引网之纲(《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94、表示“更”本义的一项是

A、姓利相更(《国语·晋语》)

B、道必更匈奴中(《史记·大宛传》)

C、在此行也,晋不更举也(《左传·僖公五年》)

D、良庖岁更刀(《庄子·养生主》)

95、表示“管”本义的一项是

A、箫管备举(《诗经·周颂·有瞽》)

B、后堂理丝竹管弦(《汉书·张禹传》

C、贻我彤管(《诗经·邶风·静女》)

D、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96、表示“临”本义的一项是

A、如临深渊(《诗经·小雅·小竁》)

B、日居月诸,照临下土(《诗经·邶风·日月》)

C、临财毋苟得(《礼记·典礼上》)

D、袒而大哭,哀临三日(《汉书·高帝纪》)

97、表示“零”本义的一项是

A、零雨其氵蒙(《诗经·豳风·东山》)

B、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庾信《哀江南赋》)

C、泣涕零如雨(《诗经·小雅·小明》)

D、零丁孤苦(李密《陈情表》)

98、表示“旨”本义的一项是

A、臣伏读圣旨(《后汉书·蔡邕传》)

B、君子有酒,旨且多(《诗经·小雅·鱼丽》)

C、有旨无简,不听(《礼记·王制》)

D、其旨远,其辞大(《周易·系辞下》)

99、选出下列加点字中使用词的本义、引申义或假借义之外的一项:

A、诛其慢怠者(《周礼·肆师》)

B、日月相推,而明生焉(《易经·系辞》)

C、女子贞不字(《周易·屯卦》)

D、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100、选出下列加点字中使用词的本义、引申义或假借义之外的一项:

A、设席于堂廉东上(《仪礼·乡饮酒礼》)

B、如川之流(《诗经·大雅·常武》)

C、兵不利,教不同(《墨子·非攻下》)

D、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列子·汤问》)

101、选出下列加点字中使用词的本义、引申义或假借义之外的一项:

A、王乃使玉人理其璞(《韩非子·和氏》)

B、子路拱而立(《论语·微子》)

C、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论语·微子》)

D、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左传·隐公三年》) 102、选出下列加点字中使用词的本义、引申义或假借义之外的一项:

A、天祸郑国,使介居二大国之间(《左传·襄公九年》)

B、举措应变而不穷(《荀子·王制》)

C、绝云气,负青天(《庄子·道遥游》)

D、维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后汉书·虞诩传》)

103、选出下列加点字中使用词的本义、引申义或假借义之外的一项

A、登峰造极(成语)

B、可望而不可即(成语)

C、竽笙备而不和(《礼记·檀弓》)

D、巫行视小家女好者(《史记·滑稽列传》)

104、选出下列加点字中使用词的本义、引申义或假借义之外的一项:

A、提刀而立,为之四顾(《庄子·养生主》)

B、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荀子·强国》)

C、昭王南征而不复(《左传·僖公四年》)

D、祀五帝,奉牛牲(《周礼·大司徒》)

105、选出下列加点字中使用词的本义、引申义或假借义之外的一项:

A、封泰山而禅梁父(《大戴礼记·保传》)

B、民所聚曰都(《谷梁传·僖公十六年》)

C、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D、雕题黑齿(《楚辞·招魂》)

106、选出下列加点字中使用词的本义、引申义或假借义之外的一项:

A、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颜渊》)

B、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战国策·齐策》)

C、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诗经·召南·鹊巢》)

D、古有采诗之官(《汉书·艺文志》)

107、选出下列本义解释错误的一项:

A、构:架屋

B、获:猎获

C、及:跟着

D、集:鸟群停于树

108、选出下列本义解释错误的一项:

A、来:麦

B、佞:善于谄媚的人

C、受:接受

D、行:走路

109、选出下列本义解释错误的一项:

A、岁:年

B、然:燃烧

C、趣:督促

D、叔:拾取

110、选出下列本义解释错误的一项:

A、田:农田

B、引:开弓

C、天:天地

D、造:前往

111、选出下列本义解释错误的一项:

A、诛:谴责

B、质:本质

C、主:火把

D、探:探取

112、选出下列本义解释错误的一项:

A、报:报答

B、被:被子

C、布:麻布

D、采:用手采摘植物的茎、叶

113、选出下列本义解释错误的一项:

A、裁:裁衣

B、诚:心意真诚

C、长:长短之长

D、承:继承

114、选出下列本义解释错误的一项:

A、达:道路通畅

B、当:两两相当

C、封:封合

D、道:路

115、选出下列本义解释错误的一项:

A、概:度量

B、干:盾牌

C、果:果实

D、间:门缝

116、选出下列本义解释错误的一项:

A、将:扶持

B、机:弓弩上射箭的机关

C、居:居住

D、金:金属的总称

117、选出下列本义解释错误的一项:

A、慢:懒惰

B、狂:放荡

C、廉:堂屋的侧边

D、立:站着

118、选出下列本义解释错误的一项:

A、绝:把丝弄断

B、介:夹

C、节:符节

D、极:房屋的正梁

119、选出下列本义解释错误的一项:

A、钱:农具

B、身:孕妇的身体

C、禽:捕捉

D、听:用耳朵听取声音

120、选出下列本义解释错误的一项:

A、胜:胜利

B、书:写

C、时:天时

D、术:路

121、选出下列本义解释错误的一项:

A、斯:把木柴劈开

B、亡:逃跑

C、围:包围

D、息:喘气,呼吸

122、选出下列本义解释错误的一项:

A、习:鸟反复地飞

B、相:仔细看

C、效:效果

D、信:言语真实

123、选出下列本义解释错误的一项:

A、须:胡须

B、要:人的腰

C、绪:丝之头

D、阳:山的南坡、水的北面

124、选出下列本义解释错误的一项:

A、益:水从器皿中漫出

B、宇:房檐

C、因:依靠、凭借

D、御:驾车

125、选出下列本义解释错误的一项:

A、遇:不期而遇

B、振:振兴

C、张:安上弓弦

D、约:束缚

126、选出下列本义解释错误的一项:

A、治:治水

B、作:兴起,出现

C、子:小孩

D、效:呈献

127、从词义范围的差异考虑,选出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

A、菜

B、宫

C、睡

D、河

128、从词义范围的差异考虑,选出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

A、瓦

B、暂

C、汤

D、涕

129、从词义范围的差异考虑,选出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

A、币

B、写

C、臭

D、走

130、从下列联绵词的来源考虑,请选出不同于其余三项的一项:A、单于 B、骆驼 C、阏氏 D、葡萄

131、从下列联绵词的来源考虑,请选出不同于其余三项的一项:A、苜蓿 B、唢呐 C、珐琅 D、刹那

132、从下列联绵词的来源考虑,请选出不同于其余三项的一项:A、和尚 B、袈裟 C、玻璃 D、琥珀

133、从下列联绵词的来源考虑,请选出不同于其余三项的一项:A、夜叉 B、伽蓝 C、舍利 D、敖包

134、从下列联绵词的来源考虑,请选出不同于其余三项的一项:A、咖啡 B、奎宁 C、芦荟 D、考拉

135、选出下列不是双声兼叠韵联绵词的一项______。

A、孑孓

B、间关

C、伊威

D、含胡

136、选出下列不是双声联绵词的一项______。

A、鸳鸯

B、桔梗

C、蝙蝠

D、朱萸

137、选出下列不是联绵词的一项______。

A、涓涓

B、丁东

C、坎坎

D、仓卒

138、选出下列联绵词注音错误的一项______。

A、扶苏fúsū

B、盘桓pán huán

C、蹀躞diéxiè

D、扑朔pūsù

139、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______。

A、“兵”字在上古主要指兵器,并没有士兵、战士的意思。

B、“贰”和“二”在古代同音,前者是后者的大写形式,意义相同。

C、在上古,“池”字主要用来指护城河。

D、“除”字在古代有“宫殿的台阶”与“除去”两种主要意义。

140、“胜”有如下含义:A、胜任 B、胜过 C、胜地 D、尽,请适当地将它们的序号填入下列括号内以解释加点字。

(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司马迁《报任安书》)()

(2)沛公不胜杯杓。(《史记·项羽本纪》)()

(3)躁胜寒。(《老子》)()

(4)见怪石特出,度其下必有胜。(柳宗元《永州崔中丞万石亭记》)()

141、“时”有如下含义:A、时候 B、时机 C、时代 D、伺候,请适当地将它们的序号填入下列括号内以解释加点字。

(1)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智乎?(《论语·阳货》)()

(2)文章合为时而着。(白居易《与元九书》)()

(3)时其饥饱,达其怒心。(《庄子·人间世》)()

(4)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孟子·滕文公上》)()

142、“为”有以下意义:A、研治 B、作为 C、作,做 D、变为,请适当地将它们的序号填入下列括号内以解释加点字。

(1)为人上者,奈何不敢。(《尚书·五子之歌》)()

(2)有为神农之言者。(《孟子·滕文公上》)()

(3)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4)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143、《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欲将孙膑。”句中的“将”是______。

A、名词

B、一般动词

C、名词使动用法

D、副词

144、柳宗元《封建论》:“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句中第一个“君”字是______。

A、名词

B、名词意动用法

C、名词使动用法

D、副词

145、《史记·陈涉世家》:“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句中加点的“死”是______。

A、形容词

B、动词的使动用法

C、动词的意动用法

D、动词的所谓“为动”用法

14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句中的“饮”是______。

A、动词的一般用法

B、动词的使动用法

C、动词的意动用法

D、动词的所谓“为动”用法

147、晁错《论贵粟疏》:“是以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句中的“贵”、“贱”两字是______。

A、形容词的一般用法

B、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C、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D、形容词的一般性动词活用

148、《韩非子·说林下》:“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句中第一个“小”字是______。A、形容词的一般用法 B、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C、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D、形容词的一般性动词活用

149、《庄子·庖丁解牛》:“良庖岁更刀,割也。”句中的“岁”字是______。

A、名词的使动用法

B、名词的意动用法

C、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D、名词作状语

150、柳宗元《捕蛇者说》:“竭其地之入,殚其地之出。”句中的“入”、“出”两字是______。

A、动词的一般用法

B、动词的使动用法

C、动词的意动用法

D、动词话用为名词

151、《史记·刺客列传》:“太子丹患之。”句中的“患”字是______。

A、动词的一般用法

B、动词的使动用法

C、动词的意动用法

D、动词活用为名词

152、《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秦师遂东。”句中的“东”字是______。

A、名词的使动用法

B、名词的意动用法

C、方位名词用如动词

D、方位名词作状语

153、《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的“水”字是 ______。A、名词的一般性动词活用 B、名词的使动用法

C、名词的意动用法

D、名词作状语

154、《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句中的“肉”字是______。

A、名词

B、名词的使动用法

C、名词的意动用法

D、名词作状语

155、《礼记·礼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句中加点的“亲”和“, , 子”是______。

A、名词

B、名词的使动用法

C、名词的意动用法

D、名词作状语

156、《史记·项羽本纪》:“吾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句中的“兄”字是______。

A、名词

B、名词的使动用法

C、名词的意动用法

D、名词作状语

157、《左传·僖公三十年》:“朝济而夕设版焉。”句中的“朝”、“夕”是______。

A、名词

B、名词的使动用法

C、名词的意动用法

D、名词作状语

158、《左传·昭公七年》:“日君以夫公孙段为能任其事,而赐之州田。”句中的“日”字表示“往日”,是______。

A、名词的一般用法

B、名词的使动用法

C、名词的意动用法

D、名词作状语

159、《左传·僖公三十年》:“焉用亡郑以陪邻?”句中的“亡”字是_______。

A、动词的一般用法

B、动词的使动用法

C、动词的意动用法

D、动词用如名词

160、《战国策·齐策》:“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句中的“食”是______。

A、动词的一般用法

B、动词的使动用法

C、动词用如名词

D、动词作状语

161、《贾谊·过秦论》:“争割地而赂秦。”句中的“争”字是_______。

A、动词的一般用法

B、动词的使动用法

C、动词用如名词

D、动词作状语

162、《战国策·燕策》:“箕踞以骂。”句中的“箕踞”两字是_____。

A、动词词组的一般用法

B、动词词组的使动用法

C、动词词组用如名词

D、动词词组作状语

163、《论语·先进》:“咏而归。”句中的“咏”是______。

A、动词的一般用法

B、动词的使动用法

C、动词用如名词

D、动词作状语

164、《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句中的“正”字是______。

A、形容词的一般用法

B、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C、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D、形容词用如名词

165、《孟子·梁惠王上》:“是以君远庖厨也。”句中的“远”字是_______。

A、形容词的一般用法

B、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C、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D、形容词用如名词

166、《礼记·礼运》:“以贤勇知。”句中的“贤”是______。

A、形容词的一般用法

B、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C、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D、形容词用如名词

167、王勃《滕王阁序》:“四美具,二难并。”句中的“美”和“难”是______。

A、形容词的一般用法

B、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C、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D、形容词用如名词

168、《孟子·梁惠王下》:“老弱转乎沟壑。”句中的“老”和“弱”是______。A、形容词的一般用法 B、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C、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D、形容词用如名词

169、杜牧《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句中的“一”是_______。

A、数词的一般用法

B、数词用作名词

C、数词用作动词

D、数词用作形容词

170、《论语·公冶长》:“回也,闻一以知十。”句中的“一”是_______。

A、数词的一般用法

B、数词用作名词

C、数词用作动词

D、数词用作形容词

171、《诗经·卫风·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句中的“二三”是______。A、数词词组的一般用法 B、数词词组用作名词

C、数词词组用作动词

D、数词词组用作形容词

172、《论语·微子》:“子路拱而立。”句中的“拱”是______。

A、动词的一般用法

B、动词的使动用法

C、动词的意动用法 ,

D、动词作状语

173、《战国策·赵策》:“入而徐趋,至而自谢。”句中的“入”是______。

A、动词的一般用法

B、动词的使动用法

C、动词的意动用法

D、动词作状语

176、《庄子·秋水》:“仰而视之。”句中的“仰”是______。

A、动词的一般用法

B、动词的使动用法

C、动词的意动用法

D、动词作状语

174、《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句中的“来”是______。

A、动词的一般用法

B、动词的使动用法

C、动词的意动用法

D、动词作状语

175、《论语·先进》:“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句中的“鸣”是______

A、动词的一般用法

B、动词的使动用法

C、动词的意动用法

D、动词作状语

176、《荀子·赋》:“友风而子雨。”句中的“友”、“子”是______。

A、名词的一般用法

B、名词的使动用法

C、名词的意动用法

D、名词作状语

177、《左传·僖公三十一年》:“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句中的“药”是_______。

A、名词的一般用法

B、名词的使动用法

C、名词的意动用法

D、名词作状语

178、选出下列句子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______。

A、《左传·隐公元年》:“制,严邑也。”

B、《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

C、《论语·宪问》:“管仲非仁者与?”

D、《论语·子罕》:“不为酒困。”

179、选出句式与其余三项不同的一项______。

A、《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论语·子罕》:“不为酒困。”

C、《左传·宣公二年》:“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D、《左传·成公二年》:“郄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180、选出句式与其余三项不同的一项______。

A、《左传·成公二年》:“故不能推车而及。”

B、《淮南子·女娲补天》:“苍天补,四极正。”

C、《左传·隐公元年》:“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D、《荀子·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81、选出句式与其余三项不同的一项______。

A、《孟子·梁惠王上》:“东败于齐。”

B、《孟子·离娄下》:“谏行言听。”

C、《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D、《战国策·赵策》:“卒为天下笑。”

185、选出句式与其余三项不同的一项______。

A、《左传·僖公五年》:“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

B、《论语·先进》:“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C、《礼记·檀弓上》:“是非君子之言也。”

D、《战国策·魏策》:“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182、选出在结构上与其余下列三项不同的一项______。

A、《论语·先进》:“居则曰:‘不吾知也。’”

B、《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C、《左传·宣公二年》:“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D、《左传·成公二年》:“未绝鼓音。”

183、下列副词中不属于程度副词的是______。

A、稍

B、弥

C、已

D、愈

184、下列副词中不属于语气副词的是______。

A、俱

B、盖

C、其

D、竟

185、下列副词中不属于时间副词的是______。

A、初

B、少

C、适

D、甫

186、下列副词中不属于范围副词的是______。

A、悉

B、尽

C、皆

D、必

187、下列副词中不属于谦敬副词的是______。

A、请

B、敢

C、尝

D、惠

188、范仲淹《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是______。

A、一般主谓句

B、宾语前置句

C、省略句

D、判断句

189、《诗经·魏风·硕鼠》:“莫我肯顾。”是______。

A、一般主谓句

B、宾语前置句

C、省略句

D、判断句

190、《论语·子罕》:“吾谁欺?”是______。

A、一般主谓句

B、宾语前置句

C、省略句

D、判断句

191、《左传·宣公十二年》:“率师以来,唯敌是求。”是______。

A、一般主谓句

B、宾语前置句

C、省略句

D、判断句

192、《国语·越语上》:“何后之有?”是______。

A、一般主谓句

B、宾语前置句

C、省略句

D、判断句

193、《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句中的“此之谓”是______。

A、一般主谓句

B、宾语前置式

C、省略式

D、判断式

194、《荀子·王霸》:“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是之谓政令行。”句中的“是之谓”是______。

A、一般主谓句

B、宾语前置式

C、省略式

D、判断式

195、《史记·项羽本纪》:“楚将士无不一以当十。”是______。

A、一般主谓句

B、宾语前置句

C、修辞倒装句

D、判断句

196、《列子·汤问》:“甚矣,汝之不惠。”是______。

A、一般主谓句

B、宾语前置句

C、修辞倒装句

D、判断句

197、《孟子·离娄下》:“夜以继日。”是______。

A、状语后置句

B、宾语前置句

C、修辞倒装句

D、判断句

198、白居易《庐山草堂记》:“匡庐奇秀,甲天下山。”是______。

A、一般主谓句

B、宾语前置句

C、修辞倒装句

D、判断句

199、《左传·隐公元年》:“亟请于武公。”是______。

A、一般补充式

B、宾语前置句

C、修辞倒装句

D、判断句

200、《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今吴是惧而城于郢。”是______。

A、一般主谓句

B、宾语前置句

C、修辞倒装句

D、判断句

201、《左传·隐公元年》:“不如早为之所。”是______。

A、一般主谓句

B、宾语前置句

C、判断句

D、双宾句

202、《左传·隐公元年》:“蔓,难图也。”是______。

A、一般主谓句

B、宾语前置句

C、判断句

D、紧缩复句

203、《汉书·张骞传》:“招以东居故地。”是______。

A、一般补充式

B、宾语前置句

C、判断句

D、紧缩句

204、柳宗元《蝜蝂传》:“人或怜之,为去其负。”是______。

A、判断句

B、省略句

C、否定句

D、紧缩复句

205、请选出不是古代汉语凝固结构的一项______。

A、如之……何

B、何以……为

C、何……之有

D、以何

206、在古代汉语中,凝固结构“所以”不表示______。

A、用来……的方法

B、凭它来……的

C、因此

D、导致……的原因

207、《论语·季氏》:“是社稷之臣也。”句中的“是”是______。

A、判断词

B、指示代词

C、动词

D、副词

208、《史记·刺客列传》:“此必是豫让也。”句中的“是”属于_______。

A、判断词

B、指示代词

C、动词

D、结构助词

209、《荀子·天论》:“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句中的“是”属于______。A、判断词 B、指示代词 C、动词 D、副词

210、王充《论衡·死伪》:“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句中的“是”属于______。

A、判断词

B、指示代词

C、动词

D、副词

211、范缜《神灭论》:“若枯即是荣。”句中的“是”属于______。

A、判断词

B、指示代词

C、动词

D、副词

212、《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句中的“为”属于______。A、判断词 B、指示代词 C、动词 D、介词

213、《左传·宣公三年》:“余为伯鯈,余而祖也。”句中的“为”属于______。

A、判断词

B、指示代词

C、动词

D、介词

214、《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臣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终不敢易衣。”句中的五个“衣”字,词性与其它四个不同的是第______个。

A、二

B、三

C、四

D、五

215、《史记·陈涉世家》:“陈胜王凡六月。”句中的“王”是_______。

A、动词

B、名词

C、名词用作动词

D、动词用作名词

216、《史记·越世家》:“或为王。”句中的“王”是______。

A、动词

B、名词

C、名词用作动词

D、动词用作名词

217、《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若状似孔子,弟子相与共立为师,师之如孔夫子时也。”句中的第二个“师”是______。

A、动词

B、名词

C、名词用作动词

D、动词用作名词

218、《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鉴于水者见面之容。”句中的“鉴”是______。

A、动词

B、名词

C、名词用作动词

D、动词用作名词

219、《新唐书·魏征传》:“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句中的“鉴”是______。

王力古代汉语整理完整版word下载

王力古代汉语整理完整版word下载 《古代汉语》(王力)笔记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 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 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 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 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 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

古代汉语试题6及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6) 古代汉语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古代汉语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10) 1、在古汉语中有许多谦词,如:辱、敝、孤等,除此之外,下列是谦词的有:() A 不谷 B 惠 C 令 D 陛下 2、许慎所谓“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指的是:()A 象形B 指事C 会意D 形声 3、从古汉语词汇复音化的语言现象分析下列句子的加点词,不属于联绵词的是:() A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B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C凡民有丧,匍匐救之D子慕予兮善窈窕 4、下列句中不属于判断句式的句子是:() A 制,严邑也。 B 是皆秦之罪也。 C 南冥者,天池也。 D 颖考叔为颖谷封人。 5、下列汉字中,形符相同的一组形声字是:() A 然煮烹烧 B 遵道建造 C 鄙阶阵都 D 物特牢牺 6、《说文解字》的作者是东汉() A 贾逵 B 郑玄C许慎D 马融 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之“已”的用法或意义是:() A 动词“停止”B同“矣”,语气词。C 副词“已经”D 而已、罢了 8、下列几组字中属于异体字的有:() A 迹、跡 B 知、智 C 详、佯 D 沽、酤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属于意动用法的有:() A 王者贵乎?士贵乎?B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C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D 小国寡民 10、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是:() A姜氏何厭之有?B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C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D莫之夭阏者。 二、填空题(把正确的答案写在空格上)(1ⅹ10) 1、我国第一部专门解释词义的辞典是(),它共分十九篇,包括: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等等。 2、《老子》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下篇《德经》,所以又称为()。 3、在《北冥有鱼》一文里,庄子运用()的艺术手法刻画了鲲鹏的高大形象,使之与渺小的斥鴳形成强烈对比。 4、词义引申的方式主要有链条式引申和()。 5、《诗经》的语言以()为主,兼用杂言,显得参差变化,错落有致,有一种形式美。 6、汉字产生的途径有记号和()。 7、“为酒甚美,縣帜甚高”的“縣”与()构成古今字。 8、《郑伯克段于鄢》这篇文章选自(),原书本无题目,这一题目是选者后来加的。 9、尽管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但它仍然是汉字的(),而不是源。 10、“離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的“離”与()构成通假字。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1×10) 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2、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3、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4、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5、宋人有酤酒者。 6、泾以渭浊,湜湜其止。 7、多行不义,必自斃,子姑待之。8、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10、水击三千里,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四、指出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的哪种类型(1×10) 自:北:眉:上:莫:吠:雲:三:其:霜:

郭锡良本《古代汉语》考试题库

郭锡良本《古代汉语》考试题库 古代汉语试题·一 一、填空(20分) 1、古人常用谦称和尊称。谦称代替第人称,尊称代替第人称。 2、文学学家主要凭来辨析本义。从造字方法上来看,最能反映本义。形声字的和本义亦有密切关系。 3、《经籍籑诂》由清代等编纂,这是一部专门收集代以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全书共分为卷。 4、“比类合谊,以见指为”是许慎给“六书”中下的定义。 2、“鹿、逐、鼎、甘”四字中,会意字是。 3、“难”本是鸟名,后用来表示不容易,这种情况在“六书”中属于。 4、“荆”是个形声字,它的形符是。 5、“哲一喆、奉一俸、后一後”三组字中,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 6、把中古三十六字母按发音部位的不同分出的五个类别是__、__、__、__、__。 7、研究上古声母得出上古只有舌头而无舌上音结论的是清代的学者。 8、“从”意为“跟随”时,音cóng;用作使动词时,音 zòng 。这种改音别义的方法叫。 9、当一首七言律诗首句的平仄为“仄仄平平平仄仄”时,其领联对句的平仄应是。 10、三十六字母中,舌头音指,舌上音指。 二、简答题(40分) 1、同中古声母相比,上古代汉语声母的何不同特点?各举例说明。(5分) 2、什么叫“读破”?怎样看待读破?(5分) 3、下列各句中“字”的意义是怎样引申的?请用示意图表明它们之间的引申关系(5分) A、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 B、仓颉之初作书,盖依声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C、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 D、搜奇扶怪,雕镂文字。 E、二兄早逝,奉嫂字孤,恩礼兼尽。 F、高丽国王王治请婚于辽,辽许以东京留守萧恒德女字之。 G、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 4、区别下列各组字在古书中表意上的差异(5分) (1)后:後 (2)征:徴 (3)余:馀 (4)丑:醜 5、请说明章炳麟、黄侃、曾运乾在上古声母的研究上有何特点。(5分) 6、中古声母演变为现代普通话声母,主要变化是什么?(5分) 7、古人名、字之间常有同义、近义关系,请举三例说明之。(5分) 8、《诗经·鄘风·硕鼠》:“相鼠有齿,人而无止”。毛传:“止,所止者息也”。郑笺:“止,容止。《孝经》:‘容止可观’。”释文云:“无止:《韩诗》:‘止,节’,无礼节也。请说明这三家注何者为优?为什么?(5分) 三、标点下面二段古文(20分) 1、段氏說文注與桂馥王筠並列量其殊勝固非二家所逮何者凡治小學非專辨章形體要於推尋故言得其經脈不明音韻不知一字數義所由生此段氏所以爲桀旁有王氏廣雅疏證郝氏爾雅義疏咸與段書相次郝於聲變猶多臆必之言段於雅訓又不逮郝文理密察王氏爲優然不推說文本字是其瑕適若乃規摹金石平秩符璽此自一家之業漢之鴻都鳥篆盈簡曾非小學之事守也專治許書竄句增字中聲雅誥略無旁通若王筠所爲者又非夫達神恉也(15分) 2、又楚人屈原含忠履洁君匪从流臣进逆耳深思远虑遂放江南耿介之意既伤壹欎之怀靡诉临渊有怀沙之志吟泽有憔悴之容骚人之文自兹而作(5分) 四、把下面的古文译成现代汉语(20分) 1、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篠。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爲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雞爲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10分) 2、尝试论之曰:《诗序》云:“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至于今之作者,异乎古昔。古诗之体,今则全取赋名。荀宋表之于前,贾马继之于末。自兹以降,源流实繁。述邑居则有“凭虚”“亡是”之作,戒猎游则有《长杨》、《羽猎》之制。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 附加题(可做可不做): 1、翻译下列文言文:(10分) 绰然亭西三四里,有双山曰“标“,各广四十亩,童无树林。东西并峙,皆青石迭矗,势陂陀,可步而上。按《舆图经》无其名,盖土人以旁无他山,惟此若标可望,故以名之。其居东埏,上有洞如屋,可避风雨。(10分) 2、标点古文: 夏公會齊侯于祝其實夾谷孔丘相犁彌言于齊侯曰孔丘知禮而無勇若使萊人以兵劫魯侯必得志焉齊侯從之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兩君合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亂之非齊侯所以命諸侯也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幹盟兵不偪好於神爲不祥於德爲愆義于人爲失禮君必不然齊侯聞之遽辟之

古代汉语模拟试卷和答案讲解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古代汉语》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的是下列哪位将军的伟大事迹()。 [A]项羽 [B]韩信[C]李陵 [D]李广 2、管夷吾字仲,字与名的关系是()。 [A]有某种意义上的联系 [B]是同义词 [C]是反义词 [D]以排行为字 3、下列同义词中,感情色彩上不同的是()。 [A]耻和辱[B]恭和敬 [C]杀和弑 [D]饥和饿 4、下列句子中的“问”字用其本义的时()。 [A]既而羁留京师,久无家问。 [B]伯牛有疾,子问之。 [C]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D]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5、下列句子中,“讽”字用其本义的是()。 [A]优孟尝以谈笑讽谏。 [B]玉之言盖有讽焉。 [C]谢眺每篇堪讽咏。 [D]杂以嘲讽穷诗骚。 6、下列句子,“是”用作指示代词的是()。 [A]为文章,甚不自是也。 [B]生所谓立言者,是也。 [C]此必是豫让也。 [D]是谷也,宅幽而势险,隐者之所盘旋。 7、“孰为夫子”中“夫”和下列哪句话中的“夫”同义()。 [A]由与求也,相夫子。 [B]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C]夫君子之所取者远。 [D]逝者如斯夫。 8、下列句子中的“寄”,有“寄托”之意的是()。 [A]君何淹留寄他方。[B]老妻寄异县。 [C]未有第宅,寄居丘亭。[D]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9、“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句中“幽”的意思是()。 [A]深暗 [B]监禁 [C]拘囚[D]古代地名 10、下列工具书中,最适合初学古汉语者掌握古书中常用字的常用义的一本是()。 [A]《词诠》[B]《经传释词》

王力古代汉语整理完整版word下载

王力古代汉语整理完整版word下载 王力古代汉语整理完整版word下载通训定声》。 《古代汉语》(王力)笔记 9、清代阮元《经籍籑诂》,一部专门收集唐前各种 古书注解 的字典。韵母排列法,以平水韵一韵一卷。还有清代刘淇《助一、填空: 字辨略》,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10、清代王引之 《经传释词》(古声母排列)和近人杨树达《词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 列(上、下平声各15诠》(注音字母),解释虚词。 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11、近人张相《诗 词曲语辞汇释》,1953中华书局,研究诗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 笔划多少为序。笔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一部专著。 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 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12、古代汉语以单音 词为主,现代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五种依次排列。主。单变复主要有三种情况: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A、换成完全不同的词。 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B、加上词头词 尾。 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C、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合成。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1 3、单纯的复音词,绝大部分是联绵字。文字学主要凭字形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辨别本义。 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 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14、文字的创造时期,象形是最基本的原则。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15、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纠正。的分水岭。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16、押韵分为三种: 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A、句句押韵。 B、隔句押韵。一般是奇句不押韵,偶句押韵。如《诗经》 5、《辞源》1915 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C、交韵。奇句与奇句押韵,偶句与偶句 押韵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 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17、《诗经》押韵 主要格式:隔句押韵的句尾韵;首句入韵而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后隔句押韵的句尾韵。 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 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18、古韵指上古时代主要指先秦的韵部,现在被分为三十部。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诗经》押古韵。段玉裁《六书音均表》、江有诰《诗经韵读》、王念孙《诗经群经楚辞韵谱》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 城、沈颐,张相主编。 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19、注解古书开始于汉 代。

古代汉语试题

二、用六书分析下列汉字的结构(10%): 1豕;象形:象猪形 2字;会意:从从子 3荆;形声:从刑声 4刃;指事:刀上加一点指示此处是刃口 5牧;会意:从攴从牛 6闽;形声:从虫门声 7车;象形:象车形 8豫;形声:从象予声 9本;指事:木下加一短横,指示此处为根部 10集;会意:从雥(省)从木 1、行:象形:象道路形 2、颍:形声:从水顷声 3、逐:会意:从辵从豕 4、豫:形声:从象予声 5、寸:指事:下加一短横,指示此处为寸关节 6、集:会意:从雥(省)从木 7、益:会意:从水从皿 8、本:指事:木下加一短横,指示此为根部 9、好:会意:从女从子 10、鱼:象形:象鱼之形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古字,并写出其今字 1、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避 2、公赐之食,食舍肉。舍捨 3、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 共供 4、闲于兵甲,习于战攻。闲娴 5、宋人有酤酒者……为酒甚美,县帜甚高。县悬 6、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反返 古代汉语试题(2) 一、单项选择题(1×10) 1、下列各组中的汉字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A信武果 B 取尖安 C从休亡 D 朝高回 2、下列定义是许慎为“形声”所下的是() A 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B 比类合谊,以见指撝 C 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D 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3、下列汉字属于“肉”部的是()A肖 B服 C 期 D朔 4、下面全为异体字的一组是()A 阙掘咏詠 B沽酤预豫 C賸剩笋筍 D陈阵泪淚 5、“庄子持竿不顾”中的“顾”用的是()A引申义 B 本义 C 假借义 D 比喻义 6、下列词语中属于联绵词的是()A恭敬 B动静 C恐惧 D逶迤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属于词组的是()A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B芳草鲜美,落英缤纷。C虽遇执事,其弗敢违。 D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8、《方言》的作者是()A王念孙 B许慎 C 段玉裁 D扬雄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于意动用法的是() A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B遂置姜氏於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C臣有子三人,家贫,无以妻之,佣未反。D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10、下列属于双宾语的是()A生庄公及共叔段。 B公赐之食。C姜氏何厌之有? D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二、填空题(1ⅹ15) 1、《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通过系统分析字形来确定本义的专著,共()部首。 2、词义引申主要有三种方式,它们分别是()、()和()。 3、如果一个形声字有多项意义,我们可以根据()来辨认本义。 4、对汉字来说,跟图画有着明显界限的()和()的出现,是汉字体系形成的标志。 5、“知、智”是一对()字,“民归之,由水之就下”中“由”通()。 6、“隄”字的意符“阝”如果独立成字是(),“媵”的声符独立成字是()。 7、采取()或()两种构形模式所造成的字都属于象形字。 8、用字通假的基本原则是()。 四、名词解释(3×4)1、金文2、四体二用3、词的引申义4、同源词五、简答题(23) 1、举例说明词义范围变化的主要类型。(6) 2、古今字和通假字有什么区别?试举例加以说明。(6) 3、为什么说由篆文到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一次最重要的变革?(11)六、短文阅读(20)(一)给下面这段古文加上标点(10)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模拟题和答案

九、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大案 古代汉语试题(A) 一.填空题(每空2分,10空,共20分) 1.许慎六书“假借”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异体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字学家辨别汉字的本义主要依靠汉字的_________。 5.我国第一部字典是东汉许慎着的_________________。 6.判断句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作谓语。 7.上古汉语判断句很少用判断词_______来表示。 8.教材第一篇文章《郑伯克段于鄢》选自《十三经》中的_______。 9.“莫”的本义是______,“莫”的今字是________。 二.解释下列词语意义并指出词性(每题1分,共20题,共20分)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雉: 2.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诸: 3.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其: 4.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 5.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焉: 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克: 7.贼民之主,不忠。 贼: 8.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殿: 9.虽然,必告不谷。 不谷: 10.晋侯问嗣焉,称解狐。 称: 11.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过: 12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 发: 13.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顾: 14.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 诚: 15.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息: 16.君子于其言,无所茍而已矣。 茍:

王力 古代汉语 文选复习要点

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 1.重点篇目: 第一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传》、《巫山、巫峡》《王子坊》、《庐山草堂记》、《传是楼记》、《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触龙说赵太后》、《孙膑》 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天论》 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 2.复习办法: 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 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 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 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

1.复习范围: 第一册: (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二)词的本义探求例 第二册 (三)引申义分析例(上)(四)引申义分析例(下)第三册 (五)同义词辨析例 2.复习办法: 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

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 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 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上 册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xié)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4.《助字辨略》的作者是( ),收字( )个,按(

古代汉语试题库含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1) 一、名词解释:(10分)引申义、笺、读为、脱文、传 二、说明下列字的结构,并指出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10分) 本、裁、从、象、徒、泪、刃、堵、鼠、莫 三、单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1分。请将所选择的答案填入括号内。) 1.许慎的“六书”解释中“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是对()所作的解说。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2.下列句子中,“及”用作本义的是()。 A.楚人为食,吴人及之。 B.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C.敌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D.及前王之踵武。 3.下列句子中宾语前置用“之”复指的是()。 A.我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B.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C.语曰:“唇亡而齿寒”,其斯之谓与? D.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 4.《说文解字》分析字形的主要依据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5.先秦汉语中宾语前置规则最严格的是()。 A.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 B.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 C.宾语前置用“之”、“是”复指 D.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6.下列句子中为形容词意动用法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 B.君子之学以美其身。 C.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D.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7.下列句子中为名词做状语表示比喻的是()。 A.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B.童子隅坐而执烛。 C.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8.近体诗一般在()使用对仗。 A首联、颈联B.颈联、颔联C.颔联、尾联D.首联、尾联 9.《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赵岐注:“五谷____稻黍稷麦菽也。”赵岐所使用的术语是()。A.曰B.为C.谓D.谓之 10.下列句子中“间”用作本义的是()。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B.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C.愿足下假臣奇兵三千,从间路绝其辎重。 D.至曰:“楚有六间,不可失也。” 四、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并说明它古今词义的变化是属于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还是感情色彩不同。(10分) 1、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2、数以王命,取赂而还。 3、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也,未尝君之羹。 4、饮于河渭。 5、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时,因陵丘掘穴而处焉。 五、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是本义还是引申义。(10分) 1、振长策而御宇内。 2、惟草木之零落兮。 3、君子引而不发。 4、臣伏读圣旨。

(完整版)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加答案

目录(打印版) 古代汉语试题(1) (2) 试题(1)参考答案 (3) 古代汉语试题(2) (5) 试题(2)参考答案 (6) 古代汉语试题(3) (8) 试题(3)参考答案 (8) 古代汉语试题(4) (10) 试题(4)参考答案 (10) 古代汉语试题(5) (12) 试题(5)参考答案 (13) 古代汉语试题(6) (15) 试题(6)参考答案 (16) 古代汉语试题(7)及答案 (18) 古代汉语试题(8)及答案 (21) 古代汉语试题(9)及答案 (24) 古代汉语试题(10)及答案 (26)

古代汉语试题(1)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 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D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2、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 A《经传释词》B《词诠》C《助字辨略》D《古汉语虚词通释》 3、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 A会意B形声C假借D转注 4、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 A莫、休、甘、武B炎、寒、贼、朱C从、信、秉、亦D友、及、伐、取 5、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 A错措 B睹覩 C置寘 D沽酤 6、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 A孟尝君顾谓冯谖。B天帝使我长百兽。C途有饿莩而不知发。D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7、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8、“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为之所”是双宾语句。B“无”与“勿”是古今字。C“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D两个“之”用法不同。 9、“说文四大家”中注重分析字义来源和发展的是-----------() A段玉裁B桂馥C王筠D朱骏声 10、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童子隅坐而执烛”用法不同的是-------() A其后秦稍蚕食魏。B舜勤于民事而野死。C良庖岁更刀,割也。D子路拱而立。 二、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___。这是中国___的奠基之作,收字___个,另有重文1163个。2《诗词曲语辞汇释》由近人_________所著,这是一部研究诗词曲中________的一部专著。 3、形声字“裁”的意符为______,声符为________。 4、文字学家辨别本义主要是凭_________,如“叔”的本义是__________。 5、“以劝事君者”中,“劝”的意义为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6分) 1、转注 2、偏义复词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词性、意义或用法。(每题1分,共20分) 1、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 2、亟请於武公,公弗许。 3、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4、晋不可启,寇不可翫。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6、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7、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8、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9、师进次于陉。

《古代汉语》期中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二) 一、指出下列汉字的形体结构。 亦诚羊都刃伐盥矢上壶十指步鼎鱼视帛下至末载牧寸防舂网甘朝手莫徒问既采马础鹿本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二、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并指出该意义是本义还是引申义。 1、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2、每闻琴瑟之音,则应节起舞。

3、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4、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5、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6、堂上不粪,则郊草不芸。 7、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8、其御之妻自门间而窥其夫。 9、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10、不愤不启,不诽不发。 11、吾力足以举百钧。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与今义,并说明古今义的差异。 1、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2、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5、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6、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7、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8、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9、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 10、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11、皮之不存,毛将焉傅? 四、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并指出其用法及意义。

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2、宦官惧其毁己也,皆共目之。 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4、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5、(冯谖)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6、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7、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8、驴不胜怒,蹄之。 9、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10、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 11、齐威王欲将孙膑。

古代汉语试题以及答案

《古代汉语》模拟试卷一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站点:_________ 姓名:学号:成绩: ___ 一、选择题(共20分) (以下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里) 1、1、下列各组字,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 ) A、條倍脩休 B、特牧福祈 C、盆簋益孟 D、颖颍顿颈 2、2、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一组是( D ) A 说——悦 B 矜——鳏 C 歌——謌 D 昏——婚 3、3、下列各组字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A ) A 遁——遯 B 脩——修 C 辟——避 D 罢——疲 4、4、下列句子,有疑问代词做介词宾语而前置的一句是( C ) A A 姜氏何厌之有? B B 敢问何谓也? C C 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D D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5、5、下列句子,具有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一句是(D) A A 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B B 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C C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D D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6、6、下列句子,具有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一句是(A ) A A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B B 从左右,皆肘之。 C C 乃幽武,置大窖,绝不饮食。 D D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7、7、下列句子,属于双宾语句的一句是( B) A A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B B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C C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D D 盍各言尔志? 8、8、下列句子,“于”为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B ) A A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B B 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C C 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

王力《古代汉语》考研笔记(免费下载)

中山大学汉语史与古文字专业03及04年博士生入学古汉语试题(部分) 古汉语试题(汉语史、古文字专业通用) 03年 翻译《汉书-师丹传》 04年 一、据《左传》一段文字,分析“于”、“以”用法。 二、标点并翻译《左传》中一段文字。 三、简述下列出土材料的大意及语言学价值。(碑刻) 四、失记。 前两个题是《国语》中的材料,一段是曹刿问何以战,第二段是标点并翻译”庄公观社“。第三题是段墓志材料。问题一:隶定并标点。问题二:概述大意,并指出汉语史研究的价值。 清华大学2001年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古代汉语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简牍2、汗青3、帙4、付梓5、句读6、衍文7、文、字8、《马氏文通》9、押韵10、破读二、请简答并举例(每题4分,共20分。)1、连绵字2、三十六字母3、反切4、今体诗及其特点5、十三经注疏三、填空。每空0.5分,共30分1`中国古代研究语言的学问称作(),包括()、()、()三个部门。2、汉字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其形体演变大致经历了()时期、()时期、()时期、()时期、()时期、()时期。3、迄今发现最早的系统汉字是()年前的(),是()世纪末在()出土的。4、说文解字是()时期的()撰写的中国第一部字典。书中把所受的万余字分成()部首,以()为正体,兼收()、()。5、“六书”始见于(),一般指()()()()()()。6、汉字记录汉语的基本特点是()。汉字基本上属于()文字,严格讲现代汉字是()文字。7、清正确读出下面的地名、人名:龟兹月氏吐番镐京涪陵米芾女娲皋陶单于?食其8、请分析下面汉字的音节结构 |声|韵|调|9、填补空缺书名作者成书年代价值———————————————————————————————————广雅疏证说文解字注中原音韵——————————————————————————————————— 四、请回答。每字0.5分,共10分,第二题酬情加5—10分 1、指出下面词语的本义写、书、题、临、陵、天、鄙、即、既、因 2、请为下列几组汉字正确标音,并试解释形声字声符变读的原因。 帝谪虹豇贡扛坻邸馥愎 五、分析句子结构。共10个单句,每句1分。共10分 1、五侯九伯女实征之 2、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3、大哉尧之为君! 4、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5、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6、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7、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8、老臣窃以为媼之爱燕后贤于长君。 六、请指出句中词类活用现象。每题1分。共5分 1、疆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 2、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4、人不能以死免其君我谬之不详赦之以劝事君者 5、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七、标点并翻译。15分 1、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匿且擢奔辟而忝两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 2、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者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媼尊长安君之位而日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媼为长安君计短也固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君

古代汉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古代汉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8%) 1 《战国策》是一部___时代的史料汇编,流传到现在的本子是经过西汉___整理的。对这部书, ___时期___作过注。 2 《说文解字》是一部分析___说解___的专书,是___时期___所撰。全书按___排列,共有___个部首。 3 汉代声训颇为流行,出现了一部声训专著,就是刘熙的___。它为后世___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4 汉字形体的演变,经历了五个阶段,其中___、___、___是古文字,___、___是今文字。二语法分析题(22%) 1 词类活用 常见的词类活用,其类型有: A 名词用如动词 B 形容词用如动词 C 量词用如动词 D 动词的使动用法 E 名词的使动用法 F 名词的意动用法 G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H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I 对动用法 J 为动用法K 名词作状语 请找出下面句子中的活用现象,写在横线上并在它的后面填写序号。 1) 师还,馆于虞。() 2)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3)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4)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5)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 6) 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 7) 邴夏御齐侯。() 8) 孟尝君客我。() 9) 晋侯饮赵盾酒。( )() 10)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出而不见其入也。”() 2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型,并填写序号。 A 双宾语句 B 宾语前置句 C 判断句 D 被动句 E 谓语前置句 1)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2)姜氏何厌之有? 3)郗克伤于矢。 4)是吾师也。 5)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6)贤哉,回也! 7)(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 寡人是征。 8)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古代汉语第二学期总题库

一、选择题每题1分 1、顾炎武划分的古韵部数量为………………………………………………………() A10 B17 C25 D30A 2、段玉裁划分的古韵部数量为………………………………………………………() A10 B17 C28 D30 B 3、黄侃划分的古韵部数量为…………………………………………………………() A10 B17 C28 D30 C 4、下列字母中属于牙音的是…………………………………………………………() A溪 B船 C从 D晓A 5、下列字母中属于唇音的是…………………………………………………………() A见 B章 C非 D并C D 6、下列字母中属于舌音的是…………………………………………………………() A端 B昌 C书 D精ABC 7、下列字母中属于齿音的是…………………………………………………………() A心 B崇 C清 D日ABC 8、下列字母中属于喉音的是…………………………………………………………() A端 B帮 C影 D邪C 9、下列字母中属于半舌音的是………………………………………………………() A群 B精 C来 D匣C 10、下列字母中属于半齿音的是………………………………………………………() A定 B晓 C来 D日D 11、上古声母系统中,三十六字母的帮滂并明应该与另一类合并的字母是………() A见溪群疑 B端透定泥 C非敷奉微 D精清从心C 12、上古声母系统中,三十六字母的知彻澄娘应该与另一类合并的字母是………() A见溪群疑 B端透定泥 C帮滂并明 D精清从心B 13、“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说这句话的是() A王念孙 B王引之 C顾炎武 D王力B 14、东汉时期为三礼作注解的学者是………………………………………………() A毛亨 B马融 C郑玄 D孔安国C 15、唐代出现的新的注解形式是……………………………………………………() A笺 B疏 C正义 D集解BC 16、郑玄《毛诗笺》的主要内容是…………………………………………………() A补充毛传 B订正毛传 C阐明毛传隐晦的地方 D把不同于毛传的意见提出ABCD 17、区别同义词的差别并且被释词放在后面的注解术语是………………………() A曰 B之言 C谓 D谓之AD 18、以具体释抽象并且被释词放在前面的术语是…………………………………() A曰 B为 C谓之 D谓D 19、用来声训的术语是………………………………………………………………() A之言 B之为言 C如字 D衍文AB 20、为《史记》作注解的学者有……………………………………………………() A李善 B司马贞 C张守节 D裴松之BC 21、唐代李善与五臣所注解的作品是………………………………………………() A《诗经》 B《楚辞》 C《玉台新咏》 D《文选》D 22、南朝裴松之所注解的史书是…………………………………………………() A《史记》 B《汉书》 C《三国志》 D《后汉书》C 23、以注明典故的出处来源著称的注解作品是…………………………………() A萧统《文选注》 B李善《文选注》 C裴松之《三国志注》 D郑玄《毛诗笺》B 24、侧重阐明哲学思想的注解作品是……………………………………………()

大学《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大学《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一、选择题1、下列字具有相同义符的一组是(A)A、條脩倏修B、福视神祈C、脾胡肺胃 D、颖颍顿颈2、下列字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D)A信——伸B遁——遯C说——悦D距——拒3、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一组是(C)A矜——鳏B歌——謌C辟——避D昏——婚4、下列句子,属于疑问代词做宾语而前置的一句是(B)A姜氏何厌之有?B敢问何谓也?C夫执舆者为谁?D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5、下列句子具有形容词用作意动用法的一句是(D)A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B上帝临女,无贰尔心。C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D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6、下列句子,属于双宾语句的一句是(C)A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B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D盍各言尔志?7、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式的一句是(B)A象有齿以焚其身。 B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C 空自苦无人之境,信义安所见乎。D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8、下列句子为判断句的一句是(B)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B是非君子之言也。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D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9、下列句中,“于”引进比较对象的一句是(D)A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B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C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0、下列句子,属于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工具的一句是(C)A惠等哭,舆归营。B文人相轻,自古而然。C收族陵家,为世大戮。 D 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二、填空题(共20分)1、《说文解字》的编排方式是按照部首,全书共分540个部首。2、《经传释词》的作者是王引之。3、近人张相所编,汇集唐宋元明清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语辞并加以解释的一部工具书是《诗词曲语辞汇释》。4、古书旧注中见到“东,德红切”的注解,这是采用了反切的注音方法,其中“东”和“红”两字在语音上具有叠韵的关系。4、根据“四书”分析,“綱”字的构造类型是形声,本义是鱼网上的总绳。5、根据“四书”分析,“亦”字的构造类型是指事,本义是腋窝。6、《说文解字叙》关于“六书”中的“象形”的解释是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即许慎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7、从造字结构分析“之”字的本义,可以知道在“姜氏欲之,焉辟害”句中,“之”用的是它的假借义;至于在“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句中,“之”字用的是它的本义。8、在《左传?子产说范宣子轻币》“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句中,“之”的词性是代词,其语法功能是复指前置宾语无贿无令名。9、在“文以五月五日生”句中,“以”的词性是介词,其语法作用是表示凭借某种原因。10、在“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句中,“与”的词性是介词,其语法作用或意义是介进动作行为的服务对象。11、在“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句中,“其”的词性是代词。三、释词题(共30分)(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20分)1、收族陵家,为世大戮。戮:羞耻2、愿无伐善,无施劳。伐:夸耀3、载玄载黄,我朱孔阳。阳:鲜明4、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贿:财物5、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肃:敏捷6、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焚:毁灭7、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物故:死亡,“物”通“殇”,死8、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绝:穿过9、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则:效法10、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贳:赦免,宽大(二)说明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的词性和意义,如无实在意义,则说明其语法作用(共10分)(1)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莫:莫: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谁没有什么(2)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所以:介词“以”和辅助性代词“所”结合构成的习惯格式表示用来……的方式、手段(3)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乎:表示处所(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为:介词在被动句中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被”。(5)吾孰与徐公美?孰与:疑问代词“孰”和介词“与”组合,表示比较,“哪一个更”。四、古文标点题(共10分)给下面一段短文加上新式标点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