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史学思想述论
论苏轼在徐州的从政情怀--主要从表、奏、书、启展开分析

论苏轼在徐州的从政情怀--主要从表、奏、书、启展开分析喻世华【摘要】The official documents Su Shi composed during his official term in Xuzhou, which take the forms of Biao, Zou, Shu and Qi, are of high historical value though they have rarely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researchers. These documents have shed light on the subtle and complex situation and hard choices and political achievements during his administration in Xuzhou. His motto of disregarding personal promotion while harboring the broad mass of people in heart has reflected his political tolerance, concerns for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and noble humanism, making him a monumental idol worthy of people’s respect and admiration.%苏轼在徐州的表、奏、书、启等应用性文章,较少引起研究者关注,却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轼在徐州知州任内微妙、复杂的处境,艰难的选择及其政治作为。
苏轼不以个人政治进退介怀而以天下苍生为念的政治气度、民生情怀、人道关怀,永远值得人们学习和景仰。
【期刊名称】《乐山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10【总页数】7页(P1-7)【关键词】苏轼;徐州;表;奏;书;启;两难处境;选择【作者】喻世华【作者单位】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江苏镇江 212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62徐州是苏轼生命中的重要驿站。
也无风雨也无晴 —— 读苏轼生平有感

也无风雨也无晴——读苏轼生平有感工诗、善词、长文、精书画,思想上兼具儒释道之精髓,在史学、文论、医药、美食各方面均有涉猎,而且都卓有建树,这便是北宋之文学大家——苏轼。
虽然从小就接触苏轼的诗词文章,却是越年长越深感其魅力。
了解苏轼,是因名句而读全篇,因全篇而查背景,因背景而究生平,因生平而寻后人的评论。
一个越来越鲜活,越来越饱满的苏轼便出现在我的眼前。
苏轼生活在北宋年间。
北宋重文轻武,唐宋八大家中的“六家”以及范仲淹、司马光都出现在这一时代,文坛星光灿烂、大神云集。
苏轼乍一出场便是一颗超级新星,而真正出类拔萃,却是在黄州贬谪之后。
这次贬谪犹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促使他在思想上、文学上提升了一大步。
他的弟弟苏辙,跟他从小共同长大,同学于父亲,同列唐宋八大家,文学成就本不相上下。
黄州之后,苏辙便心服口服:“吾今难望子瞻项背矣。
”苏轼一生经历坎坷,成也因名,伤也因名。
他一生最大的劫难——“乌台诗案”,除了因党派之争,还因为被名气所累、目标太大的缘故。
这场劫难,使他经历了巨大的精神和肉体折磨,甚至差点自杀。
而他走出阴影,完成华丽的思想蜕变,便是在四年的黄州生活中。
苏轼是以犯官身份来到黄州的,这就意味着他没有工资,没有住房,没有自由,只是一个有职衔的犯人。
初到黄州,他寓居在一座小破庙定惠院里。
白天,苏轼门都不敢出,只有“漏断人初静”时,才敢来到院中。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他此时的心情,也如惊弓之鸟,满心忧惧。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能将一个洒脱的、豪放的苏轼折磨如此,足见四个月的牢狱之灾所受磨难。
苏轼无工作可忙,无收入可恃,只能带领家人,开荒田于城东山坡之上,躬耕于陇亩之间,自号“东坡居士”,大约也是一种自嘲,那时他一定没想到此号会传闻天下,千古流芳吧。
他还盖了间极简陋的小屋,遮风挡雨都困难,却起了个极风雅的名字——“雪堂”,被多少仰慕者探寻。
这就是苏轼的魅力,再直白的名号,再简陋的房舍,因为他,便意义非凡。
论苏轼的史学成就

On S u S h i ’ S Hi s t o r i c a l Ac h i e v e me n t s
U Zh e
( C o l l e g e o f L i b e r a l A r t s , Z h o u k o u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Z h o u k o u 4 6 6 0 0 1 , C h i n a )
t h e t i me s ,me a n wh i l e , s p e c i a l i z e d n e t i n f o ma r t i o n nd a u s e f u l a t t h e t i me wh e n t h e t w o h i s t o r i c l a n o t e s t h e ‘ ‘ D o n g P o Z h i L i n ’ ’a n d t h e“ Do n g P o Bi o g r a p h y ”. s u fi c i e n t l y c a n s e e S u S h i r i c h i n h i s t o r i c l a t h o u g h t s nd a i r c h i n h i s t o ic r l . Ke y Wo r d s :S u S h i ; h i s t o ic r l a t h o u g h t s ; h i s t o i r c l a a c h i e v e me n t s
0 c t . 2 0 1 6
V0 1 . 3 7 No. 5
i 仑苏 轼 的史 学 成就
李 哲
( 周 口师 范学 院文 学院 , 河南周 口 4 6 6 0 0 1 )
读苏东坡读后感精选6篇

读苏东坡读后感精选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活动总结、个人总结、心得体会、报告大全、工作计划、事迹材料、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articles, such as activity summaries, personal summaries, insights, report summaries, work plans, deeds material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读苏东坡读后感精选6篇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思考和感受与他人分享,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对书中的观点和思想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读苏东坡读后感精选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苏轼词中的庄子思想

苏轼词中的庄子思想
庄子思想是一种古典思想,它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史学家苏轼的词。
苏轼词中涉及的庄子思想包括以下几点:对自然气息的尊重和重视;以合理的假设和推理来解释世界的秩序和规律;坚持尽可能不改变大自然的规律;倡导生活中老老实实而不追求奢侈和浮华;反对繁琐的形式和规范。
苏轼词中最具代表性也最受人们津津乐道的庄子思想是“自然为上”。
它主张人们应当尊重
自然,有敬畏之心,谦卑地去体味及领会大自然的韵律,从而得出一种新的理解与认知,让人们能够从繁琐的形式及规范中解放出来,而拥抱真实的自然之境。
因此,苏轼词中的庄子思想主张人们保持克制不改变大自然的规律,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体会到芸芸众生的真谛,开启个人生命的另一番天地。
苏轼词中的庄子思想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自然,从而使我们更加关注自然,并尊重它的秩序。
同时,这种思想也鼓励我们追求追求自然而又纯粹的生活,向自然的旷野敞开心扉,去倾听它静谧的脉动,放下浮华的佩饰,对自然气息留有一份尊重,在这样的世界里,我们将会享受更加深刻的自由自在,从此不贪图虚浮的快乐,而是追求由自然赋予的宁静情怀。
论宋代苏辙的史论与史学

论宋代苏辙的史论与史学蒙文通先生曾经说过,“北宋三家,惟苏氏不废史学。
二苏自述家学,皆谓以古今成败得失为议论之要。
故所作史论,固多明烛情况之言。
”(蒙文通:《川大史学·蒙文通卷》,第625页。
)蒙先生此言中,所谓三家,即指北宋中期以后形成的新学、洛学与蜀学,新学与洛学皆有卑视汉唐之心,故而俱轻史学为不足道。
故惟蜀学不废史学,三苏父子于史学皆有造诣,且各有成就,然而史论却是他们不约而同选中的史学形式之一。
苏辙自已在晚年写《历代论》时也说“父兄之学,皆以古今成败得失为议论之要”。
关于蜀学中史学的成就问题,在以前的蜀学研究中似乎关注不够,粟品孝的《宋代蜀学研究》一书在论及三苏蜀学时,就几乎对他们的史学避而不谈。
当然,该书的取向并不在于史学,正如其后记所言,该书正是有惩于“对于宋代四川学术研究,历来偏于文学、史学,于哲学思想方面甚为薄弱”之弊而作,故于三苏史学,的确志不在此。
至于他们的史论受到后人和当前学术界的关注,反倒是从文学上得到的。
近期就有何玉兰的一篇从文学欣赏的角度解析苏洵、苏轼父子史论的文章(何玉兰:《略论苏洵苏轼史论散文的艺术特色及价值》,《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本文则选取三苏中另一名声不如苏洵、苏轼之大,但在史学上却有相当成就的苏辙来进行论说。
至于苏辙的史学造诣,似高于其父兄。
《三苏全书》在苏辙的《古史》的提要中也认为,“由于对史学的偏爱和天赋,苏辙后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历史研究和史著撰述。
”可见,选取苏辙来考察苏氏的史学也是很有必要的。
在对苏辙的史论成就进行探讨之前,我想有必要对史论这个词进行一下界定。
此文所讲的史论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指人们对史事或一般历史人物所作的评论,即史事评论;二是指人们对史家、史书或某一种史学现象、史学家思想的评论,即史学评论。
所以本文中的史论也就是从广义上理解的历史评论。
(瞿林东:《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第165页。
)苏辙的史论,在这两个方面都有许多独到的见解。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摘录(精选9篇)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摘录(精选9篇)苏东坡传读书笔记摘录篇1《苏东坡传》是历史学家林语堂撰写的一部关于苏东坡的传记作品,这本书于1961年首次出版,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在书中,林语堂介绍了苏东坡的生平事迹和思想,包括他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政治生涯、文学创作等方面。
他强调了苏东坡是一位多才多艺、思想深邃、品格高尚的人物,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化名人之一。
在书中,作者还介绍了苏东坡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包括他的诗歌、散文、书法等方面。
他强调了苏东坡的文学创作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书中,作者还介绍了苏东坡的生活方式和哲学思想,包括他的禅宗思想、人生观、处世之道等方面。
他强调了苏东坡的人生哲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还是一种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探索,对现代人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书中,作者还介绍了苏东坡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包括他在中国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他强调了苏东坡不仅是一位文化名人,还是一位政治家、商人、教育家等,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阅读《苏东坡传》,我深刻认识到了苏东坡的伟大和深邃,也更加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传记作品,还是一部关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经典之作。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摘录篇2《苏东坡传》读书笔记读完了《苏东坡传》这本书,我深有感触。
这本书由著名学者林语堂所著,讲述了北宋文学家苏轼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
苏轼,号东坡居士,世人常称他为苏东坡或者苏仙。
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也是一位政治家和哲学家的思想家。
他的文学成就非常高,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诗词作品丰富多彩,如《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都是传世名篇。
在书中,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苏轼,他既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又是一个政治家,他的人生充满了坎坷和波折。
他在政治上曾因“乌台诗案”被贬官,在黄州当团练副使时,他开始潜心学问,研究医药、卜算、绘画,他的书法也因此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苏洵的史学与易学

苏洵的史学与易学
苏洵(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他在史学与易学方面有
很高的造诣。
在他的著作中,不仅有着独特的见解和理论,还影响了后代历史学家和易学
家的思想。
苏洵的史学思想体现在他的《资治通鉴考异》中。
苏洵在书中系统地总结了《资治通鉴》的编纂方法和思想,以及传世文献所做的校勘考证。
他认为史书应该是客观、真实和
可靠的,应该有严谨的史料基础和严密的逻辑推理。
苏洵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和对史料的
严格考证,对后世历史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还提出了“以正误为正理,以偏正为偏理”的史学观点,认为历史事实的真相需要通过纠谬辩正来得出。
苏洵在易学方面也有着丰富的思想。
他曾撰写《清平乐·易传别业》一文,阐述了自
己对易学的理解和看法。
苏洵认为易学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实践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
识天地万物,指导人们的行为和处世之道。
他还对易经的卦象、卦辞和爻辞进行了深入的
研究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于后世的易学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苏洵在史学与易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很多宝贵的资料和启示。
他所提
出的史学理论和易学观点,不仅代表了当时的学术水平,而且也是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
传承和发展。
苏洵的著作在历史学与易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学术研究和理论
建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