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成藏的地质条件
探讨页岩气成藏的地质条件

探讨页岩气成藏的地质条件【摘要】页岩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其成藏地质条件对于勘探和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页岩气资源概述、成藏重要性和研究背景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了页岩气形成的地质条件、赋存状态、成藏主控因素、储集特征和成藏模式。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分析,揭示了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展望。
本文旨在为页岩气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推动页岩气领域的深入研究与应用。
【关键词】页岩气资源、成藏地质条件、页岩气赋存、主控因素、储集特征、成藏模式、研究方向、应用前景、地质条件重要性、页岩气成藏。
1. 引言1.1 页岩气资源概述页岩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常规能源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随着传统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逐渐枯竭,页岩气的开发和利用成为当今能源领域的热门话题。
页岩气是一种以页岩为主要产出岩石的油气资源,其开发主要通过水平钻井和压裂技术进行。
页岩气资源分布广泛,且储量巨大,被认为是未来能源产业的重要补充。
与传统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相比,页岩气资源不仅开发成本低,而且能够提供更加清洁的能源。
页岩气资源被认为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页岩气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其在能源领域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
1.2 页岩气成藏的重要性页岩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天然气资源,对于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页岩气成藏的重要性在于其具有丰富的储量和广泛的分布区域,可以为国家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
随着传统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逐渐枯竭,页岩气成为一种重要的替代能源,可以有效缓解能源短缺问题。
页岩气的开发利用也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升能源自给率和国家竞争力。
深入研究页岩气成藏的地质条件,探索其储集规律和成藏模式,对于实现页岩气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探讨页岩气成藏的地质条件,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推动页岩气产业的发展和可持续利用。
1.3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中,我们可以看到自从20世纪美国页岩气开发热潮开始以来,全球范围内页岩气勘探开发活动逐渐兴起。
页岩气成藏机理及气藏特征

页岩气成藏机理及气藏特征页岩气是泛指赋存于富含有机质的暗色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主要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存在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在埋藏温度升高或有细菌侵入时,暗色泥页岩中的有机质,甚至包括已生成的液态烃,裂解或降解成气态烃,游离于基质孔隙和裂缝中,或吸附于有机质和矿物表面,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就近聚集,形成页岩气藏。
从全球范围来看,页岩气拥有巨大的资源量。
据统计,全世界的页岩气资源量约为456.24xl0i2m3,相当于致密砂岩气和煤层气资源量的总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常规资源[1-6]。
页岩气资源量占3种非常规天然气(煤层气、致密砂岩气、页岩气)总资源量的50%左右,主要分布在北美、中亚和中国、中东和北非、拉丁美洲、前苏联等地区,与常规天然气相当。
页岩气的资源潜力甚至还可能明显大于常规天然气。
1.1 页岩气成藏机理1.1.1成藏气源页岩气藏的生烃、排烃、运移、聚集和保存全部在烃源岩内部完成,页岩既是烃源岩、储层,也是盖层。
研究表明,烃源岩中生成的烃类能否排出,关键在于生烃量必须大于岩石和有机体对烃类的吸附量,同时必须克服页岩微孔隙强大的毛细管吸附等因素。
因此,烃源岩所生成的烃类只有部分被排出,仍有大量烃类滞留于烃源岩中。
北美地区目前发现的页岩气藏存在3种气源,即生物成因、热成因以及两者的混合成因。
其中以热成因为主,生物成因及混合成因仅存在于美国东部的个别盆地中,如Michigan盆地Antrim生物成因页岩气藏及Illinois盆地NewAlbany混合成因页岩气藏[2l]。
1.1.2成藏特点页岩气藏中气体的赋存形式多种多样,其中绝大部分是以吸附气的形式赋存于页岩内有机质和黏土颗粒的表面,这与煤层气相似。
游离气则聚集在页岩基质孔隙或裂缝中,这与常规气藏中的天然气相似。
因此,页岩气的形成机理兼具煤层吸附气和常规天然气两者特征,为不间断充注、连续聚集成藏(图l-l)。
有机质和黏土颗粒气体流入气体进入最终形成表面吸附与解吸页岩基质孔隙天然裂缝网络页岩气藏图1-1页岩气赋存方式与成藏过程示意图在页岩气成藏过程中,随天然气富集量增加,其赋存方式发生改变,完整的页岩气藏充注与成藏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
页岩气——山西煤田地质局

根据页岩气的上述特点,到哪里去找寻 页岩气藏呢? 我们来看看勘探开发页岩气历史最长且 产量最高的美国,总结出哪些规律性的认 识。
一、页岩气成藏的基本地质条件
依据美国经验总结的规律性认识之一——页岩气藏主要赋存 于构造相对稳定的盆地凹陷区与斜坡部位。
Barnett页岩顶界构造图
A
Fort Worth盆地南北向剖面
直接盖层的意义很容易理解,良好的封盖性能可以 阻断生成的烃类发生初次运移而逸散。烃源岩以 上覆盖有数百至数千米的区域盖层,则有利于保 持烃源层的压力。即便如此,也难以完全阻隔在 长达数以亿年计的地质历史中天然气的扩散作用 ,使得烃源层压力降低。区域盖层就像一床厚被 子在保护着烃源层。并且,这床厚被子盖得越早 越好。生烃高峰期以后才盖上,就没有太大意义 了。
二、页岩气评价几个指标的探讨
——富有机质岩层连续厚度
究其由来,是现在的水平井分段体积压 裂技术,在纵向上造成有效网状裂缝的范 围就是十几米。 在北美,目的层段的选择,更强调的是 富有机质岩石组合的概念。即目的层段可 以是黑色泥岩为主夹薄层的泥质粉砂岩, 甚至砂岩。美国北达科达州就是在粉砂岩 中钻水平井,来开采巴肯页岩中所含页岩 油的。
一、页岩气成藏的基本地质条件
页岩气有什么特点呢?
总的来看,页岩气是赋存于泥岩或页岩中的天 然气,具有自生自储、无气水界面、大面积连续 成藏、低孔、低渗等特征,一般无自然产能,需 要钻水平井和进行大型水力分段压裂才能经济开 采,单井生产周期长。
一、页岩气成藏的基本地质条件
第一大特征——多种成因 • 气源成因有三:生物成因、热成因或二者混合成 因,以热成因为主。 • 热成因气的形成有三个途径
二、页岩气评价几个指标的探讨
——富有机质岩层连续厚度
《2024年页岩气的形成条件及含气性影响因素研究》范文

《页岩气的形成条件及含气性影响因素研究》篇一一、引言页岩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开发。
为了更好地了解页岩气的形成条件及含气性影响因素,本文将系统阐述页岩气的形成机制、形成条件以及影响含气性的关键因素。
二、页岩气的形成条件1. 地质条件页岩气的形成需要具备特定的地质条件,主要包括沉积环境和沉积时间。
页岩气主要形成于湖泊、三角洲等静水环境的沉积物中,这些沉积物在长时间的地质历史过程中,经过压实、脱水、有机质成熟等过程,逐渐形成了富含有机质的页岩层。
2. 温度和压力条件页岩气的形成还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压力条件。
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页岩中的有机质会逐渐成熟,生成更多的天然气。
此外,较高的压力也有助于将天然气保存在页岩层中。
3. 有机质条件有机质是页岩气形成的关键因素。
富含有机质的页岩层在成熟过程中,会生成大量的天然气。
因此,页岩的有机质类型、丰度和成熟度都会影响页岩气的形成。
三、含气性影响因素研究1. 页岩层厚度与连续性页岩层的厚度和连续性对含气性具有重要影响。
厚且连续的页岩层具有更好的储气能力和连续性,有利于天然气的聚集和保存。
因此,页岩层的厚度和连续性是评价含气性的重要指标。
2. 矿物组成与孔隙结构页岩的矿物组成和孔隙结构对含气性具有显著影响。
黏土矿物含量较高的页岩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有利于天然气的吸附保存。
此外,页岩的孔隙结构发育程度也会影响天然气的储集和流动。
孔隙结构发育良好的页岩具有更高的储气能力和更好的流动性。
3. 地质构造与埋藏史地质构造和埋藏史也是影响含气性的重要因素。
构造活动、断裂、隆升等地质过程都会对页岩层的含气性产生影响。
此外,埋藏史也会影响页岩的成熟度和有机质类型,从而影响天然气的生成和保存。
四、结论通过对页岩气的形成条件及含气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页岩气的分布规律和储集特征,为页岩气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页岩的气藏特征和开发潜力,为全球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四川盆地页岩气成藏条件分析

四川盆地页岩气成藏条件分析一、本文概述页岩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四川盆地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其页岩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对于我国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四川盆地页岩气的成藏条件,包括地质背景、储层特征、成藏机制和影响因素等,以期为后续的页岩气勘探和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四川盆地地处于我国西南地区,具有独特的构造背景和沉积环境,这使得其页岩气成藏条件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本文首先通过对四川盆地的地质背景进行深入研究,明确其构造演化历史、沉积相带分布和烃源岩发育特征等基本地质条件。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页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以及含气性特征,揭示页岩气储层的基本属性。
接下来,本文重点探讨四川盆地页岩气的成藏机制,包括页岩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和保存等过程。
通过对页岩气成藏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揭示页岩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和成藏模式。
本文还将考虑地质因素、工程因素和经济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综合评估四川盆地页岩气的开发潜力和经济效益。
本文总结了四川盆地页岩气成藏条件的主要特点和规律,提出了针对性的勘探和开发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化对四川盆地页岩气成藏条件的认识,还可以为后续的页岩气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四川盆地地质背景四川盆地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内陆沉积盆地,其形成与演化受到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具有复杂的地质背景。
盆地内沉积了丰富的地层,其中页岩地层发育良好,为页岩气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四川盆地的地质历史可以追溯到数亿年前,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包括加里东运动、海西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等。
这些构造运动导致了盆地的抬升、沉降和变形,形成了现今的盆地格局。
同时,这些构造运动也伴随着岩浆活动和热液活动,对盆地的沉积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四川盆地的地质历史中,沉积了多套页岩地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龙马溪组和五峰组。
中国页岩气形成条件及勘探实践

中国页岩气形成条件及勘探实践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页岩气作为一种丰富的能源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对页岩气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中国页岩气形成条件及勘探实践展开讨论。
中国页岩气形成条件十分有利,具有以下特点:盆地多且类型多样:中国拥有多种类型的盆地,如克拉通盆地、断陷盆地、前陆盆地等,为页岩气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地质环境。
地层和岩石类型丰富:中国页岩气形成于多个地质时期,从古生代到新生代地层均有分布。
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岩石类型也各不相同,如海相页岩、陆相页岩等,为页岩气的储藏提供了多样性。
广泛的生物气和热液气:中国页岩气形成过程中,生物作用和热液作用共同参与,使得页岩气藏中甲烷含量高,同时含有较多的重烃类气体。
自2000年以来,中国开始大力推动页岩气勘探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以下是近年来中国页岩气勘探实践的几个方面:地质调查和地球物理勘探:通过开展地质调查、地震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等技术手段,初步查明了我国主要盆地的页岩气储藏分布情况。
资源评价和储量计算:在地质调查和地球物理勘探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分析数据,对我国页岩气资源进行了评价和储量计算,为后续开发工作提供了依据。
钻探和试气:针对评价和计算出的有利区块,开展钻探工程,并进行试气试验,以确定气藏的工业价值。
生产试验和监测:在试气成功的基础上,进行生产试验,并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以确保稳定的生产效率和环境保护。
以某地区页岩气勘探为例,该地区位于一个大型断陷盆地内,页岩气资源丰富。
但在勘探初期,由于缺乏对该地区地质条件的深入了解,导致钻探工程不理想,试气效果不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勘探团队重新进行了地质调查和地球物理勘探,发现在断陷盆地的边缘存在一层厚度较大的暗色泥岩,其埋深和厚度均有利于页岩气的储藏。
根据这一新发现,勘探团队调整了钻探方案,并成功地在该地区取得了显著的勘探成果。
这个案例说明了中国页岩气勘探需要充分了解地质条件,并进行细致的地质调查和勘探工作。
页岩气成藏条件及储层研究

吸附阶段
孔隙充填阶段
裂缝充填阶段
页岩气藏阶段
有机质和黏土颗粒表面吸附与解吸
气体流入页岩基质孔隙
气体进入天然裂缝网络
页岩气赋存方式与成藏过程示意图(据Ron McDonald,2002)
第十一页,共22页。
最终形成页岩气藏
页岩气藏特征
页岩气并不形成类似于常规油气的圈闭,具有自生自储、无气水界面、大面积低丰度连续成藏、低孔、低渗等特征,存在局部富集的“ 甜点”区。
40%。
第十八页,共22页。
(5)应力分析
储层研究
水平井的方向应与最大水平应力方向垂直 最大应力方向
水平井眼取向
第十九页,共22页。
水平井与裂缝不同方向的效果
页岩气的特别之处
页岩气与常规气存在明显差异, 不仅包括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也有开发中的经济 风险性, 尤其是采收率的确定需要依赖井控数据。需要客观、准确预测页岩气资源潜力。
2.孔隙度与渗透率
孔隙度是确定游离气含量和评价页岩渗透性的主要参数。在具有较大孔隙的页岩层中页岩气主要以游离方式 储集在孔隙裂缝中,而在某些孔隙度较小的岩层中页岩气通常以吸附状态为主。页岩气藏中吸附是气体得以 储存的主要机制。
第九页,共22页。
3. 裂缝
页岩中极低的基岩渗透率,开启的、相互垂 直的或多套天然裂缝能增加页岩气储层的产 量。那些低泊松比、高弹性模量、富含有机 质的脆性页岩才是页岩气资源的首要勘探目 标
露头和断裂破坏区;
② 陆相页岩热演化程度较低、分布非均质性较强,有效开发需针对性技术;
③ 地面多山地、丘陵等复杂地表,埋藏较深(5000-7000m),还面临水资源与环保等问题,需采用适用 技术降低成本。
四川盆地页岩气成藏条件分析

结论
丰富,为页岩气的开采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温度和压力条件适宜,含气性好, 封盖条件优越,以及良好的水文地质和基础设施等条件进一步提高了四川盆地页 岩气成藏的潜力。
结论
然而,四川盆地页岩气成藏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该地区的陆相页岩虽然 含气性较高,但储层厚度较薄,且横向变化大,给开采带来一定难度。此外,海 相页岩虽然生气潜力较大,但成熟度较低,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地质演化才能形 成可供开采的页岩气资源。
三、结论
藏提供了良好的地质环境。但是,针对不同地区的具体条件,仍需进一步深 入研究,为页岩气的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四、展望
四、展望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页岩气作为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备受。 四川盆地作为我国页岩气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未来的研究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 方面:
四、展望
1、深入开展四川盆地页岩气成藏机理研究,探究地质条件对页岩气形成和储 集的影响机制;
结论
针对这些不足,今后应加强四川盆地页岩气成藏规律的研究,提高勘探和开 采技术水平,以充分挖掘该地区丰富的页岩气资源。同时,应重视环境保护和可 持续发展,合理规划和利用资源,推动页岩气开发的绿色发展。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页岩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日益受到全球。我国对页岩气的勘探和 开发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四川盆地作为我国页岩气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其页岩 气成藏地质条件备受。本次演示将围绕四川盆地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展开分析, 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四川盆地的地理和历史背景
一、四川盆地的地理和历史背景
四川盆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处四川省和重庆市,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和天 然气产区。盆地内地形复杂,山脉、丘陵和高原等地貌交错分布。四川盆地的形 成始于2亿年前的三叠纪,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和沉积作用,形成了丰富的油气 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页岩气成藏的地质条件
【摘要】页岩气藏不同于常规气藏,页岩既是源岩也是储层,烃类气体主要以吸附状态赋存在干酪根和粘土颗粒的表面。
一般情况下,页岩气藏需要人工压裂才能进行工业生产。
大多数产气页岩具有分布范围广、层厚、普遍含气等特点,这使得页岩气井能够长期地以稳定的速率产气。
【关键词】页岩气非常规气藏成藏地质条件
1国内外研究现状
页岩气勘探生产和开发研究最早开始于美国,1821年第一口页岩气井钻于纽约chautauga县泥盆系dunkirk页岩,虽然只有8.2m 深,但也产出了能够用于照明的天然气[1]。
目前,美国已经拥有超过39500口页岩气井,到2005年年底页岩气总产量大约是6 000×108ft。
/年,占美国总天然气产量的8%,而美国页岩气总资源量估计在(500~600)×1012ft3范围内。
全球有许多盆地都具有生产页岩气的潜力,但除了美国以外还没有见到有关页岩气商业化开采的报道,目前人们对于页岩气勘探开发理论的了解仅限于美国几大页岩气井的成功开采经验。
但随着世界能源消费量的猛增和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页岩气潜在的巨大资源已引起了许多国家地质学者的普遍重视。
我国在许多地区有巨厚的泥页岩沉积并有良好的生油条件,是具有形成页岩气藏的条件的,因此在泥页岩中寻找油气资源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文主要以美国页岩气的勘探开发资料为依据,探讨了
页岩气成藏的基本地质条件。
2页岩气的成藏特征
2.1盖层。
页岩超低的孔渗性使得页岩气对于盖层的要求不像常规气藏那么苛刻,由于页岩的颗粒比较致密,它本身就可以作为页岩气的盖层。
在盆地发育过程中,页岩盖层的质量极不稳定。
页岩在中一高成熟阶段显示为渗漏的,并且有石油和热成因气生成,排驱到周围地层中遇到其它合适的盖层重新聚集。
所以,页岩气的盖层多变,既包含页岩本身(阿巴拉契亚盆地和福特沃斯盆地),也包括页岩周围的细粒致密岩层。
2.2页岩气的储集特征
与常规气藏的成藏规律不同,页岩既可以是源岩也可以是储层,甚至可以充当圈闭和盖层。
烃类气体在页岩层中生成后,会在页岩自身储集成藏,属于“连续型”聚集,“连续型”聚集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地质调查所在1995年美国全国油气资源评价中提出。
2.2.1页岩气的储集方式。
气体在页岩储层中主要以两种主要的方式储集:在天然裂缝及有效的大孔隙中以游离状态存在;在有机质或矿物固体颗粒表面以吸附状态存在[4]。
页岩吸附能力的多少通常与页岩的许多特征有关,如总有机碳含量、干酪根成熟度、储层温度、压力、页岩原始含水量和天然气组分。
2.2.2孔隙度与渗透率。
作为储层,含气页岩大多显示出低的孔隙度(小于10%)。
页岩中一般具有双重孔隙性质(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同时存在)。
气藏中的原生孔隙系统由十分微细的孔隙组成,在
原生孔隙中存在大量的内表面积。
内表面积拥有许多潜在的吸附地方,它可储存大量气体。
antrim页岩中大约70%~75%的产出气是来自页岩内的有机质和粘土析出的,其余则来自页岩内的裂缝。
页岩可以有很大的孔隙度,并在这些孔隙里储存大量的油气。
即便在老的页岩中,例如阿巴拉契亚盆地的ohio页岩和密歇根盆地的antrim页岩,孔隙度平均在5%~6%,可达到15%,游离气可以充满孔隙中的50%。
页岩具有极低的渗透率,其渗透率甚至比含气致密砂岩还要低很多。
而在圣胡安盆地的lewis页岩中,虽然基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只有1.72 %和1*10-7vm2,但页岩中的一些天然裂缝及粉砂岩和砂岩的互层会提高渗透率,在开采过程当中,人们通过人工压裂来提高页岩的渗透性能而得到工业气流。
2.2.3异常压力。
页岩气藏中通常具有异常压力,热成因的页岩气藏一般以高压为主要特征,而生物成因的页岩气藏则一般为低压为主要特征。
2.3影响页岩气聚集的地质因素
2.3.1总有机碳含量。
有机质含量是生烃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它决定着生烃的多少。
页岩中的有机物质不仅是作为气体的母源,也可以像是海绵一样将气体吸附在其表面。
页岩对气的吸附能力与页岩的总有机碳含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在相同压力下,总有机碳含量较高的页岩比其含量较低的页岩的甲烷吸附量明显要高。
2.3.2成熟度。
含气页岩的热成熟度越高表明页岩生气量越大,页岩中赋存的气体也越多。
研究发现,低成熟barnett页岩的地方,
产气速率就比较低,这可能是由于生成的天然气的量少以及残留的液态烃堵塞喉道造成的。
在许多barnett页岩高成熟的井当中,产气速率比较高,这是因为干酪根和石油裂解产生的气量迅速增加。
干酪根的热成熟度也影响页岩中能够被吸附在有机物质表面的天然气量。
此外,随着演化程度的增高,由于烃类气体生成引起的地层压力增大也可以提高页岩对气体的吸附性能,在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在地层中产生的微裂缝也是页岩气赋存的良好储集空间。
因此,热成熟度是评价可能的高产页岩气的关键地球化学参数。
2.3.3干酪根类型。
众所周知,i型与ⅱ型干酪根主要以生油为主,ⅲ型干酪根主要以生气为主。
由于不同干酪根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不同,因而不同阶段产气率会有较大变化。
2.3.4地层压力。
地层压力的大小也影响页岩层中吸附气量的大小。
在barnett页岩岩心甲烷等温吸附关系曲线中发现,吸附气量与地层压力成正比关系,页岩中地层压力越大,其吸附能力越强。
2.3.5厚度及埋深。
一般页岩气的工业聚集需要足够的厚度及埋深,沉积厚度是保证足够的有机质及充足的储集空间的前提条件。
厚度越大,也越能增强页岩的封盖能力,有利于气体的保存。
一般地,页岩的厚度在91.5~183.0m。
研究表明,泥盆纪页岩及更老的岩石在抬升到现在的海拔之前经历过很深的埋藏。
这个构造历史创造了有机质大量生成的环境和能够储集经济可采的油气的圈闭机理。
3结论与认识
实现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对常规能源的替代还需要开展大量的
工作。
对页岩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工作要抱有一种正确认识,不断改善措施,采取坚持不懈的工作态度,不能见低产就放弃,相信只要坚持就能有改变。
参考文献:
[1]张金川,徐波,聂海宽,等.中国天然气勘探的两个重要领域[j].天然气工业,2007,27(1):1~6.
[2]张金川,金之钧,袁明生.页岩气成藏机理和分布[j].天然气工业,2004,24(7):15~18.
作者简介:
马福文,黑龙江省同江市人,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从事石油资源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