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对公共事件的推动力

合集下载

微博与公共新闻的生机

微博与公共新闻的生机

微博与公共新闻的生机公共新闻事业――作为美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思想改革,且是唯一一次来自“新闻事业内部的、自觉的组织化集体行动”,有许多值得反思与借鉴的地方,特别是在网络社区高速发展的时代,公共新闻所倡导的公众应参与到公共事件中来的理想成为一种可能。

微博成为网民狂欢的盛宴从“3?11”日本地震和海啸,到“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从中石油的茅台酒事件,到郭美美所引发的红十字会危机事件,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微博引爆了太多的信息点,给国人带来了太多的不可思议,微博从最初的信息集散地、交友娱乐平台,进一步成为个体关注公共事件、表达个人观点的窗口。

微博进入的低门槛、传播的广泛性、反映的及时性、交流的自主性,这一系列特点使得微博真正成为一次网民狂欢的盛宴。

在这场盛宴中,看似完整的个人表达,不再是诸如论坛的各自为战或小团队作战,不再是诸如博客的独唱低吟,也不再是社区网站SNS的简单围观。

它利用“关注”、“@”、“转发”、“话题制造”等多种手段,让网民在同一时刻关注同一话题,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舆论的合力,从而对事件产生影响。

尽管“此微博已被原作者删除”的“被和谐”现象仍屡有发生,尽管不乏“网络水军”混杂其中、扰乱视听,尽管充斥着个人情绪的肆意宣泄、无根据的猜想与论断,但无论如何,微博都史无前例地使网民获得了最多元、最丰富的信息,最大可能性地使网民接近真实、输出真相,并提出质疑。

微博为公共新闻找到生机今天,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纷纷宣称注册数过亿的背景下,重新提及“公共新闻”这个话题,是希望借鉴他国在新闻改革中的教训与经验,借用这一较为成熟的概念名词,来关照在变革中的中国新闻事业与信息传播领域,甚者包括其背后传递出的更为深刻的社会公共生活的变革与公民意识的凸显。

公共新闻缘起于新闻界对美国大选中公民对选举淡漠的反思,竞选成为一场公开的没有观众的秀场,所谓的“民主”脱离了传统的公民参与的本质,而使民主成为一场“没有公民的公民游戏”。

微博影响公共事件与公众舆论的分析

微博影响公共事件与公众舆论的分析

微博影响公共事件与公众舆论的分析近几年来,中国互联网舆论保持了高速发展的态势。

网站、论坛、博客、即时通讯工具、还有新兴的微博的活跃,都使得网络舆论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09年才在中国出现的微博,通过在信息传播速度、广度和便捷性等方面的优势,加上其庞大的用户数量,迅速成为网络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改变了传统网络舆论格局的力量对比。

江西“宜黄事件”被称为微博维权第一案,微博对这个事件的舆论推动对事件的最后解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9月10日,江西抚州市宜黄县因拆迁引发一起自焚事件,房主钟家3人被烧成重伤,其中一人抢救无效死亡。

类似因拆迁引起的自焚事件已经不是第一件了,因而宜黄事件起初并没有引起舆论的过分关注。

但是自焚后由于微博的介入,传播效应急剧放大,给当事人维权带来了极大助力。

最后,宜黄县相关官员被立案调查并受到免职处分。

微博介入宜黄事件,源于一场被网民称为“女厕攻防战”的网络直播。

9月1 6日上午,钟家两姐妹在南昌机场准备登机,赴京接受凤凰卫视的采访,但被一直监控他们的宜黄县长和县委书记带领的四十多人阻拦,所幸她们逃出了控制,躲入机场厕所,并向媒体记者电话求救。

接到求救电话的媒体记者邓飞在微博上对这个过程进行了实时直播,受到了数百万网民的关注。

第二天,传统媒体对此事件也进行了报道。

这让钟家小女儿钟如九意识到了网络尤其是微博的巨大力量。

这女孩也开通了自己的微博,作为当事人对网民披露更多宜黄事件的真实情况,受到了广大网民的同情、支持,也引起了网民对宜黄相关官员的谴责和批评。

纵观宜黄事件,从知名记者网上直播,到当事人开通自己微博发布信息求救,再到众脖友力撑、呼吁促使事态发生转向。

微博为什么拥有如此大的力量?微博的手机终端非常便捷,任何人只要有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发布微博,使得网络直播成为极为简便的事。

而微博又具有“互粉”“转发”以及“评论”功能,使每一个微博作者可以对自己的“粉丝群”进行信息传播和意见表达,而粉丝们通过自己认同信息和意见表达,又为自己的“粉丝群”转发,形成病毒似的发散式传播,传播效果十分惊人。

浅析微博中的突发公共事件:媒体、政府、公众

浅析微博中的突发公共事件:媒体、政府、公众

48浅析微博中的突发公共事件:媒体、政府、公众高碧瑶(兰州文理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摘 要:近年来,发生在新媒体平台或以新媒体曝光信息为导火索的突发公共事件层出不穷,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社会关注和讨论。

本文从微博中的媒体、政府、公众为切入点,发掘基于此平台的互动、交流及其结果,讨论新媒体背景下的突发公共事件中此三方面的相互作用及影响。

关键词:微博;政府;媒体公众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7-0048-02收稿日期:2018-07-01基金项目: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媒介融合语境下的‘两微一端’传播机制研究”(15YB76)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高碧瑶,女,兰州文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公共关系与新媒体研究。

个人发声的“一呼百应”,食品安全问题的质疑如潮,公益组织的声誉坍塌等类似事件在微博上频频发生,微博成为我国公众“响应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阵地”[1]。

人们从微博上获取信息,继而参与讨论、追逐或者影响舆论。

“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强调参与处置和传播主体为政府,并且影响规模较大,需要通过媒体参与传递信息、有效动员,和“灾难”不同,它更强调时间上的紧迫性[2]。

新媒体时代的突发公共事件常常爆发于网络,也要平复于网络,用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的方法,深入了解网络舆论、应对并解决突发事件,而不是刻板、呆板地回应或者漠视,给公众以“不重视”“不关心”、“反应迟钝”的观感尤为重要[3]。

本文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微博传播研究将涉及到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 ),也就是研究的框架内包含三个层面:政府、媒体、公众[4]。

以他们对微博的使用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话语及行为。

一、媒体和媒体类微博 截至2015年8月,我国经认证的媒体类微博为26259个左右,其中传统媒体微博17323个[5]。

探究微博对中国公共领域的影响

探究微博对中国公共领域的影响

探究微博对中国公共领域的影响
微博是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在中国公共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以下将从两个方面探究微博对中国公共领域的影响: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

微博的影响力还表现在倡导社会公正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

通过微博,普通公众有了表达自己观点和意见的机会。

他们可以通过微博反映社会不公和不公正的现象,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讨论。

这样的声音往往能够引起媒体和政府的重视,进而推动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微博也帮助了一些弱势群体获得关注和帮助,比如慈善机构可以通过微博传达自己的信息,募集善款,解决社会问题。

微博的影响也带来一些问题。

因为信息传播的速度很快,有时候会存在谣言传播和不负责任的信息发布。

有些用户为了吸引关注和转发,故意发布虚假信息或者夸大事实,给公众带来了困惑和误导。

微博的舆论引导作用也可以被一些人利用来扩大影响力,推动个人或集体的私利。

有些网络意见领袖可能会通过制造舆论压力来达到某种目的,而这种舆论往往并非是公众真实的声音。

微博在中国公共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它方便了信息的传播,推动了舆论的形成,同时也推动了社会公正和进步。

但是微博的影响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公众和相关机构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论微博在公共突发性事件中的传播作用与困境

论微博在公共突发性事件中的传播作用与困境

论微博在公共突发性事件中的传播作用与困境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传统主流媒体不再是突发事件报道的唯一主角,微博作为新媒体的重要代表,凭借其独特的优势脱颖而出,在很多重要事件和热点话题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从这个界定可以看出,突发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破坏性、牵连广等特征。

根据人民网发布的《2011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2012年微博用户数量超过2亿个,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

微博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交流工具,即时性、便捷性、原创性等诸多优势已经在突发事件的传播过程中逐渐地显现出来,但是微博的困境也日益突出而窘迫起来。

快速直播事故动态,成为最早的信息源7·23温州动车事故中,微博成为最早发布事故现场状况的信息源,相关信息得以迅速传播。

事故发生后,微博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国内媒体新闻报道的信息来源,乃至成为事发动车乘客的亲友发布寻亲信息的平台,并在一定程度上“防骗提醒”发布者、献血倡议发出者等角色,相关信息得以快速传播。

动车事故发生前7分钟,一名叫为“Smm_苗”的网友发出动车行驶缓慢的“预警”微博,实时直播动车行驶信息。

“Smm_苗”在微博中这样写到:“ 7月23日19时55分:今天这样的狂风暴雨打雷闪电真是好久没有过的情景了……7月23日20时27分:狂风暴雨后的动车这是怎么了?爬的比蜗牛还慢……可别出啥事儿啊……”据官方通报,7月23日20时38分,即“Smm_苗”发表上述微博的11分钟后,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在温州市双屿路段与杭州开往福州的D3115次列车追尾,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7月23日20时54分,“Smm_苗”继续更新微博:“救火车好多好多……动车真的出事故了……一朋友亲眼看到一辆动车开得很慢,后面一辆速度超快的撞了上去……还看到动车冒烟了……那些救火车估计是冲那边去的。

论微博对公共领域建构的影响

论微博对公共领域建构的影响

龄、 身份 , 相似的话题 、 组织 、 人物 、 个性等 ,
为推动力 ,形成 了社会化 的信息发现 、 分 都 促使微博 使用者 自觉 聚集 到不 同的圈 群。 圈群活跃度越高 , 聚力越强 , 凝 外扩力
也就越强。
众 的表 达缺席转 变为 “ 众声 喧哗 ”, 众 公 拥有 了表 达 自我 和平 等对 话 的权力 。 同 时, 微博大大 降低 了信息通讯 、 传播 、 储存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应用 , 在公共领域 范式下更显 “ 微”力无穷 。0 2年 1月 l 21 6 日, 中国互 联 网络信 息 中心 ( N I 发 C N C) 布的 《 2 中国互联 网络发展状 况统 第 9次 计 报告 》 显示 : 截止 2 1 0 1年 1 2月底 , 我 国微博用户数达 到 2 . , 5亿 较上一 年底增 长了 2 6 %, 9 . 网民使用率达到 4 .%① 当 0 8 7 。 前语境下 , 微博在公共话语 中扮演着越来 越重要 的角 色。0 1 《 2 1 年 舆情 蓝皮书 》 调 查得 出 ,0 0年 18起 社会 舆情 热 点事 21 3 件 中, 微博 首次曝光 的事件 为 2 2起 , 占比 由 20 的 0 09年 %上升为 1%② 那么 , 6 。 微博 的无边 “ 微力 ” 是如何发挥的?
推m, 更是为快捷 、 时效的交互传播创造 了
条件 ; 另外 ,4 10字的限制 , 使得单 条微博 大多短小精悍 , 不仅降低写作门槛, 更加快 了更新 速度 , 这种 “ 、 、 ”的传播方 短 平 快 式, 更促进 了微博 的互动与交流。
3 裂 变 性 。 博 最 大 的特 点 是 赋 予 每 、 微
地 、 舆 沦 的发 声 场 。 多元

浅析微博参与公共事务的影响

浅析微博参与公共事务的影响
山 西 青 年
理论研 究 0 4 6 新疆大学政 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新疆
摘 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 ,信 息时代 中 新媒 体层 出不 穷,微博作 为 个信息分 享和社交活动平台,不仅是最活跃和 最广泛 的信息来源, 也是政治参与的重要力量。微博 直 接或间接影响政府的决策,其有效 性、规模 、程度 已成为判断一种 政体 是否民主的重要指标。 本 _ 文主 要 阐述微博在公共事务中的影响,从而思考它对公共事务的积极推动意 义及消极影响。
2 . 微博 参 与公共事 务 的消极影 响 凡 事 有 利也 必 有 弊 。微 博 的 用户 来 自各 阶层 ,用 户 良莠 不 齐 ,而且现在还缺乏比较健全的监督机制。一些低素质的用户很 随便 就 能制造 谣言 。从 而对公 众产 生 了不 安定 的 因素。 一般情 况 下最 初 的造谣 并不会 起很 大 的作用 ,而经 媒体 的转 发便会 引起 轩 然大 波 。其实道 理很 简 ,一是 一般正 规媒 体拥 有 的粉丝 数量非 常 庞大 ;二 是正规 媒体 所代 表 的形象 和舆论 影 响力远 非普通 民众 可 以相 比 。虽然谣 言盛 行 的很 短 时间 内 ,就 有媒体 发现 漏 洞 ,并 有 媒体 专业人 士挺 身 出来辟谣 ,但 无可 否认 ,微博 隐 藏的不 良因素 也是 非常 明显 。而且影 响力也 是非 常 巨大 的。 三、怎 样正 确有效 发挥 微博作 用 的几点 建议 (1) 依法 建构微 博舆 情评 判机 制 、采纳机 制 和沟通 机制 。 有时微博博主 因为对真相的不全面 掌握容易 出现情 绪化和偏激化 表 达 ,言 辞激 烈的 “ 少数 民意 ”可 能被放 大 。此外 谣言 和伪证 会遮 蔽 人们 的视线 。商 业化发帖 、删帖 ,别有用心 的伪 民意宣泄等等都 会 导致 错误的舆论 。可见 ,建立科 学的舆情评 判机 制 、采纳机制 和 沟通机 制极为迫切 。必须指 出的是 ,这 些机制 的建构 必须强调对微 博 传播 的鼓励和宽容 。微 博博主和 受众 即使发布 了不 当言论 。若无 违 法,则只要在一定 时间内做出修正 即可 ,不应 因言 获罚 、因言获 罪 。否 则微博博主和 受众 将不再敢于发表 言论 、不再敢 于参政 。这 对 刚刚兴起和发展 的微 博参 政热情是不利 的。 (2 ) 掌握微博设置话题 的主动权 。微博 对重大公共事件应该 尽早感知和迅速传播,抢占话语权。同时通过网络微博和手机客户 端。 在传播过程 中迅速和粉丝们交流 , 就相关议题 中进行互动探讨 , 及时和大众媒体 、网络媒 体结合 。 放 大微博参于公共事务的影响力。 (3 )以参与公 共事 务 的效 果 为导 向推动 微博 参政 。微博 参 与公 共事务 不 只在于个 体 的心理 满足 ,更 在于 外在效 果 的显现 。 微博 如果被 博 主用来议 政 、参政 ,那 就需 要让 更多 的公 民能够参 与其 中 。推 动政 府 的微 博 问政 。公 民通过微 博手 段进 行政 治参 与 的 目标 除 了表 达 意见 、提 供 建议 、发 挥监 督 外 ,更 需要 得 到解 决 问题 的 明确进路 和 明确效 果 。微 博提 供 了一个 时 间或信 息的来 源 ,但 是政 府 、官员 、博主 、受众 等所 有 涉入方 都不 应该也 不可 能放弃 通过社 会调 查尽 量获得 第一 手 资料进 行分 析 。也 就是 说微 博 参政效 果 的实现 最终 必然从 网上 走到 网下 ,切 实解 决微博 关注 的焦点 问题 、热点 问题 。 参 考文献 : [ 1 】 刘新荣,论微博传播与微博参政 [ J 】 新媒体 ,2 0 1 1 . ( 5 ) 【 2 】 熊晓艳 ,王并怀,论政府微博对公共话语影响的有效性 [ J 】

微博文化对社会互动的影响

微博文化对社会互动的影响

微博文化对社会互动的影响【摘要】微博文化在社会互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微博传播迅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能够快速传播信息和引发社会热点话题。

微博平台成为舆论热点聚集地,吸引各界人士参与讨论和互动。

微博带动话题讨论和社会参与度提升,激发用户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和参与。

微博的社交机制促进信息传递和互动,加强用户之间的连接和交流。

微博文化对社会互动产生积极影响,成为重要的社交互动工具,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通过微博,人们能够更加便捷地传播观点、交流信息,促进社会互动与连接。

【关键词】微博文化, 社会互动, 影响力, 舆论热点, 话题讨论, 社会参与度,社交机制, 信息传递, 互动, 用户间连接, 积极影响, 社交互动工具, 社会进步, 发展。

1. 引言1.1 微博文化对社会互动的影响微博文化对社会互动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随着微博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微博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交交流方式,给社会带来了全新的互动模式和沟通方式。

通过微博,人们可以迅速获取和传播信息,实时了解社会动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微博的传播速度之快、影响力之大,使其成为社会互动的重要平台。

微博平台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更是舆论的聚集地。

在微博上,用户可以自由发表评论和观点,形成热点话题,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

微博的热点话题往往能够引发全社会的关注,推动话题的深入讨论和探讨,提升社会参与度。

微博社交机制的出现,促进了信息的传递和互动。

用户可以通过评论、转发等方式与他人互动,建立社交关系,形成信息传递的网络。

这种社交机制不仅促进了用户之间的互动,还丰富了用户的社交体验,提升了用户参与感和满足感。

微博文化对社会互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微博平台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交互动工具,推动着用户间的互动和连接。

微博文化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社会互动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机遇。

2. 正文2.1 微博传播迅速、影响力大微博的影响力也非常大。

因为微博用户的数量之巨,一条微博的转发量和评论量都可能非常庞大,一条微博消息能够很快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 有陕西 榆林 的一 名丢 失 儿童的 家长 看 到 照 片 .并 将 自 己 孩 子 的 照 片 发 到 网上 进 行 对 比 。8 日,广 东珠 海 警 方 马
上 采 取 行 动 ,成 功 控 制 了 一 个 带 孩 子
内。微博起源于美 国,在中国兴起可以
说 是 由 积 聚 了 众 多 名 人 资 源 的 新 浪 微 博 所 引领 。 微 博 刚兴 起 时 ,还 是 充 满 个
拥 有 了 广 泛 的 影 响 力 。 同 时 ,微 博 独 特 的 传 播 模 式 更 是 使 其 社 会 影 响 得 到 大 力扩 张 由 于 微 博 具 有 “ 注 ” 转 关 、“
号 召了众 多社 会力量 参与到该事 件 中, 推动 事件 的解决 。发起 者表示 ,“ 微博

讨 的 , 立 即 对 随 行 成 年 人 进 行 控 制 审 查 , 时采 集 D 及 NA血 样 进 行 数 据 比 对 。
变增长 。于建嵘 在个人微博上发起 “ 随
手 拍 照 解 救 乞 讨 儿 童 ” 的 活 动 很 快 就 得 到 了 近 五 干 名 网 友 的 转 发 , “ 手 拍 随
微 博对公共事件 的推动 力
文 I 谢婧
自 20 0 9年 8月 新 浪 微 博 启 动 测
试 以来,微博的迅猛 发展对我 国社会、 文 化各个 层面 的影 响 日益 明显 。微 博 不 仅为 个人 在信 息传播 和意 见 表达方 面 提供 了便 利 ,也 为社 会 组织机 构提 供 了记 录 事件 、影响 社会 的 渠道 。微 博 不仅让 组 织和公 众具 有 了更 积极利
片 和乞 讨儿 童的 照片 非常 相似 。广州
公 安 让 珠 海 公 安 迅 速 行 动 从 北 京 去 的 志 愿 者 马 上 赶 到 珠 海 , 可 能 还 可 以 追 查 整 个 团伙 。截 止 2 1 年 3月 4 日, 01
拥 有庞大 受众 的 即时媒 体
21 0 0年被许 多媒 体称 为中 国微 博
经 建立 就 引起 了全 国网友 、各地 公
安部 门的高度关注 。微博 开通 1 3天就 有五 万余 人关 注。不 少 民众都 加入 街
拍 乞 讨 儿 童 的 行 列 。 在 众 多 民 众 的 共 同 参 与 下 ,一 些 丢 失 孩 子 的 家 长 很 快
议 案 ,旨在严 厉打 击拐 卖儿童 行 为和
讨儿童 照片 。收 到网友上传 的照片 后 , 微博 管理 员都 会将 信 息通 过微 博 告知
当地 有 关 媒 体 和 公 安 部 r ' 5,号 召 网 友
转 发 ,呼 吁 相 关部 门 关 注 并 积 极 行 动 。
乞讨人 员影 响市容 环境 卫生 行 为的管 理 工作 卫 生部 门 负责 指定 定点 医疗
机 构 , 按 照 “ 救 冶 、 后 救 助 ” 的 原 先 则 做 好 患 病 的 流 浪 乞 讨 未 成 年 人 医 疗 救 治 工 作 。 “ 会 ” 期 间 ,有 部 分 全 国 两 人 大 代 表 、 全 国 政 协 委 员 就 此 提 出 议 案 和 提 案 , 有 望 通 过 立 法 , 从 根 本 上 解 决 乞讨 儿 童 的 现 象 。 “ 博 解 救 乞 讨 儿 童 ” 事 件 在 短 微
随之 形成 的 网络舆 论以及 社会 舆论 影
响 了 该 事件 的走 向 ,也推 动 了 该 起 公 共 事 件 的迅 速 解 决 。相 似 的 ,李 萌 萌 事 件 也 是 由微博 发声 引发 社 会 关 注 ,从 而 使 被 遗 漏 投 档 的 李 萌 萌最 终 圆 了 大 学 梦 。 这 些 事 件 无 一 不 显 示 出微 博 日益 扩 大 的 社 会 影 响 力
会被 放 大为 社会 性 行为 ,由此 ,微 博
也 成 为 了 公 共 话 语 的 空 间 。 同 时 , 新
宣布 至 2月底微 博注 册 用户 数量 超过
1 不 仅 是 微 博 用 户 数 量 庞 大 ,微 亿 博 对 事 件 的 快 速 反 应 是 其 备 受 青 睐 的 原 因 之 一 博 主 可 以 随 时 随 地 发 布 信 息 ,而 且 更 新 的 消 息 都 会 第 一 时 间 让 “ 丝 ” 看 到 ,信 息 可 以 得 到 迅 速 而 广 粉
者 就可 以对 自己的粉 丝 群进 行信 息传 播 ,而粉 丝们 对 有兴 趣 的信 息则 会进 行 评 论 、 转 发 。 经 过 多 级 传 播 , 信 息 被 重 复 曝 光 的 数 量 实 现 了 几 何 式 的 裂
工作 力度 ,对 发现 利用 婴幼 儿或 未 成
年人乞讨的 , 行现场取证 , 查盘问 ; 进 调 对 无 血 缘 关 系 、 来 历 不 明 , 疑 似 组 织 被 拐 卖 、 拐 骗 儿 童 和 未 成 年 人 流 浪 乞
救助流浪乞讨儿童 。
随着 《 凤凰周刊》记者邓飞的微博直播 ,
吸 引了广大公众对于钟家姐 妹的关注 ,
得 到有 效信 息。例如 ,1月 7日上 午 ,

名 珠 海 网 友 将 照 片 发 到 网 上 。 下 午
微博 , 简而言之 , 就是 “ 微型博 客” ,
用户 的 每 条 博 文都 必 须 在 10个 字 符 以 4
照 解 救 乞 讨 儿 童 ” 官 方 微 博 开 通 的 首 条微 博 也 有 上 千 名 网友 转 发 。 当天 , 有 “ 博 女 王 ” 之 称 的 姚 晨 也 转 发 了 微
城 管 部 门 负 责 依 法 做 好 防 范 街 头 流 浪
充 分 调 动 起 网 友 的 参 与 。 于 是 诸 多 网 友 积 极 响 应 . 陆 续 有 网 友 上 传 街 头 乞
用 媒 介 的 能 力 ,还 提 高 了 公 众 对 于 公 共事 件 的 反 应速 度 和 深 度 参 与 能力 。 本 文 以 “ 博 解救 乞讨 儿童 ” 件 为例 , 微 事
考 察微 博 的功能 和特 性如 何 引发公 众
的 关注 并 直 接 推 动 了这 一 事 件 的 进 展 。
42 IMa 8 2 1 NE MEDA 网络传 播 y0 , 0 1 W I
元 年 2 1 00年 1 2月 ,新 浪 微 博 用 户数
评论 、转 载 、给予 反馈 ,再 由传统 媒
介 将 其 放 大 到 社 会 空 间 ,个 人 行 为 就
乞 讨 儿 童 有 具 体 的 成 效 , 进 一 步 激 励
日益 扩大 的微博 影响 力
2 1 年 1月 2 日, 由中 国 社 会 科 01 5 学 院 农 村 发 展 研 究 所 教 授 于 建 嵘 开 设
的 “ 随手拍 照解救 乞讨 儿童 ”的微博 ,

该微博 已有 2 3万 余人关注 ,不断有 热 心 网友 上传 乞儿 照片 该 微博 引发 了 各 地 相 关部 门以 及各 级 媒 体 的 关注 ,
该 微博 ,其 粉 丝 中又 有 1 多名 网友 干
转 发 该 内 容 。 我 们 可 以 从 这 些 数 字 中 看 出 ,一 个 人 发 微 博 ,然 后 被 一 再 转 发 , 级延伸 , 博 的传播是几何式的 , 逐 微 传 播 数 量 不 可 小 觑 。 可 以 说 ,微 博 实 际 上创造了众 多影响广 泛的个 人媒体 , 这是一 种类面式的传播载体 。
该 微博 开 通一 个 多月 以来 ,不 仅 在 微博 上备 受 关注 ,也 引起 了传统 媒
体 的 充 分 注 意 。 人 民 网 、《 民 晚 报 》 新 、 《 凰 周 刊 》 各 地 市 报 纸 、 电 视 台 都 凤 、 报 道 了 这 一 事 件 , 引 发 了 全 社 会 的 关 注 。 不 仅 是 网 友 和 传 统 媒 体 关 注 这 个 事 件 , 一 些 城 市 的 民 政 、 公 安 、 城 管 和 卫 生 部 门 开 始 联 合 开 展 街 头 流 浪 乞 讨 未 成 年 人 救 助 保 护 的 专 项 行 动 。 民
浪微 博用 户 的特殊 性使 这一 平 台拥 有 公 共 影 响力 成为 可 能。在 微博 中,传
播 主 体 可 以 是 个 人 ,也 可 以 是 一 家 媒 体 或 者 一 个 组 织 众 多 明 星 驻 扎 新 浪
微 博 ,许 多媒体 从 业者 也是 微博 的 积
极 用 户 ,微 博 中 的 事 件 如 果 得 到 了 这 些 有 公 共 影 响 力 的 人 物 关 注 , 便 能 迅 速地 将议题带入公众视野 。 “ 博 解 救 乞 讨 儿 童 ” 与 其 他 舆 微 论 影 响 社 会 的 事 件 不 同 的 是 ,它 直 接
部 分 全 国 人 大 代 表 和 政 协 委 员 表 示 已 着 手 准 备 在 今 年 “ 会 ” 上 就 此 提 出 两
向的直接影响力 。通过微博 ,可以号召
公 众 对 某一 问题 进 行 探讨 ,也 有 一 些 名 人 运 用微 博 这 个 平 台 做 慈善 公 益 。通 过 微 博 ,公 众 的 舆 论还 推 动 了一 些 公共 事 件 的 解 决 “ 观 ” 向 “ 动 ”迈 出一 大 步 , 围 行
政部 门 主要 负 责 做 好 公 安机 关解 救 、
护送来 站的流浪 乞讨未成年 人的接收 、 管 理 、 护 送 和 临 时 代 养 工 作 。 公 安 部 门主 要负 责 强化街 头管 理和 打 击解救
发 ” 评 论 ”等 功 能 ,每 一 个微 博作 、“
的乞讨者 不久 ,就 接到家长 的回馈 ,
说 这 个 孩 子 就 是 自 己 走 失 的 孩 子 , 照
性的个人信息传播渠道 。经过近一年的 发展 ,俨然发展成为一个越来越具有公 共影响力的平台 微博 的发展不仅限于 能让受众第一时间获知消息 ,参与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