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财政收入概述ppt课件
合集下载
《财政收入》PPT课件

• 一、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
• 社会总产品是由补偿产品的价值C、必要产品的价 值V和剩余产品的价值M三部分构成的。
•
1、C是补偿生产资料消耗的价值部分,又叫
做补偿基金
• 2、V是新创造的价值中归劳动者个人支配的部分
• 来自V的财政收入主要有:
• (1)直接向个人征收的税收
11
• (2)直接向个人收取的规费收入、罚没收入等 • (3)居民购买的公债、国库券收入 • (4)服务为和娱乐业上缴的税金,其中一部分
• “金边债券”
6
•
•
• 政府收费
• 4)其他收入 事业收入
• 罚没收入
• 国家资源管理收入
7
• 4、税收和收费的区别
•
(1)税收是无偿,收费是有偿的;
• (2)税收一般用于一般性财政支出,收费用途明 确;
• (3)税收征收对象包罗万象,收费限定特定范围;
• (4)税收是强制性的,收费是自愿性;
•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
• 农业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1、直接来自于农业的收入,主要是农业税收入
• 2、间接来自农业的收入,主要表现在由于工农产品剪 刀差,使农业部门创造的一部分价值转移到以农产品为 原料的轻工业部门实现。
• 3、农业的丰歉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财政收
第二章 财政收入
• 教学目的及要求: • 1、了解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 2、掌握财政收入按价值形式分类的内容 • 3、对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进行因素分析
1
第二章 财政收入
• 第一节 财政收入概述 • 一、财政收入的基本概念 • 财政分配包括财政收入(第一阶段,前提条件)与
财政支出(第二阶段)。 • 财政收入是国家的货币收入,是国家为满足行使其
第8章 财政收入形式内容

• 政府性基金收入
包括各种基金、资金、附加和专项收费等, 包括各种基金、资金、附加和专项收费等,如三峡工 程建设基金,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养路费等。 程建设基金,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养路费等。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 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 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国 家因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一定的费用而取得的收入。 家因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一定的费用而取得的收入。 2008年这项收入高达9600亿元 年这项收入高达9600亿元, 2008年这项收入高达9600亿元,给地方政府带来了丰 厚的财政收入。 厚的财政收入。
• 国内贷款回收本金收入、国外贷款回收本金收入、 国内贷款回收本金收入、国外贷款回收本金收入、 国内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国外转贷回收本金收入。 国内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国外转贷回收本金收入。
七、铸币税收入
指国家借助货币发行垄断权而发行货币所取得的一种 特殊收入。 特殊收入。
9
4
二、非税收入:指政府通过合法程序获得的除 税收以外的一切收入,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初 次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 专项收入
国家为特定的事业或项目建设需要所征收的财政收入。 国家为特定的事业或项目建设需要所征收的财政收入。
•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为加强社会经济、技术管理以及为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为加强社会经济、 社会、 社会、个人提供特定服• 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社会成 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 员因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 员因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灾 害等原因而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遇到障碍时提供 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 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 • 表现为明显的财政过程。 表现为明显的财政过程。 • 截止2008年12月31日,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总资产 截止2008 12月31日 2008年 已达5625亿元,全年已实现收益率为5.25% 5625亿元 5.25%。 已达5625亿元,全年已实现收益率为5.25%。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基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失业保险基金收入、 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工伤保险基金收入、 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工伤保险基金收入、生育 保险基金收入和其他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保险基金收入和其他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财政学课件PPT课件

自动稳定器
财政制度本身存在一种自 动调节经济的功能,如累 进所得税制度等。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协调的必要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 调控的两大重要工具,二者必须
协调配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协调的方式
主要包括政策工具的搭配、政策 时机的选择和政策期限的考虑等
。
协调的效应
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以及国际收支平衡等
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
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应遵循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的原则,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
财政收入规模
财政收入规模是指财政收入的总水平,通常用某一时期(一 个财政年度)财政收入总额(绝对数额)或用财政收入占国 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及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 GNP)的比重(相对数额)来反映。
财政收入结构
财政收入结构是指财政收入各构成要素的相互联结及其数量 比例关系。它主要表现为各类财政收入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 。合理的财政收入结构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和社 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03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的概念与分类
财政支出的定义
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实现其职能,将 财政收入按照预算计划进行分配和使 用的过程。
财政学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财政思想
古代财政思想主要表现为重农抑商、轻徭薄赋等观点,强调农业对国家财政的重要性。
近代财政学的形成
近代财政学起源于17-18世纪的欧洲,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 ·李嘉图等,他们提出了公共财政理论,奠定了近代财政学的基础。
现代财政学的发展
现代财政学在20世纪得到了迅速发展,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研究方法不断创新。特别是 在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等新兴学科的推动下,财政学研究呈现出多元化和跨学科 的特点。
财政学(财政收入篇)

遗产税、赠与税等 特点:
4、行为税:以特定行为为课税对象的税种 税种:城市维护建立税、土地增值税、
耕地占用税、印花税、屠宰税等。 特点:
5、资源税:对我国境内从事资源开发的单 位和个人征收的税种。
征收范围:原油、天然气、煤炭、金属 矿产品和非金属矿产品、盐。
级差资源税〔解决级差收入〕和一般资源 税〔表达有偿使用〕
第二节 税收术语
税收制度的概念〔广义和狭义〕 税制三要素:纳税人、课税对象和税率 一、纳税人〔谁来纳税,又称纳税义务人、或
纳税主体。〕 ★定义:税法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
位和个人。 负税人——税款的实际负担者〔不一定是纳
税人〕 扣缴义务人——税法中规定的,在其经营活
动中负有代扣税款并向国库缴纳税款义务的单 位。〔不是纳税人〕
纳税人——是税法上的归宿 负税人〔实际的纳税人〕——税收经济 上的归宿 税负归宿:指税收的最后落脚点,即税 收的实际负担者。〔结果〕
★税收转嫁和归宿说明纳税人可能是负税 人、局部负税人或非负税人。
★税收转嫁是税收分配和再分配,寻找最 终落脚点的过程;而税收归宿那么是税 收转嫁过程的终点。
★分析税收转嫁和税收归宿有助于分析税 收对国民收入分配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七、纳税环节
定义:选定应缴纳税款的环节 确定纳税环节的主要依据〔P186〕 一次课征制、二次课征制、屡次课征制。
八、纳税期限
定义: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权责发生制——发出商品 收付实现制——收到货款 不同的纳税期限 纳税时间
第三节 税收分类
一、按课税对象分类 1、流转税:以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
受三个因素制约:NI、M、M中留存企业 的自行支配的总量。
指标F/N=M/N*F/M 其中:M/N为剩余产品价值率,F/M为财
4、行为税:以特定行为为课税对象的税种 税种:城市维护建立税、土地增值税、
耕地占用税、印花税、屠宰税等。 特点:
5、资源税:对我国境内从事资源开发的单 位和个人征收的税种。
征收范围:原油、天然气、煤炭、金属 矿产品和非金属矿产品、盐。
级差资源税〔解决级差收入〕和一般资源 税〔表达有偿使用〕
第二节 税收术语
税收制度的概念〔广义和狭义〕 税制三要素:纳税人、课税对象和税率 一、纳税人〔谁来纳税,又称纳税义务人、或
纳税主体。〕 ★定义:税法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
位和个人。 负税人——税款的实际负担者〔不一定是纳
税人〕 扣缴义务人——税法中规定的,在其经营活
动中负有代扣税款并向国库缴纳税款义务的单 位。〔不是纳税人〕
纳税人——是税法上的归宿 负税人〔实际的纳税人〕——税收经济 上的归宿 税负归宿:指税收的最后落脚点,即税 收的实际负担者。〔结果〕
★税收转嫁和归宿说明纳税人可能是负税 人、局部负税人或非负税人。
★税收转嫁是税收分配和再分配,寻找最 终落脚点的过程;而税收归宿那么是税 收转嫁过程的终点。
★分析税收转嫁和税收归宿有助于分析税 收对国民收入分配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七、纳税环节
定义:选定应缴纳税款的环节 确定纳税环节的主要依据〔P186〕 一次课征制、二次课征制、屡次课征制。
八、纳税期限
定义: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权责发生制——发出商品 收付实现制——收到货款 不同的纳税期限 纳税时间
第三节 税收分类
一、按课税对象分类 1、流转税:以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
受三个因素制约:NI、M、M中留存企业 的自行支配的总量。
指标F/N=M/N*F/M 其中:M/N为剩余产品价值率,F/M为财
财政收入概述PPT共35页

谢谢!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财政收入概述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Hale Waihona Puke 若浮烟。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财政收入概述(ppt 31页)

15
3、收费与税收的区别
一是,税收与政府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没有直接联系,税 收收入一般不规定特定用途,由政府统筹安排使用, 而收费与政府提供的特定商品和服务有直接联系,专 项收入,专项使用。
二是,税收是作为政府一般的筹资手段,而收费往往是 作为部门和地方特定用途的筹资手段。
三是,税收收入是政府的主要收入,必须纳入预算内统 筹使用,而收费则可以有所不同,全国性收费一般纳 入预算内,部门性收费或地方性收费可以作为预算外 收入。
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01年政府财政统计手册》
一、税收收入。包括:对所得、利润和资本收益征收的 税收,对工资和劳动力征收的税收,对财产征收的税 收,对商品和服务征收的税收,对国际贸易和交易征 收的税收,其他税收等。
二、社会缴款。包括:社会保障缴款和其他社会缴款。 其中社会保障缴款又按缴款人细分为雇员缴款、雇主 缴款、自营职业者或无业人员缴款、不可分配的缴款。
3、按支出用途划分,用于公路、铁路、民航、
港口等建设的基金9项;用于水利建设的基金4
项;用于城市维护建设的基金8项;用于教育、
文化、体育等事业发展的基金7项;用于移民和
社会保障的基金5项;用于生态环境建设的基金
5项;用于其他方面的基金5项。
23
二、政府性基金收入
(三)政府性基金的管理方式 政府性基金的管理方式是在一般预算之外编制政府
第7章 财政收入概述
1
第一节 财政收入概述
一、财政收入的概念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 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 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 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 (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 收入。
2
二、 财政收入的分类
3、收费与税收的区别
一是,税收与政府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没有直接联系,税 收收入一般不规定特定用途,由政府统筹安排使用, 而收费与政府提供的特定商品和服务有直接联系,专 项收入,专项使用。
二是,税收是作为政府一般的筹资手段,而收费往往是 作为部门和地方特定用途的筹资手段。
三是,税收收入是政府的主要收入,必须纳入预算内统 筹使用,而收费则可以有所不同,全国性收费一般纳 入预算内,部门性收费或地方性收费可以作为预算外 收入。
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01年政府财政统计手册》
一、税收收入。包括:对所得、利润和资本收益征收的 税收,对工资和劳动力征收的税收,对财产征收的税 收,对商品和服务征收的税收,对国际贸易和交易征 收的税收,其他税收等。
二、社会缴款。包括:社会保障缴款和其他社会缴款。 其中社会保障缴款又按缴款人细分为雇员缴款、雇主 缴款、自营职业者或无业人员缴款、不可分配的缴款。
3、按支出用途划分,用于公路、铁路、民航、
港口等建设的基金9项;用于水利建设的基金4
项;用于城市维护建设的基金8项;用于教育、
文化、体育等事业发展的基金7项;用于移民和
社会保障的基金5项;用于生态环境建设的基金
5项;用于其他方面的基金5项。
23
二、政府性基金收入
(三)政府性基金的管理方式 政府性基金的管理方式是在一般预算之外编制政府
第7章 财政收入概述
1
第一节 财政收入概述
一、财政收入的概念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 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 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 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 (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 收入。
2
二、 财政收入的分类
20马工程教材 《公共财政概论》PPT-第八章 税收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二、税收原则 (一)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强调税收负担要做到公平合理。公平原则具体体现在 两个方面:一是横向公平,具有相同纳税能力的人应该负担相同 的税收。二是纵向公平,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不同的税收 ,纳税能力较强的纳税人应当缴纳更多的税收。
最能反映人们的纳税能力的指标:收入是流量,最能反映人们 当期的经济状况,此外人们纳税要向政府支付现金,财产只有变 现或有收益才能给人们带来现金流,而这又属于人们收入的一部 分。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 (四)税收的分类
税收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对税收进行一定的分 类有助于人们研究税收结构问题。通常税收有以下几种分类方 法。
1.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 (1)流转税。流转税又称商品税,它是以流通中的商品作为 课税对象的一个税类。 (2)所得税。所得税是指国家对纳税人的收益或净收入课征 的税收。 (3)财产税。财产税是对财产价值课征的税收。 (4)资源税。资源税是以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的税收。 (5)行为税。行为税是指政府开征的以调节或影响纳税人社 会经济行为为目的的税收。
销售劳务13粮食食用植物油9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图书报纸杂志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初级农产品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二甲醚食用盐出口货物交通运输服务包括陆路运输服务水路运输服务航空运输服务管道运输服务9邮政服务包括邮政普遍服务邮政特殊服务其他邮政服务9电信服基础电信服务9增值电信服务6建筑服务包括工程服务安装服务修缮服务装饰服务其他建筑服务9金融服务包括贷款服务直接收费金融服务保险服务金融商品转让融资性售后回租6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率表第四节中国税收制度一中国现行税收体系二主要税种简介1
第一节 税收概述
马工程教材 《公共财政概论》PPT-第八章 税收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三、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 (二)税收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
1.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无论是工薪所得税还 是社会保险税,都是对劳动者的工薪收入课征的,其结 果必然是降低劳动者的实际工资率或净收入。
(1)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收入效应。指对工薪课征 的税收所产生的增加劳动者劳动时间从而增加劳动力供 给的影响。劳动者可支配收入减少将迫使其不得不减少 闲暇和其他商品的消费,增加劳动力的供给。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 (三)税制要素
税收制度是国家规定的税收法规、条例和征收办法的总称 。税收制度由纳税人,课税对象,纳税期限与纳税环节,税 率,附加、加成和减免,处罚等基本要素构成。
1.纳税人: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 和个人。但纳税人和负税人不是同一个概念。负税人是最终 负担税款的单位或个人,负税人并不一定是税法中规定的纳 税人。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 (四)税收的分类
5.按税种的隶属关系分类 税收是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而现代国家的政府一般都 要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个别国家如新加坡例外),所 以税收也有一个隶属于哪级政府的问题。 (1)中央税。隶属于中央政府、专门为中央政府预算筹资 的税收称为中央税。 (2)地方税。隶属于地方政府、专门为地方政府预算筹资 的税收称为地方税。 (3)共享税。可以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共享的这类 税收称为共享税。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 (四)税收的分类
4.按税收收入是否规定专门用途分类 (1)一般税。一般税是收入没有指定的用途,可以 为政府的一般预算支出筹资的一种税收。如我国征收的 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2)特定目的税。特定目的税又称特定用途税,是 指税款有指定用途而不可挪作他用的一类税收。如教育 附加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