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城市品牌营销中的问题

合集下载

最新品牌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最新品牌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品牌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目前,品牌的研究从品牌概念、品牌意识、品牌资产、品牌个性、品牌管理、品牌消费、品牌关系等多个纬度展开讨论,各研究主体从不同视角诠释品牌的内涵及其所承载与链接的各种社会关系,其中关于品牌内涵的研究对于品牌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本文在借鉴以往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分析品牌概念的内涵;分析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一、品牌概念的内涵(一)早期品牌概念的界定品牌概念作为品牌意识研究和品牌管理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人们形成品牌意识的基础。

关于品牌的定义及其效能,从中世纪西班牙牲畜身上的烙印开始,到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企业制胜的竞争武器,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中,无论是实战派的企业家、还是学院派的理论工作者,由于对品牌的观察角度不同,对品牌的理解则见仁见智。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对品牌的定义是:品牌是一种品质、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应用,其实质是借以识别服务于某个消费者或某群消费者的产品及服务,并使其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

我国学者吴健安认为“品牌是用以识别某个销售者和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区别开来的商业名称及其标志,通常由文字、标记、符号、图案和颜色等要素或这些要素的组合构成。

”[1]从上述关于品牌概念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关于品牌的最初理解具有如下共同的特点:(1)品牌是产品或服务内在品质的体现;(2)品牌是产品的名称、标记、设计等的集合;(3)品牌具有某种象征性;(4)品牌使企业间的竞争品加以区别开来。

这种对品牌概念简单的理解,使得品牌的塑造具有很大局限性。

突出表现在品牌塑造过程中的以企业为中心的营销导向,较少考虑品牌所承载、所反应、所连接的各种社会关系。

如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品牌与企业的关系,品牌与政府的关系等等。

(二)品牌概念的延伸随着以消费者为中心营销理念的兴起,社会对品牌概念的认知有了新进展。

科特勒从顾客的视角思考品牌,他认为品牌包括一系列复合特质,是产品功能、文化、服务承诺以及情感的象征性价值等构成的复合组织。

探讨市场营销中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探讨市场营销中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探讨市场营销中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作者:何文萱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第05期摘要: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已主动和被动地进入了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中,持续发展与创新的经营理念将对整个世界的市场营销发展趋势产生影响。

较之西方发达国家,我国企业市场营销起步较晚,目前仍有大量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从我国市场营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积极探讨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市场营销;存在问题;解决对策中图分类号:F274;F276.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5-0000-01一、当前企业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一)营销观念陈旧现阶段,计划经济观念在我国仍根深蒂固,有些国有企业仍在奉行传统的生产观念、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虽然企业管理者常常将营销策略挂在嘴边上,但企业上下并没有完全改变传统的营销观念,年度预算中所制定的销售量任务也并没有从市场实际需求出发,而是依据上级单位的要求进行制定,这直接导致编制的销售量与实际情况产生了较大的偏差。

销售价格均为发改委统一制定,并没有根据市场需要进行调节,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杠杆失去调节作用,因而经常会出现大量库存积压、价格波动时的潜盈潜亏现象。

买方市场环境下,商品供过于求,有些企业对此束手无策,只能随波逐流盲目推销产品,这一营销模式导致的结果要么是产品库存大量积压要么是应收账款急剧增加。

(二)营销手段落后在我国,新的市场营销理念正逐步取代传统的营销理念,部分企业已敏锐观察到这一点,并开始采用先进的营销方式代替传统的营销策略,但大部分企业仍没有对营销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仅仅是照搬照学西方企业先进的营销理念与方法,营销创新较少,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情也并不相符。

不少营销人员简单地认为市场营销就是推销,因此他们仅仅依靠自己有限的交际圈来获取市场信息,根本没有借助新兴的网络与专业信息机构来获取更多的有利信息。

(三)营销调研缺乏市场营销调研缺乏是我国许多企业存在的问题。

毕业论文:浅析秦皇岛旅游城市“品牌”形象的营销(原创)

毕业论文:浅析秦皇岛旅游城市“品牌”形象的营销(原创)

浅析秦皇岛旅游城市“品牌”形象的营销作者:吴贞洁专业年级:旅游管理06级2班指导老师:刘红萍[摘要]良好的城市旅游形象是城市旅游发展的无形资产,可以增强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旅游城市的“品牌”形象使旅游消费者产生一种追求感,从而加强旅游动机,促使其产生旅游活动,是影响旅游活动的关键因素之一。

塑造并强化旅游城市在旅游者心目中的良好品牌形象,是城市旅游保持旺盛生命力并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的迫切需要,旅游城市的“品牌”形象营销势在必行。

本文从旅游城市“品牌”形象的重要性入手,浅析目前秦皇岛市旅游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综合运用旅游消费心理学及旅游市场营销学理论对秦皇岛旅游城市的形象进行定位,并对如何塑造秦皇岛旅游城市“品牌”形象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秦皇岛市“品牌”形象旅游营销目录前言 (1)一、旅游城市“品牌”形象营销的重要性 (1)1.旅游目的地形象及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的概念分析 (1)2.营销中“品牌”形象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2)3.“品牌”忠诚的影响 (4)二、秦皇岛市旅游形象营销现状 (4)1.城市形象不鲜明 (4)2.缺乏整体营销观念 (5)3.秦皇岛市形象影响范围有区域局限性 (5)4.秦皇岛城市旅游的季节性形象误导 (6)5.城市营销方式守旧 (6)三、旅游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 (7)1.旅游城市的形象定位 (7)2.“品牌”形象的塑造 (8)3.秦皇岛市“品牌”形象的塑造 (9)结束语 (10)参考文献 (11)前言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基本国策,同时也引导着全国各个城市各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旅游业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突破传统发展模式,实施营销创新。

城市形象作为城市发展旅游的招牌,必须展示出自己的实力和亮点,打造独具自己魅力的“品牌”。

中国旅游营销自二十世纪起,已经从整合营销传播时代发展到国际化营销时代,2006年至今开始了品牌营销时代。

由此可见,城市旅游“品牌”形象对一个城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旅游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已经是势在必行。

城市营销的发展历程_研究进展及思考

城市营销的发展历程_研究进展及思考
与 19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发生的公共治理变 革一样 ,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体制的转轨期 ,地方政 府的职能面临着深刻转型 ,城市治理模式发生了从 以管理公共事务为中心向以提升城市竞争力为重点 的根本性转变 。为了吸引更多的外部发展资源 ,越 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将城市营销作为全球化环境中城 市竞争战略的重要工具 ,城市营销已经成为提高城 市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 2 ] 。本文试图通过对城市营
三 城市营销理论的发展历程
从 1930年代开始 ,尤其是 1950年代以来 ,城市
城市瞭望
营销的理论研究渐多 ,但多着眼于旅游目的地或工 业社区等领域 ,研究的内容也多集中在广告 、事件促 销等简单的营销应用层面 。最早的城市营销研究起 源于美国 ,期间具有标志性的研究成果是美国人迈 克朵拉多在 1938年出版的著作《如何促进社区及工 业发展 》( How to Promote Comm unity and Industrial Developm ent) [ 10 ] 。
〔作者简介 〕 于 涛 (1978—) ,男 ,汉族 ,河北故城人 ,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助教 ,硕士 ;张京祥 (1973—) ,男 ,汉族 ,江苏盐城人 ,南 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471042) ———基于体制转型背景的中国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 〔收稿日期 〕 2007 - 02 - 06 〔修回日期 〕 2007 - 06 - 09
四 城市营销的研究视角
1. 城市竞争力视角 该研究领域的学者认为 ,城市营销与城市竞争
力有着密切的联系 。城市营销可以为城市在竞争互 动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定位 ,突出特色从而吸引目 标群体 ,并且为城市发展营造具有竞争优势的环境 , 为面临发展困境的城市找到走出困境和振兴经济发 展的活力 [ 14 ] 。代表性的理论如卡斯特尔的“新空间 逻辑 ”,哈维的“企业家政府说 ”,科特勒等的“竞争 经验说 ”,湾顿伯格等的“城市发展瓶颈说 ”,以及国 内如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的“城市竞争力 ”理

定位策略如何给力中国城市营销

定位策略如何给力中国城市营销
结果。
城 市 营销 作 为一 种 全新 的城 市 经 营理 念 ,越 来越 受 到理 论界 和 实 际工 作者 的 重视 。 虽然 昆 明 、 上 海 、北京 等城 市 已经开 始积 极 进行 城 市营 销 的 实践 ,但 总体 来说 ,无 论是 实 践还 是理 论 方 面 ,我
国的城பைடு நூலகம்营销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本文将在总结我国城市营销发展的基础上 ,针对定位策略的运
动 力 、 土 地 资 源 以及 优 惠 政 策 来 吸 引 投 资 ,并 且 城 市 营 销 逐
步 涉 及 到 民 风 民 俗 、 历 史 传 统 等 城 市 文 化 方 面 的 内 容 。 此
供行为 参照 ,城市营销 过程 还没有真 正成 为一项 系统工程 。
此 。我 国 的 城 市 营 销 既 需 要 实 践 上 的创 新 , 又 需 要 理 论 上 的 刨
象 建 设 上 的 雷 同 ,导 致城 市 品 牌 建 设 表 面 化 、同 质 化 ,
了城 市 功 能 和 作 用 的发 挥 。
削 弱
2 世 纪 8 年 代 到 9 年 代 初 期 。城 市 营 销 尚 没 有 质 的 变 0 0 0 化 , 人 们 对 于 城 市 营 销 的 认 知 主 要 还 是 通 过 各 城 市 的 主 导 产

鬃 库 智
定位策略如何给力中国城市营销
文/ 玉洁 钟 随 着 我 国城 市化 和市 场 经济 的 日趋 成熟 ,城 市 营销 的 意识 正逐 渐 兴起 。从2 0 年 昆 明市率 先 在 01 全 国打 出 “ 销 昆明 ”的 口号 ,到如 今 名 目繁 多 的各个 城 市 的旅游 节 ,城 市 营 销的 实践 已遍布 全 国 营 大 江 南北 。毫 无疑 问 ,城 市营 销是 我 国城 市 化发 展 的必 然趋 势 ,也 是 社 会主 义 市场 经济 文 明的 必然

城市营销:如何打造城市名片

城市营销:如何打造城市名片

城市营销:如何打造城市名片各地轰轰烈烈的“新造城运动”背后,真正了解城市、理解城市的城市管理者、经营者并不是很多。

著名作家冯骥才就毫不客气地指出了中国目前“新造城运动”带来的四个问题已构成了灾难:一是无个性;二是模仿;三是功能主义规划;四是粗鄙。

“新造城运动”多是一场速成性的城市改造。

由于城市管理者建功立业的心切,房产开发商们获利发财心急,各项工程都要速战速决。

“天一广场”、“老外滩”是宁波近5年来的两场造城运动。

但不同的是,他们打造成了“双子星座”品牌。

透过这两个“双子星”项目的酝酿、实施,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宁波城市管理者进行城市品牌打造的理念与努力;可以看到在体制创新下的城市运营商是如何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实现了双赢。

因而用营销管理、品牌建设的角度解读城市品牌的“点”,实际上会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在城市品牌打造的百年工程中,还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完善与改进,还有太多的遗憾和悔恨需要弥补与追思。

本期请关注宁波天一广场、老外滩品牌建设实战案例。

天一广场、老外滩所处的位置,最初都是低洼平房,城市配套设施落后、交通与治安情况都十分不好。

而且老外滩所处地区一旦遇到台风暴雨,积水难退,群众的生活质量很差、抱怨与投诉也比较频繁。

而此区域都是属于人口密集的闹市区,拆迁成本很高,当时天一广场所在地有4000户居民,初步测算拆迁费用都在8亿元,而老外滩所在地居民的拆迁费用也在2亿元以上,对于财政收入还不错的宁波政府来讲依然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同时像老外滩所在地又是文物保护区,必须保证开发与保护并举,不能随便进行拆迁建设。

谋篇:创新是变革的武器天一广场、老外滩由宁波城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城投”)操刀。

对于城市经营、城市品牌塑造这样的新问题、新现象,单纯靠学习与模仿已经远远不能解决现实问题,所以进行创新变革几乎成为了能够选择的唯一武器与道路。

定位:角色上的转型“城投”在整个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当什么角色呢?是融资者?是建设者?还是权力寻租的温床?宁波城投将自身定位为“城市运营商”,是受政府委托从事城市资源经营运作的经济实体,因为这样的一种特殊性,就注定了“城投”公司与传统的市政建设公司有了很大的不同。

“奈雪的茶”营销问题浅析

“奈雪的茶”营销问题浅析

摘要蓬勃发展的中国茶饮行业在经历了粉末时代和街头时代后,正式进入了新式茶饮时代,这一点对于茶饮市场来说绝对是一轮全新的变革,并已经涌现了大批的新式茶饮品牌。

新式茶饮的出现,为中国茶饮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可能,也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奈雪的茶”作为新式茶饮的头部品牌,在短短的时间里,奈雪品牌不断发展壮大,开拓至全国市场,这源之于其拥有的优势与机遇,但是,其在快速发展中所存在的营销问题与市场竞争问题却也值得研究与分析。

本文集中阐述了奈雪的茶的品牌概况,围绕奈雪品牌目前的营销问题做了相应的分析,剖析了新式茶饮市场竞争中奈雪的茶的营销问题,针对种种问题提出了个人的看法与发展对策。

本文多角度分析奈雪茶的营销情况。

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奈雪的茶的现状,介绍了其发展背景历程以及创立至今的品牌影响力。

第二部分是根据调查分析得出奈雪的茶在品牌营销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第三部分是根据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分析得出能够促进奈雪的茶品牌可持续、全面、快速发展的对策,以增强奈雪品牌的核心竞争能力,推动奈雪的茶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新式茶饮品牌营销问题对策中国食品产业优化策略ABSTRACTAfter experiencing the powder age and the street ag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ea industry is entering the third stage, that is, the new tea age. This is a new revolution for the tea market, and a large number of new tea brands have emerged. The emergence of new tea has brought a new possibil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ea market, and has also become a new way of life. "Naixue's tea" is the leading brand of new tea drinks.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naixue's tea keeps growing and expanding to the national market, which is due to its advantages and opportunities. However, the marketing problems and market competition problems in its rapid development are also worthy of research and analysis.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naixue's tea br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marketing problems of naixue's tea brand, analyzes the marketing problems of naixue's tea in the new tea market competition, and puts forward personal views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for various problem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rketing situation of naixue tea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mainly analyzes thecurrent situation of naixue tea and introduces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brand influence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The second part i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naixue tea brand marketing in the presence of a variety of problems. The third part is based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can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comprehensive, rapid development of naixue tea brand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naixue brand, promote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naixue tea.Key words:new tea brand marketing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China Food Industry Optimization strategy目录一、引言 (3)(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3)(二)文献综述 (3)二、奈雪的茶的现状分析 (4)(一)奈雪的茶发展背景 (4)(二)奈雪发展历程及市场开拓现状 (4)(三)奈雪品牌的影响力 (5)三、奈雪的茶的营销问题分析 (5)(一)产品营销体系不成熟 (6)(二)品牌包装缺乏营销竞争力 (7)(三)营销推广方式单一 (9)(四)渠道开拓较为传统 (9)四、奈雪的茶市场营销改进的建议对策 (10)(一)完善产品营销体系设计 (10)(二)优化品牌场景建设,提高品牌竞争力 (11)(三)拓展数字化升级,提高用户转化率 (12)(四)优化全渠道布局,扩大品牌影响力 (13)五、总结 (14)参考文献 (14)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ZARA中国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ZARA中国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ZARA中国市场营销策略分析一、引言ZARA是全球知名的时尚品牌,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ZARA在中国市场的市场营销策略进行分析,旨在了解其在中国市场的定位、目标市场、市场营销组合等方面的情况,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市场定位ZARA在中国市场的市场定位是快时尚品牌。

其以快速更新的时尚产品、合理的价格和独特的设计风格吸引了广大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ZARA在中国市场的市场定位与其在全球市场的定位一致,都是以追求时尚和个性的年轻人为主要目标客户。

三、目标市场1. 城市消费者:ZARA主要面向中国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

这些城市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年轻人的消费能力也相对较高,是ZARA的主要目标市场。

2. 年轻人群体:ZARA的产品设计风格独特、时尚而且价格合理,非常符合年轻人的消费需求。

因此,年轻人是ZARA在中国市场的主要目标客户。

四、市场营销组合1. 产品策略:ZARA在中国市场推出的产品以时尚、高品质和独特的设计为特点。

其产品线涵盖了男女装、鞋履、配饰等多个品类,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2. 价格策略:ZARA在中国市场的价格相对较为合理,能够吸引年轻人的消费。

同时,ZARA也会根据中国市场的消费水平和竞争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保持竞争力。

3. 促销策略:ZARA在中国市场采取了多种促销手段,如打折、赠品和会员优惠等,以吸引消费者,增加销售额。

此外,ZARA还会定期推出限量版合作款式,增加产品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4. 渠道策略:ZARA在中国市场采用了线下实体店和在线电商平台相结合的销售模式。

线下实体店分布在主要城市的繁华商圈,方便消费者进行购物。

同时,ZARA也在中国的主要电商平台上开设了官方旗舰店,以满足消费者的线上购物需求。

五、竞争分析ZARA在中国市场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国际快时尚品牌、本土快时尚品牌以及其他时尚品牌。

这些竞争对手在产品设计、品质、价格和市场推广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中国城市品牌营销中的问题
作者:范红
来源:《国际公关》2013年第01期

近年来,我所在的清华大学城市品牌研究室,一直从事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与传播的研究工
作,完成了数十个大大小小、不同类别的城市品牌咨询研究项目。在深入研究城市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中国城市的品牌营销传播存在着很多误区和问题,在此仅做一个小结,列出五个主要
问题,与公关界的同仁们讨论分享。

一、城市品牌营销缺乏长远规划
品牌是建立形象的战略,也是建设形象和传播形象的过程。城市品牌的建设不仅需要有准
确定位,还需要不断努力建设和持续传播的战略行动。中国绝大多数城市缺乏品牌建设长远的
目标,品牌形象常是“昙花一现”,或总在不断“推陈出新”,使得城市难以走上品牌建设的道
路。

政府核心领导干部的换届是影响中国城市品牌建设的重要原因,也是我们研究室在工作中
遇到的最大困难。很多城市的品牌形象因领导的换届在两三年之内,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就要
经历一次或数次变化,先前打下的城市品牌建设基础因领导者的新思路而中断、停止和改变。
当然,中国社会急功近利的风气、政府对地方领导干部的考核、城市竞争力评比方式等,影响
着城市品牌的长期规划建设。

二、城市品牌形象定位不清晰
定位是品牌建设的基础,城市品牌定位是经营城市的首要任务,也是城市品牌成功的前
提。城市品牌定位,就是将城市最独有的吸引力和最希望人们产生的品牌联想根植于目标群体
的脑海中。简单来讲,城市能够让目标群体知道:我能够为你们提供什么?满足你们什么需
求?用什么来吸引你们居住、旅游、创业和投资?

中国很多城市的定位抽象而笼统,如国际化大都市、宜居城市、生态城市、文化强市等。
这些抽象的名词让人一听即忘。还有一些城市,定位为“水电城”、“药都”、“低压电器之都”、
“重装之都”等,将产业定位误作为城市整体品牌形象定位,这样定位的结果就是淡化了城市传
承千年的历史文化和别具一格的地域风情。

城市品牌的精确定位应基于城市的核心价值,需讲求科学的方法。从挖掘城市品牌核心元
素到梳理城市品牌核心价值,从沟通口号提炼到城市标识的设计,都需要以扎实的研究为基
础,按部就班地来开展每一步工作。很多城市的品牌定位来自领导干部的突发奇想,或来自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划大师的闭门造车。既没有调研的数据基础,也没有科学的专业方法,更没有广大市民的参
与。这样的城市品牌定位既不精准,也得不到市民广泛的认可度,宣传推介起来难度非常大。

城市品牌难以定位的另一个原因是城市本身缺乏差异化特征,也没有突出的个性和品牌支
撑点。我们工作过的一些城市,不管是从产业特色、市容市貌、历史文化、市民素质等诸多方
面来看,城市的优势、个性、亮点、强项等都不明显,新发展项目的特色也不突出。聚合众多
特点来做城市品牌定位,或者选择某个较强的特点来定位,都不能准确地反映城市的特质。因
此,为一个没有显著个性的城市进行品牌定位是一项难度极大的工作。

三、对城市品牌缺乏正确的认识
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的总体印象,而城市品牌形象则是人们对城市核心价值的聚焦印
象,也就是有明确的聚焦点和固定清晰的品牌联想。很多城市在塑造品牌形象时,总是要求我
们面面俱到,包罗万象,唯恐将城市的某一特色遗漏。这样的要求使得城市品牌无特色,也不
能突显品牌核心价值。

城市品牌需要强有力的支撑点。品牌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也不能凭空打造,除非围绕一
个品牌定位人为地去建设一个崭新的城市,如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和迪斯尼城市奥兰多。城市
品牌形象的支撑点可来源于六个方面:城市的经济竞争力、历史文化底蕴、城市文化艺术、城
市空间与景观吸引力、城市人口素质,以及城市的媒体形象。其中,城市通过媒体塑造的品牌
形象,是外界受众认知城市的重要途径。

城市品牌塑造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指的是在城市中看得
见、摸得着的东西,包括城市标识、城市容貌、城市建筑、城市雕塑、城市灯光、城市卫生、
城市治安、城市交通,以及吃喝玩乐的消费体验等。这些内容如何体现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
如何反映出城市独有的生活方式,如何因自身的与众不同而产生吸引力,都需要细致考虑。

软件系统指的是城市独有的精神气质、城市文化特质、市民的性格与文明程度、城市的氛
围,以及其他一些看不见但能让人感知的东西。如北京的城市精神与上海不一样,成都的休闲
文化与杭州不一样,这些软性内容的建设与硬件系统的打造一样重要。只有做到名符其实,里
外一致,城市品牌才能有形有神,富有魅力。

遗憾的是,政府部门的品牌意识非常薄弱,并缺乏品牌的系统思维。由于政府各部门各自
为阵,部门之间协同联系不够,城市政府很难统筹考虑两大品牌系统的并行打造问题。

四、缺乏品牌营销专业部门和专业人员
城市品牌营销需要有一个专业的部门来统筹担当,并需要专业人员来执行营销的工作细
节。中国城市常常依赖宣传部来做城市形象的宣传工作,依赖旅游局来做城市旅游点的营销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两个部门的工作重点常常分散、零乱,不能形成品牌效益。不少城市的宣传部门长年超负
荷工作,既要做政府领导和政府工作的宣传,又要应对各种媒体危机;既要组织各种政府的大
型活动,又还要搞网络发布、舆情监测、组织学习,有的还有负责抓政府工作中的重要项目。
他们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充分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否全面地承担营销城市的任务,就不言而
喻了。

目前,政府部门逐渐重视与专业的品牌咨询机构、公关公司、广告公司等展开城市营销的
业务合作,专业公司进入城市品牌营销领域的机会将越来越多,工作的空间日益增大。

五、城市品牌缺乏整合营销的理念
城市品牌整合营销应该强调,根据不同的传播目的与不同的目标受众的兴趣和需求,整合
不同的传播媒介、营销渠道与公关资源,围绕城市品牌的核心价值,朝着强化城市品牌认知的
目标来进行全方位营销传播活动。整合的概念是指将城市品牌的核心价值融入所有传播载体,
包括城市标识与口号、新闻策划、新闻发布、危机公关、赛事、节庆、论坛、广告、名人代
言、纪念品、领导者和公务员与市民形象,以及城市空间的品牌视觉传达等等。

目前,绝大多数城市的营销传播还停留在主流媒体宣传和广告投放上。几乎所有的城市政
府都非常重视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这样的中央级主流媒体,因为政府上级领导接触这类媒体
的时间最多。但是,在新媒体发达的今天,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已经受到了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巨
大挑战。如果城市想影响和吸引年轻一代,就必须学会利用网络媒体与新媒体(包括微博、微
信、游戏、APP)等新型传播工具,也需要建设一个与自己品牌形象相匹配的网站。我们研究
室在国内建成的首个城市品牌形象网站是东莞城市形象网站www.hellodongguan.com。这个网
站就充分考虑了±或市标识、城市口号、城市色彩、网站风格以及品牌信息内容的整体协调关
系。网站的英文版已经成为最有效的城市国际传播渠道。

在城市品牌整合营销方面,成都走在了全国城市的最前面。成都不仅重视国内传统主流媒
体的报道,也重视利用国际知名媒体来传播城市形象;除了利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宣传片、电
影、动漫、礼品等形式来传播城市,还充分利用世博、奥运等重要机会,通过文化公关活动的
精心策划,有效地传播了成都的品牌形象。成都也是最重视利用网络与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形态
来传播城市品牌的城市。它不仅有自己品牌形象英文网站,还有成都发布微博、微成都微博和
微信,而且各种新媒体的受众互动活动做得有声有色。成都为中国城市品牌的整合营销树立了
一个很好的榜样。

总之,中国城市的品牌营销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将品牌建设、整合传播和受众感知相结
合,才能在目标受众心目中形成清晰的城市品牌形象。城市品牌营销也是一项有目标、重受
众、分阶段、有重点、讲持久的战略传播工程,通过强化城市独有魅力,创造美好的城市联
想,来达到增强城市对内对外吸引力、推动城市整体经济发展、让城市变得更有价值的目的。
愿更多的公关界同行们参与到城市品牌营销工作领域中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