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

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
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

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化工生产区内的危险化学品进行辨识、分级。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for dangerous chemicals)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根据的生产实际化分为烧碱装置区和PVC装置区两个单元。对本公司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的氯、氢气、氯化氢、乙炔、氯乙烯等危险物品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 1、烧碱装置区重大危险源辨识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式(1)计算,若满足式(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 + q2/Q2 + ... + qn/Qn ≥1 (1) 式中:q1,q2,…,q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 Q1,Q2,…,Q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 计算结果:151.15/5+0.3/5+0.5/20=30.315≥1 辨识结果:烧碱装置区单元为重大危险源 2、PVC装置区重大危险源辨识 计算结果:396.3/50+1.54/20+2.95/1+1000/100=12.95≥1 辨识结果:PVC装置区单元为重大危险源 最终辨识结果**化工烧碱装置区和PVC装置区两个单元已经构成重大危险源。 二、重大危险源分级 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 (1)、分级原则

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为分级指标。 (2)、R的计算方法 式中: q1,q2,…,q 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 Q1,Q2,…,Q 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 β1,β2…,β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α—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 系数。 (3)、校正系数β及R值分级区间的确定 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表1和表2: 表1 校正系数β取值表 准确定。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分级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申请单位: 填表人: 填表日期: 联系电话:

1.1重大危险源辨识 1.1.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 按照我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单元定义为: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①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②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2q n —+—+……+—≥1 Q1Q2 Q n 式中:q1,q2,……q 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 Q1,Q2,……Q 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贮存区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

1.1.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山东汇丰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催裂化项目、(蜡油)(汽柴油)加制氢项目、延迟焦化项目、油品质量升级项目)贮罐区可能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的危险化学品为汽油、液化气、氢、硫化氢。辨识过程见下表: 由上表可见,该化工厂贮罐区构成重大危险源。 由于各项目同在一个厂区内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 ,因此应划为同一个 单元。依据多品种危险物品共存的临界量公式 计算可知该厂生产储存场所已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1.1.3重大危险源申报辨识 根据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规定,申报范围包括: 1)压力容器:属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容器: q 1 q 2 Q 2 Q 1 +…Q n q n ≥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天津海钢板材有限公司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天津海钢板材有限公司生产区内的危险化学品进行辨识、分级。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for dangerous chemicals)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根据天津海钢板材有限公司的生产实际有液氨储存区一个单元。对本公司搬运、使用或储存的液氨、乙炔等危险物品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 1、重大危险源辨识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我厂的危险源为单一品种液氨,存量14.2吨大于临界量10吨即

q>Q,所以我厂的液氨站已经构成重大危险源。 二、重大危险源分级 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 (1)分级原则 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为分级指标。 (2)R的计算方式: q1,q2,…,q 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 Q1,Q2,…,Q 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 β1,β2…,β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α—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3)校正系数β及R值分级区间的确定 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表1和表2: 表1 校正系数取值表 表2 常见毒性气体校正系数β值取值表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盛鸣分公司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1.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依据国家标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的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来确定的。 当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时,其数量等于或超过标准中规定的临界量,即定为重大危险源。 当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3-1)式进行计算,若满足式(3-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q2/Q2+…+q n/Q N≥1式(3-1) 式中q1、q2、…、q n为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量(t),Q1、Q2、…Q n为与各种危险物相对应的临界量(t)。 1.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所在区域重大危险源辨识、分布及监控情况表 备注: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规定,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

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为一个单元。 计算∑qi/Qi =(600+600+20+0.5)/300+39.5/200+4/5000=4.27>1 根据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该地面站生产区构成重大危险源。 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 2.1 分级方法 (1)分级指标 采用单元内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为分级指标。 (2)R的计算方法: (3-2)式中:q1,q2,…,q 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 Q1,Q2,…,Q 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 β1,β2…,β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α—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3)校正系数β、α的取值 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附表2.1和表2.2:

重大危险源分级的方法标准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 一、分级指标 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 作为分级指标。 二、R 的计算方法 ???? ? ?+???++=n n n Q q Q q Q q R βββα22 2111 式中: q 1,q 2,…,q 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 Q 1,Q 2,…,Q 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 β1,β2…,βn —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α— 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三、校正系数β的取值 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表1和表2: 表1 校正系数β取值表 危险化学品 类别 毒性气体 爆炸品 易燃气体 其他类 危险化学品 β 见表2 2 1.5 1 注:危险化学品类别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中分类标准确定。 表2 常见毒性气体校正系数β值取值表 毒性气体名称 一氧 化碳 二氧 化硫 氨 环氧 乙烷 氯化氢 溴甲烷 氯

β 2 2 2 2 3 3 4 毒性气体名称硫化氢氟化氢 二氧 化氮 氰化氢碳酰氯磷化氢 异氰酸 甲酯 β 5 5 10 10 20 20 20 注:未在表2中列出的有毒气体可按β=2取值,剧毒气体可按β=4取值。 四、校正系数α的取值 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厂区边界向外扩展500米范围内常住人口数量,设定厂外暴露人员校正系数α值,见表3: 表3 校正系数α取值表 厂外可能暴露人员数量α 100人以上 2.0 50人~99人 1.5 30人~49人 1.2 1~29人 1.0 0人0.5 五、分级标准 根据计算出来的R值,按表4确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级别。 表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和R值的对应关系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R值 一级R≥100 二级100>R≥50 三级50>R≥10

重大危险源死亡半径的计算

重大危险源死亡半径的计算 提问者:taofanzi浏览次数:591 提问时间:2009-06-05 10:01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等级一般分为四级: 一级重大危险源:R≥200m 二级重大危险源:100m≤R<200m 三级重大危险源:50m≤R<100m 四级重大危险源:R<50m (其中:R为死亡半径) 【摘要】提出以事故后果分析为基础,结合死亡概率模型,以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死亡数量为标准进行重大危险源分级的方法。对相关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后果计算模型、死亡概率计算方法、重大危险源死亡人数计算方法以及重大危险源等级划分等进行了分析和研讨。该重大危险源分级法的应用实例表明,用其评价的重大危险源风险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具有更好的科学性。该研究成果对制定我国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应用;探讨 0 引言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是安全生产领域的重要基础和治本之策,对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与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1-2]。1993年第80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和建议书,要求各成员国制定并实施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等政策。欧盟、澳大利亚、美国等很多国际组织和国家也都纷纷要求企业对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价、分级,预防控制重大事故发生[3]。 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十分重视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等工作[4-6]。我国陆续颁布实施的《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都对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分级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目前,全国各地正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有关要求,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和分级监控等工作。 国内外对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基本相同,核心是以超过一定临界量的危险化学品设施作为重大危险源的判断依据。但各国又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安全管理需要,进行部分调整和补充。围绕重大危险源,提出建立辨识、风险评价、安全管理、安全报告、应急预案、土地使用规划和安全监察等系统的风险控制系统,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 重大危险源分级是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科学监控和管理的基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5年下发了《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规定: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怎么分级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第40号)明确提出了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分级的要求,并规定了具体的分级方法。根据其规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科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一、分级指标 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为分级指标。 二、R的计算方法 式中: q1,q2,…,q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 Q1,Q2,…,Q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 β1,β2…,β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α—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三、校正系数β的取值 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表1和表2: 表1 校正系数β取值表 危险化学品 类别毒性气体爆炸品易燃气体其他类 危险化学品 β见表221.51 注:危险化学品类别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中分类标准确定。 表2 常见毒性气体校正系数β值取值表 毒性气体名称一氧 化碳二氧 化硫氨环氧 乙烷氯化氢溴甲烷氯 β2222334 毒性气体名称硫化氢氟化氢二氧 化氮氰化氢碳酰氯磷化氢异氰酸甲酯 β551010202020

注:未在表2中列出的有毒气体可按β=2取值,剧毒气体可按β=4取值。 四、校正系数α的取值 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厂区边界向外扩展500米范围内常住人口数量,设定厂外暴露人员校正系数α值,见表3: 表3 校正系数α取值表 厂外可能暴露人员数量α 100人以上2.0 50人~99人1.5 30人~49人1.2 1~29人1.0 0人0.5 五、分级标准 根据计算出来的R值,按表4确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级别。 表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和R值的对应关系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R值 一级R≥100 二级100>R≥50 三级50>R≥10 四级R<10

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

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 (征求意见稿) 1适用X围 本规X规定了重大危险源评估分级的方法和程序。 本规X为重大危险源评估分级技术规X,适用于包括储罐区、库区、生产场所等重大危险源。 2规X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X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X,然而,鼓励根据本规X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X。 《中华人民XX国安全生产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 《安全评价通则》 《关于规X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X。 3.1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4重大危险源分级判据 重大危险源分级判据如表1所示。 表1 重大危险源分级判据 ①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的重大危险源; ②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10-29人的重大危险源; ③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3-9人的重大危险源; ④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1-2人的重大危险源。 5重大危险源死亡人数及财产损失计算方法 可能造成的死亡人数评价程序为: ①将重大危险源的周边区域划分成等间隔的网格区,用一笛卡尔坐标体系的网格覆盖城市的区域地图(如图1所示),网格间距大小取决于当地人口密度,以不影响计算结果为准。

风险辨识及分级管控

一、目的 为规定本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措施策划的管理,减少安全危害、满足法律法规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二、范围 凡与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措施策划有关的各项活动,均属本程序的范围。 三、危险源辨识内容 (一)前期准备 1、明确评价对象及评价范围; 2、组建评价组; 3、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等; 4、收集并分析评价对象额基础资料、相关事故案例。 (二)危险源辨识 1、制定危险源识别的期限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级及风险控制措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各事业部针对风险源每年进行一次系统性更新,此外,各事业部应根据以下情况变化对风险管控的影响,及时针对变化范围开展工作分析及时完善风险信息。 (1)法规、标准等增减、修订变化所引起分险程度改变; (2)发生事故后,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对相关危险源再评价; (3)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 (4)生产工艺技术或专用设备发生较大改变; (5)进行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产品等四项新活动; (6)风险程度变化后,需对风险控制措施做出调整。 2、风险辨识的方法: (1)生产流程法:按工艺流程和加工流程的顺序,对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进行检查,发现其中的潜在风险,挖掘产生风险的根源。 (2)环境分析法:设备的制造和安装企业面临的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不适合)。 (3)组织图分析法:组织图分析法适用于各类企业和项目的风险识别,它是风险识别的必要方法之一。组织图分析法包括的内容如下:财务状况分析法;专家调查法;分解分析法;图表分析法;风险清单;事故树分析法 3、危险源分类 参照“事故类别”将危险源分成20类。

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

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4783????更新时间:2009-3-14 ? 级标准????????????????????????????????????????????????????????????????????????????????????????? (征求意见 1适用范围 ??? ?? ?本规范规定了重大危险源评估分级的方法和程序。 ?????? ?本规范为重大危险源评估分级技术规范,适用于包括储罐区、库区、生产场所等重大危险源。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 《安全评价通则》 《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号) 3术语和定义 ????? ?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4重大危险源分级判据 危险源等级分级判据 死亡人数?? 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30人(含30人)以上?? 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10一29人?? 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3—9人?? 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1-2人?? 具体判别的依据如下: ①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的重大危险源; ②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10-29人的重大危险源; ③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3-9人的重大危险源; ④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1-2人的重大危险源。 5重大危险源死亡人数及财产损失计算方法 ??? 可能造成的死亡人数评价程序为: 危险源的周边区域划分成等间隔的网格区,用一笛卡尔坐标体系的网格覆盖城市的区域地图(如图1所示),网格间距大小取决于当地人口 不影响计算结果为准。 一网格内的人员数量,通过火灾(室内火灾除外)、爆炸、毒物泄漏扩散事故后果模型计算重大危险源事故在每一网格中心处产生的热辐射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分级记录

菏泽市XXXX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分级过程记录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根据国家标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来进行的。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贮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一个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 q1/Q1+q2/Q2+…+q n/Q n≥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式中: q1,q2,…,q 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 Q1,Q2,…,Q n———各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 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 公司各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边缘距离均不超过500m,按一个单元进行辨识。 根据国家标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公司1,3-丁二烯、丙烯腈和过氧化二异丙苯是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物质,且已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见下表:

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2011]40号)的规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如下: 1.分级指标 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 作为分级指标。 2.R 的计算方法 ???? ? ?+???++=n n n Q q Q q Q q R βββα22 2111 式中: q1,q2,…,q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 Q1,Q2,…,Q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 β1,β2…,βn —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α— 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3.校正系数β的取值 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表2和表3:

重大危险源分级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 一、分级指标 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 作为分级指标。 二、R 的计算方法 ???? ? ?+???++=n n n Q q Q q Q q R βββα22 2111 式中: q 1,q 2,…,q 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 位:吨); Q 1,Q 2,…,Q 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 吨); β1,β2…,βn —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α— 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 系数。 三、校正系数β的取值 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表1和表2:

危险化学品 类别毒性气体爆炸品易燃气体 其他类 危险化学品 β见表2 2 1.5 1 注:危险化学品类别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中分类标准确定。 表2 常见毒性气体校正系数β值取值表 毒性气体名称一氧 化碳 二氧 化硫 氨 环氧 乙烷 氯化氢溴甲烷氯 β 2 2 2 2 3 3 4 毒性气体名称硫化氢氟化氢 二氧 化氮 氰化氢碳酰氯磷化氢 异氰酸 甲酯 β 5 5 10 10 20 20 20 注:未在表2中列出的有毒气体可按β=2取值,剧毒气体可按β=4取值。 四、校正系数α的取值 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厂区边界向外扩展500米范围内常住人口数量,设定厂外暴露人员校正系数α值,见表3:

厂外可能暴露人员数量α 100人以上 2.0 50人~99人 1.5 30人~49人 1.2 1~29人 1.0 0人0.5 五、分级标准 根据计算出来的R值,按表4确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级别。 表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和R值的对应关系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R值 一级R≥100 二级100>R≥50 三级50>R≥10 四级R<10

2018新版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18 1.定义 (1)危险化学品 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2)临界量 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构成重大危险源所规定的最小数量。 (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储存、使用和经营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4)生产单元 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装置及设施,当装置及设施之间有切断阀时,以切断阀作为分隔界限划分为独立的单元。 (5)储存单元 用于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储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儲罐区以罐区防火堤为界限划分为独立的单元,仓库以独立库房(独立建筑物)为界限划分为独立的单元。 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1)辨识依据 危险化学品应依据其危险特性及其数量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具体见表1—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其临界量(表略)和表2—未在表1中

列举的危险化学品类别及其临界量。 危险化学品的纯物质及其混合物按规定进行分类。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可分为生产单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单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2)危险化学品临界量的确定方法 在表1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其临界量应按表1确定; 未在表1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应依据其危险性,按表2确定其临界量;若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多种危险性,应按其中最低的临界量确定。 (3)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 生产单元、储存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1、表2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生产单元、储存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时,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生产单元、储存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S = q1/Q1+ q2/Q2+...十q n/Q n≥1 式中:

(完整版)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分类及风险评估标准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分类及风险评估标准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26条规定,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以及拆除与爆破工程都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结合本项目工程实际情况,重大危险源包括以下4类: (1)脚手架、模板和支撑、起重塔吊,人工挖孔桩、基坑施工等局部结构工程失稳,造成机械设备倾覆、结构坍塌、人亡等意外; (2)施工高度大于2m的作业面,因安全防护不到位、人员未配系安全带等原因造成人员踏空、滑倒等高处坠落摔伤或坠落物体打击下方人员等意外; (3)焊接、金属切割、冲击钻孔等施工,临时电漏电及各种施工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如:漏电、绝缘、接地保护、一机一闸)不符合要求,造成人员触电、局部火灾等意外; (4)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的堆放与频繁吊运、搬运等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易发生堆放散落、高空坠落、撞击人员等意外。 根据风险管理理论,风险量(D)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及事故发生的后果(C)相关,即D=LEC。根据风险量大小,风险分为5个等级,D在20以下为可忽略风险,D在20~70为可容许风险,D在70~160为中度风险,160~320为重大风险,320以上为不容许风险。 表1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 表2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表3 发生事故的后果(C) 项目部将根据以上列表对《条例》规定的并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所存在的3个方面的重大危险源、6个方面的一般危险源进行评估(见表4、表5): 表4 重大危险源评估表 表5 一般危险区域、部位的评估表

成都地铁BT项目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标准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成都地铁BT项目重大危险源管 理办法(标准版)

成都地铁BT项目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标准 版) 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一、总则 为了规范成都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加强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成都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二、重大危险源管理组织机构 1.督导协调领导小组 组长: 常务副组长: 副组长: 薛军 组员: 2.各标段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实施小组

组长:各标段项目经理 组员:项目总工、各工区长 设计、施工监测单位 组长:项目负责人 组员:项目技术负责人、各专员负责人 三、职责 1、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地铁轨道交通工程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安质环保部对全线范围内的重大危险源实施督导管理。负责督促各标段项目经理部进行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及控制和预防。 2、成都地铁BT项目各标段项目经理部、设计、施工监测单位负责本标段范围内重大危险源实施管理,包括应急处理和对外协调等工作。负责本标段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及控制和预防,并将结果(附表1、2须经各局集团公司批准)报指挥部安质环保部核备。 3、各等级重大危险源的管理责任划分: a)5A级:责任单位是各标段局集团公司; b)4A级以下(含4A级):责任单位是各标段项目经理部; 重大危险源的分类与确定 (一)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确认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记录

**化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对**化工生产区内的危险化学品进行辨识、分级。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for dangerous chemicals)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根据**化工的生产实际化分为烧碱装置区和PVC装置区两个单元。对本公司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的氯、氢气、氯化氢、乙炔、氯乙烯等危险物品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 1、烧碱装置区重大危险源辨识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式(1)计算,若满足式(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 + q2/Q2 + ... + qn/Qn ≥1 (1) 式中:q1,q2,…,q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 Q1,Q2,…,Q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 计算结果:151.15/5+0.3/5+0.5/20=30.315≥1 辨识结果:烧碱装置区单元为重大危险源 2、PVC装置区重大危险源辨识 计算结果:396.3/50+1.54/20+2.95/1+1000/100=12.95≥1 辨识结果:PVC装置区单元为重大危险源 最终辨识结果**化工烧碱装置区和PVC装置区两个单元已经构成重大危险源。 二、重大危险源分级 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 (1)、分级原则

重大危险源判定及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2.4重大危险源判定及风险等级划分 2.4.1企业重大危险源判定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长期或短期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功能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对照附录A中相关物质辨识标准以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规定的重大危险源物质,福建南纺涉及的液化石油气、二甲基甲酰胺、双氧水等属于危险化学品。 表2-10 重大危险源判定 2.4.2企业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和《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征求意见稿),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可根据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的3种类型,按照化学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矩阵,确定企业环境风险等级。 一、化学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 根据企业生产原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

是否涉及《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附表1和附表2中所列化学物质,计算所涉及化学物质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与其在附表1或附表2中临界量的比 值Q: 1、当企业只涉及一种化学物质时,该物质的总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即为Q。 2、当企业存在多种化学物质时,则按式(1)计算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 Q=q1/Q1+q2/Q2+…+q n/Q n(1) 式中:q1, q2, ..., q n——每种化学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t; Q1, Q2, ..., Q n——每种化学物质的临界量,t。 当Q<1时,企业直接评为一般环境风险等级,以Q表示。 当1≤Q时,将Q值划分为:(1)1≤Q<10,(2)10≤Q<100,(3)Q≥100;分别以Q1、Q2和Q3表示。 根据以上计算公式和表2-10重大危险源判定,计算企业的Q值为: Q=0.7/50+45/50+5/50+0.3/5000+0.5/200=1.02 二、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 采用评分法对企业生产工艺过程、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废水去向等指标进行评估汇总,确定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与风险控制水平评估指标及分级分别见表2-11与表2-12。 表2-11 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评估指标

重大危险源评估分级及管理

重大危险源评估分级及管理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石油化工行业迅猛发展,相 继发生了意大利塞维索工厂环己烷泄漏、墨西哥城液化石油气爆炸、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异氰酸甲酯泄漏等与危险化学品有关的恶性重特大工业事故,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防范重特大工业事故成为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危险化学品安 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发达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从立法、管理、技术、制度等多个角度反思本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研究制定防范措施,提出了“重大危害”、“重大危害设施(国内通常称为重大危险源)”等概念。各国预防重大 事故的实践表明:为了有效预防重大工业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必须建立重大危险源监管制度和监管机制。我国颁布的《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也从法律、法规层面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督和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 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呈现稳定好转的发展态势。但由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不高、监管力量不足等原因,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还时有发生,危险化学品领域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如2006年7月28日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氟源化工有限公司反应釜 爆炸,造成22人死亡,29人受伤。2008年8月26日广西

维尼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化工装置爆炸,造成21人死亡,60人受伤。2009年7月15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谷县镇的河南洛染股份有限公司硝化车间爆炸事故,造成7人死亡、9人受伤。2010年7月16日辽宁省大连保税区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原油罐区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造成原油大量泄漏。这些重特大危险化学品事故反映出相关企业在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缺陷,相关监管制度不够规范、完善。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所指重大危险源,是指生产、储存、使用或者搬运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 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对重大危险源未登记建档,或者未进行评估、监控,或者未制定应急预案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潜江市永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 (一)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公司牛磺酸事业部、环氧乙烷事业部的生产、储存过程中涉及的物料情况如下: 原辅料: 1、牛磺酸事业部:浓硫酸、30%液碱、液氨、环氧乙烷、硫磺 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醇、液化气、乙烯、氧气、二氯乙烷、碳酸钾、氢氧化钠、五氧化二钒、硼酸 中间产物: 1、牛磺酸事业部: 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烯、乙醛、甲醛、二氧化碳 产品:牛磺酸、亚硫酸钠、环氧乙烷 副产品: 1、牛磺酸事业部:硫酸钠 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二醇 辅助过程:氮气置换系统需用的氮气(压缩的)、仪表用空气(压缩

的)、制冷过程中氟利昂R22。 其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有:浓硫酸、30%液碱、液氨、环氧乙烷、硫磺、乙醇、液化气、乙烯、氧气、乙二醇、甲醛、乙醛、二氧化碳、二氯乙烷、碳酸钾、五氧化二钒、硼酸。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列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范围的物质为:液氨、环氧乙烷、乙烯、二氯乙烷、液化气、乙醇、甲醛、氧气。 根据本公司特点,将公司两个生产事业部划分为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环氧乙烷事业部储存罐区及牛磺酸事业部原料储存区三个单元。 1.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 危险化学品临界量及实际存在量一览表 由此可见,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小于其临界量,因此,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单元危险化学品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2.环氧乙烷储存罐区单元 该单元有:乙醇储罐2台(2370m3/台),乙烯储罐1台(3000m3/台),液化气储罐1台(200m3/台),环氧乙烷储罐2台(200m3/台)。

成都地铁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

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建 成地铁建〔2012〕37号 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分公司关于印发《成都地铁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 成都地铁各参建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对成都地铁建设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 工程的安全管理,积极防范和遏制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杜绝重 特大安全事故,依据住建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 理办法》(建质[2009]87号)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我公司结合成都地铁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了《成都地铁建设工

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特此通知。 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分公司 2012 年7月30 日

成都地铁建设工程重大危 险源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对成都地铁工程建设中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管理,积极防范和遏制地铁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依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 号)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成都地铁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自行招标的建设工程中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生产活动及安全管理。 第二章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第三条为了更好把控成都地铁建设工程安全管理重点,结

合成都地铁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 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分 公司(以下简称建设分公司) 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分为 一般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和特别重大危险源三种类别, 实行三级 安全动态管理。 一般危险源: 包括《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 (建质 [2009]87 号)附件一所列的内容及轨行区交叉施工 重大危险源: 包括《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 (建质 [2009]87 号)附件二所列的内容及盾构区间路面滞 后沉陷、盾构带压换刀等; 特别重大危险源: 指《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 办法》(建质 [2009]87 号)附件二 所列的工程范围中周边环境 复杂、水文和工程地质条件特殊的部分,同时,将下列工程也列 为特别重大危险源: 浅埋暗挖工程; 新建线路下穿运营的地铁线 路工程; 跨越重要交通干线的桥梁工程; 已使用的地铁换乘站机 电安装及装修工程;盾构穿越建(构)筑物、重要管线、铁路股 道、河流等工程。 第四条 开工前, 施工单位应开展详细的施工调查, 对本标 段内的施工危险源逐一进行辨识, 制定相应安全管理制度、 技术 措施和应急预案, 并将经监理审核的危险源辨识评估报告、 危险 源管理清单等报业主备案。 第五条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均应按照 《危险 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 [2009]87 号)的 要求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属于一般危险源的, 由施工单位技 术负责人、 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报业主备案; 属于重大和特 别重大危险源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 批,附《重大危险法》 等; 法》

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

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重大危险源评估分级的方法和程序。 本规范为重大危险源评估分级技术规范,适用于包括储罐区、库区、生产场所等重大危险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 《安全评价通则》 《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 号)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 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4重大危险源分级判据 重大危险源分级判据如表1所示。 表1重大危险源分级判据 具体判别的依据如下: ①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的重大危险源; ②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10-29人的重大危险源; ③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3-9人的重大危险源; ④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1-2人的重大危险源。 5重大危险源死亡人数及财产损失计算方法 可能造成的死亡人数评价程序为: ①将重大危险源的周边区域划分成等间隔的网格区,用一笛卡尔坐标体系的网格覆盖城市的区域地图(如图1所示),网格间距大小取决于当地人口密度,以不影响计算结果为准。 ②确定每一网格内的人员数量,通过火灾(室内火灾除外)、爆炸、毒物泄漏 扩散事故后果模型计算重大危险源事故在每一网格中心处产生的热辐射、超压或 毒物浓度的数值,然后通过热辐射、冲击波超压、中毒概率函数将其其转化为造成死亡的概率。 ③将每一网格中心的死亡率与人口数量相乘,即得到死亡的人数。 ④将所有网格的死亡人数求和,即得到总的死亡人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