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系统油箱参数
液压油箱体积计算公式

液压油箱体积计算公式液压系统是一种利用液体传递能量的系统,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在液压系统中,液压油箱是储存液压油的重要部件,其体积大小直接影响着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因此,准确计算液压油箱的体积对于设计和维护液压系统至关重要。
液压油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液压系统设计中的重要参数之一。
液压油箱的体积大小取决于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流量、油液的密度以及系统的工作环境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液压油箱的体积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V = Q / (n ρ)。
其中,V表示液压油箱的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³);Q表示液压系统的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m³/s);n表示液压油的流速,单位为米每秒(m/s);ρ表示液压油的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³)。
在实际工程中,液压系统的流量和流速是设计液压油箱体积的重要参数。
流量是液压系统中液体流动的速率,通常由液压泵的排量和工作压力来确定。
流速是液压油在管道中的流动速度,它受到管道的直径、长度和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计算液压油箱的体积时,需要准确测量液压系统的流量和流速,并结合液压油的密度来确定液压油箱的合适大小。
在液压系统设计中,为了确保液压油箱的体积满足系统的工作需求,通常会根据实际情况对液压油箱的体积进行适当的调整。
一般来说,液压油箱的体积要略大于液压系统的实际需要,以确保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出现液压油液位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从而保证液压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除了液压油箱的体积计算公式外,还需要考虑液压油箱的结构和布局。
液压油箱的结构和布局直接影响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维护便捷性。
在设计液压油箱时,需要考虑液压油箱的进出口位置、油液的循环和过滤系统、油液的冷却系统等因素,以确保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
总之,液压油箱体积的计算是液压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通过合理的计算和设计,可以确保液压油箱的体积满足液压系统的实际需要,从而保证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
液压系统闭式油箱设计

保 持一定 高 度 , 以防 止液 压泵 吸空 ; 为 了保证 溶解 于 液
压 油 中的空气 逸 出 , 需 留 出等 于 液 压 油 容 量 1 / 5的空 气 容量 , 对 于管 路较 长 的系 统 , 系统 中的液 压油 全部 流 回油箱 时 油箱不 会 出现 容 积 不 够 的 情 况 , 油 箱 最 高 液 面不 应 超 过 油 箱 高 度 的 8 O ; 此 外 还 应 考 虑 沉 淀 杂 质, 分 离水 、 气 和散 热 等方 面 的效果 。
其 中: Q热 为液 压 系统单 位 时 间 内 的发 热 量 , W; h为油
箱 表 面 散 热 系 数 ,油 箱 周 围 通 风 很 差 时 ,h一
8 w/ ( m z・K) ~ 9 w/ ( 1 T I ・ K) , 良 好 时 h =
1 5 W/ ( m。・ K) ~1 7 . 5 w/ ( m。・ K) , 强 制通 风 时 h 一
油箱 应 有足 够 的容 积 , 在 液 压 系统工 作 时 , 液 面 应
润滑 油从 摩擦 副获 得 的热 量 后 , 从 热 平 衡 角 度 计 算 油
箱 容积 。这 时 , 油箱 散热 面积 的计 算式 为 :
A —Q热/ ( h At )。 … …… …… …… …… … … ( 2 )
油箱 的最 小散 热面 积 A 为:
油箱 容 积与 系统 的流 量 有 关 , 油 箱容 积 应 是 运 转 容量 、 回流容 量 、 预备容积 , 空 容 积 之 和 。预 备 容 积 等 于油 箱 内各种 装 置 的总体 积 ; 空 容积 是用 于通 风 、 容 纳
收 稿 日期 t 2 0 1 3 — 0 3 — 2 4 ;修 回 日期 :2 0 1 3 — 0 4 — 2 5
液压系统原理

一、概述由电机、进口叶片泵、单向阀、溢流阀、耐震压力表,精滤器、冷却器、空气滤清器等元件组成。
油箱额定容积125L,电机功率2.2KW(或3KW),其流量Q=14升/分,P=7MPa,调压范围4~6MPa。
二、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参见《液压系统原理图》,油液由油泵从油箱内吸入,经单向阀后分为二路,一路经电磁阀(用于自动手动转换)向电液伺服阀供油,另一路流向手动电磁阀,当伺服阀被脏物所堵时即可用手动方法对油缸进行操控,油缸速度由双单向节流阀调定。
油泵的出油同时经压力表和溢流阀,系统的压力由溢流阀调定,压力表上可反映所调定的工作压力。
溢流阀、伺服阀的回油经冷却器、精滤器后回油箱。
精滤器由滤油器和电接点压差表组成,过滤精度为20μ。
电接点压差表是防止纸质滤芯被堵后背压升高而造成其破裂的保护装置。
当滤油器进出油口压差达到0.35MPa时其表针指示会进入红色报警区域,并会接通触点。
用户可通过触点自接报警装置,触点容量为24V1A。
油液温度由温度计显示。
当油温达到50℃时应接通冷却水,使其进入冷却器进行循环冷却。
系统正常运行时,油温应控制在50℃以下。
常闭式盘式制动器液压站液压回路分析盘式制动器具有结构紧凑、可调性好、动作灵敏、重量轻、惯性小、安全程度高、通用性好等优点,而且盘式制动器成对使用,制动时主轴不承受轴向附加力。
在正常制动时,可以将制动器分成两组,先投入一组工作,间隔一定时间后,投入第二组,即实现了二级制动,二级制动使制动时产生的制动减速度不致过大。
只有在安全制动时才考虑二组同时投入制动,产生最大的制动力矩。
如果有一组产生故障时,也仍然还有一组制动器在工作,不致使制动器的作用完全失效。
由于盘式制动器的上述优点,它被广泛地应用于矿井提升设备的制动系统中。
例如,多绳摩擦式提升机和单绳缠绕式提升机采用的都是这种常闭式的盘式制动器。
图1为用于2JK型提升机的盘式制动器液压站液压回路。
泵5排出的压力油经滤油器8手动换向阀9、二级安全制动阀11(正常工作时带电),通过A、B管进入制动缸15,使盘闸16松开,提升机在运行过程中,为保持盘闸处于松开状态,液压系统处于开泵保压状态。
油箱容量确定

油箱容量的确定(一)根据经验确定油箱容积油箱的容量是油箱的最基本参数。
油箱的容量通常为液压泵每分钟排出体积额定值的3~5倍。
对于安装位置受到限制的行走机械和设置冷却装置的设备,油箱的容量可选择偏小值,对于固定设备,空间位置不受限制及没有冷却装置,依靠油箱散热的设备,则应选择偏大值。
采用定量泵或不带压力补偿的变量泵时,油箱的容量至少要大于泵每分钟排出体积的3倍以上。
当采用带压力补偿的变量泵时,应尽量提供至少为系统每分钟所需油液体积的平均值(以升计)三倍的油箱容量。
还要注意:当液压系统需要尖峰流量时,对应的油箱液面正好下降到最低点,此时,液面还应高于泵的吸油口75mm或1.5倍管径,二者中取大值。
当液压系统处于最大回油量时,油箱液面达到最高位,此时,油箱内还应有10%的储备容量(液面以上的空气容积),以便形成与大气接触的自由液面,供热膨胀和空气从液体中分离之用。
(二)根据散热确定油箱容积油箱的容量也可根据液压系统的发热与散热关系的计算以及对油箱允许的温升来确定。
按照这个方法计算的结果,可得出如下图所示的关系表。
该表的用法如下:若已知油箱的允许温升和供油系统的功率,即可由表查出油箱所需容量。
反之也可由已知油箱的容积和功率查出油箱达到的温升。
如表中已知允许温升35℃和功率11kW,即可查出油箱容量为800L。
油液中油液温度一般推荐在30~50℃范围内工作比较合适,最高不应超过65℃,最低不低于15℃。
对于固定设备工作温度可允许到55℃。
对于移动式小型装置,例如装载车辆,工程机械等的油箱,其最高工作温度允许达到65℃,在特殊情况下不应高于85℃。
(三)油箱容量的标准油箱容量的选定应符合GB2876-81《液压泵站油箱公称容量系列》的规定。
液压油箱设计指南与实例

液压油箱设计指南与实例液压油箱是液压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件,它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液压设备的性能和工作效率。
本文将提供一些液压油箱设计的指南和实例,帮助您在设计液压系统时做出正确的决策。
油箱容量液压油箱的容量应根据系统的需求来确定。
一般而言,油箱容量应该能够满足系统的工作压力、流量和温度要求。
如果容量过小,油箱中的油会很快被消耗完,造成系统不稳定;如果容量过大,会增加设备的重量和占用空间。
因此,在设计油箱时,需要综合考虑系统的工作参数来确定合适的容量。
油箱形状和尺寸油箱的形状和尺寸也直接影响到液压系统的性能。
一般而言,油箱应具有足够的容积和散热面积,以保证油的冷却和气体的排放。
常见的油箱形状包括矩形、圆形和梯形等,选择合适的形状应根据系统的布局和液压元件的安装需求来决定。
此外,油箱的进出口位置、出油口和返回口的布局等也需要考虑。
合理布局可以更好地控制油液的流动和分配,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油箱材料和密封在选择油箱的材料时,应考虑到其耐腐蚀性、强度和密封性等特性。
一般常用的材料有钢板、铝合金和不锈钢等。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材料时应根据液压油的特性来匹配,以确保油箱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在油箱的密封方面,应尽量避免油液泄漏和气体进入。
可以采用密封垫、密封胶条和密封圈等密封元件来保证油箱的密封性。
油箱附件油箱的附件也是液压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常见的附件包括油位计、油温计、油过滤器和油液加油口等。
这些附件可以提供对油液油位、温度和清洁度的监测,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个液压油箱设计的实例:案例名称: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油箱设计案例描述:设计一个适用于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油箱,满足工作压力为20MPa,工作流量为50L/min,工作温度为50°C的要求。
设计步骤:1. 根据系统的工作参数,计算出油箱的容量。
根据经验公式,容量为工作流量的1.5倍,即容积为75L。
2. 根据油箱布局和液压元件的安装需求,选择一个矩形形状的油箱,尺寸为800mm×500mm×400mm。
液压与气压传动第三节 油箱(共5张PPT)

。
储存系统4所.油需箱的足侧够壁油液要;安装油位指示计,以 指示最高
距离H≥2D,距箱壁不小于3D。回油管
应插入油面以下,为防止回油带入空 气,回油管距箱底h≥2d,且排油口切 成45°以增大通流面积。泄油管则应 在油面以上。
、最低油位。新油箱要做防锈、防凝水处理 6.大、中型油箱应设起吊钩或起吊孔。
分离式结构 布置灵活,维修保养方 便。通常用2.5确定
V=αq,α——经验系数, 低压系统( 2~4 ),中压系统( 5~7 ),高压系统( 6~12 )
设计注意事项: 大油箱还应在侧面设计清洗窗口。
储存系统所需的足够油液;
大为油使箱 系还统1应回.在油油侧不箱面致容设溢计出积清油主洗箱窗,要口油根。面高据度热不平超过衡油来箱高确度定的0。. 为使 5.吸油管与回油管要用隔板分开,增加油
5总~体5式mm结器构钢,板焊利油接用箱而设成备结。机构体要空腔考作虑油箱拆,卸散热方性便不。好,维修不方便。
油箱容积3.油V 的箱确底定部应做成适当斜度,并设置放油塞。油箱箱 总体式结盖构上应利安用设装备空机气体滤空清腔器作油,箱其,通散气热流性不量好不,小维与修泵不流方便量。的 大油油箱箱 底还部1应应.5倍在做侧成。面适大设当油计斜箱清度还洗,窗并应口设在。置侧放面油设塞计。 清洗窗口。
大、中型系油统箱应回设油起吊不钩致或起溢吊出孔油。 箱,油面高度不超过油 液循环的距离,使油液有足够的时间
回大5、油、对管 中中应型2箱小插油.油型高入箱液箱油应度压面设中系的以起统应下吊0,.,钩设8泵为或倍装吸防起置。止吊油及回孔过一油。些滤带液入器压空元,气件,为还回安方油装管便在距清油箱箱洗底顶h过板≥2上d滤,。且排油口分取切离油成气面45°泡高以增,度大沉的通淀3流/4面杂。积质吸。。油隔管板距高油度箱一底般面
液 压 油 箱

液压传动
面体为宜。 若油箱的顶盖上要安放液压泵、电机以及阀的集成装置等,则 油箱顶盖的尺寸需根据待放件确定。
为防止油箱内油液溢出,油面高度一般不超足够的通流能力,其安装位置应保证在油面最低时仍 浸在油中,防止吸油时卷吸空气。为便于经常清洗过滤器,油箱结构的设计 要考虑过滤器的装拆是否方便。
(4)吸油管、回油管、泄油管的设置
液压泵的吸油管 1 与系统回油管 4 之间的距离应尽可能远,以利于油 液散热及杂质的沉淀。管口都应插入最低油面以下,但离箱底的距离要大 于管径的 2~3 倍,以免吸空或飞溅起泡。 回油管口应切成 45° 斜角以增大 通流截面,并面向箱壁。吸油管的位置应保证过滤器四面进油。
阀的泄油管应设在液面上,防止产生背压;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泄油 管应引入液面以下,以防吸入空气。
(5)隔板的设置 为增加油液循环距离,利于油液散热和杂质沉淀,设置隔板 7,9 以将 吸、回油区隔开,其高度一般取最低油面高度的 2/3 。
(6)空气过滤器与油位指示器的设置
空气过滤器3的作用是使油箱与大气相通,保证液压泵的自吸能力,滤 除空气中的灰尘杂物,并兼作加油口,一般将它布置在油箱顶盖上靠近边缘 处。油位指示器用来监测油位的高低,通常置于便于观察的侧面。
V qp
(6-5)
式中,V ——油箱的有效容量(L); qp ——液压泵的流量(L/min); ζ ——经验系数,min。
ζ值的选取:低压系统取2~4 min,中压 系统取5~7 min,高压系统为6~12 min。
图 分离式油箱
(2)基本结构 为了在相同的容量下得到最大的散热面积,油箱外形以立方体或长六
(7)放油口的设置 油箱底部制成双斜面或向回油侧倾斜的单斜面,在最低处设置油塞。
液压泵站油箱公称容量系列.pdf

液压泵站油箱公称容量系列.pdf摘要本文档介绍液压泵站油箱的公称容量系列。
液压系统是一种常用于工业领域的动力传动系统,液压泵站是其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油箱作为液压泵站的储油设备,承担着储存液压油、冷却液压油和过滤液压油的重要功能。
了解液压泵站油箱的公称容量系列,能够有效地设计选择油箱,并确保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
1. 引言液压泵站是一种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的系统,其中的油箱是一个储存、冷却和过滤液压油的关键部件。
油箱的公称容量是指设计时为油箱规定的容积大小。
合理选择油箱的公称容量,可以满足液压系统对液压油的需求,保证系统的稳定和可靠运行。
2. 液压泵站油箱公称容量的重要性油箱的公称容量对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合理的公称容量可以提供足够的液压油供应,并确保油温的稳定和冷却效果。
公称容量还可以确保油箱内的液压油循环流动,避免出现油液淤积和堵塞的问题。
同时,根据液压泵站的工作环境和使用条件,选择合适的公称容量可以降低系统因运行导致的异常振动和噪音。
3. 液压泵站油箱公称容量的计算方法选择合适的液压泵站油箱公称容量需要根据系统的工作压力、流量需求和工作周期来计算。
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3.1 基于流量计算根据液压泵站的流量需求以及系统的工作周期,可以计算出每分钟液压油的消耗量。
在确定了油箱内的液压油循环次数后,可以通过乘积计算出油箱的公称容量。
3.2 基于工作压力计算液压泵站的工作压力是影响油箱公称容量的重要因素。
通过计算液压泵站每次工作所需液压油的体积,再结合系统的工作周期,可以得出油箱的公称容量。
3.3 基于系统的稳定性计算根据液压泵站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要求,可以确定油箱公称容量与泵站的储存能力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系统需要足够的油液储备来应对突发的需求。
4. 常见的油箱公称容量系列根据不同的液压系统需求和工作条件,市场上存在多种油箱公称容量系列。
常见的系列包括:10L、20L、30L、50L、100L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 油箱传热系数 (W/m2*K) t - 运转时间(s) C - 油比热( 1.7~2.1 A - 油箱散热面积(m2) T - 油液温度(K) T0 - 环境温度(K) m - 油液质量(kg) H- 热功率(W)
Δt——散热温差(取Δt =10K)
水冷计算 H=Qa*ρk*Cp·Δt
(J/h)
Qa——风扇风量(m3 / ρk——空气密度(取ρk =1.29kg/m3) Cp——空气比热容(取C p=1008J/kg·K)
系统发热功率(Kw) 加热功率(Kw) 冷却功率(Kw) 油质量(kg) 油箱散热面积(m2)≈ 油箱冷却功率(Kw) 油箱壁厚(mm) 油箱重量(Kg)≈
——〉华氏度 ——〉摄氏度
Qa——冷却水量(m3 / ρk——水密度(取ρk= 1000kg/m3) Cp——水比热容(取Cp =4186.8J/kg·K) Δt——进出水温差
11 0 0 2160 13.85 3.20 6.5 1009.81399.2 Nhomakorabea 93.33
通风条件 差 良好 风冷冷却 循环水冷却
系数k 8~9 15 23
温度换算 摄氏度 华氏度
3000 8 1.9 30 55
16 183.70 115.94
4000 10 14.45
4 5 23.26
204 200
T
T0
H
k A t
1 e C m
k A
当t →∞ 时,系统热平衡公式
Tmax
T0
H kA
风冷计算 H=Qa*ρk*Cp·Δt
(J/h)
油箱热平衡 油箱总体积V (L) 油箱传热系数 k 油比热( 1.7~2.1 KJ/(kg*K) 环境温度T0 (K) 设定油温 T (K)
油箱散热面积(m2) 系统温升(冷却时间) t(min) 系统热平衡温度(K)
风冷计算 风量(m3 / h) 散热温差t (K) 散热功率 (Kw)
水冷计算 冷却水量(m3 / h) 进出水温差t (K) 散热功率 (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