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育种学教学大纲

林木育种学教学大纲
林木育种学教学大纲

林木育种学教学大纲

Genetic Improvement of Forest Tree

课程编号:

L1014

学时数:40(课程:30 实验:10 )学分数:2.0

适用专业:林学开课学期:

执笔者:康向阳编写日期:2002年8月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课程性质:林木育种学属于专业课程,为林学专业的必修课。

主要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国内外林木育种的发展概况,充分认识林木良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并初步掌握林木育种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为学习者今后从事与林木育种研究、品种管理、良种繁育和推广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课堂授课部分(30学时)

第一章绪论(2学时)

1林木育种的性质与任务:了解林木育种的性质及其主要研究内容;掌握林木育种的特点、任务。

2林木育种与林业生产:充分认识林木育种在林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现代林木育种的目标。

3林木育种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了解林木育种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注重新技术对现代林木育种发展的影响及作用等。

第二章林木选育技术基础(4学时)

1物种和生物进化:了解生物进化和自然选择的关系;掌握种内多层次变异及其产生原因。

2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认识突变、选择、迁移、遗传漂变等因素对群体遗传平衡的影响。

3遗传参数及其估算:掌握遗传力、配合力的性质以及影响选择效果的主要因素。

4选择与选择方法:认识选择类型及其特点,掌握选择方法的分类及其应用;了解育种方法与树种繁殖方法的关系。

第三章遗传资源与树木引种(4学时)

1遗传资源:了解树木遗传资源的概念与类别,理解遗传资源与育种资源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林木遗传资源的对林木遗传改良的意义与作用。

2生物多样性和遗传流失:了解遗传多样性的意义以及林木遗传资源流失的原因;了解遗传多样性的主要研究方法。

3 林木遗传资源管理:理解林木遗传资源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的目的;掌握林木遗传资源保存的形式及其适用范围等。

4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了解各类树种资源以及我国林木引种的成就。

5 引种技术和程序:掌握引种成功的标志;了解引入外来树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掌握选择外来树种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掌握林木引种的一般程序以及促进引种成功和提高引种效率的主要措施。

第四章种源与优树选择(2学时)

1 种源试验研究历史和意义:了解国内外种源研究的进展

2 地理变异的规律:理解地理变异的普遍性及其意义;了解林木地理变异的一般规律;

3 种源试验方法:掌握种源选择与地理变异的关系;掌握林木种源试验的目的、作用及其方法。

4 种子区划:认识林木种子区划和种子认证工作的意义;掌握种子区划依据以及造林用种原则;

5 优树选择:掌握优树选择的概念、标准、方法以及利用途径等。

第五章杂交与倍性育种(2学时)

1杂交与杂种优势:理解杂种优势及其相关遗传理论以及杂种优势在林业中的应用现状;了解杂种优势的度量方法。

2林木自然杂种与人工杂交:了解自然杂种的产生及利用情况;掌握林木人工杂交的目的、特点、条件等。

3人工杂交技术:掌握林木杂交亲本的选择和选配、花粉技术和杂交技术、克服杂交可配性差技术、杂种的培育和选择和推广程序等。

4多倍体及其诱导的基本途径:理解多倍体育种的性质,认识多倍体育种在林木遗传改良中的意义;掌握多倍体诱导的途径;

3染色体加倍方法:掌握多倍体诱导的技术方法以及处理中的注意事项;了解多倍体的分离与鉴定方法等。

第六章无性系选育、繁殖与造林(2学时)

1林木无性繁殖及其优势:掌握无性繁殖的相关概念以及应用于林木遗传改良的优越性。

2树木的无性繁殖方法:掌握扦插、嫁接、组织快繁以及体细胞胚诱导等树木适用的无性繁殖方法和主要技术措施等。

3 无性繁殖的品种退化与复壮:充分理解林木无性繁殖过程中品种退化的原因;掌握林木品种复壮的机理与方法;

4采穗圃的营建与管理:理解采穗圃作为提供林木良种的主要形式及其优越性;掌握采穗圃营建和经营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技术方法;理解采穗圃营建实例的技术内涵。

5林木无性系选育及其应用:掌握无性系选育的基本程序;认识无性系选育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并注意单纯无性系生产所带来的危险性及其解决办法。

第七章种子园(2学时)

1种子园在林木良种生产中的作用:理解种子园在林木良种生产中的重要意义;了解种子园的主要类别以及不同改良代种子园的特点。

2种子园总体规划和区划:充分理解种子园的地域性特点及其与种子园营建的关系;理解种子园生产规模的确定、园址选择与规划等相关建设事宜。

3种子园建立技术:掌握无性系配置、栽植密度等种子园营建的相关技术。

4种子园经营管理:理解种子园管理的意义;了解种子园土壤、病虫、树体、去劣疏伐、花粉以及技术档案管理的相关技术内容。

第八章遗传测定(2学时)

1遗传测定:了解遗传测定的对象;无性系测定与子代测定的特点;理解遗传测定的目的。

2交配设计:掌握交配设计的类别及其作用。

3环境设计与试验观测:理解试验设计的目的、要求以及保证试验设计成功的主要措施;掌握试验地的选择要求、试验小区的安排以及林业常用的几种试验设计。

4 遗传参数估算:熟悉主要试验设计重复力、遗传力、配合力估算方法和统计检验。

5遗传型与环境交互作用:理解基因型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第九章林木抗逆性育种(2学时)

1树木抗逆性机制:了解树木对生物胁迫与非生物胁迫的不同反应;掌握林木受害及其抗逆机制。

2抗逆性测定:了解不同抗逆性测定的指标体系及其异同,掌握林木不同抗逆性测定的主要方法及其原理。

3林木抗逆性育种的途径和策略:了解林木抗逆育种研究进展,认识林木抗病育种的主要途径和采取的育种策略等。

第十章木材品质遗传改良(2学时)

1木材品质改良及其木材学基础:认识开展木材品质改良的意义;熟悉木材的构造、力学性质,了解木材品质对纸浆、纸产品以及木制品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2主要改良性状及其测定方法:熟悉密度等木材主要性状的测定方法

3木材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了解不同地理种源、家系和无性系间在木材品质上存在着遗传差异;了解木材性状相关以及幼年与成年林木木材性状的相关性;认识育林措施对木材性状的影响。

第十一章生物技术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2学时)

1生物技术及其发展现状:了解林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分子标记的概念、涵盖范围及其产生与发展。

2林木组织培养与细胞工程: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细胞工程的性质及其在林木育种中的意义;掌握林木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的基本原理。

3遗传标记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了解林木遗传标记、遗传图谱构建以及数量性状基因定位(QTL)的基本原理与技术;了解林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研究进展。

4林木基因工程:认识林木基因工程及其在林木育种中的意义;掌握植物遗传转化的分子机理与转化方法;了解林木基因工程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了解基因工程的安全性问题。

第十二章林木育种策略与多世代育种(2学时)

1制定育种策略的目的和意义:理解育种策略及其基本内容;了解育种策略对历史上林木育种实践的影响;充分认识制定育种策略对林木育种事业的深远意义。

2制定策略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进一步深入理解育种的一般程序;掌握制定育种策略的一般原则。

3制定育种策略中涉及的主要问题与对策:了解育种群体的组成、管理;掌握缩短林木育种周期的相关技术等。

4育种策略范例:了解世界林木遗传改良的典型范例。

第十三章专题讲座(2学时)

(二)实验部分(10学时)

林木育种实验的操作对象是树木等植物材料,这些植物材料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且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大。为此,根据学校实验条件,设计了如下11个实验。而在具体安排实验时,可根据课程进展以及实验材料准备情况,选择其中的3-5个实验单独开设,也可以选择有联系的几个实验整合为综合性开放实验。

实验一林木种质资源调查

实验二植物引种限制因素分析

实验三超级苗选择

实验四银杏优树选择

实验五树木地理变异分析

实验六植物染色体加倍与鉴定

实验七林木花粉生活力测定

实验八树木有性杂交

实验九植物花药培养与单倍体诱导

实验十杨树采穗圃营建与管理

实验十一树木嫁接繁殖技术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外作业、实验、实习、测验与考试等。通过本课程各个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对林木育种的整体认识,为下一阶段的学习、研究以及参与相关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一)课堂讲授

采用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如将多媒体、网络信息等用于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要求课堂讲授应本着“少而精”的原则,注重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学习,同时尽可能多地穿插世界林木育种研究的典型例证,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形成教学互动,给学生以更多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其专业学习兴趣。

(二)课外作业

在林木育种课程教学进行到一定阶段,针对已完成的教学内容以及课堂教学情况,布置一定的课外作业。要求课外作业以综合性问题为主,除有针对性复习课堂授课内容外,鼓励学生涉猎教材之外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环节

通过实验课学习,使学生加深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并掌握一定的林木育种基本实验方法。具体要求包括学会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规程,完成实验过程并获得相应数据和资料,并能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归纳实验结果,最后形成完整的实验报告。

(四)测验与考试

针对已完成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师不定期组织一些小测验,以考察学生前一阶段甚至前一节课学习的掌握情况,以便教师能及时调节教学进程和教学方式、方法等。课程教学结束后组织期末考试,要求组织答疑,切忌划重点、圈范围,以便准确考察每个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总体掌握程度,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出较为准确的评判。最终确定课程成绩包括课外作业与平时测验10%,实验教学30%、期末考试60%。

四、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建议教材

陈晓阳编著. 林木育种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教学参考书

沈熙环编著. 林木育种学.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0

王明庥主编. 《林木遗传育种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

莽克强等.《农业生物工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Bruce Zobel, John Talbert.《Applied Forest Tree Improvement》. John Wiley & Sons Inc.1984

(完整版)《园林树木学》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园林树木学1卷 一:拉丁文(10’) 1.玉兰 2.樟树 3.Phoebe sheareri 4.银杏 5.雪松 6.Popolus 7.蔷薇科 8.山茶 9.Cercis chinensis 10.桂花 二:填空题(20’) 1.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定从作为植物学的命名法。 2.雪松,,,巨杉,日本五针松并称为世界五大庭院树种。 3.举出先花后叶的三种植物:,,。 4.,,被称为“岁寒三友”。 5.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是。 6行道树是为了美化,,等目的。 7木兰科的典型特征是。 8举出三种叶对生的科名,,。 9,园林建设中,依树木的观赏特性可分为,,叶木类, 根木类和干枝类六种。 10,池杉和水杉在根上的共同点是。 三:选择题(15’) 1. 下列树种,不适合用作地被的是()。 A 常春藤 B 杜鹃 C 梧桐 D 八角金盘 2.下列树种,先花后叶的为()。 A 樟树 B 石楠 C 木兰 D 合欢 3.下列树种,针叶为2针一束的是()。 A 马尾松 B 雪松 C 白皮松D红松 4.下列树种中,属常绿乔木的为()。 A 金钱松B樟树C 胡桃 D 夹竹桃 5. 下列树种,果实成熟时为黄色者的是()。 A 银杏 B 山楂C樟树 D 樱桃 6.下列树种中,果实紫黑色的为()。 A 樱桃 B 山楂 C 石楠 D 女贞 7.下列树种中,叶序对生的为()。 A 三角枫 B 樟树 C 广玉兰 D 冬青 8. 下列树种,()为异色叶树。 A.银杏 B.水杉C紫叶小檗 D.鹅掌楸 9. 下列树种,()为秋色叶树。 A.香樟 B.水杉 C.紫叶小檗 D.广玉兰 10.下列树种,适于作垂直绿化的是() A.绣线菊 B.栀子 C.紫藤 D.含笑 11. 下列树木中,()果实为核果。 A.桑树 B.构树 C.杜鹃 D.樱花 12.下列树木中,叶为羽状复叶的是()。

《森林培育》教学大纲

《森林培育》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林业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本专业所覆盖的各职业岗位所必需的良种选育、种苗生产、森林营造和经营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掌握营林生产的一般技术。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了解林木良种选育的知识,掌握种子生产的知识。 2. 掌握壮苗培育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规范。 3. 掌握人工林、林种营造、树种栽培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规范。 4. 掌握森林抚育间伐、林分改造、采伐作业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规范。 5. 掌握森林防火的基本知识。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会识别本地区造林种子,掌握种子品质检验技

术。 2. 掌握本地区主要造林苗木的培育技术、林木修剪技术和嫁接技术。 3. 初步掌握本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和林种的营造与培育技术。 4. 基本掌握抚育间伐、主伐更新、森林采伐、林分改造和次生林经营等作业技术。 5. 初步具有苗圃规划设计、造林规划设计和森林经营作业设计的能力。 6. 会使用本地区常用的种苗、造林和抚育机具。 7. 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林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思想教育目标 1. 具有热爱林业、献身林业的思想品质和不畏艰难困苦的顽强意志。 2. 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精神。 3.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时数分配建议表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森林培育在生态建设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森林培育学的现状和发展概况。 二、教学内容 1.森林培育在生态建设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2.国内外森林培育学的现状和发展概况 3.理解本课程的任务、内容和特点。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森林培育学的现状。 难点:本课程的任务和特点。 第二章良种选育

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大纲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GDOU-B-11-213《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320064 学分总学时50 理论35 实验/上机15 英文课程名horticultural plant breeding 开课院(系)农学院开课系园林系修订时间2006年10月20日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园艺植物育种学》是园艺专业的专业方向课,通过园艺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引种驯化、选择育种和人工创造变异等育种途径的理论、方法、技术的学习等,进行园艺植物新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遗传育种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对园艺植物进行有效的遗传改良,从而为园艺植物生产提供优良的新品种。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园艺植物育种学》是园艺专业的专业方向课,主要内容包括:园艺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引种驯化、选择育种和人工创造变异的育种途径以及采用这些途径选育新品种的理论、方法、技术等内容,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遗传育种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对园艺植物进行有效的遗传改良,从而为园艺植物生产提供优良的新品种。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园艺植物种质资源概念、收集、保存、研究及利用的原理和方法;学习掌握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引种、选种、倍性育种以及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遗传育种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对园艺植物进行有效的遗传改良,从而为园艺植物生产提供为优良的新品种。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懂得如何对园艺植物进行品种培育和品种研究,为今后从事园艺工作打下基础。 三、面向专业: 园艺。 四、先修课程: 植物学、生理学、遗传学、园艺植物栽培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林业大学“永椿”计划实施方案

附件1 《林学概论》教学大纲 总学时:16 实践教学:不计学时 学分:2.0,其中理论教学1.0学分,实践教学1.0学分。 修读专业:全校除林学专业,以及《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林学概论》课程为32学时或48学时专业 一、大纲内容 理论课共设置三个教学模块,包括植物学基础与森林、森林培育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概论。模块一:植物学基础与云南森林 第一章森林的概念与功能 第一节森林的概念与特点 介绍森林的概念、特点及植物成分等,从森林的成层次性角度,阐述森林的植物组成。 第二节森林的功能与效益 介绍我国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森林的功能与效益。包括森林的三大效益、森林的直接效益、森林的间接效益。 第二章森林植物 第一节植物分类基础知识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植物分类、种子植物分类学形态术语。 第二节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含义、生物多样性的评价指标、生物多样性保护。

第三节我国主要造林树种简介 第三章森林与环境 第一节森林环境因子 包括气候因子、土壤因子、生物因子、地形因子。 第二节森林与环境作用的一般规律 环境因子与森林作用的规律、森林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般形式。 第三节森林的分布 森林分布的地带性规律、中国森林植被分布。 模块二:森林培育学概论 因课程面向全校未开设《林学概论》课程的非林学专业的学生,未学习其他林学相关的专业知识,故《森林培育学》讲授中,除苗木培育理论和技术外,增加部分林学、林业相关和森林培育学的知识。因此课程分三章讲授(表1)。 表1 课程内容

注:根据表1的授课内容,不同的专业,可参照专业方向有所侧重。 模块三: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概论 第一章基本测树因子 第二章林分调查因子 第三章森林资源概述 第四章中国及云南森林资源的结构和特点 第五章森林资源调查基本方法 二、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课程设计成绩结合平时成绩进行综合评定,成绩评定,卷面(报告)成绩占60%~80%;平时成绩占20%~40%。 三、参考教材 基本教材:陈祥伟、胡海波主编《林学概论》,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年3月 参考教材:沈国舫主编《林学概论》,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年11月。 四、学时分配

草坪建植与养护教学大纲

果树花卉生产技术《草坪建制与养护》课程教学大纲园林教研室:阿不力孜·达吾提

《草坪建制与养护》课程教学大纲 理论实践教学总学时共40 学时:理论部份:20 学时,实践部分20学时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任务 草坪是城市生态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都市农业的发展,草坪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本课程是草坪科学的一门入门课程,是园林、园艺、农学专业的必修或选修课。本课程主要介绍草坪业的发展及其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草坪的主要功能及其类型、常用草坪草的种类和特点、草坪与生态环境、草坪草种的选用、草坪营养、草坪的建植和养护管理、草坪病、虫、草害等基础知识,同时概要介绍高尔夫球场、体育运动场、景观绿化草坪等在养护管理上的特点和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基本了解或掌握草坪的相关基础知识和管理技能,为后续的其他草坪相关训练提供基础,也为学生日后从事草坪的建植养护工作打下基础。 二、本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引言 了解草坪的功能和类型 我国草坪业发展简史 掌握草坪质量的评估方法 草坪相关职业 2.草坪草的生物学特性 冷季型草坪草 暖地形草坪草 3.草种特性与草种选择 4.草坪与环境 5.草坪的建植与土壤准备 6.草坪主要养护措施 草坪修剪

草坪草营养与施肥 草坪水分管理 7.草坪枯草层的控制与其他养护措施 8.草坪病、虫、草害 草坪常见杂草的识别与防治 草坪常见病害 草坪常见虫害 9.草坪养护管理系统 草坪功能与养护管理系统的统一 高尔夫球场果岭和体育运动场草坪建植与管理简介 三、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实践教学学时数为学时 (二)实践以增加同学对草坪种类和功能的感知为主,培养同学从事草坪绿化事业的兴趣,陶冶情操。 实践内容:参观上海市内各类草坪、参观草坪建植工地、参加农学院院内草坪的管理实践。 通过实验使同学增加感观知识,加深对草坪草种的建植、养护要点的印象,提高同学识别草坪草种的能力和相关实践工作的能力。 四、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一)课内教学活动中能力培养的安排及要求: 在课内教学活动中侧重于使学生了解草坪的建植和养护管理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要点,运用所学生理、土壤、植保、栽培、育种等专业和基础知识,加深对草坪建植、养护管理的方法及原理的理解。 (二)课外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教学活动中能力培养的安排及要求:

[考试]园林树木学复习资料

[考试]园林树木学复习资料 园林树木学复习资料 第4章园林树木群体及其生长发育规律 1、名词解释:植物群落;自然群落;栽培群落;生活型;生态型;优势种;色相;季相、分层现象;层间植物;群落的形成期;发育期;相对稳定期;衰老期。 2、植物的生活型分哪几类, 3、植物的生态型分哪几类, 4、自然植物群落外貌包括那些内容, 5、举例说明栽培植物群落的命名方法。 6、自然植物群落的结构包括哪些内容, 7、植物群体的生长发育分哪几个阶段, 8、植物群落有哪五大特征,植物群集是群落吗, 9、什么叫做群落的演替, 10、园林植物群落的营造,应遵循哪几条基本原则, 第5章园林树木的功能与作用 1、园林树木具有哪几方面的功能, 2、园林树木保护环境表现在那些方面, 3、对SO2、HF、Cl2抗性强的树种有那些(各举5个例子) 园林树木的美化功能: 1、名词解释:园林;乔木;灌木;木质藤本;缠绕藤本;攀缘藤本;春色叶树;秋色叶树;常色叶树;双色叶树;花相;纯式花相;衬式花相;观枝树种 2、简述园林树木美的一般特性和体现景观应用的几方面。 3、简述园林树木树形分类 4、简述园林树木树形的观赏特性 5、简述园林树木的叶形分类 6、园林树木叶色一般分哪几类,

7、简述园林树木花的形状分类 8、简述园林树木花的色系分类 9、简述园林树木花的香型分类 10、简述园林树木的花相分类 11、从观赏角度,如何确定果实形状标准, 12、从观赏角度,果实色彩一般分哪几类, 13、园林树木观枝色彩分哪几类, 14、园林树木干皮形态分哪几类, 15、园林树木干皮色彩分哪几类, 第6章:园林树木的配置 1、名词解释:对植;列植;三角形种植;独植;丛植;聚植;群植;林植;散点植 2、简述园林树木配置原则 3、规则式园林中常采用哪几种配置方式, 4、自然式园林中常采用哪几种配置方式, 5、概述树木配置的艺术效果。 第7章园林中各种用途树木的选择与应用 1、名词解释:独赏树;庭荫树;行道树;观花木;藤木;植篱;绿雕塑;地被植物 2、独赏树的树形主要有哪几种, 3、庭荫树多植于哪些地方, 4、简述行道树种的选择要求 5、我国行道树配置主要有哪几种形式, 6、行道树栽植应注意哪些问题, 7、群丛与片林主要适应哪些园林地段, 8、群丛与片林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9、观花木配置主要有哪几种形式, 10、藤木在园林中有哪些主要用途, 11、简述植篱的分类 12、植篱树种选择包括哪些条件, 13、地被植物选择应考虑哪些内容, 第8章: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的调查与规划 1、名词解释:基调树种、骨干树种 一般树种、名木古树 2、名木古树在树种规划中的意义, 3、园林树种调查有哪些主要项目, 4、园林树种调查总结包括哪些内容, 5、园林树种规划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6、树种规划

城市林业教学大纲

《城市林业》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城市林业 课程编码 学时/学分 30/1.5 适用专业(层次)适用园林、城市林业专业的本专科教学 课程简介 城市林业是林业的一个专门分支,是一门研究潜在的生理、社会和经济福利学的城市科学,是在林学、园艺学、园林学、生态学、城市环境科学、城市规划等学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交叉学科,也是一门发展迅速、前景广阔的边缘性学科。城市林业涉及专业主要包括林学、资源环境、园林、园艺、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环境生态等。在教学中采用理论讲授和学生讨论、调研两种方式进行,在理论讲授中应体现本学科的特点,尽量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图文并茂,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生动形象地阐述城市林业的基本理论和发展趋势。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和难点内容涉及城市林业的产生及其发展历史,城市林业的发展方向与趋势;城市林业的基本概念与范畴,城市森林的组成,城市林业的生态学(包括森林及城市生态学),森林培育学及园林学基础;城市森林环境的基本概念、组成及特点;城市森林、草坪与地被物,城市湿地的功能与效益,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城市森林的规划设计的概念及各自的相关内容。 课程内容 教学安排和学时分配表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占40%、考试占60% 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生态林业》李吉越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 参考书目: 1、《中国城市森林》彭震华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 2、《城市生态学》吴小波编著,科学出版社 3、《城市景观生态学》董文雅编著,科学出版社 执行课程教学大纲的几点说明 1、本大纲可供园林、城市林业等专业提供开设的城市林业学课程教学使用。 2、在教学过程中,各学科讲授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方法时可参阅本大纲,讲授应用内容时,应结合本专业知识讲授。

牧草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

《牧草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20337 课程名称:牧草栽培学 英文名称:Forage crop cultivation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60 学分:3 适用对象:草业科学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其中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实验成绩、出勤记录和课堂提问。 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分类学、土壤肥料学、植物遗传育种学、植物生理学二、课程简介 《牧草栽培学》是草业科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本学科内容是研究牧草饲料作物的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途径,生长发育特性及其与环境条件和栽培条件的关系,土壤耕作、栽培措施和牧草特殊种植方法等农艺丰产技术,生产流程中各个环节的经营管理与降低成本和增产增效的关系,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及其他种类饲料作物种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特性和价值。其理论基础是牧草饲料作物生长发育特性及其对栽培条件反应的规律性和产量形成的规律性。在此基础上,尚需掌握植物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土壤学、植物营养与肥料学、农业气象学、杂草与病虫害防治学、牧草饲料作物遗传育种学、家畜饲养学、田间试验设计与数理统计分析等学科的理论和技术。 Forage cultivation is a main part of grassland science. It is an application course that is to study the resource status and growth of forage crop, the relation between entironment and cultivation condition, the biology characteristic and the application importance of bird's-foot, gramineous grass, other feed species and variety, and fertility technology including soil tilth, cultivation technique, planting method and so on. Its theory elements is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 of forage crop, the reactive disciplinarian for cultivation condition, and the rule of yield form. Student need master theory and technique of botany, plant taxology, plant physiology, plant ecology, agrology, plant nutrition and fertilizer, agriculture aerography, forage and feed breeding, livestock thremmatology, statistics and so on.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牧草栽培学》是专为草业科学本科专业设立的一门核心专业课,是草业科学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本学科性质属于植物性生产范畴,为第一性生产,是种植业的一个

森林培育学重点

绪论 1、森林培育是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 ●是一种生产过程:通过树木和森林利用太阳能和其它物质进行生物转化,生产人类所需 的植物性有机物、工业原料和生物能源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通过树木和森林的存在,创造并保护人类和生物生存所需环境的生产过程。 ●是一项建设事业:用科学手段营造或更新森林并加以抚育保护的一项建设性事业。 ●森林培育学是研讨营造和培育森林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英语silviculture源于拉丁语,silva意为森林,culture为栽培和培育的意思。 ●造林简史:新中国成立后(4个发展阶段) ①恢复及发展阶段(1949~1957)→开展森林资源清查,实行封山育林,只在重点地区开展人工造林,以群众造林为主。技术措施机械地采用前苏联的办法(如大密度造林,机械的林带走向等),强调造林质量少,造林成效低。 ②打基础并调整巩固阶段(1958~1966)→群众造林和国营造林同时发展,开展沙漠绿化、水土保持、防护林建设,造林工作取得了很大发展。但同时森林的破坏十分严重(以粮为纲,大炼钢铁),造林成效虚报、浮夸严重。造林技术上,在总结前一阶段经验的基础上,许多措施更切合国情,同时着手于造林基础工件的研究,如立地条件类型划分、树种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等。 ③停滞阶段(1966~1978)→文化大革命,全国形势不稳,造林工作进展缓慢,毁林现象日益严重,森林面积日益减少。学校停止招生,科研单位停止研究工作,所有技术工作基本停顿。 ④稳步提高阶段(1978年以后)→1978年11月25日国务院批准国家林业总局关于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建设防护林体系(三北防护林体系) →1979年2月23日第五次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决议,决定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 →1981年12月13日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 →1984年9月20日第六次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植树节3月1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提出,1998修正) 6、1998年长江洪灾后提出“六大林业重点工程” ①天然林保护工程 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③三北和长江中下游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④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 ⑤重点地区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 ⑥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3年6月25日在《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9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应该赋予林业重要的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应该赋予林业首要的地位。” 7、中国林业发展战略:三生态 生态建设——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生态安全——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

森林培育学概论教学大纲有思考题

《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森林培育学》是为林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充分掌握有关林学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学习掌握林木种子生产、壮苗培育、人工造林、森林经营和主伐更新等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提高森林经营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从业能力,为森林资源的恢复、环境和经济状况的改善和服务。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为专业课,需要必备的林业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本课程前,应系统学习“树木学”、“土壤学”、“气象学”、“森林生态学”、“测树学”等专业基础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森林生长发育规律、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作用,种子生产、苗木培育、森林营造、森林抚育和主伐更新的理论和技术。培养科学思维,掌握森林培育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技术。 三、教材选编及依据 本课程选用由北京林业大学沈国舫教授等编著的《森林培育学》作为主讲教材。该教材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在内容的编排程序、深度等方面都适合于林业专业的教学。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学的章节与教材内容有所变动,充实我国北方森林培育的内容。 四、《森林培育学》教学内容 绪论 1.森林培育学的概念和范畴 2.森林培育事业的成就与问题 3.我国新世纪林业建设的战略性转变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在对森林培育学的概念、发展、现状计存在问题具备初步的了解。 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 森林培育的重要性、国内外育林的现状、成就与问题,新世纪我国林业战略性转变的深远意义。着重介绍我国森林培育事业的历史、现状及发展。 第一章林木种子的生产和经营 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林木结实规律及影响因素,掌握林木良种基地建立技术。2、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 影响林木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因子;林木产生结实周期性的原因及控制途径,提高林木种子产量和质量的技术;良种基地营建技术;林木种子采收及处理技术;林木种子贮藏技术。 主要讲授: (1)林木生长发育和结实规律 (2)影响林木生长发育的因素 (3)影响林木结实的因素 (4)林木良种基地类型及营建技术 (5)林木种子采收及处理技术 (6)林木种子贮藏技术 第二章苗木培育 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作物育种学作物育种原理教学大纲

作物育种学作物育种原理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作物育种学__作物育种原理教学大纲教学设计doc 作物育种学__植物育种学教学大纲教学设计doc 作物育种学__植物育种原理教学大纲教学设计doc 绪论 作物育种学__绪论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_绪论电子教案doc 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作物育种学__作物繁殖方式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_作物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电子教案doc 第二章种质资源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种质资源-1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种质资源-2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种质资源电子教案doc 第三章育种目标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育种目标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育种目标电子教案doc 第四章引种与选择育种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引种和选择育种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引种与选择育种电子教案doc 第五章杂交育种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杂交育种-1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杂交育种-2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杂交育种电子教案doc 第六章回交育种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回交育种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回交育种电子教案doc 第七章诱变育种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诱变育种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诱变育种-1(english)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诱变育种-2(english)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诱变育种电子教案doc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诱变育种(种科专业)电子教案doc 第八章远缘杂交育种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远缘杂交育种-1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远缘杂交育种-2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远缘杂交育种-3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远缘杂交育种电子教案doc 第九章倍性育种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倍性育种-1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倍性育种-2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倍性育种-3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倍性育种电子教案doc 第十章杂种优势利用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杂种优势利用-1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杂种优势利用-2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杂种优势利用-3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杂种优势利用-4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杂种优势利用-5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杂种优势利用电子教案doc 第十一章雄性不育性及其杂种品种的选育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雄性不育及杂种优势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雄性不育性及其杂种品种的选育电子教案doc 第十二章作物品质育种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品质育种-1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品质育种-2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品质育种电子教案doc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品质育种(种科专业)电子教案doc

森林培育学

森林培育学 一、森林培育学概念及发展历史 (一)森林培育学的相关概念 森林培育是森林经营活动的基础和主要组成部分。它涉及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 森林培育学/造林学(Silviculture)是关于森林营造和培育理论与技术的科学,是林学的主要二级学科。其对象是人工林和天然林。森林培育学原名造林学,是中国引用的日本从德文翻译出的词语,后改为森林培育学。 森林培育学研究的主要范畴在两个方面:一是涉及培育全过程的理论问题,如森林立地和树种选择、森林结构及其培育、森林生长发育及其调控等基本理论问题;二是全培育过程各个工序的技术问题,如林木种子生产和经营、苗木培育、森林营造、森林抚育及改造、森林主伐更新等。由于不同林种的培育目标不同,技术体系也应与培育目标相适应。而关于一些特定林种的培育科技问题,由于事业发展需要和培育特点明显,已陆续独立为单独的课程,如经济林学、防护林学等,它们统属于森林培育学科群,成为其三级学科。 (二)我国森林培育学/造林学的发展历史 以林木培育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林业科学技术有着光辉的历史,在相当长一个时期走在世界的前列。从秦汉时期南方的古越人创造的“萌条杉”、插条杉等繁殖技术到西汉的《汜胜之书》和东汉的《四民月令》中提出一套完整的植树技术再到北魏的《齐民要术》,首次提出农林间作和林木轮伐法。我国古代有关林木培育的知识和经验尽管对推动林业生产的进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处于零散无系统的状态,没能形成一门学科。 近代森林经营思想和理论,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发源地始终在德国。我国由于近代科学技术的落后和社会生产事业发展的滞后,包括森林培育学在内的整个林学的形成发展都比较晚,直到20世纪20年代以后才陆续由一批从欧、美、日归国的留学生对林学各个学科做了系统介绍。最后,在引进国外先进知识的基础上,许多先辈努力探索与国内实际结合,逐步形成了我国的森林培育理论和技术体系。 二、森林立地 (一)森林立地的基本概念 森林立地的立地环境条件是指在造林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立地质量是指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他植被类型的生产潜力,其高低与具体树种相关联。一个既定的立地,对于不同的树种来说,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立地质量评价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立地质量和立地条件是可以通用的。 (二)森林立地的分类 森林立地可以按一定原则对影响林木生长的自然综合体的划分与归并,狭义上讲,将生态学上相近的立地进行组合,称为立地分类,组合成的单位,称为立地条件类型,简称立地类型(或称植物条件类型)。广义上说,立地类型划分包括对立地分类系统中各级单位进行的区划和划分。一般意义上的立地类型划分多指狭义分类。 我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主要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张万儒、蒋有绪等人建立。该系统把全国共划分成3个立地区域、16个立地带、65个立地区、162个立地亚区,由包括0级在内的5个级别和若干辅助级别组成。其中,1、2级为森林立地分类系统的区域分类单元,3、4级为森林立地分类系统的基层分类单元。

园林树木学考试笔记

1.我国植物资源概况 我国是世界园林植物重要发源地之一,被西方称为"世界园林之母"园林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我国的各种名贵园林树种不断传到西方,对西方园林树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种类繁多:居世界第3位,是北半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 分布集中:我国是许多着名园林树木的分布中心,某些科属又在国内某一地区集中分布。 丰富多彩: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植物为适应环境产生了许多变异。同时也是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特色突出:我国特有植物丰富,在世界居于突出地位,如银杏科,杜仲科。 2.物种的概念 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没有确切说法,一般有以下两种说法: 形态学种: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并占据一定自然分布区的植物类群。 生物学种:出自同一祖先,遗传物质相同的一群个体。 在认识的时候,既要考虑形态学上的标准,也要考虑遗传学和生态地理学的标准。 3.什么是树木的生物学特性 树木是多年生植物,从繁殖开始,经过或长或短的生长发育过程才能进入开花结实阶段,直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其生命过程。树木发育有两个生长发育周期,即年周期个生命周期。不同的树木的生命周期中,存在着相似的生长与衰亡的变化。 4. 孤植树:高大雄伟,树形美观,寿命长。举例:雪松,南洋杉,榕树,银杏。 绿荫树:枝繁叶茂,以取荫为目的。举例: 绿篱树:分割空间,屏障视线。举例:小叶女贞,大叶黄杨,小叶黄杨。 垂直绿化:用在墙面,棚架,山石上的绿化。举例:爬山虎,常春藤,葡萄。 木本地被:覆盖地面的低矮植物。举例:铺地柏,菲白竹,小叶扶芳藤。 5,松科 常绿或落叶乔木,叶条形,针形,四棱形,螺旋状排列,簇生或束生。球花单性,雌雄同株。花粉有气囊。球果1--3年成熟,木质。多产于北半球,分布遍布全国。 6.木兰科 乔木或灌木,常绿或落叶。单叶互生(鹅掌楸除外),托叶大,脱落后枝上留有明显的环状托叶痕,同时叶柄上也有疤痕。花两性。聚合果,效果为蓇葖或带翅坚果。主要分布于亚洲和美洲,温带至热带,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华南西南最多。 常绿:广玉兰,山玉兰。落叶:白玉兰,紫玉兰,二乔玉兰。 7。樟科 乔木或灌木,具有油细胞,香气浓郁。大部分单叶互生。无托叶。花两性。花絮形状多。浆果或核果,种子无胚乳,子夜肥大。 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主产巴西和东南亚。我国主产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常见树种:香樟,肉桂,浙江樟,楠木。 8。蔷薇科 绣线菊亚科(灌木,少草本):李叶绣线菊,麻叶绣线菊。 蔷薇亚科(灌木或草本,复叶,有托叶):野蔷薇,月季,玫瑰。 苹果亚科(灌木或乔木单叶或复叶,有托叶):火棘,山楂,琵琶,石楠,;苹果。 李亚科(乔木或灌木,单叶,有托叶):梅,杏,桃,李,樱花。樱桃。 木本或草本,有刺或无刺。单叶或复叶,互生,少对生,有托叶。鸡麻叶对生。花两性。瘦果,梨果,核果。 遍布世界,主产北温带,我国广布。 9。豆科 落叶或常绿,乔木,灌木,草本。多为复叶,有托叶。花两性,有各种花序。荚果。 遍布世界。 含羞草亚科:草本或木,2回,管状花丝,镊合状花瓣,多头状花序。合欢,相思树。

树木学教学大纲

《树木学》教学大纲 林业 课程性质:必修 学时: 50 学时, 1 周实习 专业:林学 一、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树木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第二节树木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与树木物候观测 第三节树木特性(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 第四节树木分布区 ?树种各论 第一节裸子植物门 Gymnospermae 苏铁科 Cycadaceae ;银杏科 Ginkgoaceae ;南洋杉科 Araucariaceae ;松科Pinaceae ;杉科 Taxodiaceae ;柏科 Cupressaceae ;罗汉松科 Podocarpaceae ;三尖杉科 Cephalotaxales ;红豆杉科 Taxaceae ;麻黄科 Ephedraceae ; 第二节被子植物门 Anginospermae 木兰科 Magnoliaceae ;樟科 Lauraceae ;腊梅科 Calycanthaceae ;八角科Illiciaceae ;五味子科 Schisandraceae ;小檗科 Berberaceae ;水青树科Tetracentraceae ;连香树科 Cercidiphyllaceae ;领春木科 Eupteleaceae ;悬铃木科 Platanaceae ;金缕梅科 Hamamelidaceae ;杜仲科 Eucommiaceae ;榆科Ulmaceae ;桑科 Moraceae ;胡桃科 Juglandaeae ;壳斗科 Fagaceae ;桦木科Betulaceae ;木麻黄科 Casuariaceae ;蓼科 Polygonaceae ;茶科 Theaceae ;猕猴桃科 Actinidiaceae ;椴树科 Tiliaceae ;梧桐科 Sterculiaceae ;锦葵科Malvaceae ;柽柳科 Tamaricaceae ;杨柳科 Salicaceae ;杜鹃花科 Ericaceae ;柿树科 Ebenaceae ;绣球花科 Hydrangeaceae ;茶藨子科 Ribesiaceae ;蔷薇科Rosaceae ;含羞草科 Mimosaceae ;云实科 Caesalpiniaceae ;蝶形花科 Fabaceae ;胡颓子科 Elaeagnaceae ;千屈菜科 Lythraceae ;山茱萸科 Cornaceae ;八角枫科Alangiaceae ;珙桐科 Davidiaceae ;紫树科 Nyssacaea ;卫矛科 Celastraceae ;冬青科 Aquifokiaceae ;黄杨科 Buxaceae ;大戟科 Euphorbiaceae ;鼠李科Rhamnaceae ;葡萄科 Vitaceae ;省沽油科 Staphyleaceae ;无患子科 Sapindaceae ;槭树科 Aceraceae ;漆树科 Anacardiaceae ;苦木科 Simaroubaceae ;楝科Meliaceae ;芸香科 Rutaceae ;蒺藜科 Zygophyllaceae ;五加科 Araliaceae ;茄科 Solanaceae ;马鞭草科 Verbenaceae ;木犀科 Oleaceae ;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 ;紫葳科 Bignoniaceae ;忍冬科 Caprifoliaceae ;禾本科Poaceae 。

13432315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

13432315《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 植物育种学 课程中文名 称 课程英文名 Plant Breeding 课程编号1340067 称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公选课□院级限选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 √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 总学时56 讲授学时38 实验学时18 总学分 3.5 开课单位农学院开课系所生物技术系 授课对象生物技术 先修课程《遗传学》、《试验统计方法》 执笔人何觉民审核人审批人 修订时间2011-04-25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我校生物技术专业必修课。主要介绍植物新品种选育的原理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学、生态学及杂种优势利用新方法;植物的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植物种质资源;植物生育期与雄性育性变化的规律与引种;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品质育种。学习本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植物改良的原理与方法,正确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开展植物改良打好基础。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我校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课。学习本课程,可以为学习《植物分子育种学》、《能源植物》、《植物资源利用》打下基础。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了解植物新品种选育的原理和方法。 四、课程教学目标 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应掌握植物新品种选育的方法,能解决植物生产中的主要植物遗传育种尤其是植物杂种优势利用中的技术问题。 五、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 (1)了解:植物育种、植物育种学的概念及植物育种的发展简史 (2)理解:植物育种学对于生物技术专业的特殊意义 (3)掌握:植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学时分配】2学时。 【授课方式】讲授1.5学时,讨论0.5学时。 【课外学习指导的要求】

《森林培育》教学大纲教学提纲

《森林培育》教学大 纲

《森林培育》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林业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本专业所覆盖的各职业岗位所必需的良种选育、种苗生产、森林营造和经营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掌握营林生产的一般技术。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了解林木良种选育的知识,掌握种子生产的知识。 2. 掌握壮苗培育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规范。 3. 掌握人工林、林种营造、树种栽培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规范。 4. 掌握森林抚育间伐、林分改造、采伐作业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规范。 5. 掌握森林防火的基本知识。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会识别本地区造林种子,掌握种子品质检验技术。 2. 掌握本地区主要造林苗木的培育技术、林木修剪技术和嫁接技术。 3. 初步掌握本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和林种的营造与培育技术。 4. 基本掌握抚育间伐、主伐更新、森林采伐、林分改造和次生林经营等作业技术。 5. 初步具有苗圃规划设计、造林规划设计和森林经营作业设计的能力。 6. 会使用本地区常用的种苗、造林和抚育机具。 7. 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林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思想教育目标 1. 具有热爱林业、献身林业的思想品质和不畏艰难困苦的顽强意志。 2. 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精神。 3.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时数分配建议表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森林培育在生态建设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森林培育学的现状和发展概况。 二、教学内容 1.森林培育在生态建设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2.国内外森林培育学的现状和发展概况 3.理解本课程的任务、内容和特点。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森林培育学的现状。 难点:本课程的任务和特点。 第二章良种选育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引种的概念、意义,掌握良种选育的方法,掌握杂交育种 二、教学内容 1. 引种 外来树种的概念、引种的意义、影响引种成功的主要限制性生态因子。 引种和乡土树种的概念、引种成功的标志、引种的原则。 2. 选择育种 种源试验和种子区的概念、种源试验的基本理论。 种源试验的方法、优树的概念、优树选择的标准和方法。 3. 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的意义、杂交亲本组合选择的原则。 杂交育种的概念、杂种的选育与生产。 杂种优势的概念、控制授粉技术。 三、重点与难点

草坪草育种学教学大纲

草坪草育种学教学大纲 (草业科学专业四年制本科)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草坪草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殖牧草坪草优良品种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是草坪专业的一门选修课,是以遗传学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植物保护学、农业气象学、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生物技术、草坪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与草坪工程学和草坪管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能够掌握草坪草新品种选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几种优良草坪草的育种程序及杂交技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逐步学习使用现代育种新技术进行育种工作,为我国的草坪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掌握草坪草种质资源在育种工作中的作用及应用; 2.掌握草坪草育种的方法和程序; 3.掌握草坪草育种常用的田间试验和方法; 4.了解当前育种新技术的动态,掌握良种繁育的新技术; 5. 掌握我国主要坪用草坪草的基本育种技术。 四、课程学时分配的建议

五、课程的主要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 基本内容:我国草坪草育种学的发展历史;品种的概念以及在生产中的作用;草坪育种学的研究内容及本学科的特点;草坪育种学的发展前景。 本章重点:草坪育种学的概念、性质、任务以及品种的概念与作用。 本章难点: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品种的概念和意义并深刻认识草坪育种学的意义。 教学要求:了解草坪草育种发展历史,掌握品种的概念和作用,熟悉草坪草育种学的概念、性质、任务,了解该领域的最新动态,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草坪草育种学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的兴趣 习题与作业: 1.草坪草育种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品种的概念以及品种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第二章育种目标 基本内容:草坪草育种目标及其意义;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草坪草育种的主要目标性

《森林培育学》试题解析

《森林培育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 1、良种:是指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种子。 2、适地适树:是指造林树种的特性(主指生态学特性)和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条件在当前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能获得的高产水平。 3、实生苗:以种子作为材料培育出来的苗木。 4、苗木:具有根系和苗干的树苗。 5、种源:是指取得种子或繁殖材料的地理来源或产地。 6、发芽率:在规定条件和时期内,正常发芽粒数占供测定种子总数的百分率。 7、千粒重:是指1000粒纯净种子在气干状态下的重量。 8、营养繁殖苗:是利用乔灌木树种的营养器官(根、茎、干、叶、芽等)培育的苗木。 9、种子的休眠:具有生命力的种子,由于种皮障碍、种皮尚未成熟或种子内含有抑制物质等原因,在适宜萌发条件下,也不能萌发的现象。 10、低温:是指温度在0-5℃。 11、生态学特性:指树种对于环境条件的需求和适应能力。 12、外来树种:从分布区以外引入的植物。 13、林学特性:指可以组成森林的密度和形成的结构,从而形成单位面积产量的性质。 14、林分密度:指单位面积林地上林木的数量。 15、混交林: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树种所组成的林分。

16、林木生长:指林木由于原生质的增加而引起的重量和体积的不可逆增加,以及新器官的形成和分化。 17、林木生长的周期性:在自然条件下,林木和器官的生长速率随昼夜或季节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种现象称~。 18、森林潜在生产力: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森林植物群落通过光合作用所能达到的最高生长力。 19、种子休眠:具有生命力的种子,由于种皮障碍、种胚尚未成熟或种子内含有抑制物质等原因,在适宜萌发条件下,也不能萌发的现象。 20、种子催芽:通过机械、物理和化学的方法,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措施称~。 21、直播造林:把种子直接播种到造林地而培育的造林方法。 22、直苗造林:以苗木为造林材料进行栽植的方法。 23、利用树木的部分营养器官直接栽植于造林地的造林方法。 二、填空题 1、在一般情况下,种子的含水量是决定贮藏方法,影响贮藏效果的主导因素。 2、播种的方法有条播、点播、撒播。 3、种子的催芽方法有浸种催芽、层积催芽、药剂催芽。 4、扦插方法有硬枝扦插、嫩枝扦插。 5、森林培育阶段划分为前期规划阶段、更新营造阶段、抚育管理阶段、收获利用阶段阶段。 6、种实可分为闭果类、裂果类、肉质果类。 7、苗木的种类主要有播种苗(实生苗)、营养繁殖苗、移植苗、容器苗。 8、苗圃按其经营年限可分为固定苗圃、临时苗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