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的常见并发症
乳腺癌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

5 腋 窝血管神 经结构 的损伤
以上 , 引流管置 于低 位。为 充分 引流可置 二根 引流 管 , 根置 于腋 一 窝 , 根置于胸 前皮 瓣下 部 。 引流 管 一般术 后 5天左 右 拔 除。注 一 意持续 性负压 吸 引于 术 后 2— 3天 停 止 。引 流 管要 适 当 冲洗 、 调 整, 使其保 持通 畅。 ( ) 部加压 包扎 : 4局 包扎要均匀 , 注意腋 窝 尤应 及锁 骨下 区不 留空 隙 。另外创 面包扎 前可采 用大 注射 器反 复抽 吸 各 引流管 , 瓣 内的积血 、 液 、 排空 , 皮瓣 与胸 壁 贴合后 将皮 积 积气 使 再包扎 。( ) 免过早 的肩 部及上肢 大范 围活动 , 5避 术后 2周 内应避 免上肢 及肩部 的大 范围活 动 , 是术后 1 内应尽 量保持 制动 。 尤其 周
【 摘要】 乳腺癌是我国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几年来, 外科治疗乳腺癌手术范围多倾 向简单化和缩小化, 并采取多元化的
综合治疗。本文从皮下积液、 切口皮缘及皮瓣坏死、 口感染、 切 出血、 腋窝血管神经结构的损伤、 患侧上肢水肿、 瘢痕挛缩影响肩关节活
动、 气胸方 面详细 总结 了病 因和预 防。
乳房 切除术 出血不 多见 , 发病 率 1 一 %. % 4 41 原因 . 活动小 出血 点未 认 真止 血 , 较大 血 管结 扎 不 牢 , 前 术 行化 疗或使 用激素及 其他原 因致凝血 机制 障碍 。
针缝线 或低位 切开 引流 , 必要 时可接负压 吸引 。 3预 防 : 1 术 中仔 细操 作 , . () 严格 止血 , 的组 织尽 量结 扎 , 切断
综述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研究进展

然而,中医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研究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首先, 由于缺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等高质量的研究,中医治疗的效果仍需进一步证 实;其次,中医治疗方法尚不规范,不同医疗机构的治疗方法差异较大,影响疗 效的稳定性和可
重复性;最后,中医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此外,在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淋巴引流按摩也是缓解症状的 有效方法。
在护理研究方面,研究者们正在探索更加有效的护理方法和措施以预防和减 轻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例如,研究者们正在研究如何通过改善患者的饮食 和生活习惯来预防水肿的发生。他们也在探索如何通过使用新型的物理治疗设备 和技术来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内容三
一、背景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是其常见的并发症。 这种水肿会导致患者上肢疼痛、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 手法淋巴引流作为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在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方面取 得了显著的效果。
Hale Waihona Puke 二、手法淋巴引流技术概述手法淋巴引流是一种通过手法按摩,促进淋巴液流动,改善淋巴水肿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淋巴系统的自身动力学特性,通过手法按摩,刺激淋巴结,使 其周围的淋巴液流动,从而达到缓解水肿、改善循环的目的。
4、其他因素:如肥胖、糖尿病等也可能增加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风险。
二、诊断方法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1、临床表现:患者可出现上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2、辅助检查:包括淋巴管造影、核磁共振成像(MRI)、超声等。其中,淋 巴管造影可以显示淋巴管的形态和通畅情况;MRI可以显示淋巴管的炎症和水肿 情况;超声则可以无创性地评估淋巴回流情况。
乳癌根治术后常见皮瓣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探讨

go p( <0O ). n ls n lo uf inycue yvsgn l ni uyi emi l e ema ueo p s prt e a ers . ru P .1 Co c i :B odi fcec asdb ao a gi jr dr s a rst i c s f ot eai pn coi uo s n i o n n y ih na o vf l s
[ sr cl ici e oe po e h a s s n rv n v a ue f o Ab t a t 0b e t :T x lr e u e dp e e t e v t c a i me s rs mmo a o l a o sa e dc l p rt no mat cr io . oc nf pc mpi t n R r a i eai f s a cn ma l ci r ao o o
3 1 I 皮瓣坏死 的原 因 皮瓣坏死 是乳腺癌 术后最主要 的 .. 并发症, 国内有报道达 5 . % ,术后皮瓣供血主要来 自真 6 3 皮 下血管网,而距切缘3 m c 以内的血供 ,主要靠与胸壁紧贴 后所形成 的新的血供 联系而获得,因此 凡影 响术后皮瓣供血 的各种 因素均可 能导致皮瓣坏死 。 3 1 2 皮瓣 坏死的防治 预防皮瓣坏死 ,首先要树立 围术 .. 期爱护组织保护真皮层血管网的意识。①切 口选择应根据肿 瘤 的大小、位置和 国际临床分期以及术后切 口缝合张力等情 况综合 考虑合 理设计 。保证切缘 阴性 的同时 ,保 留足 够友 肤 ,切不可单纯追求切 口完美随意舍弃皮肤 。术式选择应根 据肿瘤 的T M N 分期和病理 学类 型,为减少并发症发生尽量选 用治疗性 的乳癌 改良根治术,既达到 了治疗 目的同时又兼顾 了患者 术后劳动 能力 ,提 高 了生 活质量 。② 游离皮瓣要均 匀 ,彻底止血 ,注意保护真皮 下血管网 ,应用锐性分离,先 用 圆头手术刀片沿皮下 间隙游 离5 m c 的皮瓣后再用 高频 电刀 游 离。③充分利用皮瓣,减少皮瓣缝合张力 。④要重视全 身支持治疗,纠正低 蛋白,感染与皮瓣坏死互为因果,术前 应严格备皮,纠正糖尿病等高危因素,术后严格控制感染 。 ⑤必要时进行皮片移植消灭差创面 。 3 2 皮瓣下积液或积血 . 3 2 1 皮瓣 下积液 或积血的原因 乳腺癌术后皮瓣下积液 . . 或积血的原因主要是淋 巴瘘和创面出血。乳腺癌标准根治术 切除胸肌后胸壁表面呈排骨状,术后 引流不畅,拔 除引流管 过早和术后 因呼吸运动使皮瓣相对微移 ,造成 电凝焦痂脱落 而继发 出血 ,皮 下脂肪液 化坏死 等因素形 成皮下积血积液 等,使皮瓣处于游 离状态 ,易继发感染导致皮瓣坏死。 3 2 2 皮瓣下积液或积血 的防治 ①创 面彻 底止 血和 预防 .. 淋 巴瘘 ;②术后创面引流要通畅 :选择合适引流管 ,一根沿 背 阔肌前缘置入腋 窝,一根沿胸骨旁 向上置入锁骨下,术后 进行持续负压吸引,有效 引流利于皮瓣紧贴胸壁 ,以不存在 腔隙为准,引流量小于1m 可拔管。若引留管堵塞,应及时穿 0l 刺抽吸并加压包扎减少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术后每天检查,观 察皮瓣血运情况 ,一般术后2 天可去除胸带 。如无严重皮 ~3
乳腺癌综述范文3000字

乳腺癌综述范文中医药治疗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研究概况中医药治疗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研究概况1.病因病机方面2.乳腺癌术后各种并发症的产生原因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机体“瘀”和“虚”同时存在:乳腺癌术后脉络损伤,瘀血内停,气机被阻,血行不畅,加之术后气血不足,局部气血濡养不足,则发生皮瓣坏死,皮瓣坏死使血脉阻塞加重血瘀:术后肌肤脉络受损,局部气血运行不畅,组织充血水肿,水湿内停,水液潴留,发为皮下积液,皮下积液可使脉络更加不通从而加重血瘀:术后刀伤经脉,瘀血停滞,阻于上肢的经脉,影响津液的输布,而发生上肢水肿,肢体肿胀,水湿停聚使得隧道不通,脉络阻塞,阻碍气血的运行,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加重血瘀。
白柯等〔3〕认为气虚血瘀是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基木病机,乳腺癌患者正气不足,气血亏虚,术后损伤脉络,更耗气伤血,使正虚者更虚,邪实者更实,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血行不畅,脉络瘀阻加重,血不利则为水:气虚致水液不能敷布而停滞,溢于肌肤而生水肿。
孙鲁等〔4]认为血瘀是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病因,乳腺癌术后瘀血停积,阻滞上肢经脉,影响津液的输布,使水湿外溢,溢于肌联而发生水肿,肢体肿胀,使营血的运行更加受阻,加重血瘀;血瘀内停,气机被阻,气血不足,皮肉失充,则发生皮瓣坏死,皮瓣坏死后则“筋骨肌肉不相等,经脉败漏”,使血脉阻塞,加重血瘀;瘀血停滞不散,津液代谢失常,则发生皮下积液,皮下积液的存在也可加重血瘀;瘀血停滞,日久生热,瘀热蕴结,热盛则肉腐而形成切口感染,瘀久化生火毒,损津耗液,火毒灼血为瘀,使血瘀更其。
活血化瘀可防治术后并发症。
任黎萍等[5〕认为气血两虚是乳腺癌术后疲劳综合征发生的主要原因,手术损伤脉络,血不循经而外溢,血不载气,气随血溢而致气血两虚,气虚则神疲乏力,少气懒言; 气血不能上荣故头晕目眩,面色白;阴血不足则可见曰干舌燥;血虚,心失所养,则可见失眠多梦,胸闷、心悸,舌淡、苔薄白,脉细等气血亏虚,气阴不足之象。
倪爱娣等[6]认为肝气郁结、冲任失调是乳腺癌术后患者出现情绪低落、郁郁纂欢、忧愁焦虑等精神症状百接原因,故应该疏肝解郁加以调畅情志,若情志因素不能予以及时纠正,将可能进一步加重冲任失调,从而影响康复。
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的手术风险及并发症预防策略

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的手术风险及并发症预防策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作为一种创伤小、康复快、美观度高的手术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乳腺癌患者所接受。
然而,如同其他手术过程一样,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也有一定的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存在。
在进行手术前,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充分的了解,并采取相应的预防策略,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
1. 手术风险1.1 出血风险:在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中,可能会出现出血的风险。
这主要与手术中切除的乳腺组织血管的数量和大小有关。
为了降低出血风险,医生在手术前应仔细评估患者的血液凝结功能,确保患者的凝血功能正常,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止血措施。
1.2 感染风险:手术切口处容易发生感染,这可能导致伤口的不良愈合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为了预防感染,医生在手术前应进行严格的术前准备,保证手术区域清洁,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性抗生素使用,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1.3 切口疼痛: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切口疼痛的情况。
为了缓解疼痛,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常规的镇痛方法,如口服镇痛药或局部镇痛方法,以提高患者的手术体验和康复质量。
2. 并发症预防策略2.1 血栓形成风险预防:手术过程中,患者长时间保持卧床不活动,容易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
为了预防血栓的发生,医生可以采取措施,如使用弹力袜或进行药物预防,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
2.2 伤口愈合风险预防:患者术后切口的愈合情况与手术过程中的创伤程度以及患者术后的护理有关。
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创伤,确保切口清洁,并根据需要进行引流,避免感染和伤口愈合的延迟。
此外,在术后的护理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撕拉创口,定期更换敷料,以加速创伤的愈合。
2.3 相关器官损伤风险预防: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时,周围组织和器官可能会受到损伤。
为了降低相关器官损伤的风险,医生在手术前应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了解患者的解剖结构,并在手术过程中格外小心,避免损伤重要结构。
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原因、预防及护理

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原因、预防及护理作者:刘梅指导老师:李艳[摘要]乳腺癌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
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正以每年 3% ~ 4% 的幅度上升,对女性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1]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作为一种首要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而乳腺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有皮瓣坏死,皮下积液、积气,上肢淋巴水肿以及切口感染等。
并发症的产生势必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
因此,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护理极为重要,[2]这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身心康复,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3]本文就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作的一篇综述。
[关键词] 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原因预防护理措施[前言]乳腺癌患者实施的改良根治术仍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式[4],但手术对患者是一种应激与创伤。
此状态下患者的抵抗力降低,术后易出现出血、皮下积液、皮瓣坏死、上肢肿胀等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5]。
术后的护理也因此显得更加重要。
有效良好的护理即可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能有效提高患者康复速度。
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成为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促进治疗效果必不可少的一环。
[正文]1.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1.1患侧肢体水肿:患侧上肢肿胀可在术后数天或数年后发生。
由于各种原因使淋巴和静脉回流不畅,导致上肢肿胀、手指麻木。
[6]造成患侧上肢水肿的原因主要有:①腋窝清扫范围不当,破坏了局部的侧枝循环。
以往对腋静脉周围的淋巴脂肪解剖,常同时将腋窝鞘一并删除,亦影响术后的淋巴回流,因而手术时如未见有明显肿大淋巴结时,可不必将腋血管鞘拨除。
实际上腋窝如有肿大淋巴结侵犯腋窝鞘时,常已非手术所能完全达到根治目的;②腋区有积液或感染,造成局部充血,纤维化疤痕形成妨碍了侧枝循环的建立;③术后锁骨上、下区及腋区的放射治疗引起局部水肿,结缔组织增生,局部纤维化继而引起水肿。
[7]○4血栓性静脉炎导致静脉粘连、阻塞致使回流不畅;○5局部放疗可加重淋巴管闭塞和坏;○6包扎过紧也会影响上肢静脉回流,导致同侧上肢水肿。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主要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 关键词】 乳腺 癌改 良根 治术
并发症
防治 会延长患者住 院时 间及 辅助治疗 的进行 。为此笔者 总结我 院外科 19 99年 1月 ~20 0 8年 7月 9 6例乳腺癌改 良根治术
后 主 要 并 发症 发 生 情 况 报 告 如下 。
1 临 床 资 料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 在我 国占全身各 种恶性肿瘤 的 7 一1%。我国虽是乳腺癌低 发地 区, % 0 但其 发病率 正逐年上升Ⅲ 。乳 腺癌改 良根 治术提高 了乳 腺癌患
现 代 医 院 20 0 8年 1 第 8卷 第 1 1月 1簸
专 业 技 术 篇
Moe H sil o 0 8V l o1 d m opt v20 o 8N 1 aN
乳腺癌改 良根 治术后主要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陈进 宏
P VE f RE NT 0N AND T AT E RE M NT OFTHE M A 0R C0M P IAT ON OFAFr R M ODIl D J LC I _E FE E ADIAT ON OF M AM M AR R C I Y CANCE R
参 考 文献
[ ] T R Y C N L [ ] C M B L ' oe t eOr oa l 1 E R A A E 美 , A P E L Spr i ’hpc e av t ds [] 9 , J . 版 济南: 山东科学技 术出版社 , 0 :1 1 24 . 2 12 3 - 19 0
护士资格考试辅导:乳腺癌病人术后护理

乳腺癌病⼈术后护理是护⼠资格考试中涉及的知识点,⼩编整理了相关内容,如下:①注意观察⽣命征及有⽆⼿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对扩⼤根治术后病⼈还应注意有⽆胸闷、呼吸困难,可做肺部听诊和肺部X线检查,以判断有⽆⽓胸的发⽣。
对⼿术后⾏化疗及放疗的病⼈应注意有⽆化疗或放疗的副反应。
②⽣命征平稳后可采取半卧位,以利引流和呼吸。
⼿术侧前臂包扎固定于⾝体上,肘关节轻度屈曲,上臂下⽅垫⼩布枕使其与躯体同⾼,并保持肩关节内收,防⽌⽪瓣张⼒过⼤、死腔形成,有利于⽪瓣的成活。
③⼿术后6⼩时⽆恶⼼、呕吐等⿇醉反应者可给予正常饮⾷,注意提供充⾜的热量、蛋⽩质、维⽣素,促进伤⼝愈合。
④乳癌根治切除术后,⼿术部位常⽤绷带或胸带加压包扎,包扎时要确保⽪瓣和(或)所植⽪⽚与胸壁的紧密贴合,并注意松紧适宜,以利于愈合。
若绷带松脱滑动,⼀定要及时重新加压包扎;若包扎过紧,会压迫腋部⾎管,引起患侧肢体远端的⾎液供应不良,出现脉搏不清,⽪肤紫绀、⽪温降低等表现,应及时调整绷带的松紧度。
⼿术后3⽇内患肢要制动,避免腋窝的⽪瓣滑动⽽影响愈合;⼿术后5⽇可拆除加压的绷带,检查腋窝⽪瓣和(或)移植的⽪⽚,需要时可酌情进⾏适当的处理,并开始局部的活动。
注意观察记录⽪瓣的颜⾊,若发现⽪瓣坏死甚⾄合并感染者应早期切痂、彻底清创、⼀期植⽪。
创⾯愈合后,可清洗局部,⽤柔软的⽑⼱吸⼲⽔分,避免粗糙擦洗。
⑤乳癌根治术后,⽪瓣下常规放置负压引流管,需妥善固定并注意防⽌滑动;要经常检查引流管,注意有⽆⾎块堵塞、扭曲,保持引流通畅,每⼩时挤压引流管,以确保有效的负压吸引;每⽇更换引流瓶时应⽤⽌⾎钳夹住引流管,防⽌压⼒逆差造成引流液及⽓体逆流;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量、性质,注意有⽆活动性出⾎;⼀般⼿术后1~2⽇每⽇引流液体50~100ml,以后逐渐减少,⼿术后4~5⽇,⽪下⽆积液、创⾯与胸壁紧贴即可拔管。
⑥⼿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瓣下积液是乳癌根治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术后应保持伤⼝敷料的⼲燥,⼿术后3⽇换药,观察有⽆⽪下积液,若发现局部积液、⽪瓣下有波动感时应及时通知⼿术医师并协助其在⽆菌的条件下抽吸和加压包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术后的常见并发症 文章简介:乳腺癌手术治疗由于手术范围较广泛,创伤较大,所以手术后会可以出现多种并发症。
乳腺癌手术的常见并发症: 一、出血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行肿块切除或根治性切除术后均可有此种并发症的出现。 乳腺癌病人手术后出血的原因常为: 1、术中止血不彻底 遗留有活动性出血点。 2、术后由于应用持续负压引流 体位改变或剧烈咳嗽等原因使电凝的凝血块脱落或结扎的丝线滑脱 导致引流出血。 3、术前应用化疗或激素类药物使伤口容易渗血。
二、积液指皮瓣与胸壁或腋窝间有液体积聚,造成皮瓣不能紧贴于创面,它也是乳腺肿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常见的原因有: 1、引流不畅使创面的渗出液不能及时引出而积聚; 2、创面内血液凝固形成凝血块 不能引流出 以后液化形成积液; 3、解剖腋静脉周围的淋巴脂肪时 一些小的淋巴管损伤而未结扎伴引流不畅形成积液 一般发生在腋窝外侧; 4、用电刀解剖腋静脉时发生积液的机会较使用手术刀为多 可能电刀对创面的愈合有一定的影响 且经电刀解剖后一些小的淋巴管暂时封闭而在负压吸引后又有开放 造成积液; 5、此外,皮瓣张力过大使伤口不易覆盖以及引流管拔除过早等也有一定的关系
三、皮瓣坏死也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由于皮片坏死愈合延迟可能影响后续的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常需切除较多的皮肤,加之皮瓣分离的范围较大,皮瓣剥离得过薄或厚薄不均,会使真皮内毛细血管破坏而影响术后皮瓣的血供;或者皮瓣缝合时张力过大,术后伤口积液时也会引起皮瓣的缺血坏死。有时因使用电刀操作不当造成局部皮肤烧伤或血管凝固性栓塞也容易导致皮瓣坏死,皮瓣坏死一般术后24小时即见缺血的皮肤变苍白,逐步呈青紫色水肿,表面有小水泡 3~7日后坏死区域的界限逐步清楚,皮肤逐渐呈黑色硬痂状。
四、上肢水肿。乳腺癌根治术后,由于上肢的淋巴及血液回流受障碍易引起上肢的水肿,上肢水肿的发生率各家报道自5%~40%不等,近年来严重上肢水肿的发生率已明显下降,不超过5%,造成上肢严重回流障碍的原因: 1、腋窝清扫范围不当,破坏了局部的侧枝循环.以往对腋静脉周围的淋巴脂肪解剖,常同时将腋鞘一并删除,亦影响术后的淋巴回流。因而手术时如未见有明显肿大淋巴结时,可不必将腋血管鞘拨除,实际上腋窝如有肿大淋巴结侵犯腋鞘时,常已非手术所能完全达到根治目的。 2、腋区有积液或感染,造成局部充血,纤维化,疤痕形成防碍了侧枝循环的建立。 3、术后锁骨上、下区及腋区的放射治疗,引起局部水肿,结缔组织增生,局部纤维化继而引起水肿,上肢水肿可在术后数天以致数年后出现,肿胀部位往往在上臂,亦可在前臂或手背,术后经常锻炼上肢功能,避免上肢进行过重的体力劳动以及避免上肢的感染可以减少上肢水肿的发生,一旦上肢出现水肿仅能应用对症治疗以减轻水肿。
五、上肢及手部肌肉萎缩常因手术时损伤臂丛神经或其鞘膜所致,常见有小鱼际肌的萎缩。
中医药调理:
乳腺癌术后应当注重饮食,加以中药的调理,更能够缓解和预防术后的并发症。中医中药辅助治疗,能有效促进康复,并预防疾病的复发及转移。
临床实践证实中药人参提取物人参皂苷Rh2(护命素)可以通过使癌细胞逆转成正常细胞的分化作用、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周期、免疫调节作用和修复肿瘤患者放化疗引起的损伤四大机制来达到抗肿瘤功效,并有效防止癌复发转移。同时中药人参皂苷Rh2联合放化疗可以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中医抗癌药物中,获得众多专家推荐的人参皂苷Rh2有良好的抗癌功效。高纯度人参皂苷-Rh2,在对细胞“免疫激活作用”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能迅速地激活人体受损细胞免疫活性,驱除和抑制癌细胞,控制癌细胞扩散,达到康复癌症的目的。 人参皂苷Rh2是从人参中分离得到的原人参二醇型低糖链皂苷单体。它是生晒参加工红参时,由于某些原人参二醇组人参皂苷受热分解产生的次皂苷。大量的研究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可以补充手术、放疗、化疗的不足和防止毒副作用的发生。具有广泛的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呈现多部位、多环节、多靶点的特点。
人参皂苷Rh2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的浸润和转移,诱导癌细胞凋亡及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性,增强抗癌药的药效;诱导癌细胞分化并抑制癌细胞生长;还具有拮抗致癌剂起化学防癌的作用。
人参皂苷rh2主要功效:人参皂苷Rh2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的浸润和转移,诱导癌细胞凋亡及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性,增强抗癌药的药效;诱导癌细胞分化并抑制癌细胞生长;还具有拮抗致癌剂起化学防癌的作用。 人参皂苷rh2亲水亲油性:一般的化疗药物不易进入癌细胞,癌细胞中有种P-糖蛋白可将化疗药物排出,造成癌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受性差,Rh2具有可亲水及亲油的特性,可以轻易进入细胞核内而杀死癌细胞。
人参皂苷rh2无任何毒副作用:人参皂苷Rh2经毒理实验测试,证明它具有无毒、无副作用的特性,癌症患者服用人参皂苷Rh2多半不会产生任何的不适感。服用人参皂苷Rh2时,酒及辛辣食物宜避免或减少食用,以免影响效果。
人参皂苷rh2对放化疗的增效减毒功能:人参皂苷Rh2在癌症的配伍用药和辅助治疗方面,其增效减毒功能是十分显著的。绝大多数药物的细胞毒性,缺乏特异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往往无选择地杀伤正常细胞,特别是增生活跃的造血干细胞,正常细胞的损伤常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依从性,大大降低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实践证明,人参皂苷Rh2配含化疗,能起到药物的协同作用,增强化疗效果,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与放疗配合使用,能对抗放疗射线对外周血细胞的伤害,增强对放疗的耐受力,顺利完成放疗全部疗程。人参皂苷Rh2还有显著的提升人体免疫功能,能增强病人体质与抗病力,减少并发感染机会,降低癌症复发率。此外,研究表明,人参皂苷Rh2本身具有一定的抑制癌细胞生长增值作用,它通过诱导分化,能直接抑制多种癌细胞,并使其重新向正常细胞演变转化,最后完成疾病的痊愈康复过程。 人参皂苷rh2降低术后复发和转移几率:复发癌与转移癌造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免疫力低下是很关键的因素,手术治疗,放、化疗在治疗同时会极大伤害患者的免疫力。不管是为了减少手术后进一步治疗的副作用,还是提高手术后患者的免疫力,把癌细胞复发转移抑制在萌芽状态,人参皂苷Rh2都能起到很好的功效。参皂苷Rh2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肿瘤能力,从而达到抑癌作用,也是其优于其他抗癌药物的一大特点。人参皂苷Rh2作为免疫调节因子,可促进白蛋白、γ-球蛋白的合成,提高T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功能,因而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同时还能抑制正常淋巴细胞染色体突变,稳定免疫系统,达到抑癌效果。这对于手术后元气大伤的患者来说,既提高了免疫力,又能防止癌细胞卷土重来,可谓一举两得。
人参皂苷rh2能改善癌症引起的并发症:人参皂苷Rh2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癌症所引起的并发症。并发症大体上有白血球及血小板减少、疼痛、咳嗽、免疫功能下降、机体衰弱、食欲不振等。白血球能够吞噬掉病毒及微生物,白血球减少就容易罹患疾病;血小板在血管受伤或其他因素因发炎而破裂时,能够立即的修补伤口,堵住伤口,具有防止出血的作用。人参皂苷Rh2具有强化白血球及血小板的作用,增强人体对病菌的抵抗力、减少体内与体外的出血、防止心脏血管病变。因此癌症病人的倦怠、精神郁闷、四肢无力、食欲不振等并发症,都能在服用人参皂苷Rh2之后有所改善。人参皂苷rh2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疼痛,主要是从根本上抑制癌细胞和增强抵抗力来提高病人的抗 痛能力,如果疼痛剧烈,可以同时服用止痛药,可减少止痛药的用量,延缓耐药性的发生时间。癌症病人咳嗽是由肿瘤压迫人体的支气管引起,人参皂苷rh2通过控制肿瘤从而缓解咳嗽的症状。
人参皂苷rh2可以抑制癌基因的易感性:癌症具有一定遗传性,癌基因具有易感性的特征,有癌症遗传倾向的人患癌概率比其他人要大得多,对于有家族癌症遗传因子的高危险人群而言,人参皂苷Rh2是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罹患癌症的机会,同时注意饮食,生活习惯,环境和适当运动等后天因素,能够能更大程度的降低患癌的几率。
人参皂苷rh2能够提高免疫力:人参皂苷Rh2,不仅能够抗癌,同时也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人参皂苷rh2多重抗疲劳功效,可有效恢复生理或心理因素诱发的疲劳,有效缓解头晕、嗜睡等症状,增加脂肪酸的消耗,以产生能量,振奋精神、提高耐力、改善体质。
人参皂苷rh2可以预防癌症:人参皂苷Rh2是天然小分子结构,具有
亲脂性,易于通过血脑屏障发挥作用。人参皂苷rh2抑制正常淋巴细 胞染色体突变,稳定免疫系统,有效抑制癌细胞增殖、抑制致癌活性,保护免疫器官增强免疫功能,有利于免疫监视与清除异常细胞功能的正常发挥,增强人体内两种主要的免疫细胞。所以正常人服用人参皂苷rh2,能够提高免疫力,改善亚健康,预防癌症。
人参皂苷rh2其他方面的功效:研究证明,人参皂苷rh2除了能够抗癌防癌之外,也具有一定的抗菌、改善心脑血管供血不足、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抗疲劳、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延缓衰老等作用。在改善心脑血管供血方面,研究者发现原人参二醇组皂苷对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自由基对心肌的氧化损伤,纠正心肌缺血。此外,人参皂苷在通过抑制脑组织各部分自由基的损伤,提高自由基清除酶的活性起到保护脑功能、延缓脑老化及提高记忆功能等作用。
人参皂苷rh2适宜人群和适用情况: 1、 刚刚确诊为癌症,但尚难以确定具体治疗方案的患者,服用后可控制病情发展,防止肿瘤转移、扩散; 2、 手术前患者服用,可以缩小瘤体、减少手术范围,提高手术成功率; 3、 手术后患者服用可消灭残存癌细胞,防止复发、转移,同时可加快刀口愈合、抗炎镇痛、防治感染、防止并发症; 4、 正在进行放化疗的患者配合服用可消除毒副作用,增强药物的敏感性,提高疗效;