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及启示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教学文稿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作者:云南大学吴火伟幸福的辨析——财富幸福是个亘古不衰的话题。
对幸福的度量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他在经过一番独特的计算后得出结论:王者的生活比独裁者的生活快乐729倍1。
伯利克里说:“要自由,才能有幸福;要勇敢,才能有自由”。
2先贤圣人和普通百姓都有对与幸福的理解,虽然从来没有形成一致认同,但亚里士多德认为“没有一种是完全没有理由的。
它们或者在某一点上站得住脚,或者在大部分都能得到认同”。
3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开篇中就指出,“关于幸福是什么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大多数人和哲人们所提出的看法并不一样。
一般人把幸福看作某种实在的显而易见的东西,例如,快乐、财富、荣誉等等。
不同的人认为幸福是不同的东西,同一个人也经常把不同的东西当作幸福。
”4的确,因个人的需要不同,对幸福的理解见人见智,但是快乐、财富、荣誉等等是不是就等同于幸福呢?而且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一样,不同的人把不同的东西当作幸福。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大为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幸福问题。
然而,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许多人在享受着生产力发展1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379.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44.3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M].苗力田译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6.带来便利的同时,却依然感觉不快乐、不幸福。
财富与幸福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又该如何去追寻财富、追寻幸福?如何处理财富与幸福的矛盾?今日,探寻和学习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可以让物质富裕而精神空虚的人们明白什么是幸福的真谛,如何才能获得幸福。
“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繁荣以及外来先进文化的影响,为人们进行崭新的思考奠定了充实的物质基础。
而逐步形成的城邦公民自由、自立与自律的人文现象,也为他们重新审视世界提供了开放性的精神基础。
略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及其现代价值

幸福观 对 于我们 构建 当代 幸福观 具有 借鉴 价值 。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 幸福观 ; 伦理精神 ; 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 B 5 0 2 . 2 3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6 7 2—3 6 0 0 ( 2 0 1 3 ) 0 8— 0 0 3 4— 0 3
亚 里士 多德 关 于 幸福 观 的 伦 理 思 想 有 着 直 接 的 影
、
响 。作 为苏 格拉底 的学 生 , 柏拉 图则从 “ 善” 的理 念 出发 , 竭 力 消除感 官 欲望 的真 实性 , 提 出“ 德 性 和 智
更强调精神上的快乐和幸福 , 并且他认为 , “ 人们通 过 享乐 上 的 有 节 制 和 生 活 的 宁静 淡 泊 才 能 得 到愉 快” [ 3 1 1 1 5 。德谟 克利特提 出, 人 的一言一 行应把握
一
原则 ” 有较 大 的启 发 。 苏格拉底认为 , “ 人知道 自己便会 享受许多幸
福 ,对 于 自己有 错 误 的 认 识 便 会 遭 受 许 多 祸 害” [ 4 ] 8 5 。苏格 拉底 非常 注重 知 识 的获 得 , 强 调 一个
未经 思考 的人 生是 没 有 价值 的人 生 , 一 个 未 经 考察 的生活 , 是不 值 得 过 的 , 一 个 人 只 有 经 常 不 断 地 寻 找 丰富 多彩 的知识 , 然后 利 用 这 些 知识 指 导 自己的 行动 , 只有这样 , 才 能获得 一 种积极 向上 的幸 福生 活 和理性生 活 。苏格 拉底 的理 性幸 福 生 活 的思想 ,对
亚里士多德有趣的故事

亚里士多德有趣的故事亚里士多德啊,他可是个超级爱思考的人。
有一次,他在给学生讲课,讲着讲着就开始讨论起一个很特别的话题——幸福是什么。
他就跟学生说:“咱来想象一下啊,有这么一个超级有钱的人,家里金山银山的,那他是不是就幸福呢?”学生们就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了。
有的说肯定幸福啊,要啥有啥。
亚里士多德就摇摇头,说:“这可不一定呢。
要是这个人虽然有钱,但是每天都提心吊胆的,怕别人抢他的钱,怕自己的财富突然没了,那他能幸福吗?”然后他又说:“再想象一下,有个人长得特别帅或者特别美,那他就幸福啦?”学生们又开始议论。
亚里士多德就笑着说:“要是这人光有美貌,脑袋里空空的,啥都不懂,而且还因为美貌招来一堆嫉妒和麻烦,这也算不上幸福呀。
”他接着讲:“我觉得啊,幸福就像是弹竖琴。
你得把各个琴弦都调好,就像人的品德、智慧、健康、友谊这些东西都得平衡好。
你要是只注重一方面,就像只调好一根琴弦,那弹出来的曲子肯定不好听,生活也不会幸福。
”学生们听了,都觉得特别有道理,就像突然被点醒了一样。
还有一回呢,亚里士多德在观察动物。
他呀,特别着迷于动物的各种习性。
他看到小鸡破壳而出的时候,眼睛瞪得大大的,特别兴奋。
他就蹲在那看了好久,还跟旁边的人说:“你看啊,这小鸡一出来就开始探索这个世界了,这是一种本能,就像我们人天生就有求知欲一样。
”然后他就开始琢磨,是不是所有动物出生的时候都带着这种对世界探索的本能呢?他就到处去观察各种动物,从兔子到乌龟,从鸟儿到鱼儿,就这么到处研究,简直就是个动物世界的超级侦探。
亚里士多德就是这么一个有趣的人,他的故事就像一个个小宝藏,每次听都能让人有新的收获呢。
亚里士多德友爱观

亚里士多德友爱观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他对友爱的观点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在他的众多哲学著作中,友爱是一个重要的主题,被他视为人类幸福和道德理想的基石。
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点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极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友爱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和政治学中被赋予了重要的地位。
亚里士多德认为,友爱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也是人类个体与他人之间最重要的关系之一。
他将友爱分为三种类型:友谊为利益、友谊为喜悦和完美的友谊。
亚里士多德认为,友谊为利益是最低级的形式,人们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与他人交往;友谊为喜悦是次级的形式,人们因为相互带来的乐趣而彼此结交;而完美的友谊是最高贵的形式,这种友谊建立在双方对对方道德品质的认同和珍视上。
亚里士多德认为,友爱的真正目的是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幸福。
友爱使人进一步认识自我,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与互动来发掘自身的潜力。
通过友爱,个体才能在道德和智慧的引导下成为更完善的人。
亚里士多德认为,友爱是一种通过行动来实现的品德,而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表达。
他将友爱视为一种选择,一个人选择去追求善良、公正和真理,并在这个过程中与他人建立真诚而亲密的关系。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友爱的实践同时也是政治伦理学的核心。
在他的政治学著作《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政治友谊”的概念。
他认为,个体与政治社会之间的友爱关系是现实政治秩序的重要基础。
政治友谊不同于私人友谊,它是建立在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基础上的,旨在实现整个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幸福。
亚里士多德强调政治友谊的重要性,认为没有友爱的社会是无法实现和谐与稳定的。
亚里士多德所倡导的友爱观点,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友爱不仅仅是个体之间的情感和关系,它也是社会和谐与共同进步的基石。
在当今充满竞争和冲突的社会中,友爱的意义更加重要。
通过培养友爱精神,我们可以建立起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的关系,促进和谐的社会发展。
总而言之,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点提供了一种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道德指导。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浅析

亚 里 士 多德 的幸 福 观 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析
张 莉,陈爱华
( 东南大 学 , 江苏 南京 2 0 0 ) 10 0
摘
要: 亚里士 多德的德性幸福论主张快 乐与德性相结合 , 欲望 意志 受德性 支配。他提 出“ 幸福 是至善” 、
“ 幸福就是符合德性 的现 实活动” “ 、最大的幸福 是恩辨” 等思想命题 , 出获得 幸福 的途径就在 于亲身 实践合 指 于德性 的现 实活动 , 其思 想不仅在历 史上产生 了重大的影响 , 在今天也将给予人们 以有益的借鉴和启 示。
了“ 幸福是 至善” “ 、幸福就是符合德性 的现实活 动”“ 、最大的幸福是思辨” 等思想命题 , 系统论述
公 民道德行为的构成以及道德行为的培养等等。 因此 , 他的德性幸福论具有经验 、 实践的性质 , 从 而具有更大合理性 , 不仅在历 史上产生了重大影 响, 在今天也将给予人们以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维普资讯
第1 0卷 第 1 期 20 0 6年 3月
扬 州 职 业 大 学 学 报
j u D lo n z  ̄ o tc n ol o ra fYa g h) P l eh i C 1 . u y c e
Vo. 0 N( 1 11 ) . Ma .2 0 r 06
c r a c t ite c n we g i a pn s , wh c o n y h s i o tn n le c n hso y b tas o d n ewi vru a an h p ies h ih n to l a mp ra tifu n eo i r u l t o gv sp o l h lf l eee c n nihe m e ttd y. ie e pe ep u frn ea de l tn n o a r g
德育的灵魂:成就人生,实现幸福——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及启示

德育的灵魂:成就人生,实现幸福——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及启示米江霞【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1(30)5【摘要】Life's highest purpose is to pursue happiness, attain perfect, and the greatest happiness is to "conforms with the virtue of soul realization activities", emphasize the human being's unique sense——the realization of people own virtue.It provides us a human's essence which conforms to the moral philosophy-oriented to inspire people's essential requirements for the purpose, promote people the free and full development, achieve the realization of life value and inner harmony at last.%人生的最高目的就是追求幸福达到至善,而最大的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灵魂实现活动",强调人之为人的独特意义--德性的实现人自身.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合乎人之本质的德育理念--以人为本,以激发人的本质要求为目的,促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达到人生价值的实现和内在的和谐.【总页数】1页(P317)【作者】米江霞【作者单位】兰州城市学院,兰州,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2【相关文献】1.“幸福: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是何以可能的——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研究 [J], 周涛2.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思想及其对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启示 [J], 覃青必3.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及其对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启示 [J], 尹婷婷4.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当代价值--兼论对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形成的作用和启示 [J], 周青龙5.亚里士多德幸福思想对改善当代大学生消极幸福观的启示 [J], 刘敬东;吴肄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亚里士多德“幸福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

2013年第20期前沿No.20 2013总第346期F o r w ar d P osi tio n Sum N o.346浅析亚里士多德“幸福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朱巧香(浙江财经大学,浙江杭州310018)[摘要]《尼各马可伦理学》围绕“幸福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展开,首先强调善和幸福是促成道德行为的共同的始点和基础,要实现幸福达到善,就要行为合乎德性。
这种德性之实现,也就是自我潜能实现的心理体验,其最高的善即沉思。
其次,强调至善的幸福既需要内在的善,即主要靠自身内在的勤奋学习和努力训练获得,同时又需要外在的善如朋友、运气、财富和自身的身体善作补充:幸福目标的达成意味着人的本质属性的完满实现。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理论对今天的我们同样具有其特殊的价值:[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幸福;善;德性[中图分类号]B502.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267(2013)20—0045一02但生存和发展之完满是相对每个入的重大需要、欲望、幸福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目的而言的,是因人而异的。
因此,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亚里士多德强调,只有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才是幸福幸福又有不同的层次,善和幸福并不是不可理论的,那最和至善的,即以德性引导、控制行为,善与幸福才是现实为平庸的人,则把幸福和快乐相等同。
因此,他们以生活的、可行的。
善和幸福是各种行为活动的本原和始因,要享受为满足。
有三种生活的选择,第一种是“刚刚提到的实现幸福达到善,就要行为合乎德性。
德性是人类追求幸最为流行的享乐的生活,(除此而外),公民大会的或政治福人生的始点。
这里所要说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并非的生活和第三种沉思的生活。
”。
2川享乐的生活是属于庸人我们所指的道德德性,即道德品质、品德,他所说的德性的奴性的、低等的幸福;第二种是政治的生活,它是对德泛指“优良性、优良品质”“优越性、优越品质”,这样,性的追求,而不是对荣誉的追求,有品位的人追求的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幸福即自我“优良性、优良品质”之实这种幸福;第三种是沉思的生活,是爱智慧者所追求的真现,也就是自我潜能之实现。
名人深度思考的例子

名人深度思考的例子名人深度思考的例子,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亚里士多德。
他被公认为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在他的众多著作中,充满了深度思考和洞察人类生活的智慧。
亚里士多德的深度思考主要体现在他对伦理学和政治学的研究中。
他认为人类的最高目标是追求幸福,而幸福是通过行使我们的理性和道德品质来实现的。
他对幸福的理解是基于他对人的本性和目的的思考。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本性是有理性的动物,而这种理性使人类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
他认为人的目的是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通过不断努力追求智慧、道德、审美和幸福。
因此,他强调道德和品德的重要性,认为人应该遵循道德准则,并培养良好的品质来实现幸福。
亚里士多德的深度思考还体现在他对政治学的研究中。
他将政治定义为“理想国家的科学”,认为政治不仅仅是权力的分配和统治,而是关乎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和公共利益。
他探讨了各种政府形式的优劣,提出了“仁政”和“公正”等理念,他强调政府应该为人民谋福利,并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和幸福。
除了亚里士多德,还有一个现代的例子是史蒂芬·霍金。
作为一位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他的深度思考主要体现在对宇宙起源和结构的探索上。
霍金在他的著作《时间简史》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宇宙的理论和观点。
霍金对宇宙的研究使他思考了一系列深刻的问题,如宇宙的起源、黑洞的本质以及时间和空间的结构等。
他的深度思考使他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如宇宙大爆炸理论,以及黑洞不断辐射能量的观点(霍金辐射)等。
史蒂芬·霍金的深度思考不仅仅局限于宇宙物理学领域,他也关注人类社会和伦理道德的问题。
他多次发表演讲和文章,探讨了人类的命运、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人类应该如何面对未来的挑战等。
从亚里士多德到霍金,这两位名人的深度思考都展示了他们对人类生活和宇宙的追求和理解。
他们通过系统的思考和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理论,对人类的认知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逍遥学派 ” 。他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 亚 里士多德 ( 公元前 3 8 4 — 3 2 2年 ) , 生 于 色 雷 学派称作 了“ 恩 格 斯 称 他 是 古 代 的黑 格 尔 。 亚 斯 东北 海 滨 的小 城 斯 塔 吉 拉 。他 的 父 亲 是 马 其顿 博 学 多 才 的人 , 雅 典人 开始 出现反 叛行动 , 并且 开 国王 的医生 , 1 7 岁 的时候 ,他赴雅典在柏拉 图学 历 山大 死后 。 园读 书长达 2 0年 , 到柏拉 图去 世后 , 他 才离 开 。 始 攻 击亚 历 山 大 的朋 友 。与此 同时 亚 里 士 多 德 也 他 被判 处不 敬神 的罪名 , 他 不愿 意 公 元前 3 4 3应 邀 任 太 子 亚 历 山 大 的 老 师 , 在 马 其 受到 了牵连 , 象苏格拉底那 样束手就擒 , 也不想雅典人再 次对 顿 王国的首都佩拉 任职 。亚历 山大 称帝 后 , 亚里 当他得到 消 息后便 急忙外 出 , 亚里 士 士多德大展宏 图 . 他大部分 的作 品都是在那一 时 哲学犯 罪 , 3岁 时 去 世 . 也 就 是 公 元前 3 2 2年 。关 期 所著 。这是 因为 当时 , 亚历山大给予亚里 士多 多 德 在 六 6 一种是 他被 毒死 , 另 一 德 非 常 丰 厚 的资 金 和 物 质 支 援 。公 元 前 3 3 5年他 于 去 世 的原 因 说 法 不 一 , 前 往雅 典 , 创办 了吕克 昂学 园 , 在那里从 事讲 学 种 是 由于无 法解 释潮 汐 的现 象 而 跳 海 自杀 。还 有 与研究 。亚里 士多德极其反对刻板 的教学方式 , 种是多年积累的疾病造成 的。
一
定 的规 律 以免 过 犹 不 及 产 生不 良的 后 果 。苏 格 件 。包 括 衣 、 食、 住房 、 汽车 、 美貌 、 健康 、 健 身 设 备
拉 底 则 认 为 人 如果 具 备 了 知 识 和 智 慧 。 正 义 和 勇 等 , 不包括 疾病 、 死亡 、 孤独 、 困苦 、 穷 困 潦 倒 。 比 敢 等 条 件 ,这 些 条 件 进 而 会 上 升 为 一 种 德 性 . 又 如 亨通 的时 运 、 高 贵 的 出身 、 英俊 的外貌等 等 , 这 恰 好 生 在 一 个 良好 的环 境 里 , 那 么 这 个 人 就 是 幸 些 补 充 条 件 也 起 着 不 可 低 估 的 作 用 在 获 得 幸 福 福 的 。因此 德 行 是 幸 福 的 目的 。并 把 美 德 的实 现 的过 程 中 , 可 以说 想 要 做 出 高 尚 的事 情 没 有 这 些
看成是 “ 有待 而为” 它们不是 时 候 没 有 幸 福 可 言 .只 是 在 整 个 生 命 过 程 中 。 要 把权 利财产 等外 物 。
生在安 逸繁华 的城市 , 遵守孝 悌 , 后代耀祖 : 远 离 人 类 行 为 的 最 后 目的 , 不 是 幸 福 。他 说 能 改 变 我 病痛 , 不 受 钱 财 的拖 累 , 安 乐死去 , 这 样 才 是 幸 福 们 的生活 , 使我们 的生活轻松 、 愉悦 有充足感 , 继 的一生 。毕达 哥拉斯学派 认为幸福应 化繁为 简 , 而不 感缺乏就 是 “ 自足 ” , 就 是 幸 福 。且 幸 福 生 活 做事 理智 , 凡是未雨 绸缪 , 三思而 后行 , 应 当遵 循 的 获 得 除 了 要 有 好 的 善 因 还 要 有 外 在 的 补 充 条
第3 3 卷第 3 期
V0 1 . 3 3 No . 3
绥 化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S u i h u a U n i v e r s i t y
2 0 1 3年 3月
Ma r. 2 01 3
亚 里 士 多德 的 幸福 观及 启 示
关键词 : 亚里士 多德 ; 幸福 ; 德性 ; 最高善 ; 启示
中 图分 类 号 : B 5 0 2 . 2 3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2 0 9 5 — 0 4 3 8 ( 2 0 1 3 ) 0 3 — 0 0 3 2 — 0 3
一
、
亚 里 士 多德 及 其 幸 福 观 产 生 的 渊 源
一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1 1 一 O 1
作者简介 : 刘丽荣( 1 9 7 9 一 ) , 女, 黑龙江绥化人 , 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
向 : 马克 思 主义 哲 学 。
3 2
生活 富裕 , 行 为 优 良” 。善 在 古代 的 时 候 , 人们 把好运 、 富有 、 成 功 看 成 士 多 德 把 幸 福 定 义 为 “
刘 丽 荣
( 哈尔滨 师范大学政法学 院 黑龙江哈尔滨 1 5 0 0 2 5 )
摘
一
要: A - 4 1 " ] 把 幸福看成是人所特有 的一种现 实活动和理想追求 。亚里士 多德 则把最 高的善认
为是 最幸福的 。他说这种善存在 于人 的现 实生活中, 是人 经过 深思熟虑获得 心情舒畅 、 惬意、 满足 的 种感 觉。 是与人 的德性 紧密相连的一种行 为。亚里士 多德把理想与现 实、 理论与 实践统一起 来 , 认 为它们是人们在 生活中获取幸福的所有行 为的最终 目的。 幸福 问题不仅是 当今人们 日常生活 中的核 心问题 , 而且是 古往今 来道德 哲 学 中备 受关注的核心 问题 , 诸如在 生活 中怎样 追 求 , 追求什 么, 不追 求什 么 , 怎样 才能获得 幸福 , 希望能在现今社会 中给飞速发展的A - 4 1 " ] 以启示。
幸福 。经常把它 与快乐相 提并论 , 认 为 纵 情 享 乐 就 表 现 于 此 。 这 种 善 , 就 是 存 在 于 全 部 人 类 行 为
是那 种可实行 的善 , 而 且 是 至善 。 是 幸 福 。希 腊 历 史 上谈 了 幸福 的 想 法 。他 推 崇 永 中 的某 种 目的 . 自足 ” 、 “ 无待而有 ” 的 生 活 。亚 里 士 多 德 恒 的道德 , 视金 钱 为身外 之 物 , 他 认 为 人 活 着 的 是 一 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