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全麻的比较

合集下载

靶控输注丙泊酚静脉麻醉的快捷指南

靶控输注丙泊酚静脉麻醉的快捷指南
吴奇伟、岳云、张忱、王云,腹部手术患者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的麻醉效果,中华 麻醉学杂志,2005;25(11):867-8
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mg/ml复合瑞芬太尼诱导插管
方法: • 一项5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参与的研究,均不使用术前药,
按瑞芬太尼的血浆靶控浓度随机分为5组 (0、2、4、6、8 ng/ml组),异丙酚血浆靶浓度从3mg/ml开始,与瑞芬太尼同 时输注诱导,病人意识消失后静注罗库溴铵辅助插管。如病 人意识没有消失,则异丙酚靶浓度每2min递增1mg/ml,直至 病人意识消失。
30例肝硬化患者,按肝功能Child-Pugh A、B级分为A组,B组。另选15例无肝硬化且肝 功能正常的择期腹部非肝脏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TCI丙泊酚血浆靶浓度 设为3mg/ml,同时输注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4ng/ml。 结果: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双通道TCI技术用于肝硬化患者的全凭静脉麻醉,可以提供 满意的麻醉深度,维持循环功能稳定。肝硬化麻醉药需求量无差异,清醒时间有延长。
靶控输注丙泊酚 静脉麻醉的快捷指南
TCI(靶浓度控制输注)
TCI使静脉麻醉的控制变得简单易行
以药代动力学为基础 以血浆或效应室的药物浓度为指标 由计算机根据药代动力学模型自动计算并控制药物输注速度 达到需要的麻醉、镇静和镇痛深度的技术
丙泊酚TCI操作简单,易于调控
丙泊酚是目前最常用的静脉麻醉药物
Jaap Vuyk et al. Anesthesiology. 1997; 87:1549-62..
ASA I-II级成年病人手术麻醉
表3对手术刺激无反应的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理想的效应室浓度(EC50-EC95), 以及为维持该效应室浓度所需的瑞芬太尼输注方案
瑞芬太尼

舒芬太尼两种注射方式预防老年患者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后早期疼痛的比较

舒芬太尼两种注射方式预防老年患者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后早期疼痛的比较

舒芬太尼两种注射方式预防老年患者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后早期疼痛的比较陈辉;侯炯;项明琼;李金宝;邓小明【期刊名称】《上海医学》【年(卷),期】2009()8【摘要】目的比较手术结束前靶控输注或单次静脉注射舒芬太尼预防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后早期疼痛的效果。

方法将70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靶控输注组(T组)和单次静脉注射组(S组),每组35例。

两组均予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

术毕前30min,T组靶控输注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保持在0.2μg/L直至术毕;S组单次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4μg/kg。

记录两组舒芬太尼注射前及注射后3、5、10min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首次出现疼痛时间,患者拔管后15、30、45min的Ramsay镇静评分(RSS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

结果S组舒芬太尼注射后3、5、10min的心率较注射前显著减慢,平均动脉压较注射前显著降低(P值均<0.01);T组各时间点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T 组术中舒芬太尼总使用量显著少于S组(P<0.01)。

两组间开始输注舒芬太尼的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首次疼痛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T 组患者拔管后15、30min的RSS评分显著低于S组(P<0.05);拔管后45min,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间各时间点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两组间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瘙痒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瑞芬太尼复合麻醉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毕前30min靶控输注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0.2μg/L至术毕,可获得与单次静脉注射0.4μg/kg相似的疼痛预防效果,且注射前后血流动力学波动更小,术后苏醒质量更高。

丙泊酚静脉麻醉科普常识

丙泊酚静脉麻醉科普常识

丙泊酚静脉麻醉科普常识丙泊酚又被称为异丙酚,它是一种麻醉药物,可以通过人体静脉注射起到镇静作用。

丙泊酚是一种新型的快效、短效的静脉麻醉药。

患者苏醒后能够迅速恢复且持续注射后无蓄积。

目前在临床上已经将丙泊酚普遍用于麻醉诱导、麻醉维持,经常用于麻醉中、手术术后与ICU病房的镇静。

丙泊酚通过静脉注射后能够快速地遍布全身,40秒内能够使患者进入睡眠状态。

丙泊酚可以起到有效的镇痛效果,能够使颅内压降低,脑耗氧量及脑血流量减少,对呼吸系统也有抑制作用,可以出现暂时性的呼吸停止,对循环系统也有抑制作用,可以降低血压。

使用丙泊酚后,在恢复期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的情况。

1丙泊酚药理学特征丙泊酚一次冲击剂量后或输注终止后,可用三室开放模型来描述。

首相具有迅速分布(半衰期2~4分钟)及迅速消除(半衰期30~60分钟)的特点。

丙泊酚分布广泛,并迅速从机体消除(总体消除率1.5~2 升/分钟)。

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形成丙泊酚和相应的无活性的醌醇结合物,该结合物从尿中排泄。

当用丙泊酚维持麻醉时,血药浓度逐渐接近已知给药速率稳态值。

当丙泊酚的输注速率在推荐范围内,其药物动力学是线性的。

2丙泊酚静脉麻醉适用的范围一般情况下会将丙泊酚用于全身麻醉、诱导和维持上,也适用于一些无痛人流手术,辅助用于脊髓和硬膜外麻醉。

丙泊酚还可以和吸入麻药以及止痛药配合使用,丙泊酚的起效较快,代谢速度较快,一般不会在体内形成蓄积,比较安全。

但在使用时一定要配合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操作,不能私自用药。

另外,不是所有患者都能适用丙泊酚,有的人群对丙泊酚过敏。

所以,在使用药物时应避免与部分药物同时使用,如地西泮、咪达唑仑等以免药物出现相互作用,对患者出现损伤。

如果必须同时使用,需咨询医生按照医嘱进行。

丙泊酚适用于静脉诱导,清醒速度快,脑功能彻底恢复快,但是注释时会有疼痛感;全凭静脉麻醉,可单独应用或与其他麻醉性镇痛药复合应用;内镜或其他诊断性检查的麻醉,比如肠胃镜检查,大部分的肠胃镜检查都会采用无痛式,既能提高病人的适应性,也能减轻病人的痛苦,为检查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丙泊酚-舒芬太尼与异氟醚-芬太尼全麻在椎体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丙泊酚-舒芬太尼与异氟醚-芬太尼全麻在椎体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2 0 1 2 1 7. 0 2: 4 — 4
[ ] 虞燕 波. 3 危重 患 者肠 内营 养研究 的 进展 . 界危 重病 医学 杂 世
志 ,04,( ) 40 20 1 6 :7 .
[ ] 王一 山. 4 实用 重症监 护治疗 学. 海 : 海科学 技术 文献 出版 上 上
社 ,00:0 。 和术毕拔管后 5m n T ) i( 4 时的 Gu值 。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苏醒情况。结果 l
与T 0
时比较 , 1 T 时两组 患者 MA P均显著下降( 0 0 ) B组患者 HR减慢 ( 0 0 ) L 时 B组患者 M P P< . 1 , P< .5 , A、 HR显著增高 ( 0 0 P< . 1或 P< . 5 , B组 于 , 时 MA 00 )且 I ’ 3 P显著 高于 A组 ( P<00 ) . 1 。手术开始 后 1h ( 3 及术毕拔管后 5m n T ) B组 G u T) i( 4 时 l 显著 高于麻醉诱 导前 ( n 时( 0 0 ) 且显著高于 A组 ( T ) P< .5 , P< 00 ) . 5 。术毕两组患者苏醒时间 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B组 患者 苏醒期嗜睡 、 但 躁动及恶心 、 吐等 发生 呕 率高 。结论 丙泊酚- 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能很好地抑 制椎体骨折 手术 中的应激 反应 , 于术后也 能 且
维持一定深度 的镇静 , 是一种较理想 的麻 醉方式 。
【 关键词 】 舒芬太 尼 ; 异氟醚 ; 流动力 学 ; ; 血 应激 全身麻 醉苏醒期
Ap l a i n o r p f i o b n d 、ih s f n a i a d io u a e c m bn d tI e a i f r g n r l r s p i t fp o o o m i e vt u e t n l n s f r n o i e l fnt n l o e e a i - c o c l ae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的比较分析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的比较分析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的比较分析梁海慧【期刊名称】《微创医学》【年(卷),期】2015(10)2【摘要】目的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的静脉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予以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对照组予以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维持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意识清醒言语流畅时间分别为(86.35±25.63) min、(6.02±2.23) min、(13.14±2.71) min,对照组分别为(95.63±23.78) min、(19.11 ±4.92)min、(25.65士9.02)min.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To时相比,两组血压、心率、心率收缩压乘积均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T2时血压、心率及心率收缩压乘积均较To时明显增加,组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T2时各项指标与TO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6时心率收缩压乘积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静脉麻醉时,可大大缩短术后苏醒时间,明显减轻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总页数】4页(P173-175,238)【作者】梁海慧【作者单位】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普宁市515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相关文献】1.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全静脉麻醉临床分析 [J], 金海英2.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比较分析 [J], 王翠英3.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分别复合异丙酚用于静脉麻醉的效果的对比 [J], 唐泽萍4.对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疾病患者用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进行静脉麻醉的效果对比 [J], 王华5.单纯异丙酚与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负压吸宫术的比较 [J], 张秋金;刘长宝;张国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行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的观察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行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的观察

醉组 ( R组 ) 每 组 2 , 0例 。 两 组 均 以咪 唑 安 定 0 0 gk 、 太 尼 4 gk 、 泊 酚 1 5~20 m / 9 维 库 溴 铵 0 1m / ,4 m / g 芬 /g丙 . . gk 和 , g
诱导后 气管插管。麻 醉维持 : : 2 C组 用 %安 氟醚吸入 ; R组 : 0 9 用 . %氯化钠 注射 液 30m +丙泊酚注射液 40 m 6 l 0 g+ 瑞芬 太尼 1 按 7 mg 5滴/ i mn的速度静脉输 注。记 录病人麻 醉诱导前 , 切皮后 和术毕的平均动脉 压( A 和心 率( R) M P) H ; 记 录术毕停 药后病人 苏醒 时间和拔 管时间。结果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0 0 ) P .5 。结论 c组病人切皮后 、 术毕的 MA 、 R升 高的程度 比 R组病人 明显 。两 PH 组病人切皮后和术毕的 MA P分 别与诱导 前的 MA P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 ) .5 。两组病 人术后 苏醒 时间和拔管 时间 与静吸 复合麻 醉下 L C比较 , 工输 注瑞芬太尼 一丙泊酚混合 液全凭静 脉麻醉 人 用于 L c时 , 醉维持平稳 , 中血流动力学稳 定 , 麻 术 术后 苏醒快 , 拔管早 , 安全 可行 。
4 0例 美 国麻 醉 学会手术前分 级
评价瑞芬 太尼 一丙泊酚全 凭静脉麻 Nhomakorabea的维持 和术后 苏醒过程。方法
标 准原 则 ( S A A)I~ Ⅱ级 择 期 行 腹 腔 镜 胆 囊切 除 术 ( C 的 病 人 , 机 分 为 两 组 : 吸 复 合 麻 醉 组 ( L) 随 静 C组 ) 全 凭 静 脉 麻 和
注 : C组 比较 , P < ,5 与 00 。
两组均间断静注维库溴 铵维持 麻 醉, 术结 束前 2 i 手 0m n停止 静 3 讨 论 瑞芬太尼是一种新 型的 类阿片受 体激 动剂 , 起效 快 , 通 其 注维库溴铵。C组 : 吸入 2 %安氟醚 , 间断静注芬 太尼维持 麻醉 , 不 即使长 时 手术结束前 3 i 0mn停止静注芬太尼 , 手术结 束停止 吸入安氟醚 。 过血浆和组织 的非特异性酯 酶代谢 , 依赖肝 肾功能 , 停 ] R组 : 0 9 用 . %氯化钠注射液 30m +丙泊 酚注射液 40 m 6 l 0 g+瑞 间大量使用 , 药后 也无 须拮抗 该 药 的残 留作用 心 。丙 泊酚 被 跨世纪” 的新 型静脉麻 醉药 , 血浆 清除率 高 , 血药 浓度降低 芬太尼 ( 瑞捷 , 昌人福 药业 ) g 7 宜 1m 按 5滴/ i mn的速 度静 脉输 称为”

复合麻醉

复合麻醉

注意: (1)术中呼吸抑制 (2)术后延迟性呼吸抑制 (3)血压降低 (4)胸壁肌肉强直
4、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 瑞芬是超短效阿片激动剂,时-量 相关半衰期短,持续输注停药后药物 消除快,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 患者术中镇痛满意,麻醉易于调节, 术后苏醒迅速。药物经微量泵持续泵 入或靶泵(TCI)输入。但应注意心 率慢和胸壁肌僵等缺点,注意术后替 代性镇痛。
由于联合针(combined spinal and epidural needle,CSEN)的 逐渐完善,CSEN行CSEA的临床应用 逐渐广泛,称为联合针法:于L3-4 刺入EA针达硬膜外腔,再将SA针通 过EA针刺入蛛网膜下腔行SA,取出 SA针,EA针旋转90度或180度后臵入 硬膜外导管,预防导管误入蛛网膜 下腔。
3.术后严重呼吸抑制,呼吸抑 制时间长,可能与较多吗啡经 SA针孔进入脑脊液中排出缓慢 有关。
七、CSEA二种操作法的优缺点 二点法中用SA麻醉腰骶神经, 再用EA麻醉胸神经,使机体有一 代偿过程和输液时间,对血液动 力学影响最小,且可获得局麻药 用量小、麻醉充分、肌松好、牵 拉反应少等优点;
主要缺点是二个穿刺点,增加 了局部损伤,本法最适用于剖 宫产、肾切除及腰椎管手术等。
2.导管误入蛛网膜下腔 原因可能 与硬膜外针过深、硬膜外导管较硬 有关。可改为连续SA法完成手术, 术毕将硬膜外导管留入硬膜外腔(用 注射器连接硬膜外导管,边回抽边 退管,待无脑脊液抽出时,停止拔 管并向管中注入生理盐水10ml,再 回抽仍无回流,固定导管带回病室, 术后留臵2~3天,无头痛发生时再 将导管拔出。
2.基础麻醉(basal anesthesia)进入手术室前给 予大剂量催眠药,如巴比妥类 等,使达深睡状态,在此基础 上进行麻醉,可使药量减少, 麻醉平稳。常用于小儿。

TIVA(全凭静脉麻醉)

TIVA(全凭静脉麻醉)
400 300 200
100
得普利麻
®
0
0 2 4 输注时间(小时) 6 8
全凭静脉麻醉(TIVA) vs 静吸复合
• 苏醒迅速且质量高,可预见性强
• 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 无手术室环境污染 • 预充型针筒(PFS)使用方便,减少污染机会 • 给药不受气道条件限制 • 没有恶性高热 • 设备要求简单
全凭静脉麻醉TIVA尤其适合腹腔镜麻醉(1)
腹腔镜麻醉
• 手术时间短 • 连续接台手术 • 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
全凭静脉麻醉TIVA尤其适合腹腔镜麻醉(2)
临床利益
• • • • 恢复时间短 减少接台手术间的时间间隔 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尽早出院
全凭静脉麻醉TIVA尤其适合腹腔镜麻醉(3)
雄厚的科研力量与大量的科研投入后续有专利产品pfs和edta配方上市tivatotalintravenousanaesthesiativa100200300400500600tivavs设备要求简单tiva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tiva尽早出院tiva病人尽早返回工作生活tiva早期经验用药方式
得普利麻®——值得您信赖的静脉麻醉药
全凭静脉麻醉TIVA的实施方法(2)
• 10-8-6方案: 1. 推注负荷剂量:1.5~2mg/kg
2. 6min后开始持续输注10mg/kg/h
3. 40min后减为8mg/kg/h
4. 2h后减为6mg/kg/h
此方案可维持靶浓度于4g/ml
全凭静脉麻醉TIVA的实施方法(3)
• 9-7-5方案: 同10-8-6方案, 靶浓度维持于3~3.5g/ml 优点: 简便、实用、对设备要求不高
全凭静脉麻醉 (TIV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丙泊酚、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全麻的比较
目的:比较并分析丙泊酚、舒芬太尼全憑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的麻醉效果。

方法:选择本院在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128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4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患者选择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进行全凭静脉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观察组和对照组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患者存在3例躁动患者,占4.69%,对照组存在25例躁动患者,占39.06%,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临床上对于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进行全凭麻醉,能有效的促进患者的自主呼吸,减少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减少患者的拔管时间等,可以减轻患者的躁动情况。

标签:丙泊酚;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比较
临床上对于手术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常选择的方式为芬太尼联合安氟醚或者是异氟醚对患者进行静吸复合麻醉,相对来说这种麻醉会延长患者自主呼吸的时间,而且不利于患者的恢复和清醒。

本研究主要分析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对患者进行全凭静脉麻醉的效果,结果取得满意成效,现将主要研究情况作出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在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共计纳入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128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4例。

观察组患者当中有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31例,患者最大年龄为58岁,最小年龄为24岁,平均年龄为(41.2±5.6)岁;对照组患者当中有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32例,患者最大年龄为59岁,最小年龄为18岁,平均年龄为(40.6±7.2)岁。

本研究所有患者经过AS评分,均为一级或二级,患者手术之前状态良好,本研究所有患者当中没有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患者也不存在有心脏疾病等情况,患者的肝肾功能良好,经过血液检查,没有明显的异常情况。

分组以后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手术之前对所有患者采用10mg的安定进行处理,同时为患者给药东莨宕碱0.3mg,在手术前半个小时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为患者给药。

在进入手术室以后,帮助患者开放两条静脉通道,并且常规的对患者的BP、HR、ECG以及患者的
SPOz等进行监测,为患者选择采用面罩给氧。

在全麻诱导之下依次对患者的静脉注射米达唑仑,剂量为0.03~0.10mg/kg,舒芬太尼的剂量为0.3~1.0ug/kg,丙泊酚的剂量为2~3mg/kg,阿曲库胺的剂量为0.5~0.6mg/kg,为患者进行快速诱导,并且在气管插管之后,为患者进行机械通气。

在维持麻醉的时候,观察组患者选择0.3~0.3ug/kg/h剂量的舒芬太尼和3~6mg/kg/h的丙泊酚对患者采用微量泵注射的形式维持,对照组患者选择异氟醚吸入,并且间断芬太尼0.01~0.02mg/kg/h进行静脉注射。

为患者选择肌松药伍阿曲库安进行阶段性的静脉注射,剂量为0.2~0.3mg/kg。

1.3观察指标
观察本研究所有患者苏醒时是否躁动,了解所有患者苏醒时间,停止给药后到呼吸睁眼的时间,对患者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进行了解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IBM SPSS23.0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涉及到的计量资料均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观察组和对照组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患者存在3例躁动患者,占4.69%,对照组存在25例躁动患者,占39.06%,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详细情况请参见表1所示。

3讨论
患者在全麻恢复时期都存在有嗜睡、安静或轻度的定向障碍情况,患者的脑功能会逐渐趋于恢复正常,但是仍然会存在有一部分人出现较大的情感波动,患者表现出了不能控制的哭泣和烦躁。

还有一部分术后躁动,也是因为麻醉工作当中遭遇的一些常见问题,对此应该做好有效的干预和处理。

针对于此,本研究简单分析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进行全凭静脉麻醉的效果,同时选择静吸复合麻醉进行对比,从结果来看,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进行全凭静脉麻醉的效果更好。

丙泊酚是一种新型短效的静脉全麻药物,在进行作用的过程当中,药物见效时间较短,起效较快。

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它是一种特异性的u-阿片受体激动剂,镇痛效果相对更好,而且这种药物具有良好的血液动力学和稳定性,能够保证患者的心肌供氧,也很容易通过患者的血脑屏障。

两种药物联合为患者进行全凭麻醉,麻醉效果能够更好,而且手术当中可以随时的对浓度进行调整,可以降低用药时间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也能够避免麻醉药物导致患者出现的躁动情况。

综上所述,临床上对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进行全凭麻醉,能有效的减少患者的自主呼吸的恢复时间,减少患者的拔管时间等,可以减轻患者的躁动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